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分享玩具是小氣自私嗎?!羅寶鴻:成人需釐清5觀念】
孩子總是不願分享,是不是很自私?成人該如何引導,才能讓孩子擁有「分享」的好品格?
許多父母在教養路上都會遇到孩子「不願意分享」的問題,又或者,孩子會因為不願意分享而出現「搶奪物品」的爭執情況。孩子怎樣都不肯和別人一起玩、分享,甚至會出現很大的負面、抗拒情緒時,家長該怎麼透過蒙特梭利的教育方式,讓孩子了解「分享」這抽象的名詞呢?如果孩子不願意分享,成人又該如何與孩子溝通,才能在發展和人際關係上達到平衡?
討論這話題之前,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要跟別人分享才是正確的行為」這籠統的觀念,其實是有些問題的,為什麼這麼說?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為各位說明一些關於「分享」的觀念:
1️⃣ 發展尚未到,孩子「不願分享」是很正常的事情
要求孩子「分享」這件事,首先要考量孩子的年齡,因為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成熟度,我們對一個5、6歲孩子所使用的方式,會跟一個2、3歲孩子不一樣。
5、6歲的孩子他已經開始發展社會化,會比較理解「將心比心」的觀念,但是對3歲以下的孩子來說這些話語他是還聽不懂的,因為這階段的孩子還在發展對環境的定位、秩序與安全感,著重在自身心智功能建構,先天的內在衝動也比後天發展的意志力強,而且尚未開始發展社會化,還不懂得什麼是「尊重、禮貌、輪流、等待」,所以出現不想分享、不想輪流等待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些3歲、甚至2歲左右的孩子,他們的物權觀念尚未成熟,還不知道什麼叫做「你的」、「我的」,只會覺得「我的東西是我的」、「你的東西也是我的」,因此會去搶別人的玩具,也不樂於分享。這時請家長不用太緊張,他並不是「自私霸道沒禮貌」,只是「成熟階段還沒到」,希望各位了解,這是孩子成長過程裡面不同發展成熟度的展現。
所以我會建議成人,在孩子還沒有足夠成熟到理解「分享」的觀念之前,不要強迫他必須要分享,甚至用:「你如果不分享,就是自私、不大方」的觀念來灌輸孩子,這是不正確的。
2️⃣ 分享與否,請讓決定權在於孩子
不管孩子3歲與否,或是更大的孩子甚至大人,在分享這件事的前提之下,我們也要注意一個很基本的觀念就是:「有些東西是我們不想分享的」。
舉個例子:「您喜不喜歡跟別人分享您的錢?」又或者是「您剛買了一部新車,您願意跟別人分享嗎?」我想,答案是很顯然的。有些東西(例如有紀念價值、貴重物品)是連我們大人都不想分享,別人也強迫不來的!
將心比心,其實孩子也一樣。所以,不管孩子年齡幾歲,每個人對於自己的物品,都有權力決定是否要分享,如果您的孩子在玩玩具時不想借給別人,這也是應該要允許的,因為,在心不甘情不願之下做出的強迫分享,是一種犧牲,是為了取悅別人的行為,不但會削弱孩子的自我價值感,也並非美德培養的方式,成人需要做的是,去體諒孩子不想要分享的心情。
3️⃣ 沒有該物品的擁有權,給了別人也不能說是分享
有些大人會要求孩子「大的要讓小的」,如果不借、不給,大人就會給予相對應的懲罰。但這代表玩具的所有權是大人的,所以就算大孩子把玩具讓給小小孩玩,他也不會學習到「分享」,只會感受到屈服在大人下的「委屈」。
在孩子玩玩具的過程當下,模特梭利教育提倡的規範是:「玩具在誰手上,其他人想玩就要輪流等待,不可以用搶的。」比較好的做法是跟孩子A說:「等你玩完之後,再跟孩子B『分享』」;成人要讓孩子學習「要玩就要輪流等待」,同時嘗試轉移孩子B的注意力去玩別的東西,或者找另一個玩具。每個孩子都需要更多與他人互動的經驗值。這是急不來的,希望家長能循序漸進,一步一步慢慢來。
4️⃣ 培養孩子分享美德,要先從他願意分享的物品開始
在孩子心甘情願之下、釐清並接納分享的概念之後,分享的行為才會達到教育意義。
在日常生活中,成人可以在平時事先與孩子討論,詢問孩子有哪些玩具是在朋友來時他願意分享、哪些是他不想分享的。到了跟其他孩子玩的時候,他就可以把願意分享的玩具拿出來給其他孩子玩。先從此練習,是培養孩子分享最好的開始。又或者,孩子生日時您準備了蛋糕,可以藉此機會,讓孩子學習平均分享給家裡的每位成員,這也是一種分享的喜悅。
學習分享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覺得「這是公平的」,還有出於孩子自己願意的情況下,他就會慢慢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到了。與此同時,若成人能在孩子踏出一步時,就給予即時、誠懇、具體的鼓勵,這將增長孩子的歸屬感與價值感。
5️⃣ 幫助孩子了解「約定」的重要性
年齡較小的孩子,對於「分享」這件事可能會有比較大的抗拒心理,若孩子表示:「所有東西都是我的,不要分享。」父母除了要注意前述提及的四個重點之外,如果是有討論過且約定好,但當下孩子情緒卻強烈拒絕分享,建議大人要幫助孩子遵守約定,讓他瞭解約定的真義(約定不是高興就遵守、不高興就不遵守的事情),幫助他把之前說可以分享的玩具讓其他小朋友使用。當然,在當下他也是可以玩他願意分享的玩具(在沒有其他孩子使用下)、以及他不願意分享的玩具的(他保留給自己的那些)。
‼️ 但這時候大人要注意的是:
安定自己內心:大人內心必須先讓自己內心安頓好,再處理孩子的情緒;
b. 要瞭解這是常有的事情:孩子年紀還小,不要把他當下行為解讀成「自私」,他只是尚未學會「大方」;
c. 同理但不處理:同理孩子情緒,但當下不要一直跟他道理;
d. 轉移他注意力:引導他讓他玩其他的玩具;
e. 不要坐以待斃:若情緒一直無法恢復,可以先把孩子帶離現場,等恢復後再回來跟其他孩子一起玩。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繪本
同時也有4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80的網紅Horseman & Storytell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是講的一個真實的案件 就是發生於2014年的「瘦長人殺人案」 兩個12歲的小女孩就在放學後 突然拿刀捅了另外一個12歲的小女孩 當然這個案子震驚了當時的美國社會 因為犯案人和受害者都是12歲的小孩子 媒體也開始挖掘這三個人背後的秘密 最後的結果還是震驚社會大眾 因為兩個12歲的少女刺殺同學 竟是...
「不生孩子自私」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不生孩子自私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不生孩子自私 在 小黄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不生孩子自私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不生孩子自私 在 Horseman & Storytell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不生孩子自私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不生孩子自私 在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不生孩子自私 在 [討論] 生小孩自私還是不生小孩自私-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不生孩子自私 在 不生小孩被自己的媽媽說自私(文長) -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不生孩子自私 在 【精華版】女人不生小孩是自私?鄭弘儀定義幸福人生-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不生孩子自私 在 Shih-feng Yin, profile pictur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不生孩子自私 在 Shih-feng Yin, profile pictur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不生孩子自私 在 生孩子的好與壞?不想生孩子=自私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不生孩子自私 在 Re: 生孩子是不是一種自私自利的行為? - womentalk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不生孩子自私 在 孩子會自私,大多居然是父母不小心養成的?過度餵養的愛 的評價
- 關於不生孩子自私 在 [討論] 生小孩自私還是不生小孩自私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不生孩子自私 在 Re: 生孩子是不是一種自私自利的行為?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不生孩子自私 在 [討論] 生小孩自私還是不生小孩自私- WomenTalk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不生孩子自私 在 [問卦] 疫情期間生小孩是不是很自私? PTT推薦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不生孩子自私 在 Re: [討論] 生小孩自私還是不生小孩自私- WomenTalk - PTT情感投資 ... 的評價
- 關於不生孩子自私 在 WomenTalk - [討論] 生小孩自私還是不生 ...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不生孩子自私 在 小黄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当今社会,是一个倡导独立的社会。 于是,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独立」的人。
无论男女,我们非常独立。 不愿意麻烦别人,也不太愿意被别人麻烦。 但是,这样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都很独立,就显得比较孤立,和别人没有深度连接,很难发展出深度的关系,我们会显得很孤独,并且伴有安全感的缺失。
我的一位来访者就有这样的问题。 她找到我,是因为,她发现自己很爱自己的男朋友,但是,却没有办法去依恋对方,显得「客气而疏远」。 男朋友觉得她不信任自己,似乎显得也不够爱自己。 但是,我的来访者却跟我说,事实上,她非常爱自己的男朋友,而自己之所以看起来什么事情都自己做,因为太「客气」和「独立」而显得好像没那么爱自己男朋友,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她只是觉得,自己从小到大,一贯都是非常独立的,从来不依靠任何人,因为她觉得:任何人都靠不住。
独立不是问题,有的人可能依靠不住也是事实。 可是,这里的问题是:习惯了靠自己,哪怕当自己想去依靠外界时,也很难做到。 处处警惕,内心充满了对外界的怀疑和不安全感,因此,不敢把自己托付给外界。
这就是依恋障碍。
依恋的形成
依恋,是人的本性。
如果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受到严重的干扰,人最后是会自然发展出依恋的能力的。
那么,依恋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美国心理学家M.艾恩斯沃斯把依恋关系分为四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和混合型依恋。
依恋关系的建立,最开始源于和母亲的关系。
母亲是婴儿接触的第一个外界。 当带着全能感的婴儿,又深陷其实自己并不能照顾自己、离开母亲甚至都活不下去的矛盾时,母亲的看到、共情和及时回应,就是婴儿的全部。 如果母亲在这方面做的很好,那么,婴儿就有一种感觉:外界很好,世界很好,我也很好。 这个时候,婴儿随着成长和心理发展,也会自然而然建立起一个很好的依恋关系,也就是安全性依恋。 如果,母亲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取决于母亲能做到的程度,孩子的依恋功能的建立就会打一定的折扣。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建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或者混乱型依恋。
所以,依恋建立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这个世界是好的。 儿时,我们认为母亲是我们的自体客体。 如果母亲的这一功能承担的足够好,孩子的全能自恋回落后,会发现一个真实的自体和真实的客体。 并且,收获一个「基本是好的」的外界。
既然,人的心理在各种条件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我们是能够自动发展出依恋功能的,那一定说明,依恋对我们,是有价值的。 依恋的价值都有哪些呢?
第一,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有安全感。
能够形成依恋的前提,本身就是「世界是好的」。 所以,如果依恋真的发生了,说明我们已经成功构建起了「这个世界是好的」的基本世界观。 这本身就很有价值。 一旦,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也会更有安全感。
我的一位来访者,就活在一种「外界是恶意」的感受中。 这源于从小,她的父母对她的高要求,比如,努力学习。 成绩如果是第二名,父母就会说:之前都是第一名,怎么这次下滑了? 如果是第一名,父母会说:别骄傲啊,一次第一不算什么,关键是要保持。 就这样,她觉得,外界就是一个对她有很多要求的外界,除非她做到很好,否则,外界就会抛弃她。 工作后,她也是这么认为的,她的工作必须做到很好,否则,领导就会对她不满意。 甚至,交朋友也是要自己先做到「完美」,不能有坏脾气,不能自私,不能任性,否则,也会被朋友抛弃。 这种感受弥漫在她的生命中,让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第二,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愿意与这个世界深度连接,也更愿意深度参与。 这会加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那些依恋失败的人,会发展出一种和世界的「隔离感」,所以,很多人经常有一种感觉:世界是世界,我是我,两不相干。
我的一位朋友描述过一次她的一次成都旅行经历。
朋友休假,于是来到了「好吃好玩」的成都。 来成都后,她却发现一个问题:自己跟成都,好像没有什么关系。 成都很好,好吃,好玩,好逛。 可是,这一切的好,跟自己没关系。 走在宽窄巷子、锦里、武侯祠,感觉自己像一个幽灵一样,和整个场景,融入不进去。 麻木、游离,没有兴奋,没有开心,甚至,没有感受。 成都是成都,自己是自己。
现在,我们再理解这种感受,就很简单了:虽然成都各种好,但是,她却并不能让自己融入到这个「各种好」的成都中来。
第三,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愿意从这个世界中寻求支持和资源,而这些,都会滋养我们的生命。
这一点至关重要。 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单打独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融入世界的原因。 我们总会有需要外界支持的时候。
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来访者,他们身上有比较明显的「反抗型依恋」的特征。 他们中有的伴有比较严重的情绪问题,明明已经非常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了,但是,他们并不认为心理咨询或者去医院寻求药物治疗,是可以支持到他们的。 这就是典型的:看不到、也无法获得外界的支持。 这类来访身上还有一种特征:当他们进行了几次心理咨询后,他们似乎在心底的某些层次上,渴望继续进行心理咨询,但是,他们却希望咨询师能够更加主动一些。 也就是:他们想走近,但是又不想太主动。
总之,好的依恋的发生,会让我们更有创造性,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
依恋障碍会带来孤独
如果形成依恋障碍,就会带来孤独。
与依恋形成的前提——外界是好的——相对,依恋障碍的前提是:外界是坏的。 因为「外界是坏」的,我们被迫只能依靠自己。 在依靠自己的同时,外界中坏的部分,对应着的各种阴暗和黑洞,就会一并被我们收回到自己身上。
我们不仅会感觉这个世界恶意重重,还会感到孤独。
能否依恋外部,也是我们是否「感到孤独」的重要原因。 当我们看到「他人」后,我们进而还会看到「世界」。 「他人」和「世界」,对于我们而言,都属于外部。
这是相互作用的:外界的「坏」,给我们造成了心理的「阴影」;我们带着心理的「阴影」去看外界,外界就确定无疑是坏的。 同时,心理的黑洞和阴影本身,也是对外界坏的一种防御。
否则,我要如何抵抗这个恶意重重的世界?
所以,很多内心孤独的人,即便有的人看起来很友善而平和,但是,因为他的潜意识中始终明确地知道:这是一个恶意重重地世界,不值得我去依赖,所以,他们的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一定是有黑洞的。
这样的人,无论社会功能发展的多好,世俗上有多成功,内心一定有致命的孤独感。
为何有人可以享受孤独?
有的人享受孤独,有的人想摆脱孤独。 其实,这里说的孤独,并不是一回事。 前文所说的所有孤独,说的都是让人想摆脱的那种孤独。
那么,让人想要去享受的那种孤独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孤独? 那是一种「千帆阅尽人间」的孤独。 只有在你曾经走进过丰沛饱满的关系,与他人和世界建立过深刻而广阔的连接,被爱充分滋养过的人,才有能力走进这种孤独。
话说回来,这其实,已经不是孤独,只是形式上看起来孤独而已。 内心,早已是无比的富足。 独自品味,并乐此不疲。 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况且,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可以随时再次走入人群。
如果我们依恋一个人,一旦失去,该怎么办?
有的人担心一旦依恋一个人,那么,如果这个人离去,自己不能承受。
这里,要区分依恋和依赖的区别。
依恋,指的是感情的指向:眷恋、喜爱、想要靠近;而依赖,更多的指向一个人缺乏独立的能力,需要完全依靠别人。
一个健康的依恋关系是,我有独立的能力,但是,我仍然可以放心地去在感情上靠近一个人,并且把自己放心地交出去。
依恋是一种情感的能力。
依恋一个人,以及一段好的依恋关系,确实有可能失去。 可是,哪怕有一天,这份爱会失去,基于这份爱建立起来的笃定、踏实、安全感、勇气,这些心理基础,一旦建立起来,就不会消失。 这些东西,会陪伴我们一生。 在我们每一个困窘、艰难的时刻,给我们带来希望。
一份高质量的关系,虽然关系有可能终结,但是,那份美好的感受,却不会随着关系的终极,或者,关系中某人的离去而离去。
这份美好的感觉,会永存心底。 源源不断地化作光,滋养我们。
被看见的欲望、被满足的需求,最后,都会在我们心中形成一股力量,这股力量,就是生的力量。
既然依恋这么好,如何建立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最初的建立,是在婴幼儿时期,通过与父母的关系,尤其是与母亲关系的构建形成的。
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形成,再次走入依恋关系,就需要我们后天有意识地努力。
首先,尝试找到一个好的客体。 一个好的客体,就是一个好的「外部世界」的象征,能够给我们带来安全感。 并且,在尝试去建立依恋关系的时候,能够尽可能避免我们被现实伤害的可能性,增加建立好的依恋关系的概率。
其次,尝试和一个好的客体建立一段稳定持久的关系。 在这里,稳定和持久非常重要。 事实是,无论这个客体有多么地好,我们的关系都不可能完美。 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试图去结束关系。 持久的关系,像一个稳定的容器,在这个容器里,我们是有机会去发展出依恋,而且,是走入现实的依恋。 也就是说,我们有机会看到,彼此都不完美,但是,关系仍然稳定,依恋仍然可以发生。
最后,当依恋发生,尝试去标记这些感受。 这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觉察能力,让我们切实从身、心、头脑的三个层面,都意识到:依恋可以发生,而且,依恋的感觉,是这样的。
建立好的依恋关系,我们就能够从这样的依恋关系中,不断地获取资源和支持,这些东西,会照亮我们的生命,并且,陪伴我们走的更远。
不生孩子自私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当今社会,是一个倡导独立的社会。 于是,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独立」的人。
无论男女,我们非常独立。 不愿意麻烦别人,也不太愿意被别人麻烦。 但是,这样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都很独立,就显得比较孤立,和别人没有深度连接,很难发展出深度的关系,我们会显得很孤独,并且伴有安全感的缺失。
我的一位来访者就有这样的问题。 她找到我,是因为,她发现自己很爱自己的男朋友,但是,却没有办法去依恋对方,显得「客气而疏远」。 男朋友觉得她不信任自己,似乎显得也不够爱自己。 但是,我的来访者却跟我说,事实上,她非常爱自己的男朋友,而自己之所以看起来什么事情都自己做,因为太「客气」和「独立」而显得好像没那么爱自己男朋友,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她只是觉得,自己从小到大,一贯都是非常独立的,从来不依靠任何人,因为她觉得:任何人都靠不住。
独立不是问题,有的人可能依靠不住也是事实。 可是,这里的问题是:习惯了靠自己,哪怕当自己想去依靠外界时,也很难做到。 处处警惕,内心充满了对外界的怀疑和不安全感,因此,不敢把自己托付给外界。
这就是依恋障碍。
依恋的形成
依恋,是人的本性。
如果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受到严重的干扰,人最后是会自然发展出依恋的能力的。
那么,依恋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美国心理学家M.艾恩斯沃斯把依恋关系分为四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和混合型依恋。
依恋关系的建立,最开始源于和母亲的关系。
母亲是婴儿接触的第一个外界。 当带着全能感的婴儿,又深陷其实自己并不能照顾自己、离开母亲甚至都活不下去的矛盾时,母亲的看到、共情和及时回应,就是婴儿的全部。 如果母亲在这方面做的很好,那么,婴儿就有一种感觉:外界很好,世界很好,我也很好。 这个时候,婴儿随着成长和心理发展,也会自然而然建立起一个很好的依恋关系,也就是安全性依恋。 如果,母亲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取决于母亲能做到的程度,孩子的依恋功能的建立就会打一定的折扣。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建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或者混乱型依恋。
所以,依恋建立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这个世界是好的。 儿时,我们认为母亲是我们的自体客体。 如果母亲的这一功能承担的足够好,孩子的全能自恋回落后,会发现一个真实的自体和真实的客体。 并且,收获一个「基本是好的」的外界。
既然,人的心理在各种条件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我们是能够自动发展出依恋功能的,那一定说明,依恋对我们,是有价值的。 依恋的价值都有哪些呢?
第一,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有安全感。
能够形成依恋的前提,本身就是「世界是好的」。 所以,如果依恋真的发生了,说明我们已经成功构建起了「这个世界是好的」的基本世界观。 这本身就很有价值。 一旦,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也会更有安全感。
我的一位来访者,就活在一种「外界是恶意」的感受中。 这源于从小,她的父母对她的高要求,比如,努力学习。 成绩如果是第二名,父母就会说:之前都是第一名,怎么这次下滑了? 如果是第一名,父母会说:别骄傲啊,一次第一不算什么,关键是要保持。 就这样,她觉得,外界就是一个对她有很多要求的外界,除非她做到很好,否则,外界就会抛弃她。 工作后,她也是这么认为的,她的工作必须做到很好,否则,领导就会对她不满意。 甚至,交朋友也是要自己先做到「完美」,不能有坏脾气,不能自私,不能任性,否则,也会被朋友抛弃。 这种感受弥漫在她的生命中,让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第二,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愿意与这个世界深度连接,也更愿意深度参与。 这会加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那些依恋失败的人,会发展出一种和世界的「隔离感」,所以,很多人经常有一种感觉:世界是世界,我是我,两不相干。
我的一位朋友描述过一次她的一次成都旅行经历。
朋友休假,于是来到了「好吃好玩」的成都。 来成都后,她却发现一个问题:自己跟成都,好像没有什么关系。 成都很好,好吃,好玩,好逛。 可是,这一切的好,跟自己没关系。 走在宽窄巷子、锦里、武侯祠,感觉自己像一个幽灵一样,和整个场景,融入不进去。 麻木、游离,没有兴奋,没有开心,甚至,没有感受。 成都是成都,自己是自己。
现在,我们再理解这种感受,就很简单了:虽然成都各种好,但是,她却并不能让自己融入到这个「各种好」的成都中来。
第三,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愿意从这个世界中寻求支持和资源,而这些,都会滋养我们的生命。
这一点至关重要。 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单打独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融入世界的原因。 我们总会有需要外界支持的时候。
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来访者,他们身上有比较明显的「反抗型依恋」的特征。 他们中有的伴有比较严重的情绪问题,明明已经非常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了,但是,他们并不认为心理咨询或者去医院寻求药物治疗,是可以支持到他们的。 这就是典型的:看不到、也无法获得外界的支持。 这类来访身上还有一种特征:当他们进行了几次心理咨询后,他们似乎在心底的某些层次上,渴望继续进行心理咨询,但是,他们却希望咨询师能够更加主动一些。 也就是:他们想走近,但是又不想太主动。
总之,好的依恋的发生,会让我们更有创造性,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
依恋障碍会带来孤独
如果形成依恋障碍,就会带来孤独。
与依恋形成的前提——外界是好的——相对,依恋障碍的前提是:外界是坏的。 因为「外界是坏」的,我们被迫只能依靠自己。 在依靠自己的同时,外界中坏的部分,对应着的各种阴暗和黑洞,就会一并被我们收回到自己身上。
我们不仅会感觉这个世界恶意重重,还会感到孤独。
能否依恋外部,也是我们是否「感到孤独」的重要原因。 当我们看到「他人」后,我们进而还会看到「世界」。 「他人」和「世界」,对于我们而言,都属于外部。
这是相互作用的:外界的「坏」,给我们造成了心理的「阴影」;我们带着心理的「阴影」去看外界,外界就确定无疑是坏的。 同时,心理的黑洞和阴影本身,也是对外界坏的一种防御。
否则,我要如何抵抗这个恶意重重的世界?
所以,很多内心孤独的人,即便有的人看起来很友善而平和,但是,因为他的潜意识中始终明确地知道:这是一个恶意重重地世界,不值得我去依赖,所以,他们的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一定是有黑洞的。
这样的人,无论社会功能发展的多好,世俗上有多成功,内心一定有致命的孤独感。
为何有人可以享受孤独?
有的人享受孤独,有的人想摆脱孤独。 其实,这里说的孤独,并不是一回事。 前文所说的所有孤独,说的都是让人想摆脱的那种孤独。
那么,让人想要去享受的那种孤独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孤独? 那是一种「千帆阅尽人间」的孤独。 只有在你曾经走进过丰沛饱满的关系,与他人和世界建立过深刻而广阔的连接,被爱充分滋养过的人,才有能力走进这种孤独。
话说回来,这其实,已经不是孤独,只是形式上看起来孤独而已。 内心,早已是无比的富足。 独自品味,并乐此不疲。 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况且,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可以随时再次走入人群。
如果我们依恋一个人,一旦失去,该怎么办?
有的人担心一旦依恋一个人,那么,如果这个人离去,自己不能承受。
这里,要区分依恋和依赖的区别。
依恋,指的是感情的指向:眷恋、喜爱、想要靠近;而依赖,更多的指向一个人缺乏独立的能力,需要完全依靠别人。
一个健康的依恋关系是,我有独立的能力,但是,我仍然可以放心地去在感情上靠近一个人,并且把自己放心地交出去。
依恋是一种情感的能力。
依恋一个人,以及一段好的依恋关系,确实有可能失去。 可是,哪怕有一天,这份爱会失去,基于这份爱建立起来的笃定、踏实、安全感、勇气,这些心理基础,一旦建立起来,就不会消失。 这些东西,会陪伴我们一生。 在我们每一个困窘、艰难的时刻,给我们带来希望。
一份高质量的关系,虽然关系有可能终结,但是,那份美好的感受,却不会随着关系的终极,或者,关系中某人的离去而离去。
这份美好的感觉,会永存心底。 源源不断地化作光,滋养我们。
被看见的欲望、被满足的需求,最后,都会在我们心中形成一股力量,这股力量,就是生的力量。
既然依恋这么好,如何建立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最初的建立,是在婴幼儿时期,通过与父母的关系,尤其是与母亲关系的构建形成的。
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形成,再次走入依恋关系,就需要我们后天有意识地努力。
首先,尝试找到一个好的客体。 一个好的客体,就是一个好的「外部世界」的象征,能够给我们带来安全感。 并且,在尝试去建立依恋关系的时候,能够尽可能避免我们被现实伤害的可能性,增加建立好的依恋关系的概率。
其次,尝试和一个好的客体建立一段稳定持久的关系。 在这里,稳定和持久非常重要。 事实是,无论这个客体有多么地好,我们的关系都不可能完美。 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试图去结束关系。 持久的关系,像一个稳定的容器,在这个容器里,我们是有机会去发展出依恋,而且,是走入现实的依恋。 也就是说,我们有机会看到,彼此都不完美,但是,关系仍然稳定,依恋仍然可以发生。
最后,当依恋发生,尝试去标记这些感受。 这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觉察能力,让我们切实从身、心、头脑的三个层面,都意识到:依恋可以发生,而且,依恋的感觉,是这样的。
建立好的依恋关系,我们就能够从这样的依恋关系中,不断地获取资源和支持,这些东西,会照亮我们的生命,并且,陪伴我们走的更远。
不生孩子自私 在 Horseman & Storytell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天是講的一個真實的案件
就是發生於2014年的「瘦長人殺人案」
兩個12歲的小女孩就在放學後
突然拿刀捅了另外一個12歲的小女孩
當然這個案子震驚了當時的美國社會
因為犯案人和受害者都是12歲的小孩子
媒體也開始挖掘這三個人背後的秘密
最後的結果還是震驚社會大眾
因為兩個12歲的少女刺殺同學
竟是為了要獻上祭品給那個人...
各位觀眾你們的想法是甚麼呢?
瘦長人真的存在我們的世界上嗎?
趕快在下方留言跟我們一起聊聊討論
#SlenderMan / #瘦長人 / #都市傳說
拜託記得訂閱騎士與說書人🙏
更多懸疑/恐怖/科幻/奇幻/科普影片介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Mr26936QGw&list=PLTJ7I5-nIEH0R3ToTledu30y2L9CHCkPp
看更多的街訪實測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25tC_fawsI&list=PLTJ7I5-nIEH1W-t7e1o3PJjNBUZe9xgBY
📺🖥💻
倫敦第一網紅的騙徒餐廳 / 美味雞胸肉真相是後腳跟
https://youtu.be/P05qnMcKPjI
福爾摩斯作者柯南道爾都在調查 / 19世紀倫敦的夢魘開膛手傑克
https://youtu.be/AwG_jlDAf8U
哥吉拉大戰金剛都是演真的? / 60年前的哥吉拉真實目擊事件
https://youtu.be/ru7xtgoIPP4
查克史奈德為何會槓上華納? / 查克版正義聯盟背後的真相
https://youtu.be/2JdaM0GBf3o
阿瓦隆故事結局竟這麼悽慘 / 稱呼它為權力遊戲實至名歸
https://youtu.be/dr8aQKLnMu8
桌遊阿瓦隆背後的傳奇故事 / 劇情複雜程度媲美權力遊戲
https://youtu.be/L9xRCWZwah0
狼人殺背後的黑暗真實故事 / 長期被自己父親凌虐的女孩
https://youtu.be/LkpVfJHmbqY
天竺鼠車車角色的深度解析 / 導演見里朝希竟然才剛畢業
https://youtu.be/XRWG5Am8pwI
接受煉獄山靈魂的試煉 / 解開人間伊甸園的秘密
https://youtu.be/qUIDmZK4ycM
只要進入這扇黑暗之門 / 你將會抵達無盡地獄
https://youtu.be/rZQUpgZa208
劈開紅海的那個男人 / 傳說中猶太人的先知
https://youtu.be/9d9xEZEt4fk
被魔鬼附身真實模樣為何? / 驅魔牧師揭露神秘的真相
https://youtu.be/KVub5ZEyHL8
被惡魔附身後看到的景象 / 羅馬教廷最棘手的驅魔案
https://youtu.be/zTGCkgtXNvQ
靈魂之中也有自私自利的人? / 看看你是不是邪惡的老靈魂
https://youtu.be/2wtYJcNBRyA
靈魂急轉彎原來都是真的? / 看看你是不是高等老靈魂
https://youtu.be/5lXm0QlxvBI
七宗罪對應的地獄七魔王 / 人性的醜惡全都寫在這裡
https://youtu.be/-ZUf-3D48ic
神指派守護天堂的御前七天使 / 聖經以諾書中七位天使的記載
https://youtu.be/xVr06K04suI
@老高與小茉 Mr & Mrs Gao 即將成立宗教? / 末日邪教天堂之門
https://youtu.be/1LcNanotEg0
看后翼棄兵學下西洋棋 / 五分鐘讓新手秒懂規則
https://youtu.be/wrYl3ac-qok
社群瘋傳川普敗選是因為拜登作票? / 2020美國總統大選陰謀論總整理
https://youtu.be/e-4J8mbNK_A
交友軟體怎麼聊才能約到女生? / 男生想約會是有正確的方法的
https://youtu.be/KxwnkYn4fFc
萬聖節要糖果千萬要小心 / 你絕對不會想遇到這些人
https://youtu.be/NFM-LIMLDFk
小時候超愛看飛天小女警跟湯姆與傑利 / 放學一回家打開電視必看的動畫卡通
https://youtu.be/4HImLWhcgzQ
科幻神作Cyberpunk2077的終極祕密 / 玩遊戲前必看的賽博朋克介紹
https://youtu.be/bUPbw00Z1ik
分析鬼滅之刃全球爆紅的原因? / 電影版無限列車篇上映前必看分析
https://youtu.be/djQlPSrCKL0
2020一定要看的美國卡通推薦名單 / 這些美式動畫真的超獵奇沒有下限
https://youtu.be/dR3pGQWIVzg
破解劇本系列The Boys黑袍糾察隊 / 教你如何分析編劇接下來想寫甚麼
https://youtu.be/0ku0GKccKTI
2020是有史以來災難最多的一年嗎? / 庚子年的10件重大事件懶人包
https://youtu.be/mJqAEDprYeY
為什麼天母是天龍國中的天龍國? / 天龍的真正原因竟然不是因為房價
https://youtu.be/JbW66a4-SPY
台灣人2020必聽的本土爆笑童話故事 / 三個沒有下限無厘頭的寓言笑話
https://youtu.be/pBim958v2Ds
台灣美麗的變裝皇后同志們一起站出來 / 帶你了解魯保羅變裝皇后美妝實境秀
https://youtu.be/xqAjov97x9I
用美剧路西法第五季看天使 / 啟示錄末日的七道封印
https://youtu.be/wXPGfqM2sWQ
農曆七月鬼門開的傳說是真是假? / 2020鬼月的十大禁忌語錄
https://youtu.be/vdJ2rSPn9cU
流浪的說書人被日本武士聘去說書 / 七天後發現他竟然在墓地對鬼講故事
https://youtu.be/vdJ2rSPn9cU
廢棄老高樓內廁所聽到小女孩哭聲的你會? / 日本四大邪靈的恐怖驚悚都市傳說
https://youtu.be/8S3k_QK10Ro
你一定要知道的日本的四大驚悚都市傳說 / 人面犬&生物教室的人體模型&女兒節娃娃&如月車站
https://youtu.be/rP_OyS1l6nw
蜜蜂在愛愛後會因蛋蛋爆裂而死嗎? / 你絕對不知道的十大冷知識
https://youtu.be/WopP325Ra7s
超出你想象的高維度生命 / 人類看不見精靈的真正原因
https://youtu.be/oH0J_RzUuJU
為何我們會想當YouTuber? / 電影影視劇組大變身
https://youtu.be/T4QT2-y-weA
2020義務役四個月兵都在做甚麼? / 當兵不能說實話不過還好我退了
https://youtu.be/Tm7CFOVKgfI
日本AV題材的始祖浮世繪春畫 / 古代男女比現代年輕人還要敢玩
https://youtu.be/AzHQey-Wiso
魔鬼神探路西法深度推薦介紹 / 傳說中天堂的智天使是如何墮落成為惡魔?
https://youtu.be/s3ZLpSiR4d0
解析橫掃各大獎項的五神傳說三部曲 / 繼冰與火之歌後最新奇幻神作
https://youtu.be/9e7a9S4Bsfk
感謝醫護 / 零確診後的西門町遊客現況是?
https://youtu.be/q55AlBufqkg
如何在約炮神器探探&Tinder上約? / 老司機秘密教學限時大公開
https://youtu.be/IdZp0Fq8iTg
開箱史上最神秘恐怖的分裂人格 / 神準心理測驗測出你內心的黑暗面
https://youtu.be/yUIH8wpz1uk
霍金生前曾嚴肅慎重警告人類 / 2020年可能會是地球的末日?
https://youtu.be/ry97Z9teKtY
新手入坑FFVII太空戰士7必看解說 / 最终幻想VII重製版全劇情簡易懶人包
https://youtu.be/Sc3P1Q4TGNQ
Ptt讓你以為出國工作Hen爽? / 告訴你出國打工不比在台灣輕鬆
https://youtu.be/0fjH6B8Zo1Q
神到底是不是起源於宇宙中? / 人類科技文明無法達到的高度
https://youtu.be/alkvJOk_VPQ
新型喪屍病毒如果從中國傳出去 / 人類有辦法在殭屍末日下撐多久?
https://youtu.be/-ixagepyyl0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當兵到底多辛苦? / 1年義務役看完絕對吐血
https://youtu.be/UgnOaJnazpU
美國政府CIA認證的UMA / 一度震驚世界的外星怪物
https://youtu.be/1OSo7tHXBAU
惡夢的天蛾人UMA未確認生物 / 震驚全美的鄉野都市傳說
https://youtu.be/3Z7Dl5vCxyA
時空旅行的謎團終於被解開 / 來自2043年未來人的警告
https://youtu.be/LHWQL8jlA6I
中國武漢肺炎是新一代黑死病? / 滅絕人類的傳染病
https://youtu.be/-ixagepyyl0
不死鳥馬爾科的原型生物 / 神魔都會懼怕的不死鳥火鳳凰
https://youtu.be/-rs6Y_AR7RQ
傳說對決古代中國四大邪獸 / 山海經中的上古怪獸
https://youtu.be/T6UCKRpQ-xs
路西法為何成為墮落天使? / 關於天使你不知道的10大真相
https://youtu.be/vemnQQ6m3x4
人類起源的真相? / 女人的始祖竟然不是夏娃
https://youtu.be/Ol_7Lwcqeas
📱📧📞
Instagram
提姆►http://bit.ly/2HBRkfk
hs_tim0624
文森►http://bit.ly/37zGEd2
vincent_nomad
夢夢►http://bit.ly/2TA5aFP
im__________mj
黛西►https://bit.ly/2WgB0ZU
dying__________dying
蘿絲►http://bit.ly/2Et9Q8g
zombirosebae
#slenderman #恐怖 #妖瘦男 #畫面 #瘦長鬼影 #瘦長人 #瘦肢男 #拍到 #可怕 #都市傳說 #slenderman #失戀的人 #未解之謎 #bloodymary #血腥瑪麗 #謀殺案 #懸案 #恐怖故事 #大理石黃蜂 #10個相機拍攝真實瘦長人的畫面 #相機拍攝 #神秘兮兮 #相機 #瘦長人目擊 #瘦長男 #古靈精怪 #錄像 #照片 #修長的男人 #苗條男 #恐怖童谣天堂岛 #都市傳說香港 #都市傳說云顶 #都市傳說香港史上最大騙局佳寧案 #都市傳說王狗筆仙 #都市傳說王狗 #都市傳說minecraft #都市傳說警笛頭 #都市傳說尊 #都市傳說文王爷
不生孩子自私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歡迎再度來到諾蘭全解析系列! 這次要來談的是《星際效應》。這部諾蘭評價最兩極的作品,到底是它的大師級之作,還是只是在炫技呢? 快來看看《星際效應》的真正意義吧!
FB(有各種影視迷因):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如果你剛來,請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j5phF46N8&list=PLNsYSXaDLA89TvBjuV3h7l0wVRSPLk7FJ&index=1
諾蘭電影全解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3pZ8GCNnI&list=PLNsYSXaDLA896bdu-7_WbeX4sDLI5JIjS
=====================================
剪輯: Bruce Lu
監製/編輯: 黃豪瑞 (Jasper)
歡迎來到超粒方,一個主要探討影視作品的頻道,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各種電影和影集的觀點解析,從熱門大片道經典老片到必看的冷門電影! 有時也會探究時事。還有迷因,非常,非常多的謎因
這部電影對於眾多諾蘭的觀眾來說,可說是代表著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在這之前,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諾蘭的堅持以及他融合無可比擬的娛樂和深層議題的能力,
足以讓他成為電影業的救星。
但是《星際效應》這部電影,卻讓某些人開始對這個想法抱持懷疑。
如今,在《星際效應》之後,
你要不是認為他只會拿看似龐大的概念以及曲折離奇的劇情炫技,
加入Bravo Nolan的黑粉行列,
要不然就是更深沉地陷入它所營造的世界之中,成為忠實諾蘭腦粉。
究竟,這部電影到底是個前所未見的史詩級作品,闡述某種宇宙性的道理,
又能描述一個令人發自內心潸然淚下的父女故事,
又或者,這部電影,只是一部用力、刻意地擠出觀眾眼淚,充斥著炫技操弄之作?
就連另一名我很欣賞的導演,
因《水底情深》而得到奧斯卡的吉勒摩戴托羅都說諾蘭是個「情感數學家」。
我相信他這樣說是沒有貶意的,
但是用數學如此「公式化」的冰冷手法去營造「情感」如此不理性的概念,不是有些矛盾嗎?
確實,諾蘭電影之中的情緒往往都彷彿是經由精密計算,
已經都抓準什麼時候能夠產生最大效益,配合漢斯季默令人無從抵抗的配樂
一次次重擊觀眾的各種感官,雖然非常有效,卻也顯得不夠人性化。
又或者是他闡述的一些主旨,讓人感覺像是在講大道理。
像是這部的罪魁禍首,當然就是安海瑟薇的這句話:
"Love is the one thing capable of transcending time and space etc etc”
對...這句確實許多令人詬病之處
我先不暴雷我到底是屬於剛剛所提的兩種諾蘭極端派別的哪一邊,
但是這一整段獨白,用在這裡不僅有些突兀,甚至可說是無厘頭
尤其在這段出現之前,這部都非常細心的建立在紮實的科學根據來建構劇情,
怎麼突然跳到這種虛無縹緲的概念?
更何況,「愛情是一切的解答」,無論在音樂、文學、電影之中,都早已是陳腔濫調了。
那麼,總是求新求變的諾蘭,
究竟為什麼會拿一個如此老套肉麻的概念來做為這部星際電影的中心主旨?
在諾蘭的電影之中,主角們在絕大多數時候都被困在某種無形的「監獄」之中,
而這些監獄,多半是他們自己施加。
一個保險業務員在老婆死後給自己灑下的各種虛假線索,讓自己維持些許的人生目標,
一名魔術師,為了自己對於藝術的追求,而不惜犧牲自己的身分以及人性,
相信我不用繼續舉例了,你大概知道意思。
而他們,就像諾蘭本人,都執著於「做好自己的工作」,
這些Good Job,往往卻也都帶著無法彌補的個人犧牲。
而這種為完成任務而犧牲自己的最佳例子,莫過於《星際效應》的庫柏。
困住他的監獄,並不完全是來自於他自身,而是全人類的共同體驗,
這個監獄,也就是「時間」。
他不僅被時間所困住,還被如玩物一般折磨、操弄,
轉瞬之間,他對於女兒的承諾就這麼破滅,莫菲的年紀,已經來到當年離開時的庫柏。
他曾經的家,已然成為了陌生的領土,而當年哭喊著要他留下的小女兒,
已經成為了漠然,甚至失望的成年人。
庫柏看著已然是陌生人的兒女,不禁啜泣,卻也無力挽回。
但是,既然我們都被時間所掌控,無能為力地被拖著走,那這一切究竟有什麼意義?
此時,因為過了23年,太空艘原料消耗不少,現在他們一行人必須面臨一個難題,
要選擇安海瑟威飾演的艾蜜莉亞前愛人愛德蒙斯,
還是「人類的模範」,整個計畫的核心人物曼恩博士?
這也讓我們再次回到她那句被許多人認為是謬論的說法,
也就是愛,愛是穿越時間與空間,維繫一切的最大力量。
想當然耳,這時後的庫柏,直接否定她所提出的理論,
只有能被客觀驗證、觀察與證明的科學,才是最終能夠拯救我們的答案。
一行人因此前往曼恩博士的星球。
不過...回到地球上,臨死前的布蘭教授揭露了A計畫只是個漫天大謊,
沒有黑洞之中的新資料,他其實無法真正解決重力的問題。
不僅如此,我們也發現了曼恩博士也在撒謊,他的星球根本不宜人居。
如果你看這個系列看到現在,你也會注意到在諾蘭過去的作品裡,
「謊言」以及「欺騙」也是其中的一大主題。
角色們時常告訴自己各種謊言來維持住自身的假想道德觀以及些微的理智,
他們的這些謊言是為了「保護他人的安全」、「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而《星際效應》直接顯現了,一切謊言都只是一時的,
在時間這無窮的監獄之中,這些謊言的表皮終究會逐漸脫落,顯露其空洞的真面目。
不過,謊言的本質也不總是惡毒的,布蘭博士對於所有人撒下的謊,
也促使世界各國再次團結一心,即使終究會滅亡,無庸置疑也是帶來短暫和平的關鍵。
諷刺的是,在人類的自私本質之下,
有時只能透過謊言來讓我們停止盯著眼前可見的膚淺目標。
就如電影中布蘭博士所說:
“I’m not afraid of death, I’m afraid of...time”
「時間」並不是克蘇魯般的宇宙恐懼,盯一眼就會讓人失去神智,
但是它在無形之中,在無意識之下,卻無時無刻不悄悄剝奪你的一小部分。
那麼,受困於這監獄之中,給予我們意義的,究竟是什麼?
你又猜對了,就是愛。
《星際效應》說明,愛正是在這廣袤無垠的囚牢之中,
牽引我們,引導我們的強大力量。
沒有時間,也不會有愛,這兩者就有如量子糾纏
(Will Smith: “Entanglement?”)
如果我們是那全知的五次元生物,同時能夠看到、存在於所有時間,
一切情感以及掙扎都會顯得毫無意義、微不足道。
就如天能解析影片提過,經典後現代小說《第五號屠宰場》之中能夠看到所有時間軸的外星人,
在被問到為什麼不阻止他們已經看到會發生的宇宙毀滅時,
只淡淡地回答:「事情就是這樣。」
反之亦然,如果沒有對於某樣人、事、物無法抹滅的熱愛,
時間的流逝就會失去意義,虛擲光陰也似乎是天經地義。
因此,時間雖然困住了我們,但是人不應該就這樣畫地自限,
正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我們正一步步地步向死亡,才讓這一切產生意義。
但是,時至今日,在人們的壽命愈來愈長之時,我們對於時間的認知反而愈來愈低,
不斷地讓每分每秒充斥無意義的雜訊,
讓自己愈來愈忙碌,實際上在乎的,卻愈來愈少。
雖然說現實世界之中的NASA還在運作,但是庫柏說得對,我們只會盯著腳下的塵土。
他說「我們是先鋒、探險家、不是看護者」
但是對我來說,這句話也不完全是對的。
正是因為我們是「看護者」,有著在乎的心態,有著愛的連結,
才能夠驅使自己成為披荊斬棘的探險家。
《星際效應》所訴說的,其實在第一場戲就講明白了:
“Science is about admitting what we don’t know”
而世間觸手可及,但肉眼卻完全不可見的最大奧義,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科學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科技終究是來自於人性,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情感,
唯有可見的科學以及不可見的人類體驗完全合而為一時,人類才能夠有真正的發現。
而回到動物最原始的情緒本能,不就是生存本能嗎?
活下去的原始動力就是人們創造力的最大來源,
面對死亡的恐懼,面對無法掌控時間的恐懼,正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最大原因。
庫柏對於家人的牽掛原本是個累贅,
但他對於女兒的愛,對於女兒的承諾,對於時間將他與這個承諾拉得愈來愈遠的恐懼,
才使他成為這個故事之中的英雄。
「愛」這個難以用言語形容,卻又無可撼動的力量,
正是穿越時間與空間,將我們牢牢穩固的船錨。
但是,愛的「概念」,難道足以彌補時間所造成的損失嗎?
如庫柏,世上所有身為家長的人們,應該都能感受到時間的快速流逝,
轉瞬之間,你已然成為了孩子的鬼魂,當然不是字面上意義的鬼魂
(雖然說如果你已經不在這世上了,卻仍然認真看這部影片,我當然非常感謝你的支持,
晚上不要託夢給我我已經很常失眠了謝謝)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緣分穿越蟲洞然後降落到超靠近黑洞的星球上,
但是為了工作養家而錯過自己孩子的成長,卻是大有人在,
一不注意,他們已經離開家裡,出了社會。
即使庫柏拯救了全世界,
他眼睜睜看著自己女兒在沒有自己的情況下老去的這個代價,值得嗎?
也許他這樣的犧牲是必須的、甚至值得推崇的,
但對於困在超立方體內(oh yes) 的庫柏,絕對...不值得。不可能值得。
最後,這橫跨宇宙的史詩故事,也回到了諾蘭最原始,最平凡無奇的主題-
家。
諾蘭的每一部電影的主角,幾乎都急切著尋求自己曾經擁有,或是從未擁有的家。
這講述的並不一定是真正的一個地方,有可能是任何人事物,
甚至是你自己腦海中的一小角。
敦克爾克看著地平線的士兵、
《記憶拼圖》萊納為了尋求意義而給予自己的謊言、
蝙蝠俠不惜一切代價所保護的高譚市。
而《星際效應》所講述的悲哀,就是時間對於「家」所造成的改變,
有時候,你在隔了一段時間回到家,回到你曾經熟悉之處,
卻發現時過境遷,物是人非。
這並不見得是壞事,畢竟我們的骨子裡都有一個冒險者,「改變」就是人們的命運。
時間是個監獄,但是唯有認知到生命的短暫,一切轉瞬即逝的變化性,
我們才真正有可能得到自由。
這種先鋒的精神,是我們此刻最需要,但是也最匱乏的。
而這種精神最大的推動力,也就是無可預測、無從觀察,但是卻真切存在的愛。
在你看完這部影片之後,我們都老了20分鐘,更靠近死亡20分鐘,
但是《星際效應》訴說了,
我們不應該因為這樣的恐懼而停止仰望自己在星空之中的位置。
沒有人能夠逃離時間,但是我們能做的,是記錄下它、超越它,
就如電影最後太空站的還原房子之中大大小小的螢幕,播放著紀錄片。
我們也許現在不知道對於身邊的人的愛,以及這些紀錄能夠帶來什麼,
但是正如史帝夫賈伯斯所說:
「你無法預先把現在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串聯起來,
只有在未來回顧今日時,你才會明白這些點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而諾蘭也一樣,堅定地透過他最懂的語言來傳達這點,
電影,在本質上就跟愛一樣,其中闡述的想法也是超越時間以及空間的
而諾蘭竭盡一生試圖保存,對於電影的愛,已經愈來愈不受重視,
現代商業大片幾乎只求效率以及一時的歡笑、緊張,觀眾們都說「開心就好」,
但是,曾經,電影也是啟發驚奇、探索未知的最佳先鋒之一,
現在卻成為了不斷地繞著原地旋轉的遊樂園,短短十分鐘就能「看完」,大家也滿足了。
而正如住在四次元空間,但是只能掌控三次元的我們,
電影不也是用一塊二次元的銀幕來塑造充滿無限可能的三次元世界嗎?
不生孩子自私 在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山料聊聊】由「一件襯衫」出品,黃山料主持之對談式節目,第一季預計25集。
【山料聊聊】試播集 - 柯佳嬿
https://youtu.be/f-_Q3a6sffE
【山料聊聊】第1集 - 韋禮安
https://youtu.be/3vgMbzkj4us
【山料聊聊】第2集-小燈泡媽媽王婉諭
https://youtu.be/9APzWkmbfXM
【山料聊聊】第3集 - 白癡公主
https://youtu.be/RloIMZ5HcZ0
【山料聊聊】第4集 - 周興哲
https://youtu.be/XPChp11064U
【山料聊聊】第5集 - 楊丞琳
https://youtu.be/thrX5KBRmcY
【山料聊聊】第6集 - 山料媽媽
https://youtu.be/gQdCGA0pMcI
【山料聊聊】第7集 - 吳姍儒Sandy Wu
https://youtu.be/fYk1EqEd3VY
【山料聊聊】第8集 - 阿翰PO影片
https://youtu.be/KMFTFHkOpVs
【山料聊聊】第9集 - Peter Su
https://youtu.be/EC8TbwxZTTU
【山料聊聊】第10集 - 薔薔
https://youtu.be/9LzG0ejHpq0
【山料聊聊】第11集 - 徐若瑄
https://youtu.be/R0fbztwW7TI
【山料聊聊】第12集 - 謝盈萱
https://youtu.be/F5pzhsauuJo
-
出品方:一件襯衫
https://www.facebook.com/the.shirt.me...
主持人:黃山料
https://www.facebook.com/shanliaohuang/
錄影場地:金門白貓民宿
https://www.facebook.com/whitecatbnb
-
【 採訪後記 】
撰文者:一件襯衫
台灣第一位與中國人結婚的政治人物:金門縣長楊鎮浯。相戀13年的愛情開始時,縣長是一位在中國經商的小小生意人,後來成為立法委員、選上縣長,而老婆一邊適應台灣文化、金門文化,一邊陪伴老公的政治生涯。
「我的老公經常消失無蹤」這是老婆的宿命。
據說關於女人,時間非常重要,青春是最珍貴的寶物;而政治人物的女人,時間全花在等待,等老公下班,等老公忙完,等老公陪伴。
「為民服務」這條路,踏上了,跪著也要走完。
縣長永遠將工作擺第一,而他回首這十三年的愛情與親情,錯過了孩子的成長,放手了老婆的青春,他後悔嗎?他說遺憾,但必須無悔。
「此生無悔」很難
選擇了工作,我不得不犧牲家庭。
要是能再重選一次
關於自己對家鄉金門的理想,依然得實踐。
只能告訴孩子:
對不起,爸爸錯過你們童年,只希望你們能被更美好的土地培育長大。
也告訴老婆:
對不起,過去十年,我總把工作放第一。
其實縣長想說的是:
「對不起,我是一個失職的爸爸,自私的扛起照顧金門的責任。只希望你們多認識我的家鄉,金門。」
-
#樂遊金門
不生孩子自私 在 不生小孩被自己的媽媽說自私(文長) - 心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說我自私的不是婆家、不是另一半,而是我自己的媽媽,結婚前我就已經先明講我不一定會生小孩,沒把握可以給小孩中上的教育跟生活品質的狀況下, ... ... <看更多>
不生孩子自私 在 【精華版】女人不生小孩是自私?鄭弘儀定義幸福人生-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在感情上總是無疾而終,但看在欣西亞眼裡卻覺得梅艷芳有滿滿的愛。#梅艷芳#近藤真彥#趙文卓#劉德華有錢人寵兒送出國晚年下場讓小冬瓜 ... ... <看更多>
不生孩子自私 在 [討論] 生小孩自私還是不生小孩自私- 看板WomenTalk 的推薦與評價
有興趣的人可以查詢Antinatalism的學派論點
關於人口過剩、飢餓與能源消耗問題
許多論派都有在討論
我不覺得這是在戰或者無聊議題,
相反的,這很有趣也能增進交流論點
至於惡意解讀曲解的,我就不回應啦
現在很多不生小孩的人
都會被戴上自私的帽子
例如只顧自己
不顧人口老化、勞動率減少與未來國家發展等問題
但是台灣不是人口密度很高嗎
而且人類在地球上
是最不會被滅絕的物種
以生態平衡的角度來看
人類已經供給旺盛了
更何況人類的醫療科技等發展
都使人類受到更妥善的保護
不像瀕臨絕種的動物
為了保持生態多樣性應該鼓勵生育
甚至人工介入幫助受孕
對我來說活完這一輩子就夠了
也不用立碑造墓,燒一燒種樹就好
很多人都會說不生小孩的很自私
但是不生小孩的人繳更多稅讓生小孩的人有更多扣除額
到底是生小孩自私還是不生小孩自私啊
為什麼都要說不生小孩的人自私
孕婦和媽媽們很偉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16.4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624335404.A.E80.html
※ 編輯: Savart (1.34.16.43 臺灣), 06/22/2021 13:34:5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