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回憶錄0827)
通俗文化的記憶
有讀友問我能不能多寫些戰後香港的事,如平日生活、物價、交通等等。
我不是寫香港歷史,也不是寫生活記事,只是寫自己記得並想記下來的事。說交通,五六十年代港島與九龍的交通都靠渡輪,我隨父親坐汽車渡輪來往港九也不知多少次了。海底隧道和地鐵,都是七十年代才有的,相信是六七左派暴動之後,港府施政理念有改變所致。原委以後再談。
物價也記不得許多了,但從報紙售價可以大體上反映當時的物價和市民生活狀況。報紙售價一毫(一角)大概維持到七十年代初。1963年我參與創辦的《伴侶》半月刊,每份五毫;1970年我創辦《七十年代》每份七毫。
一毫子一份的報紙,那時有幾十份,可見有很多人願意投資。每間茶樓門口都有一個大報攤。許多茶客買一份報紙去嘆茶,嘆一兩小時後,就在報攤補五分錢(一個斗零)去換另一份報紙帶走。
嘆報紙嘆的就是港聞、狗馬、副刊,副刊主要是追小說。因此,那個時代,副刊的小說寫手是報紙要爭奪的。副刊專欄大都是報紙老闆親自管。寫手們寫的,有偵探小說、社會言情小說,而其中,又以作家高雄在報紙寫的連載,最能反映當時的流行文化和社會思潮。高雄生於1918年,1981年去世,原名高德雄(或名高德熊),筆名有經紀拉、小生姓高、石狗公、史得等,六十年代為《明報》寫怪論用筆名三蘇,而廣為人所知。他開創了「三及第」文體,並開創以貼近時事的社會處境小說《經紀拉日記》和《石狗公自記》。在眾多為報紙寫連載的通俗作家中,高雄可說是代表人物。他寫作題材之廣、產量之多、語言風格之奇,可說無人出其右。很多市民每天閱報都為了追讀他的專欄,最多的時候,他在十多二十份報紙的副刊有連載專欄,每專欄一千字,每天寫近二萬字。每一個專欄的小說都有連續性,他的奇才是要交稿才寫,居然記得每一個專欄昨天寫到什麼情節而可以續下去。而且可以引起讀者追看。他寫稿速度極快,曾經形容是像「縫衣車」那樣,右手拿筆不動,左手將稿紙往上推,大約二十幾分鐘就「推」出一千字。比抄要快得多。1966年我辦《文藝伴侶》時,約過他寫連載,看過他的手稿,他字跡固然潦草,但字體大都是有古代草書所本的簡字,那時的排字工人都是辨字專家,高雄的字跡雖草但不難辨認。
另一位是著名流行曲《今宵多珍重》的作詞者馮鳳三,他是1950年從上海來港的南來文人,以前在上海小報撰文為生,來港後成為寫稿佬,他稱之為「爬格子動物」。他在《新生晚報》以馮衡的筆名寫極短(三百多字)色情小說「仕女圖」,用聊齋體的古文去寫,看不懂的人不會去看,看懂的就會津津有味,當時也吸引我去讀。他另一個寫隨筆的筆名是司明,論述、見解也獨特,尤其是可以看到真正南來的上海人的觀念。他也日寫萬字,通常早上寫稿,下午就親自一家家報館去送稿。副刊稿都是二日前交,於是他在送稿的同時也順帶校閱次日要刊登的文章。
另一個日寫萬言的奇人叫王季友,以宋玉的筆名寫歷史人物的小說。他是寫舊體詩詞的高手,擅長以粵語入詩。他父親是舊學專家,原名陳文統的新派武俠小說家梁羽生就師承他父親,而王季友又是韓中旋學寫舊體詩的師傅。王季友以酩酊兵丁的筆名在《新晚報》每日寫兩首粵語打油詩,緊貼時事,抵死啜核。我最記得1957年,當時結第三次婚、年方25歲人稱玉女的伊麗莎白泰來,與新婚富商米高·鐸來港,酩酊兵丁賦詩曰:「情場幾度起風波,玉女終歸變玉婆,待到美人遲暮日,能否傾倒後生哥?」,說「終歸」,也是事實,一時成為絕唱,玉女之名號也瞬即在媒體被玉婆代替了。
這幾個都是在金庸、倪匡之前就名聞一時的副刊寫手,而且也同時被左派報紙羅致。他們是不計左右,有稿費就寫。我當時以讀左報為主,所以對他們印象頗深。有些只跟右派報紙寫的副刊寫手,我知道他們的名字,但較少去讀。
當時的新聞界雖分左右,但中共在1950年已經敲定了對香港的政策是「長期打算,充分利用」,也就是為了中國的利益,願意讓英國長期在香港維持殖民統治。儘管中國大陸政治風波不絕,左派在香港的活動仍然以「團結大多數」和融入社會為主要方針。新聞之外,左派電影業和出版業,那時也盡可能融入香港社會。到六十年代中期,左派的新聞、電影、出版都較被香港市民接受,算是建立了一定的基礎,想不到1967年發生左派暴動,就自我毀滅了。(55)
圖1,網上找到一張五十年代西環的照片,散發著沉鬱的美。
圖2,六十年代初與堂兄李晨風一家合影,前坐右起李晨風、堂嫂李月清、陳琦(父親那時的妻子)、父親、我、李月清弟弟;後立者是李晨風五個子女:兆英、兆熊、兆安、兆燊、兆勳。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中國 古文 字體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微冷 當我們談論簡體字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中文的歷史久遠,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時期,後來經歷過各種變化:大篆、小篆、隸書、楷書等。過去中國各地都有各自的方言,然而透過共同的文字系統,至少可以進行書面的交流。
話雖如此,在各地獨特的歷史演變中,不同的字也衍伸出各種不同的寫法,也就是各種異體。以高中國文課本中常見課文〈孔乙己〉文中提到的回字來說,就分別有回、囘、囬、[1]。
簡體字和簡化字都是將中文字的筆劃簡化以後的字體版本,不過兩者還是有所差別。
簡體字大多是使用者長期以來在書寫的歷史中自然形成的,教育部曾在1935年8月曾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一共收有324字簡體字,這其實比較像是在整理當時通行的簡體字。《第一批簡體字表》,有三條選字原則:述而不作、優先採用社會上較通行的簡體字、原字筆畫甚簡的不再求簡。不過,這個政策在公布以後便獲得了一些反彈,1936年2月就暫緩推行簡體字了。
而簡化字則是加入了政府系統性創造的成分。中國在1956年公布的《漢字簡化方案》,但因為缺乏系統性,1964年再次提出《簡化字總表》,1977年《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不過第二次簡化方案在試用以後中止。1986年才再次修訂公布了《簡化字總表》。現行的簡化字當中有一大部分出自1935年國民政府的簡體字,不過也有其他簡化的辦法,包括採用古文、取自草書、省去部分形體、以符號代替、更換聲符等,這些簡化辦法讓簡化字和簡體字產生了更大的出入。
總而言之,簡體字和簡化字是不同歷史脈絡下的產物,兩者是有所區別的。
附圖是當年1935年公告簡體字表的一部分。
中國 古文 字體 在 活水來冊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近日由於遊戲「還願」的熱潮,「符」成為一種迷因(meme、梗),今天就來稍微談一下畫符的隨想。我也很坦白的講,我們家因為沒有宗教信仰,這方面我一概不懂,希望內行的朋友能多多留言補充相關知識。
一、吾友銀色快手(銀快),是臺灣「妖怪學」尚未成為顯學時的先行者,事實上我將近二十年前未識銀快時,便拜讀過他所撰的妖怪相關文章。
由於他愛好神秘學,開設的荒野夢二書店也藏有不少魔法符咒之類的書籍。有次我在他那邊看過一本書,看封面設計像是1990年代流行的少女占卜祈運書籍,翻開內頁赫然是符籙書,也就是台語俗稱的「符仔冊」,不禁失笑。想來應是出版社不知哪裡得來古本符仔冊,擷取其中與運勢、考試、戀愛、交友相關的符籙,重新影印出版,加上現代說明與少女漫畫插圖重新包裝,趕上當年少女占卜、占星、開運暢銷書的風潮。
如果現在用鋼筆、沾水筆,以現在流行的硬筆書法重新詮釋符籙,不知道有沒有銷路?《XXX老師鋼筆華麗符籙練習》、《美符進化論:用鋼筆寫出好運勢》、《筆尖魔法:文青符籙100帖》......書名已經幫出版社想好了,到時記得找我掛名推薦。
二、符籙是否只能用鋼筆寫?是否只能用硃砂墨?是否只能用特定符紙?這些我並不清楚。不過我大一國文老師是王財貴先生,那年他教我們易經和古文觀止,有一次用易經教我們卜卦,過程繁複現在早已不記得;不過他也教了一個最簡易的易經占卜法:跟最近流行的《解答之書》一樣,心中誠心默想你的問題,閉眼翻開易經,睜眼看見的那一句話就是答案,前提是得讀懂易經。
有一次他也提到畫符,他說:你們讀《古文觀止》的時候,用毛筆去點字句,整本點完,那支筆拿去畫符是最有威力的了。
中文系出身的老師很多都是怪才,有系上另一位老師據說研究房中術,只可惜只是傳聞,在課堂上溫文儒雅的老師從未傳授過一招半式。
三、畫符不是寫書法,所以字體並沒有力求美觀的需求,普通人也可以畫符,但也有資質的分別。
傳統文人接受私塾教育,識字熟讀四書五經之後,學的是五術「山醫命卜相」,所以通常對於玄學也有涉獵;曾經有位老詩人也會畫符,看中我爸命中「帶魁罡」,因此傳授一套符法給我爸,好笑的是我爸完全是無鬼神論者,卻因此莫名奇妙學會畫符。這個「帶魁罡」(tài-khuê-kong)不知是與生俱來,還是能夠後天讀書修養?老詩人將符法傳給我爸,卻沒有傳給自己的親兒。
四、據說古早辦桌的總舖師,除了要會煮菜,還要會「化骨符」,萬一有客人在筵席上被骨頭哽著,可以急用。今天分享的相片是從清朝古書,也是現存中國最早的魔術專書《中外戲法圖說》拍攝的化骨符,還分成被魚骨、獸骨、鳥骨哽到,對症下符,符到骨除。
以上是我外行人的粗淺見聞與隨想,若有講得不夠或錯誤的,還請各路方家補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