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因故跟夫君起了衝突,因為這已經是在我人生中遇到難過的事情時,他第八千八百八十八次跟我說:「妳別想那麼多,就別理他就好了!」
「別想那麼多,別理他就好了」這句話乍聽之下貌似很有道理,但有聽過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句話一點安慰人的作用都沒有,是一句廢話中的廢話。
因為可以的話,我不會想想那麼多,也不會想理對方,可是瑞凡,我被對方的話語刺傷,所以覺得桑心難過想哭哭,這就是事實嘛......
認識夫君的人應該都知道,夫君算是一個情緒掌控能力很好的人,有比較就有傷害,所以相較之下,我就很吃虧地變成一個情緒化的人。
原本我也一直以為是因為夫君個性很好,所以不太會生氣,但這幾天仔細想想,難道他真的沒有感受,不會生氣難過悲傷嗎?
這一想之下才發現並不是,夫君他也會有不爽毛躁擔心的時候,所以他並不是沒有情緒。仔細推敲覺察後,我發現是他「轉換認知」的能力很好,我猜這點連他自己也不知道(他應該只以為自己不怎麼會生氣)。
所以在發現這個bug之後,我馬上跟他分享這件事。
「你知道其實你不是完全沒情緒嗎?像之前遇到ABC事情時,你是不是也很不爽很煩,跟我說不能理解這些人事物嗎?」
「........嗯,對啊!」
「所以你不是沒有情緒,你跟我一樣都有情緒。而我們的差別是在轉換認知的速度不一樣,你比較正面,所以你可以很快速的轉掉你的負面情緒,從生氣變成沒事;但是我比較負面,所以我需要在情緒裡面打轉好一陣子才能走出來。」
「可是妳這樣轉很久,就會影響到我啊!」
「所以你想要我快點處理我的情緒,希望我的心情趕快變好,其實只是因為我的情緒妨礙到你了對不對?」
(你看,露出馬腳了吼!)
「也不完全是啦⋯⋯當然也有希望妳不要一直糾結的那部分,生氣對身體很不好!」
姑且不論夫君的真實想法是什麼,我接著說:
「其實有時候我就只是希望你安慰我而已,問一下妳還好嗎?妳沒事吧?需要我幫妳什麼嗎?這樣而已⋯⋯」
沒想到夫君二話不說的回我:
「這種矯情的話我說不出口,而且妳現在可以這樣冷靜的說,可是每次情緒一來不就還是先爆炸?」
好吧,他的感受是他的感受,會這樣想沒關係也很正常,所以我繼續這樣對夫君說:
「我只是想要告訴你,情緒這個東西是中性的,它沒有對錯,所以我不希望你一直要求我不要生氣,那會讓我以為生氣這件事情是錯的。
但其實就跟你會覺得某些人事物讓你覺得很煩很討厭一樣,我也會有這樣的情緒。
如果別人的情緒是你說一句 『別想那麼多』就能解決問題的,那這世界就不會有那麼多憂鬱症的人了。
現在的差別在於我們『轉換認知』的速度不一樣,你比較快,我比較慢,但是這個能力對我來說是需要練習、不是一時半刻就能練就成功的。
尤其是我過去都習慣壓抑自己的情緒,沒有好好化解,所以更不可能一下下就處理掉這個問題。
如果你沒辦法安慰我,那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請你記得 『#你的情緒是你的情緒,#我的情緒是我的情緒,#沒有誰對誰錯』這句話,先接受這樣的我,然後剩下的就是我自己的事,給我時間去改變⋯⋯
另外如果可以的話,我需要你的正向的引導,因為如果你一直對我說『妳很玻璃心』『妳很情緒化』這樣的話,那我就只會覺得我就是這樣的人,所以我希望你可以用正面的說法引導我,讓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只能說讓你娶到情緒化的老婆真不好意思,我會盡力修正的,請您多多海涵!(畢恭畢敬地鞠躬)
#情緒是中性的情緒是中性的情緒是中性的請跟我唸三遍
#你說婚姻容易嗎?
#不只個性好連面貌也比我姣好是怎樣🤪
-
關於「情緒認知轉換」的方法,在子蘭老師的《情緒管理課》裡有提到法則,但是礙於這篇篇幅太長,我就擇日再分享囉!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