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棒的文章!好棒的角度!
💚 臺灣啊,你是上帝疼痛的海島 / 台大教授 張文亮
「海島和其上的居民,都當向耶和華唱新歌,從地極讚美他。」(以賽亞書四十二:10)
臺灣不是一個島,而是太平洋大陸棚邊緣,日本千島群島弧與菲律賓呂宋島弧中間的群島。群島是由最大的島嶼「臺灣」,與澎湖、鼻頭角、蘭嶼、龜山、火燒、紅頭嶼等84座島嶼所組成,總面積約36,000平方公里。
獨特的地理位置
這些島嶼與大陸福建相對,但是幾千年來,以黃河文化為主體的大陸,認為那孤懸外海的島嶼,不過是化外之民、落後的地方、蠻族的住處、海盜的居所,是巴望大陸皇帝垂憐施恩的一群賤民。
真的是這樣嗎?
最早認識臺灣重要性的,不是中國人,而是西班牙人。十五世紀初期,西班牙的探險家縱橫四海,他們早就發現,若以臺灣為中心,北到日本橫濱的距離,與南到菲律賓馬尼拉的距離相等,再延展範圍,北到俄國海參威,南到新加坡的距離幾乎一致。原來臺灣是亞洲沿海地理位置的中間點,是東太平洋接觸大陸沿海諸港的門戶。
西班牙人對臺灣的影響
1626年,西班牙人前來北臺灣,占據淡水,固然一時訝異於這島嶼的美、生物相的豐富、原住民的純樸;可惜心中覬覦的,還是島上的黃金、可製炸藥的硫磺,與能賣錢的茶葉,因此西班牙人在淡水附近開採黃金,在大屯山上採硫磺,並在坪林伐木種植茶葉。
西班牙人在臺灣北部設立港口,期待成為馬尼拉與日本貿易的中繼站,卻引起了荷蘭的緊張。荷蘭基於國際海上貿易的競爭,唯恐影響與日本、中國間的貿易,因此於1642年圍攻淡水城,將西班牙人驅離臺灣。
上帝對臺灣的保守,常是經歷了許多外來的破壞,卻總是留下值得讚美的可愛。西班牙開發了「淡水」港,成為進出臺灣的門戶;開發了山坡地的茶園,使「茶葉」成為臺灣北部丘陵地的主要作物。
荷蘭人對臺灣的經營
荷蘭曾被西班牙管轄,1579年獨立後,反成西班牙競爭的對手。1602年,荷蘭在亞洲成立「東印度公司」,經營在亞洲的貿易權。荷蘭人也很早就知道臺灣的特殊性,在1624年前來南臺灣,在臺南鹿耳門登陸,與附近的漢人與平埔族人爭戰,逐漸統轄臺灣西部臺南到彰化之間的廣大平原。荷蘭是世界著名的農業與花卉國家,雖然將臺灣視為殖民地,收取許多稅金,卻給臺灣帶來農業技術,奠定了臺灣的農業基礎,發展出日後有別於大陸的農業特色。
例如荷蘭人為臺灣帶來種植甘蔗與榨汁製糖的技術,如今嘉義以南一片又一片的甘蔗田,是荷蘭人留下的功績。荷蘭人選種甘蔗,是影響臺灣深遠的正確判斷。嘉義以南廣大的平原經常缺水,甘蔗是耐旱的作物,土地愈旱,甘蔗愈甜;海風很強,甘蔗密集生長,根系又深,抓地力強,還可以為人擋下海風;土壤貧瘠,甘蔗需要的是排水良好的沙土地,能在貧瘠地區生長良好。
迫害的再臨
此外,荷蘭還在臺南沿海低窪區教人養殖虱目魚,在山坡地種植增加穩定水土的銀合歡,為花園引進蜜源植物馬纓丹與含羞草,為果園引進芒果、釋迦與蕃茄,為農地引進豌豆(又稱荷蘭豆)、胡椒、蔥、薄荷、高麗菜與蕃薯。
荷蘭的宣教士在臺南地區還帶領約5,900位平埔族人信耶穌,並為他們設立學校與神學院,也為臺灣畫下第一張準確性高的地圖。
可惜,1661年,鄭成功自中國帶領十萬個士兵前來,毀去所有學校與神學院,殺光基督徒,還將宣教士的孩子分給將領為奴隸。動刀的一定會被刀所滅,22年後,滿清政府滅了鄭氏王朝。
臺灣人的標誌
此後,約有十萬的漢人隨著軍隊湧入,先是泉州人,後是漳州人。泉州人與漳州人多次械鬥,死傷眾多。而後客家人來,泉州人與漳州人聯合,驅趕客家人。
1662年到1895年期間,臺灣大小械鬥不斷,幾乎是三年一小亂,十年一大亂,導致死傷無數、田園破壞、鄉舍塌毀,加上颱風、水災、旱災、地震連連,漢人大量墾地種稻,但稻田水流遲緩時,容易成為瘧蚊與鼠疫滋生的場所。從此天災與人禍連連,臺灣人的生命深處深深烙印一個標誌——「不平安」。
因著不平安,臺灣人出海怕沉船、出外怕瘴癘、蓋屋怕路衝、婚喪喜慶怕忌諱、蓋墳怕風水、祭祀怕冒犯,生死都不得安寧。百姓需要討好各路的神明,敬拜各樣的偶像,祭祀各式的鬼魂。這也影響臺灣的社會與政治的發展,神鬼既然可以「賄賂」,人更可以用金錢、色情來打通,結果產生了臺灣人好賄賂、好賭、好鬥與好色的習性。
福音的腳踪
上帝沒有放棄這個島嶼。臺灣人心改變的契機,由黑暗看到光明,是清朝末年,外國宣教士不斷的前來,1865年馬雅各(James L. Maxwell, 1836~1921)、1871年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 1841~1921)、1872年馬偕(George L. Mackay, 1844~1900)、1875年巴克禮(Thomas Barclay, 1849~1935)、1895年蘭大衛(David Landsborough, 1870~1957)等福音的使者,像一粒又一粒的種子埋在這裡,並將福音傳到臺灣各鄉鎮,從此臺灣人才開始擁有真正的平安――「耶穌的救贖」。
宣教士們有著屬天的樂觀,因著信,將臺灣轉換為福音能夠發芽生長的所在,例如馬偕就寫道,臺灣人在聽信福音上,有四個特點:
1. 臺灣人的學習慾望強,學習慾望高的人,常成為最先信耶穌的一群人。所以將文化、科學轉化為教育材料時,可以將福音放入。
2. 臺灣人尊重以身作則的人。傳福音的人必須先贏得聽眾的尊敬,臺灣人才聽得進。所以傳福音的人所受的教育,或從事有益於人的職業,能成為傳福音的管道。
3. 臺灣人較聽得進臺灣事,有效率的工人收割禾場,懂得用正確的鐮刀與合宜的畚箕。因此,需要有智慧地了解臺灣的文化、種植、食物、地理、地質、動物、音樂、氣候、習俗、社會等,以臺灣本土的材料,作為傳福音的素材。
4. 臺灣人聽得進朋友的話,有熱忱融入一般人的生活,就能讓臺灣人接受福音。但要保持自身的潔淨,不同流合污。
原住民福音的復興
1895年馬關條約之後,日本占領臺灣,給臺灣帶來數十萬人的傷亡。尤其持續與原住民爭戰,封鎖山區,不讓外人進入。沒想到上帝藉著太魯閣族的基督徒姬望,將福音傳給原住民。迄今,原住民仍是臺灣基督徒比率最高的族群。
在世界上很少有一個地區或島嶼,有像臺灣這麼多樣、多種的原住民,使臺灣更具文化的多樣。目前人類考古學還無法確定臺灣原住民的來源,是南海島嶼的居民在不同時間前來形成不同的族別,還是由臺灣分散到南海各島嶼。原住民使臺灣人的血源更多樣,長期的通婚生子,使臺灣人的血緣漸與大陸的漢人迥別。在上帝的救恩中,不同種族共享同一救恩之源,在基督裡合一。
日據的年代
日本據臺期間,帶來工業化,開發大型的烏山頭水庫,建造桃園大圳,引入西式教育,並育種與推廣優質的「蓬萊米」,使得臺灣「北茶葉、中水稻、南甘蔗」三足鼎立。但是日本厲行天皇崇拜,與軍事管轄的壓力,使臺灣的基督徒飽受壓制。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曾傳日本官方擔心盟軍可能登陸臺灣,將下令囚禁與殺害全臺灣的基督徒,以免替盟軍帶路。幸好盟軍後來越過臺灣。
1945年,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撤出臺灣,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接收軍隊紀律不佳,形象很差,與接收政府的貪污無能,不只是國民政府即將在大陸全面潰敗的預象,更引發了廣泛的民怨。
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造成許多臺灣菁英的死傷,不少無辜的死難份子是基督徒。1949年大陸戰爭失利,國民政府全部撤退來臺,超過一百萬大陸各地的百姓逃來臺灣。那是風雨飄盪、人心惶惶的危機年代。
共產黨占據大陸後,迫害基督徒,關掉教會,趕走宣教士,一樣的方式應該可以在臺灣炮製。1949年大陸派軍攻打金門古寧頭,實在稀奇,共產黨軍隊在大陸連戰連勝,幾乎是四處追趕著國民政府的軍隊,沒想到在臺灣海峽的一個小小島嶼上,竟然吃了大敗戰
。1950年韓戰爆發,共產黨軍隊大量北調,喪命在北韓陌生的土地上,也消耗了武力侵略臺灣的力量。同時美國第七艦隊協防臺灣,不久中共與蘇俄交惡。1966年,又爆發文化大革命與一連串權力鬥爭的內耗,大大消減臺灣軍事的危機,也免去臺灣遭受文化大革命的火煉。
避難地反成燃起福音之火的起點
當二千個宣教士自大陸撤返來臺,在1950~1960年,臺灣興起一波福音的復興,可見上帝保守臺灣的手,依然沒有退縮。
1960~1980年期間,政治的不穩定,使得臺灣許多年輕學子與移民,遠赴美國、巴西、阿根廷、南非、歐洲、新加坡等地,漂泊的異鄉人反而更易蒙受救恩,四處建立查經班與教會。臺灣的基督徒比率雖少,只有3%,但是在普世華人當中,卻是上帝國度人才重要的供應處,也是文字出版的中心。
1990年代初期,大陸留學生開始大批出國,上帝藉臺灣人所建立的教會,成為他們蒙受救恩的所在。大陸雖然號稱有8~10%的基督徒,隨著兩岸的逐漸開放,臺灣的基督徒前往培訓、支持、幫助、教導,仍是上帝在華人事工的主力。原來上帝保守臺灣,是要使臺灣成為普世華人蒙恩的祝福,甚至未來更能成為其他種族的祝福。有誰想到時代的變化,是如此的奇妙呢?
新時代的使命
1970年,臺灣因著人口的集中、工商業的發展,環境污染急遽嚴重。1980年代,山坡地的開發,凸顯臺灣地質不穩定,導致土石流災害橫行。1990年代之後,臺灣仍然承受百年來最大的「集集大地震」,又承受接二連三挾帶雨量超過1,000公釐的超大颱風。我們沒有退後,不只投入污染淨化的工作,環境倫理的提倡,災難重建的工作,並在災區建立新的佈道所。上帝的保守依舊在,我們就沒有退後的理由。
進入二十一世紀,臺灣依然面對許多的危機:國際上孤立的危機、氣候變遷的危機、糧食與能源不足的危機、新傳染病流行的危機,與更重大、更核心的危機――不認識耶穌的救贖、生命沒有終極意義的危機。每一個世代,真正愛臺灣的人,都要像先知哈該領受上帝的吩咐:「你們要上山取木料,建造這殿,我就因此喜樂,且得榮耀。」(哈該書一:8)
上帝的殿在哪裡?那是人的心田。上山取什麼木料來建造?是對所信的耶穌,更深的認識,好用各樣的智慧,將救恩傳開,也許這是滿足上帝眷顧臺灣的心意。
時代在改變,上帝的保守不改變。四百年來,我們的祖先在懵懵懂懂間被分別出來,到這裡定居,大多數人依然不知道要事奉真神,我們不過是蒙恩的餘數,卻成為影響普世華人福音的關鍵,甚至將禾場拉得更寬廣。海島的居民啊!你們要讚美主。
末了,憶起馬偕在1896年所寫的《臺灣~我心的所愛》以共勉。
「臺灣,我心的所愛,
值得我一生最佳年日的付出,
是我生命、負擔的中心。
我愛,站在緩緩起伏的山上,
看著下方深深的海灣,與
拍打岸邊的浪濤。
我愛,那些棕黑膚色的中國人、平埔族與原住民,
二十三年之久,對他們傳講耶穌的福音,
為著讓他們得著福音的緣故,
值得我生命一千次的給予。
當我寫到這裡,我心依然遙望,
那遠在太平洋上的島嶼—福爾摩沙
我心的所愛。
但願餘生,力量微薄之時,
能在那拍打的浪濤聲中,
不斷搖曳的竹葉蔭下,
安歇。」
(我在青宣的演講稿)
「世紀帝國4地圖種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世紀帝國4地圖種子 在 張光偉 Wayn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世紀帝國4地圖種子 在 [AOE2] 教學:如何編輯劇情- 看板AOE 的評價
- 關於世紀帝國4地圖種子 在 《Age of Empires IV》多重城牆守隘囗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世紀帝國4地圖種子 在 Spider DS粉絲團- 轉戰世紀帝國一陣子,參加PTT盃 的評價
- 關於世紀帝國4地圖種子 在 Spider DS粉絲團- 轉戰世紀帝國一陣子,參加PTT盃 的評價
- 關於世紀帝國4地圖種子 在 瓦爾海姆地圖種子碼的推薦與評價,PTT、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世紀帝國4地圖種子 在 瓦爾海姆地圖種子碼的推薦與評價,PTT、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世紀帝國4地圖種子 在 [心得] Farthest Frontier 一點心得 的評價
- 關於世紀帝國4地圖種子 在 [情報] 影/世紀帝國全球國家盃!台灣B隊輕取荷PTT推薦- C_Chat 的評價
- 關於世紀帝國4地圖種子 在 世紀帝國2 - Age of Empires [AOFE] 全戰役地圖下載 的評價
- 關於世紀帝國4地圖種子 在 一、單選題(1~25,每題1 分;26~55題 -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 的評價
世紀帝國4地圖種子 在 《Age of Empires IV》多重城牆守隘囗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地圖種子 :0af94bc7 這張圖只有一條路,蓋好牆之後就可以當模擬城市玩了,選 地圖 時把 地圖種子 填上即可。4vs4巨大 地圖. ... <看更多>
世紀帝國4地圖種子 在 Spider DS粉絲團- 轉戰世紀帝國一陣子,參加PTT盃 的推薦與評價
轉戰世紀帝國一陣子,參加PTT盃,運氣不錯打到了冠亞賽, Cloud算是台灣世紀圈的Sen, ... 4 yrs. View previous reply. Spider DS粉絲團. 要出決定版啦! 4 yrs. ... <看更多>
世紀帝國4地圖種子 在 [AOE2] 教學:如何編輯劇情- 看板AOE 的推薦與評價
我想寫這樣的文章很久了,大家參考看看。
AOC劇情製作---個人經驗談
序言:
世紀帝國II征服者入侵的地圖編輯器是一個被人津津樂道的好東西。而關於劇情的製作,
也實在有非常多的人在努力鑽研學習。我個人從一開始玩這款遊戲就是完全的專注在所謂
的編輯地圖上,在自己的摸索下學習了大部分內建的功能與效果,也做了相當的嘗試。當
然,我認為自己不是一個高手,話雖如此,我仍希望可以讓想要學習的人了解如何使用這
個系統,甚至進階的功能。
但是事實上,編輯劇情是一件頗為辛苦而且到最後會很無聊的事情。舉例來說,我曾經編
一個”巨大”等級的地圖,場景佈置、事件觸發近500個、重複的測試加上出錯後要找編寫
上錯誤、動畫、任務的描述、還有保持流暢度等等。這些都會耗盡編輯者大部分的時間和
熱情。因此要完成一個複雜的劇情(這個劇情我測試約遊戲內時間3小時)要很長時間的重複
無聊的嘗試,更不用提構思劇情的辛苦了。所以半調子的心態去製作的劇情,會像我早期
的作品被朋友批評很”陽春”,這點要有心理準備。
1.基本篇:
進入地圖編輯器迳編輯劇情後你可以看到介面上有以下選項:
a地圖:可以選擇空白地圖(包括幾種基礎的地表)、隨機讓它選地圖、或是某些特定的種子
地圖。
b地形:可以放置一些基礎的地表面,樹木和竹子;海拔則可做一些丘陵地;峭壁是一種像
是大地之母(控制大自然的玩家)的城牆之類的東西。複製地圖則可以用某種方式複製
地圖。
c遊戲者:設定遊戲者的狀態,包括幾個人玩、一開始有多少資源、代表顏色、種族、還有
AI(個性)以及名稱等等。遊戲者開始的時代也是在這裡決定。
d部隊:玩家的部隊、英雄與建築就不用講了。這裡也可以放一些大地之母的部隊,許多部
隊是會像綿羊一樣,被發現者所擁有。大地之母的”其他”欄位很有用,可以放像是金
礦、石礦和許多裝飾物。
e外交策略:用來決定外交策略。
f整體勝利:決定勝利的方式,但是如果是RPG類的,則很少用到它。
g選項:這是一堆雜項,包括禁止玩家使用某些東西,以及開始時的位置(設定檢視)
h訊息:包括任務指示等。
i 動畫:包括動畫和地圖(出現在一開始動畫之後,任務指示的上方)
j 觸發事件:所有故事的來源,就像是一套劇本。這部分我之後會細說。
如果問我說編劇前要先決定些什麼,我會說:決定類型。
基本上劇情有很多種,
A單人單機RPG型
B單人單機即時戰略型
C單人單機混合型
D多人RPG型
E多人連線即時戰略型
F多人連線混合型
屬於E、F的觸發事件必須小心,因為容易衝突到別人的遊戲狀態。因此此類這些事件多半
會很簡單,例如重複的升級,一些大家都能解的小任務。在這類的劇本中,會重複很多事
件,因為每個玩家都要有一個事件,但是基本上沒有很複雜的事件。
而A、C則是難得多,因為考慮的人數只有一個,可以設計非常複雜的事件。尤其是A的劇情
更是可以天馬行空,因為部隊大概不會超過10人,可以在他們身上下非常多功夫。當然,
測試起來這類劇情很讓人頭痛。
B、E則是居中,這是最容易設計的型。因為他既不能複雜,也不太需要事件。
分類結束後,我們開始編劇。下面我開始講解事件觸發,由於我是一個專於C類型的人(有
點像是製作魔獸單機版劇本)所以多半是以此為例。
2.進階篇(事件觸發篇):
事件觸發按進去後,可以看到左邊有上下兩個框框。上面是事件觸發列表,下面則是你選
了某個事件觸發後,裡面包含的狀況和效果。
簡單來說,一般單純事件觸發就是一個原因(狀況)一個結果(效果)。譬如說選擇
狀況:將指定物件帶到指定區域 / 效果:改變攻擊力
這裡選擇了”將指定物件帶到指定區域”後,你可以選擇你要移動的物件,選擇一塊正方
形的地面(注意:至少要選好這個要移動物件是屬於哪個遊戲者的,而最好的是將每個框框
都好好選)然後一樣,改變誰的攻擊力(一樣,注意選是哪個遊戲者)多少點。
這樣一來,當你設定將這個人移動到這個區域,你決定的東西就會提高攻擊力幾點。
這就式基礎的式件觸發,而進階的事件觸發用法則是我在後面再說明。
一個事件觸發可以沒有結果,也可以沒有原因。以下說明什麼時候要用到這兩種型。
首先,當你按下事件觸發時,會有一個框框在螢幕下方的長條中間,你可以按一下,然後
在裡面輸入訊息。這個訊息就是小的任務指示,就是出現在遊戲介面上方,常常亮綠色光
勾勾的東西。記住,這個東西的順序是逆序向下排的,所以打完訊息8和訊息7後,7會出現
在8的下面。當你希望顯示這個訊息,選擇框框右邊三個鈕中的訊息顯示”是”。
好,現在譬如我希望當騎兵A到達B地後我就算完成一個任務,叫做”逃離家園”。因此我
輸入”逃離家園”到某事件的訊息,選擇顯示訊息,事件內容則只有
狀況---將指定物件帶到指定區域---騎兵A:B
(這表示物件是A而區域是B)
這樣一來,當騎兵A到達B地後,任務欄內的”逃離家園”四個字就會被劃掉,表示完成了
這個任務。
當然,就算是有效果的觸發事件,當有顯示訊息時,在完成這個事件的所有狀況之後,它
也會自動的話掉這個顯示。
那麼,什麼時候一個事件觸發沒有原因呢?
答案是,當這個事件不需要原因,當它是一個理所當然的事實時。譬如:改變名字。名字
不會一直改變,譬如一開始到最後,一個英雄的名字都會是一樣的,這種事件當然不需要
原因。
結束這一節前,還需要介紹兩個東西。它就在你按下事件觸發後,訊息旁邊的另外兩個鈕
:事件循環和事件開關。
有時候我們希望事件是重複發生的,譬如RPG裡面每次你遇到同一個人,它就跟你說同一句
話,這時你就需要打開事件循環。而事件的開關則是一個更有趣的狀況,它跟一些複雜的
事件觸發有關,基本上就是讓幾個事件觸發互想開開關關,達成一個更好玩而整合性的事
件。
3.特殊的程式介入:
這方面我真的不是專家,很複雜的我也不會。
三個我最常用的程式:
GeniEd2:這個有中文版可以下載,它能修改攻擊力、防禦力、生命值、速度、視野、甚至
選用其他圖形等。
AOE mod pack:取代圖形,如果執行時跳回Windows然後直接強制關掉這個程式時就能修改
graph檔。
ResHacker:修改文字檔案, 你可以直接改名。此外也能改種族名稱。
這類程式搭配上原版地圖編輯器,可以把修改工作變得更加有趣。但是修改前最好先把原
本檔案備份,而且有時候用像是GeniEd2時我還會把原本改好的備分一下。(我的電腦裡光
是AOC程式就有三個版本)
至於有趣的應用還是留到最後一節再講。
4.更高等的應用:
我講幾個應用的例子:
1.隱形牆壁:
我再編劇時,把TWAL這個隱藏單位用GeniEd2調出來,並且用”透明”圖形取代。這樣一來
就形成的一堵隱形牆壁。
這是簡單的應用,但是很有用。第一,RPG裡面許多地方會希望等級高了,或是完成某任務
後才能進入,隱形牆就實現這個理想。再來,玩AOC的人都知道它的一個缺點,就是就算地
圖都一片黑,你點一個黑黑的地方,士兵還是像知道路一樣的走過去。設定很多隱形牆來
阻擋,士兵就不太清楚如何過去,只要在士兵接近之後再移除這面牆,玩家就不會感到奇
怪,但是探索未知區域會變得更困難。
2.循環n秒:
有時候我會希望事件每隔n秒發生一次,此時我會選擇一個電腦玩家(假設是2)
然後設定
事件1 / 開 / 循環
效果---貢品---大地之母給遊戲者2:木材:1
事件2 / 開 / 循環
狀況---累積屬性---木材:n /
效果---貢品---遊戲者2給大地之母:木材:n
這樣一來,遊戲者2的木材會從1跑到n-1,然後回到0再開始
假設你希望的是事件k每n秒發生一次,只要設定一個事件p:
事件p / 開 / 循環
狀況---累積屬性---木材:n /
效果---啟動事件觸發---事件k
即可。
這個效果我常常拿來用於限制NPC人物。然而它是有風險的,因為遊戲者2常常會把木材拿
去用,因此選擇上,我會選擇一個AI是呆瓜的,也就是不動AI的笨瓜來當我的計時員,如
此一來就不會有風險了。
有時候我常使用的技巧是增加呆瓜電腦玩家,譬如原本是三個陣營,我就故意把某陣營增
加一個玩家當呆瓜計時員,這樣可以增加許多自由度。
3.保留資料型的過山洞:
這個初學者看不懂沒關係。RPG裡面常常有像是A從x點到y點,但是兩邊是被東西阻隔的。
常見的做法是:其實y點本來就有一個大地之母的A,然後外面的A到達x後,移除A或是改變
A的所有權,然後把那個y點的A變成自己的,再弄個改變視野什麼的。
但這裡就有個問題,如果A在x點受了重傷時,我們很難把y點上的A也弄成一模一樣的重傷
。
因此我再次動用了GeniEd2,我造了一艘船是沒有體積,可以穿越水面和陸地,並且移動時
是透明的。這樣一來,雖然具有體積的A不能直接從x到y,但是經過船隻運送卻能確實移動
到y,移動速度甚至可以是一瞬間。
當然你不喜歡船隻的外型,改成洞穴也形,不然有AOE mod pack嘛,畫一個酷酷的傳送點
吧!
5.結語:
處理事件觸發的問題是一個個有趣的思考問題。這篇文章還少講了很多有名的東西
,譬如16777216、(-536870944,536870912)、2147483648等等之類的有名而且厲害的人搞
出來的厲害結果。甚至就連我自己想到過的有趣應用還一大籮筐,但是作為一個介紹性的
文章,我大概這樣就很夠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40.7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