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成為我 #02 #努力從來不保證收穫
讀者詢問為何選擇中文系?
我只能說,不是我選擇中文系,是 #中文系選擇我。
我高中的時候上過清華大學的外文營,因為德國老師太帥了,因此對於德國是有莫名的嚮往的,我的第一志願就是考上五大(台大、清大、交大、成大、政大)的外文系。
可是我的英文跟數學很爛,這些一流的學校就是需要五科都是要高標,否則,一位難求,我的數學在學測時候只有3級分。3級分是什麼概念?就是當年的低標(後25%的人的平均)是5分,我考得比最後25%還低。
我高中決定放棄填寫任何一間學校,因為,怎樣都不會上我心目中的學校。
當然,這件事情讓導師1-1關心我。
但畢竟導師也不是第一年當導師,也不是第一天認識我,確定我義無反顧之後,就叫我好好唸書考指考。我其實現在也不知道為什麼那時候那麼義無反顧,我大致的想法是:反正我現在可以上的學校,我之後也可以上,但是只要弱點補起來後,我可以考上更好的。(我完全沒有想過可能會考爛啊哈哈哈哈)
於是,我開始面對我的數學跟英文,數學老師說,社會組的數乙太簡單了,歷屆考題算10次就好了,保證你第一名。我那時候,數學爛成這樣,於是我真的算了10次,總共10屆,每一屆10次,#我的方法是每一次都是10屆算完再算一次10屆。
那時候,很多人都不考指考,數學課也自習,數學老師說,考上了就自己看書,還要考的就自己問問題,但沒有人要問,於是 #我就把數學老師當個人家教。
一開始,老師發現我真的都不會的時候,他超級崩潰,但是我每堂課問(還準備好了一大疊計算紙給老師導公式),老師可能也是無聊(或是我感動了他),就真的重新教我。
一開始真的超慘,什麼都不會,看了解析還是不會,但是漸漸地,我已經開始可以教別人了,指考數乙成績放榜,我是整間學校考最高分的,PR90,老師怎麼都沒想到,這個他當了2年的學生,竟然考了最高分。
好,可是,我的英文還是普普,我現在想想,普普很正常,因為我沒有花同樣的心力在英文上,自然不會有成效。
好笑的是,因為數學高分,可是英文沒有跟著高分,導致於我的科系加權(通常外文系加權數學跟英文)也加權不高,但我不想重考,我一個在房間,把指考可以填100個,依舊是從五大一路往下填,先填了全部的外文系,再填了全部的中文系,最後,放榜那天,我上了中正中文。
我起初非常不願意,但我爸媽很快樂,因為我是嘉義人,上了嘉義的學校,雖然需要住校, 但總歸來說比去其他城市好太多了。加上我不願意重考,於是,就底定了。
但我一直記得,我要去德國的事情,我暗自下定決定,我要去德國交換學生。我大一的時候去修了我們學校外文系的德文課程,它是3學分的必修,我上了兩年,把可以上的都上完後,我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到了高雄的文藻學習德文。
你說前面的打工的錢花去哪裡了?就是這時候花掉了。
因為我只有一個暑假的機會,我把可以報名的課程都報名完了,住在我朋友高雄的家,她是我的best friend,我每天像高中生一樣,起來就是背單字,然後做作業,去唸書,再回家寫作業,日復一日。
大三開學前,和一個在課堂上認識的姐姐一起到台北來考檢定考,我們都通過了A1,但這不算什麼,這就是全民英檢初級的概念,可是對她來說,意義非凡,因為她老公是德國人,她要依親,需要這個檢定考。
我則是回到了中正。
雖然花了這麼多的時間在德文(還有錢),但其實德文還是很爛(按照德文老師說的,就是你現在會的去到德國等於不會德文),但我發現其實我如果只是想要交換的話,德文不是重點,因為交換的簡章上沒有規定,只說你要會英文,而且會德文是反而是額外的加分,我非常的開心。
我想去德國這件事情,我爸媽一直都知道,他們也知道我特地去高雄上課的事情,我一直以為我大三會出國,我也密切的在查學校的資料,有一天我爸打了一通電話給我。
他跟我說,爺爺需要住養老院,需要一筆錢,他想要問我,原先打算給我出國的錢能不能用來給爺爺住養老院,我那時候直接答應了。
不會有任何事情比爺爺更重要,我後來才知道,那是一筆綿綿無絕期的開銷,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結束,一方面你也不希望他結束,很矛盾的心態。
我後來沒有去德國。
但我還是想要出國,加上那時候的打工太崩潰了,於是我就在系上的課程找到了另外一條路。
#華語文老師。
簡單來說是教非以中文為母語的人士中文。
我欣喜若狂,我想,這不就是用了中文系的專業加上可以出國嗎?
但事實上並不是,這個技能的底層是語言學,並不是中文,但我還是想要,於是我先上了基礎的課程,後來這個學程沒有開成,可是老師說,如果我們願意,他願意開一門課,然後我們可以當語言中心的外籍交換生的中文小老師,類似輔導他們課業,我直接報名。
我還是繼續打工,因為我知道出國需要錢,而且家裡是沒有辦法給我的。
於是,崩潰的打工,加上這個小老師,我發現後者快樂太多了。
他們是自發性學習,而且有趣,加上教的東西很生活化,準備起東西非常快樂,還可以交流異國文化,我深深愛上。
每一次跟老師的1-1或是群體小會,我都十分珍惜,而且準備充足,我決定這就是我的目標,#我開始認真研究如何可以去國外教中文。
這時候,我發現,如果你要進大學教書,那麼就不能只有大學的學歷,#必須至少是研究所,而且必須是華語文研究所,我從來沒想過考研究所,但沒關係,我們就重來。那時候,這個研究所不多,就是政大、台師大(後來隔年新增了台大)
我前面說過,這個專業跟中文沒關係,跟語言學比較有關係,因此,我等於是重唸了全部的書(因為語言學佔據中文系比例不高),那時候,我跟我高雄的那個best friend S每天都六點起床,到自修室唸書,然後中午隨便吃,繼續唸,下午4點去運動,洗完澡後,六點繼續進到自修室,然後半夜兩點回家。這時候我把全部的打工都取消了。
我們那時候不太吃東西,因為,只要你吃了東西,體溫上升1度,你就會想要睡覺,因此,我們只吃冷的,以及吃很少。
放榜的時候,#我落榜了。
她上了成大會研所。
我很為她感到高興,她唸書的衝勁真的是我的100倍,可是,我沒上研究所,只能思考工作,原本考研究所的時候,就沒有了需要就業的恐懼。
但現在,這個恐懼又衝上來了。
(我每次看都報導,說有人考研究是為了延遲就業,我就特別感同身受,因為我覺得我過去也有段時間是這樣)
這時候,有一個學姐問我說,
「#要不要我幫你介紹一份工作?說我從小到大認識的補習班」
補習班?!
「去」還是「不去」?
To Be Continued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770的網紅誠實大叔張誠博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擁有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電腦科學博士超高學歷的張誠博士,是如何靠軍人的熱血突破困難、拿到學位? 又為何放棄美國知名企業高薪延攬回台投入研發?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電腦科學博士 #清華大學機算機管理決策研究所碩士 #國防大學中正理工學院71年班 應用數學系 ☞☞聽聽張誠博士怎麼說☞☞ 歡迎...
中正數學研究所 在 跟著黑羊遛小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過年唯一放風行程就是來逛一中街吃 阿田滷味
🙏瘋女人拿鴨頭跟大家拜晚年XDDD
新年快樂、開工大吉!! 我今天上班整個超不爽XDDD 大家年假都去哪玩了呢?
今年過年剛好遇上武漢疫情跟我們全家都生病,帕比跟我咳到肺都要出來了,可憐的孩子每次咳嗽半夜都會咳到吐滿床,媽媽我光洗床單就飽了😭😭😭 所以除了回台中娘家跟去中興新村外婆家,唯一稍微透透氣的行程,就是丟包小孩給我爸媽,單獨跟老公出門去見見朋友,順便逛逛一中街小約會一下~
身為台中人,一中街真的是充滿我青春時期的滿滿回憶~~ 國小時就很愛吃附近的 #薔薇派 (有沒有很復古🤣🤣🤣),國中念附近的雙十國中、教師節時還會去旁邊的孔廟參加祭典,高中就更不用說了,每周都固定去 #水利大樓 補數學,還會趁下課時跑去旁邊拍拍貼機XDDD 大學跟研究所都跟老公念中興,一中街的大街小弄都充滿我們愛的足跡哈哈哈哈哈
研究所時很愛跟老王一起去一廣看二輪電影,常會買附近的 阿田滷味 配電影!! 後來認識了 冠軍與冠軍他媽的馴獸記,才發現她竟然是阿田的媳婦!!!!!! 整個超巧!! 當天跟朋友聚會完想說順便去一中街的阿田捧個場,私訊問冠軍媽初三營業到幾點,結果七晚八晚這個瘋女人堅持要來一中街跟我拜年,還逼我拿鴨頭跟雞腳跟她合照哈哈哈哈哈 為了這瘋女人我也很敬業脫下口罩來個血盆大口,希望沒有嚇到大家🤣🤣🤣
好久沒吃阿田,一吃還是驚為天人!! 是台北比較少見的 #乾滷味,阿田調味是辣的喔!!!! 但是是那種很涮嘴的辣,配上他們的獨家香料(可惜這次太晚去,超開胃的酸菜都沒了!!!),味道整個就是很特別~~~~~~ 超推阿田的內臟系列,尤其雞心滷的Q彈又入味、完全不死鹹😍😍😍 老王很愛他們的鴨舌,推薦像我一樣笨拙的人去看了冠軍媽的吃鴨舌教學影片XDDD 我私心大推他們的滷蛋!!!!!!!!!! 這次是第一次點,竟然是我最愛的糖心蛋~~~~~~~~ 而且蛋黃不會過生流汁、是剛剛好的軟度配上獨門調味超銷魂!!
如果不是當天太晚人又太多,不然超想再繞去一中正門的 多多茶坊 來一杯隱藏菜單 #核廢料 (綠豆沙配上阿華田加仙草XDD 超妙但很好喝!) 我跟老公每次都超沒創意,不敢點其他的隱藏菜單很怕踩雷🤣 大家去一中街也有甚麼必吃必喝的嗎? 遠一點的胖子雞丁我也超愛吃!! 老公以前還會點海盜飯團來吃!! 天阿天啊寫一寫又餓了,過完年整個要肥死了🤫🤫🤫
🎁黑羊媽祖婆小心意🎁
http://bit.ly/送三包日本除菌濕巾
http://bit.ly/送一組除塵蟎免費體驗
http://bit.ly/送超有趣的科普翻翻書
中正數學研究所 在 管碧玲 (kuanbil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的「覆鼎金均衡」與蘇起的「地動山搖」
獲得奧斯卡等幾個重要影展多項獎項,敘述數學家約翰納許(John Nash)一生受幻想精神病之苦,而在1994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電影「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電影故事美麗感人,電視屢屢重播,因此納許的故事廣為人知。
而納許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理由是他的理論對博弈理論的貢獻,納許均衡(Nash equilibrium)更是被認為是無所不在的均衡。也就是人類權衡輕重、計算厲害得失的理性抉擇無所不在。他的理論是什麼內容,很難以一兩個影像說明,在電影中並沒有特別著墨。納許均衡(Nash equilibrium)是指在包含兩個或以上參與者的非合作賽局(Non-cooperative game)中,假設每個參與者都知道其他參與者的均衡策略的情況下,沒有參與者可以通過改變自身策略使自身受益時的一個概念。
經濟學上傳統的典型理性均衡,其論述我試著簡單舉例說明:每一生產者需選擇合適的產量以獲得最大利潤,然而一個生產者的理想產量,取決於其他生產者的產量。當每一個生產者的理想產量,都需要根據已知其他生產者的產量來做出調整,以達到最大利潤時,一種均衡就出現了。這種均衡其實就是「理性抉擇」(Rational Choice) 的結果。
對於這些人類理性的抉擇,許多學者有許多的論述,諸如在分析均衡穩定的理性過程,還有一種「賽局」中「最適反應」或「最適抉擇」的動態均衡,也有「非合作性」的「零和賽局」,或「合作性」的「非零和賽局」。這些都是「博弈理論」或稱「賽局理論」(Game Theory)的基本分析架構。
在「零和賽局」中,賽局各方是不合作的。「非零和賽局」表示在不同策略組合下,參與賽局的各方,其得益之總和是不確定的變量,故又稱之為變和賽局。如果某些戰略的選取可以使各方利益之和變大,同時又能使各方的利益得到增加,那麼,就可能出現參加賽局的各方相互合作的局面。因此,在「非零和賽局」中,賽局各方存在合作的可能性。國際經濟中許多問題都屬於非零和賽局問題,即國際經濟中各方的利益並不是必然相互衝突的。也就是即使一部分有衝突,也並非表示一定有全面衝突。
「納許均衡」的定義更為廣泛,因為納許並沒有針對「形成哪種均衡最為理想」作出評判。納許的說法,「均衡點是當其餘參與者的策略保持不變時,能夠令參與者的混合策略最大化其收益的一個n元組」。
最近韓國瑜的研究所論文指導教授,同時也是他的國政顧問團兩岸組顧問蘇起,前不久才說蔡英文連任恐怕「地動山搖」,日前再打「恐嚇牌」表示他擔心若明年1月總統蔡英文連任「台灣會進入火山爆發」。他的說法只見恐嚇,卻沒有提出什麼具體的事實分析。
蘇起的說法,以賽局理論來解釋,他應該是基本假設蔡英文總統連任後,所有參與賽局的國內各方,或對岸各方,都是「非理性的」。國際、國內、對岸的各方利益都是零和的,都是不計任何代價與任何後果,會「變臉翻桌」。
我要問的是:習近平真的會在美中關係、兩岸關係中,不計中國內部複雜多方層層疊疊的利益與厲害,會忘記蔡總統已經在位一任了,只因蔡英文連任而已,就不顧一切暴衝爆走?我要問的是:蘇起所了解的習近平是如此嗎?還是這只是蘇起虛構連中方都不認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之後,又一次經不起分析的妄想虛構乎?
我在會期中,幾乎每天都會趕高鐵到立法院,我必經每天交通顛峰的兩個塞車路口:中正交流道北上匝道,及國道1進入國道10到左營高鐵站,必經的覆鼎金匝道。中正交流道北上匝道,至少有五條道路的車流會匯集到只有一線道的北上匝道,而覆鼎金匝道更是所有國1終點端開始,北上途中所有交流道、匝道要到左營高鐵站的車流的匯聚點,也是最後縮小到只有一條車道。
每天上下班時段,這些大塞的車流,每個在那裡塞車卡住的駕駛者,理論上都有「暴衝前進」、「賭氣不走」與「倒車亂迴」等各種抉擇。但是每天壅塞緊密、一車接一車,看似一團亂的團團塞車,為了各種不同各自的利益與厲害關係,最後都是排成一條直線,魚貫進入匝道,縱使緩慢,最後每一輛車,也都到達目的地了。縱使有擦撞,如不能私下解決,交通警察也都能來排除。
這也是一種均衡!這每天上演的均衡,我認為才是兩岸賽局的理性事實。我無以精確說明這種均衡完全符合那一種學說。所以我把這種每個駕駛者,每天上演的理性抉擇,稱為「覆鼎金均衡」。我可以跟蘇起打賭,蔡英文連任後,台灣、中國的各種關係與厲害,最後都會達致我說的「覆鼎金均衡」,而不是蘇起的「地動山搖」。
只打賭一塊雞排,和對台灣人民的一個道歉就好。
中正數學研究所 在 誠實大叔張誠博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擁有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電腦科學博士超高學歷的張誠博士,是如何靠軍人的熱血突破困難、拿到學位? 又為何放棄美國知名企業高薪延攬回台投入研發?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電腦科學博士
#清華大學機算機管理決策研究所碩士
#國防大學中正理工學院71年班 應用數學系
☞☞聽聽張誠博士怎麼說☞☞
歡迎加入→張誠博士後援會:http://bit.ly/2p06GRD
【好書交換】就是市集 All Hands: http://bit.ly/2m3Osxz
【反毒桌遊】我支持.台灣無毒: http://bit.ly/2OaXNzJ
【運算思維】運算思維聯盟-小小科學家推動計畫: http://bit.ly/2N64kPR
馬上訂閱張誠! ▶https://goo.gl/G1gr8Q
《張誠博士的故事》▶https://goo.gl/1dArDD
----------------------------------------------------------------------------------------------------------
更多張誠:
https://www.facebook.com/PhDChang/
http://www.phdchan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1ggtW_dja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