用柔性國力統合東北亞金三角
語云: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台灣位處東北亞,但我們對「東北亞」認知有多深?它至少具有三個特點:
1. 東北亞是全球最大陸地「歐亞大陸」與最大海洋「太平洋」的交會處,歷史交織出陸權與海權的爭逐。
2. 東北亞是三大共產國家的集聚區:俄國、中國與朝鮮,對區域安全與世界和平構成相當威脅。
3. 東北亞孕育出台、日、韓三大柔性國力。
放眼天下,全世界各個區域的國家「統合」成功的事例如下:
1. 大英國協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of the Nations(1964)會員國54個。
2. 東南亞國協ASEAN(1967)會員國10個。
3. 中美洲統合體ALADI(1991)會員國14個。
4. 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1993)會員國27個。
大家記憶猶新的是,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之前,由俄國主導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USSR(1922),曾與美國對抗半世紀。
世界各區域先後統合在一起,為何全球最大陸地與海洋交會的東北亞卻各自為政?原因之一是東北亞恰是共產專制與民主自由壁壘分明的形勢,而中俄兩國地大、人多、勢也強,韓日兩國未敢單獨對抗,獨留台灣隻身奮戰。
原因之二是台灣與韓國都曾被日本殖民統治,因此結下歷史恩怨。然而這三個國家卻具有三項共同點,擁有兩億人口:
1. 同受中國儒家思想影響,但卻各有不同的語言文化。
2. 均在20世紀先後建立民主法治國家。
3. 均在21世紀躍登為高科技前衛國家。
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院長Joseph Nye所寫的書:Do Morals matter?(中譯「強權者的道德」)指出一國的國力分作三種:
1. 軍事力量:以嚇阻、脅迫及侵略的方式展現。
2. 經濟力量:以威逼利誘、補助懲處的方式展現。
3. 柔性國力:以價值、文化、公共政策的方式展現
他強調:「在資訊革命與全球化的世代,美國應該不只是發揮軍事與經濟力量,並且善用柔性力量,才能引領世界。」
這句話不應該只說給拜登總統聽,更應該說給習近平主席聽,因為他最近在博鰲論壇大聲疾呼:「國際上的事應該由大家共同商量著辦,世界前途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他說:「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要展現更多責任和擔當。」他更特別提出「四要」:「要平等協商、要開放創新、要同舟共濟、要堅守正義。」
平等、開放、同舟、正義…… 尤其「要公道,不要霸道」,太棒了!相信全世界都會「聽其言,觀其行。」
既然台灣也被國際公認為民主的典範、可信賴的夥伴、科技的先鋒和全球良善的力量,Taiwan Can Help! 那麼,我們就積極發揮台灣的「人權、民主、和平、愛與高科技」等優質柔性國力,主動邀請日本和韓國一起打造「東北亞金三角」,並與美國及加拿大和其他民主和平國家逐漸「統合」成民主太平洋國協The Democratic Pacific Commonwealth」吧。
當全世界都在為台海和平擔憂時,台灣總不能一直停留在口罩外交的自我滿足,沉醉在抗疫成功,疫苗卻買不到的窘境,尤其陷入「反正美國不會放棄台灣」的自我麻痺中。如果人人錢照賺,而執政黨官照做,台灣隨時會淪為中國龍爭霸美國鷹這場世紀賽局的戰場。
在聯合國安理會享有諮詢身分的NGO「全球和平聯盟」台灣會與日本會於4月23日合辦一場「東北亞和平論壇」的視訊會議,特別安排日本元防衛廳長官大野功統與元駐澳洲大使上田秀明與我對談,由我說明東北亞情勢及日韓台三國統合的構想,另外邀請20位日本學者專家與談。會談後我得到如下反映:
「副總統的講演給我很大的啟發。她堅定的信念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我們能夠在承受來自中國的強大壓力時克服這場危機。」
「不是要依靠大國,而是日本、台灣和韓國建立一個可以共享的『軟實力』來開發太平洋文明的思維,真是大開眼界。」
「我贊成關於日本-台灣-韓國合作的軟實力共同想法,令人印象深刻。問題是如何進行。」
天助,自助。咱的台灣咱來救!希望政府與人民善用柔性國力,統合東北亞金三角,催生「民主太平洋國協」!
上田科技 在 呂秀蓮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用柔性國力統合東北亞金三角
語云: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台灣位處東北亞,但我們對「東北亞」認知有多深?它至少具有三個特點:
1. 東北亞是全球最大陸地「歐亞大陸」與最大海洋「太平洋」的交會處,歷史交織出陸權與海權的爭逐。
2. 東北亞是三大共產國家的集聚區:俄國、中國與朝鮮,對區域安全與世界和平構成相當威脅。
3. 東北亞孕育出台、日、韓三大柔性國力。
放眼天下,全世界各個區域的國家「統合」成功的事例如下:
1. 大英國協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of the Nations(1964)會員國54個。
2. 東南亞國協ASEAN(1967)會員國10個。
3. 中美洲統合體ALADI(1991)會員國14個。
4. 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1993)會員國27個。
大家記憶猶新的是,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之前,由俄國主導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USSR(1922),曾與美國對抗半世紀。
世界各區域先後統合在一起,為何全球最大陸地與海洋交會的東北亞卻各自為政?原因之一是東北亞恰是共產專制與民主自由壁壘分明的形勢,而中俄兩國地大、人多、勢也強,韓日兩國未敢單獨對抗,獨留台灣隻身奮戰。
原因之二是台灣與韓國都曾被日本殖民統治,因此結下歷史恩怨。然而這三個國家卻具有三項共同點,擁有兩億人口:
1. 同受中國儒家思想影響,但卻各有不同的語言文化。
2. 均在20世紀先後建立民主法治國家。
3. 均在21世紀躍登為高科技前衛國家。
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院長Joseph Nye所寫的書:Do Morals matter?(中譯「強權者的道德」)指出一國的國力分作三種:
1. 軍事力量:以嚇阻、脅迫及侵略的方式展現。
2. 經濟力量:以威逼利誘、補助懲處的方式展現。
3. 柔性國力:以價值、文化、公共政策的方式展現
他強調:「在資訊革命與全球化的世代,美國應該不只是發揮軍事與經濟力量,並且善用柔性力量,才能引領世界。」
這句話不應該只說給拜登總統聽,更應該說給習近平主席聽,因為他最近在博鰲論壇大聲疾呼:「國際上的事應該由大家共同商量著辦,世界前途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他說:「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要展現更多責任和擔當。」他更特別提出「四要」:「要平等協商、要開放創新、要同舟共濟、要堅守正義。」
平等、開放、同舟、正義…… 尤其「要公道,不要霸道」,太棒了!相信全世界都會「聽其言,觀其行。」
既然台灣也被國際公認為民主的典範、可信賴的夥伴、科技的先鋒和全球良善的力量,Taiwan Can Help! 那麼,我們就積極發揮台灣的「人權、民主、和平、愛與高科技」等優質柔性國力,主動邀請日本和韓國一起打造「東北亞金三角」,並與美國及加拿大和其他民主和平國家逐漸「統合」成民主太平洋國協The Democratic Pacific Commonwealth」吧。
當全世界都在為台海和平擔憂時,台灣總不能一直停留在口罩外交的自我滿足,沉醉在抗疫成功,疫苗卻買不到的窘境,尤其陷入「反正美國不會放棄台灣」的自我麻痺中。如果人人錢照賺,而執政黨官照做,台灣隨時會淪為中國龍爭霸美國鷹這場世紀賽局的戰場。
在聯合國安理會享有諮詢身分的NGO「全球和平聯盟」台灣會與日本會於4月23日合辦一場「東北亞和平論壇」的視訊會議,特別安排日本元防衛廳長官大野功統與元駐澳洲大使上田秀明與我對談,由我說明東北亞情勢及日韓台三國統合的構想,另外邀請20位日本學者專家與談。會談後我得到如下反映:
「副總統的講演給我很大的啟發。她堅定的信念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我們能夠在承受來自中國的強大壓力時克服這場危機。」
「不是要依靠大國,而是日本、台灣和韓國建立一個可以共享的『軟實力』來開發太平洋文明的思維,真是大開眼界。」
「我贊成關於日本-台灣-韓國合作的軟實力共同想法,令人印象深刻。問題是如何進行。」
天助,自助。咱的台灣咱來救!希望政府與人民善用柔性國力,統合東北亞金三角,催生「民主太平洋國協」!
上田科技 在 謝伯讓的腦科學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東大超人氣的人生思考課》贈書活動!1/21(四)前留言+公開分享,就會由商周抽選三位朋友贈書!以下是我的推薦序:
推薦序/謝伯讓
2004年,在美國許多路邊的大型看板上,莫名其妙的出現了一個廣告:
{First 10-digit prime found in consecutive digits of e }.com
大多數的一般人,都對這個廣告視而不見。唯有少數眼尖的人,才會注意到這個廣告,並且憑著好奇心和毅力去解開其中的謎題。這個謎題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在揭曉答案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廣告對於背誦填鴨式教育的一些省思。
在台灣,每年都培養出許多「頂尖」的高中學生,這些學生,從小就縱橫考場、敗敵無數,個個都是萬中選一的考試高手,可是這些高中生在進入大學與職場之後,往往會發現,現實社會的運作方式似乎和自己過往的訓練南轅北轍。
學生們自幼就開始大量訓練的考試能力,其實是一種經由死背來快速掌握知識以及解題的「執行力」。這種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的學習,也可以讓學生在面對有單一制式解答的問題時,快速找到答案。
然而,學生在進入大學和現實社會之後,他們所面對到的問題,以及所需要的能力,往往都不是這種死背解題的「執行力」所能應付的,因為這些問題都沒有單一解答,也不能靠背誦和記憶來解決。
比方說,在大學的實驗室中進行專題研究時,如果想要知道如何找出清除海上油污的嶄新方法,請問背誦能力能告訴你答案嗎?又例如,在進入社會之後,如果公司老闆要你找出潛在的新客戶,請問考試訓練出來的解題能力,能夠解得出這種沒有單一制式解答的問題嗎?
我們的教育鮮少告訴學生,在進入大學和研究所從事研究、或是進入職場解決問題時,真正需要的其實是「思考力」!
那什麼是「思考力」呢?東京大學物理學教授上田正仁在《思考力》這本書中,把思考力定義細分成以下三種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永不放棄的精神。
發現問題的能力,是以一種懷疑批判的態度,去質疑他人所不曾質疑的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將問題進行整理解析,提出假設然後進行驗證的能力。永不放棄的精神,則是一種不棄不餒,致死方休的思考態度。
原來,2004年在美國路邊大型看板上的廣告,就是在尋找那些少數擁有「思考力」的人!真正擁有思考力的人,可以透過其「發現問題的能力」,看到這個廣告的怪異之處,然後再透過其「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步步經由設計程式來找出答案。最後再靠著永不放棄的精神,才能解開其中一道又一道的關卡與障礙。
在解開了所有謎題之後,他們直接收到了谷歌的面試通知。原來這個廣告是網路科技龍頭谷歌刻意放出的「釣魚」徵才資訊。
在面對一個沒頭沒尾、沒有外部誘因的資訊時(廣告上並沒有標明那是谷歌的徵才廣告),如果有人能夠主動發現問題,並且堅毅不饒地解決問題,那他們一定擁有過人的思考力,在面對未來未知的難題時,也一定有能力面對,而這也就是谷歌想要的最佳人才。
更重要的是,求才若渴的谷歌想要這種的「思考力」,並非是天生固定的能力,而是可以透過訓練來培養的!現在,就讓我們透過東京大學物理學教授上田正仁的這本《思考力》,一起提升思考力吧!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0576
上田科技 在 潘功胜的工作比日本银行的上田大和更加困难;美国上市的中国 ... 的推薦與評價
... 面向全球专业精英,主要报导时事、财经、 科技 和生活娱乐等。 ... 潘功胜的工作比日本银行的 上田 大和更加困难;美国上市的中国ETF投资者无视了 ... ... <看更多>
上田科技 在 上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rofiles 的推薦與評價
People named 上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People: Try including their name, city, workplace or school. · Posts: Try including a person's name or using fewer word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