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同學可能會很疑惑,為什麼大人學會出與中醫相關的課程?而這樣的課程與坊間的中醫書籍又有甚麼不一樣的地方。
這邊幫大家整理出三個特點:
#全面性
我們時常強調「看懂局」的重要性,但現今許多人的吸收都是碎片性,可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並沒有站在一個全面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比方大家都知道要多運動、多喝水、多注意飲食,可是卻從來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這堂課程裡面有談到一種上班族常見的痰濕體質,其實就跟飲食不節制又動得少有關係
了解了身體怎麼運作之後,就不會盲目地上網查什麼茶可以消水腫就狂喝,然後喝幾天就不想喝了,好像完全沒效果。
#可近性
中醫裡面有許多相當艱澀的字眼,比方各種筋絡、穴道,而這堂課會用相當生活化的例子來替大家化繁為簡,比方課程中會用「為何古代太醫摸摸手腕,就知道「娘娘有喜啦」?」這樣的例子來帶大家了解中醫是如何切診,讓大家認識並應用理面教的方法。
#實用性
「馬上就可以使用」一直以來也是我們強調的信念,這裡面教的很多中醫方法,是把知識化成一套實際可用的執行方法,從日常生活中開始養生實作。
當然這堂課也不是要跟大家說,上這堂課就可以自己把脈問診,而是我們覺得對健康資訊比較不熟悉的大家,其實可以把這堂課當作一個開始,先透過醫生的說明完整了解人體是怎麼一回事,還有可以怎麼保持健康。
釐清一些坊間很流行,但其實不一定正確的迷思,至少先避免再用錯誤的方式傷害身體,先求不傷身,再談療效。
當你上完這門課之後,已經有能力避免傷害身體了,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再運用這門基礎知識去了解更多相關的東西,比如說西醫的內容啊、或者是更進一步了解其他養生的方式,讓自己變得更健康。
如果大家有興趣,歡迎參考下面的連結
>>https://bit.ly/363T4dF
同時也有2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590的網紅Simon Cha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為什麼「病向心中醫」 ──醫好了心態,生命恢復激活流動,療癒馬上發生、開展,奇蹟陸續出現。 此所以醫身不如醫心。身不用醫,心轉變了。百病悄然消退。人不用病,就無病嘛。 病,全是你想出來的。 所有病都是心病。 心病只有心藥醫。 病無需醫,醫病作用不大。 不是病病,是人病; 所以要醫的是人。 ...
「中醫書籍」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醫書籍 在 大人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中醫書籍 在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醫書籍 在 彭溫雅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中醫書籍 在 Simon Cha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中醫書籍 在 Simon Chau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醫書籍 在 Simon Cha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中醫書籍 在 Re: [疑問] 自學中醫- 看板regime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中醫書籍 在 中醫書籍交流網(新書、二手書、心得)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中醫書籍 在 中醫系四年要讀多少書|我來答袍ep.2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中醫書籍 在 關於中醫書籍的選擇- 中國醫藥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中醫書籍 在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子宮寒冷???】
說到子宮寒冷,
大家一定又想甩鍋給中醫的「宮寒」了。
宮寒真的是「月經文」主題,
也是每個月都有患者在門診問。
「醫生,我是不是宮寒月經才不規律?」
變成每過一陣子,就要拿出來重新教育一次大家的觀念。
說實在也不怪大家,畢竟在中醫的發展歷史過程中參雜了很多「民俗觀念」。
因此有時候一些中醫名詞,在經過幾十、幾百年的傳遞,已經遠離當初該名詞用來描述的「健康與疾病情況」。
大家常講的「宮寒」,事實上並不是指「子宮感到寒冷或是子宮溫度比較低」,而是「婦科功能失調」的一種體質描述。
如果妳是自己從莫名奇妙的地方得到「宮寒」這個資訊,那下面的文章也不用看了,因為妳說的宮寒,一定不是正確的宮寒。
因爲在古代中醫文獻中,宮寒這兩個字並沒有過多的診斷條文記載,而是僅作為延伸性概念使用。
如果妳是從「正牌中醫師」的口中得到「宮寒」這個解釋。
我只能說,有很大的可能是因為妳的中醫師覺得要跟妳解釋落落長的中醫調經理論太困難了,直接用個簡單的名詞讓妳理解還比較容易一些。
(就像每次在門診講各種荷爾蒙的運作原理實在要講到太陽下山了⋯)
在古代中醫文獻上來說,其實「宮寒」這個名詞概念,在古代婦科經典中使用的頻率非常之稀少,甚至幾乎找不到直接出現「宮寒」兩個字的診斷條文,只有少少出現在延伸性的描述上使用,或到了近代中醫書籍中才開始進行延伸解釋。
關於「子宮虛寒」的概念,古代中醫文獻中或許有提及幾個類似相關的概念,但是嚴格上來說,與「宮寒」最接近的中醫學診斷名詞,應該是「衝任虛寒」。
這部分指的是,患者除了月經失調、月經量點滴、月經延遲、不易受孕之外,她也同時具有明顯白帶過多、下腹異常冰冷感,或是合併其他能夠被中醫師診斷為「虛寒」的症狀。
同時「衝任虛寒」也僅能說是「月經失調的其中一種類型」。
並不是所有的月經失調問題、不孕問題,都是這個原因所導致。
而如果回顧整個中醫文獻歷史中,最接近描述到「宮寒」這個名詞的人,應該是明末清初的婦科名醫-傅青主。
傅青主在關於「其中一種不孕狀況」的
描述是這樣寫的:
「婦人有下體冰冷,非火不暖。交感之際,陰中絕無溫熱之氣。人以為天分之薄也,誰知是胞胎寒之極乎﹗」
「蓋胞胎居於心腎之間,上系於心,而下系於腎,胞胎之寒涼,乃心腎二火之衰微也。故治胞胎者,必須補心腎二火而後可,方用溫胞飲 。」
這裡描述的下體冰冷感,可能來自於血液灌流較低或是體表神經感受溫度的差異,並不等於子宮體溫度下降的直接表現。
傅青主並不是使用「宮寒」這個名詞,而是針對「心腎火衰」體質的延伸描述,更不是在講「子宮本體感到寒冷或是子宮體溫度低」的現象。
(心腎火衰又要扯很遠,反正跟解剖的腎臟、心臟不一樣就是了)
更重要的是,這只是其中一種不孕情形的描述,傅青主同時也記載了其他的不孕類型。
因此並不像民間所謠傳的,
「不容易懷孕,就是因為宮寒。」
總而言之,古代中醫其實並沒有普遍的直接使用「宮寒」這個名詞。
就算有類似使用,也不是指「子宮溫度低、子宮覺得冷」,而是比較接近婦科功能性問題的描述(例如:排卵延遲、白帶分泌異常⋯)。
更重要的是,「宮寒」這個名詞,也不能用來解釋所有的女性婦科問題。
中醫婦科的治療用藥,其實非常複雜且精緻,絕對不是簡單「宮寒」兩個字可以打發的。
同時,中醫學來說,並不能單看「名詞字面上」的意思做直接解讀,而是需要看這個名詞的詳細說明與背景條件,否則很容易被字面上看到的「文字意思」所誤導。
PS:
題外岔開一下,
講到這個就一定要講一下
「門診中醫名詞的使用問題」。
在我門診的患者應該都知道,
我其實很不喜歡「只單純使用中醫名詞」講解給患者聽,因為有講等於沒講。
例如:「妳這個問題就是肝火太大。」
最大的問題是,醫師心裡想的肝火大,
往往跟患者心裡想的肝火大不一樣啊!
中醫名詞如果單獨拿出來使用,
其實非常不精確(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同時也容易被患者記在心裡,之後在門診無限上綱亂使用,甚至是拿到別人門診使用(造成其他醫師的困擾)。
身為中醫師卻沒有好好解釋給患者理解,或是做好教育患者的責任。
就會一再的發生像蘇怡寧醫師遇到患者「神奇的問題」,然後中醫界又要背鍋了。
如果要下診斷,請合併中西醫學的理論一起做解釋,不要只講半套造成大家的困擾,拜託拜託。
#個人在門診從來沒有使用過宮寒這兩個字
-
-
#中醫名詞真的很難解釋
#有些甚至不是中醫文獻的名詞
#可能是民間誤傳或是誤解使用
#然後就是中醫師要來背鍋
-
-
#翻遍經典真的沒有直接寫出宮寒這兩個字
#只能推測是民間後世的延伸解讀使用
#然後很多食古不化的人也是讓人很頭痛
-
-
-
#陳家駒中醫師
#門診不能說的事
#京水堂中醫診所
-
多囊調經|婦科不孕|體態控制
內科雜症|皮膚疾患|筋膜圓針
-
診所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捷運中山站)
聯絡電話:02-2558-5592
中醫書籍 在 彭溫雅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是溫亞中醫診所院長,有著西醫背景的中醫師,到現在入行已經15年了,上過30多檔節目,出版過10多本中醫書籍,舉辦過各式各樣的講座,一直在分享如何變更美、變健康、更年輕的養生方法。
我經常遇到一些人來問我:彭醫師,到底怎麽樣才能更健康,擁有更逆齡的狀態呢?
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告訴她們:逆生長,要順著養。
在這本《順時調理秘笈¬-中醫歲時養生曆》的書裏,我一共分享了365種體質調理法則,融合中西醫精華的時令養生知識;包含350個身體修復練習, 190種身體常見問題,以中醫調理觀點專業解析、帶你預防疾病勝於治療,預約未來人生路的豐沛健康能量。
中醫書籍 在 Simon Cha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為什麼「病向心中醫」
──醫好了心態,生命恢復激活流動,療癒馬上發生、開展,奇蹟陸續出現。 此所以醫身不如醫心。身不用醫,心轉變了。百病悄然消退。人不用病,就無病嘛。
病,全是你想出來的。
所有病都是心病。 心病只有心藥醫。
病無需醫,醫病作用不大。
不是病病,是人病; 所以要醫的是人。
沒有人可以醫好你 ----只有你自己可以。
你不再想死,就不會想得那麼錯,令自己生病。
現在是你變心自救的時刻。
你的病正是來提醒你的天使,它出現就是為了這個任務。
你做得到,它就收工了。 …………………………….
你想病,才會病。
你想病,身體自自然然懂得去病。
你愈想死,身體自自然然懂得病得厲害、死得快。
你不再想病,覺悟到自己毋須去想死,就會病好。
因為身體自自然然懂得療癒自己。(當然這個重要的道理、生死攸關的「通識」,一般醫生不會告訴你,他們從來只承認自己有辦法醫病,只承認自己才懂得健康之道。)
一旦搞通了這個道理,你就身心靈走上康復之途。你扭轉命運,停止自殺,逃出生天。(這,正是建制最不希望發生的事,因為又一個人受魔掌操控圖利。)
一念之轉,一毛錢也不用花,半分力也不用出。
這就是祥哥所謂的「心醫」──醫好了心態,生命恢復激活流動,療癒馬上發生、開展,奇蹟陸續出現。
此所以醫身不如醫心。身不用醫,心轉變了。百病悄然消退。人不用病,就無病嘛。
祥哥心醫系列----
《心醫DIY》綠野店有售,查詢及報名周博士的活動電34282416。
* * * * * * * * *
祥哥介紹「心醫」 ----祥哥心醫系列1
https://youtu.be/ZDISPxO-mYw
誰可以醫心逃出生天 ¬----祥哥心醫系列2
https://youtu.be/KBRe0QYZtFg
心醫:這樣就病下去 第1個原因 ----祥哥心醫系列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9N4NtFa0NQ
心醫:這樣就病下去 第2個原因 ----祥哥心醫系列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1EE3Z5FqMM
心醫:這樣就病下去 第3個原因 ----祥哥心醫系列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4r9nTFDl2c
心醫:這樣就病下去 第4個原因 ----祥哥心醫系列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u28uuc0Jj8
怎樣清洗童年創傷身心療癒 ----祥哥心醫系列7
https://youtu.be/qg5c2uffjMk
* * * * * * * * *
----------------------
本節目詳細內容,見周兆祥《心醫DIY》
購買周兆祥博士的有關書籍:
https://www.greenwoodshk.org/greenwoodsstore
找周兆祥博士做個人諮詢療癒課:
https://www.greenwoodshk.org/copy-of
祥哥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imonchauhk
更多祥哥的身心靈生活分享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lsoKGgHQf1AzDNc7PlSeA
參加周兆祥博士的實體及線上活動:
https://www.greenwoodshk.org/core-curriculum
訪周兆祥博士的個人網站收料:
https://alivewithdrgreen.com/
更多祥哥的智慧技藝知識分享:
https://www.greenwoodshk.org/blog/categories/%E7%B6%A0%E9%87%8E%E6%99%BA%E6%85%A7

中醫書籍 在 Simon Chau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心怎樣醫?
祥哥分享多年臨床經驗,一針見血,單刀直入。
-----------------
病,全是你想出來的。
所有病都是心病。 心病只有心藥醫。
病無需醫,醫病作用不大。
不是病病,是人病; 所以要醫的是人。
沒有人可以醫好你 ----只有你自己可以。
你不再想死,就不會想得那麼錯,令自己生病。
現在是你變心自救的時刻。
你的病正是來提醒你的天使,它出現就是為了這個任務。
你做得到,它就收工了。 …………………………….
你想病,才會病。
你想病,身體自自然然懂得去病。
你愈想死,身體自自然然懂得病得厲害、死得快。
你不再想病,覺悟到自己毋須去想死,就會病好。
因為身體自自然然懂得療癒自己。(當然這個重要的道理、生死攸關的「通識」,一般醫生不會告訴你,他們從來只承認自己有辦法醫病,只承認自己才懂得健康之道。)
一旦搞通了這個道理,你就身心靈走上康復之途。你扭轉命運,停止自殺,逃出生天。(這,正是建制最不希望發生的事,因為又一個人受魔掌操控圖利。)
一念之轉,一毛錢也不用花,半分力也不用出。
這就是祥哥所謂的「心醫」──醫好了心態,生命恢復激活流動,療癒馬上發生、開展,奇蹟陸續出現。
此所以醫身不如醫心。身不用醫,心轉變了。百病悄然消退。人不用病,就無病嘛。
周兆祥博士經過二十多年前線接觸,肯定了醫病不如醫心的道理,出版了《心醫DIY》這本書,又定期在綠野林舉辦心醫課程http://www.lifeflowhk.org/2016/07/201... 《心醫DIY》綠野店有售,查詢及報名周博士的活動電34282416。
* * * * * * * * *
祥哥介紹「心醫」
https://youtu.be/ZDISPxO-mYw
心醫:這樣就病下去 第1個原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9N4NtFa0NQ
心醫:這樣就病下去 第2個原因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1EE3Z5FqMM
心醫:這樣就病下去 第3個原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4r9nTFDl2c
心醫:這樣就病下去 第4個原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u28uuc0Jj8
誰可以醫心逃出生天
https://youtu.be/KBRe0QYZtFg
* * * * * * * * *
祥哥心醫系列----
為什麼「病向心中醫」
──醫好了心態,生命恢復激活流動,療癒馬上發生、開展,奇蹟陸續出現。 此所以醫身不如醫心。身不用醫,心轉變了。百病悄然消退。人不用病,就無病嘛。
----------------------
本節目詳細內容,見周兆祥《心醫DIY》
購買周兆祥博士的有關書籍:
https://www.greenwoodshk.org/greenwoodsstore
找周兆祥博士做個人諮詢療癒課:
https://www.greenwoodshk.org/copy-of
參加周兆祥博士的實體及線上活動:
https://www.greenwoodshk.org/core-curriculum
訪周兆祥博士的個人網站收料:
https://alivewithdrgreen.com/

中醫書籍 在 Simon Cha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無名道】來到野鴿居訪談,興高釆烈......
病,全是你想出來的。
所有病都是心病。 心病只有心藥醫。
病無需醫,醫病作用不大。
不是病病,是人病; 所以要醫的是人。
沒有人可以醫好你 ----只有你自己可以。
你不再想死,就不會想得那麼錯,令自己生病。
現在是你變心自救的時刻。
你的病正是來提醒你的天使,它出現就是為了這個任務。
你做得到,它就收工了。 …………………………….
你想病,才會病。
你想病,身體自自然然懂得去病。
你愈想死,身體自自然然懂得病得厲害、死得快。
你不再想病,覺悟到自己毋須去想死,就會病好。
因為身體自自然然懂得療癒自己。(當然這個重要的道理、生死攸關的「通識」,一般醫生不會告訴你,他們從來只承認自己有辦法醫病,只承認自己才懂得健康之道。)
一旦搞通了這個道理,你就身心靈走上康復之途。你扭轉命運,停止自殺,逃出生天。(這,正是建制最不希望發生的事,因為又一個人受魔掌操控圖利。)
一念之轉,一毛錢也不用花,半分力也不用出。
這就是祥哥所謂的「心醫」──醫好了心態,生命恢復激活流動,療癒馬上發生、開展,奇蹟陸續出現。
此所以醫身不如醫心。身不用醫,心轉變了。百病悄然消退。人不用病,就無病嘛。
周兆祥博士經過二十多年前線接觸,肯定了醫病不如醫心的道理,出版了《心醫DIY》這本書,又定期在綠野林舉辦心醫課程http://www.lifeflowhk.org/2016/07/201... 《心醫DIY》綠野店有售,查詢及報名周博士的活動電34282416。
* * * * * * * * *
祥哥介紹「心醫」
https://youtu.be/ZDISPxO-mYw
心醫:這樣就病下去 第1個原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9N4NtFa0NQ
心醫:這樣就病下去 第2個原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1EE3Z5FqMM
心醫:這樣就病下去 第3個原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4r9nTFDl2c
心醫:這樣就病下去 第4個原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u28uuc0Jj8
* * * * * * * * *
祥哥心醫系列----
1. 醫心不醫病,病向心中醫
https://youtu.be/KBRe0QYZtFg
----------------------
本節目詳細內容,見周兆祥《心醫DIY》
購買周兆祥博士的有關書籍:
https://www.greenwoodshk.org/greenwoodsstore
找周兆祥博士做個人諮詢療癒課:
https://www.greenwoodshk.org/copy-of
參加周兆祥博士的實體及線上活動:
https://www.greenwoodshk.org/core-curriculum
訪周兆祥博士的個人網站收料:
https://alivewithdrgreen.com/

中醫書籍 在 中醫書籍交流網(新書、二手書、心得)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各類中醫書籍交流,絕版書,二手書、讀書心得. . Public. Anyone can see who's in the group and what they post. . Visible. Anyone can find this group. ... <看更多>
中醫書籍 在 中醫系四年要讀多少書|我來答袍ep.2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更正:藥理學和病理生態學的書互相放反了!) 中醫 系四年到底要讀多少書呢?在我高中填寫大學志願時就知道 中醫 系要讀的書不少但直到今天把所有書都擺 ... ... <看更多>
中醫書籍 在 Re: [疑問] 自學中醫- 看板regime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suntree (太陽樹)》之銘言:
: 我現在在當兵
: 每天都可以偷個十幾二十分鐘來背
: 1.
: 想要找些關於中醫的書籍來看
: 不曉得有沒有推薦的入門書籍
入門的話,就儘量不要選擇太艱澀的書籍,個人推薦幾本比較淺顯的
《走近中醫》
《思考中醫》(這是傷寒論入門的簡介,作者劉力紅在大陸算頗有名的)
另外可以找本《中醫基礎理論》來看(不限版本,每個版本都差不多),
對於中醫理論體系會比較有全盤性的概念
先把基礎建立,接著在進階閱讀中醫經典才比較容易懂
本草方藥方面,入門的話可以找本《本草備要》、《醫方集解》看看
如果對診斷有興趣可看《四診心法》、《瀕湖脈學》(大陸書有出白話解)
最近好像大陸還出一本《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內容也頗佳,可在大陸書店找到
大陸中醫書店最多的地方,大概就是台中中國醫藥學院附近吧
(弘華、複國、今日軒...等,裡面甚至可找到絕版書的影本),
有空就來台中一趟尋寶吧
弘華書局 台中市北區五常街72號
複國書局 台中市北區大德街6號
今日軒書局 台中市北區美德街210號
台北可以去 名山堂 找找
繁體中醫書就到志遠書局(台北台中都有)
: 2.
: 我也考慮要不要找些中醫經典來背
: 但是不知道應該「從哪本入門」才好
: 原文對我來說太過艱澀
: 不曉得有沒有比較好的注者、版本
: 想請問諸版大
進階的話就從經典下手吧!
像是《黃帝內經》(建議先看《素問》部分)
《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
不過這些原文都算艱澀,要找好的注本來讀。
《素問》的話可參考《素問今釋》(任應秋 著),不過此書好像已經絕版了_
另外唐容川的《中西匯通醫經精義》頗值得一讀
《傷寒》、《金匱》注家很多,
其中陳修園、鄭欽安、曹穎甫、柯琴(柯韻伯)、唐容川、余無言等人注的都不錯
另推《經方實驗錄》(姜佐景 著,他是曹穎甫的徒弟,探討傷寒論的醫案)、
《本經疏證》(探討神農本經和傷寒論用藥的書)
不過這些書都比較難,需要花點時間吸收
==============以下為其他網路推薦書籍=====================================
優良中醫古籍
1.黃帝內經
2.神農本草經
3.傷寒論
4.金匱要略
5.針灸大成 明朝楊繼州編寫
6.千金要方 翼方(古籍部份)
近代優良中醫書籍
1.中西匯通醫書五種 (四川 唐容川 字宗海 著)
2.傷寒發微 , 金匱發微 (江蘇淮陰 曹穎甫 著)
3.傷寒論新義 , 金匱要略新義 (余無言 著)
4.本經疏證 (清 鄒澍 撰) -- 熟讀此書將擁有超強的傷寒功力
5.單穴治病選萃 (呂景山 著 人民衛生出版社)
6.疾病預測學 (楊力 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
7.經方實驗錄 (姜佐景 著) -- 曹穎甫的精采醫案
8.思考中醫 劉力紅 著 -- 傷寒論導讀的精采好書
9.醫林掇英 柯雪帆 著 -- 非常精采的章回體醫案小說
10.醫鑰-揭開中醫的奧秘 彭奕竣醫師 著 -- 中西醫學的精采剖析
11.張步桃開藥方 -- 望聞問切的老祖宗智慧 簡便療效的新時代中醫
12.張步桃治大病 -- 看中醫如何辨證論治 妙手回春
13.難經發揮 黃維三 著 -- 百看不厭的精采好書
14.內經講義 王洪圖主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 -- 有理論闡釋和臨証指要!
15.醫宗金鑒-傷寒心法要訣白話解 北京中醫藥大學 郝萬山主編
-- 郝萬山為大陸傷寒論權威也是劉渡舟的弟子 他編的書值得一讀~
16.陳瑞春論傷寒 陳瑞春 著
17.傷寒實踐論 陳瑞春 著
18.傷寒論疑難解讀 李心機 著
19.傷寒論通釋 李心機 著
20.經方配伍用藥指南 主編 王付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1.張仲景五十味藥證 黃煌 著 人民衛生出版社
22.劉渡舟傷寒臨証指要 學苑出版社 (現在有劉渡舟醫學全集)
23.用藥心得十講 焦樹德著 人民衛生出版社 -- 臨床醫師必讀
24.醫林浩劫 黃成義 著 -- 批判西醫和豐富臨床的精采好書
25.依醫依犄 黃成義 著 -- 為醫林浩劫第二集 有精采的臨床經驗傳承
------------------------------------------------------------------
大陸郝萬山教授推薦傷寒論參考書籍
1.注解傷寒論 成無己
2.傷寒論條辨 明 方有執
3.傷寒來蘇集 清 柯韻伯
4.傷寒貫珠集 清 尤在涇
(以上四本也是大陸中醫研究所考試指定參考書)
5.實用經方集成 楊百希/李生 著 人民衛生出版社
==========================================================================
名中醫張步桃給中特班的書單
1.素問今釋 任應秋 啟業
2.醫學廣筆記 謬希雍 旋風
3.臨床指南醫案 葉天士 昭人
4.儒門事親 張子和 昭人
5.本經疏證 鄒澍 昭人
6.世補齋醫書 陸九芝 五洲(X)
7.潛齋醫書 王孟英 五洲
8.徐靈胎醫書 五洲
9.陳修園72種醫書 文光書局
10.經方實驗錄 姜佐景 文光
11.類證治裁 林佩琴 旋風
12.名醫類案 魏玉璜 旋風(X)
13.續名醫類案 江讙 旋風(X)
15.丹溪心法
16.冷盧醫話 陸定圃
17.筆花醫鏡 江涵敦 文光
18.衷中參西錄 張錫純 旋風
19.張錫純醫案 啟業
20.東桓醫書
21.傷寒來蘇集
中醫系劉定明老師推薦書
1.傷寒明理論(金.成無己)
本書為成氏注解傷寒論後,為進一步闡發張仲景辨証論治思想而作。共4卷
2.証治要訣(戴師恭)
3.醫學微言
4.身體的秘密
5.本草崇原集說(清,仲昴庭),人民衛生
本書是由張隱庵的『本草崇原』為底本,參入葉天士的本草經解、
陳修園的「神農本草經經讀」,徐靈胎的「神農本草經百種錄」,附以己說而成
。
6.中國醫學診法大成,山東科技
7.周學海醫學全書,中國中醫藥
周學海是清代關於診斷學的名家
8.金匱要略直解(程雲來,中醫中醫藥)
9.黃帝素問直解(高士宗)
個人蠻喜歡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的版本(綠色皮)。因為此版在文後會注明原文不
當處。
高士宗是張隱庵弟子,直解的特色是簡明易了。
10.脈証指掌
11.醫學心悟(清.程鐘齡),可以志遠或大陸書店找到,八法也是程氏提出的。
12.中醫方劑學(楊維傑)(X),可以在志遠找到,
但是個人建議買大陸七版教材鄧中甲主編的<<方劑學>>,好太多!
13.中醫性醫學
14.中醫外治法
15.陳士鐸醫學全書(清.陳士鐸)中國中醫藥,內科為主的書籍
16.臨床14經361腧穴(潘隆森),在志遠可以找到,2000元
17.常用腧穴發揮,李世珍,人民衛生
此書的特點,是將穴位的功能用藥物的講法寫出,也就是說穴位可以像藥物一樣
配伍。
18.針灸歌賦選解,啟業
19.針灸科學與技術(魏凌雲)
20.中國針灸經穴經(郭家樑)
21.腰腿痛推拿治療法(劉嵐慶)笛籐
其他推薦
1.中藥臨床應用(增訂版) (廣東人民出版社)
2.呂明進老師寫的溫病學,正中書局
3.臟腑症治
4.《張步桃開藥方》,張步桃著,遠流出版
5.神農本草經讀:陳修園
6.本草崇原集說:仲昴庭,人民衛生
7.本草備要:汪昂編,而且國考要考!!!
8.施今墨對藥(呂景山,人民軍醫)
9.張仲景五十味藥証(黃煌,人民衛生),
10.用藥心得十講(焦樹德,人民衛生)
11.「臨床方藥精粹」(山東科技)
12.臨床比較中藥學(雲南科技),也整理得不錯。
13.傷寒論必背(山西科技),表格整理的超好,是學習傷寒論時的好手冊。
14.瀕湖脈訣白話解(人民衛生),學習把脈的好書,便宜。
●經驗類:
15.朱良春用藥經驗集(湖南科技)
16.臨床用藥經驗(龔士澄,人民衛生)
17.現代中藥臨床手冊(上海科技普及出版社)
經驗類的話,就比較適合高年級閱讀了。
================================================
某位網友的推薦
https://baby.imagenet.com.tw/modules.php?name=Forums&file=viewtopic&t=1741
一 先看一些闡發中醫精神的課外讀物 如 思考中醫 走進中醫 人體使用手冊 張
步桃開藥方 張步桃治大病 倪海廈漢唐中醫網站 彭奕峻醫鑰 黃成義網站 建立
起對中醫的認識與信心
二 從經典入手
黃帝內經可看王洪圖的DVD或是倪海廈的DVD 至於原典可買中醫古籍出版社的古
籍影印本
傷寒論 可看郝萬山的DVD 原典可看唐容川的傷寒論淺注補正
本草 原典可看人民衛生出版社的神農本草經集注 誠品有賣
另外 王正龍講內經與傷寒論 樊正倫講內經知要等錄音 都可在大陸網站上找到
三 臨證
從自己與親朋好友開始 試著練習把脈 脈學可參考任應秋 中醫脈學十講 李時珍
頻湖脈學 觀舌 等 然後試著找出對證的方劑
方劑可參考 王綿之 方劑學講稿 人民衛生出版社
四 進階讀物
曹穎甫 經方實驗錄
鄭欽安醫書闡釋 唐步棋 巴蜀書社
陳士鐸的幾本書
張錫純 衷中參西錄
盧崇漢 扶陽講記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
╴土__ 如果您在乎動物,環保,甚至健康;請多吃一餐素。╭╗
ㄠ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0.101.96
※ 編輯: Irence 來自: 220.140.101.96 (08/17 23:2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