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單腳站立1分鐘可以幫助大腦健康!~因為單腳平衡能力是大腦健康指標之一,還有單腳站立1分鐘等於慢走50分鐘運動耶!!!!!~這麼重要的健康新知,小編一定要跟大家分享的!!祝福大家有個健康愉快的新年︿︿
【自我居家運動保健】(上)
-大腦健康檢測與運動-
講師:Fit Collective資深健身教練 陳泓志
膝蓋的好壞不是年紀的問題,有沒有用對力量和角度,才是重點,有心的學習才有助於讓自我更好,無關年齡和身體狀況,用心學習和定期訓練,人人都可以保有良好的體態。根據研究顯示,居家自我健身運動,能擁有強健體魄以及正向情緒,平日工作忙碌,壓力大,透過規律運動、健康飲食和充足睡眠,即能提升免疫力,保持良好身體狀態。
可以先評估自我的情況,現今社會人們時常會覺得自己怎麼越來越健忘了,但是,到底是健忘呢?還是失智症呢?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思考判斷。首先,你會不會常常遺失重要的物品?例如:皮夾、手機等等的;或是會不會突然迷失在住家附近或忘記怎麼去市場或是常去的場所?沒有影響到我們生活的都不算失智,然如果有以上的問題,對於生活上產生功能性障礙,代表你具備初期的失智症症狀,此時可能要注意一下了,此外,腦部的健康如何進行判斷呢?依據研究顯示單腳站的時候平衡的越好,平衡的能力等同於大腦健康的指標,站立越不平衡代表大腦可能越不健康,此與睡眠也有相關聯,睡覺時大腦可以代謝掉毒素,因此保持規律的生活,充足的睡眠及日常生活運動,有助於改善此問題。而單腳站立1分鐘相當於慢走50分鐘,因此,我們能夠進行單腳測試,若單腳未能站立20秒以上,腦部可能患有沈默型中風的。沉默型的中風沒有特殊症狀,長久下來未治療會加速記憶的遺失,並且危及認知功能,進而造成失智,兩邊皆可以多練習,平衡左右腦的發展。
#自我居家運動保健
#紫丁香婦女培力課程-後疫時代 助人亦自助
#中高齡肌力訓練
(......未完待續)
--------------------------------------
更多文章與新知~請上紫丁香官網:
https://new.lilac.org.tw/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0的網紅大象中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輕中風後遺3步曲 第3個動作 這個動作 在診間 請好好人的患者練習 都可以充份發掘 隱藏的中風因子 也就是說 好好人 早就中風了 一個動作 去預測 未來的自己 萬一臥床時 電動床 上半段昇起吃飯拍痰 接下來躺平 就再也爬不回 上方了 一個半癱老人 雙腳就一直頂在床腳 猶...
中風 自我 測試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權威醫學期刊指出 「40%失智來自於12項危險因子」:隨著台灣社會高齡化,失智症是越來越重要的問題,可能有高達百分之四的長者患有失智症。失智症不只讓長者的健康與生活品質下降,也往往會衝擊家人的生活,如果可以預防失智症自然是最好。(資料來源:【註1】)
■什麼是失智症?與正常老化有何不同?
相信超過40歲以上的朋友,偶爾出現健忘時總忍不住會這樣滴咕:「最近經常忘東忘西,是不是失智了?」究竟什麼是正常老化?什麼才是真正的失智呢?「台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蔡佳芬主任」表示:「失智其實並非單一病名,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
■一般來說,失智症主要分成「退化性」、「非退化性」失智症:
大部分病人皆屬「退化性」失智症,如阿茲海默型、路易氏體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帕金森氏症等;而「非退化性」失智症,則是過去曾有腦傷或中風過的人。
■就症狀不同,則可簡單分成「認知功能」與「非認知功能」:
▸「認知部分」:是大家都知道的記憶力、方向感、注意力等執行功能
▸「非認知部分」:是指精神狀態的變化,絕大部分會有憂慮、焦慮或幻覺產生等精神方面問題
(資料來源:【註2】)
■失智症不是單一項疾病,是一群症狀的組合(症候群):
失智症並非單純正常老化或記憶減退,而是一種大腦功能喪失的疾病,大多發生於65歲以上長者,造成記憶力及其它神經功能減退。
其症狀有記憶力減退和認知功能(語言、空間感、計算、判斷、抽象)思考等能力退化,因此可能會同時出現情緒、妄想、幻覺等干擾行為,嚴重時會影響其人際與工作,導致逐漸喪失自我照顧的功能,生活需要他人協助才得以進行。
在失智症早期,很多家屬都以為患者是老番癲、老頑固,以為人老了都是這樣,因而忽略了就醫的重要性,但是事實上他已經生病了,應該要接受治療。
■以記憶力喪失的層面來說,失智症和正常老化的差別在於:
▸正常老化的人通常可經過提醒而再度想起
▸失智症患者即使經過提醒也還是不記得
▸失智症患者會出現無法勝任過去很熟悉的事物或技能,但正常老化的人卻不至於會有此反應。
▸失智症患者也常有服藥嚴重不規律的情況,例如整整1個月忘記吃藥,但也有時也會出現1天吃完1週藥量的現象。
■老化 VS 失智
☑正常老化
▸可能突然忘記某事,但事後會想起來。
▸若做記憶測試,可能會無法完全記住測試中的物品。
☑失智症患者
▸對於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完全忘記。
▸無法記住記憶測試中的物品,甚至完全忘記自己做過測試。
(資料來源:【註3】)
■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 (Lancet)》雜誌在今年(2020)的委員會,根據新的研究計算,顯示有40%的失智來自可避免或治療的12項危險因子。這些因素包括【註4】:
▸缺乏教育
▸聽力損失
▸腦傷
▸高血壓
▸過量飲酒
▸肥胖
▸抽菸
▸憂鬱
▸社交孤立
▸缺乏運動
▸糖尿病
▸空氣汙染
(資料來源:【註1】)
■失智症十大警訊
「失智症十大警訊」若出現這些症狀,請及早就醫確診。
▸記憶力減退到影響生活。
▸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
▸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洧。
▸有困難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
▸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
▸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
▸判斷力變差或減弱,如:過馬路不看紅綠燈。
▸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
▸情緒和個性的改變。
■失智症預防
(趨吉):增加大腦保護因子
1.多動腦
2.多運動
3.均衡飲食
4.多社會互動
5.維持健康體重
(避凶):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
1.預防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
2.避免頭部外傷
3.不抽菸
4.遠離憂鬱
(資料來源:【註3】)
面對這樣的疾病,「台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蔡主任」直言:「預防失智吃藥沒有用,大家可以做的,其實是所謂的『趨吉避凶』,換句話說,就是好的事情多做,壞的事情少做。」好的部分是指健康的飲食,搭配多運動、多動腦、多參加社交活動;避凶是指控制好三高問題、治好憂鬱症、避免菸酒、避免頭部外傷、避免聽力受損。如果到了中年,聽力有問題,最好及早去矯正治療。
在飲食上,蔡主任表示,地中海性飲食確實有助於預防失智症,像是藍莓、草莓、五穀類以及堅果類,另外像茄子、番茄和深海魚類,搭配適量的紅酒,地中海式飲食其實是一套飲食方法,而非單一飲食,這是要特別注意的部分。
只是,目前失智症最讓人感到困擾之處,在於很容易將正常老化與失智搞混。因此,蔡主任也提醒我們:「當無法判斷是正常老化,或不正常的表現加速惡化時,就必須就醫來確診了」(資料來源:【註2】)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註1】
早安健康「權威醫學期刊:40%失智來自12項危險因子!控好血壓降2成風險」:https://bit.ly/2U8ZXV2
∎【註2】
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究竟什麼是失智症?榮總蔡佳芬醫師:主要分成這兩類」:https://bit.ly/3kbxrgi
∎【註3】
宜蘭縣政府衛生局「失智症防治」:https://bit.ly/38r0Voa
∎【註4】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2020 report of the Lancet Commission
Gill Livingston, Jonathan Huntley, Andrew Sommerlad, David Ames, Clive Ballard, Sube Banerjee, Carol Brayne, Alistair Burns, Jiska Cohen-Mansfield, Claudia Cooper, Sergi G Costafreda, Amit Dias, Nick Fox, Laura N Gitlin, Robert Howard, Helen C Kales, Mika Kivimäki, Eric B Larson, Adesola Ogunniyi, Vasiliki Orgeta, Karen Ritchie, Kenneth Rockwood, Elizabeth L Sampson, Quincy Samus, Lon S Schneider, Geir Selbæk, Linda Teri, Naaheed Mukadam,
The Lancet. 396. 10.1016/S0140-6736(20)30367-6.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367-6
➤➤照片
∎【註4】
圖說: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 of potentially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for dementia
∎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失智症追蹤診斷新生力軍-「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 :https://bit.ly/3p95b1m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刺胳針 #Lancet #失智 #失智症 #正常老化 #台北榮民總醫院 #老年精神科 #蔡佳芬 #阿茲海默型 #路易氏體失智症 #額顳葉型失智症 #帕金森氏症 #健康的飲食 #搭配多運動 #多動腦 #多參加社交活動 #控制好三高問題 #治好憂鬱症 #避免菸酒 #避免頭部外傷 #避免聽力受損
The Lancet / 台北榮民總醫院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中風 自我 測試 在 小北斗的夜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蜂湧而出的感受,感同身受的眼淚!】
要別人明白自己委實不易,因他們未必有和你相同的經歷;即使有,隨著彼此性格、價值觀、處事方法和對人感情不同,往往未必能感同身受;但我想告訴這位伯伯,我明白你!我真的明白你!因我曾和你有過共同的經歷,且我和肥媽相比你和太太所經歷的,發生得更早、經歷得更長、血淚流得更多!
老人家被送進公家醫院的可憐和可怕,最初源自我大學畢業後在護理安老院工作的時候!那時院舍正位於威爾斯親王醫院旁邊,院友出現甚麼發燒、氣促、疼痛、昏迷統統會電召白車送到醫院!病徵輕微加上本身體能較好的,相對不用承受太大的痛苦;因他們仍能自行吃飯、自行上厠所,不用靠別人幫助;反之那些本身行動不便、身體力弱、大小便失禁、需用鼻胃喉管飼、又或嚴重認知障礙的,則完全慘不忍睹了!
先是「壓瘡」,基本上,超過一半卧床長者出院時必帶同褥瘡出院!那時每逢有院友出院,護士第一時間就是檢查其身上有多少個壓瘡需要洗傷口?副院長曾盲目地說:「出返嚟屁股多數都爛!」我看見公公婆婆們紅腫破損的傷口,有些更要定時側卧床上用燈照傷口;不只屁股,腳踭也是重災區;我的心會很酸很難過!但我除了多點往探望他們,唱歌給他們聽、畫畫氹氹他們,基本上真的愛莫能助!我,只能提醒他們的家人多點來院舍探望他們,貼些合照在床頭,和他們談談天,幫他們按按摩!
最深刻印象的是2003年SARS的時候,那時全港醫院禁止探訪,我們院舍也謝絕探訪!事緣當時我們院舍有三位職員(1位威爾斯親王醫院和院舍兩邊走的物理治療師+2位起居照顧員)中招,頓時大家人心惶惶!最慘的是院友不適依然要被送往最鄰近的急症室~威爾斯,而威爾斯又是第一間大爆發的醫院!結果,當時很多院友有入無出,他們的死因未必直接寫著SARS,但在醫院離奇離世卻是鐵一般事實!那時我負責每月報數予社署,每多一個月有8位院友離世!我亦曾收過一位沙田醫院的護士來電通知我:「蕭伯剛過身,死因不明,但我們必須盡快將他的遺體進行火化!」
進了醫院可平安回來的,其實也算不上是平安,因大多帶著褥瘡回來洗傷口!最深刻的兩個個案是:一位本身乾淨企理、注重儀容、平日穿著恤衫西褲的伯伯,留院一個月,出院時再走不動不特止,兼變了真理教教主「麻原彰晃」!全臉鬍子之餘,身上散發著酸臭味!
另一位失禁婆婆留醫過半月,出院時腳踭手踭全損,屁股尾龍骨對下那個褥瘡深可見骨!大到可以塞入一個BB的拳頭!這個傷口足足洗了半年,又替她敷骨膠原,最後才漸漸癒合;但身心那些傷痕,卻永遠成為烙印!
2005年9月8日(四),肥媽隨老人中心外出參觀時突然中風倒下,被白車送進聯合醫院;之後十四年四個月零廿二天,曾因不同原因被院舍電召白車送進明愛醫院多次(最多是因發燒);每次肥媽被送進醫院,我除了淚流滿臉,心也會淌血不止!因我知道,肥媽除了要承受病痛的折磨,在病房裡連最基本的尊嚴也會被褫奪!大家如果一直有伴我和肥媽抗戰,應大致知道肥媽當時的苦況(不知道的,可看看我那篇置頂文章);簡單說,最刻骨銘心、多次經歷的痛苦如下:
1)個別員工態度很惡劣,說話用詞很難聽,動作亦十分粗魯!病人躺在床上不能說,但家屬的我是清醒的!但清醒又可做甚麼?你只能搖尾乞憐、婉轉地哀求他們善待病人一點;如不是太過份,你永遠不敢正式投訴,因你知道,投訴不但不會對病人有好處,且有機會累他更傷!「肉隨砧板上」這道理,你不是不明白吧?
2)不定時替病人轉身和換片,衣衫盡濕不會替其換衫,相反,為方便換片,雙腳冰冷亦不會幫其穿褲!只能套著那件又硬又皺的白布睡袍,上熱下涼的任人魚肉!
3)篤手指驗血糖,大大力篤不特止,未完全止血就離開,結果十隻手指頭全部瘀青,且有大大小小多點乾涸的血跡!
4)鼻胃喉則最令我心痛和擔心!更換胃喉,喉管在喉嚨打了個大圈,仍照舊幫她上了三餐奶!到我們傍晚探病時間發現,還推說沒有問題!上奶時床頭不較高、上奶期間可走進來說幫她換片、上奶後未到半小時就較平床板幫她轉身、甚至上奶前用60cc大針筒抽取胃液作測試時扯得太盡太大力,導致肥媽胃出血!!!!!
5)探病時間就更令人哀傷和無奈!有時遇著一位態度友善一點的護士,會體諒家人的擔心和親自前來協助照顧的好處,通融妳中午派餐期間前來探望一小時!但我亦遇過一位肥胖惡死姓葉的女護士,態度惡劣地對我說:「妳阿媽插胃喉,駛鬼妳餵呀?我話唔俾探就唔俾探!上次個ward同事俾妳探係佢嘅事!呢個ward係我話事!我話唔俾就唔俾!妳好同我盡快離開!」那時是凌晨兩時多,肥媽剛被推上病房!
6)肥媽的血管本身較難找,每次抽血已不易;打雙標靶十六次,令其血管傷上加傷;但醫院病房護士硬要幫她三天換一次針豆,說防感染指引這樣說!
2017年9月,肥媽半邊身突然不能動,疑第二次嚴重中風!但明愛醫院說她沒事,堅拒替她再作腦部檢查,我心急如焚唯有向私家腦外科醫生求助,約聖約翰救傷車,陪同肥媽由明愛醫院病房短暫離開數小時到仁安醫院照MRI!
明愛醫院護士最初不但不肯幫我約車不特止,還在翌日朝早我帶肥媽往仁安醫院時,把她手上的針豆拆了又打,打了又拆!MRI結果顯示,肥媽腦幹再度嚴重中風,仁安醫院ICU費用我負擔不起,唯有即時帶肥媽回明愛醫院!
回到病房,我哀求護士保留仁安醫院剛替肥媽打的新針豆(因這已是一天內已第三個針豆),她們不但不肯,且罵了我一頓!結果要我向醫生反映,她們才黑面就範!可悲的是,保留了當晚和翌日,第三天就說一定要拆了更換,我阻止不了;結果那個女抽血員弄傷了肥媽四次也不成功,害肥媽左右手多貼了四塊膠布!之後換了另一位護士來,試了兩次才能成事;但肥媽和我已經淚流滿臉,而這令我氣憤的記憶,亦永遠不會磨滅!
我常在想,醫院是救人的地方,為甚麼這麼可怕?肥媽2017年第二次急性中風,院舍幫我召白車,我陪她進醫院,在急症室可以將肥媽丢在觀察區八小時也不替她照腦素描!連第一位看她的急症室醫生也擔憂的前來看過她兩次,但也愛莫能助!不是因為我當時影了一張照片發給報館被她們發現,肥媽也不能在凌晨十二時十五分,呆躺八小時後,終被推往放射治療室照第一張腦素描!
要寫在公家醫院所經歷的血淚與辛酸,我想我可以出版兩本書!須不要忘記,我除了照顧肥媽逾十四年,也從事了安老服務社工逾二十年;雖然我只在安老院舍工作了七年零八個月,但我擔任了外展社工隊長近十一年;我陪同過無數獨居兩老長者接觸醫院、進出醫院、永別醫院!
今年,疫症重臨,我最心痛的就是住在院舍的長者;被逼和家人隔絕是第一痛、被逼送進醫院受苦是第二痛、離世時孤伶伶一個是第三痛!而第三痛,傷得更深的是長者的家人,箇中的遺憾與傷痛,不是當事人和過來人,將永遠不能體諒和明白!這種和親人隔絕永別的傷痛,將永隨家人一生,成為躺進棺材的陪葬品!
人一生的命運,無人能夠掌握;但離世前的經歷,則可事在人為;假如大家都能「將心比己、感同身受」的代入受害人身份看看,世界就會少一點委屈遺憾的眼淚、少一點抱憾終生的哀傷!
中風 自我 測試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輕中風後遺3步曲 第3個動作
這個動作 在診間 請好好人的患者練習
都可以充份發掘 隱藏的中風因子
也就是說
好好人 早就中風了
一個動作
去預測 未來的自己 萬一臥床時
電動床 上半段昇起吃飯拍痰 接下來躺平
就再也爬不回 上方了
一個半癱老人 雙腳就一直頂在床腳
猶如 住在 黑牢關禁閉 手腳不能伸直
而心中一直想著 我外面還有5間收租房
可是
可是
自己此刻 住的卻是 超矮的克難矮床屋
避免這個問題
要先自我測試 這個動作
在臥床的20年之前
把 bug 提早修補
可以左右擺前進
可以前有搖動起身
就是成了太極球體
長照就跟自己 沒關係了
中風 自我 測試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看更多本集精彩內容:https://youtu.be/FLsPhsMWCAg
『30歲丟三成,80歲少一半』說的就是我們身上的肌肉,年過30,身體退化速度愈來愈快,肌肉退化是老化的開始! 但是很多人怕痠痛不敢動,只要臥床三天,心肺功能就開始下降、肌肉就減少1公斤,增加中風、心臟病風險,真的是『躺一天,壽命少一天』! 如何趁早投資肌肉,今天要告訴你,只要吃對一樣東西幫你長肌肉、延年益壽!還有,不用場地不用教練就可以自己在家養蘿蔔,沒想到你的蘿蔔腿可能會救你一命!播出日期:2019/02/1717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bit.ly/2eW6xMC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晚間9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中風 自我 測試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飲食籽:識飲惜食】
一隻雞蛋的膽固醇量約290毫克,食蛋=膽固醇這概念深深印在我們腦海裏。不過,近年多份研究報告指出,人體內八成的膽固醇由身體合成,高低有別源於自我調節機制,只有兩成單靠食物攝取。《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於今年2月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追蹤兩萬名測試者達20年,證實每周食用多少隻連蛋黃的雞蛋,亦不會增加我們患上心肌梗塞或中風等心血管病的機會,連今年4月初美國膳食諮詢委員會,亦頒佈了最新的膳食指南,剔除每日不應攝取多於300毫克膽固醇限制!總之只要飲食均衡,多吃蛋並不會令膽固醇上升。既然雞蛋已獲平反,又豈能放過用雞蛋烹調的美味菜式。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