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未來的主人翁👶
公共托育政策不該有城鄉差異,育兒津貼應全國一致
俗語說「孩子要生對時間,也要生對位置」,這句話恰好顯示出台灣現有托育資源,有 #城鄉差異 的現象。以各縣市推出的托育補助與育兒津貼來看,仍是以六都較為豐沛。在各項資源不均的狀況下,家長為了幼兒教育與照顧,往往選擇搬離村落,無形中讓鄉村人口外移與人口老化問題加重。
許多年輕夫妻在外地打拼,也因收入有限,無法把孩子送到私立幼兒園或是請保母專人照顧,孩子的生活大小事就由阿公阿嬤接手,形成隔代教養的狀況。目前公托仍以都市為主,都市地區與鄉村地區公托的比例為8:2,可看出鄉村地區的照顧資源十分不足。🤱
孩子的照顧與教育絕對不能等,這是我一貫的堅持,國家資源不應該排除鄉村地區。國家應協助家庭支援形式來作為托育重要環節,挹注相關資源,形成 #城鄉平衡 與 #鄉村社會安全網,確保每位鄉村幼兒教育與照顧之權益。💪
同時,我也強調,城鄉差距不是只有台北和偏鄉之間的距離,而是有其中介的區域,不應忽略城鄉之間城鎮的 #中介調節功能,如桃園中壢區、南投埔里鎮、台中東勢區均有許多托育空間,政府應該協助發展 #多元托育系統。
解決少子化危機,應該先讓爸媽有信心,我認為完善的托育政策,是孕育下一代的契機,因此,我向教育部與衛福部提出四大訴求:
1、盤點現有2-5歲托育空間分布與各縣市育兒資源。
2、整合教育資源,提出全國統一托育補助政策。
3、評估符合在地托育之實行辦法,以利鄉村幼兒照顧公共化與在地化。
4、提高鄉村地區托育比例,發展多元托育模式。
為使全國小朋友托育照顧政策能更完善,我要求教育部與衛福部立即盤點「全台托育資源」,並提出整體規劃,會中也得到教育部林騰蛟次長承諾,在四月底之前將提出改善方案,也期待在努力之下,建立城鄉平衡,讓鄉村小朋友在充滿資源環境之下快樂長大。🤲
👉今日質詢影音連結👈
http://ivod.ly.gov.tw/Play/VOD/105957/1M/N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