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令歐洲人覺醒問題所在:「我認為所有國家都應脫歐,歐盟理應解散!單純為了一己方便,在歐洲免簽自由出入工作,而犧牲國家管治權、立法自主和經濟獨立,這代價不是太大了嗎?」這令我想起一些台灣人到俄羅斯旅行,貪方便經旅遊中介申請大陸戶籍來換取簽證優遇,回國才知道犯法,有被註銷台籍之虞。政權要人民自動獻權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大開方便之門。
世上邊境最難通過的地方,叫天堂;而通往地獄的免費特快火車票,隨便就可以拿好幾十張。
藝術家JR日前在法國羅浮宮廣場地面貼滿他拿手的視錯畫,讓玻璃金字塔陷入巨大的隕石坑中,但開放不消幾個小時,它就被破壞得體無完膚,一片片貼畫被據為己有。人們都知道是「哪一種人」做的,但閉口不說,只能埋怨「巴黎以前不是這樣的」。JR的回應是:「藝術和生命一樣,都是短暫的。」人,最終借一己的渺小,去為無法挽救的大事開脫。
單純因為地緣接近,文化同源,就被迫捆綁成一個共同體,要從別人預設的鏡子上找尋自己的身份認同,要接受統戰和回歸的命運,這種專制不正是我們的反抗對象嗎?但我想再等多幾百年,人也無法解決這種因果。你們香港人無需羨慕直布羅陀人有不回歸西班牙的民權,他們所謂為自由獨立而奮鬥不過是想做回一個英國人而已,而不是反對地緣和國族主義本身。他們的本質,同樣是維穩,渴望留歐,只望短暫的一生不會有任何轉變。
時間弄人之處,是催迫所有人改變,離開原地,前往他方,主動求變比逆來順受美好。去與留,哪一個更值得?衡量後往往會選擇留,因為人有惰性,懼怕改變,但這樣亦局限了一生之體驗。人可笑的地方,是一邊在歌頌不羈的風,一邊在畫地為牢。我們應多謝那些選擇脫離的人,因為他們用行動刺激人反思是否還值得留低。而他們也多謝你,因為他知道總會有些人會留低,才可去得安樂。
因此,世事很多時都是一個去者衝擊留者的問題。答案顯然有兩個:排除去者,抑或成為去者。
作者
===========
最新小說《捉姦》已於序言書室和三聯商務書店有售。首作《地球另一端》可inbox網購。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