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研一:習近平已經「希特勒化」,若消極姑息,極可能導致中國放手侵略臺灣。
.
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昨(26)日在日本《周刊郵報》(週刊ポスト)上撰文,提醒日本人:「習近平已希特勒化!」表示日本政府繼續用「凡事只求能沒事就好」,這種不想捲入麻煩、消極的姑息政策,那極可能導致中國放手侵略臺灣。他還自爆,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後,時任華航重建顧問的他,曾建議臺灣軍方「反攻大陸」,但他們卻沒有行動。
.
大前研一引述由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中國國防大學教授劉明福的著作《新時代中國強軍夢》內容,直指中國非得建設一支「世界第一」、凌駕美軍的軍隊不可,還主張中國得盡一切努力「統一臺灣」,不惜使用武力。
.
大前研一還指出,中國不顧國際批評,持續強迫西藏、蒙古、新疆被「成功漢化」,習近平的這些行為,簡單來說就是「習近平已希特勒化」。希特勒依「神選的子民」的神學思想,提出「我們(日耳曼人)是最優秀民族」,爭取德國人的支持,習近平常掛在嘴上的口號「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可說是如出一轍。
.
大前研一表示,中國的「一帶一路」、讓北京成為21世紀「世界首都」的構想,也與希特勒把柏林改造成「世界首都日耳曼尼亞」的計畫相同,獨裁者們都有着打造「世界首都」的夢想,也顯示習近平與希特勒的思想有相當程度的重叠。
.
大前研一提出二戰前英國首相張伯倫的「綏靖政策」,並指日本正在重蹈覆轍。日本外務省去年下旬公佈的外交文書,指在六四事件後,七國集團(G7)首腦會議上,日本為免與中國關係進一步惡化,竟與重視人權的歐美六國對立,要求把「避免孤立化中國」等字句放入譴責宣言中。大前研一警告,如果日本政府繼續用「凡事只求能沒事就好」,這種不想捲入麻煩、消極的姑息政策,那極可能導致中國放手侵略臺灣。
.
大前研一回憶,當年他是台灣中華航空的重建顧問,曾勸當時全為台灣空軍前將領的華航管理層,「趁現在反攻大陸」,「這樣一來全世界都會支援」,但這些前將領沒有向台灣當局作建議的行動,結果變成鎮壓民主化運動的中共得以殘喘,如今變成極端極權的習近平政權。
.
大前研一提醒日本政府,英美兩國都把「臺灣遭到侵略」作為前提,在東亞部屬航空母艦打擊群,一旦臺灣被攻擊,想必美軍也會以沖繩作為據點。因此日本政府也該轉變思考,改以「中共一旦侵臺,日本也將被迫直接介入」作為前提,從姑息主義無法阻止希特勒的歷史中學到教訓。
.
原文投書:
大前研一氏 歴史を鑑として「習近平氏のヒトラー化」に警戒せよ
https://waa.tw/Dv5xUo
.
------
#沃草需要你 #定期定額募集中
每月 199 元,留下守護台灣的力量! https://waa.tw/fRm7DF
FB/IG_watchout.tw|TG/YT_WatchoutTW|TW_watchoutTW
世界人權宣言原文 在 孫老師的早療園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第一次有文章刊登於國語日報,希望所有的特教生都能充分享有教育權益!
原文如下:
聯合國大會於1948年12月10日在法國巴黎夏樂宮通過了「世界人權宣言」,其中第26條明白揭櫫「每個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國家應該在國小與基礎階段提供免費的教育,讓一般大眾都有機會接受技職教育與專業教育,高等教育則應該讓學生有平等入學的機會。」1989年11月20日聯合國大會決議通過「兒童權利公約」,並開放給各國簽字、批准和加入生效;按照第49條規定,於1990年9月2日生效。我國於2017年5月17日公布「兒童權利公約」,並依據我國「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第 10 條規定,溯自2014年11月20日生效。
依據「兒童權利公約」第23條確認身心障礙兒童應於確保其尊嚴、促進其自立、有利於其積極參與社會環境下,享有完整與一般之生活。並承認身心障礙兒童有受到特別照顧之權利,對於符合資格之兒童及其照顧者盡可能提供免費協助,應用以確保身心障礙兒童能有效地獲得與接受教育、訓練、健康照顧服務、復健服務、職前準備以及休閒機會,促進該兒童盡可能充分地融入社會與實現個人發展,包括其文化及精神之發展。
在1990年世界教育會議的宣言中指出「人人有受教育的權利,不因個別差異而有不同,身心障礙者應有平等的教育機會」,在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西班牙薩拉曼卡舉行的世界特殊教育會議,提出的薩拉曼卡宣言,除了強調身心障礙者的教育權外,要求身心障礙者特殊教育的參與與品質,更進一步強調融合教育的理念,宣言中主張每位兒童有獨特的特質、興趣和學習需求,教育制度與教育方案應充分考量兒童特質與需求的殊異性,特殊需求兒童應進入普通學校,普通學校應以兒童為中心滿足其教育需求,融合導向的普通學校最有利建立一個融合的社會,達成全民教育的目標,對全體兒童與教育效能也最有助益。
我國在1984年立法通過並由總統公告開始實施「特殊教育法」,歷年來依據特殊教育的發展修正了九次,提供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之國民,接受適性教育的權利。特殊教育法的施行為特殊教育學生的教育權利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對於身心障礙學生來說,自兩歲開始就可以接受特殊教育的服務,發展遲緩兒童可以優先進入公立幼兒園就讀,若是就讀私立幼兒園與非營利幼兒園,也有相關補助。以入學機會來說,各級學校及試務單位不得以身心障礙為由,拒絕學生入學或應試,依照「身心障礙學生升學輔導辦法」身心障礙學生可以享有外加名額與加分的優待。以入學時間與就學年限來說,滿五歲的資賦優異兒童可以申請提早入國民小學就讀,適齡要入國小的身心障礙兒童若有需要,也可以申請暫緩入學,就學後各學習階段,也可以申請延長休業年限最高二年或四年。對於資賦優異學生,則是提供多元入學的升學管道。
對於身心障礙學生之評量、教學及輔導工作,規定以專業團隊合作進行為原則,並得視需要結合衛生醫療、教育、社會工作、獨立生活、職業重建相關等專業人員,共同提供學習、生活、心理、復健訓練、職業輔導評量及轉銜輔導與服務等協助。
各教育階段,學校應以團隊合作方式對身心障礙學生訂定個別化教育計畫,訂定時應邀請身心障礙學生家長參與,必要時家長得邀請相關人員陪同參與。所有相關的專業人員依照評量的結果,將每個孩子的能力現況、教育目標、教學與輔導的措施,所需的支持服務,都列入個別化教育計畫,讓學生能夠得到最適切的特殊教育服務。就讀普通班的身心障礙學生,提供融合且適性的教育,編選適當教材,採取有效教學策略及實施多元評量,讓學生能夠充分參與校內外學習機會。對於資賦優異學生則是以「個別輔導計畫」與「特殊教育方案」提供適應與學習所需要的協助。
對於身心障礙學生所需要的支持服務,主要包括:教育輔助器材、適性教材、學習及生活人力協助、相關專業服務、家庭支持服務、校園無障礙環境等,透過這些支持服務,讓身心障礙學生能夠享有充分的學習機會,能夠參與學校的生活,達成特殊教育的目標。
各教育階段之間的轉銜對於身心障礙學生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每位身心障礙學生的生涯轉銜計畫都會納入學生的個別化教育計畫,協助學生達成獨立生活、社會適應與參與、升學或就業等轉銜目標。當學生有跨教育階段或離開教育階段之轉銜需求時,原就讀學校應召開轉銜會議,邀請擬安置學校、家長及相關人員參加,討論訂定生涯轉銜計畫,並提供所需各項服務。
對於特殊教育學生來說,透過「特殊教育法」與各相關子法的施行,保障特殊教育學生的教育權益,透過「個別化教育計畫」、「個別輔導計畫」或「特殊教育方案」的擬定、實施與成效評量,讓特殊教育學生能夠發揮其潛能,培養健全人格,能夠全面參與社會生活,一起營造一個更融合的社會。
世界人權宣言原文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疫情爆發的8個月後,我們的生活進入新的防疫階段,大家都需要學習如何適應這個嶄新的防疫生活。台灣目前防疫最引以為傲的就是患者確診之後的疫情調查,並快速的將接觸者進行隔離檢疫。不過,這個精準的疫情調查實際上需要的就是快速掌握感染者的生活圈、活動範圍、作息等。在今年防疫的過程中,台灣也不乏有部分聲量對於政府在防疫與隱私維護間平衡有所疑慮。儘管這樣的疑慮,在目前的處境下,大部分台灣人都可以接受為了公共衛生的安全而適度的犧牲自己的隱私。不過,隨著疫情短期內不會完全平復,如果我們需要長期與疫情共存,那麼以公衛為名的控管與憲法保障個人自由與隱私之間的平衡,就需要我們在新防疫生活開展的同時也多加思考。
---------------
4月23日早上6點 30分,人在台灣居家檢疫的Timothy Conkling原本還在夢鄉之中,下一秒卻因為手機關機所觸動的定位系統警報,被警察喚醒以確認是否有待在隔離處所。雖然事後證明Conkling一直待在家裡,還獲得政府提供的防疫專用手機,整件事被當作趣聞躍上媒體版面,但此案例也顯示出:只要手機開機,居民的行蹤隨時都面臨監控風險。
防疫的緊急時刻,政府掌握居民行蹤以利疫調,姑且可視為「必要之惡」。然而,疫情過後,政府會銷毀這些個資、撤銷監控措施嗎?更甚者,防疫與隱私真的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嗎?
非營利的「泛歐洲隱私保護近距離追蹤」(Pan-European Privacy-Preserving Proximity Tracing,簡稱PEPP-PT)相信,即使歐洲有著全世界最嚴格的隱私規範,仍然可以開發出相應的疫情追蹤工具。這個計畫設立於瑞士,集結了來自超過8個國家研究機構與商業公司的130位專家,致力於開發一種新方法,能在手機等行動裝置靠近另一台機器時,記錄並重建安裝者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感染鏈。他們不但要發展出可以跨國追蹤、整合各地基礎資訊的功能,同時更要符合GDPR要求的隱私保護。
PEPP-PT團隊認為,由於安裝人數要夠多,才能透過這個系統阻止病毒進一步爆發,因此獲取大眾信任是PEPP-PT成功的基石。針對沒有能力的國家,PEPP-PT會在當地建立「信任中心」(trust-center),幫助衛生單位聯絡匿名用戶,共同幫助公民社會在保護健康之際,也能捍衛隱私。
PEPP-PT在宣言中就指出,亞洲國家利用電子技術阻止了疫情的大爆發,雖然迅速地重啟社會與經濟生活,但「不幸的是,許多地方在危機面前,隱私與資料保護不是不存在、變得薄弱,或是直接被拋棄。」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之廣,是行動通訊蓬勃發展以來首見的規模。只要有資訊能力的組織,無論其規模大小,都啟動各種利用科技減緩疫情的計畫。而在這個注重隱私的年代,包含台灣政府、PEPP-PT、Google與Apple都不斷為民眾打預防針,試圖說服我們,各種監控科技並沒有用在其他目的,也只是暫時的必要之舉。
確實,台灣政府過去並沒有大規模用基地台監控居民的紀錄,也有資安專家認為Google和Apple的技術相當安全。不過,防止政府濫用技術或趁危難時期擴張權力,以及督促政府採取更能保護隱私的解決方案,本就是公民的權利與義務,Pandemic Big Brother專案便是為此而生。此專案記錄世界各地在防疫期間侵害人權的作為,並持續追蹤這些侵權措施是否在疫情警報解除後跟著撤除,避免政府打著防疫的大旗,趁機無限期擴張侵犯人權的數位監控規模。
儘管台灣政府抗疫成效卓越、應予肯定,但身為公民,監督政府以落實課責,本就是民主的關鍵。在疫情減緩後,我們不可鬆懈,應該繼續監督相關單位是否取消各種因防疫而生的緊急措施、交代因防疫而搜集的個資將如何處置,以確保人權與自由不被侵蝕。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97/article/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