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路線多樣化
#威權空間民主化
#民主國家不再崇拜個人
上週與持續關心 #中正紀念堂空間轉型 的民間團體與學者們,一同討論發想如何推動這個 #全國最大威權象徵 的 #民主轉型。
蔣中正於1975年過世後,國家傾全國之力在台北市中心興建了紀念他個人的中正紀念堂,並在1980年落成開放,至今已超過四十年。
反對威權統治的朋友們,常會戲稱中正紀念堂是 #中正廟,因為一個民主國家,本來就不該立廟來崇拜一個威權統治者。
但至今中正紀念堂不只屹立不搖,園區內還設有 #蔣中正總統文物展視室、 #蔣中正總統辦公室展廳,緬懷蔣中正的「用功勤勉」「勤儉愛民」、「收復山河之心」。
蔣中正的文物、用品當然是重要的文物史料,但應該呈現蔣中正的真實樣貌。現在日漸解密的政治檔案、軍法判決,已顯示蔣中正在威權時期積極透過情治機關箝制社會,更介入、主導軍法判決結果高達三千次以上。
陳列在蔣中正文物展視間、辦公展廳中的硃砂筆、筆架,不只被蔣中正拿來批註唐詩三百首、聖經,提升淨化他的心靈;也曾用這些硃砂筆,勾決政治犯的生命、批示情報機關的公文,阻撓了台灣的民主化,葬送了很多家庭的幸福。
來到民主與轉型正義的時代,不論是這些展品、園區導覽方式或整個園區空間的定位,都應該完成 #民主轉型,展現更多元的價值與觀點,啟發來訪者對民主價值的思索。
2018年起文化部就啟動了 #中正紀念堂轉型之社會討論計畫,很可惜至今還沒有結論。很高興還有 永和社大 等民間團體,持續在努力維持對這個議題的民主討論,培訓 #中正紀念堂歷史小旅行 的導覽員,豐富這個全國最大威權象徵的空間意義。
後續我將持續努力、監督,推動中正紀念堂的 #導覽路線多元化,扭轉中正紀念堂的空間意義,讓遊客們、市民們能看到中正紀念堂的打造過程、曾經在這裡發生過各式各樣的社會運動,如何見證了台灣從威權到民主的歷史。
當然,我也支持 #威權空間民主化,轉型方案一定不會只有拆除這個選項,更重要的是如何善用這個全台最大的威權象徵空間,解除空間的威權意涵、不再崇拜威權領袖,並且啟發我們對過往威權歷史的檢討、銘記過往的傷痛與民主化過程,提醒我們該珍惜難能可貴的民主價值。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促轉會今天公布中正紀念堂轉型的規劃構想,將以「反省威權歷史公園」為主軸,改造威權空間與重構紀念敘事,並對園區內主要威權象徵有三大處置措施,包括移除大廳銅像,改造堂體功能及外觀,以及破除園區整體崇拜軸線。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
中正紀念堂空間轉型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促轉會今天公布中正紀念堂轉型的規劃構想,將以「反省威權歷史公園」為主軸,改造威權空間與重構紀念敘事,並對園區內主要威權象徵有三大處置措施,包括移除大廳銅像,改造堂體功能及外觀,以及破除園區整體崇拜軸線。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3855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