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聽〗教授真心話 😏 | 在家工作(上課)根本就很好 | #用最chill的姿態來上課 | 遠距參與的魔幻時刻 | 在家上班的優缺點 | #遠距有限公司 | WFH的組織傳播爭論 // 李長潔 ft. 阿丹老師、小也老師 💻
.
隨著確診人數的下降,疫喵施打的普及,情況發展狀況逐漸轉好,我們已經準備好回到正常美好的日常生活。可以在咖啡館享受午后時光,可以去台南來一場小旅行,可以與親朋好友共處狂歡。
.
但,你有想要回去辦公室上班嗎?#遠距工作是不是好像也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
今天的節目,與 臺灣通傳智庫 的podcast節目「台灣問事」聯播,和世新大學的黃采瑛教授、文化大學的徐也翔教授,一起討論「#遠距課程」、「#在家上班」的可能與不可能。透過Robert C. Pozen與Alexandra Samuel在《遠距有限公司》(Remote, Inc)一書,提供了四個遠距工作時應該注意的組織溝通策略給大家~
.
📌 #今天的內容有
.
▶ 史上最長暑假,終於開學了
▶ 遠距課程超好玩~
▶ 數位溝通的(不)可能性
▶ 遠距授課是一個「魔幻的時刻」
▶ 用最Chill的姿態來參與
▶ 在家工作的神奇時刻
▶ 紙本公文遞送應該要數位化了吧~
▶ WFH到底有沒有效率
▶ 在家上班的「組織傳播」爭論
▶ 遠距有限公司
▶ 在家工作根本就很好
▶ 工作時最重要的是「八卦」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OsPXXbf_70BynlpB4_
.
📣 #Fir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txytj3y7jx80939n4q7egeg?ref=android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75pLp2muay5h0V9h4CwI5v?si=CpzanfvHQi6rT_zpo-N0pA&utm_source=copy-link&dl_branch=1
.
📣 #Apple 聽這裡:https://reurl.cc/KrpKpp
.
📲 #FB 完整論述: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62370957283854&id=208541192666847
|
/// 完整論述 ///
.
隨著確診人數的下降,疫喵施打的普及,情況發展狀況逐漸轉好,你是否也在期待日常生活能夠回到平常安定的狀態。可以在咖啡館享受午后時光,可以去台南來一場小旅行,可以與親朋好友共處狂歡。但,你有想要回去辦公室上班嗎?遠距工作是不是好像也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
▓ #全世界最大的在家上班實驗
.
在人手一機的時代,傳播學者José van Dijck(2013)在《連結的文化》中寫到,從Web1.0到Web2.0,就是2001到2012年之間的巨大數位轉型,傳播機器運作下的虛擬交流協作,成為一種重要的社會文化形式。勞動的場景亦無法自外,從電子郵件、互聯網站到同步視訊,組織的內部與外部運作,一直以來其實都被傳播技術與機器介入著(García-Orosa, 2019)。只是當前情景更加促使我們去思考,組織與個人的工作關係裡,技術介入所產生的意想不到的可能與不可能。
.
連TIME雜誌都指出:「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在家上班實驗。」越來越多的工作者與組織因為益情的關係,嘗試了遠距工作的可能性。從組織溝通(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的角度來看,隨著組織轉向遠距協作,組織溝通也變得越顯重要。
.
各個組織必須依據實際情況的變化,提出相應的工作安排,也留意員工個人的健康。甚至我們可能會突然發現,原本依賴面對面溝通的諸多工作場景中,其實存在著諸多問題,像是敷衍了事的工作規劃、相處不良的人際關係。
.
▓ #遠距工作時,組織溝通更重要!
.
所謂組織溝通,是指一個組織群體中的語言互動過程,強調由人與關係所建構出來的世界,我們每日的生活都無法離開組織中的訊息產製、互動模式、意義建構、領導統御、文化形塑等多種行為(秦琍琍,2011)。也就是說,幾乎人類生活中的所有事務,都是依靠組織及其協商、合作、交流來達成且構造世界(李長潔,2012)。所以,當人們不能群聚在一起時,究竟會不會造成工作上的不便與劣勢?
.
遠距工作對生產力的影響,其實早在80年代時,因電信技術的發展而被討論過,當時的結論是:在家工作根本很好啊,其有較低的物理需求、較高的自主性、可以明確地交出成果。當然,能夠成功在家工作的人,通常有高度的自我激勵與自律能力(Olson, 1983)。不過,還是有研究者認為,工作需要有一個足以提供完全溝通的實體場所,才能促成對話與消減誤解(Kraut et al., 2002)。
.
正如我們所經歷的,許多遠距協作的傳播技術已經存在或快速開發中,電子郵件、電子布告欄(bulletin boards)、即時訊息(instant messaging)、共享文件、視訊會議、通報服務(awareness services)等,這些數位技術在很大的程度上,協助了組織成員進行對話溝通,也滿足工作效能(Olson et al., 1997)。
.
但也有學者如Kang等人(2020)針對僅依賴於電子郵件的遠距工作進行研究,他們發現,建立在電子郵件「收發」特質上的溝通,使得組織變得支離破碎。需要仰賴更完善的組織訊息規劃,例如定義郵件的重要性層級,才能讓組織成員真正參與到工作的運作中。
.
▓ #四個遠距工作時應該注意的溝通策略
.
Donald Sull、Charles Sull、Josh Bersin(2020)在麻省理工大學商學院的管理期刊上建議進入WFH的組織與人們,如何更快速、無痛地進入這個新的工作時代。他們找了441位人力資源管理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參與度」、「生產力」、「連結感」,是當前疫情下遠距工作首要的問題。這些問題除了傳播交流、任務協作的硬體與軟體備整外,更好、更適合的組織溝通設計就是關鍵之處。
.
Robert C. Pozen與Alexandra Samuel(2021)在《遠距有限公司》(Remote, Inc)一書中,提供了四個遠距工作時應該注意的組織溝通策略:
.
1⃣ #訂好基本規則(ground rules):雖然從前面的討論來看,人們在可以自主控制工作目標時,達到不錯的工作效能。但定立基本的團隊規則,才會幫助組織成員知道自己應該怎麼行動。所以,我們應該確立一套關於工作時間、會議舉辦、電子郵件傳遞、資訊共享的明確指南。人們才不會迷失在居家日常與不斷檢查最新訊息的漫漫長日中。
.
2⃣ #建立團隊會議(team meetings):每週的例常視訊會議,不但是為了傳遞最新的組織資訊,分享團隊工作成果,促進知識與經驗的交流。同樣重要的是,除了工作會議,我們應該擁有一段產生社會關係的友誼時光,像是虛擬的「茶水間閒聊」(water cooler),每天早上與同事一起喝一杯咖啡,讓組織成員在遙遠的距離中,仍然可以感受到同理心。此外,在視訊會議時打開鏡頭也是一個重要的溝通策略,其可以展現非語言溝通的暗示,表現許多無法言明的事情。
.
3⃣ #善用一對一的交流(one on one):當我們身處在實體辦公室時,一對一的溝通無時無刻都可能會發生。但進入到遠距工作後,一對一溝通的機會便要主動規劃與創造,以確保每一個人都沒有「脫隊」。這種較密切的互動並非用來進行嚴密細微的工作檢查,其目的是在發現組織成員需要支持與幫助的地方,讓每個人都可以獲得足夠的關注。
.
4⃣ #確實地評估表現(performance reviews):遠距工作的情況下,我們時常無法獲得足夠的工作反饋與激勵,有時候根本就被埋沒在螢幕背後。所以,清晰明確、容易上手的績效表現評估方式,可以讓組織成員彼此了解工作的成果,知道自己應該維持哪些優秀的做法,以及需要改進哪些盲點,或進一步地微調工作流程。這也是一個不錯的組織學習與個人成長的途徑。
.
▓ #數位時代中的組織溝通素養
.
遠距工作到底行不行的爭論,就這樣從80年代持續到現在,不管你接受與否,這已然是全世界的人都正在做(或已經做過)的事了。如何在居家上班、遠距工作的情境下,建立有效的組織溝通,尚有著巨大的挑戰。
.
我們勢必須要花更多的時間制定工作計畫,穩定溝通的流程,協調各種事務,運用更豐富、更精確的口語表達與人際互動技巧,來創造與嘗試工作的新形態。無論我們是否可以真正地順利地進入「新的後疫情時代」,遠距工作的可能性,與對組織溝通素養的重視與培養,將是這場疫情中珍貴的學習與成果。
.
🗂 #參考文獻
.
1. Van Dijck, J. (2013). The Culture of Connectivity: A Critical History of Social Med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García-Orosa, B. (2019). 25 years of research in online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Review article. El profesional de la información (EPI), 28(5).
3. 秦琍琍(2011)。《重返實踐:組織傳播理論與研究》。台北:威仕曼。
4. 李長潔(2012)。組織傳播研究中的論述取徑:一個領域的探索。《傳播與管理研究》,11(2),3-38。
5. Margrethe H. Olson. 1983. Remote Office Work: Changing Work Patterns in Space and Time. Commun. ACM 26, 3 (March 1983), 182–187.
6. Kraut, R. E., Fussell, S. R., Brennan, S. E., & Siegel, J. (2002). Understanding effects of proximity on collaboration: Implications for technologies to support remote collaborative work. Distributed work, 137-162.
7. Olson, J. S., Olson, G. M., & Meader, D. (1997). Face-to-face group work compared to remote group work with and without video. In K. E. Finn, A. J. Sellen, & S. B. Wilbur (Eds.), Video-mediated communication (pp. 157–172).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8. Kang, R., Zhu, H., & Konstan, J. (2020). Organizational Bulk Email Systems: Their Role and Performance in Remote Work. In microsoft.com.
9. Sull, D., Sull, C., & Bersin, J. (2020). Five ways leaders can support remote work.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61(4), 1-10.
10. Pozen, R. C., and Samuel A. (2021). Remote, Inc.. Harper Business.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CH Music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daydream》 蝶々結び / Chouchou Musubi / 蝴蝶結 / A Butterfly Bow 作詞 / Lyricist:野田洋次郎(RADWIMPS) 作曲 / Composer:野田洋次郎(RADWIMPS) 編曲 / Arranger:野田洋次郎(RADWIMPS) 吉他...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作者」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作者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作者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作者 在 風傳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作者 在 CH Music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作者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作者 在 Hey It's Den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作者 在 经典名作《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作者另有其人,不是泰戈尔? 的評價
- 關於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作者 在 張小嫻- 「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 ... - Facebook 的評價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作者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書推薦《#人慈》部落格文末抽書兩本
想像一下,如果有兩個星球,你認為自己住在哪一個?星球A:飛機墜機後,生存者禮讓最需要救援的人。星球B:事故發生後,生存者爭先恐後地往出口擠,不惜將他人踩在腳下。這個問題被用來問過許多學生,幾乎所有人都選了星球B。但事實是,我們住在星球A。這個世界真正面臨的威脅在於我們對人性太過悲觀。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humankind/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人慈》這本書的作者是歐洲最著名的年輕思想家之一羅格.布雷格曼(Rutger Bregman),他是同時也是一位歷史學家、作家、記者。有鑑於報章媒體、政治宣傳、普羅大眾對於「人性」的偏誤解讀,他想透過這本書傳達一個核心訊息:「大部分的人在內心深處,其實是相當正派的」。
作者在書中旁徵博引,以詳盡的事實和深入的查證,說明了人類無論是出於天性、身為孩童時、在無人島上、當戰爭爆發、當危機來襲,對於自己「好」的一面,有著強烈偏好。如果你至今仍然認為,人類就是天生自私、貪得無厭、陰險狡詐,那麼這本書絕對會讓你大為改觀。
這本書讓我感到大為驚喜的,是作者既大膽、又謹慎的考證態度,他勇於對歷史上知名的眾多案例(例如《蒼蠅王》、《史丹佛監獄實驗》、《米倫格爾電擊器實驗》)提出反面看法,而且其證據令人信服。在媒體慣用人性「惡」的一面吸引眼球的世界裡,這是一本思想激進的書,只不過是偏向人性「善」的那面光譜。這種書很罕見,卻彌足珍貴。
.
#人性本惡?三個精彩翻案
.
人類有考據的數萬年歷史以來,充滿了大大小小的衝突和鬥爭,我們也從故事裡看到領導人無論為了私利、國家的經濟、民族的情節而發動戰爭。難道,人類不就是天性好鬥嗎?只要有誘因存在,人們就會甘願殺得你死我活嗎?從歷史的考據裡面,我們會發現人性跟我們想得很不一樣:絕大部分的人不願意傷害另一個人。讓我們先從書中三個精彩的翻案來找到線索。
.
1.#蒼蠅王小說的翻案
.
《蒼蠅王》是一本膾炙人口的小說,在我國中的時候,老師也放過翻拍的影片當作社會科學的教材。內容大意是在說,因為飛機墜機,六個英國男孩漂流到一座無人島上,在沒有大人的情況得自立求生。過程發生了許多權力爭執、失去理智、弱肉強食的情節,最後只剩下兩個孩童倖存的故事。這個虛構故事在感嘆「人心的黑暗」,也被列為標準的社會教材讀物。
作者把持著一個懷疑的態度,他深入瞭解了虛構的《蒼蠅王》小說作者威廉.高汀(William Golding)的生平。作者發現高汀是一名有憂鬱傾向的酗酒者,他還會打小孩,他也曾說過:「我瞭解納粹,因為本質上來說我也是那一類」,這才讓作者明白,原來寫出《蒼蠅王》的作家是一個多麼不快樂的人。
因此,作者根據事實為主,追尋了一條實際發生過的類似案例,六名少年在太平洋落難,漂流到阿塔島(`Ata)的真實故事。這則故事跟小說大相逕庭,六名少年在荒島上發揮團結的本領,協調出遇到衝突的處理方式,還彼此在受傷時互相照顧。受困15個月後,六人獲救時仍氣色飽滿,而且士氣高漲地不可置信。真實版的《蒼蠅王》,其實是一個友情和忠誠的故事。
發現阿塔島生存的船長彼得.華納(Peter Warner):「人生教了我許多事,其中包括了一個經驗,就是你永遠要尋找人的善良光明面。」
.
2.#史丹佛監獄實驗的翻案
.
我讀過許多談到心理學的書籍,都喜歡引用一個知名的案例,那就是《史丹佛監獄實驗》。實驗主持人飛利浦.金巴多(Philip Zimbardo)教授把24名參加的學生隨機分成兩組,12人當囚犯,12人當獄卒,觀察人類當囚犯的反應,以及擔任獄卒的人施加權力的表現。整個實驗因為囚犯精神狀態快速崩潰、獄卒施加的處罰越來越過火,結果實驗到第六天就被迫中止。
這個實驗的結論彷彿要告訴我們:「當你給予人們權力,他們就會開始為惡,發展出一些不人道的規則」。作者深入考察之後發現,這簡直是一場天大的騙局。實驗並不是任憑12名獄卒自己決定如何處以,而是金巴多本人直接給獄卒灌輸思想:「你們要創造一種挫折感,製造恐懼,要剝奪他們的個體性…」,最後獄卒定的17條規則裡,有11條根本是實驗團隊給予的意見。這簡直是引導式的邪惡。
你或許也會好奇,那如果是實驗團隊「完全不介入」的狀況會怎樣?兩個英國心理學家2002年在電視節目上複製了一次同樣的實驗,但這次沒有告訴獄卒該怎麼管理、該怎麼懲罰。結果呢?節目無聊到不行。第二天,獄卒把食物分給囚犯。第五天,一名囚犯提議設立民主制度。第六天,獄卒跟囚犯一起抽菸。最後一集,大部分人一起坐在沙發上消磨時間。這麼無聊的故事,難怪我們都沒聽過。
.
3.#電擊器實驗的翻案
.
還有一個更出名的《米倫格爾電擊器實驗》,目的是為了測試受測者,在面對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的命令時,人性所能發揮的拒絕力量到底有多少。受測者身為「老師」,當隔壁房間的「學生」答錯題目時,就要按下電擊器,懲罰坐在電椅上面的學生。「學生」是由實驗人員假冒的,受電擊所發出的哭喊也是演出來的,但受測的「老師」並不知道,他們會「以為」這些電擊都是真的。
每一次學生答錯,懲罰的電壓伏特數就要提高,實驗主持人史丹利.米倫格爾(Stanley Milgram)教授會要求老師繼續施罰。120伏特時學生會開始喊痛,150伏特時尖叫並喊著退出實驗,200伏特時大叫大叫血管裡的血都凍住了!超過320伏特時開始撞牆並失去聲音。結果,有65%的受測者一路聽從指揮,開到了450伏特,幾乎是把學生電死的程度。實驗的結論幾乎告訴我們,只要有權威要求,連普通人都願意電死一個路人甲?
作者考核過後的翻案顯示了另一種事實。幾乎所有受測者都曾抗命,想要停手,但實驗方會加強壓力逼迫就範,從錄音檔聽起來更像是霸凌和脅迫。事後調查,只有一半的受測者認為隔壁的學生是真的在受苦,其他人覺得只是實驗效果。許多受試者也表示,因為他們真心「信任」米倫格爾教授的實驗對人類一定有幫助,所以即使當下不忍心,也願意咬著牙繼續做下去。
綜合以上三個翻案結果,大部分的人在內心深處,其實是相當正派的,但引用作者所說的:「如果你催促地夠用力,給予足夠刺激、又拐又騙,許多人確實是有能力做惡。但是邪惡通常不是在表面之下,它是需要費盡功夫才能扯出來的。」邪惡得要披上善良的外衣才行。
.
#人怎麼會互相傷害?
.
所以,人真的是天性好鬥、殺得你死我活的物種嗎?綜觀歷史大小戰爭,這個說法似乎成立,但是當我們把尺度放到人與人面對面的相處,就是另一種樣貌。舉戰爭為例,兩軍人馬大動干戈的時候,所有人一定都是拔刀互砍、舉槍互射吧?在那種生死存亡的關頭,不是敵死,就是我亡了,不是嗎?
真實的戰爭傷亡統計很有意思,例如二戰英國陣亡的軍人死因中,10%是子彈和反坦克地雷;15%是詭雷、爆破和其他;75%是手榴彈、迫擊砲和空投炸彈。大部分的士兵都是隔個一定「距離」被殲滅的。真正喊著敵人是「害蟲」,一旦碰面就格殺毋論的,通常是離戰場最「遙遠」的政客和領導人。
根據研究,二戰的生存老兵超過一半從未殺過人,只有20%的軍人曾經擊發過武器。美國南北戰爭最激烈的蓋茨堡戰役中,回收的27,000把火槍,還裝有彈藥的比例達到90%。12,000把裝有兩顆彈藥,其中6000把超過三顆。但火槍設計成那樣,就是一次只能射出一顆子彈,那幹嘛裝那麼多顆子彈?因為大部分的士兵都『沒有』在試圖殺敵。人,打從心底不喜歡傷害另一個人。
.
#如何改善?三種範例
.
在這本書的下半部,作者有一則引述徹底震撼了我的思想。這句引言來自英國哲學家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伯蘭特.羅素(Bertrand Russell),他給未來世代這個建議:「當你學習任何東西或者思考任何哲學問題時,只該問自己事實有哪些,那些事實證明什麼是真實。永遠別被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或者自以為如果別人信了就對社會有益的事所分心,只要專心一意去看事實是什麼。」
這個非常理性的觀念,一開始相當很吸引我,但作者及時把我拉了回來。他提到除了探究事實之外,你本身「相信」什麼,才是以改善世界的動力來源。
第一種相信的力量,叫做「畢馬龍效應」。科學家做過一種實驗,把兩群同樣普通的老鼠,分別標示聰明和愚笨。請不知情的學生照顧老鼠,然後進行迷宮遊戲,看哪一組比較快逃出迷宮。結果聰明的那組獲勝,事後發現學生「相信」這些老鼠比較聰明,給予比較好也溫柔的待遇。同樣的實驗在一群小學生上進行,不知情的老師對聰明組的學生更關注、更鼓勵,事後結算成績,聰明組的孩子其智力表現提高了最多。
第二種相信的力量,叫做「魔像效應」。曾經有科學家在美國做過一個不道德的實驗,他把二十個孤兒分成兩組,跟其中一組說他們是善於表達的人,跟另外一組說他們注定要變成口吃者。這個實驗結果害得許多口吃組的受測孩童,一輩子患有語言障礙。這種效應常導致貧窮學生更加落後、無家可歸者失去希望、已經被孤立的青年人更加極端。
一如正面的期待能夠引發好的結果,負面的期待也能夠讓惡夢成真。接下來介紹書中三個真實世界的例子,來看看如何運用「相信」的力量,來改善我們的工作、教育和民主運作。
.
1.#論工作的內在動機
.
研究發現,外在誘因例如紅利會減低員工的內在動機和道德標準。給予外在誘因會獲得相等的回報:按照工時給付,就會增加更多的工時(無論是否裝忙)。按照發表數目給予稿費,就會得到更多的發表文章(無論品質優劣)。按照手術量來給付,手術就會更多(無論是否必要)。
荷蘭的最大的鄰里照護平台「博祖克」(Buurtzorg)採取逆向而行的策略,這個組織沒有業績目標或分紅,沒有管理階層,沒有客服中心。運作的自主權下放給每一個十二人的團隊,團隊自己定行程表,自行雇用同事。省去的營運費用和會議時間都回歸到團隊本身。
執行長喬斯.德.柏洛克(Jos de Blok)是從最基層出身的人,他相信員工內心會選擇做「正確」的事。他說傳統的管理階層「喜歡憑空想像一些計畫給那群工蜂做」,還說「拿掉管理階層,工作還是照常進行」,他認為讓團隊自我導向、動手執行腦中想法,是最實際的做法。博祖克沒有人資部,被評為最佳雇主;沒有行銷部,卻獲得最佳行銷獎。
(延伸資源:在台灣有「台灣居護」引進了這套照護模式)
.
2.#論教育的玩耍本質
.
自古以來,愈是聰明的動物愈會玩耍,玩耍更深植於人類天性當中。創造力和學習力來自於自由地玩耍,孩子會自然地渴望探索這個世界。當社會工業化之後,學校的體制越來越制式化,學生的課表被排滿,家長連下課的時間也不放過。最近針對十個國家的民調顯示,監獄囚犯待在戶外的時間比孩子還要多。研究也發現一個趨勢,孩子愈來愈覺得「自己的生命被他人所決定」。這是一個快要忘記怎麼「玩耍」的世代。
荷蘭的「阿哥拉」(Agora,希臘語「市集」的意思)是一個沒有年級、班級、教室的學校,也沒有功課和成績,一組學生團隊就只有配一位「輔導員」,但自主權在學生身上,他們自己決定要學什麼。整個學校就像一個主題樂園,學生透過玩耍和探索,找到自己當下有興趣的題目攻讀,學校提供對應的資源給他們學習。相較於傳統教育把孩童當植物灌溉,這所學校將孩童當「人」看待。
在這裡,與眾不同是常態,一千個學生就有一千種學習路徑。這裡幾乎找不到霸凌的蹤影,因為不以年齡和能力區隔孩童,沒有誰的進度會落後,沒有誰的表現太過突出,每個人都在綻放當下最好的自己。作者引述道:「玩耍的相反不是工作,玩耍的相反是抑鬱。」問題不是孩子能不能掌控自由,而是大人有沒有勇氣給他們自由?我們是否問過自己,教育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延伸閱讀:Agora: Meet the school with no classes, no classrooms and no curriculum,英文文章)
.
3.#論民主政體的模樣
.
作者提到,世界上愈來愈多的民主政體正遭受七種瘟疫侵襲:政黨持續腐化、公民不再信任彼此、少數人遭排除、選民失去興趣、貪贓枉法的政客、有錢人逃稅、人們發現當代民主充滿貧富不均(怎麼跟我住的地方這麼像!?)。但世界上有地方嘗試了解法,簡單到令人難以置信,卻很少上新聞(你應該猜得到為什麼)。
委內瑞拉的托雷斯市(Torres)的民選首長胡立歐.查維茲(Julio Chávez)選擇一種嶄新的信念,他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積極認真的公民」。他的競選政見只有一個,下放權力給所有托雷斯市民,而且他遵守了承諾。所有的政府集會邀請全體居民參加,不只是討論,還要決議城市所有預算的使用。
結果人們空前踴躍參與政治,在最需要的地方蓋起了住宅和學校,有效地鋪整馬路清掃街區。因為預算透明,大幅削減了貪污和權威的弊病。市民們還一起要求提高稅收,並且說道:「過去我們不瞭解市政稅要用來支付那麼多東西。」這個被稱為「參與式民主」的方式,深受民眾喜愛,卻鮮少在新聞上被提及。
(在台灣我還沒聽過類似的試營運模式,有人聽過嗎?)
.
後記:#相信善的一面
.
《人慈》是我今年讀過最意猶未盡的一本書,作者的大膽思想,配上嚴謹的查證,讓人讀來格外痛快。從這本書中,我也慢慢體認到,問題不是二元化的「人性本惡或本善」選擇題。反而,透過這些精采的正反論述,猶如偵探小說抽絲剝繭般的分析,我理解到的是人性真正的「複雜」。
如同現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這麼發達,如果只讓電腦演算法來判決,那麼歷久不衰的《蒼蠅王》人心黑暗論肯定佔據上風;《史丹佛監獄實驗》和《米倫格爾電擊器實驗》無以計數的論文和書籍引用,肯定讓演算法覺得這才是人性的真理。無數對人性帶有扭曲和偏誤的描寫佔據了媒體的版面。然而,事實呢?
這本書中段的畢馬龍和魔像效應教我們的就是,人們「相信」的事情往往會發展成「事實」,更是一個令人驚醒的提點。無論是書中獄卒和囚犯的故事、老師和學生的故事、老闆和員工的故事、父母和子女的故事,一再說明了:「當你把一個人當人看,他就會表現得像一個人。」反之。讀完這本書後,你可以踏實地選擇自己相信的那一面。
瞭解事實,讓我們得以明辨是非。擁有信念,才能以行動改變世界。原來,關於人性,我讀過的許多論點幾乎都是錯的。永遠別被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所分心。只管去看,事實是什麼。然後在事實背後,找出值得相信的事情,讓它成為新的事實。這絕對是一本必讀之書。
.
Kobo電子書7折代碼:WAKIKIND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z7sRHr
使用期限:9/12~9/18
.
感謝 時報出版|商業人文線 提供抽獎贈書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作者 在 風傳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觀點投書】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看著太太信奉妙禪入骨,而我明知那不可信卻也難以撼動她...」
你身邊也有對於妙禪堅信不移的人嗎?
[本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也歡迎分享您的意見!]
我要投稿:http://bit.ly/2HpW6Nv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作者 在 CH Music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daydream》
蝶々結び / Chouchou Musubi / 蝴蝶結 / A Butterfly Bow
作詞 / Lyricist:野田洋次郎(RADWIMPS)
作曲 / Composer:野田洋次郎(RADWIMPS)
編曲 / Arranger:野田洋次郎(RADWIMPS)
吉他&和聲 / Guitar & Chorus:ハナレグミ
歌 / Singer:Aimer
翻譯:澄野(CH Music Channel)
意譯:CH(CH Music Channel)
English Translation:Toria
背景 / Background - この蒼くて広い世界に - てる :
https://www.pixiv.net/artworks/58935050
版權聲明:
本頻道不握有任何音樂所有權,亦無任何營利,一切僅為推廣用途。音樂所有權歸原始創作者所有。請支持正版。
Copyright Info:
Be aware this channel is for promotion purposes only without any illegal profit. All music's ownership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creators.
Please support the original creator.
すべての権利は正当な所有者/作成者に帰属します。あなたがこの音楽(または画像)の作成者で、この動画に使用されたくない場合はメッセージまたはこのYoutubeチャンネルの概要のメールアドレスにご連絡ください。私はすぐに削除します。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不妨按下喜歡和訂閱,你的支持就是我創作的最大原動力!
If you like my videos, please click like and subscribe! Thx :)
粉絲團隨時獲得最新訊息!
Check my Facebook page for more information!
https://www.facebook.com/chschannel/
中文翻譯 / Chinese Translation :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4885129
英文翻譯 / English Translation :
https://www.lyrical-nonsense.com/lyrics/aimer/chouchou-musubi/
日文歌詞 / Japanese Lyrics :
片っぽで丸を作って しっかり持ってて
もう片っぽでその丸の後ろを ぐるっと回って
間にできたポッケに入って 出て来るの待ってて
出てきたところを迎えにきて 「せーの」で引っぱって
はじめはなんとも 情けない形だとしても
同じだけ力を込めて
羽根は大きく 結び目は固く
なるようにきつく 結んでいてほしいの
腕はここに 想い出は遠くに
置いておいてほしい ほしいの
片っぽでも引っ張っちゃえば ほどけちゃうけど
作ったもの壊すのは 遥かに 簡単だけど
だけどほどく時も そう、ちゃんと 同じようにね
分かってるよ でもできたらね 「せーの」で引っ張って
ほどけやしないように と願って力込めては
広げすぎた羽根に 戸惑う
羽根は大きく 結び目は固く
なるようにきつく 結んでいてほしいの
夢はここに 想い出は遠くに
気付けばそこにあるくらいがいい
黙って引っ張ったりしないでよ 不格好な蝶にしないでよ
結んだつもりがほどいていたり 緩めたつもりが締めていたり
この蒼くて広い世界に 無数に 散らばった中から
別々に二人選んだ糸を お互いたぐり寄せ合ったんだ
結ばれたんじゃなく結んだんだ 二人で「せーの」で引っ張ったんだ
大きくも 小さくも なりすぎないように 力を込めたんだ
この蒼くて広い世界に 無数に 散らばった中から
別々に二人選んだ糸を お互いたぐり寄せ合ったんだ
結ばれたんじゃなく結んだんだ 二人で「せーの」で引っ張ったんだ
大きくも 小さくも なりすぎないように 力を込めたんだ
中文歌詞 / Chinese Lyrics :
將一端圍成一個圓,緊緊握住
再將另一端繞過那圓,轉一圈
穿進間隙中的洞口,等著它繞過來
在穿出來的洞口接住,念出「一、二」之後拉緊
即使剛開始,只能做出慘不忍睹的形狀
只知道兩手要用一樣的力氣
我希望翅膀能大一點、結能打得更緊一點
為了打出漂亮的蝴蝶結,希望你繫得更緊,越緊越好
希望你能為我握起繩結,而回憶則放在那方——
過去的回憶留在遙遠的那方就好
儘管只拉起一端,繩結便會輕易解開
儘管破壞總是遠比創造來得容易
但是在解開繩結的時候,是啊,也是同樣的道理
我明白的,但如果可以的話,希望能一同念出「一、二」之後拉開
若為使繩結不會鬆開,而用盡全力的話
只會對展開太大的翅膀感到不知所措
我希望翅膀能大一點、結能打得更緊一點
為了打出漂亮的蝴蝶結,希望你繫得更緊,越緊越好
希望你仍能抱持夢想,而回憶則留在那方——
一回過頭便能憶起的距離就好
別坑不作聲地拉緊、也不要綁出不好看的蝴蝶結
以為綁緊了卻不經意鬆開;以為鬆脫了卻不經意拉緊
在蒼穹無垠世界裡,數不清且散落各地的線繩中
兩人循著各自選下的繩線,向著彼此靠近
聯繫彼此的線並不是被迫牽起,而是由兩人綁上——由兩人一同念出「一、二」之後拉緊的
希望它不會太大、也不會太小,由兩人一起,共同將繩結繫緊
在蒼穹無垠世界裡,數不清且散落各地的線繩中
兩人循著各自選下的繩線,向著彼此靠近
聯繫彼此的線並不是被迫牽起,而是由兩人綁上——由兩人一同念出「一、二」之後拉緊的
希望它不會太大、也不會太小,由兩人一起,共同將繩結繫緊
英文歌詞 / English Lyrics :
Take one end, and make a circle—now hold it tight
Take the other end and wrap it around behind the circle
Pass it through the pocket formed in the middle, and wait for it to come back out
Go out to meet it—And with a one, two, pull the strings tight
At the beginning, it came out so pathetically
But even still, I put the same strength into it
I want to tie it tight
So that the loops would be big, and the knot would be tight
I want you, I want you
To put your arm here, and your memories far away
Even though if you pull on only one end, it’ll come untied
It’s so, so very easy to break what someone’s made
Yet that’s how it is when you untie it, it’s exactly the same
I know that’s how it goes, but once I finish it—With a one, two, I’ll pull the strings
Praying that it wouldn’t come untied, I put some strength into it
And became transfixed by the loops that I had pulled too far out
I want to tie it tight
So that the loops would be big, and the knot would be tight
So that your dreams are here, and your memories far away
If you realize it, I’m fine with you just being there
Just shut up, don’t pull on them; don’t make the strings into a lopsided butterfly
I meant to tie them, but they’re becoming loose; I meant to loosen them, but they’re becoming tight
From all the countless and scattered contents of this blue, wide world
The two of us chose the same thread independently and reeled each other in
We weren’t tied to each other, we tied ourselves to each other—With a one, two, we pulled the strings
So that they wouldn’t be too loose, or too tight, we put our strength into it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作者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郭政彰,知名劇照師,跨界攝影師,世新大學廣電系電影組畢業,曾任《GQ雜誌》特約攝影、《CUE電影生活誌》攝影顧問、《天下雜誌》319鄉風格旅遊攝影召集人。
其廣告攝影作品有City Café、Nike、Timberland、Sony、LV、Yahoo奇摩、萬寶龍、麥當勞、台北藝術基金會、台積電文教基金會等,以及電影電視劇場劇照,如《流浪神狗人》、《最遙遠的距離》、《囧男孩》、《陽陽》、《白米炸彈客》、《志氣》、《太陽的孩子》、《孽子》、《波麗士大人》、當代傳奇劇場、莎妹劇團等,此外尚有公益紀實攝影如ORBIS基金會尼泊爾影像紀錄、紅十字會88風災災後影像紀錄、世界展望會依索匹亞工作區紀錄等。
其專題攝影《青宇的26歲》,透過女體與離島風光的結合,以影像創作體現綠島野百合故事(高壓政治環境下的愛情悲劇)的狂亂情緒與深沉情感。得獲國際攝影師大賽的《真誠的快樂》系列,則是人心最純淨交會,美麗一瞬的笑容捕捉。
無論是平面廣告攝影或劇照工作又或公益攝影,對郭政彰而言,都是生活的一部份,都是不同的刺激與轉換,也正因為他能夠悠遊於不同領域的影像創作,生命才能夠維持新鮮感。
他自言,要在經典作品中建構自己的美學價值,因緣際會,踏上專業劇照師一途,進而建立其光影抒情流動與深厚人文質感之攝影風格,生活中藉由旅行,拓展自身視野,並將攝影的美感,內化為生命的一部分。
他認為,拒絕同化,反省美感的一致性,找出自身獨一無二的價值,是影像創作者的使命。不論哪一種創作一旦走入制式化、標準化,那不止是創作者的怠惰與淪喪,更可能是對創作的價值的破壞。
相關新聞
https://goo.gl/D9BsuR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作者 在 Hey It's Den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OPEN FOR MORE INFO! / 更多資訊在↓↓
✧ Listen and download my song / 音樂正式發行平台 ↓↓
Dena 張粹方 - Daydreaming
KKBOX | http://bit.ly/DaydreamingKKBOX
Spotify | http://bit.ly/DaydreamingSpotify
iTunes | http://bit.ly/DaydreamingiTunes
Others | http://bit.ly/DaydreamingListenAll
__
✧ Youtube Creator Spotlight
訂閱觀賞其他創作者的浪漫情歌作品:
SLSMusic|SLS和BOY演奏古典!?浪漫二重奏——15萬&七夕特別企劃!
|https://youtu.be/yq437gV73Fg
蕭小M|蕭小M《再見單身狗》official MV
|https://youtu.be/LALvT3RJ1-A
三度|三度—遠距離 (送給所有遠距離戀愛的情侶們)Ft. Boiii P (彭柏邑),CrazyMan瘋男團Nick
|https://youtu.be/eCNxfq1uVIM
別錯過2018 Creator Spotlight TW 七夕歌單特輯!
|https://youtu.be/N7IjDoa7DjM
__
✧ More Music / 更多原創作品
Shouldn't Be Missing 英文自創曲 | https://youtu.be/cT_bJ9oUhvw
你愛他 You Love Her 中文版 | https://youtu.be/sTHOhxPv6dk
__
✧ About Music / 歌曲故事
這是一段 Dena 與學長 John Mayer 約翰梅爾的愛情故事。
他的位置在她心中無可取代⋯
但單戀依舊是單戀,依舊是女孩的「白。日。夢」
繼「妳愛他」好評上架後,甜美有才的 Dena 與超級製作人 Skot Suyama 陶山老師,一同譜寫了今夏最新英文單曲「DAYDREAMING 白日夢」,訴說著女孩在夏天的單戀故事⋯
「DAYDREAMING 白日夢」的靈感,源自於 Dena 對天菜唱作人 John Mayer (約翰梅爾) 的仰慕,並期待某天能有機會對他告白,只可惜現實如此遙遠,Dena 也必須要從這「白日夢」醒來。
Dena 與陶山老師一同寫曲、填詞,兩位音樂人共同將女孩單戀、朝思暮想的心情,透過活潑抒情的方式,完整地刻畫出來。
Daydreaming is a song about my obsession with John Mayer. Dreaming of him noticing me in the crowd; in hopes of one day being able to be with him IRL (in real life); but then I realized that it was all just a dream (ugh, Dena!). I wrote it back in 2014 with a producer I'd always dreamed of working with - Skot Suyama. I remember me tentatively sending in my demo, thinking about the slight chance of working with him, and I couldn't believe it happened. We ended up writing so many more songs together. However, distributing songs back then were an issue if you were under any sort of contract, so we had to keep all these gems hidden for years and years. And now, finally, I am this close to tears in knowing that one of our songs, Daydreaming, is finally officially available to the world! People say that the timing is never truly right, but for this song and for those of you listening, I truly hope it's as close as it can get:) - Dena
__
✧ Lyrics / 歌詞
Daydreaming 白日夢
Music & Lyrics 詞曲 : Dena 張粹方, Skot Suyama 陶山
Verse1:
I see you walk in distant air 你從遠方走過來
Wearing that same old pair of jeans 一如往常的穿著那件牛仔褲
The way the wind blows through your hair 輕風拂過你的髮梢
Oh I can hardly breathe 那瞬間 讓我停止了呼吸
You’re like the hot chocolate steam 你就像我那杯熱可可蒸氣
With melted marsh mellow so sweat 配上已融化的棉花糖
I can almost feel the warmth of your hands 彷彿能感受到你手心的溫度
Brushing though my cheeks 刷過我的臉頰
Chorus:
Oh I’m just daydreaming 這該不會是夢吧?
Such a silly girl 我真是糊塗
Nothing’s as it seems 多希望這一切是真的
I’m upside down in this world and I’m still 但我依然為他神魂顛倒
The one who thinks will 還天真的以為
Maybe get together 我們也許可以在一起
Oh but it’s never gonna be 但醒醒吧
So wake me up from this dream 這只是個白日夢拉
Verse2:
I like The way your guitar hangs on your shoulder 你的肩上總是掛把吉他
And the tattoo on your arm 還有臂彎上的紋身 這些都讓我深深著迷
You’re like the comforting silver lining 你像道溫柔的曙光
That brings me out of my world 帶我走進你的世界裡
And then you saw me in the crowd 當你凝視著在人群中的我
I can’t help myself no more 我的心快跳了出來
Five seconds never felt this long 這一刻時間像是凝結般
But then you’re gone 你卻突然消失在我眼前
CHORUS
Bridge:
Can someone rescue me 誰能夠救救我
I’m traped in this world 我被困在他的似有似無的世界裡
Of ambiguity 動彈不得
Can someone save me 有誰能夠幫幫我
My heart’s 我的心跳
Been racing 正狂奔著
And it’s running away from me 似乎離我越來越遠了
oh left me here emty 而我只剩下空殼佇立在這
So wake me up from this dream 拜託把我拉回現實吧
CHORUS
__
✧ Credits / 作品資訊
Music & Lyrics 詞曲: Dena 張粹方, Skot Suyama 陶山
Producer 編曲製作: Skot Suyama 陶山
Recording Engineer 錄音師: Skot Suyama 陶山
Recording Studio 錄音室:Tao Shan Music 陶山音樂
MV Director (Wizard) MV攝影導演: Kaley Emerson
MV Cinematography Assistant (Wizard in training) MV助理: Jamie McGregor (@temporarytruth)
Music Video Producer: Jocelle Koh & Dena 張粹方
Male Lead 男主角: JonJon 黃柏杰
Graphics 主視覺: Ariel Chiang
Cover Photography 封面照攝影: Anrong Hsu (@anrizzy)
Marketing & Planning 企劃執行: Rick Chen & Jocelle Koh
Mandarin Translation 歌詞中譯: 林亭坊
Cafe Location 咖啡廳: 有木之林
Special Thanks: SKR Presents, 東聲唱片, 藍雀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__
✧ Connect with Me | Social Medias / 社群
Facebook Page / 粉絲專頁
https://goo.gl/ygpXwC
Instagram
https://goo.gl/nAhXXu @dena_chang
Old Youtube / 舊頻道
https://goo.gl/J3tjka
__
✧ Business Inquiries / 工作洽談
[email protected]
__
✧ Greetings /
新朋友嗎? 嗨我是Dena! 高中開始追求我的音樂之路,畢業於輔仁大學護理系! 畢業後終於有勇氣全程灌注去美國念音樂! 這個頻道是分享著我最真實的故事! 歡迎加入我的大家庭一起陪伴彼此成長! 頻道中提供著Dena留學分享、音樂作品、彩妝、生活實錄Vlog等等! 有時候還會來點英文教學哦!
Welcome to my channel! I'm a singer/songwriter based in Taiwan! This channel is pretty much about my current life, my experiences studying at Berklee College of Music in the states, things that I love(music and makeup!) AND you will be expecting a lot of some REALLY chatty videos... (you are warned)!
__
KEYWORDS: dena chang 張粹方 2018 vlog taiwanese 康熙來了 網路 歌手 美國 Berklee School Of Music 百克利 音樂學院 英文歌 分享 music favorites faves 自彈自唱 美妝 how i learned english 輕鬆 學英文 教英文 美國 美式 腔調 留學 英語 教學 自學 education 台北 台灣 單曲 自創曲 唱作人 泰勒絲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作者 在 張小嫻- 「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世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生與死的距離,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是我寫的,出自我在1997 年發表的小說《荷包裡的單人床》, ... ... <看更多>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作者 在 经典名作《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作者另有其人,不是泰戈尔? 的推薦與評價
印度诗人泰戈尔所写的诗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一直都被大家传颂。但为什么在泰戈尔诗集里找不到?其实不管是谁的作品,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