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patreon.com/posts/kui-tan-bai-deng-47494454
講下一單香港無乜人提嘅新聞:拜登上任後第二日,立刻向俄羅斯表示要求延長限制雙方核武數量的《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New START)5年,獲得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熱烈回應指「極之歡迎」,本來START將會響兩星期內到期。
之前特朗普已一再強調,基於俄羅斯長期響有關中程導彈技術開發上作弊,唔會再同俄羅斯延長START條約,此外原因有二:
一係因為START同之前《中程導彈條約》、《開放天空條約》一樣,都只係限於美俄雙方遵守,而中國就可以響無任何監管之下,肆意發展核武,對美國構成重大威脅;
二係重覆當年列根用《星球大戰》計劃拖死蘇聯嘅策略,與其比俄羅斯偷偷摸摸作弊,不如迫使普京動用大量人力資源全面同美國進行核競賽,最終加劇俄羅斯經濟危機,鼓動人民起義推翻政府;
但響聲稱將會視俄羅斯為主要對手,「將會全面與其抗衡」嘅拜登上場之後,佢第一樣做嘅,就響無任何向俄羅斯施壓嘅前提下,無條件啟動START續約程序──喂就算你真係覺得條約有延長需要,係咪至少都爭取一下對美國有利嘅條款?問都唔問就無腦照簽,想問反俄反俄,究竟反咗響邊?
哦,原來另一個拜登立刻責成國家安全部進行嘅,就係俄羅斯介入上屆美國總統選舉嘅情報調查──響佢心目中,上屆佢同希拉莉點解比人搞到選輸咗,係比美國當前面對嘅核威脅更加重要。
再者,中國明明已成為一個新興核威脅大國,特朗普接二連三廢除美蘇時代簽訂嘅核協議,就係想迫俄羅斯向中國施壓,三方埋檯傾一個包括中美俄嘅新核制衡機制出黎,甚至連中程導彈技術發展都要放埋入限制清單入面。而家NEW START傾成,普京獲得一個核戰略緩衝,開放天空條約同中程導彈條約就可以慢慢拖長黎傾,亦再無動力要幫美國碌人情卡拖中國落水。
去到呢度,又令人好不安咁再次聯想到敗登上台後提出嘅一個新戰略概念:「戰略忍耐」。樂觀啲睇,停售沙特軍武、撤銷孔子學院禁令、延長NEW START、算回已被中共騎劫嘅世衛,都只係由於拜登想用一半任期集中處理國內問題,兼掃除特朗普響政府嘅殘餘影響力後,而開始重建自己一套外交體制。
悲觀去睇卻係,敗登已打算為咗貿易利益、環保同國際合作三大政治目標,打算將國家安全、民主自由同埋國際公義作為犧牲品。如今所謂「戰略忍耐」,所忍耐嘅並唔係中國,而係渴望佢延續對華強硬路線嘅民眾,所以開頭點都會做下樣話要同中國「競爭」。等過多排同習近平摸完底做好哂檯底交易,就會響後半任期正式出賣美國人以至香港人。
所以點解連美國民主黨第一號香港走狗邵嵐聽倒呢個詞都腳震震,個原因就係咁解。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用民調判別民意走向,才能有正確的選舉方式。從科學角度,探究民意,才能夠掌握民意。 藍營每次都無法掌握民意,甚至還使出過蓋牌通通都不信的大家閉上眼相信我之術,最後不但大敗,而且還敗得比民調還慘。組頭都比政治人物相信科學呢! 請大家仔細思考吧。 民調以一個社會科學來講 它的科學性在哪裡 為什麼現...
「下 屆美國總統選舉」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下 屆美國總統選舉 在 無神論者的巴別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下 屆美國總統選舉 在 健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下 屆美國總統選舉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下 屆美國總統選舉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下 屆美國總統選舉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下 屆美國總統選舉 在 The World TODA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下 屆美國總統選舉 在 川普當選總統,Facebook起了什麼作用 的評價
- 關於下 屆美國總統選舉 在 自由時報- 本屆美國大選跌破一堆人的眼鏡,著名的選舉研究 ... 的評價
- 關於下 屆美國總統選舉 在 美國總統大選制度有多"不民主"? | 啾來聊聊2016 第43集| 啾啾鞋 的評價
下 屆美國總統選舉 在 健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晚節目中提及的民主的意識轉化,簡化了的文字版在此。
//今屆美國總統選舉問題票多多,媒體並非監察選舉過程是否出現舞弊,而是對提出舞弊指控的特朗普予以過濾,全程為拜登護航,到特朗普動員支持者抗議,社交媒體更直接將其滅聲,塑造特朗普輸不起選舉而成為發起暴動的民主罪人。
政治就是分配資源,理論上民主制度令奪取分配資源權力的過程趨於和平而非透過戰爭,而各國政府固然是爭權奪利的核心,但「私人企業」的角色,並非一臉稚氣做什麼都萌萌的。這次美國總統選舉中,不受既有針對傳媒的法例約束的社交媒體對選情有強力影響,以建構公民社會爭取憲政民主的香港民主派及社運人士,對此並不只是視若無睹,而是視特朗普為民主罪人,合理化這種圍剿,其表裡不一多重標準任搬龍門已達化境。//
#903國民教育 就是一個會用大氣電波探討這些艱澀但重要的概念的節目。所有批評我只會抽水的網民,教我做媒體的政工作者從來都沒有看到過的一面。
多謝大家收聽。有你們在聽,我就會一直好好的做下去。做到最後一秒鐘為止。
下 屆美國總統選舉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美國大選最新狀況【拜登當選機會大,川普發起法律攻勢阻止拜登勝出】
第59屆美國總統大選在美國時間11月4日凌晨3點(台北時間4日下午4點),代表共和黨尋求連任的川普(Donald Trump)在白宮發表即將勝選演說後,票數統計的狀況讓川普的選情急轉直下。
鐵鏽區威斯康辛(10張選舉人票)、密西根(16張選舉人票)2個搖擺州原本由川普領先,郵寄投票陸續開出,被代表民主黨的候選人拜登(Joe Biden)翻盤,使拜登所累積的選舉人票數來到253張。但川普對這2州的選舉結果有質疑,一方面透過法律訴訟要求在威州重新計票,並要求密西根州、賓夕法尼亞州、喬治亞州停止計算郵寄選票。
美國總統選舉是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制度,總共538張的選舉人票中,候選人必須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才得以勝選。根據《美聯社》(AP)與《紐約時報》的最新數據,目前50州裡有44州開票結果抵定。尚未正式開出票數的6州是:內華達州(6張)、賓州(20張)、北卡羅萊納州(15張)、喬治亞州(16張)、阿拉斯加州(3張)與亞利桑那州(11票);其中亞利桑那州是否確定被拜登拿下,美國各家媒體仍有歧異,《美聯社》認為拜登拿下亞利桑那州,但《紐時》則持保守態度,尚未確定誰勝出此州。在台北時間5日下午1點為止,拜登與川普分別拿下253張、214張選舉人票。拜登的票數距離270過半數的當選門檻,只差17張。
雖然拜登沒有直接宣告勝選,但人在德拉瓦州威明頓的他在台北時間5日早上表示很清楚自己會達到270張選舉人票,「我在此不是要宣告我們已經贏了,而是向各位報告當計票完成之時,我相信我們會是贏家。」
■史無前例的大量郵寄選票,讓選情不確定性延長
台北時間昨晚原本不少人預測川普很有機會連任,但此次大選的不確定性像延長賽,由於史無前例的高比例郵寄選票,以及1908年以來最高的投票率(預計將破67%),使得計票時間拉長,特別不少州的郵寄投票開得晚,以至於兩黨選情持續焦著。尤其在威斯康辛州和密西根州,川普原本領先後被翻盤,使得他的陣營祭出進一步的行動。
由於威斯康辛州的法令規定,兩位候選人的得票差距若小於1個百分點(目前拜登以0.6個百分點領先,差距票數是2萬多張),可要求重新計票。川普陣營表示,他們要求重新計票。此外,川普更在推特上批評郵寄投票的混亂(Absentee ballot counting chaos),他宣稱,密西根州在計算郵寄投票時,選務人員遮住窗戶,不允許他們的觀察員進駐;川普要求最高法院讓他們派駐觀察員,在那之前選務人員必須先停止計票。
根據《紐時》報導,川普陣營特別重視的是位在密西根州的底特律TCF計票中心所發生的現場情況。目前有170萬張的郵寄選票還在此計票中,川普的支持者在外頭高喊著:「停止計票。」現場有些對峙,但沒有暴力發生。支持者抗議底特律官方阻止了他們成為觀察員。在TCF裡頭有900位政府的計票工作者,85位觀察員,但場外仍有數十個觀察員想進去。
川普競選總幹事史泰平(Bill Stepien)指出,他們未被提供計票地點的有意義資訊,無法透明觀察開票程序。
此外,在有20位選舉人票的賓州,原本川普一路贏了高達8個百分點,但賓州州務卿在開票夜表示,還有140萬的郵寄選票尚未計算。由於郵寄選票的主力是民主黨支持者,拜登在選舉開票至凌晨後,就耐心等待開票結果。目前川普的律師要求聯邦最高法院介入賓州最高法院裁定延長計票時間的裁決。
■搖擺州北卡、喬治亞今天應有結果,賓州也將會明朗化
在尚未計票完成的州裡,親自投票(in-person)的數目大致開完,主要是郵寄投票(mail-in)還在開票中。目前尚未正式宣布結果、仍在計算的普選票數如下:賓州有78萬張、北卡州29萬張、喬治亞26萬、內華達州19萬、阿拉斯加州12萬張、亞歷桑那州46萬張。
目前開票至86%的內華達州被部分媒體視為選戰關鍵,拜登得票率(49.3%)暫時領先川普(48.7%)0.6個百分點,但內華達州宣布下次更新計票數字是當地時間5日上午9時(台灣時間6日凌晨1時),將拉長計票時間。
■發起法律攻勢的延長戰,2000年小布希與高爾困局可能再度上演
根據U.S. election project的統計,此次合格選民將近2.4億人,全國的投票率接近67%,超過了1908年的65.7%。而拜登的普選票票數,也超過了歐巴馬在2008年的6,949萬的美國歷史上最高得票紀錄。截至台灣時間5日中午12時30分,拜登拿下的普選票數為7,190萬,川普為6,830萬票,兩人票數也相當接近。
兩黨候選人得票數接近的狀況,在美國的歷史上並非頭一遭。
2000年第43屆美國總統選舉中,代表共和黨的小布希(George W. Bush)與民主黨的高爾(Al Gore)都沒有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的當選門檻。當時握有25張關鍵選舉人票的搖擺州佛羅里達州的票數相當接近,雙方多次要求重新計票,並訴諸司法。當時佛州最高法院做出有利高爾的判決之後,小布希不服告上聯邦最高法院。
因為佛州當時出現人工點票與機器點票混合的狀況,聯邦法院最後以5比4的票數裁決人工點票無效,讓小布希最後以不到2,000票的差距拿下佛州的25張選舉人票。兩方的法律攻防戰也在選舉日後的36天才定案,最後高爾承認小布希勝選。
2000年的高爾、2016年的希拉蕊都在普選票佔多數,但因輸了選舉人票而敗選。2020年的情況目前看來,普選票上拜登取得的數量仍多於川普。
目前川普的戰術是選後的延長戰,針對民主黨在搖擺州發起大規模法律攻勢,來阻止拜登當選。
■拜登陣營的後冷戰思維 vs. 川普陣營的新冷戰思維
若是拜登當選,台灣最關心的是拜登的對台關係,以及他是否會延續或改變川普所塑立的美中新冷戰局勢?
川普上任來,以攻勢進逼中國,視中國為美國主要競爭對手,所以在產業、經濟上與中國持續脫勾;川普也打破過去30多年來美國總統低調處理台美關係的態度,透過單邊主義的惠台法案、軍售案等政策,壓制中國,甚至進一步發展出各以美、中為核心擴散出去的全球式兩集團的對抗。川普的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7月23日曾在加州公開演講強調:「身為世界上自由國家的一員,必須以更加有創意和自信的方式,促使中國共產黨改變其行為,因為北京的作為威脅了我們的人民與繁榮⋯⋯如果自由世界不改變共產主義中國,共產主義中國就會改變我們。」
蓬佩奧在8月12日拜訪捷克時曾公開表示:「此刻發生的並非冷戰的2.0版。在抵禦中國共產黨的威脅上,某些方面上,其挑戰甚至更嚴峻。」(What’s happening now isn’t Cold War 2.0. The challenge of resisting the CCP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reat is in some ways worse.)
川普的說法可以理解為新冷戰思維對待崛起的中國強權,全力施壓中國,同步把台灣當做籌碼,但也使台灣也在美中博弈過程,於世界上獲得相當高的能見度。
但在政壇將50年,擔任歐巴馬兩屆8年的副總統,目前77歲的拜登,其想法較像是延續後冷戰的思惟。雖然拜登所屬民主黨近來也強調走抗中策略,他甚至在選前曾投書在美發行的華文報紙《世界日報》表示,在當選美國總統後,會深化美國與台灣的關係,「我們是一個太平洋強國,將與盟友並肩,增進我們在亞太地區共享的繁榮、安全與價值。這其中就包括深化與台灣這個居領先地位的民主政體、主要經濟體,以及科技重鎮的關係。台灣也是開放社會可以有效控制新冠病毒的閃亮典範。」
只是在國家利益上的優先排序,拜登更重視的是對俄羅斯的防堵。10月25日,拜登在美國電視台《CBS》節目《60分鐘》裡曾被主持人問到:「哪一個國家是美國最大的威脅?」,拜登的回覆是:「俄國是最有可能摧毀美國國家安全與離間盟邦的國家;其次,中國是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I think the biggest threat to America right now in terms of breaking up our security and our alliances is Russia. Secondly, I think that the biggest competitor is China.)
■若拜登當選,台灣的能見度是否被稀釋?
長期研究美國政治、台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卞中佩分析,,過去因為川普是單邊主義,單獨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德國、日本等等,在對中國單邊處理下,台灣的能見度就會提高,也會有實質的成果,如軍售、友台法案等。但之後若拜登當選總統,應該會回到多邊主義;基本上美國仍會持續經營亞太,但會以多邊、找同盟的模式進行,亞太地區應會首要重建與澳洲、日本、韓國的關係,而台灣能見度的確可能被稀釋。
卞中佩指出,美國對於俄、中的比重則是另一個大的國際戰略議題,拜登政府可能會放心力在俄國上面,對中國則會是以多邊體制進行互動,策略會傾向有拉有打,風格會不同於川普的重拳出擊,台灣必須在民主黨可能在乎的國際議題上找空間,如人權、氣候變遷等。(文/李雪莉、楊智強 ;資料整理/柯皓翔;設計/黃禹禛)
★事實從未如此重要,記錄關鍵時刻,#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美國大選 #美國總統大選 #川普 #拜登 #開票 #共和黨 #民主黨
下 屆美國總統選舉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用民調判別民意走向,才能有正確的選舉方式。從科學角度,探究民意,才能夠掌握民意。
藍營每次都無法掌握民意,甚至還使出過蓋牌通通都不信的大家閉上眼相信我之術,最後不但大敗,而且還敗得比民調還慘。組頭都比政治人物相信科學呢!
請大家仔細思考吧。
民調以一個社會科學來講
它的科學性在哪裡
為什麼現在我們會說
民進黨現在執政幾乎完全看民調來做事
當初你是怎麼樣接觸民調
民調 因為我念政治系
那我是1975年念政治系
正好是美國行為主義的革命
民調其實就是
可以這麼講就是近百年社會及行為科學的結晶
因為我當時在念大學的階段
正好接觸到這一個行為主義革命
我非常投入到這個裡面
因為一般對政治學的了解都是傳統政治學 對啊
我們講的政治學是科學政治學
也就是說是政治科學
Political science
就量化的研究方面最出名的那當然就是
我們講說政治態度與行為的研究
以前我們不叫民調
民調比較像說是市調啊民調這些東西
不過無論如何
我講比較簡單一點
民調作為一個科學它的根據是在於說
它有嚴謹的統計學的基礎
然後有嚴謹的社會科學研究法的這些測量方法
那麼結合起來
然後再加上這個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人類學等等等等
這些所謂其實是一個科技整合的東西
民調作為一個目前這個
了解一般社會大眾的政治態度和行為
做一個科學工具來講那是非常成熟的
董事長我可不可以問一下
因為你知道我們學電機的時候
物理有一個叫海森堡測不準原理
行為科學呢在調查方面
有沒有類似這樣狀況
因為我先講我見過很多很惡質的民調方法
他根本沒做民調
他就是打給你
我告訴你喔 這個我們今天要做個民調
但我告訴你朱學恒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人渣
請問你支不支持人渣來選立委
像這樣子的干擾行為
在民意調查裡面
這個董事長是專家你要怎麼去隔離
isolate這一類的變數
而不會導致民調變成是誰做就可以操縱
我題目設計就可以操作 這要怎麼辦呢
我跟你講這很簡單
如果是蓄意要做假民調
那種就沒有什麼科學的可談
它不是科學 不是科學
所以假民調或劣質民調是很多的到處都是
如果你要講說憑什麼我要講我們這個是真正的民調
民調的過程裡面也會碰到很多
有些人故意惡作不表示真實態度
對不對 對
可是我用一個簡單的理論講
你可能也聽過大數法則
所謂的大數法則簡單講就是說
當你的樣本足夠大的時候
你的樣本所得到的一些估計值
比如說平均數
它會跟跟母體平均數會幾乎完全一致
那如果你的樣本夠大怎麼樣叫夠大呢
以目前來講其實100個樣本都相當大
100個就夠大啦
那我們都要求1000個以上的樣本數
比方說在我們說在百分之九十五信心水準的情況底下
我們希望因為任何調查都會有誤差
我們希望你這個誤差不會太大就正負三
在正負三的這樣的一個誤差範圍之內
我們是可以接受
那樣本那隱含的說樣本會多大呢
就是1068
1068個隨機取樣的樣本得到的
那它的估計母體的這個誤差
我們大概就是正負三
我的意思就是說
談民調的精準度要先撇開所謂假民調
假民調沒辦法去談
就完全沒辦法就跟玄學一樣
他是故意做假民調根本沒做民調對不對
沒有做民調宣稱做假民調然後還有數字
那他絕對不會把他的樣本拿出來給你看
那但是正規的民調
一定是經由這樣的一個非常嚴謹的程序
得到的一個就是抽樣完之後他還會訪談
訪談之後呢所得到的一個結果
你知道我從小到大
其實對政治不是那麼感興趣
我最近幾年才開始注意政治因為工作的關係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民進黨才把
民意調查或是數據化的政治科學
當成那麼重要的一個施政依據
而不相信自己能夠聆聽民眾的聲音
那這個事情我覺得最近很嚴重
就民調不跌
他根本不在乎你在那邊靠北什麼東西
他認為都假的
這個狀況演變我覺得可能跟您當年的民進黨也不一樣
這個是怎麼一回事
這個我倒是可以提供你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跟經驗
理論是什麼
有一位非常...叫??一個德國人
他曾經講過一個好的政治人物
他必須具備一種能力
就是說能夠預期民意反應的能力
能夠預期民意反應的能力
不但是專制的君主也好或者是這個
民主國家的元首總統也好
都應該具有這種能力
因為這樣才能夠知道民心知道民意
民心之所向
但是這個
民調其實是可以補足這些政治人物的不足
因為天縱英明的這種政治領袖很少見
一般的這種很平庸的這些政治人物要怎麼樣去了解
影響民意在哪裡
你比方說好了 美國這麼大一個國家
美國總統怎麼了解美國選民的意向是什麼
當然是民調
除了民調還有什麼
那民調就是一定要很精準的民調
所以美國歷屆總統沒有一個不重視民調
所以重視民調不是一件錯誤的事情
在台灣才很奇怪
台灣在批什麼民調治國
這是一個完全錯誤的這是一個威權心態很重的
或者是對民調不了解的人講出來的話
你當然講說這個市井小民
比方說菜市場 夜市啦
那是輿情應該去搜集應該去了解
但民調跟這個輿情沒有互相排斥 沒有互斥
民進黨對於民調的態度
特別是過去 我講過去這5年好了
我覺得是跟過去是不一樣的
跟更長遠的過去是不一樣的
小英當政之後我有一個感覺
民調高她就很高興 民調低她就怪民調
我最後簡單的問一個問題
以游盈隆老師過去5年的民調的經驗
你覺得2022年民進黨好不好選
當然不好選
民進黨的政黨支持度
是一個很敏感的指標很好的指標
在測量政黨的社會支持
現在是最低的時候
民進黨次低的時候是在2018年的11月12月的時候
那時候就是慘敗的時候
慘敗的時候就是23
現在選戰都還沒開始你就已經22點幾了
怎麼可能好 不可能好
所以你現在要收拾殘局嘛
民進黨政府要怎麼樣收拾殘局來避免2022全軍覆沒
或者是2022能夠勉強維持目前兩都四縣市的局面
可不可能不知道
那顯然是一場苦戰
直播日期:游盈隆6/30
直播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xDJ45oODCE
下 屆美國總統選舉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電影 #影評 #歷史
(00:00:00) 開場引言
(00:00:44) 1960-MAY. 11 納粹劊子手落網 / 《#摩薩德間諜》The Spy
(00:22:55) 1937-MAY. 12 喬治六世登基 / 《#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
(00:41:11) 1846-MAY. 13 美墨戰爭 / 《#圍城13天阿拉漠戰役》The Alamo
(00:52:23) 2004-MAY. 14 盧武鉉復職總統 / 《#正義辯護人》The Attorney
(01:13:53) 1756-MAY. 15 七年戰爭 / 《#大地英豪》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01:41:32) 1929-MAY. 16 第一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 《#鐵翼雄風》Wings
(01:48:03) 1990-MAY. 17 國際不再恐同日 / 《#驕傲大聯盟》Pride
(02:06:35) 結語
【影史7日談】用電影回顧那些歷史課不會教的事
feat.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感謝收看 / 收聽【影史7日談】節目,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將會每個禮拜用七部電影,對應到七則歷史故事,來回顧那些歷史課本上不會教的事!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A0OSq9qc8Iw
▶ 收聽PODCAST聲音:
.
這次我們要來分享的電影和歷史事件,分別有:
▶ 1960-MAY. 11 納粹劊子手落網 / 《#摩薩德間諜》The Spy
二戰期間執行「猶太人問題最終解決方案」,「納粹劊子手」阿道夫艾希曼,在二戰後潛逃阿根廷定居。但在1960年5月11日被以色列的情報機關「摩薩德」綁架,秘密運送回以色列進行史上具有爭議性的審判。
.
▶ 1937-MAY. 12 喬治六世登基 / 《#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
從小患有嚴重口吃的喬治六世,因愛女人不愛江山的哥哥 愛德華八世退位,讓他意外繼承王位;喬治六世於二戰爆發前的1937年5月12日登基。他為了改善口吃問題,還特別找了一位澳洲籍語言治療師萊納爾羅格,而成為畢生摯友,為後世流傳的一段佳話。
.
▶ 1846-MAY. 13 美墨戰爭 / 《#圍城13天阿拉漠戰役》The Alamo
由於邊界糾紛問題,美國和墨西哥兩國在1846年爆發了一場為期一年又九個月的戰爭。美國兵分兩路從海上和陸地夾擊墨西哥,一舉攻陷了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讓墨西哥一度陷入亡國恐慌;戰爭也在雙方簽屬條約、墨西哥割地賠款的狀態下結束。
.
▶ 2004-MAY. 14 盧武鉉復職總統 / 《#正義辯護人》The Attorney
有「草根總統」之稱的韓國第16任總統盧武鉉,在2003年當選後因二哥涉嫌干預國家人事及非法使用選舉資金,而被國會提出彈劾通過。盧武鉉被終止總統職務,63天後韓國憲法法院宣判盧違反《選舉法》屬實但不致罷免,而恢復了盧武鉉的總統職權。.
▶ 1756-MAY. 15 七年戰爭 / 《#大地英豪》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1754年,歐洲列強因殖民地問題爆發一場為期七年之久的戰爭;這場全球衝突遍及世界各地,也因發生的區域不同而有不同的戰爭名稱。其中又以英國和法國兩大帝國間的衝突最受注目,被視為延續17世紀的「第二次百年戰爭」。
.
▶ 1929-MAY. 16 第一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 《#鐵翼雄風》Wings
由美國影藝學院主辦的奧斯卡金像獎,旨在表揚過去一年傑出的電影作品及影視產業工作者。1929年5月16日的第一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採晚宴會型式進行,總共頒發12個獎項,前後只有15分鐘;得獎人在三個月前就被通知獲獎,因此他們只是前來授獎而已。
.
▶ 1990-MAY. 17 國際不再恐同日 / 《#驕傲大聯盟》Pride
自1990年5月17日起,世界衛生組織 WHO在大會上決議,將同性戀自國際疾病及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ICD)上刪除,並訂每年的5月17日為「國際不再恐同日」,希望喚醒世人關注LGBTQ議題,並打破任何型式肉體或精神上的暴力即不公平對待。
.
.
你對這七部電影和七則歷史故事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電影 #影評 #movie #history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 #影史7日談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XXY #PODCAST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資訊或線上線下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本頻道為提供觀眾們更好的觀看環境,並無開啟廣告營利
想要贊助我們持續創作,可透過以下管道直接贊助:
📣 XXY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XXY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下 屆美國總統選舉 在 The World TODA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進度更新]
恢復認證程序後,台灣時間下午4點42分,國會確認拜登(Joe Biden)和賀錦麗(Kamala Harris)正式當選第46屆美國正、副總統。
現任總統川普在推特解封之後發出聲明,先是譴責衝進國會的暴力行為,也強調絕對會和平轉移政權。
聲明來源:https://twitter.com/realdonaldtrump/status/1347334804052844550
-
美國參眾兩院6號舉行聯席會議,認證選舉人團票數,選出 #拜登(Joe Biden)為新一任 #美國總統。沒想到大批川普支持者從白宮遊行到國會山莊前,和警察起衝突後,部分抗議民眾衝入國會,兩院會議都暫時中斷。
民主、共和兩黨同聲譴責川普不尊重民主,連盟友都發文表示震驚。美國的民主走樣了嗎?這次的事件會讓美國從此更加分裂嗎?
《TODAY 看世界》每日精選國際話題,帶你秒懂世界大事!
↳ 看所有報導 https://lin.ee/7MAbPS0
馬上訂閱 LINE TODAY 官方帳號,全球脈動隨時掌握!
↳ 訂閱起來 https://lin.ee/19eXmdD
下 屆美國總統選舉 在 自由時報- 本屆美國大選跌破一堆人的眼鏡,著名的選舉研究 ... 的推薦與評價
本屆美國大選跌破一堆人的眼鏡,著名的選舉研究團隊全部預測失靈。所以,是誰支持川普呢?又,他為什麼贏? 我覺得現在可能問一下荷馬辛普森比較快(並不是!!!!) ... <看更多>
下 屆美國總統選舉 在 美國總統大選制度有多"不民主"? | 啾來聊聊2016 第43集| 啾啾鞋 的推薦與評價
美國總統 大選就在下禮拜了! 你知道他們是怎麼選出 總統 的嗎? 這制度又有哪些爭議?現在就訂閱吧! ▷ http://bit.ly/2ehD36u更多時事雜談相關影片▷ ... ... <看更多>
下 屆美國總統選舉 在 川普當選總統,Facebook起了什麼作用 的推薦與評價
舊金山——週二深夜,當唐納德·J·川普(Donald J. Trump)擊敗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贏得總統選舉的形勢變得已經很明顯時,Facebook的幾名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