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神舟十二號 載人太空船今日升空。這次將三名太空人送上中國太空站,是中國載人太空任務史上的首次,加上上個月「天問一號」探測器繼美、蘇後成功登陸火星,其建設「航天強國」的雄心毋容置疑。雜誌「外交家」專欄作家 Mercy Kuo 便與美國空軍學院太空研討教授 Lincoln Hines 交流,分析中國銳意發展 #太空力量 的原因。
詳細全文:
https://bit.ly/3gx4m05
延伸專題:
【中美宇宙角力:月球的戰略價值】
https://bit.ly/3cjwfqp
【從地球科技到決戰太空,超級富豪們的新戰場:衛星網絡】
http://bit.ly/2NmovYF
【從月球回到地球:登月技術的日常應用】
http://bit.ly/3aqYr9J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CUPodcast 👉 https://bit.ly/35HZaBp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https://bit.ly/2W1kPye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21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0nCZ2HRlr2o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中國登月探測器」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國登月探測器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國登月探測器 在 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國登月探測器 在 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中國登月探測器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中國登月探測器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國登月探測器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國登月探測器 在 [新聞] 嫦娥四號發射:中國登月探測器將嘗試人- 看板sky 的評價
- 關於中國登月探測器 在 嫦娥五號挑戰登月中國再掀太空爭霸戰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中國登月探測器 在 半世紀來那些奔向月球的探測器| 探月之旅- CCTV 中文 的評價
- 關於中國登月探測器 在 中國登月探測器將嘗試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BBC)- 看板sky 的評價
- 關於中國登月探測器 在 【YouTube老外评论】今日,中国成为世界首个探测器登陆月球 ... 的評價
中國登月探測器 在 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去完月球,去太陽
【中國太空站來了 天和號核心艙春季發射】https://bit.ly/3rShSPr
【美國天眼崩塌後 美媒才發現中國這方面超前】https://bit.ly/2JLzA69
中國登月探測器 在 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對外競爭白熱化
【中國太空站來了 天和號核心艙春季發射】https://bit.ly/3rShSPr
【美國天眼崩塌後 美媒才發現中國這方面超前】https://bit.ly/2JLzA69
中國登月探測器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21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0nCZ2HRlr2o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嫦娥五號」探月返回器攜帶1731克月球土壤樣本成功着陸內蒙,任務圓滿完成。這是中國無人探月工程繞、落、回三部曲的最後一步,標誌着中國太空科技取得重大成就,成為繼美蘇兩國之後,全球第三個具備從月球取回土壤能力的國家,也為後續載人登月奠定了基礎。近期中國載人深海探測器、超高音速飛機引擎、量子計算機以及「人造太陽」裝置核聚變放電等多項創科,相繼取得突破,印證中國的「新型舉國體制」效能。惟在科技創新方面,並無捷徑可走,必須遵循科學規律。同時,也不能關起門來搞創新,必須堅持開放,不放棄國際合作,才是事半功倍之正途。自從1969年7月阿波羅登月之旅後,美國在3年間成功完成了6次載人登月任務,12名太空人登月,共取回約381公斤月壤。
蘋果頭條
當局早前宣佈用電都要進入「戰時狀態」,省份相繼限電,今日限電板塊伸延到廣東省,包括廣州、東莞、深圳、中山、佛山、惠州、珠海等市,就連路燈電力也被中斷,有網民上傳街道漆黑一片的停電照片到社交媒體平台;由於水泵斷電,多地斷水。有網民表示,水源供應也在凌晨零時整點被斷絕。廣州市民向《蘋果》表示,她深夜時分致電供電局服務熱線查詢,獲得中國南方電網回覆:「電網故障」,越秀區廣園西路、荔灣區黃沙大道、東風西路、環市西路一帶目前受到影響。廣東省停電停水前毫無預兆大停電,令部份地區有小混亂,醫院、老人院、學校宿舍均受影響,大面積停電;此外,停電波及多地基站發射站,令手機網絡訊號被斷。國家電網早前已宣佈,由於內地用電負荷屢創新高,全國多個省份相繼限電,國網湖南電力更要全面進入「戰時狀態」。
東方正論
試想想,駕駛一艘大郵輪的船長,遇到暴風雨不是沉着應對,認清航道,反而方寸大亂,一時將船舵扭左,一時扭右,見勢色不對又扭左,結果輪船左搖右擺,撞上冰山沉入大海。現在的香港正是如此,在無能政府掌舵下,抗疫全無章法,疫情不斷擴散,就連為市民接種疫苗、藥廠是否免責此等關乎市民生命安全的頭等大事,食衞局局長陳肇始都反口覆舌,一時一樣,令人無所適從。大家必定記得,陳肇始早前出席電台節目,曾拍心口保證港府有監察疫苗副作用機制,有關機制同樣適用於新冠疫苗,如市民接種後有不良反應,衞生署會進行調查,如懷疑疫苗有問題會向疫苗製造商追究。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下疫苗被視為重要「解藥」,港大及理大致力研發疫苗救港,卻因本地缺乏製造疫苗基礎設備而處處碰壁,最終未能躋身首批可用疫苗之列。港大研發疫苗進度受阻,作為研發團隊統籌者的港大首席創新總管兼校長資深顧問何亦武,今年中主動向港府「敲門」,提出設疫苗廠的計畫,惟卻不獲港府撥款支持,只能轉投尋找私人投資者。團隊尋覓半年後終成功與私人投資者達成協議,願意投資十億元及在元朗提供逾十七萬平方呎的廠房,預料雙方會在本月底正式簽約,打破本港多年來的「疫苗荒」困局,成為香港首家疫苗廠,最快明年底開始生產二千萬劑「港研及港產疫苗」。政府發言人回應時承認有機構正與香港科技園討論,工業邨是否有合適地點設立相關生產設施。
經濟社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明年經濟定調,將焦點放在防範金融安全風險,目的是要處理積壓已久的債務風險以及新興互聯網金融可能帶來的隱患,以免發生系統性風險,損害十四五規劃布局。若中央能化解金融風險,有助構建內循環發展,擴大對外開放,更好地應對內部和外圍挑戰。中經會甫結束,國家發改委隨即馬上開會,部署明年工作,會議強調要前瞻性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運用改革思路和市場手段處置企業債務違約問題。前財長樓繼偉昨天在深圳出席一個金融峰會時指,金融亂象會嚴重影響雙循環發展,特別是國內大循環,並不點名談及暫停螞蟻集團上市,是要防範系統性風險。防範金融風險成為明年經濟主軸,其實是貫徹了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

中國登月探測器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網】提供您每日即時新聞、深度報導及新聞議題分析,帶您看見更好的未來! (https://news.pts.org.tw)
———————————————————
追求真相 · 深度紀錄 · 多元觀點
———————————————————
看更多新聞:
■【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中國登月探測器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月球背面 #月球 #月球的黑暗面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有很多科幻電影好像Transformer都有講到月球的背後,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人類至1969年登陸了月球過後,還有幾次的登陸記錄,但是卻沒有去探索月球的背後,那是因為什麼原因呢?是因為月球的背後有外星人基地?還是後面有高文明的人類住在那裡呢?
今天我們就來說月球的背後,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我影片的話,我頻道主要的題材就是一些稀奇古怪,靈異,外星人和UFO或是一些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如果你也喜歡這些題材,歡迎你訂閱HenHenTV。
好!我們開始吧!
最早把探測器送到太空的是前蘇聯的科學家,他們於1959年把月球-3號成功的送入月球的軌道,成為第一個拍攝到月球背後的國家,由於當時剛剛是越戰和韓戰的時期,蘇聯和美國雖沒有直接開戰,但是越南和韓國這些國家就成為了他們的戰場,那時叫做冷戰。不只是兩方互相在武器上面互相比拼,就連其他領域包括探索外太空,科學等等也不想輸給對方,所以美國經過幾次送探測器上月球後,於1969年第一次‘成功’送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登陸月球,在月球上停留大概兩個小時多,那時在全世界直播這些太空人登陸月球表面,那時阿姆斯特朗乘坐的阿波羅11號著陸在月球的這一個點上面,並將美國國旗插在月球的表面。當中直播有曾經中斷過,莫非好像變形金剛那套電影一樣,他們在上面探索到巨大的飛船。。。。
那也用很多證據說登月是造假的,有非常多的疑點,第一,當重達十噸的太空船著陸的時候,應該會有一個著陸的坑出現,如果你看最新中國月兔三號著陸的下面就會看到,第二,沒有星星,在月球上面沒有雲,如果要看星星,的確應該比地球看更加清楚,
第三,太空服頭盔鏡子上面的眩光,在無重力和大氣層之下,月球應該只有一個光源,那就是太陽,但是在他的頭盔鏡子反射的眩光,比較像是攝影棚裡面的燈光。第四,不是所有影子向著同一個地方,像之前說得一樣,光源只有一個,那就是太陽,理應所以或大部分影子都應該向著同一個地方,但是他們登月的影片裡面都向著不同地方,那是否意味著還有其他的光源,例如攝影棚裡面的燈光。。。
可能真的他們在那個時候要贏過蘇聯,才出此下冊?或者是他們看到其他的外星人的基地,才另行拍攝登陸月球影片,來掩飾一下不可讓大眾知道的秘密?我們就暫時相信阿波羅是真的有登陸過月球,
在之前阿波羅10為接下來11號的載人登月前鋪路,由於它進入月球後面的軌道,和地面失聯絡一個小時,沒有畫面的影片,但是在近年來NASA曾經公開過這段失聯時的影片,雖沒有畫面,但是卻捕獲到一些神秘聲音。先讓我們來聽聽這一段聲音。
那官方的解釋就是說這個是當時他們正在測試的備用VHF測距系統的工作。這個系統剛好使用了宇航員正在談論的相同無線電。
那為什麼月球總是只有一面向著地球呢?有些人就說是外星人的科技,讓你們永遠看不到月球的背後,是因為他們有基地在後面,,,
其實是因為是地球的潮汐力的牽引之下,月球本身是地球的衛星,加上月球的自轉是反時針方向,地球也是,但是潮汐力卻是順時針方向的,所以月球是被地球鎖定了,當它自轉到接近90度時,由於潮汐力是順時針影響月球,所以你永遠看到只有它的前面,我拿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解釋,如果你現在綁著一粒球來轉,你是不是只能看到一面,對嗎?同樣的道理。
那為什麼探索月球的黑暗面那麼的重要呢?我們可以看到月亮的前面都是一些坑和平地,但是在月球的背後則是另外一個不同的世界,背後都是一些高山懸崖,而且在月球背後有個非常大的坑,嫦娥四號就在今年的一月3號在這個坑著陸,這個叫艾肯盆地,那這個坑究竟有多大?它的直徑有2500公里長,深13公里,是月球最大,最深也是最古老的坑,那這裡究竟有什麼東西呢?大家就期待他們拿回來的石頭來研究吧!!
關於月球的傳說,有非常的多,大家有看過這張照片吧?這個報導是來自Weekly world news, 在1988年四月的新聞,我看了這份報紙,很多很勁爆的新聞,包括俄羅斯科學家成功複製600個希特勒,這裡寫著這架來自英國的轟炸機,經過百慕達大三角的時候,消失了踪影,竟然在月球上找到。這是假的,這個坑是月球上最出名的坑,叫308坑,或者叫代達羅斯環形山(Daedalus)它的直徑為93.61公里,如果真的有這架轟炸機,那這架轟炸機最少長50公里。。。。50公里呢!!這個很明顯是合成照吧。。。
那我們來看其他的照片,包括在月球上發現金字塔的照片,還有有建築物的痕跡等等的照片,也有人說月球本身是外星人的基地,方便他們觀察地球的,月球裡面是空心的,外星人的基地建築在月壳裡面。那這些是真的還是假的?
我們來看最新在月球上取回來的數據,由於以前阿波羅放了很多地震儀在月球的表面,因此可以測量到月球裡面的核心是怎樣的。月球的核心是比地球大(以比例來計算)大概直徑700公里,它的月幔大概1000公里,而地球的核心比例是相對的比較小。月球不是空心的。
在明年2020年中國即將要送人上去月球,在那時應該有更多關於月球的資料會像世界公佈吧!我們拭目以待吧!
好啦!今天的影片就到這裡,如果你喜歡這個影片,就記得按贊和分享出去,也記得訂閱HenHenTV的同時,關注我的FB,B站還有Instagram,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中國登月探測器 在 嫦娥五號挑戰登月中國再掀太空爭霸戰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中國 的嫦娥五號月球 探測器 ,(24號)凌晨4點30分由長征五號火箭載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這是 中國 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如果順利完成, ... ... <看更多>
中國登月探測器 在 半世紀來那些奔向月球的探測器| 探月之旅- CCTV 中文 的推薦與評價
然而,早期 登月探測器 採用的是最原始的硬著陸方式 登月 ,例如蘇聯的月球2號和美國的徘徊者4號。19 ... 【#風味 中國 食澳門七彩炒肚尖:老菜新做,做出. ... <看更多>
中國登月探測器 在 [新聞] 嫦娥四號發射:中國登月探測器將嘗試人- 看板sky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46492585
嫦娥四號發射:中國登月探測器將嘗試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BBC)
中國周六(12月8日)凌晨「嫦娥四號」探測器從四川西昌發射,該探測器有望進行人類
歷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載有「嫦娥四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周六凌晨
2時23分發射升空,中國已宣佈發射成功。
由於同步自轉的原因,月球面對地球永遠是一個面,直到1959年,蘇聯發射「月球3號」
探測器,才讓人們遠遠一窺月球背面的場景。「嫦娥四號」是中國野心勃勃的月球計劃
的一部分。由於月球背面沒有來自地球的無線電波干擾,被視為天文觀測的極佳場所。
此外,它預計還將對月球背面的礦產和地貌進行勘探。
首次造訪月背
儘管嫦娥四號已發射升空,但它仍需要在地月轉移軌道經過數十天飛行,並進行近月制
動等操作後,在明年1月著陸月面。中國媒體報道稱,「嫦娥四號」將著陸在月球背面南
極地區的馮·卡門(Von Kármán) 環形山,落月過程地球方向不直接可見,所有與地
面通信聯絡都需要靠半年前發射的「鵲橋」中繼衛星完成。
BBC科學事務編輯保羅·林肯(Paul Rincon)解釋道,馮·卡門隕石坑是科學家們很
感興趣的地方,因為它位於月球最大最古老的撞擊地貌南極-艾特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 basin),這可能是數十億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形成的。
創造艾特肯盆地的強大衝擊力可能已經穿過月球地殼,直抵地幔層。嫦娥四號的儀器可
以對這一說法進行檢測,從而揭開地球唯一天然衛星的早期歷史。由於月球自轉一周所
花時間和繞地球公轉一圈所花時間相同,人們從地球上永遠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這被
稱為「潮汐鎖定」。
人們通常稱面對地球的一面為月球正面,而不可見的一面為背面。不過,月球背面也能被
太陽照亮。月球背面看起來和正面很不一樣。它的地殼更厚、更古老,有更多隕石坑。此
外,相比遍布月球正面的月海,月背看上去也更加「光滑」(月海並非真正的海洋,而是
由熔岩流形成的大面積黑色玄武岩平原)。
實驗目的
在登陸時,「嫦娥四號」的兩個組成部分著陸器與巡視器將進行分離。中國媒體報道
稱,著陸器攜帶了兩個相機、研究太陽風暴的低頻射電頻譜儀和德國基爾大學研製的月球
中子及輻射劑量探測儀。俗稱月球車的巡視器則帶有全景相機、用於進行月表礦物化學成
分探測的紅外成像光譜儀、用於進行月壤厚度和結構探測的測月雷達,以及瑞典空間物理
所研製的中性原子探測儀。
保羅·林肯說,「嫦娥四號」預計將為中國向地球運送月球岩石和土壤樣本鋪平道路,
它還將對月球背面無線電環境進行勘測,這將為未來月背射電天文望遠鏡的建立打下基
礎。值得一提的是,「嫦娥四號」的著陸器還攜帶了一個3公斤重的小型實驗室「微型
生態圈」,內含蠶卵、土豆和擬南芥種子,該實驗由28所中國大學設計。
「我們想研究月球上種子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該實驗指揮、重慶大學副校長劉漢
龍對新華社說。「微型生態圈」首席設計師謝更新則表示,該實驗的溫度要控制在1到
30度之間,並適當控制濕度和營養。「我們將用一根管道將月球表面自然光導入罐內,
以讓植物生長。」
勘月野心
「嫦娥四號」發射是中國「嫦娥」系列探月工程的二期工程之一。嫦娥工程於2003年啟
動,前兩次嫦娥任務(即嫦娥一號、二號)的目標是從繞月軌道進行遠程探測並收集數
據,而第三次和第四次則要「登陸作戰」。
「嫦娥四號」探測器的設計基於前身嫦娥三號。2013年,嫦娥三號帶著月球車「玉兔」
軟著陸在月球雨海西北部的虹灣地區,成為繼1976年蘇聯探測器「月球24號」後,首個
在月球表面軟著陸的探測器。
根據計劃,嫦娥五號和嫦娥六號將攜帶採樣返回裝置,採集月球岩石和土壤並送回地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2.104.153.1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ky/M.1544325345.A.DC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