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看預算|基隆特有的長者健保自付額「全面」補助】
聯席審查會(一讀會)審查社會處預算,我針對無差別的補助政策──#基隆特有 #老人健保 #不分經濟狀況 #全面補助,想要釐清這個政策到底要達成什麼目標?問這個問題的理由很簡單,長者健保費「全面」補助已經造成基隆市財政的負擔,而在這個狀況下,我們必須開始明確的問,這筆預算編列的目標是甚麼?有沒有達成,以及,需不需要檢討?
🐘#房間裡的大象 #非法定社會福利讓財政負擔越來越沉重
市長從上一次臨時會就特別談到今年開始,基隆市的65歲以上長者在今年間已經來到61401人,將會接近占全市人口比例為17%,這樣的人數使得「非法定」社會福利大幅增加,讓市府財政負擔加重。
2019年今周刊也特別提到基隆長者健保費補助未排富的狀況對地方財政造成的問題,以「老人一律免健保地方財政頂不住」為標題,特別提到「#基隆條件最寬鬆」(https://tinyurl.com/y4rv8kl9 ),說明相較其他縣市有設定稅率外(在較為總預算寬裕的六都,也是設定中低收入戶的長者補助,可參考留言中引述的表格),而基隆健保費只要年滿65歲、設籍三年、不管經濟狀況都能有每月749元、也就是一年8988元的補助。雖然2021年的預算只編列2億多元,但2019年決算實際支出是3.5億,在今年2020或明年2021的實際狀況也可能超支,最後可能佔基隆市總體預算1.6%,1.6%‼‼‼‼ 才一筆預算而已...真的是非常非常驚人的占比!!!
🤔#單純補助或公共化布建 #Dochi?
因此我今天特別請社會處長說明,目前針對這樣的預算的目標為何?是否針對財政永續有檢討機制,以及規劃。我特別強調,如果目標是在地老化,我們都希望基隆長者可以在基隆更健康,但就如同育兒津貼幾乎難以提升生育率一樣,「純發補助」是很難達成長者在地健康老化的目標。而從佔市政總體預算的比例來看,1.6%已經造成巨大的財政負擔,除了排擠下一個世代負債以及公共化布建缺乏經費。
我認為應該要轉換預算的目標,從補助來到公共化布建,要讓基隆市的長者健康老化並延緩失能,最重要的應該是提升公共化設施的布建,如關懷據點等在地長照支持性服務、據點與設施量能提升。
👁 #到底有沒有可能開啟檢討工作
上一次在業務報告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處長回覆說需要「凝聚進一步的社會共識」,我知道目前《基隆市老人參加全民健康保險之保險費自付額補助自治條例》這個來自2006年、14年前的法規是有明訂65歲以上全面補助,但基於財政、公共化布建的量能,這個預算檢討的工作規劃,如法規修訂、各項相關的研究是什麼?我們有沒有開始要踏出「凝聚共識的一步」?
#最後處長只停在社會共識不足
#這場討論就被其他議員給阻止惹
#大家覺得該全面補助65歲以上長者健保自付額嗎
❣審查預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議員職權,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議員必須可以從決算與預算看出市政的重心以及提出特定預算建議,來監督市府施政,讓市府可以在既有的基礎上檢討與改進。也希望大家可以關(監)心(督)你選區的議員,要好好把關大家的辛苦錢、公平的分配到市政發展上!🧐
中低收入戶中低收老人津貼差別 在 自動再續一年,不用每年臨櫃申辦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舊案複查部分,除了低收及中低收入資格仍要臨櫃送件外,其餘身障津貼,中老, ... 老人生活津貼」及「老人及身心障礙者(含陪伴者)搭乘捷運優待」等7項津貼,攸關 ... ... <看更多>
中低收入戶中低收老人津貼差別 在 Re: [問題] 中低收入老人津貼是津貼還是救助?! - 看板SW_Job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shelesa22 (梓汀)》之銘言:
: ※ 引述《shelly1111 (han)》之銘言:
: : 我建議你先把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及社會津貼三者分清楚,再來看法規
: : 你的疑問中提到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及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是屬於社會津貼
: : 因為他的法規名稱就叫做津貼了,所以當然是津貼阿,這點無須懷疑。
: : 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發給辦法中提到資產調查,是因為社會津貼需經過資產調查後
: : 才會給予津貼補助。
: : 社會救助及社會津貼皆需要透過資產調查的方式來決定是否要補助或救濟這個個案。
: : 國民年金第六條所提到的社會福利津貼,把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列入,
: : 就表示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是屬於社會福利津貼。
: : 不知道這樣的解釋你看不看得懂,不懂的話再問吧:)
: 前文恕刪
: 我記得我唸到的內容是--社會津貼即普及式津貼(universal allowances)
: 主要提供均等的現金給付,不考慮其所得、就業與財產,惟領取資格中會有居住設籍
: 的限制,社會津貼與社會救助相同處為經費均由政府租稅負擔,不同處是社會津貼
: 不需要經過資產調查,故台灣的社會津貼執行面就有部份問題為--社會津貼的真義
: 未能釐清,雖然使用津貼的用語,但實際上卻是屬於社會救助
: 所以其實它應該算是補助而非津貼,只是大多都使用「津貼」的用語
: 可以參看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 黃源協 蕭文高著的第p161-162有提到,也有說明
: 台灣的狀況就是產生社會津貼資格救助化的問題,所以社會津貼依理念設計裡應該
: 是不需要經過資產調查的,只是台灣的狀況經過選舉支票,產生財政負擔後紛紛改用
: 救助的理念,已不符合社會津貼理念的運用原則囉~
承接上文,其實這是台灣特有奇異現象, 會把社會津貼當成社會救助來用。
所以「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如果改名「中低收入老人生活補助」,
應該就比較合乎目前的內容。
補充一些背景資料:
N年前,民進黨提出了敬老福利生活津貼(俗稱老人年金)的概念,結果搞到
最後敬老津貼也出現排富條款,原本社會經貼的性質,透過排富條款操作,也出
現了社會救助的影子...
當時,看到民進黨提出敬老津貼的,國民黨也不甘示弱提出「中低收入老人
生活津貼(俗稱中老津貼)」來作為社會福利政策(或稱為社福支票)回應。當中再依經
濟程度區分,經濟稍微好一點的領中老津貼3000元,差一點的就領中老津貼6000元。
對於身心障礙者如經濟狀況落在中低收入的範圍內,則是領身心障礙者生活
補助費(俗稱中低身障),如果經濟稍好一點的就領3000元(輕、中度)or4000元(重、
極重度),差一點的就領6000元(輕、中度)or7000元(重、極重度)。
兩黨目的到最後都是在搶選票,反正舉債或增稅這類苦差事,等選上了再說。
兩黨沒有對社會津貼或者社會救助的本質及財政情況深入思考;同時福利一但擴張,
就很難縮減。
以下用圖示方式,大致區分這些相關津貼的概念。
65歲以上─經濟狀況佳→領勞退、軍公教退休俸、國民年金。
------
65歲以上─經濟狀況次佳─領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此部份已整併到國民年金)
------
65歲以上─經濟狀況比低收入在高一些(或稱中低收入標準)
→領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 3000 或 6000
→或領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 3000、4000 或 6000、7000
------
65歲以上─經濟狀況達低收入戶標準→領低收入戶
------
註:1、中低老人和中低身障只能擇一領取,差別在:
中低老人要滿65歲+經濟狀況符合中低標準。
中低身障則需有身心障礙手冊+經濟狀況符合中低標準,毋須滿65歲。
實務上常見,長輩不曉得自己領的3000元,是中低老人或者中低身障或者
敬老津貼。
2、現行法令,逐漸將敬老津貼等相似的津貼整併到國民年金的「老年基本保
障年金」3000元 和「身心障礙基本保障年金」4000元。
3、有關中低收入標準,建議去看法規會比較清晰,在此為了協助大家有個基
礎概念,所以才用中低收入但經濟情況好一點或差一點來表示其中的差異
程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5.27.14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