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濃度稀釋』
▍這真的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我雖然不正經慣了,但這篇文章我真的沒辦法用一貫戲謔的態度來書寫。
看了新聞心裡很難受,翻來覆去睡不著,爬起來寫了這篇文。
本文不針對臨床人員做檢討,我相信當事者護理師早已承擔非常大的心理負擔了,希望大家能給予關懷,而非責備,我們應該著重於流程的檢討。
▍這絕對不是醫學臨床上第一次因為稀釋造成的病安事件,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早在BNT進來之前,我就跟同事討論過很多次關於藥物稀釋的這個隱憂。
事實上關於藥物注射錯誤這件事,身為麻醉醫師,同業們應該很多都跟我一樣,有著嚴重的被害妄想症。
『0.45毫升的疫苗原汁,加入1.8毫升的生理食鹽水,再抽0.3毫升來注射。』
光這個流程聽起來就會讓我膽戰心驚。事實就是:只要是人,都有機率會出錯。
▍為什麼我老是砲火猛烈,要針對那些沒有麻醉醫師,只有密醫麻醉屍的婦產科診所?
一直以來,我曾經不只一次被醫界前輩摸頭,要我以和為貴。『你一個人又能改變什麼呢?白白得罪人而已』
以和為貴你媽,要跪你跪。
▍舉個我自身的經歷吧,當年我還在彰化基督教醫院的時候,就收過不只一次由婦產科診所緊急轉送來的病人。
原因就是『藥物濃度稀釋錯誤』,想當然的,這些診所、這幾件病人的麻醉,都沒有麻醉醫師,診所只有聘用 #自稱麻醉師的密醫麻護幫產婦麻醉。
半身麻醉脊椎嗎啡的抽藥流程:
📌1毫升的嗎啡原汁,抽出0.1毫升。
📌加入0.9毫升的布比卡因。
📌稀釋液再抽出0.3毫升。
📌再加入2毫升的布比卡因。
以上錯任何一個步驟都會出事。有人忘了稀釋,這就是打了十倍劑量,有人稀釋完,卻打入原汁嗎啡。總之,就是同一個結果,昏迷不醒加上呼吸抑制,當然,診所告訴家屬的說法,幾十年來通常都依然是幹你娘的麻藥過敏。
▍一直以來,醫界一直在改善給藥的流程,如何避免錯誤給藥,或是萬一錯誤給藥的時候,如何讓傷害減小。
舉例來說,整理控應該都很愛標籤機吧?
2015年,美國麻醉醫師協會發布一份聲明,建議使用顏色分類的藥物標籤。
淺藍色都是鴉片類藥物,如芬坦尼、嗎啡、配西汀。紅色都是肌肉鬆弛劑,橘色都是鎮定安眠藥物,黃色是麻醉誘導藥物。好處是就算你誤拿其他藥物,至少是同類藥。
如果病人在你打完半身麻醉後昏迷不醒而且呼吸暫停,你可以首先懷疑是鴉片類藥物過量,不管你是拿到嗎啡還是芬坦尼,不管你是忘記稀釋還是打太多,你的處理糾正措施都是給予納洛酮。這除了可以預防不良事件的發生,也可以在不幸發生意外時降低傷害。
畢竟在很多時候,你想給予的是某一類藥,而不一定必須是某一種藥。病人動,我要給肌肉鬆弛劑,就算把N拿成A或E,不會造成實際的傷害。病人痛,我要給予鴉片類止痛藥,就算把M拿成F或P,不會有太大傷害。
用顏色區分藥物,會大幅度降低了你本來要止痛,卻給了肌肉鬆弛劑這樣的可怕後果。
當然三讀五對,還有不要在檯面上放太多不需要的藥物,這也都是降低意外發生的手段。
▍有個回憶我記得很深刻,如果當年一起值班的老同事在這裡看到本文,應該也會有印象。
住院醫師時期,我假日都去分院值加護病房,有一次照顧到神外開顱術後的病人。
主治醫師留下一個醫囑,「每隔12小時要給予病人藥物,需要由值班醫師親自手動推藥。」
在病床側,我拒絕了護理師遞給我的藥物,因為那是一支10cc空針,裡面抽了10cc的透明液體,上面沒有任何標籤。
謹慎型人格(被害妄想症)發作的我,堅持拒絕了那隻我無法分辨內容物的藥物,堅持要護理師重新給我一瓶藥物,我自己親自稀釋,自己推藥。
護理師同事覺得我難搞,神外主治醫師打電話來破口大罵,覺得我一個小住院醫師,居然敢挑戰他的權威不幫他給藥?(其實不是,我只是堅持要確認清楚,我注射進病人的藥物是什麼。)
還好的是,因為我平常值班就旺到炸天,常常一個晚上就急救五床,插了五支中樣靜脈導管五支氣管內管,兩分鐘插好管,五分鐘內一針打上CVP,這個是日常生活技能。所以長期革命情感之下,護理師們對我有基本的信任感,雖然碎碎念我的龜毛,還是願意照我的意思,拿新的藥物來讓我重抽。
要是當時我沒堅持,要是裡面的藥物有錯,卻由我親手推進去病人點滴,現在在新聞上被獵巫,下跪道歉的會不會是我?
細思極恐。
▍今天疫苗的事情已經發生,檢討是要做的,但找個第一線護理師來負責背鍋就真的doctor不必了。
現在需要的不是寫報告、獵巫、咎責,或是列入評鑑這種騙外行人的敷衍手段,這真的彷彿有印了無止盡的低能小卡片的滿滿即視感(防中暑小卡、清驗槍小卡、喝水小卡...)。
如何建立一套流程預防再次發生,這才是當務之急。
舉例:我去高端疫苗參訪時,他們一開始就有考慮到這個問題,所以高端疫苗有設計,一人一劑不用分抽也不用稀釋的劑型。
--
(這個數學笑話真的不好笑,就拜託大家不要在算藥物濃度稀釋的新聞下面tag太太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資深藝人脫線(陳炳楠)本就有腎功能問題,去年(2018年)聽信偏方,將中藥當水喝,引發腎衰竭昏迷,更併發嚴重肺炎、心衰竭等致命症狀,所幸經治療已平安出院。據統計,台灣慢性腎衰竭患者約有200萬人,洗腎人口已突破8萬人,也因此落入?洗腎之島」的惡名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其實已是早期腎...
中暑喝什麼藥 在 呂Ryo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呂編,你皮在癢了嗎?」
最近柴爸施醫師 柴胡中醫不中二 跟呂編聊到,
他的患者們,除了口乾咳嗽之外,不約而同的開始「皮在癢」!
施醫師說,經過前幾週的下雨,處處濕氣變重,身體的熱要藉由汗帶出體外時被外在的高濕度阻擋,悶在體內,皮表便容易起紅疹、搔癢。
千萬不要小看濕熱的威力,剛結束的東京奧運便有很多選手熱到中暑難耐,因為海島的濕熱相對於歐洲大陸的乾熱會讓熱更難排出體外。
好不容易身體適應了濕熱,八月立秋之後,夏季的濕熱又轉為涼爽乾燥舒適的秋天。
秋主燥金,燥氣襲人,易耗津液,一下子濕一下子乾後,皮膚便開始抗議了。
濕重則易起紅疹而癢,乾重則會讓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下降,表皮失去油脂保護而乾癢。而皮膚乾癢、濕疹、乾癬、油頭、頭皮乾癢、頭皮屑變多等症狀,可能就是皮膚過敏了喔!
因此如何「養陰潤燥」便是秋季皮膚及頭皮養生的重點!
#中醫養陰密技
「該吃些什麼好呢?我什麼都想吃🙋♂️」
1⃣多喝水,多吃含水量多的食物;例如山藥、黑木耳、銀耳、水梨、蓮藕、秋葵等,另外包子、饅頭、蒸餃等蒸煮類食物也很棒!
2⃣避免吃易上火傷陰的食物,例如麻辣鍋、麻醬麵、炒花生、餅乾、月餅、麵包、吐司等辣的或烘焙類食物,會容易口乾舌燥進而酷酷嫂喔! 抽菸也最好減少,因為會讓你的肺如烤箱般燒毀🔥
呂編不禁舉手提問:「那酒水可以嗎🤔不也是含水量多?」
施醫師表示因為酒為水穀之悍氣,會讓氣血往外加速流動,進而臉紅、頭暈、起酒疹等,所以也不是很好的養陰食物喔!
3⃣搭配滋陰補氣的中藥養身,加入像是百合、麥門冬、西洋蔘、玉竹、紅棗、何首烏等中藥材在飲食中,或是也可以喝生脈飲來生津養陰。
「那頭皮怎麼保養呢?我好怕頭皮屑變多😲」
施醫師立刻分享他的保養小撇步:
1⃣洗澡、洗臉或洗頭的水溫不要太熱,與體溫相當的36~38度即可。
2⃣使用相對低刺激、適合敏感性肌膚類型的保養品及洗髮精,穩定焦躁不安的膚況。
#滋養韌髮洗髮精_敏感性頭皮試用 含有養陰的中藥材-何首烏萃取物,可緩和紅腫、搔癢頭皮。
3⃣洗頭時可花一點時間按摩頭皮,幫助頭皮血液循環。
想知道更多換季保養,找呂編👉 https://pse.is/PBXLJ
#呂Ryo #ryotaiwan #柴胡中醫不中二 #頭皮養護之呂
#頭皮保養 #頭皮養護 #頭皮 #頭髮 #韓方 #漢方 #中醫
#中藥 #洗髮精 #清潔 #保養 #敏感肌 #低刺激
中暑喝什麼藥 在 祝太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天說了寫一首歌的事,於是睡前我們重聽了幾次,歌詞裡寫了一個約會,也讓我想起那年七月的我還發生了一件很荒唐的事。
今天已是七月的最後一天,天氣暑熱難當,今天還下了點雨,當年可沒有,而舍監就在這樣的七月天週末午後,大約一、二點騎著摩托車載我上陽明山約會,我其實不太懂為什麼要這個時間這樣上山然後坐在長椅看路人及藍天烈陽,但雙魚還有個特點就是很好擺弄(?)糊裡糊塗的就是被載著走了,在山上曬幾個小時後,傍晚下山我隱約中暑了。
當時自己沒感覺,回家洗過澡後,晚上還跟他去了朋友聚會,吃吃喝喝聊天得很開心後,他送我回家,在我家樓下還依依不捨著不肯走,忍不住捧著我的臉親。
荒唐的事情發生了,我當時太累,接吻的常識是閉眼睛,ㄧ閉上眼睛的那一秒,我、睡、著、了,而且是還有夢境的睡著,不知道有沒有人有過這樣的感覺,只是瞬間睡著了,卻馬上進入長長的夢境,醒來以後可能只是連一分鐘不到的事,我就是發生了這麼荒唐的事。
在認識舍監以前,我就是個很會作夢囈語的人,但發生在這個時刻就很不妙,因為那幾秒瞬間,我夢見我跟一個建商搭著高爾夫球場的敞篷山車,我指著一塊區域準備告訴對方,他要在那裡蓋房子。
我說出「他在那裡」這四個字時,自己驚醒了,正閉眼投入親吻女朋友的舍監也驚醒了,他睜大眼睛看著我,我一時半刻不知道怎麼解釋,只是尷尬,他則帶著滿肚子疑問回家。
那個晚上我們電話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我不知道該怎麼解釋,他不知道該怎麼問,一直到後來很久以後,有一次聊起這件事,他說他當下以為我心裡有別人的影子,接吻的時候才會說了他(還)在那(心)裡,好像我不應該這麼做,可是又覺得我當時眼神渙散,可能是撞邪。
我則是尷尬說不出口接吻睡著了還做夢這麼傷人的解釋,那夜大概二人都難以入睡,這就是青春的戀愛呀!
隔天上班,我開始忽然反覆發著燒,撐到下午有點快失去意識,舍監來接我回家休息,一到住處,我失去意識開始高燒出汗,舍監忙著照顧,一直到深夜燒才退,傍晚時,為了餵我吃藥,他買了吐司剝成一塊一塊餵我吃,我一邊迷迷糊糊吃著一邊看著他囈語,說著連自己都不知道的夢話,他忽然大喝一聲,我瞬間清醒安靜了下來,吃完繼續睡。
深夜時,感覺他拉著椅子坐在床頭邊,滿身汗,因為這天氣,又因為我不能吹冷氣,拿著毛巾反覆幫我換冷水,內心很是感動,燒退了,我想起前一天的事,急著要說,他制止我,對我說,不管是怎樣的事,我已經跟自己說都不重要了,因為我就是那麼喜歡妳。
後來他叮囑我喝水跟隔日請假的事,收拾好東西回家,我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看著黑夜裡,內心有一點清醒,也有一點感動。
#有一點荒唐我知道
#只是不明白自己為什麼這麼多年後
#還是沒抓到他的約會套路
#睫毛回來了
#久違的項鍊
#GeorgJensen2010
#祝太日常
中暑喝什麼藥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資深藝人脫線(陳炳楠)本就有腎功能問題,去年(2018年)聽信偏方,將中藥當水喝,引發腎衰竭昏迷,更併發嚴重肺炎、心衰竭等致命症狀,所幸經治療已平安出院。據統計,台灣慢性腎衰竭患者約有200萬人,洗腎人口已突破8萬人,也因此落入?洗腎之島」的惡名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其實已是早期腎病的患者,國民對慢性腎臟病的疾病認知率只有8%,埋下隱憂。本次就邀請到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替我們解析究竟台灣慢性腎臟病發生率與盛行率那麼高的原因在哪?
慢性腎衰竭5大元兇
台灣有超過9成都是慢性腎衰竭患者,洪永祥醫師說明,慢性腎衰竭是一個下游的結果,也就是有些疾病會經年累月地破壞腎臟,經過20~30年的破壞慢慢就會走向末期腎病變,達到尿毒症就得洗腎。至於有哪些疾病會引發慢性腎衰竭?他歸納出5大原因如下:
糖尿病
洪永祥醫師指出,台灣有將近200萬名糖尿病患者,約有3至4成的患者經過20、30年後會走到需洗腎的程度,是第一名的元兇。
高血壓腎病變
當血壓升高,微血管就會漸漸硬化,洪永祥醫師解釋,腎臟的小單位稱作腎絲球,血壓愈高,硬化的速度就會愈快。高血壓患者經過20、30年後,約有2成患者會必須洗腎。
慢性腎絲球炎
這就是我們常見的小便有泡泡,出現血尿、蛋白尿等族群。洪永祥醫師表示,這類患者常有家族性遺傳,有時候會整個家族來洗腎。
間質性腎病變
例如:腎結石、尿酸、痛風等,也占了一大族群。
遺傳性腎病變
洪永祥醫師舉例,像是多囊腎,又稱作水泡病,患者的腎臟會在20歲左右就長出一顆顆的水泡,因此到40、50歲就必須洗腎。
預防腎病:從避免代謝症候群開始
洪永祥醫師強調,導致台灣人腎臟生病的前兩名原因,是糖尿病跟高血壓,而再往回推,就可以發現我們應該從「代謝症候群」開始預防。慢性腎衰竭的原因多半都跟飲食、運動、身體代謝等息息相關。
「代謝症候群是一個十字路口,」洪永祥表示,當我們的內臟脂肪開始堆積(肚子變大)、血糖稍高但又還沒到糖尿病、血壓稍高也還沒有到高血壓的程度,此時若我們置之不理,不做任何改變,就很可能走上糖尿病、高血壓那條路;如果開始改變飲食、增加運動,又可以走回健康的那條路。
如何預防代謝症候群?
洪永祥醫師指出,導致代謝症候群的因素有兩個:老化,也就是代謝下降;另外就是飲食過量,超出身體的代謝功能。他說明,40歲是一個重要的分界點及關鍵期。年輕人的代謝功能旺盛,但過了40歲之後,身體代謝就開始老化。因此就要開始改變飲食及運動習慣。
然而,代謝症候群究竟是指身體代謝什麼的速度開始老化?洪永祥醫師認為,引發代謝症候群的起始點叫做「胰島素阻抗」,也就是澱粉類的代謝開始變差,而過多的澱粉熱量就會轉化為油脂,導致血糖升高、油脂變多,就會開始產生粥狀動脈硬化;血液變濃稠,血壓就會升高;脂肪一多就開始堆積在內臟,就出現鮪魚肚。
「你在40歲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讓你的身體代謝維持在年輕狀態。」洪永祥醫師說明,做法不是吃藥、吃健康食品,而是靠生活習慣。
導致代謝下降的原因
熬夜
飲食過多油鹽糖
PM2.5
喝到不好的水
過多食品添加物
活化代謝的方法
運動
喝乾淨、足夠的水
多吃新鮮蔬果
提及多吃蔬果,洪永祥醫師表示,一天至少要攝取5份蔬果(3蔬2果);但他更建議,壓力過大的成年人,或本身是慢性病、代謝症候群患者,男性一天要攝取9份,女性則要攝取到7份的蔬果。
此外,也要盡量早起,避免熬夜,因為熬夜很傷害代謝。洪永祥醫師舉例,許多糖尿病患者若前天熬夜,今天測量血糖時,通常都會突然飆高。他強調,健康之道無他,就是從平日的生活習慣改變,「恢復一個健康、幫助你代謝的生活習慣。」
傷腎的3大行為
不對的飲食
喜歡吃油鹽糖、精緻澱粉等,都十分傷腎。
用藥習慣不對
洪永祥醫師指出,台灣人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非常愛吃藥,而且是吃止痛藥。他進一步解釋,許多人吃止痛藥又不遵照醫師指示的劑量,自己額外增加劑量。甚至有些患者會吃「黑藥丸、草藥丸」,但這當中的止痛劑含量可能是4倍劑量,還含有一些類固醇,都會對腎臟造成負擔。
洪永祥醫師強調,吃藥一定要經過醫師指示,同時?該吃的藥要吃」,包括血糖藥、血壓藥在內,都是保護腎臟的藥品,一定要按時服用。
水分補充不足
洪醫師表示,台灣人不愛喝水讓他非常擔心。夏天一到,許多腎臟疾病患者就會出現,包括泌尿道感染、腎結石、中暑、橫紋肌溶解等。他說,喝水是一種習慣,每天要喝體重的3%~4%,若你是一個60公斤的人,就要喝1800~2400cc的白開水,而非飲料。
若不喝水,尿液就會結晶,產生腎結石,包括草酸鈣、尿酸鈣結石等等;同時尿液濃縮也會導致細菌感染,引發泌尿道感染;此外,不喝水就沒辦法排熱,夏天就容易產生熱傷害、熱中暑;若是運動當中又不補充水分,更容易造成急性中暑、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等。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5月號《40歲養好腎》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78
【相關影片】
護腎,排毒不如避毒!一招降90%風險︱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37S9kQZYJFM
百大名醫愛下廚,抗癌好菜這樣料理|劉博仁醫師
https://youtu.be/zZCasRtoTzU
腎臟科醫師早餐必吃6好食 同場加映:小心6大早餐地雷︱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tZMSeSMQNHY
【相關文章】
40歲,養好腎,讓腎活到100歲!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634
10人就有1人腎臟有毛病!台灣人3大傷腎行為,你中鏢幾個?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611
一覺醒來突然中風並不是意外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7040
#洪永祥 #腎衰竭 #養腎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1-mKpmLKL4/hqdefault.jpg)
中暑喝什麼藥 在 影響力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貓藥師的健康魔法』播出時間:週二下午2:00,敬請訂閱影響力
【熱衰竭與中暑大不同?可別喝含糖飲料來補充水分!】
本集簡介:今年的夏天真的是熱死人!許多高緯度的國家甚至飆出40度的高溫!
如果我們需要在大太陽底下工作、行走,甚至帶孩子出去遊玩時,該怎麼預防熱傷害呢?
今天貓藥師就要來告訴大家熱傷害有哪些症狀,我們又該如何預防與處理呢?
#播出時間
「貓藥師的健康魔法」為#雙週上映,歡迎粉絲持續追蹤影響力頻道,觀看更多達人分享喔!
趕快按下「訂閱」影響力頻道,最即時、最有料的影音節目一集都不漏看。只要每天花5分鐘時間,就能輕輕鬆鬆提昇自我的實力!
+ 看更多貓藥師的健康魔法:http://seepower.tv/author/guest_18/
關於貓藥師陳家維:
一個熱心的藥師,善用身邊的小故事,去解說艱澀的醫療資訊。希望站在民眾的角度,去了解他們的疑問,並盡力的給予解答。覺得能把自己所學,貢獻給這個社會,是身為藥師最大的使命。
+ 影響力官網:http://seepower.tv
+ 影響力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eepower.tv/
+ 加入影響力Line@:https://line.me/R/ti/p/%40cph9985f
+ 影響力愛奇藝站:http://tw.iqiyi.com/u/1269595541
-
影響力於2018年正式上線,由讚點子數位行銷有限公司發起,在這裡,我們匯集了台灣各領域的專業人士,包括國際、財經、職場、親子、兩性、教育、藝術等領域,成為我們引領社會脈動的「達人」,透過影音傳播的力量,帶來超越世代的影響力!
下一個十年,你準備好和達人一起充實自己嗎?
2018年,期待與你一同創造全新的知識影音元年。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fLuyOyIOpE/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LKBsh8C9RONq19ML3hnn1lWHG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