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fb觸及率的差異,所以我把原文po在自己粉專才能讓更多人看到,並且加了更多照片。尤其是最後四張照片是我二十年前在台灣的首次媒體報導。年輕時期的裸奔者跟現在的內觀者比較起來,彷彿是完全不同的人格。但這就是人生有趣的地方,永遠不停的改變,無常,無常,無常。
我剛從內觀中心結束當十日的法工,我覺得那是很美好的經驗,想要跟大家分享
當你是去當內觀學員時,你過得像是比丘的生活,每天要做的功課只有不停的打坐去修練平等心跟開發身體每個部份的覺知。肚子餓了去食堂會有法工已經做好食物免費讓學員使用。
參加內觀課程是全程不用收費的,所以得靠自願的法工來服務學員們,為學員們煮食物,整理園區。內觀中心在世界各地的運作全部都是靠著法工自願服務。
你或許會問,那為什麼法工會做沒有薪水的付出?以我自身的例子來說,當然是因為我從中得到了利益,所以才會心甘情願來服務學員。而這個利益是完完全全超越任何金錢所能給我的。
我是個商人,我做任何事情都會評估有沒有值得我時間的投資報酬率,畢竟時間是最寶貴的資產。 尤其我有一個奉行的原則。就是無論我做什麼事,我一定會問自己:「有沒有學習?有沒有貢獻?以及好不好玩?」
而在內觀中心當法工服務就是以上這三項都有,而且非常好玩。
像學員那樣一天打坐十幾個小時的生活型態其實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在真實生活中我們必需要工作賺錢養家,不可能整天只有打坐,打坐完就已經有食物擺好在你面前。
反而當法工是可以學習把平時的修行方法帶進日常生活中
以我當過二次的廚房法工的經驗來舉例,我們廚房的6~7人小組每天要五點進廚房,在六點半之前煮好六十多人的早餐,還要洗大量的鍋碗瓢盆。過沒多久又要準備下一餐了。
一整天的工作量其實不輸給平常上班的時數,但會每天安插法工跟學員一起共修至少三小時的時間。當法工最大的樂趣在於可以學習如何處理很多平時不會使用的原型食物。像我學會了如何處理山藥,牛蒡,芋頭,南瓜,苦瓜,冬瓜,並且還學會了搭配枸杞,當歸,小米,糙米做成各式各樣不同變化的素食料理。也學會了如何炒芝麻醬跟辣椒醬。或是用檸檬皮做成酵素可以拿來清潔地版或作成洗碗精。 這些對上一代來說是稀鬆平常的常識,到了現代卻已經漸漸失傳。
因為現代的社會結構分工越來越精細,一個擁有很高學歷的知識份子或電腦工程師或許在他的領域很強,但可能卻不會自己去菜市場買菜煮成三菜一湯。我們看似擁有很高的薪水,在社會上擁有不錯的地位,但卻是個生活白痴,不懂如何真正的生活。
而我們當法工總是會有老一輩的法工帶領我們,他們就像是生活智慧王的活寶典,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生活智慧是很珍貴的經驗。我覺得是很好的傳承。
來這裡當法工,我不只是服務學員,我其實學會了生活的藝術,我學會了可以先把高麗菜跟香菇炒好,再加入飯鍋跟白米一起煮的新作法。 我學會了洗飯桶時殘餘的白米飯不要丟到垃圾桶,可以灑在地板上等麻雀來大快朵頤(順便娛樂自己)。我學會如何用香椿的嫩葉打成醬汁做香料。我學會了原來煮紅豆湯要前一天晚上開始先把紅豆泡水,因為紅豆是全部的豆裡面最難煮熟的。 而類似這樣的學習每天都在發生,每天都讓我讚嘆生命的美好。少了手機社群媒體的外界干擾,只有專注在跟自己的連結,光是用手洗衣服曬衣服也可以品嘗簡單生活的美好。回到原始的生活型態才是真正在品味生活,才是生活的藝術。
除了學習生活,從法工服務中我學到另一樣寶貴的禮物。我再舉一個親身的例子,因為只有自己體驗過才能稱之為真正自己擁有的智慧。
因為疫情的關係,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公共餐具,原本是自助式的早餐跟午餐,改成讓廚房法工為學員們服務,讓法工為學員們夾菜。有些學員會吃第二盤,所以我們必需像餐館的服務生一樣隨時待命幫他們夾菜。要等他們學員們全吃完,我們法工才能吃。
我原本以為我會討厭這樣的等待,畢竟我這輩子總是處於一個消費者的心態,我在過去一向最討厭的就是浪費時間的等待,像在過往我去餐廳之前都會先打電話點菜,確保我一到餐廳食物已經好了。
這樣自以為很有效率的生活習性,其實是給身邊的人很大的壓力。
沒想到這次在這裡的十天服務,我學會了在等待之間也可以睜開著眼睛修行內觀,外表看似在放空,其實我保持著警覺,正在掃描身體每一個部位的感受。如此一來,等待的時間就變得一點也不無聊,反而還學會了一個新的技能,讓自己可以處在什麼都不做的待機狀況,讓自己停留在省電模式,而不是讓自己的腦袋一直空燒。
現代人只要一有任何空檔就會拿起手機,讓自己一直處在一個很焦慮的狀態。我以前也是一天要使用十幾個小時的手機,如今我已經漸漸沒那麼依賴手機來娛樂自己。就算是只有自己一人的獨處,我也學會不那麼的焦慮。
當法工的另一個很大的益處是你可以體驗到「無我」,在這裡服務學員時,我們卸下平常在社會上職稱跟自我的驕傲。來這裡我保持著虛心請教的態度去認真學習廚房的每一個細節,叫我切菜,掃地,拖地,洗碗倒垃圾我都樂意去做,畢竟在家裡也都是我在做這些事情,所以我沒有太大的適應問題。 就算處理食材的方法錯誤被組長訓斥了我也是虛心接受,畢竟就是學習嘛。
但在我第二次當法工的第一晚,我受到了震憾教育。在內觀課程中,舊生們是沒有晚餐可以吃的,他們唯一可以喝的就只有檸檬水。可是因為第一天晚上我那負責擠檸檬水的法工同事沒有把比例弄好,所以份量不夠四個舊生們喝。
當第四個舊生(剛好是外國人)進來食堂要倒檸檬水時卻發現水壺已空,我手指了牌子,用英文對這個舊生說:「不好意思,這個檸檬水是給舊生優先」
「但我就是舊生啊」這個外國舊生動了怒氣,對我兇的態度,好像我就像是個餐館做錯事的小服務生。
我的天啊,我的人生已經當了十幾年的董事長,也常去各大學校或商周學院當客座講師,到處總是被禮遇被尊重。 突然被這樣兇,我還真的突然無法適應,甚至心中生起了對這位外國舊生厭惡的感覺。
「I am sorry」當下我只能低頭跟他道歉,但心中有股翻滾憎恨的情緒
事後我反省自己,其實是我的同事弄太少檸檬水,以及前一位舊生喝了太多的檸檬水,才會導致他生氣對我兇。其實他生氣的並不是針對我,而是我自己把自我看得太重。是我無法接受自己講出道歉的話。
人在社會上累積了足夠的經歷會夠旁人捧到自我膨脹,這會讓自己變得容易自我滿足,這樣會很可惜,因為會失去了客觀視野去看待事情。
而法工在內觀中心這十天的禪修跟學員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晚上九點學員下課後,助理老師會帶領我們法工們做另一種禪修的方法,慈悲觀。慈悲觀讓我們這些有服務的法工可以學會發送慈心給學員們,給自己,以及給所有這世界的人。(達賴喇嘛的書中有提到他每天早上做四小時的慈悲觀,難怪有他在的氣場就會充滿了慈愛)
當我練習了十天的慈悲觀後,在內觀的第十天可以說話時,我再次找那位沒有喝到檸檬水的舊生談話,這次心中帶著慈悲心,對他說:「I am sorry,第一天沒有給到你檸檬水,想到那是你唯一可以吃的晚餐卻沒得喝真是太可憐了,你有發現我從第二天開始都有倒給你多一點嗎?」
他露出了微笑說:「有,我有發現你都特別倒給我很多,謝謝」
同樣都是講Sorry, 第一天的sorry是心口不一致,而第十天的Sorry是真心誠意的sorry, 所得到的回饋讓我心中感覺卻是有很大的差別。 我想這是我這十天帶回給自己的禮物。
我把這次被兇的寶貴經驗用來隨時警惕自己不要過度自我膨脹,畢竟我的人生走到下半場已經很難得被兇了,這是很難得的經驗,讓我可以把自我self-ego給縮小一點點,也是我帶回家的最棒禮物。
我想,我的老年生活應該會過得蠻不錯的,因為我在我的中年之旅有刻意的在學習讓自己轉換個性,用與年輕時期完全不同的思惟去看待人生不如意事,成為一個人人跟我相處都覺得是舒服溫暖的智慧長者。
願有在讀這篇文章的你,也能有意識的在你的中年之旅好好進修,在人生下半場開始前就提前佈局讓你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
註:內觀中心很缺法工哦,如果你之前已看了我文章參加過學員十日課程的話,那我會建議你去嘗試當內觀法工,會得到不一樣的超能力哦。
(本文天下雜誌稿費捐給六龜法邁內觀中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2萬的網紅林辰Buch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Buchi IG▶https://www.instagram.com/buchi_lin Buchi在走西班牙朝聖之路的旅程中,忽然想比較台灣跟西班牙的街道到底有多少差別,於是就跟夥伴們撿起西班牙街道上的菸蒂! 因為西班牙人不太說英文, Buchi也不懂西班牙語, 所以常常有一些突發狀...
「丟到垃圾桶英文」的推薦目錄:
丟到垃圾桶英文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用棄種加鹼完成的22點五趴Emmer二粒小麥全穀粉帶蓋吐司.
#調味注意事項.
#Fermentolyse發酵水合名詞解釋.
#Bretzelsonndeg盧森堡的小節日_
#轉個彎想日子過日子
#發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3/225-emmer-fermentolyse-bretzelsonndeg.html
全文轉發:
~~~~~~~~~~~~~~~~~~~~~~~~~~~~~~~~~~~~~~~~~~~~~~
這次的吐司應該是我做帶蓋最具實驗性質的吐司. 不過~ 我當然也不會想失敗. 於是在這個土司上我有加了一顆蛋! 這是一個總重799 g 的麵團. 放在2840 ml 日式一斤半的吐司模. 容積比為3.55
之所以會興起這個念頭用它做吐司. 是因為我女兒抱怨我最近都做大麵包. 她想早上吃吐司!
本來我每次的棄種就不會很多. 尤其是最近都是用很貴的Emmer二粒小麥全穀粉來養. 用棄種做包子是我覺得最不容易失敗效果也很好的方式. 但牽扯到要長高高的吐司. 我真的有猶豫一下.
在我近來的吐司旅程中. 非常少用蛋. 除了因為覺得會有蛋味也覺得那是一個偷吃步. 感覺甚麼不太有把握的食材放顆蛋在裡面就可以長高高.
但~ 我次的棄種在全部秤起來後有這麼多
拍謝~ 有點亂! 當時正忙著做另一個實驗... 你可以看到就是一團爛泥的狀態.這些棄種大概在室溫下有3~4天了. 真的非常酸!!! 因為全穀粉很營養. 在我嘗過之後. 覺得跟裸麥棄種是一樣的酸. 所以不要失敗的情況下~~~
我加了一顆蛋. 並且為了矯味. 剩下的液態都給牛奶.
牛奶除了會改變pH值以外. 它會帶來香氣及溫潤的口感. 這是這次的食材
1. Weizenmehl405 ( EDEKA , 12.8% 蛋白質) 330 g
2. Emmer棄種( 100%水量) 194 g
3. 蛋一顆加上牛奶( 請使用保久乳) 222 g
4. Ghee ( 或奶油 ) 28 g
5. 鹽 8 g
6. 糖 18 g
7. 鮮酵 8 g
8. 小蘇打少許
考慮到操作時的食材耗損. 最後入爐的麵團總重是799 g
這個麵團我不太可能" 詳述" 因為加鹼這個動作是關鍵. 我是用吃的XD
首先. 我把上面的棄種加上了一點點的小蘇打. 試吃了味道後. 再往下加入液態. 也就是蛋跟牛奶. 你可以看到都在起小泡泡的樣子. 那是小蘇打的作用. 之後我才加入糖及鮮酵. 並做了20分鐘的 Fermentolyse
這是最近有人發明的英文XD
因為所謂的 Autolyse ( 水合) 是只有加水在粉類中大致混勻的做法沒有加任何的酵母. 但因為有的人做整夜的水合. 有時候, 也會加個0.2%~0.3%鹽. 確保沒有其他細菌汙染. 不過也有很多人會直接如這次的做法. 是有加" 酵母源" 的水合. 為了分別這個動作. 所以用 Fermentolyse 來稱呼. 因為Fermentation 在英文中就是發酵的意思. 我目前沒看到有人為這個英文名詞做解釋. 所以我用發酵水合來稱它. 因為已經有加入酵母了. 所以發酵水合並不會像一般水合那樣來個2.3小時甚至一整夜的放置. 通常都是30分鐘以內.
當然是成團以後放奶油. 這次我放的是Ghee( 酥油)
這就是成績. 我讓它在20~21度目前家裡的室溫發酵. 採放任態度. 因為我知道加了鹼又牛奶的麵團不會發酵很快. 而且我並沒有放很多的鮮酵. 整形分成四團後有做了中間發酵20分鐘再放入模具. 後發是跟我另一個麵團放25度後發. 等到8分滿就烘烤. 對! 因為我覺得它有加蛋. 麵團狀態也不錯. 所以這樣應該可以完成. 你可以看到下圖它在烤箱中長大的痕跡.
其實加了蛋的吐司很少會這麼鈍角的. 不過因為它裡面有加了牛奶及總含量22.5% 的Emmer全穀粉. 就變成如此的長相了!
但仔細看切面照. 它頂住上蓋的部分烤焙完整. 也就是有一定的跟其他三邊一樣焦黃的厚度. 這代表它就是一個成功的帶蓋吐司.
其實我非常滿意也很開心. 因為以這樣高度的棄種完成的吐司味道是非常香甜的.
然後~ 原本傷腦筋的棄種也被我一次解決! 也完成一個實驗. 又可以繼續往其他實驗前進....
我昨天為了烤這條土司逼不得已晚上8點後才出門採買食物. 因為週日的超市是不開的( 我們這附近超市營業到周六下午九點). 昨天去超市剛好看到超市人員在將麵包丟到垃圾桶裡. 他們每個周六應該都會這麼做. 平常日的早上通常都會有隔日麵包賣. 但是週日沒有開門. 所以周六的麵包都是丟進垃圾桶. 真的是一整箱! 看起來好心痛....
然後我也看到鬱金香在打5折! 不忍心看它也淪落被丟入垃圾桶的命運. 選了兩把帶回家放餐桌.
早上女兒下樓準備吃早餐問這些花是怎麼回事? 我照實說了. 反正女兒也知道老爺不會無緣無故買花給我( 生活中只剩老爺會給我花真的有點悲哀XD .
其實今天是日本的白色情人節. 我也順便把這個節日跟我女兒說了一下. 但今天剛好也是盧森堡一個有趣的節日.
歐洲很多都是信奉天主教. 東正教. 在復活節前的40天會有大齋期. 跟耶誕節一樣都會對一周的周日這一天有一些活動安排. 通常都是一些聚會.
今天剛好是盧森堡的 Bretzelsonndeg ( 每年的日子不同. 跟復活節一樣) 這一天如果男生有心儀的女孩.得送那個女孩一個甜的上面有撒杏仁片的扭結餅.
我覺得非常有趣! 因為扭結餅當初這個形狀的來源是要有三道光的造型!
請看這篇我很久以前寫的文! 啊~~~ 時光飛逝. 照片裡的兒子女兒今年18跟16歲了!
Brezel- Brezeln 沒吃過無法憑空想像的味道!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14/01/brezel-brezeln.html
但是盧森堡之所以會送這個扭結餅的原因是因為這個餅的形狀倒過來. 就像是手勾手的樣子!
如果女生喜歡這個男生. 復活節時會送給男生一顆彩蛋. 不喜歡就給他一個空籃( 可能是讓他去別的地方找蛋吧? 😅😅😅
有興趣可以看一下盧森堡的官方傳宣
BRETZELSONNDEG - EINE BREZEL FÜR DIE LIEBE ACHTUNG, KORBGEFAHR! https://luxembourg.public.lu/de/gesellschaft-und-kultur/feste-und-traditionen/bretzelsonndeg.html
雖然至今這些節日與強大的消費商業關係一定都有搭邊. 但是我覺得蠻妙的. 因為昨天我在德國麵包社團中有個太太po 了一個扭結餅. 她說還好她可以幫老公做😂😂😂
是說~~~ 不就是自己愛做嗎? 就像我把那兩束花放進推車時老爺付帳但應該他很無感的狀況一樣!
生活中有很多可以換個方向想的時候.
例如那原本救命的三道光變成手勾手. 本來可能也會被丟棄的花. 其實還會帶給餐桌一陣子的美好. 本來可能不能做成長高食物的Emmer棄種. 加顆蛋調個味....就變成了一條美麗且風味十足的帶蓋吐司.
沒有人是一帆風順的. 在你看來別人都是" 順順利利" 常帶笑臉沒有煩惱的樣子有可能會讓你覺得自己相較下非常不幸.
但其實每個人都有怎麼在" 十常有八九" 的不如意中找到情緒出口的糾結.
如何讓自己能轉個彎想日子想家人思考人生?
那才是讓你自己能夠快樂幸福的唯一方式.
疫情下.
為自己每天製造一個小確幸. 哪怕是一杯咖啡的時間或是讀一則笑話的時間.
甚至是一個溫柔的眼神交流....
#德疫誌
丟到垃圾桶英文 在 我是EE媽 我的幸福態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上週五帶EE參加「森林特攻隊 大腳ㄚ家族」的首映會,
只能說…我會讓EE二刷一次中文版,
光是英文版+媽媽的小翻譯,
就可以把EE逗得哈哈大笑囉!
-
EE從小就會聽我說關於環保的事情,
所以三歲在路上看到垃圾,
他就會主動撿起來丟到垃圾桶裡,
日常的垃圾減量的概念他也都有,
之前宜蘭水源地礦場開發的議題也有機會教育,
只是有時候很抽象,
孩子不見得能完全理解,
而這部就是在說開採石油的生態教育動畫,
影片的節奏、笑點EE媽個人很喜歡,
還有主角亞當和父親大腳怪,
也有關於親子間矛盾的部份,
喜歡「動物方城市」的大小朋友,
也會很喜歡「森林特攻隊」哦!
9月30日週三全台上映,
中秋連假就帶孩子上戲院,
來場親子生態教育的電影時光吧!
-
-
#我不會跟你們說
#有個媽媽看卡通還被嚇了一大跳
#嗯就是打這段話的這位
#哈哈哈哈哈莫明奇妙被嚇到
丟到垃圾桶英文 在 林辰Buch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Buchi IG▶https://www.instagram.com/buchi_lin
Buchi在走西班牙朝聖之路的旅程中,忽然想比較台灣跟西班牙的街道到底有多少差別,於是就跟夥伴們撿起西班牙街道上的菸蒂!
因為西班牙人不太說英文,
Buchi也不懂西班牙語,
所以常常有一些突發狀況嚇得我差點閃尿...
當下真的以為自己要決鬥了嗚嗚...
我是林辰Buchi
最後菸蒂還是要乖乖丟到垃圾桶唷
菸友們可以去看看金魚腦 Goldfish Brain的隨身煙灰袋 :D
報告完畢。
-----感謝祭(?)分隔線-------
謝謝跟我一起拍攝的夥伴們,
也謝謝阿兜仔不教美語 (黑素斯Jesus)教我西班牙語~
#西班牙朝聖之旅 #菸蒂賣卵膽 #分享給你的菸友吧

丟到垃圾桶英文 在 別把litter看成liter,這兩個字意思不一樣。 一個是垃圾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在英國,這路邊的垃圾桶,不叫trash can,也不叫garbage can… 它叫litter bin或litter can。 至於litter box,那是貓咪的便盆(例如:貓沙 ... ... <看更多>
丟到垃圾桶英文 在 【英文OK啦】學習垃圾分類英文,一起環保愛地球!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英文OK啦】學習垃圾分類英文,一起環保愛地球!垃圾那麼多,你講得出幾種? 跟小麵一起學會各種 ... ... <看更多>
丟到垃圾桶英文 在 [單字] 丟垃圾的英文- 看板Eng-Clas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丟垃圾到垃圾桶
說litter the trash 會不會很怪? or liter the rabbish to the bin?
TH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7.205.11.23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