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連線到法國巴黎 / 五個小時時差
原以為鼎鼎大名的兒童文學作家要約不太容易
豈料對方很爽快答應
所有接洽與協調的過程也非常順利
甚至連最後的直播效果也趨近完美啊
是令我從緊張到興奮又愉悅的訪談呢 😆
謝謝 #鄒凡凡 / 旅法南京作者 / 博士
學霸 精通中文 英文 法文
寫長篇小說 短篇小說 懸疑小說 兒童文學
也是一名譯者 翻譯多本經典著作
其中包括法文原著《 #小王子》
聽凡凡說話如沐春風
一句一語中也帶出不少反思與價值觀
煞是精彩的對談呢
歡迎點擊下方的podcast收聽 😊
#CITYPlusFM
#下班忙什麼
#閱讀天下
#podcast
中篇小说英文 在 紙羊 papergoa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支持我們家牛油,記得買,記得投稿。
#買雜誌不是買牛油
【SEAL创刊号】
去年12月《南洋文艺》被结束(在张永修大哥的努力下,网络版就快复刊了),发现很奇怪的现象,就是人们不再买报纸却期待报纸维持文艺版面的传统(那需要经费呀),文学创作变成一件很沉重又没有人愿意实质出钱(其实有人啦)付出的东西。为什么总是这么沉重?为什么不可以轻盈一点、好玩一点?
某天盯着报馆编辑给我们看版的A2打印纸,琢磨一张纸能玩出什么变化,就试着折一折,突然有了搞一份迷你刊物/小志的想法。稍稍构思了一下,借鉴报纸副刊的格局,用插画配合短篇小说,弄一个类似小说海报的东西,想想可行,就开始邀稿了。
刊名从海报/海豹演变成英文的Seal(海豹/印章/封印etc),让好奇的海豹,打开这份小志,一如解开封印的过程(unseal)。
第一期主打陈秀莉的短篇小说〈着妆〉。秀莉是我的中学和大学同学,中学时代她是舞蹈团的台柱,舞姿曼妙,气质非凡,大学我们在南大中文系一起上新加坡作家黄凯德的创作班,她清新的文字与不可思议的视角总让老师同学钦慕不已,不过要在大学毕业几年后秀莉才陆续发表短篇作品,每在《文艺春秋》读到都惊艳不已,所以《SEAL》创刊一定要找她,她也爽快答应,甚至接受我的无理要求(其实所有供稿人都忍受了我的无理取闹,在此一鞠躬大感谢)。
插图请到性格插画家 Wabiko : : 哇比控/ワビコ 操刀(感谢翁菀君引介!),手绘风格,给小说另一层解读的空间。
除了小说,第一期还邀来两首诗,一首是郑羽伦对308政治海啸的感慨,另一首则是房捷敏的〈夜游〉。此外还有两篇随笔散文,蔡兴隆谈他的 On the road cafe ,林诗婷则深情分享年轻妈妈对爱情对家庭的看法(诗婷人在上海,邀稿的时候她已怀胎八个月左右,如今小宝宝已经诞生,为她感到高兴,在这里祝福诗婷一家快乐幸福,宝宝健康成长)。
(巧的是,羽伦、捷敏、兴隆与诗婷都是居銮中华中学毕业生。居銮是座美丽的山城,我每年都要拜访几次,也许是一种无意识的结果吧。)
马来西亚这几年乱象丛生,现实恍如虚构,脱序超现实魔幻荒诞剧永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旅游年2020的丑怪标志,标示着官方机构水平之低落,不少网民都以自己的创作回应,于是我请了(另一位銮中毕业生)陈芷馨( 生活如碎片)设计一个新的标志,为我们预示美好的2020。
《SEAL》第一期也策划了封面人物专访,受访者是旅居德国的舞者廖正彬 (Raymond Liew Jin Pin - TanzposiT 正.舞 )。正彬是我的中学同学,几年前一场海上意外差点导致他残废,不过坚强的正彬没有向命运低头,现已成功复建,顺利完成舞蹈硕士文凭,准备起航。
创刊号已经送交印刷,希望能在大选前跟大家见面。
独立刊物,每乐捐RM5或SGD2可索取一份,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免费寄送。现在开放订阅,欢迎pm牛油小生询问详情(欢迎认领越多越好啦,哈哈蛤)。
另,《SEAL》第二期诚意征稿,欢迎5000字左右短篇小说、30行左右诗作、1000字散文随笔、漫画或插图。一旦录用,敬以薄酬。
投稿电邮piggytyx@gmail.com
独立制作,尽力而为。
中篇小说英文 在 變態辣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答记者问
Q,你也是遭到这一波小粉红攻击的对象,先谈谈为什么他们被称为小粉红?你认为他们大概是什么样背景的人?
辣椒:小粉红这个说法来自《晋江文学城》论坛,不过现在所说的“小粉红”是那些90后到00后的少女一代,平时也喜欢欧美日韩文化,追国际明星八卦,但是又非常爱国的这群人。发起圣战的“帝吧”则是来自百度李毅贴吧的群体,这个论坛有两千多万成员,中国的“屌丝”文化即发源于这个论坛。
这些年轻一代成长的时候正是网络长城的天网铁幕越发严密的时代,也是胡温当政到习近平刚上台时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从上到下都弥漫着无比的自信,只要经济搞好了,一切都不是问题。那些网民们会觉得所有的网路工具国内都有替代品,甚至用户体验更好,所以他们很少感觉到网路长城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不方便,反而是到了海外的很多留学生,因为文化黏性的作用,即使到了欧美国家还是习惯从墙外进来观看视频节目,玩微博微信,潜移默化中继续接受全方位的中共宣传,因此造成了即使到了墙外,爱国青年的比例一点不比国内少的奇怪现象。
Q,他们锁定攻击的对象和目的是什么?他们的集体翻墙,是自发行为还是与中国官方脱不了关系?
辣椒:他们的攻击对象首先就是蔡英文总统和支持独立倾向的媒体和艺人,我因为在Facebook上活跃发言也被集中火力攻击。
他们的攻击手法也非常有意思,学尽了中共的统战手段,所谓统战就是一手软一手硬,先要摆出客气的姿势强制洗脑,用大量的“八荣八耻”这样的言论和表情包灌水,都是”我对你这么好,你凭什么不和我一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心理,以所谓的不讲脏话为荣,但是一旦发现对方是顽固的台独分子,比如我,那就不是需要统的对象了,是需要与之为战的敌对势力,那就什么脏话都骂得出口。
这件事起初应该是自发的,随后共青团中央的微博不断跟进鼓励,共青团掌握了大量的校内五毛资源,所以后来小粉红军团里有多少是自发有多少是授命已经分不清楚。有些分析人士认为共青团擅自鼓励翻墙,恐怕会被中央打脸,但是现在看到,环球时报都出来发声力挺,说明习近平政府也想利用这种他们眼中的”柔性攻势“
Q,我们来看看网友提供的一篇小粉红留言,
https://twitter.com/Zannmuling/status/690102632346750976
(VO GRAPHICS IN)留言说,“台湾人你们记住,我今天挂VPN给你们的页面刷表情包,是为了帮你们争取未来和我们一样,上网也需要翻墙的权利。” 这些小粉红的逻辑与做法和过去的五毛有何不同?
辣椒:我观察到这次帝吧“圣战”召集到大量的这些年轻一代的“自干五”,他们对中共的辩证法思维应用娴熟,很多人承认知道八九六四,却说政府镇压得当,不然就没有今天的美好生活。有很多人一面喜欢日本产品,一面却盼望日本早点被淹没。这些小粉红比过去的自干五更加自信和无耻,颠倒黑白的能力升级了,还教训台湾人要多了解中国,这些语言的无耻风格颇有习近平的统治神韵。
中国政府可以厚颜无耻到在乌镇召开世界互联网大会,这些网民也学会了这样的指鹿为马,声称翻墙没什么困难的,甚至声称:“如果没有网络长城的保护台湾人早就被我们的唾沫淹死了。”
Q,这些小粉红翻墙后,似乎有点摸不清方向,误炸了一些国民党人士和不相干的脸书账号。总结这几天他们的攻势,你觉得他们是成功达阵还是错误百出?
辣椒:以前有句笑话说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叫逻辑,一种叫中国逻辑。这次Facebook的圣战很明显地表达了这两种逻辑的冲突,基本上是来自两个世界,两个频道,表面上小粉红们似乎是耍了点幽默,展现了一些美食文化,但总体来说观感是非常幼稚和可笑的,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对话交流。或许中国网民在这样的狂欢里有种民主的错觉,但是我用一个小小的实验就戳穿了这种错觉。
这是我设计的一张海报,《反台独,上街头》呼吁1月24日全国爱国者走上各自城市的街头抗议台独。中国网络警察的紧张反应在我意料之中,他们最怕的就是民意演变成街头运动。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小粉红的反应,很多人讥笑”是中国人就转“是被玩烂了的招数,大部分吐槽说24号正是寒流来袭,冻也冻死了,才不会上街呢。还有很多人非常警觉,说社会主义是不允许上街游行的,说这张海报的制作者不怀好意。
老一代自干五的愤怒可以让他们走上街头抗日,今天这些小粉红比他们的前辈更加老于世故和犬儒,他们对翻墙后了解中国问题真相的机会也不感兴趣,甚至很多人本身就是在墙外生活的,你骂他们是精赵也没关系,他们很清楚自己不是赵家人,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虚拟空间上继续为这个极权摇旗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