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診療】大家好!為了大家安全,減少門診等候與近距離接觸風險。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開設視訊門診,我原本星期三下午與星期五下午門診時段設立視訊診療,相關門診開設籌備中,視訊診療連結處網頁如下,請大家留意網頁公告。原時段能夠用視訊的話請大家儘量減少暴露風險。
(網頁系統建置中,大家之後可以再確認)
【視訊診療說明】
進入視訊後請填寫「健保卡姓名」!
•看診前請先備妥「健保卡」,診間將依您的「預約號次」依看診順序與您聯繫,請確保電話暢通,若打3次電話無人接聽,即視同取消預約
【視訊診療】請於看診前下載視訊軟體Microsoft Teams(如以電腦視訊不需下載軟體),於當日門診預約時段,進入視訊連結線上大廳等待
【電話診療】看診時段請等待診間電話與您聯繫,將轉接予主治醫師為您提供診療服務
•看診後,請持病人健保卡至兒童醫院學士路大門口「藥來速」窗口戶外繳費、領藥
【繳費】為加快領藥時效,請善加利用阿佩支付。無法使用阿佩支付者,可至藥來速繳費
【領藥時間】看診當日12:00後、下午診:看診當日17:00後,非藥來速服務時段,可至立夫醫療大樓2號窗口
藥來速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8:00~18:30;週六08:00~13:00
中國醫兒童醫院看診時間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爆卦] 希望我家能讓你們有所警惕 https://disp.cc/b/163-dCAf 『我們家的例子或許你們看了會明白,也因為昨天有版友發了文也讓我想把我們家的狀況分享出來,也許我們的狀況可以讓你們有所警覺。
家裡的狀況
爸爸,先說他的先天狀況,他年紀已經很大,行走不便,兩腿已經換上了人工膝關節,其實年限已經差不多加上跌倒他從年初就開始沒有出門,出門只去診所和掛號加上不良於行配合老人卡固定計程車外出。另外他就是超高風險群,高血壓+糖尿病+超高年齡。
媽媽,除了因為親戚有個孤老的必須定時探訪醫院外沒有其他的路徑,頂多家附近的麵包店採買麵包和固定店家買冷凍食品外不會去哪(也是有固定掛號檢查身體)。年齡也只比爸爸小兩三歲而已。
我老婆,上班下班固定外,我偶爾下班會帶他一起採買和吃碗麵就回家,其實我們也都非常固定,沒有特別跑哪。
我兒子,一歲半左右,疫情爆發後再也沒帶他出門。
我,疫情爆發後,我去了大賣場兩趟購買物資外就是固定上下班帶老婆,以及你所知道的全聯之類的固定採買。因為我們家庭考量的原因,我是在家帶小孩。
我會從頭說明起我們家到現在月底所發生的種種,以及講一下面臨到的所有狀況。
5/18我爸爸有感冒症狀(輕微)因為平時配合的家庭醫生沒開門想禮拜三再去。
5/19我爸爸開始不愛吃甜(以往能吃的甜度開始變得不能接受。這時還沒發燒,醫生看完後給了一般的感冒藥就回家了。
5/20爸爸開始發燒,也是今天開始爸爸忽然胃口不好,四肢疲弱,我們因為爸爸平時出門都很固定+爸爸年初摔倒後身體就開始不好,以為是感冒讓身體不好。
這時我開始打1999和平時配合的大醫院詢問可否看急診(此時因為新聞播報說急診關閉不收人,沒足夠資訊下爸爸身體虛弱我不想白跑一趟讓爸爸勞累。)
打了很多電話得到的消息是
:我們只收治重症病患。
這時問爸爸,爸爸雖然已經不太想講話,不過都還是能表達意識狀態。
5/21媽媽那邊得孤老親戚因為生命跡象已經也有問題,所以也在準備後事。爸爸依然同樣狀況,無法親自下床,走路吃力,發燒持續所以我一早就開車帶著爸爸去平時的診所看病。醫生此時有詢問爸爸是否要去通報和篩檢。爸爸覺得沒必要,因此拿了退燒藥後即回家。晚上吃藥後就有退燒(不過還是37度以上)
5/22白天沒什麼大問題,孤老的親戚走了媽媽執意要出門,我這時覺得已經不太對勁了,我請媽媽不要出門,媽媽還是出門幫親戚處理後事。晚上爸爸忽然急速惡化(發燒更嚴重,意識迷茫)我打了半小時的救護車才來,緊急送醫院。
本來以為是什麼併發症,因此我在兩天前已經請媽媽準備好衣物讓媽媽去陪爸爸。上救護車也是媽媽陪爸爸去。
到了醫院後過了半小時,醫院醫生跟我打電話。
:對不起,請問是xxx兒子嗎?
:我是。
:你爸爸的狀況很不好,血氧已經在60多了,關於一些可能隨時要準備的文件我們不希望你媽媽簽署,希望年輕人能來。
:好的。
我趕緊到醫院,醫生只讓我進去見爸爸。
我跟爸爸講的最後一句話。
:爸爸,你還要好好的康復,不要想太多,小屁孩還在等著你寵他。
爸爸這時帶著呼吸器,還是有意識的跟我點了點頭。
好了,接下來的半小時最難熬。
爸爸確診了,急診室驚呼,(用代號稱呼)(可是我一聽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明白是在說我們家)
Oh shit XXX確診了,糟糕了。
醫生過了十五分鐘後出來,跟我們說爸爸確診,並且討論是否氣切以及我們的簡易接觸史。
這時也許病患的量還沒多到誇張,所以護士們也只叫我們在外面,我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時我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我怕媽媽不舒服,而且我慌亂了,醫生也因為判斷說我跟媽媽都是親密接觸者,只要有一個採檢就行,因此只有我去做篩檢。
可是我已經觀察到,很多都是中老年紀也許沒這麼嚴重可是都是類似症狀的患者不斷的往急診室走。
第一次快篩,我是陰性,因此我們就回家等消息了。
回到家以後,我們開始緊急打電話。
媽媽因為這時還沒有症狀,我也都有貼身照顧爸爸快篩陰性,所以我們還沒有自覺性,我們只知道我們必須開始隔離了。全家在客廳戴著口罩討論接下來該怎做。然後我叫媽媽開始自己住(他們臥室有獨立浴室)不準出來。
5/23正常的一天,由於我們臨時被告知確診,我們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我們不敢外出,所有該通知的鄰居、親戚之類的都通知。媽媽那一邊也因為我那時沒能阻止他,所以讓她那邊葬儀社、醫院、親戚為數不少的人被自我匡列。(沒任何通知)
晚上接近10點的時候醫生忽然打給我,跟我通知,我爸爸血氧已經掉到更低的數字了,拉不回來,我再三的拜託他們,也很感謝這位醫生,他最後用對講機按擴音,然後用手機讓媽媽和爸爸說最後幾句話。
5/24 凌晨接到電話。
媽媽午餐過後開始發燒,這兩天我已經打了上百通電話1922 1999疾管署,你想得到檯面上的電話我都打過了,沒人理我們。最後某個單位直接跟我們講。
:你現在是陰性對不對?
:對
:那你現在沒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對不對
:對
:那你要出門我們沒法控制你
:你的意思是我可以開車載媽媽去看醫院嗎?
:我沒教你這麼做,妳不要釣我。
帶媽媽去醫院後,我那天非常無助,我到我們家附近的大醫院,我在急診的停車場門口下車詢問,我媽媽發燒了,我們家有確診者,請問你們收嗎?
歷經了6個小時,媽媽也確診了。這六個小時我只看到的是進進出出的病患大多都老人家,救護車下來的都是重症病患。也根本收不了,甚至連輪椅都不夠只能讓不良於行的病患坐在椅子上等待。
5/25補充一點禮拜一晚上已經接到關懷電話,禮拜二開始有負責我們的人開始做簡單疫調以及足跡確認,因為我父母確診,我強烈今天要求帶我老婆和兒子去篩檢。
關懷我們的人員答應我開車外出去篩檢,在出發前兒子也開始發燒,早上出門,因為兒子還小的緣故我們要求兒子做完快篩後我們回去等通知。
這時我看到其實比起前一天更多症狀更嚴重的老人家們不斷送進來。
5/26兒子告知確診,老婆陰性。
晚飯過後,我開始出現症狀,而且不輕微,我判斷之後請求救護車篩檢。晚上八點到凌晨兩點接近三點回家,我快篩還是陰性,醫生判斷不太對幫我做X光和CT,我沒抽血檢驗是因為我畏針,覺得有問題CT和X光就可以判斷。醫生說我確實有肺炎,我自己判斷該有的症狀都有,拿了藥以後他們原本還要我搭防疫計程車回家,(此時還沒開放搭乘確診病患,雖然我是陰性不過我該有的一個症狀一個也沒少)
最後安排了救護車才總算到家。
5/27我不敢把我確診的事情跟我媽媽講,我兒子發燒很嚴重,我也開始持續向熱浪式得一波一波的發燒症狀發作(此時血氧95,前幾天還沒發作前從親戚那拿到血氧機我還有98)
兒童醫生追蹤問診是跟我們提到她怕的是之後兩三個禮拜的免疫風暴,要我們注意小孩子兩三個禮拜後的肚子疼發燒症狀。
我媽媽關在房間裡更不敢跟我們講實話,不過感覺他已經開始症狀再讓他不舒服,也許是兩個親人的走加上病痛的發作。
確診當天我已經打了不知道多少通電話,我非常的無助,我知道基層都忙翻了,可是我們家真的已經沒有任何本錢再因為延誤或是有機會的情況下浪費任何一滴點原本可能可以提早治療的時間。
5/28原本通知媽媽可以入住檢疫旅館,當天到今天都沒任何反應,中午過後我和老婆感覺媽媽忽然狀況變得很不好,再拜託關懷我們的人員協助下,媽媽原本要住檢疫所改直接住進負壓式隔離病房。
5/29今天也許媽媽因為住進了醫院,我全身緊繃的心情放鬆,晚上燒更嚴重,我血氧掉到88-90。不過自己判斷還能正常,加上醫療量能吃緊我就沒要求再去醫院了。
媽媽血氧掉到80沒跟我們講,小孩發燒痊癒。
5/30媽媽狀況還是很不行,也許疾病加上自己一個人在醫院,醫生有把他血氧拉回到95。我發燒看起來還是會持續燒,關懷中心跟我講會請醫生視訊看診。親戚特地送了麥當勞來,這是我們這一個禮拜唯一能吃得下口的食物。剛順完文章醫院打電話告知有點打不上媽媽的血氧,由於症狀未達到健保卡的標準,治療用藥2萬元需自費。
.
講講情況。
1、誰在跟我說疫苗的事情,我可以很明白的講。我爸爸很怕死,他早就問過他配合的醫生診所可不可以打疫苗。醫生跟他講他年紀大,等過一陣子數據比較多了他再打會比較安全。側翼的垃圾們,你們自己都可以滾動式調整,你們就不允許老百姓們滾動式調整?
2、我四次陰性,別再跟我講笑話。我就是例外,懂嗎?我就是,別以為你陰性就沒事。底下附圖證明好嗎?
https://i.imgur.com/uLHEnG4.jpg
3、政府去年守得好,去年的紅利加分沒讓他們為所欲為嗎?錯了就改,為什麼這點看不懂?什麼叫做去年守得好你們不感激,今年你們就抱怨連連?
4、去年的相信政府,如今就是我們家最鐵的寫照。你們在笑中國不好,我只講問題點。
ㄧ、去年全世界大國家有哪個幹得比中國好?事實上中國死的人不少,最少今年已經壓制下來也有(沒選擇)疫苗可施打。
二、他們邊境隔離你們要不要去看看有多嚴格?
三、我岳父岳母能天天出門打牌遊玩。對,他們的政策就是痛下去並且嚴格控制才能穩定住。
5、1922、1999、疾管署、衛生局基本上都單幹,資料整合不到位。而且各有各的說法以及一套SOP。當然,上禮拜是最兵荒馬亂時期,我能諒解我能體諒。只是我們家這樣我當下沒有任何幫助感我非常的無助。
6、我和我老爸老媽其實症狀(發燒、胸悶)前其實我這兩天回推有發現到,我們對甜的東西感度變很高,以往我們能吃的甜的食物變得很難以下嚥(非水果比較準確)。我們家都是這樣(小孩畢竟還無法表達因此無法判斷是否一樣)
7、我和我老婆從來不覺得我們能躲過,我們遵守著各項SOP還被調侃,你們家都這樣了,你覺得你躲得過嗎?我們從來不覺得我們躲得掉,只是為什麼乖乖遵守就被當笑話來看呢?我當然知道你們已經每天上班十二小時很累,我也不想浪費資源在我們年輕人身上。
8、禮拜日我爸確診到禮拜三,我可以很明白的講,假使我們家沒有自覺就開始居家隔離的話,這三天的空窗期其實才是最恐怖的。這也是疫調應該到最後沒有任何的意義可言的原因。
9、回到上一點,因為臨時,我們什麼都沒有準備,我卡費沒繳銀行雖然讓我遲繳不過我卡上限接近臨界點,現金沒人敢收,連外送都不送上樓,我們也不敢叫。畢竟我們只剩現金和還需送上樓(雖然有電梯)
10、里長很沒用,不用請里長幫忙,1922、1999會講叫你要跟里長溝通消毒和丟垃圾?實際上應該還是關懷你的單位幫你受理丟垃圾的服務。
11、我不知道為什麼沒人能理解,高危險族群群聚家庭,即使我們沒確診,我們已經沒有任何心力處理每一餐,為什麼沒有配合的需求餐廳可以固定提供餐點。
12、補充第二點,我陰性,所以地方都知道我症狀一定確診,上面的卻說我陰性,你們懂狀況了嗎?某醫生拍桌罵的我感同身受,有多少我這類陰性的人在上面只是一個數據?甚至連數據都不是?補充一點,我兒子能住防疫旅館,我和我老婆不能因為我們陰性,還要再抓我們去挖鼻孔。
13、鼻孔的處o權很珍貴,你們要好好珍惜,被強插真的很不好受,尤其都有了症狀卻還是陰性。
希望我家的狀況,能讓你們明白,台灣現在面臨到的情況不是你每天跟朋友討論吃夏慕尼還是馬辣外帶爽爽吃然後下午去好市多採買這麼開心。
尤其老人家,你們家真的老人家硬頸講不聽的,帶他去台北大醫院走一遭看看好嗎?
另外細節上的瑕疵之類的請容許我還在有症狀無聊時能竭盡所能把記得的消息打出來,可能會有誤差,請體諒。盡量不再回文。』
#強化三級警戒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COVID19 #COVID2019
中國醫兒童醫院看診時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龍鳳第一次視光檢查,有點傷心的消息|
📌為什麼突然要去檢查視力?
小鳳大約二歲半左右,我們發現她有時候晃神時,右眼會沒有聚焦,但因為頻率不高就不是太在意。當我還在台灣一打三的時候,有一次載車上錄他們聽什麼點CD歌曲時,一位粉絲非常好心私底下發訊息給我,提醒我注意一下小鳳的斜視,有機會可以帶去給醫生檢查看看,老吳也很在意這件事,畢竟是他寶貝女兒美麗的雙眼,一直叫我帶她去眼科。
可是我覺得小鳳當時還小,檢查時可能難以配合比劃說明「E的缺口」,又,這種事可能會隨年紀逐漸改善,加上他出現頻率不固定,大約只有10%不到的時間會出現,怕看醫生時沒顯現症狀實在難以說明,自行推斷一般的視力檢查感覺三歲左右在做比較合適,所以我決定先觀察一陣到三歲再說,順便偶爾就拍照錄影存證,隨時能提供證據給醫生XD。
-
又過了大半年,現在龍鳳已經三歲多,表達能力與理解能力顯著提升,小鳳的右眼狀態也是一陣一陣,有時候好幾禮拜都沒出現,有時候又會連續幾天在她「放空」、「有點累」時就會出現右眼短暫外斜的狀態(通常是吃飯或坐車時出現),於是我在四月下旬預約今天做視力檢查。
原本主要是想檢查小鳳偶爾斜視問題,但我觀察小龍平時用眼習慣也有點擔憂,我發現他有時候看書都會越看越靠近,看書的距離比翰翰跟小鳳要近一點,特別是如果念小書,他如果不會念或念錯就會想要貼上去的感覺,讓我十分擔心他是否有近視問題,所以就一併掛號帶去檢查視力。
-
📌上海檢查兒童視力的地方
人在異鄉生活,去哪裡看醫生是個大難題,完全不是台灣方便安心又便宜的醫療體系可以想像。在上海,要躲避人潮,通常都會去私人診所,光是「掛號費」通常都是400人民幣起跳,便宜一點可能也要200人民幣。視力檢查這種在台灣可能只要付健保掛號費150或250台幣左右,但在上海的診所「兒童套餐」都會包裝得很絢麗,各種檢查項目什麼眼軸長度做一做,包一個package給你 299人民幣,像我閨蜜有幸遇到團購可以買到199人民幣就覺得很划算(對,中國什麼都能做團購,因為真的很有需要啊)
因為龍鳳年紀比較小,加上我沒看到這也能團購,想到檢查視力要花這麼多錢,我覺得眼科醫生應該要先幫我檢查翻白眼頻率過高、角度過大的問題,所以我選擇先去上海市兒童醫院看診,掛號費只要25元,一個反差很大有沒有。
上海市兒童醫院算是我的愛院(這樣講有點奇怪),算是顛覆我之前在上海看過復旦兒童醫院的經驗,裡面的醫生與志工服務素質都還不錯,而且什麼都能用機器掛號、報到、付錢,方便快速到不行,繳費完全不需要取號碼牌大排長龍付費,就連領藥都很電子設備好先進(可以看圖)。龍鳳過去有幾次晚上掛急診,包含其中一次幫小龍手指縫針,都只花了一兩百元人民幣,這要是去私人診所,看看沒有一兩千人民幣走不出來吧!
-
Anyway, 我今天就自己帶龍鳳去兒童醫院視力檢查,留阿姨在家打掃煮飯,工作效益極大化(笑)到現場又是醫師檢查、又是驗光做各種檢驗,才發現費用也不像我想像只要25元那麼簡單,小龍做驗光項目額外自費184人民幣,小鳳還多做斜視角度之類的,334人民幣,價格是不是也很不簡單!(莫非診所還比較划算嗎?但,我之前諮詢某家診所,他建議我那麼小年紀去大醫院比較好)
為了今日的視力檢查,昨天我們還拿出康軒學習雜誌第100期贈送的視力檢查海報練習了一番,實際派上用場真的覺得超棒的!
不過去檢查後卻得知讓我心痛的消息💔
👧小鳳雙眼視力皆為1.0左右,右眼的確有間歇性斜視,角度30度還不小,但因為頻率不高,所以醫生不建議做任何處置,我們也沒有辦法做什麼改善(我會再查資料看看),基本上只能繼續觀察,注意到有50%頻率左右的話才會手術。不過小鳳的部分我早有心理準備,與我個人猜想的也差不多,不至於太驚訝,可是小龍的檢查結果卻讓我有點傷心。
👦小龍在視力檢查比手畫腳時,我發現他在0.5時就比不出來了,當下我傻眼,以為會不會他是太謹慎不想答錯才想很久,但結果不是的。右眼無論是機器測或用手比,都是0.5左右,也就是近視啦嗚嗚嗚......(但左眼的機器與手比的結果有點奇怪可能我沒看懂)
可能因為年紀小,沒有直接滴散瞳藥水,醫生開了散瞳藥膏給小龍,每天晚上睡前使用,下週同一時間回診,再驗光一次確認是否為假性近視,小鳳則是不需要再回診。雖然有點傷心,但我們自認平時沒有什麼不良習慣,說實在看書也沒看那麼多,就讓我當作是他先天性的體質,我跟老吳安慰自己反正兩人也都是近視,這年代孩子近視只是早晚時間問題,現在早點發現他的問題,提早好好保養也是好事。下週回診後,我想我的重點就要放在找一副好看的眼鏡,讓小龍戴眼鏡還是能維持「哥就是帥」的形象。希望能搞不好、不小心,下次檢查發現一切正常🙏
媽媽們除了要相信自己的直覺,也記得三歲以後最好定期每半年或一年帶孩子檢查視力,預防保健喔!
😎
-
💡補充:
1. 其實在3歲左右,有人說視力0.6~0.8都還算正常,因為眼睛還在發展中,只是小龍0.5跟小鳳1.0都落在外面,就讓人覺得需要追蹤跟複驗一下。
2. 檢查眼睛視力先點散瞳再做會更準,並且要參考眼軸長度、曲度等複合討論。我們這週先點散瞳,下週會再驗光一次,同時我也會再預約私人診所複查,確認不同機器與不同醫師的說法,再尋求最適處置。
3. 謝謝大家的關心與心得分享,感受到滿滿的愛,然後我也沒有太傷心,我會努力讓不可改變的事let it go,然後做我可以努力的部分,再次謝謝你們唷🌹
中國醫兒童醫院看診時間 在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門診表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推薦與評價
近30年來,兒科醫療一直是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發展重點,除了不斷擴充兒科病房及充實醫療設備之外,也積極培養優秀的兒科人才,並努力提升教學與研究水準。,中國醫藥 ... ... <看更多>
中國醫兒童醫院看診時間 在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後/長新冠常見的生理心理問題與具體可行的照護方法,期能幫助國人一起面對未知的疾病。 在英國,2020年牛津大學全民健保署基金會開辦「長新冠整合門診」,並依據照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