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時,有一段話引發了我不少的感概。這段話是很出名的,原文如下: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簡單的翻譯是這樣:
仲弓問什麼是仁?
孔子說:“出門好像去見貴賓,役使民衆好像去承擔重大祀典。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強加給別人。在邦國做事沒有抱怨,在卿大夫的封地做事也無抱怨。”
解讀《論語》,說淺的話,又真的可以很淺,講深入的話,又可以用甚深微妙來形容。
我每每讀古書,總體會到讀古書不得粗心氣浮,需要讀者細心去層層思考推敲,融入其中,而且往往需要清心,明理,去偏思考書中的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的意思是什麼,更需要去審問字句與字句之間的因果關係,思辨其中邏輯脈絡關係,環扣著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如果是虛理,不是實學的話,只不過是口頭講爽罷了,《論語》很多話都變成了雞湯式的口號,甚至無法篤行之了!
如:「見大賓承大祭」跟「不欲」與「勿施」有什麼關係?
爲什麼要孔子要先說「見大賓承大祭」,之後才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呢?
前一句是不是「事前」的一種入手修煉口訣,後一句是不是一種「即時遇事」的發揮,最後的「無怨」是不是在篤行時,當事人在沒自欺欺人下,「事後」檢視自己內心最好的尺度呢?
(當然全句全文也是事前的窮理致知,遇事的修煉與發揮,我只不過再想借此發揮一下古書內文,往往是在說一個事情時,卻隱含三個層面的。)
如果參不透其中的因果關係,或者輕忽略過「見大賓承大祭」到底是怎樣的「用心」修煉,那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又怎能真正的發自內心篤行之呢?
如果僅僅滿足「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強加給別人」這樣的解釋,會不會變成了「過淺」的虛理呢?篤行之的入手用功處又在哪裏呢?
如果過於淺解,會不會變成反儒的學者,看孔子講仁時變得支離破碎了呢?
我常常被孩子問做人的道理,如要學媽媽,還是學爸爸?
要學外婆,還是學奶奶,到底哪個纔是做人的道理?
就好像昨晚李子眼含熱淚,很強而有力說:「到了今天,我還是接受不到,放不下奶奶走了!」
李子講了這句話之後,被小女兒一直扣鎖追問天堂地獄因果報應等等的問題——孩子會問這些因爲是最近我們一起看了《濟公》。
我其實是很有衝動說:我們努力一起讀周易與四書吧!讓爸爸每天用中庸的角度去貫通論語,每天講一段論語給你聽吧!
但是,我僅僅是想罷了,也沒有說出口,更沒有承諾兩個孩子,因爲我心有所「恐懼」,很擔心自己講一段話就講了一個小時以上。
由於昨晚李子和李小的突發性問題,導致我修改不好此文,甚至延遲了跟老胡測試直播。
雖然如此,不過,卻巧妙銜接到此文的一個故事:外甥女問我做人的道理,我剛巧用「不欲」與「勿施」這個層面跟她解釋。
有一次我的外甥女在做學校的功課時,老師要求他們問一問長輩:做人的道理是什麼?
我的外甥女訪問我時,我就從對內和對外這兩個部分說起。
然後就說:任何做人道理,總是離不開「由內及外」的,遇到事情時又得「由外及內」,這裏簡單粗暴跟他說了古人從小學到大學的讀書歷程。
最後我是用不欲與勿施做了總結。
爲了讓外甥女明白,見大賓我是用見博學和尚來比喻,然後簡單粗暴講述做祭拜時需要尊敬(守敬)和心無雜念的比喻,也是用奶奶在博學和尚廟裏面誦經做比喻。
對此,也許我外甥女聽得會似明非明吧?能記多少,能明白多少,我不知道的,但,我是很認真很詳細告訴她的,因爲我最期望的是,我的解釋會給她留下一個種子。
在講到「無怨」時,我粗淺的補上一個說法,就是你的反思力量和反省的力量,因爲有了這力量,當在做事或對外時,就比較容易由外及內。
在做事上,有反思反省,總有一天能做到窮理致知,止於至善,如是方能繼續修正與提升你做人的境界,可看我們WhatsApp的照片。
外甥女跟老師報告時,老師是有表揚她的,同時也將她的功課show給全班的同學看,甚至要她講給全班同學聽,然後老師還喃喃自語還強調了很多次,可看我們的WhatsApp照片。
不欲與勿施,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是工夫,甚至涉及了喜怒哀樂的情緒反應。
我們在讀這句話時,是在什麼事都沒發生(沒事發生的),也就是說理解這句話時,讀者就像是局外人一樣,是沒有任何事情衝擊的。
當自己還是局外人時,如果對這個部分沒有理解到透徹的話,事前工夫沒練好,沒做好心理預設的重複練習,當事情直接衝擊到來時,沒「見大賓承大祭」的這種用心與工夫,請問「即事」的那一剎那,當事人的「不欲」,能不能做到「勿施於人」就是一種考驗了。
在多數人,尤其我們是凡夫俗子,往往在當下,被即時事件的衝擊下,稍一不順心如意,就會將「己所不欲,全施於人」來發泄情緒了!
即便夫妻,在事情發生當下的即時反應 ,其中一方若失控了,就會馬上怪罪於人,遷怒於人,然後言語上還可能給予別人罪名扣鎖,連環羞辱,那麼,這是不是是將「己不欲全施於人」了呢?
這裏僅僅是說的是倫常家事當中,真要做到「情緒不失控」,真能觀照到自己的情緒,先不說職場,在家,僅僅兩夫婦二人的內心與情緒發泄,有沒有「無怨」,就得自己要撫心自問,老老實實了——這裏你可以擴展到職場與面對其他人事上的。
如果要「情緒不失控」,前面那句「如見大賓如承大祭」就是一種很重要的用心和態度了!
但,「如見大賓如承大祭」,是不是很容易做到呢?
見大賓時,承大祭時要完全沒有輕忽浮躁之心,恭恭敬敬的用心,就是需要學而時習之的修煉工夫了。
用心想想,即使你肯用這種見大賓和承大祭的「心」來讀古書求知識,然後再窮理致知的話,豈不是一樣可以做到「清心,明理,去偏」的境界嗎?
這豈不是又給予了你時刻修煉一動一靜的工夫嗎?
真要達到清心,明理,去偏,想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比較靠譜的,機會也會相對提高的。
正如《論語》這麼一句簡單淺白的話,讀的心不同,理解之深淺也會有所不同的。
中庸全文解釋 在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建國」之五
第二章
山丘上的哲學家
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在和歐洲人解釋美國的現狀時說,美國很少有像歐洲窮人那麼慘的人,但也很少歐洲人說的有錢人,美國最普遍的是「一般快樂的平庸(general happy mediocrity)」,富蘭克林正是中產階級(the middle class)概念的始創者,他的一生就在創造美國的這個中庸形象,不管是他幽默中帶點俗氣的言論和文字,或者是他不斷鼓吹的「節儉、努力、不斷改進自己」的價值觀,在今時今日,都還代表了美國。但這樣鼓勵他人追求中庸價值的富蘭克林,他心目中的上等人,反而是英國傳統的紳士階級,那種談吐優雅、儀容整齊、注重禮節、重視榮譽、專門進行有品味的休閒活動和無私地致力公共事務,但絕不需要為五斗米而工作的貴族階層。所以富蘭克林四十二歲時,他賺到一輩子都花用不完的財富後,他就從印刷廠的工作「退休」,專職地當個紳士。
富蘭克林說,「有誰明明可以讓別人來供給,過著富裕、輕鬆、樂趣的生活而不要,反而去選擇靠著自己眉毛上滴下的汗水,辛勤工作來討生活?」他說,人工作是出於需要,而不是出於選擇。富蘭克林對紳士階級的憧憬,和他創造的美國價值觀大相逕庭,但他身體力行紳士的價值,卻是十八世紀的美洲殖民地,以及美國建國初期,所有社會菁英的共同想像。想像是一回事,現實又是另外一回事。大部份的美國人,距離這樣的貴族價值都相當遙遠,畢竟這個新大陸,並沒有歐洲舊社會經年累月的封建體系,只有殖民者,沒有貴族。真要說起來,美國南方的莊園經濟型態,創造出了殖民時代最接近英國紳士階級的社會階層,這其中又以北美十三州最大的維吉尼亞最具代表。
1607年,英國移民在現今維吉尼亞的詹姆士城(Jamestown)建立英國在北美洲的第一個殖民地之後,維吉尼亞就不斷發展,到得革命爆發時,已經是人口最多,最富政治影響力的美洲殖民地。維吉尼亞處於北美大西洋岸的中間地帶,傳統上被認為是美國南方的開始,她的西邊是阿帕拉契山脈一部份的藍脊山(Blue Ridge Mountains),東邊臨大西洋的切薩皮克灣(Chesapeake Bay)。阿帕拉契山有許多河流注入大西洋,河流沖積出的平原便是歐洲移民最早開墾定居的地方,但由於河流和山嶺地形交錯,維吉尼亞並沒有北方那種大面積的平原耕作地。維吉尼亞的殖民地聚落因而形成一個個相對獨立、以各別莊園為核心的的小村莊。十八世紀的維吉尼亞莊園多種植菸草,一則是因為菸草不需過多的加工,採收後簡單處理,就可以裝船往外運送、行銷,二則是因為菸草不像其它穀物容易腐壞,維吉尼亞的菸草可以遠送過大西洋,往歐洲賣。這樣的菸草經濟,又強化了維吉尼亞的莊園形態,因為不需加工,所以不用發展出集散大城,而歐洲,尤其是英國有現成的龐大市場,讓維吉尼亞的莊園可以據以發展成大規模種植。然而因為菸草業的勞力密集需求,不可能由莊園主人自己種植,因而從殖民時代開始,莊園就和非洲黑奴密不可分,沒有買賣來的非洲奴隸,就沒有美國南方的經濟,自然也不會有維吉尼亞的紳士階級。
傑佛遜可以說是維吉尼亞莊園制度下,所培養出的最優秀代表。
本文未完,欲閱讀全文及接續連載,請點選留言區所附連結,加入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