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周刊專欄】科技型ETF 小資族積極操作者首選
(全文請點連結)
全球股市自3月低點反彈以來,已陸續突破歷史新高。
這一波新牛市,主要以科技股來帶動。
只漲科技股是有原因的,因為全球傳統產業仍受封鎖影響,多數公司很難在短時間內復甦,而科技公司卻剛好是產業線上化的受惠族群,不只成功拉起大盤點位,也讓許多科技型ETF受到投資者關注。
目前,台股科技型ETF,主要分為兩類。
第一種為市場型,主要追蹤各國科技股指數,比如富邦NASDAQ(00662)、國泰臺韓科技(00735)、國泰北美科技(00770)、國泰費城半導體(00830),這種ETF幾乎已經買入全球最強的科技產業。
第二種為題材型,主要針對個別科技產業,比如統一FANG+(00757)、元大全球AI(00762)、國泰AI+ROBO(00737)、元大全球未來通訊(00861)、國泰網路資安(00875),對於個別產業看好者,買入這些ETF可以在風險可控下,追逐產業報酬。
對積極操作小資族來說,本金不大也不用怕,因為ETF持股相對多檔,成功分散個股風險,當然,對產業沒有特別研究,純粹看好未來科技動能,市場型的ETF是最好的選擇。
科技型ETF 須謹慎系統性風險
雖然科技股從基本面來看,的確前景看好,這波的反彈皆有基本面的支持,且從盤面角度來看,短線多方架構仍在,向上動能仍強。
不過,市場往往被漲多的產業吸引,卻忽略了全球股市的過熱跡象。
目前台股與美股那指紛紛創歷史新高,經濟與股市逐步脫鉤。投資人在購買股票時認真研究財報,選擇基本面前景良好的個股購入,卻忽略了系統性風險可能帶來的損失。
系統性風險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又稱不可分散風險。簡單來說,就是股市崩盤的風險,影響崩盤的因素很多,比如戰爭、經濟周期、能源危機、政策調整。
當這種風險來的時候,幾乎沒有資產能夠擋得住下跌,就連最強的科技股也是。
操作策略 適合「長線短做」
股市點位越高,能夠賺取的價差越少,投資人都清楚這點,只是如果放過眼前熱騰騰的科技股行情,心又有不甘。
通常,我會建議一招,波段投資結合長期投資的做法,叫做「長線短做」,試圖長短通吃。
簡單來說,當你看好一檔股票,認為價值被低估,有向上的行情,想要買進,可是這檔股票又屬於歷史高位,或者大盤趨勢不明朗時,就暫時短線操作,一直做到漲不動,或者被迫停損,等到回調到合理價格後,再改變策略,逐步建倉做長線投資。
這種方法算是做到兩全其美,不容易失去自己的投資目標,很容易把握個股節奏,也相較容易抓到買賣位置,只不過,當大盤修正時,不管個股基本面如何,都應快速出場,以免陷入因大盤拖累,引起的下跌。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3的網紅樂筆 x 日光實驗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光臨~我是樂筆! 防疫期間,大家請多洗手、常消毒,注意身體健康喔! 在瀰漫恐懼、不確定感的時代,做好準備可以減少我們的焦慮與不安,除了好好禱告之外,我們可以準備「需用但不超量」的食物、規劃學習新技能,甚至重新檢視保單是否符合時代需要。 這集來聊聊最近很熱的「防疫險」吧!來賓是我高中的學霸學...
不可分散風險 在 游庭皓的財經皓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聯晚專欄】存股族如何避風險 報你知
前陣子股市重挫,跟好多存股族網友聊,發現能夠繼續存下去的,都已經有一套投資哲學深印在腦中,這次發生的股災也在他們預知中,所以避開了風險。
內文
從投資學角度觀察,整體金融市場中的風險分為「系統性風險」與「非系統性風險」,系統性風險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又稱不可分散風險,例如,戰爭、政權輪替、經濟周期、通貨膨脹、能源危機、政策調整。
存股族因為在資金配置上,採定期定額的買法,長期下來,持有成本就會漸漸攤低,可避免系統性風險帶來的被迫停損。即便到晚年遭逢金融危機,以往購買的平均成本,早低於當時的市價,仍可成功避開此類風險。
非系統性風險又稱可分散風險,是發生於個別公司特有事件造成的風險,比如個股的營收面不佳、公司的勞資問題。做為一個長期存股族,只要配置不同存股標的,或直接採取綜合型ETF,即可同時避免系統性與非系統性風險。
全文請點連結
不可分散風險 在 團購先生的創業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篇文章從金融開始,從人生結束,文字有點多、內容有點硬,會有多少人看完呢?😅😅
⬇️⬇️⬇️⬇️⬇️⬇️⬇️⬇️⬇️⬇️⬇️⬇️⬇️⬇️⬇️⬇️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擴散引發市場對全球景氣衰退的擔憂;加上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減產談判破局引發石油價格戰,兩者拖累美股日前創下2008年12月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單日跌幅,道瓊工業指數雪崩式潰跌超過兩千點,S&P500指數11大類股全面收黑,一夕之間全球風險性資產幾乎全倒,很多人擔心是否已出現 #系統性風險。
什麼是系統性風險?系統性風險又稱市場風險或 #不可分散風險,這種風險會影響所有的資產,而且無法透過投資組合而消除。例如天災、戰爭、政策…等等。
既然系統性風險無法規避,但有沒有可能降低影響程度呢?有,就是分散投資不同的資產系統,例如從股票資產移轉到債券資產,因為不同資產系統受單一系統性風險影響程度不一,某種程度可以攤平波動風險。
系統性風險和你我有什麼關係?
其實,人生偶爾也會面臨系統性風險,例如很多朋友所屬的產業在這一波疫情受創甚深,甚至面臨裁員或倒閉危機,像是航空旅遊、餐飲服務、活動公關、婚禮產業…等等,他們做錯什麼嗎?沒有;他們不夠努力嗎?也不是,就只是遇到避不掉的系統性風險,非戰之罪。
我們常說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但是當系統性風險來臨的時候,再多籃子都沒用的時候該怎麼辦?也許我們該換個角度思考,人生真的只有雞蛋這個系統可以選擇嗎?有沒有可能同時兼顧牛奶的系統?可不可以嘗試跨足水果的系統?
說穿了,除了本業之外,生活有沒有其他收入的來源?除了現有的身分之外,人生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
在黑天鵝滿天飛,系統性風險頻傳的2020年,光是不犯錯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做出對的選擇!除了本業,生活有沒有其他收入的來源?除了現有的身分,人生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
單一系統的時代尚未結束,但複數系統的趨勢已然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不可分散風險 在 樂筆 x 日光實驗室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歡迎光臨~我是樂筆!
防疫期間,大家請多洗手、常消毒,注意身體健康喔!
在瀰漫恐懼、不確定感的時代,做好準備可以減少我們的焦慮與不安,除了好好禱告之外,我們可以準備「需用但不超量」的食物、規劃學習新技能,甚至重新檢視保單是否符合時代需要。
這集來聊聊最近很熱的「防疫險」吧!來賓是我高中的學霸學妹─馨予,他還讀高中時,每次我回母校,抬頭看紅榜一定有他的名字。功課好、英文好,長得又可愛,就是讀大學後忙碌,一度斷了聯繫。
多年後我們因為一則臉書訊息再次連上線。
「好久不見,我現在是OO人壽的新人,公司規定在一季之內要完成80份問卷,希望姐可以給我一個機會。」老實說,幾年沒連繫,2019收到訊息時,我心想:「要賣保險才來找我吧?」
保險本質即分散風險,並沒有不好啊!但太多業務員只想快點簽約,沒有站在客戶的立場思考、規劃,導致社會總是在「保險業務員」頭上貼著「為了賺錢講白賊,理賠招嘸人」、「黑白賣黑白騙」等標籤。加上很多剛出社會的同學,也選擇走門檻低的保險業,但常常幾個月就放棄......唉呀!年長有經驗的怕沒幾年就要退休、年輕人又剛起步不可靠......就算有需求也不知道誰能信任啊?
賺錢沒有錯,但初衷不能只是賺錢,當我們真心付出、給予時,一定能感動世界!走喜歡的路,堅持下去吧!人生有好多個點,有天我們會發現,把他們全部連起來,就成為一條美麗的線!
📁節目收聽方式:
Apple Podcast、KKBOX、Spotify 🔍歡迎光臨
- -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unlightpen0...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unlight007_/
✒️合作邀約:hisunlight007@gmail.com
💰小額贊助我們做更好的內容
https://pay.firstory.me/user/sunlight
- - -
主持人兼編輯 Host/Editor/:樂筆
剪接師 Sound Editor:Papa.H
不可分散風險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第2272成交(堅-註冊) 感覺8.5分。Sold 8788萬。 尖沙咀金馬倫道30號金馬商業大廈地下A舖,建築面積1878呎,成交 8788萬,原業主DBS Dao Heng 於1995年以5200萬買入。門闊約20.4呎,深約55呎。
這間舖位於金馬倫道最核心位置,要達致租金3%回報的話,只要22萬就足夠,旺市時一定唔止。
報導內容:
政府撤銷非住宅物業雙倍印花稅後,市場連月來錄得多宗大額成交。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尖沙嘴金馬倫道30號金馬商業大廈地下A舖,面積1878方呎,上月以8,788萬元易手,呎價約4.68萬元。買家為允盈發展有限公司,屬大生銀行馬氏家族成員、大銀地產主席馬清鏗持有公司。
原業主為星展銀行持有的道亨銀行(DAO HENG BANK LIMITED),於1995年9月以5,200萬元購入物業,持貨逾25年,帳面獲利3,588萬元,商舖期內升值69%。
翻查資料,星展銀行過去亦有低調地放售收租物業,對上一宗較矚目物業成交,追溯至2016年以3億元沽出灣仔海外銀行信託大廈巨舖,呎價約2.2萬元。
。。。。。。。
【2021年第一季商舖基金集資】預祝大家新一年,舖市扭轉乾坤,舖舖高升!
盛滙商舖基金專注投資香港商舖,讓客戶以較低資金購入基金參與商舖投資(低至港元300萬),相對於購入單一商舖動輒過千萬元,投資基金的客戶等同以較低門檻投資多間商舖,更可分散風險。
盛滙將於2月舉辦多場基金講座,讓您了解牛年舖市走勢及商舖基金如何捕捉良機。
日期:2月19日(五)/23日(二)/25日(四)
時間:1 – 2pm
地點:中環新世界大廈1座1502-3室 (本公司會議廳)
對象:按證監例只適合持有八百萬港元以上流動資產(非物業)人士
註:疫情期間,每場只限六位。參加者須全程配戴口罩及保持1.5米社交距離。
報名方法:
https://edwinlee.com.hk/%e8%ac%9b%e5%ba%a7/
查詢: 2830 1117 (Ashley) / 2830 1111 (Suki)
WhatsApp: 62067091
。。。。。。。
P.S. 8.5分點解我唔買?
我也收過此盤,但我無買,因為這間舖係靚,但舖型不適合分間,需要一間過做生意才能 maximize 價值。不適合分間成兩三間。如果8788萬買入一間不可分間的舖,連手續費成本要9300萬。目標賺起碼15%的話,要賣近1.1億。 數年內要市況繼續好好才能賣出! 萬一「大吉利是」下年伊波拉病毒襲港, 馬上坐艇。 拿得出一億以上,買家不是傻的。 況且此舖現交吉,現在新招租租值回報也唔會高,分分鐘暫只得每年1-2%回報。 因此這間舖雖然是間靚舖,唔適合我買入。我只買每間5000萬以下的舖 (如不可分間)。但如果是個人投資者, 唔需要向投資者負責,此舖長揸必賺。
舖買唔晒! ?我現在傾緊港島另一個暗盤,同樣價錢的舖,適合我多好多。唔駛等或博咁多,Will see.... 今年我基金要買5億舖?
不可分散風險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09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exTmSSXDobQ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政府進一步收緊抗疫措施,晚上禁堂食等辣招重臨,冬至之前都無望放寬。病毒不會「過節」,第四波疫情嚴峻,社交限制再嚴也得遵守,現在莫說外出過節,就連在家群聚「做冬」或過聖誕,也是高風險活動,市民縱然無奈,亦得以防疫為先。抗疫經驗顯示,2人限聚、晚上禁堂食等措施生效一段時間後,疫情總可暫時壓下,然而如果當局沒有打破疫情迴圈的決心,第五波疫情早晚又來,誰也不敢排除農曆新年前後又會迎來另一場危機。繼特定群組強制檢測後,現在政府又多了「禁足令」這一法律工具,疫情控制理應更佳,問題是當局行事猶豫不決,屢誤戎機。抗疫關鍵在於速度和力度,決策者不夠當機立斷,官僚執行力又差,縱有強力工具亦難有效發揮。
蘋果頭條
葵盛西邨第8座5樓爆疫後,有專家建議封鎖大廈,強制居民檢測。政府將訂立規例,仿效內地封鎖小區管理,特首林鄭月娥指,會明確賦權食衞局長,當某些處所出現疫情須檢測,市民完成檢測前須逗留有關處所,不可離開。食衞局局長陳肇始下午在記者會上公佈,行會已通過相關法律框架,政府可發出限制檢測公告,發出公告後所有被強制檢測的人士要留在該處所,得知檢測結果後才可離開該處所,發出公告後有效期為期最長7日。在封鎖期間,政府會提供處所内人士的物質支援,而法例亦容許有特殊需要,如有緊急醫療需要人士,向政府申請離開,但須遵守相關防疫規定;任何人違反限制及檢測宣告或轉移至指明地方的指示,即屬犯罪,可罰款25,000元及監禁六個月。
東方正論
2020年即將完結,這一年大家遭逢世紀疫潮,有家庭痛失家人,有打工仔失業或轉行,有營商的人生意血本無歸,唯一不變,就是香港人由年頭到年尾都在抗疫,面上的口罩據講要戴到2022年,防疫措施不但重重複複,更因應第4波疫情惡化而收緊,尤以首次頒下的封樓令最矚目。昨日又新增百宗確診,整體個案突破7,000宗,即使一再收緊禁聚令措施,第4波疫情仍趨失控,食衞局局長昨日下午再宣布「加碼」多項防疫措施,包括食肆6時後禁止堂食、擴大關閉指定處所名單涵蓋健身室及美容院等場所, 這些都是故技重施,熟口熟面,不過,政府今次破天荒出新招,限制身處有疫情爆發地點人士7天內不得離開,直至完成病毒檢測。
星島社論
第四波疫情確診數字居高不下,本港昨新增一百宗確診,其中九十五宗為本地個案。葵盛西邨第八座再多五宗確診及四宗初步確診,由五樓蔓延至其他樓層,全幢十三個單位累計多達二十二人確診。政府多次呼籲該幢住戶做檢測,但周日起陸續有住戶撤離,惹播毒風險。特首林鄭月娥昨承認當局可處理得更好。政府昨修訂刊憲,以類似「禁足令」的「限制與檢測宣告」,食衞局長可要求某個處所人士強制檢測,並必須逗留在該處所,最長七日,直至完成檢測並得知檢測結果才可離開,違者即屬犯罪,可處二萬五千元罰款及監禁半年,不過當局未即時向葵盛西邨第八座發「禁足令」。當局亦未有要求配合佩帶電子手環,若某個被強制檢測群組分散不同處所,當局難以監察。
經濟社評
港府為應對兇猛疫情,將限聚措施加辣,同時修例允許禁足檢測(即禁止未有檢測結果人士離開),來遏制社區小型爆發。惟疫情難受控,港府在修例以至控疫執行上須靈活處理,特事特辦,才能有效控疫;而在精準支援受影響行業時須制定準則,讓財政資源用得其所。當局宣布由明日起,食肆晚上6時禁堂食,酒吧、按摩院、美容院、健身室等13個表列處所關閉14天,全面恢復7月時的限聚令和停業令,冀將人流減至最少。行政會議亦通過修例,賦權食衞局發出「限制與檢測宣告」,要求市民留在有關處所檢測直至有結果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