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是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的一個內陸城邦國家,梵蒂岡城,是梵蒂岡的首都,亦即國家,故曰「城國」。由於四面都與義大利接壤,被稱為「國中國」。領土包括聖彼得廣場、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宮和梵蒂岡博物館等。
梵蒂岡雖小,但其在政治和文化等領域擁有美國、中國、俄羅斯一樣重要的影響力。因為,梵蒂岡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全世界約有12.7億信徒,也就是說,梵蒂岡領導著世界上六分之一的人口。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odified video from DVD)羅馬(義大利語:Roma)是義大利首都及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文明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並保存大量古蹟而被暱稱為「永恆之城」。其位於義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
世界天主 教堂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謝謝陳建仁 Chen Chien-Jen副總統代表我和台灣人民,向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致上問候,並邀請教宗來台訪問。
這幾天,陳副總統訪問教廷,參加英國紐曼樞機主教等五位天主教先人的封聖典禮,這是全世界天主教的大事。陳副總統圓滿達成任務,除了向教宗致意,也在聖伯多祿大教堂內的「伯多祿小堂」,為全球全球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祈禱,以及為台灣的民主發展、宗教自由、經濟繁榮、社會祥和祈禱。
未來,台灣會繼續和教廷攜手合作,繼續把自由、民主、人權與關懷弱勢的理念,傳遞到世界上每一個角落。
#聖德專案
世界天主 教堂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連主張拆除的,都可以自稱「搶救」
對於主張保存者竟是各種嘲諷訕笑。
這是什麼世界?!
天主啊~禰看到了嗎?!
[摘]
>>>《壹週刊》接獲爆料,不少教友聽聞洪山川向教廷聲請延任,但認為洪山川擔任11年總主教期間,將教會搞得烏煙瘴氣、爭議不斷,不是與自己教友打官司、拖欠工程款不付,就是偷偷把已有55年歷史,已被宣告為古蹟的宜蘭礁溪天主教堂偷偷拆除,引發文資界一陣撻伐,也讓一向以「愛人如己」為宗旨的天主教飽受外界批評。<<<
《〈罷黜總主教1〉不滿洪山川 天主教友連署狀告教廷》
https://yns.page.link/ua5hQ?soc_src=unv-sh&soc_trk=li
https://youtu.be/hgmeqgZ0AOQ
世界天主 教堂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modified video from DVD)羅馬(義大利語:Roma)是義大利首都及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文明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並保存大量古蹟而被暱稱為「永恆之城」。其位於義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羅馬同時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樞,擁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城是羅馬主教即天主教會教宗及聖座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斯同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現今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現有的考古發掘顯示公元前12-10世紀,拉丁姆平原和遍布的低矮丘陵上有一些印歐人的定居點,他們是從陸路還是海路過來的尚有爭議,傳統上稱他們為拉丁人和薩賓人,「拉丁」一詞或許和平地有關,「薩賓」一詞或許和高地有關。維吉爾的史詩《埃涅阿斯紀》和李維的《羅馬史》中稱羅馬人的世系可追溯至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約公元前12世紀(一說公元前1184年)特洛伊被希臘人用木馬計破城後,國王普里阿摩斯的侄子埃涅阿斯流亡至亞平寧半島中部的拉丁姆(Latium)地區,娶拉丁王的女兒拉維尼婭(Lavinia)為妻。並建立了一座城市,以其妻之名將此城命名為「拉維尼」(Lavinium)。拉維尼「城」只使用了30年就因人口過分膨脹而廢棄,人們將其放棄,建立新城阿爾巴隆迦(Alba Lunga)。後來羅馬的建立者羅慕路斯和瑞摩斯就是阿爾巴隆迦王族的後裔。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PJdg9yxm38/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DdluYkc6OFQaMBaXJ_Ra2QVMmWfQ)
世界天主 教堂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那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是義大利羅馬的一個廣場。此處原是公元1世紀古羅馬圖密善競技場,15世紀末闢為市場。那沃納廣場以巴洛克藝術著稱。濟安•貝尼尼設計了廣場中間著名的四河噴泉(1651年);伯羅米尼和拉依納爾迪設計了聖依搦斯蒙難堂(Sant'Agnese in Agone)Fountain de Moro摩爾人噴泉在廣場的南端。它描繪一個摩爾人或非洲人,站在海螺殼中, 與一隻海豚摔跤,周圍是四個海神。它被放置在一個玫瑰色大理石噴泉池中。四河噴泉(Fountain of the Four Rivers)座落於廣場中心。由濟安•貝尼尼設計,建於1651年,是巴洛克藝術高峰期的代表作。四泉聖嘉祿堂或稱四噴泉聖卡羅教堂(San Carlino)由建築師博羅米尼設計,修建於1638年至1641年。
巴貝里尼廣場(Piazza Barberini)是羅馬市中心的一個大型廣場,始建於16世紀。1625年以附近的巴貝里尼命名。廣場上有著名的海神噴泉。西班牙階梯是位於義大利羅馬的一座戶外階梯,與西班牙廣場相聯接,而山上天主聖三教堂(Trinità dei Monti,由法國波旁王朝的國王所資助建造)就位在西班牙階梯的頂端。西班牙階梯無疑是全歐洲最長與最寬的階梯,總共有135階,是法國的波旁王朝使用法國外交官(Étienne Gueffier)的遺產(20,000斯庫多)資助梵蒂岡資金,在1723年-1725年間建造完成的。破船噴泉(Fontana della Barcaccia)是一個巴洛克式淡水噴泉,位於西班牙階梯下面的西班牙廣場。教宗巴貝尼尼烏巴諾八世在1598年台伯河洪水後下令建造,彼得•貝尼尼和濟安•貝尼尼父子最終在1627年將其完成。
萬神廟(Pantheon)又譯萬神殿, 義大利古羅馬時期的宗教建築,後改建成一座教堂,是古羅馬時期重要的建築成就之一。公元609年拜占廷皇帝將萬神廟獻給羅馬教皇卜尼法斯四世,後者將它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這也是今天萬神廟的正式名稱。文藝復興時期該建築物成為了義大利建築師們殷切學習的對象;1435年,羅馬元老院宣布對該建築進行保護。對萬神廟真正的破壞是在16世紀中葉,當教廷準備重建聖彼得大教堂時,教皇烏爾班八世將門廊天花板上的鍍金青銅板拆下來熔化,用來建造聖彼得大教堂主祭壇上的天蓋,以及聖天使城堡的80門大炮。萬神廟今天仍是義大利的一個教堂,這裡定期舉行彌撒以及婚禮慶典,但同時它又是世界各國遊客們競相參觀的對象,以及建築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特萊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是一座位於義大利羅馬的噴泉,也是羅馬最大的巴洛克風格噴泉,高25.9公尺,寬19.8公尺。特萊維噴泉也是羅馬市著名的景點,遊客通常會在此地許願。
拉特朗聖若望大殿(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是天主教羅馬總教區的主教座堂,羅馬總主教(教宗)的正式駐地(教座),也是羅馬四座特級宗座聖殿:拉特朗聖若望大殿、聖伯多祿大殿、聖母大殿和城外聖保祿大殿中最古老、排名第一的一座,享有全世界天主教會母堂的稱號。聖階(Scala Sancta)根據中世紀基督教傳說,這是通往耶路撒冷本丟•彼拉多總督衙門的台階,耶穌由此通過受審,又稱「彼拉多台階」。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聖海倫納在326年從耶路撒冷帶到羅馬。千百年來,聖階吸引了許多信徒來此朝聖。聖階包括28級白色大理石台階,僅供信徒跪行。兩側的四個台階則供普通遊客行走。聖階位於拉特朗聖若望大殿斜對面,一座包括部分老拉特朗宮的建築物中。聖階通往至聖小堂(Sancta Sanctorum),早期教宗在拉特朗宮的私人小堂,名為聖老楞佐堂。在天主教內,用膝蓋爬上聖階可得到全大赦。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yNe1XOBQPM/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B8oZYmElW8yDZkDDU81cyTS0WR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