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訓練系列 - 下肢拉 】✨
在訓練 #槓鈴硬舉 #六角槓硬舉 #單腳硬舉 #髖鉸鏈 (Hip Hinge) 衍伸動作 之前,除了放鬆跟動態伸展,加入強度更高 #啟動訓練,可以讓你更有效率的熱身,好的啟動熱身訓練是讓你銜接之後主訓練動作的重要推手,相信對你會很有幫助的。
一開始不求做到完美或者滿分,只是如果覺得操作時有困難或者感覺身體太勉強,就不要硬撐囉!這樣我也能安心地分享一些不同的方式給大家,平常也可以多跟你的物理治療師、教練、動作控制的專家討論等等。
在家無聊可以玩玩試試看,也歡迎留言或者私訊寫下你的感受。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rABM7glqsU
✅動作1
Single Leg hold 螺旋核心單腳硬舉
單腳硬舉,下肢最具功能性的動作之一,包含你的步態、衝刺、起跳落地、以及改變方向能力都是很好的肌力訓練基礎,加入胸椎旋轉的特性,會使動作更加符合「移動」中的運動力學方式。
以右側為例,右手掌朝上,利用木棍抵住牆壁,胸椎往右邊側彎加旋轉,左手掌朝下,肩胛做出上抬前引的模式。
►建議操作 每下x 10-30 seconds x 2sets
✅動作2
Hip Hinge 髖絞鍊動作
利用棍子的阻力來創造一個肩伸展+ 內旋轉的張力,來達到核心啟動以及髖絞鍊動作模式的動作神經適應,包含你的背部、腹部、甚至胸肌都會有啟動活化的效果。
►建議操作4-8 x 4 sets
✅動作3
Assisted GHD 輔助式腿後啟動
在平日,腿後側的肌肉很少能夠被完整的帶到訓練當中,實務上也容易看到短跑選手在進行大量衝刺的時候,腿後容易產生過多疲勞甚至造成肌肉拉傷。
利用臗屈的方式來讓腿後側肌肉,進行身體加速和減速的的動作,除了可以當成下肢後側鏈啟動的方式,也可以當成北歐腿後離心(Hamstrings Nordic Curl ) 的變化動作,提高大腿後側肌肉量、及肌腱韌帶等軟組織抗伸展的耐受性。
►建議操作 4-8 x 4 sets
✅動作4
RMT bridge 螺旋式橋式
利用bosu球或者小跳箱,創造一個高度,讓臀部得到更多的關節動作範圍,搭配上肢做出螺旋的動作,可以讓上下肢得到更好的神經連結,以及更多刺激背側向功能線 (posterior oblique subsystem )。
🌀RMT = Rotational Movement Training
►建議操作 10 x 4 sets
✅動作5
Dead Lift 傳統硬舉
當天的主要訓練課表,最近操作下肢推拉的動作會利用腳墊 #Solesteps 來改變足部的力學角度,也可以提高腳掌、足弓和小腿內外側的肌群協同穩定發力。
每個人的運動的目標跟追尋方向都不同,也可能會因為經歷而有所改變,只要能找到進步的方式,就足夠成為自己持續前進的動力了,希望大家都能夠在無痛中堅持,在汗水和淚水中成長,讓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越強壯,體態棒棒的🤙🏽
=============================
❇️如果你喜歡這次分享的內容❇️
👣可以留下你的感想
👣按愛心❤️並且收藏
👣文章歡迎分享
.
.
#Matt教練訓練科學 #重量訓練 #肌力體能 #動作優化 #矯正訓練 #防傷復健 #功能性肌力
#麥特教練x訓練文章
#訓練與生活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運動吧,全人類──BOSS健身一次到位的訓練指南」新書介紹 訪問:黃威皓(總審訂) 吳韶倫(總校閱) 內容簡介: 戰鬥開始了,一起變強吧! 專為想運動的人類們所量身打造的日常鍛鍊書 ➤6大重點鍛鍊指南 ➤12位BOSS專業教練群 ➤78組操練動作示範 ...
下肢推 動作 在 麥特教練 x 訓練與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啟動訓練系列 - 下肢推 】✨
在訓練 #深蹲 #分腿蹲 #增強爆式訓練 之前,加入強度更高 #啟動訓練,可以更有效率的熱身,好的訓練動作是讓你銜接之後主訓練的重要推手喔,相信對你會很有幫助的。
動作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操作時還是有細節需要的修正,一開始不求做到完美或者滿分,只是如果覺得操作時有困難或者感覺得身體太勉強,就不要硬撐囉!這樣我也能安心地分享一些不同的觀點給大家,也可以詢問你的物理治療師、教練、動作控制的專業人士等等。
試試看,也歡迎留言 或者 tag 我,說說你的感受。
✅動作1
LFE split squats 螺旋分腿下肢推啟動
🌀LFE = Limit Force Elastic
首先將重心放在前腳,以右腳為例,保持頭部對準右邊足部(正面),軀幹平行於脛骨(側面),右腳重心放在第四五根腳指頭,髖關節稍微往外轉,對側腳則向內轉,身體以第九肋為中心,往右邊側彎以及胸椎旋轉,螺旋側肩胛內收下壓後傾,對側肩胛外展上提前傾 ; 螺旋側骨盆前傾、向上向前移,對側骨盆後傾、向下向後移。
如果是第一次嘗試這個動作,建議不用太在意秒數,能夠維持在那個姿勢下的時間慢慢拉長,感覺體體提高、身體張力慢慢提高即可。
►建議劑量 每下x 10-30s seconds x 2sets
✅ 動作2
Wedge squat 推牆下肢深蹲
將身體向前傾斜,慢慢地往下蹲下,保持重心在第4.5腳趾,腳掌微往外轉,保持膝蓋對準第2.3腳趾,蹲到底的時候保持身體平行小腿,之後快速推地板站直,想像身體往前把牆推倒。
►建議劑量 4-8下 x 2-4 sets
✅動作3
Wedge sissy squats 靠牆娘娘腔深蹲
身體靠著牆壁往後傾斜,雙腳自然站姿,腳掌也可以微朝外,重心一樣落在四五腳指或者前足,慢慢的將膝蓋往前往下推,可以想著膝蓋要去找地板,過程背部、臀部以及腿後肌保持自然用力,當你覺得大腿或者身體很緊繃的時候就可以停住,慢慢在回到開始位置。
►建議劑量 4-8下 x 2-4 sets
✅動作4
CCT RFESS 單側螺旋後腳抬高蹲
後面主訓練的下肢課表之一,融入螺旋肌力的概念下操做,難度又更高一點 ,也期待之後跑動的感覺更輕鬆。
🌀CCT = Coiling Core Training
每個人的運動目標跟追尋的方向都不同,也可能會因為經歷而有所改變,但只要能找到自己想進步的目標,就足夠成為自己前進的動力拉,訓練的方式很多種,希望大家都能夠在無痛中堅持,在汗水和淚水中成長,讓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越強壯,體態棒棒的🤙🏽
=============================
❇️如果你喜歡這次分享的內容❇️
👣可以留下你的感想
👣按愛心❤️並且收藏
👣文章歡迎分享
.
.
#Matt教練訓練科學 #重量訓練 #肌力體能 #動作優化 #矯正訓練 #傷後復健 #功能性肌力
#麥特教練x訓練文章
#訓練與生活
下肢推 動作 在 絕世好Bod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6/11 下肢組合動作
影片示範我把盪壺+深蹲,擺在壺鈴硬舉+深蹲前面。
這麼擺的原因,不是盪壺比壺鈴硬舉好做,而是,盪壺轉深蹲時,壺鈴往上拋、接的動作,會比硬舉轉深蹲時清楚,可以先注意一下我手部動作,再視自己程度決定要做哪個。
壺鈴硬舉轉深蹲比較好做——它的速度慢,比較好上手。
但盪壺需要學過。
有個重點要提醒,盪壺不是用手在甩、盪。手,「只是拿來抓住壺鈴」。要習慣手只是抓住但不主動甩、盪,你才有機會學會更高階的壺鈴動作。
然後,從地板發力的壺鈴硬舉與盪壺,壺鈴位置擺放不太一樣。
我在這裡是假定你已經學會壺鈴硬舉跟盪壺,才會做這種組合。
在不知道怎麼盪壺前,還是先乖乖做壺鈴硬舉+深蹲的組合。
—————
入門:壺鈴硬舉+深蹲
硬舉是下肢拉,深蹲是下肢推,這兩個動作擺在一起,就會讓你比較喘。
防疫期間仍想保持心肺耐力的人,可以加在每次的訓練之後。
當然它跟跑步養出來的心肺能力不太一樣——意思就是,這個再厲害,之後再跑步,一樣要從頭養起跑步能力。
但是它可以讓你的心肺功能不至於退化到你會哭的程度。
壺鈴硬舉第一下是從地板起來,放在腳尖前面一點點——屁股往前、拿起壺鈴到胯部時,「輕輕」往上,直線輕輕往上扔,手略略離開握把上方,轉握在握把兩側。
同時手臂夾緊,它會安置在你的胸口處,這時就可以轉做壺鈴深蹲。
我的深蹲是全蹲,這裡可以視個人活動度決定蹲多深。
我使用的是12kg的壺鈴。
進階:盪壺+深蹲
盪壺,有分美式跟俄式盪壺,我們最常(我示範的)看到的是俄式盪壺。
美式的盪法就先跳過,雖然我也會。
盪壺時,身體不會像做硬舉那般平,可能只有30-45度——如果拿競技壺鈴,角度會大概在30度左右而已。
我用的是糖果壺鈴——重量越輕體積越小。競技壺鈴不管啥重量都是一個大水壺的外表。
如果你用競技壺鈴,個子高的盪壺轉深蹲問題可能不大。個子小的就要稍微適應一下——胯部距離。
我有錄一個背後視角——不是要你們看屁股,而是看我膝蓋那個「讓」的動作。
我深蹲兩腳站距是偏窄的,為了組合兩個動作我有刻意讓膝蓋往外推開。
個子小又用競技壺鈴的人膝蓋就得讓多一點。
盪壺,我習慣的指示語是「塞胯下」。大家可以看一下壺鈴在低點時,壺鈴是堪堪貼著胯下——不會是在膝蓋那邊。
如果你壺鈴擺盪時落點是在膝蓋中間,那表示你用手盪,或者不小心做成蹲著盪壺了。
盪壺是個需要指導的動作,我也只能期待大家以前曾經學好、學對盪壺。
建議組數:
這兩個動作,如果拿來當心肺補強,建議用計時器練。
做30秒休30秒,至少持續15分鐘(做+休共15分鐘)
如果是拿來動一動,建議 8-12*4-6組
下肢推 動作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運動吧,全人類──BOSS健身一次到位的訓練指南」新書介紹
訪問:黃威皓(總審訂)
吳韶倫(總校閱)
內容簡介:
戰鬥開始了,一起變強吧!
專為想運動的人類們所量身打造的日常鍛鍊書
➤6大重點鍛鍊指南
➤12位BOSS專業教練群
➤78組操練動作示範
參考美國肌力與體能協會、運動醫學協會訓練指導方針,
帶來健身運動最權威的資訊!
▎捍衛世界之前,請先裝備好自己
上班燒腦,下班操煩,來運動吧!
生活中的種種考驗,時常讓人喘不過氣?加班都來不及了,哪裡還有時間運動?
Stop!Just do it, Humans. 你是否也曾經嚮往超級英雄捍衛世界、為生命而戰的熱血行動?世界很紛亂,你要學著堅強,讓自己累積厚實力,就從鍛鍊身體做起。
6大重點鍛鍊、78組操練動作示範,參考美國肌力與體能協會、運動醫學協會訓練指導方針,帶給您健身運動上最專業權威的資訊,做得正確、降低傷害、掌握關鍵技巧、提升運動表現,身體將給您最有感的正面回應。
➤ 下肢推系列(10組):常見的動作為蹲舉動作,這類型也許是人類最常展現出的能力,舉凡走路、跑步、坐下、蹲下、站立、跳躍等,但也因為過於便利的生活,而逐漸喪失這些功能。若想在有限的時間裡大幅增進運動能力、提升代謝力,進而改變體態,建議練習下肢推動作。
➤ 下肢拉系列(11組):常見為硬舉動作充分表現下半身後側力量,經過核心肌群串聯到上半身之能力,同時訓練出漂亮的腰臀曲線,下肢拉可以是你的選擇。
➤ 上肢推系列(24組):舉凡伏地挺身、臥舉、肩推舉等,將物體推離本身或將自己推離固定位置的動作,像是簡單從床上爬起,到阻擋一項高速衝撞的物體,都需要這類能力,同時對於打造出厚實胸膛與強韌臂膀,有一定的幫助。
➤ 上肢拉系列(9組):常見有引體向上、划船等,將物體拉向身體或將自己拉向固定位置的動作,順利展現翻越阻礙、攀爬高處的功能,可改善姿勢不良、腰背疼痛等問題。
➤ 核心訓練系列(24組):常見棒式、跪站、懸吊等卓越化訓練,本書大部分的動作都包含一定的核心訓練效果,這也代表人體展現出的任何動作,核心肌群都將參與其中,同時破除一般人常見的誤解,讓身體不只是著眼六塊肌、人魚線而已,達到卓越訓練。
➤ 肌內效貼布的應用:正確的貼紮方式矯正姿勢、固定肌群,降低運動過程帶來的傷害,在自然拉伸收縮中為訓練著力。
▎地表最強,BOSS專業教練群精銳盡出
BOSS健身工作室團隊經常遇到各式各樣的人,頻頻尋求和運動員一樣強壯,卻找不到正確合宜的方法,很多人不免同樣感到疑惑,坊間訓練方式百百種,想接觸健身的人,又該從何選擇呢?
作者簡介:BOSS健身工作室
BOSS健身工作室成立於2017年3月28日,秉持創辦人黃威皓「健身不是曾經擁有,是天長地久」的理念,持續傳遞著BOSS精神:「有運動員的體態,沒有運動員的傷害!」
在運動訓練領域中,參考美國肌力與體能協會(NSCA)運動醫學協會(ACSM)全球領導組織的訓練方針,帶來運動健身的權威資訊。
本書匯集12位專業運動教練,聯合演出正確且有效的鍛鍊方式,更包含了運動訓練計畫例子及成功案例。
無論你是教練、運動員、學員,或是正想要展開體能鍛鍊,依然懵懵懂懂的人,加入BOSS健身工作室的腳步,絕對是一個正確且美好的選擇,讓您在邁向強壯之路,不只循序漸進提升運動表現、展現動人體態,更能找回健康的身心靈,迎接嶄新的自我,變強的自己,將能勇敢面對生命的各種挑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Fwm5CTRXh4/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zv5dZ9E5ZNqcMAojwdpwV4_cpd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