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可揪團購 #限時團購優惠 #果汁控快進來
今天要來推薦的生活好物是我現在每天都不能沒有它的 #DocGreen輕享杯 , 打果汁、打食物泥都超好用! #有質感的配色 、 #極實用的設計 、 #杯身環保無毒材質,讓我深深愛上的 #丹麥品牌。
我算是一個電器白癡,我也不想去了解各種電器的使用方式,所以,挑選生活家電我的訴求就是簡單、方便、實用,並且讓我能夠秒懂的操作方式,繼上次的電子小飯包後,又讓我發現一個不佔空間又超省事的小電器,對於生了一位每天每餐都不能沒有水果的兒子來說,Doc Green輕享杯無疑是我的育兒神器啊!簡單來說,它算是一個行動果汁機,打完立馬喝或是帶著喝都可以,甚至,你要邊打邊移動也完全可以,對於時常上班快遲到的人太適合🤣🤣🤣(但你要不要考慮早點起床五分鐘)。
我和輕享杯有點相見恨晚了,要是我能早幾個月認識這個杯子,澄老闆的副食品之路就更加順遂了,我也不用每天一直狂磨他的蔬菜、水果泥,食指還時常磨破皮粗粗derrr🥲。整個流程超easy ,將想打碎的水果切小丁狀,丟進Doc Green輕享杯(不超過杯內標註的max線),加點水、倒置杯身,按下啟動鍵打一打,就可以輕鬆得到一杯天然又美味的果汁或蔬果泥啦!
輕享杯使用3D立體刀片,雖然整個杯身很省空間,刀具卻超級有力,若是要打果汁我通常會打兩次,若是芭樂這種比較硬的食材我會打個3-4次,水也會加稍微多一些,每次按下啟動鍵都是打大約20秒,極為便利。有在用果汁機的朋友一定知道,喝果汁固然療癒,但想到打完還要清洗就懶得喝,Doc Green輕享杯因為刀頭就在蓋子上,所以清洗非常方便,直接蓋子拆下來沖洗就可以洗超。乾。淨!而且它杯身輕便又不佔空間,無論是收納還是使用流程上都非常討喜。
這次團購價格比市價 #便宜將近200元 !喜歡的朋友趕快跟上,選項裡加購杯蓋的部分是for如果有外帶輕享杯出門需求的朋友,像我都是在家打在家喝掉就不太需要杯蓋,因為馬達本身也是蓋子,如果要暫時放置,打完先用內附馬達杯蓋蓋著也是可以,當然如果有加購隨行杯蓋平常也可以裝水和其他飲品使用也是相當便利啦!
本團特別推薦給喜愛果汁的朋友或是家有小孩的媽咪們,這個真的超級方便好用derrr!(而且長得又很美🥰)
美可老師 X Doc Green輕享果汁杯
限時團購優惠這裡請🔗
https://meim.ai/93db35
#美可揪團購
#DocGreen輕享果汁杯
#登錄官網享一年保固
丹麥實價登錄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Patato Hsieh:柯建銘就是活動法案大百科,他這段話就是民主社會裡,共識形成的操作型定義。
說實在,是老柯人好,誰的意見都聽,換成我喔,我是根本不覺得時力有存在價值的。他們唯一的價值,就是早點自我消滅,寫在教科書裡作為一個學者研究失敗政黨的標本。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17376003740086&id=1473785203
回顧:【關於:柯建銘】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346843828789026&id=584986081641475
在推進社會前進的路程上,本來就是一個需要經過各方討論的過程,在考量各種利弊得失之後,建構一個可能不太完美,但是是一個目前社會大眾都能適應的穩定框架,然後再逐步的做不斷修正
因為
在處理人與人之間各種複雜的社會問題時,絕對都會有著各種環環相扣的牽扯和變數,凡事互相效力,牽一髮就是動全身
所以絕對不可能會有什麼特效藥,或者單一種方法,就能夠解決社會所產生的問題
會有這種念頭,都是一種淺碟且膚淺的思維
但是過去五年來
除了民進黨之外的各政黨
每一個都是抱持著這種淺碟且膚淺的思維
更可惡的是
#他們還不斷的努力將社會大眾幼體化和巨嬰化
#做著過去70年來黨國的那一套愚民手法
還我七天假,不然就是惡老闆
勞基法確實大幅修正傾向了勞工,卻是勞基法修惡
吳音寧變成了實習生,翁啟惠是個貪污犯
工輔法講成是讓工廠無條件就地合法
靠一個實價登錄
就幻想著要實現居住正義
幹
真的是智障到有剩
每天咬牙切齒的喊著房價房價
卻忽略過去幾十年來造成這個現象的元兇
然後對有助於減壓房價供需的運輸基礎建設不屑一顧
也不想去理解房價快速降價後
會造成怎樣的金融危機和資金鏈斷裂的龐大風險
整天說民進黨在炒房,卻忽略這五年來
全台灣的房價確實是處於平穩且緩跌的事實
然後還不時高舉一堆連自己都做不到
還會砸自己小黨腳的高道(ㄓˋ)德(ㄓㄤˋ)法案
#選罷法 #代職參選 #根本廢到笑
看著小萌新選前握住稚嫩的拳頭喊著我能監督,然後選後看到他們面對大魔王左躲右閃的那個窩囊樣喊著苦無證據
#然後轉頭指責在挑戰大魔王的人是東廠
#東你老鴉寶啦東
然後整天只知道巨嬰咆哮
還好意思講出逐條表決是一個無意義的事情
閃去開記者會才是在做事勒
幹!
#看了真的是有夠令人厭惡的厭惡
拜託你們看一下
大人是怎麼處理事情和解決問題的好嗎
#整天一副智障巨嬰樣
#養著一群愚蠢小雞
#柯建銘總召對國民法官法的總結逐字稿
關於參審、陪審制,柯建銘總召在7月3日的朝野協商進入逐條前,花了將近半小時做總結,不厭其煩地一一答覆所有人質疑,非常懇切、精彩,令人感動。完全可以體會出他對台灣、立法院、民進黨的熱愛與付出。不要說法案了,就算是高度專業的司法制度,恐怕也沒比柯總召了解的立委。
柯總召首先告訴林為洲,民進黨不是不妥協,而是堅持理念。本來反對陪審的國民黨,現在卻突然說支持時代力量版的陪審制,但陪審制就是不再討論範圍內。
至於林為洲說法官可能收賄、恐龍等問題。柯總召說,他與馬英九打過官司,最後還敗訴;曾在當證人時遇過惡劣的法官,斥責他不能調整站立的姿勢。縱然個人對法官會有看法,但不會因此就說整個司法制度就怎麼樣。
柯總召說,就是因為經歷過很多,1999年的司法改革會議至今超過20年;他參與過所有法案審查,也仔細看司改國是會議如何討論。他不認為司改國是會議有錯,但負責立法的是立法院,立法院沒有理由照單全收;況且司改國是會議是分組討論,無法落實到應注意的細節。不像立法院,是不斷綿密地討論、修正,最後才能三讀通過。
柯建銘對堅持陪審的邱顯智說,他們與陪審制支持團體談了6次,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聆聽團體的意見,就算被攻擊,也只是說「我們知道了」。因為柯總召認為,每個人都有其價值理想的選擇,任何制度都有不同的意見,正義有時候是很難辯證,甚至是很弔詭的。但最後的抉擇必須對人民負責,就算司法院版本也非100%捍衛,還與司法院討論過很多次,要思考黨團立場,也要思考兩個制度的選擇。
柯建銘指出邱顯智所說的日本裁判員制。他表示,日本裁判員制比現在要通過的「國民法官法」更限縮,他們只適用故意犯,國民法官則是過失犯都有。
柯建銘回憶,他這輩子只有一次隨立法院出國考察,是在2016年與立法院長蘇嘉全去日本。除了陪同蘇嘉全,他就想看兩種東西。
其中一位是當初推動裁判員制度的自民黨幹事長谷垣禎一。他特地找了翻譯陪同,因為想了解裁判員制度演變10年的過程,這滿足他一些想問的事情。也與東海大學教授劉芳伶討論她與陪審制支持者的對話。
其次是前往自民黨總部,了解他們怎麼推動憲改,進入「憲法改正辦公室」。
柯建銘說,司法改革與修憲,正是台灣這代從政者最困難的兩個政治工程。這也是他十幾年來都在思考的問題。
柯建銘說,他遇到所有法官、律師和民間人士都會詢問「這樣可行嗎?」「陪審制可行嗎?還是參審制比較好?」絕非司法院講怎麼講,民進黨就怎樣。
柯建銘強調,民進黨當然有版本,認同行政院版的部分就支持。審判制度這個問題,光司法院與法務部就有不同意見,民進黨團還在端午節當天,從早上10時起討論了7小時半,進行內部整理,連名稱都改成「國民法官法」。這種調整行政院版草案的情形,比比皆是,因為民進黨團是相當民主化的。
柯建銘對李貴敏說,他不在意外界的攻擊,但必須回應所有人的看法。他說,對於所有人的經驗而言,判決書是非常重要的。
他還是很敬重陪審支持者,乃至於許玉秀大法官。但黨團的內部討論,是經過冗長的程序性處理,非他個人能夠獨斷。民進黨團內部是非常完整、民主化的機制,就連「國土計畫法」也是推翻掉行政院版本。他希望國民黨能夠學習民進黨這樣,認真、仔細地討論所有法案。
對於吳怡玎拿民進黨1999年的行動綱領來質疑。柯建銘說,當時就只是提出陪審的觀念,也沒實際內容;這是對抗國民黨威權時期的內亂外患罪,所以主張類似的審判要有各方面的代表。就是大家不斷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民主化,時空背景已完全不同。
柯建銘說,德國、丹麥、法國都是參審,而現在的「國民法官法」其實已經納入部分陪審的制度、內容,包括合議庭的組成、選任方式、卷證併送、證據調查等。這是大家努力在台灣找出能夠運作的制度,司法院、法務部也就彼此的矛盾、衝突,互相說服、妥協。
採取國民法官制會有成本的問題,包括法官、檢察官、律師及法學教育,都要重新適應。陪審一樣有很大的成本,所有制度的改變一定衝擊、有成本,這不限定在金錢上。
柯建銘告訴賴香伶,有看過他們的版本,那就是鄭文龍第5次提出來的,但要納入「反滲透法」就有問題。陪審採取一致決,不要說被收買,而是涉及藍綠問題,即便證據齊全,只要1人反對就無罪,一定舉國嘩然。1個人可以反對9個人,這是少數綁架多數,可以施行這樣的制度嗎?
柯總召最後強調,民進黨虛心接受外界指教。民進黨團挑戰司法院、法務部的地方是外面看不到的,這是非常完整、充分討論的內部處理程序。希望大家共同面對即將啟動的改革。
丹麥實價登錄 在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情趨勢 #FineDining餐廳的因應措施
你準備好過更緊縮的生活了嗎?
4月1日,指揮中心公布 #社交距離注意事項,「建議人與人之間,在室內應保持1.5公尺、室外保持1公尺之距離,若雙方正確佩戴口罩,則可豁免社交距離,但處於擁擠、密閉之場所仍應佩戴口罩。」在餐廳裡吃飯無法戴口罩,餐飲場所勢必得拉開座位距離且/或減少客人數量,而在指揮中心公布針對餐廳的社交距離規範前,已有許多業者採取行動,除了先前提到的貓下去敦北俱樂部,不同屬性的餐飲店家也都動起來,MUME、logy、Tairroir 態芮、RAW、JL Studio、Orchid Restaurant 蘭、COFE 喫茶咖啡、日常生活 a day等等,只是我知道的幾個例子。
拉開座位距離、增設壓克力隔板(如百貨美食街),只是最初步的限制。接下來台灣餐飲業者很可能會面對政府命令民眾不出門、關閉娛樂場所的情況,管制會逐漸升高,從建議、勸導到強制,從自肅居家到封城,國外都演給你看了。的確,台灣現在還有小確幸,還能日常過活,清明連假的大批出遊人潮卻是在濫用目前為止的防疫成果,有鑑於日本在3月21日那週的賞櫻潮後疫情急遽升高至大爆發邊緣,台灣的情況不容樂觀。
還是必須超前部署。餐飲業者必須盤算,如果屆時餐廳只能外賣而不能內用,或者完全不能營業,該如何因應?原本不供應外賣的餐廳能轉型做外賣嗎?是否能承受繼續營業的感染風險?有什麼方式可以創造收入?是否該申請政府紓困?
尤其,fine dining餐廳著重現場體驗,當疫情拉開社交距離、禁止面對面接觸,fine dining餐廳可以怎麼因應?
#轉型做外賣
Fine dining餐廳理論上不適合做外賣,精細的菜色與設計好的體驗就是要內用,為了生存許多餐廳卻也不得不拼命,以下是重災區美國的幾個案例:
華盛頓D.C.的米其林一星餐廳「Masseria」剛推出外賣服務,堅持提供餐廳原本的菜色,並且不使用第三方服務,自己配送—餐廳自有外燴餐車、員工私人轎車、摩托車,在每天的下午四點至六點之間外送。
紐約的米其林一星韓式牛排館「Cote」以零售價供應大酒瓶(magnum)的葡萄酒,與外帶菜單一起搭售,酒款每週更新,「提供給消費者我們能取得的最佳價格。」
比佛利山莊知名的「Spago」餐廳開始提供家庭餐,每人49美元的價格可享受五種開胃菜、一道義大利麵、一道主菜、三種配菜,讓客人到店自取。
西雅圖的地標餐廳「Canlis」早在三月第二週就迅速應對,改設得來速外賣服務,供應漢堡與沙拉,也另外開設貝果臨時店與家庭晚餐外賣服務。
#發售優惠券
如果不做外賣,fine dining餐廳也可考慮發售優惠券。
四度世界第一的Noma主廚René Redzepi,3月20日宣布Noma開賣優惠券,最低金額是丹麥克朗5000元(約合新台幣21,900元),有效期間兩年,可 #優先預訂 Noma或任何pop-up、餐會,另視金額大小,還能額外獲得:René Redzepi親手繪畫的菜單(丹麥克朗10000元),或「感謝包裹」:包括Noma發酵指南簽名書、Noma 發酵實驗室的發酵產品以及面對面發酵課程(丹麥克朗,感謝包裹加上手繪菜單的價格是丹麥克朗55,000元。
#發起募款
Noma的優惠券其實有點像群眾募資。在美國,也有知名餐廳集團直接發起募款以救濟被開除的員工與其家屬。
美國名廚Thomas Keller在3月25日宣布成立救濟基金「Keller Restaurant Relief Fund」,一非營利慈善機構,用於幫助旗下1200名員工度過難關,他們正在向美國國稅局申請免稅資格,一旦通過,捐款給此基金會可以作為所得稅扣除額。
紐約米其林三星「Eleven Madison Park」所屬的「Make It Nice」集團也發起員工救濟基金(Employee Relief Fund),除了鼓勵大眾捐款(捐款一百美元以上可獲得Eleven Madison Park簽名版食譜書),也開放競標獨家體驗,好比由集團創辦主廚Daniel Humm親自到府烹煮五道菜的晚餐開價50,000美元,與Eleven Madison Park行政主廚Brian Lockwood的烹飪課開價5,000美元。
#轉做公益活動
當然,fine dining餐廳也能投入公益活動。
Eleven Madison Park除了發起針對自家員工紓困的募款活動,也與美國飲食非營利組織「Rethink」合作,創辦主廚Daniel Humm旗下的三間米其林餐廳轉型成Rethink旗下的委託廚房,為醫院工作人員與老人照護組織「Citymeals on Wheels」的老人家提供餐點,這項計畫由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與餐廳訂位網站Resy共同贊助。這項企劃開張的第二天,Daniel Humm就供應了2000份餐點。
去年獲得世界五十最佳餐廳「美國運通標誌人物獎」的José Andrés ,位於華盛頓特區與紐約市的餐廳暫停營業,部分店家將轉型為社區廚房,與其非營利組織「World Central Kitchen」合作。 José Andrés 在 2010 年因應海地大地震設立的 World Central Kitchen,累積了豐富的救災經驗,前陣子「鑽石公主號」郵輪因 COVID-19 滯留於日本橫濱港時,World Central Kitchen 也到現場為接受隔離檢疫的船上人員提供餐食。 José Andrés最近也在IG上直播烹飪影片,與女兒一起做菜的俏皮動態,相當抒壓。
#米其林三星餐廳Alinea與訂位系統Tock的傑出應對
做外賣情非得已,賣優惠券、發起募款又高高在上(擺明了叫平常光顧的有錢客人掏錢出來)。這時我想特別舉出芝加哥米其林三星餐廳Alinea與訂位系統Tock的例子,他們做的事情非常了不起。
Alinea做的,還是外賣。創辦主廚Grant Achatz的IG持續揭露外賣餐點,不可能做原本實驗性濃厚、要價300美元的前衛菜色,而是供應威靈頓牛排、紅酒燉雞等等舒心料理。3月18日服務上線,Alinea推出威靈頓牛排(48小時慢煮Prime Black安格斯牛小排)、馬鈴薯泥(一半奶油一半馬鈴薯)與焦糖布丁,一套2人份要價35美元,在4小時內賣出3,500份。
怎麼做到的?
這就是餐廳訂位系統Tock發揮威力的時候。Grant Achatz的合夥人Nick Kokonas原本從事金融業,投資Grant Achatz開設Alinea大獲成功,2011年他們開第二間餐廳「Next」,開發出預繳全額餐費的訂位系統,當時堪稱創舉,Nick Kokonas進一步將此系統發展成訂位管理應用平台,就是2014年上線的「Tock」, 現已擴展至30餘國、200多個城市,預訂許多歐美餐廳時都會用到Tock。
二月底,當義大利疫情爆發時,Nick Kokonas已敏感偵知不妙,「輪到美國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他馬上著手應變,20位Tock員工在6天內趕工出「Tock To Go」,讓餐廳可以馬上推出外送服務,現有Tock客戶更可免費使用。餐廳可在頁面上po出外送菜單,使用簡訊功能與顧客溝通取餐或送餐,若需自行送餐還有地圖可供使用。與其他第三方外送服務相比,Tock To Go不抽成,免除四月的訂閱費,實實在在幫忙掙扎中的餐飲業一大把,消費者也能確保自己支持餐廳的心意每分每毫進到餐廳口袋裡。
3月17日Tock to Go上線,24小時內有250間餐廳註冊,上線的第二天就已為全美國與少數歐洲客戶創造50萬美元的營收!Alinea自己也賣得嚇嚇叫,首波外送菜單的威靈頓牛排,在4小時內賣出3,500份,等同一週的銷量。
Grant Achatz在IG上說,當他設計Alinea的廚房時,他知道他想要改變現代廚房的設計方式,他把通常占據中央的巨大爐台挪走,取而代之的是二張長桌,這樣能使廚師更有效率製作Alinea複雜且前衛的料理。他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設計竟然在此瘟疫流行的時刻發揮前所未有的價值:Alinea得以產出大量的餐點餵養芝加哥,並且盡可能支付Alinea集團員工的薪水。
#經濟部補助餐廳加入外送
Alinea從fine dining餐廳轉型為一天可出500份餐盒的外賣據點,展現超群的適應力與執行力。不是每一間餐廳都願意做外賣,也不是每一間餐廳都用這種方式試圖減災,但如果把「不可能」放在前頭,就什麼也做不到。
為協助餐廳增開外送,經濟部商業司端出新台幣2.65億元,希望補助1.2萬家餐飲及零售業者新增外送、上架電商平台。根據《自由時報》4月1日的報導,「目前已有高達11家外送及快遞業者有意願加入此計畫」,「目前包括Uber eats、戶戶送、Foodpanda、Cutaway 卡個位、快點、街口、lalamove、全球快遞等外送及快遞業者,都徵詢方案有意提供服務;此外也有部分地區快遞業者也有意搶攻。」
「補助期間以3個月為主、每家上限1.5萬元。資格僅限過去未在外送平台上架的餐飲業者,且須為合法登記、具食品業者登錄字號者;方式則為外送業者代墊補助款,且代替餐飲業者向經濟部申請補助。」
外送是活下去的一個辦法,最近可以看到內用為主的口碑餐廳如知名台菜「茂園餐廳」、時髦居酒屋「山男 Yamasan」加入UberEats。然而還有許多店家裹足不前,一大原因就是高昂的抽成,賣一份餐點30%要交給外送平台,不敷成本。好比以甜點、咖啡為主的店家,如果要外送一份蛋糕與咖啡的下午茶套餐,定價必須多少?超過400元一般消費者可以接受嗎?
國內外送及快遞業者是否能在此艱難時期增加彈性?是否有新的業者願意開發更體諒用戶的平台服務?
#請繼續超前部署
然而,最終可能面對的問題是,疫情是否嚴重到繼續營業將危及餐飲業者自身的安全與健康?
台灣還沒走到這一步,但是我們能持續觀賞國外預演。美國飲食網站Eater以「新型冠狀病毒的外送轉型已經來到終點」為題,反映了許多當地餐飲業主的心聲:我不能確保員工不被感染,我乾脆不營業。部分問題來自美國聯邦與地方政府並沒有明確的餐飲營業指南,沒有教導面對消費者的第一線人員該如何保護自身安全。許多業者只能自己拍腦袋,卻也怕掛一漏萬。這篇報導裡,受訪的所有餐廳老闆每天都會調查員工的上班意願,他們是否感到安全,而其不安全感日漸攀升,歇業成為不得不的結果。
在台灣的大家請超前部署。如果真走到這一步,你現在就要想到時候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