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不該有城鄉差距 苗栗醫療人權的巨大挑戰
文章很長,請慢慢細讀
這一年來因為疫情紛擾,又適逢衛福部桃園醫院感染事件的發生,在超明提出苗栗人在醫療資源上的無奈與委屈後,許多鄉親紛紛關注苗栗醫療資源匱乏的問題,看完鄉親的留言,這是超明這近十年的慟!
長期來,苗栗沒有完善的重度緊急醫療資源,每萬人口重症病床數是本島倒數第三少,導致每天數千人次必須跨縣市就醫,除了延誤醫療黃金時間,連帶著家屬為了照護生病親友,舟車勞頓下更是身心俱疲,「一人患病,十人於途」。
超明從民國101年、第八屆立委一上任後,即全力協助苗栗縣政府推動「遠雄健康生活園區─趙萬枝紀念醫院BOT興建案」,並爭取國家衛生研究院「北部國家癌症研究中心」預算,建構醫療園區的完整性。尤其是國家癌症研究中心更是醫療園區的重中之重,該中心規劃了50床的癌症病床,一方面可以照護癌症病患,另一方面研究癌症的治療方式。現在全國唯一的國家癌症研究中心在台南成大醫院旁,北部尚缺乏這樣醫學研究與治療並進的硬體環境,因此超明是卯足全力爭取,希望進一步提升苗栗醫療品質。
但醫療從來不是白吃的午餐,私立醫院要精算不虧本。遠雄醫療園區當初規畫BOT案時,除了找台北醫學大學合作來經營醫院外,也有將長照中心納入園區,希望透過這部分營收來平衡醫院的虧損,讓醫院能永續經營,卻被少數立委刻意貼標籤,汙衊遠雄與縣府官商勾結、竊占國有地,只是為了炒地皮,導致遠雄集團在104年4月喊卡。事後經監察院調查,清楚說明全案並無貪贓枉法、違法亂紀,還給縣府公務員公道,只是遠雄集團已放棄在苗栗蓋醫院。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苗栗人的醫療人權被政治算計犧牲了。這對超明是第一次重大挫折。
當遠雄集團宣布放棄後,超明立即偕同志榮立委帶領地方鄉親在立法院請願,邀集行政院副秘書長徐中雄與國發會、衛福部、經濟部工業局、財政部國產署及國家衛生研究院等一同研商,與各部會達成共識。第一,衛福部不收回遠雄健康生活園區申請450床急性一般病床之醫院許可;第二,重新評估規畫衛福部苗栗醫院興建急重症大樓的需求;第三,衛福部將加強苗栗轄內醫院急重症照護服務品質;第四,國家衛生研究院北部國家癌症研究中心研擬搭配其他醫院規畫設置;第五,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繼續提供20公頃的國有土地供苗栗縣政府辦理醫療招商。透過共識要延續苗栗醫療建設的希望。
而趙藤雄董事長在基於回饋家鄉的意念下,遠雄集團接洽了中國醫藥大學,雙方簽下合作意向書,由中國醫大評估接手。然囿於私立學校法與醫療法的法律適用問題,於是在105年初,超明發起會議,同志榮委員、徐耀昌縣長與中央各部會協商,希望解決並加速中國醫大進駐苗栗的期程。同時,超明也草擬提案來修正醫療法,試圖從法律層面解決中國醫大接手新醫院的問題。
就在想方設法要解決問題的同時,新竹縣捷足先登,新竹縣政府在竹北的健康產業園區經公開招商,確定由中國醫大得標,將設置包括癌症、腦中風、心血管與急重症等七百九十二床規模的醫院。中國醫大因為標得此案,最後放棄苗栗蓋醫院的計畫。繼遠雄集團後,這是超明協助爭取大醫院的第二次挫折。
除了爭取私立醫院的投資,超明同時向中央爭取公立急重症醫院的進駐,提議將公立的部立苗栗醫院遷移至後龍醫療園區,擴大醫院規模,這部分就必須在中央同意下,才有機會達成。105年12月,發起萬人連署行動,呼籲中央重視苗栗急重症醫療需求,並於106年總質詢,向民進黨執政後的第一任行政院院長林全遞交萬人連署書,希望中央接手後龍醫療園區,打造長照國家隊示範園區。當時林全院長也承諾由林萬億政委協助。但……
苗栗還是要自立自強,107年,超明協助縣府向財政部申請撥用20公頃土地繼續推動後龍醫療園區。也爭取財政部補助縣政府150萬元,持續推動「苗栗縣衛生醫療健康園區開發BOT案」,然而歷經兩年努力,五次招標還是流標。但是另一方面,部立苗栗醫院終於在109年通過興建急重症大樓(有大樓也要有醫生!?)。104年的五點共識,僅剩第四點尚未達成。
回首這十年,超明與劉政鴻前縣長、徐耀昌縣長以及志榮委員無不竭心盡力爭取急重症醫院進駐苗栗,然而私立醫院在財務考量下退卻,公立醫院在預算限制下只能局部增加量能,距離苗栗人期待的大醫院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苗栗人仍須遠離家園就醫,這是苗栗人的悲哀,雖在同一國度,但生命卻有城鄉差距。
展望未來,超明仍會協助縣府,爭取大醫院的進駐,提升苗栗醫療量能,終結苗栗人遠行就醫的困境;也呼籲中央政府,重新檢視醫療資源分配,讓公立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或是成立國家級公立醫院進駐苗栗,保障苗栗人就近就醫權,讓繳一樣健保費的苗栗人不用舟車勞頓,不再「一人患病,十人於途」。
中國醫藥大學 遷移 在 李孟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公辦養生 健康人生」,台南市立仁愛之家,將轉型成立「台南樂活長青園區」,成為南市第一家公辦銀髮養生村,讓長輩以悠然的態度樂活過日子,感謝安南醫院及中國醫藥大學的團隊的大力協助,以醫養合一的模式,讓市民得到更妥善更完整的照顧。
園區內部除規劃56間適合健康長者居住的安心住宅外,也規劃失能老人日間照顧中心、運動公園、體適能室與社區圖書館、學習教室等設備,由公私協力的方式來做 可讓民間的人力投入,讓設備及人力資源活化,達成最大效益,兼具長輩生活照顧、健康管理、休閒養生以及專業諮詢等服務,非常值得期待。
此外,台南的榮民之家,未來將遷移至平實營區,並預計局明年初會發包,並將設置天橋及無障礙設施直通高雄榮總台南分院,新樓醫院麻豆院區更設置安養中心大樓,也都是為長輩建立醫養結合照護環境的優質典範。
中國醫藥大學 遷移 在 交通大學校友會 NCTU Alumni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交大台北校友會2016第四季理監事會在1/4舉辦,感謝曾金池學長以及吳銘雄學長招待的佳餚美酒。
本次理監事會邀請到 交通大學布袋戲社 揭開序幕,接著由陳自諒學長分享腸道保健知識、林健正教授報告交大台南校區的近況與發展、經管所的劉民翎學長介紹台北校區現況與未來規劃、張俊傑學長介紹台北校友會羽球社,最後由音研所的黃英樺學姐分享在緬甸進行的音樂教育計畫。
真是非常充實有意義的一個晚上,感謝校友們的團結與努力,您們都是偉大大學的偉大校友( ^.< )
交通大學台北校友會於2017年1月4日假台北春梅子餐廳舉行年終聚餐,各方校友帶來的表演、演講與校訊分享為大家帶來充實豐富的一場饗宴。
餐會由去年獲獎連連的交大布袋戲社的精彩表演揭開序幕,學生自行編寫的有趣短劇讓在場校友看見傳統戲劇的新活力。布袋戲社也預計在今年開拍電影,目前尚在募款籌備階段。
接著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師,同時是交大EMBA校友的陳自諒學長分享腸道保健知識。
林健正教授則向大家報告交大台南校區的近況,在現有的光電學院後,交大又將在此新創綠能學院,推動太陽能等綠能研究,帶領台灣能源產業邁出新的一步。未來也計畫配合李安導演在台南的電影基地,規劃電影學院,使交大有更多面向的發展。
另外,經管所的劉民翎學長提到台北校區未來會遷移到國家創新創意中心,原址則回復古蹟功能,做為博物館使用。
除了各校區近況,張俊傑學長也為大家介紹校友羽球社,提供校友運動交流的管道。音研所104級的黃英樺學姐則分享了在緬甸進行的音樂教育計畫。
本次台北校友會聚餐就在滿滿兩小時的表演與分享中圓滿落幕,期待下次再與校友們相聚。
#校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