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旅行團 #龍馬之旅 007
男兒立志出鄉關:從高知到江戶
今天這篇不太好寫。
因為許多史料,都缺乏明確記載,若非匆匆一筆帶過,便是發揮太多想像。我當然也可以偷懶,直接跳到江戶(東京),但心中總覺得這是個重要的「過場」,就以手邊的資料,以及一些「示意圖」,盡量簡單地陳述吧。
1853年(嘉永六年),十九歲的坂本龍馬,在家鄉的日根野道場,取得小栗流「和兵法事目錄」資格,並獲准去江戶,繼續修行劍術。這在當時,應該算是一件大事。若非由藩府遴選或派遣,就必須自費前往;但對於富裕的坂本家,並非負擔不起的支出。這也是龍馬的幸運。
正因為十九歲之前這段時期,缺乏可信的史料,因此各類小說、漫畫、戲劇,無不盡情發揮想像力,填補這段空白。小說中的福岡家老之妹田鶴,戲劇中的彌太郎與青梅竹馬加尾,還有漫畫中的(後藤)象二郎與(板垣)退助......等,都在情節中與龍馬有所交集。這要講下去,沒完沒了,暫且表過不提。
龍馬在舊曆三月十七由高知出發,約四月中旬抵達江戶,前後花了一個月(也有說40天),一方面可見當時交通多麼不容易,二方面,卻也可體會,初次離開與世隔絕的土佐,看到新天地的興奮之情。
(與他同行的,還有一位藩府派遣的溝淵廣之丞。在龍馬生涯中,兩次重要旅程,身旁的旅伴,名字中都有「之丞」,我自己乾脆用「兩之丞」稱呼。當然這兩位之丞,彼此並無關係,而他們在未來,也都還有出場機會)
好,問題來了。
許多史料,僅僅寫了出發與抵達,但龍馬究竟是採取什麼樣的路徑,前往江戶的呢?即使在我收藏的,以書信為主的《坂本龍馬大鑑》中,也僅是兩句話簡單地帶過。
在漫長的閱讀與旅行過程中,靠著一點一點的線索,才慢慢拼湊出這段「出鄉關」的旅路。
他必須從土佐高知,先往北,由立川番所「出國」,穿越四國山地,前往阿波(德島)的吉野川上游。這段路程,雖然未必會經過、如今是熱門觀光景點的「大步危」,但應該也可以看到不少美麗的峽谷景觀吧。
再來沿著吉野川溪谷往下游走,可以一路抵達離淡路島最近的「鳴門」岡崎海岸,並在此搭船,前往大阪。附帶一提,這段路程,在司馬先生的《龍馬行》中有較多描述,想必也是記者出身的他,根據史料,以及自己的踏查,構築出來的路線。
說是由鳴門搭船前往大阪,然而是東側的太平洋,或是西側的瀨戶內海呢?似乎也沒有明確的記載。
有次搭機前往關西空港。當天視野很好,航線正好掠過高知上空,經過四國山地,又從德島、飛越淡路島。我全程專注觀察,也拍下不少相片,因為這正是最好的、從空中眺望「龍馬離鄉之路」的機會啊。
在機上只能看到太平洋側,但經由後來的細細考證,他應該是走瀨戶內海。根據是,司馬先生小說中的一句話,「播摩灘上空萬里無雲」。而播摩灘,便是淡路島與小豆島之間的海域,屬於瀨戶內海的一部份。
由於江戶幕府從三代將軍家光以來的「海禁」政策,除了內海與日本海的航線,一般民間的船舶,幾乎是不能走太平洋航線的(除了「菱垣迴船」)。這個細節,與後來的情勢發展,其實也有重要的關係。
龍馬在大阪上岸。大阪做為商業城市,繁榮非凡,土佐藩在此也有豪華的藩邸、倉庫等,小說中有著墨,這裡就不多說了。儘管大阪似乎和龍馬關係不深,然而如今,還是可以找到一些主題餐廳。
從大阪搭小船沿著淀川上行,經伏見、抵達琵琶湖畔的大津,就是進入「中山道」或「東海道」的重要宿場。也是經過一番考證,最終確認,龍馬此行,應該是走東海道,因此在途中,曾見到壯麗的富士山景。
由此,龍馬最終抵達了江戶。
其實,無論東海道或中山道,也都是我心中很想走一趟的路徑。哪怕不是全程步行,透過鐵道等交通工具的串連,似乎也可以完成。《孤獨的美食家》原作者之一的久住昌之,就曾進行從東京到大阪的《野武士,一路向西》分段旅行。
當然,正如許多想法,不知何日才能實現了。
(補記:堅持做這樣的考證,主要還是出自對旅行的興趣。對於當年的日本人,如何進行這種長途旅行,才是考證的動機,與龍馬本身,倒是未必全然相關)
(補記二:寫完此文後,重看一小段《龍馬傳》,劇中龍馬出四國的路徑,是直接往北到「多度津」搭船,但沒有說搭到哪裡。除非有更多史料可印證,否則我還是喜歡司馬先生的路線,比較浪漫一些,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80的網紅Kanya Ch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碌遊中山道 二零一九年的秋天,我用一個從來沒想過的方式,單車旅行,沿著江戶時代的人所走過的路,爬過大大小小的山丘,逃離了城市的喧鬧,走進了一片悠然恬靜。吃著和食,泡著茶,遙看海面上的夕陽,每一個散發溫暖的小片段,都讓我重新學習去愛上這一個地方。這次途經的木曾道包括了中山道六十九個宿場的其中十一宿...
中山道 全 走 在 走走停停,教學旅行,旅行教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江戶時代,連接江戶與京都的兩大道路為中山道以及東海道,也就是過去從東京走到京都的路徑分為這兩個途徑。
.
而中山道就是所謂的山線,全長約540公里,全程設置了69個驛站,穿越長野的木曾山脈,是當年非常重要的要道,商人往來都會選擇在妻籠或馬籠歇腳住宿,繁盛無比。
中山道的起點為東京的日本橋,終點為京都的三条大橋。
而江戶時代天皇為了維護與德川家的關係,多次將公主嫁至德川家,也都是走中山道。中山道因此也被稱為是「姬街道」。
這篇整理了前往馬籠宿的交通、方式、以及小小的建議。
/
👉全文視野:https://bit.ly/3wmhhrl
#讓我陪你等到疫苗
中山道 全 走 在 旅行成癮的肯亞少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碌遊中山道05
一年後的今天終於把影片剪輯好,所以中山道就這樣完成了。最後一集還是覺得隨心就好,內容可能零碎,但有的是永遠屬於我們的回憶。經歷了許多,創作的價值於我來說繞了一圈,還是回到了最初,亦只有真心想記錄,才會讓我一直走到現在。每條片、每段文字,其實我都翻看不下數十次,每次依然會心微笑。隔一段日子重看,又從新認識自己一次的感覺好奇妙。

我的劇本早已寫下這段單車旅程,而我欣然參與演出。事源就是柴說要去單車旅行,我順利找到了單車贊助,買機票,背上一個小背包,然後就出發了。對於我這種不顧後果的人,開始一趟旅程其實很容易,亦無什麼所謂勇敢或決心可言,反正去就去啊,先做好眼前的事,明天自會有明天去解決。CN說無知是我們最大的優勢,那看來我在這方面擁有無比強大的優勢。(笑)

沒有預料的大逆風和無限上上落落的小山丘是最磨人的,事前明知要攀的山,攀過了反而沒有怎樣,大概旅程就是這麼一回事。每一撮景色都是期間限定,輕井澤的浪漫、諏訪湖的奇幻、和田峠的煙雨迷濛、木曾道的古色古香、或是那場突如其來的暴雨、風吹過田野的形狀、和on9摔過的車,都只有一瞬間,卻又真的如我所說,會一直存在我心中。六百四十二公里,謝柴的照顧,安排好所有食宿路線,讓我可做一個徹頭徹尾的大白痴。旅程中的煩惱要是我無憂無慮,那你一定全數承擔。如果可以,請繼續在彼此之間做最真誠輕鬆的自己。
Life is like riding a bicycle , to keep your balance, you must keep moving.
-----
//中山道單車旅行EP5//中山道絕美景點大放送 懷舊馬籠宿 湖中夢幻鳥居 最後衝刺竟然被警察攔截?|馬籠宿、琵琶湖、京都
YouTube:Kanya Chan
https://youtu.be/U3o-75AKRg4
-----
Shot by:
Canon EOS M50 +EF-M 11-22 IS STM @Canon Hong Kong
GoPro Hero7 Microworks
Special Thanks to:
Outfit & Bike Champion System Hong Kong
單車箱 G.U.M Bike Studio
中山道 全 走 在 Kanya Ch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碌遊中山道
二零一九年的秋天,我用一個從來沒想過的方式,單車旅行,沿著江戶時代的人所走過的路,爬過大大小小的山丘,逃離了城市的喧鬧,走進了一片悠然恬靜。吃著和食,泡著茶,遙看海面上的夕陽,每一個散發溫暖的小片段,都讓我重新學習去愛上這一個地方。這次途經的木曾道包括了中山道六十九個宿場的其中十一宿,全部依山而建,其中奈良井宿、妻籠宿和馬籠宿更保存了大量江户時期的建築,是重要傳統建築物群保存地區。在日本的山間田野穿梭,你會發現有一種滲著禪意的寧靜,是別處感受不到的。古老的木頭都會說話,他們身上的痕跡、氣味都是歷史見證。在這樣子房子吃飯、生活,應該很幸福吧,說不定還可以讓人變得可愛,不然賣葡萄的阿姨和漆器店的老闆娘,怎麼都會願意跟我們分享她們的善意呢?山間的風可以撫平憂傷,接住一個個飄蕩的靈魂。大概那種由衷的快樂和純粹,就是山林送給她們最好的禮物。
願 一切安好。
-----
奈良井宿全程約一公里長,是日本文部省選定重要傳統的建築物群保存地區,也是木曾十一宿中最熱鬧的住宿小鎮。對比起妻籠宿和馬籠宿,奈良井宿的交通比較方便。如果大家不是單車旅行,直接坐JR到奈良井站就可以了。
妻籠宿是中山道第四十二個宿場,因為位置偏僻,所以遊客都比較少。主要觀光客都會選擇住在馬籠宿,然後安排半天行程走山路過來妻籠宿,所以這邊比較寧靜 歷史感亦比較重。比起奈良井宿,妻籠比較寧靜和沒那麼商業化,加上這邊的街道比較窄,如果想拍照的話,這邊取景就會比較容易。
-----
Shot by:
Canon EOS M50 +EF-M 11-22 IS STM
GoPro Hero7
Special Thanks to:
Outfit & Bike @champsyshk
單車箱 @Gumbikestudi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OaRJsnc9j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