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有支黑人洋槍隊 曾勸降部分侵台荷軍|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1662年,民族英雄鄭成功率軍收復台灣,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在鄭成功的復台大軍之中,有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外籍戰士在為中國的統一而戰鬥,包括大批黑人士兵。
非洲黑人伴隨西方殖民軍隊來華
明末清初,隨著西方殖民者叩關而來,許多非洲黑人也來到了中國。這些黑人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被販賣而來的黑奴,二是在殖民者的迷惑下,出於宗教熱情來華進行冒險活動的黑人。他們在西班牙、葡萄牙與荷蘭軍隊中當兵,成為了殖民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1622年,在葡荷爭奪澳門的戰爭中,黑人對戰鬥的勝利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來自非洲的黑人甚至成了葡萄牙駐澳門軍隊的主力。
黑人給中國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忠勇善戰。明人史籍中記載黑人「善鬥」,戰鬥力很強,衝鋒陷陣,在所不辭;清工部右侍郎賽尚阿奏陳澳門情況時也說,此間有「番哨三百餘人」,皆以黑人充當,「終年訓練,無間寒暑」。
黑人洋槍部隊成為鄭成功的貼身衛隊
雖然黑人在澳門等地的社會中擔當了維護社會治安的重要工作,但卻沒有相應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許多黑人不滿遭受奴役的現狀,加之明朝邊疆將領的召喚,許多黑人紛紛逃出虎口,尋找新的生活。1647年,從澳門逃跑的黑人已超過200人,其中很多逃到了南明勢力控制區,他們明確表示不願再為葡萄牙人幹活,願意為南明皇帝工作。當時,東南沿海一帶許多地方勢力的軍隊中,都有黑人士兵。鄭成功的父親、當時威震東南沿海的商人武裝領袖鄭芝龍手下就有一支由黑人組成的軍隊。
據史籍記載,南明隆武帝依附鄭芝龍,在福州稱帝。在鄭芝龍手下有一支由300名不同民族黑人組成的部隊。這些黑人都是基督徒,對鄭氏父子忠心耿耿,深得鄭芝龍和鄭成功父子兩人的信任。根據比利時傳教士魯日滿的記錄,這些黑人多是咖吠哩人,據推斷,他們可能是南部非洲的班圖人。
在鄭芝龍的軍隊中,還有由白人和日本人組成的部隊。與他們相比,黑人部隊軍餉雖低,但更加忠實可靠,並且「猛過白番鬼」。不僅如此,鄭成功軍中的黑人還擅長鑄造和使用火槍,為鄭氏軍隊提供了武器和後勤保障。西方人撰寫的《在華方濟各會會志》中曾寫道:「這些士兵是鄭芝龍從澳門和其他地方弄來的」,「他們的頭領叫路易斯•德•瑪托斯,是一個聰明、理智的黑人」。鄭芝龍「手下一直有大量的從澳門來的棕褐色基督徒為其效勞。他們有自己的連隊,是優秀的銃手(火槍手)。他(鄭芝龍)最信任他們,用他們護身、充兵役」。
有一次,黑人通宵達旦地慶祝耶穌升天節。黎明時鳴號放槍,巨大的聲響令鄭芝龍吃了一驚,還以為遭到敵人進攻。得知原因後,鄭芝龍不但沒有懲罰他們,還下令賞賜酒水、糕點,並賜銀作為白天繼續慶祝的費用。鄭芝龍對手下如此之寬容,難怪會有那麼多的黑奴前來投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黑人士兵逐漸能夠聽懂漢語,但僅「能曉人言而自不能言」。
這支經過千錘百煉的黑人精銳部隊,在鄭芝龍降清後繼續為鄭成功服務。其中,有一支由黑人僱傭兵組成的洋槍部隊,成為了鄭成功的貼身衛隊。在鄭成功進攻南京的戰役中,黑人部隊在南京城牆下和長江邊與清軍浴血奮戰。
黑人士兵成功勸降部分侵台荷軍
1661年陰曆3月,鄭成功率2.5萬大軍、戰船數百艘,出兵收復台灣。在攻克澎湖列島後,鄭成功趁荷蘭殖民軍疏於防守之機,率大軍在台灣南部的禾寮港順利登陸,並全殲荷蘭守軍。接著,鄭軍擊敗荷蘭援軍,進而圍困荷軍主力於赤嵌城和台灣城。
在圍城同時,鄭成功在台灣島內施行安撫政策,下屯墾令解決軍需,嚴肅軍紀,懲辦違法官兵。他還到高山族同胞居住區察訪、慰問,贏得了民心。在鄭軍未到的雞籠(今基隆)、淡水等地,台灣同胞自發拿起武器驅逐荷軍。
收復台灣之時,鄭成功採取了軍事打擊和政治瓦解相結合的戰法,在優勢兵力的打擊下,對被圍困或戰敗的敵軍,開展政治攻勢,如戰場喊話、送書信、發文告,利用投降的官兵做勸降工作等,起到分化瓦解敵軍的作用。鄭成功派手下的黑人士兵同荷軍中的「烏番兵」(黑人士兵)進行聯絡,策動他們投降。這些「烏番兵」屬於奴隸士兵,平時備受荷蘭殖民者欺凌。在鄭成功強大的政治攻勢之下,不少「烏番兵」出城投降,加入了鄭成功的部隊。
很快,赤嵌荷軍宣佈投降。台灣城內的荷軍也眾叛親離,漸漸無法支撐,但他們仍不肯投降,企圖等待援軍來解救自己。在這種情況下,鄭成功下令對荷蘭殖民者發動總攻,一舉攻下了台灣城外重要據點烏德勒支堡。龜縮在台灣城內的荷蘭守軍殘餘僅剩600餘人,由於傷殘、飢餓和患病,幾乎喪失了戰鬥力。此時又傳來援軍無法抵達的消息,在雙重打擊之下,荷蘭人不得不獻城投降。1662年2月1日,荷蘭殖民者頭子揆一在投降書上籤字。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古代 傭兵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三年逃兵120萬?明朝的逃兵問題為什麼這麼嚴重|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明英宗正統三年,當時擔任兵部侍郎的于謙,正巡撫河南、山西,因為河南省遭了災荒,于謙便上疏朝廷,請求暫停「清軍御史」(也就是清點全國軍兵的欽差)在全國的活動,讓他們各回原處。
其中提到,這些清軍御史到全國清查各個衛所,發現了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最近三年,全國衛所實際上還在崗的軍兵,比朝廷應該有的名額,少了120萬還多。這些兵說是逃跑了或者死亡了。
就算已經清查出來的那些逃兵,一一重新登記造冊,然而,十個裡面也只有兩三個到崗,就算這兩三個,也不客氣,過不了多久又逃了。
據《明英宗實錄》記載:
臣等竊惟,自遣御史清理之後,近三年於茲矣,天下都司衛所發冊坐勾逃故軍士一百二十萬有奇。今所清出十無二三到伍,未幾又有逃故。
可是正統初年,朝廷並未大舉用兵,正統朝大舉對外用兵,是在正統六年,命定西伯蔣貴為將軍,兵部尚書王驥提督軍務,發兵十五萬征麓川,也就是用兵西南傣族地區。
很顯然,120萬軍兵,陣亡的或者受傷不治去世的不佔多數,大部分都當逃兵了。
這120萬逃兵,佔了當時明朝全國總兵力的將近三分之一。
但是,明朝朝廷當時並沒有重視這個問題,與其說沒有重視,不如說,是無可奈何。
所以,後來明英宗土木之變的時候,明朝號稱五十萬大軍,實則只有二十幾萬,其他的大概都逃了,名冊上有這個兵,實際上軍中並無此人。
明朝軍隊為什麼有那麼多逃兵呢?這還得先介紹一下明朝的衛所制度和兵源。
明朝建立過程中,明太祖朱元璋按照副丞相張昶的建議,仿照唐朝的府兵制,在全國設立衛所制,成為明朝貫徹始終的軍事制度。
所謂衛所制,就是在全國重要的城鎮,設立衛和所。
最基層的是百戶所,共有兵120人,設十個小旗統領。
上一級是千戶所,每千戶所共1120人,設兩個總旗統領。
再上一級就是軍衛,每衛平均5600人,由指揮使統領。
再上一級,就是省級的部門了,明朝在全國重要省份設立都指揮使司,統領該區域內所有衛所。
至於都指揮使司再上頭,就是明朝有名的五軍都督府和兵部了。
而明朝的兵源呢?
一開始的時候總共有兩大類,一類是朱元璋建立明朝時拉起來的隊伍,另一類是在作戰過程中,抓到的俘虜。
到了後來,明朝穩定以後,兵源就有了新的來源,一個來源是罪犯,所謂犯了罪充軍的那部分人。
另一類是重中之重,就是明朝通過軍籍制度,在全國徵兵,家裡男丁超過三口的,就徵一個當兵。這叫做垛集軍,如果你加入了垛集軍,你的戶口就從民籍變更成了軍籍,永世不得更改,子子孫孫都要從軍。
這就是明朝所謂的從征、歸附、謫發、垛集四大兵源。
實際上後來明朝還發展了募兵制,出現了僱傭兵,甚至到明朝後期,明朝軍隊大部分是僱傭兵,朝廷不直接發餉的。比如有名的抗倭名將戚繼光的戚繼軍和俞大猷的俞家軍。
瞭解完明朝的衛所制和兵源以後,就不難理解那些兵為什麼會逃跑了。
第一,對於流放的兵源來說,都是罪犯,發配到各個衛所裡,一旦有機會,肯定會逃。
比如,明成祖靖難之役以後,永樂大帝對建文帝的忠臣們大開殺戒,不但株連十族,還搞瓜蔓抄,所謂瓜蔓抄,就是連根拔起,把你老家全村鄰村的人都治罪。這麼多犯人,不可能都殺,男的流放充軍,女的發配教坊司充當奴隸。
據《明宣宗實錄》記載,
巡按山東監察御史張聰言:遼東軍士多以罪謫戍,往往有亡匿者。皆因編髮之初,奸頑之徒,改易籍貫,至衛即逃,此及勾追,有司謂無其人,軍伍遂缺。
第二,對於俘虜軍來說,當然也會跑。因為明朝初年用兵,打的都是異族蒙古或者西南少數民族,抓的俘虜,你把他放在衛所裡,看守不嚴,他能不跑嗎?
第三,對於垛集軍來說,並不是所有人都就地安置,這由不得你自己選,你說你想在離老家近的地方當兵,可以常回家看看老父老母,門都沒有。
很多江南兵,被分配到北方甚至遼東酷寒之地,離家幾千里,他不適應當地,能不跑嗎?
除了各種兵源自身特點導致的逃跑,明軍逃兵嚴重還有一個更大的原因,那就是各級官吏的腐敗問題,其中最嚴重的是,王公大臣隨意徵召衛所軍給自己幹私活,幹工程,讓他們勞累不堪,忍受不了折磨。
比如,明朝丞相李善長回家養老以後,大興土木,但是工人不夠,就找湯和要三百兵馬。後來湯和把這件事告訴了明太祖朱元璋,這件事也成了朱元璋殺李善長的罪證之一。
明朝初期還好,越到後來,貪官污吏越多,使用衛所軍幹私活的越多。
以至於出現了以下的情況:
明朝平時會在全國各都指揮使司抽調衛所軍進京衛戍,跟京城的京營軍隊一起操練。但是,這些進京的衛所軍往往被京城的王公大臣調走去幹私活,搞得他們勞累不堪。以至於當時山東都指揮使司的將領,不得不賄賂五軍都督府或者兵部的高官,求他們不要調集該都司的衛所進京。
這些衛所軍,平時本來要訓練,要學習排兵佈陣,卻天天被叫去搬磚,還不給工錢,因為僅有的一點好處都被各種指揮使、總旗等將領拿走了,所以明朝軍隊逃兵才如此嚴重。
據史載,嘉靖朝,俺答圍攻北京,兵部尚書丁汝夔去盤點京營軍隊人數,本來應該有十萬七千餘人,實際在崗的卻只有六萬多人,只剩下一半了。
到了崇禎朝,逃亡還更嚴重,連能打仗的都沒有,因為缺軍餉,都跑了。
「十七年(1644)王章巡視京營,按籍額軍十一萬有奇。喜曰:『兵至十萬,猶可為也。』及閱視,半死者,余冒伍,憊甚,矢折刀缺,聞炮聲掩耳,馬未馳輒墮。而司農缺餉,半歲未發。」
永樂大帝在的時候,北平最多可是有八十萬大軍呢。
沒有兵打仗,明朝能不亡嗎?
至於這些逃兵怎麼逃的,那就五花八門了。
比如,有的人賄賂上司請假,結果,黃鶴一去不復返,同袍懷中空悠悠。
比如,有的人招呼都不打,就沒影了。
比如,有的人說要回家取衣物,後來就再也見不到這個大哥了。
比如,有的紈褲子弟,一打仗,就拿錢僱人去頂自己的名,打完仗自己再回衛所,然而,那個拿了錢的大哥,根本就沒去打仗,拿著錢跑了。
甚至於,有的大哥,不在衛所裡待著,跑到附近的城鎮農村做小買賣去了。打仗的時候,自然找不到他啊。
反正就是各種鑽衛所制度的空子。所以,朝廷面對逃兵問題,制定了各種懲罰措施,仍然制止不住,除非改變衛所制度和軍籍制度。
當然,這些人也不完全想當逃兵,只是在明朝當兵太苦了,還整天被上司欺凌壓榨,被拉去搬磚。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