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晶
鈦晶的學名是金紅石,鈦晶是包有鈦晶屬內含物的發晶族群之一,晶底為白水晶或茶晶。發晶是指在水晶中含有髮狀、絲狀、針狀等礦物晶體形態的水晶晶體,水晶市場上把金色片狀金紅石發晶稱為「鈦晶」。
由於本身產量稀少,據說巴西北部的巴依亞州已經被巴西政府下令暫停開採及限制出口數量,所以品相優等的鈦晶堪稱是現今最珍貴的水晶類寶石之一。
鈦晶的功效與作用
鈦晶的能量非常強大,因此對於常常需要作出決策或者有事業心的朋友,佩帶鈦晶可以幫助提升事業,以做出正確又明智的決定,還可以激發個人的膽識氣魄。
鈦晶招正財、偏財,並且氣勢上的霸道更代表尊貴之意,很多企業家都有佩帶鈦晶的習慣,可助力提升旺氣,招來貴人,有逢凶化吉之意。
鈦晶的感應力很強,可以當作護身符或平安符之用,尤其是對於經常需要夜間工作,或者出入一些濁氣較重的地方,如醫院、病房、凶宅、墓地掃墓、特種營業場所、或者較陰冷的地方,佩帶鈦晶有防止靈異干擾或加強自身氣場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每個人佩戴鈦晶都有正向的效果。因為鈦晶的能力強烈,屬於霸道的一種,所以身體較虛弱或者本身氣場已經很虛的朋友,不建議佩戴鈦晶,因為可能身體會受不了,引起頭暈或者想吐的感覺。
鈦晶的收藏價值
從鈦晶產量上來說,由於本身產量稀少,巴西北部的巴依亞州已經被巴西政府下令暫停開採及限制出口數量,因此彌足珍貴。
鈦晶也是發晶族群里能量最為強大的,常象徵吉祥、富貴、如神佛加持。有人甚至把鈦晶形容為居於金字塔尖端族群的水晶,因為鈦晶的產量既稀,品相又好,所以稱為為水晶之王
龍是中國等東亞區域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常用來象徵祥瑞,是漢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龍的傳說等龍文化非常豐富。
龍的形象最基本的特點是“九似”,具體是哪九種動物尚有爭議。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而這些已經是晚期發展而來的龍的形象,相比最初的龍而言更加複雜。[1]
《張果星經》雲:“又有輔翼,則為真龍”,認為有翼方是真龍。[2]如西周有大量身負羽翼龍紋器皿,乃至青龍在先秦紋飾中也有羽翼,一說青龍為祖龍。[3] 封建時代,龍是皇權的象徵,皇宮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
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在《禮記 ·禮運第九》中與鳳、龜、麟一起並稱“ 四靈 ”。而西方神話中的Dragon,也翻譯成龍,但二者並不相同。
有別於龍(西方)代表了貪婪與破壞,中國龍和西方龍的關係就像妖怪和怪物、鬼魂、不死生物、惡魔、邪靈、精靈、哥布林、小仙子的差異。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可見於中國經典中的生物,在現實中無法找到實體,但其形象的組成物源於現實,起到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龍一直被視為一種神聖、吉祥的動物,甚至我們還自詡為“龍的傳人”。但是,隨著與西方世界的交往日深,才發現“Dragon”一詞在西方文化中代表邪惡、血腥的意思。
《荀子 ·賦》:“天下幽險,恐失世英。螭龍為蝘蜓,鴟梟為鳳凰。”
東漢王充《論衡》曰:“世俗畫龍之象,馬首蛇尾。”
東漢班固《漢書》:“臣以為龍又無角,謂之為蛇又有足,跂跂脈脈善緣壁,是非守宮即蜥蜴。”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載:“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辭書之祖《爾雅》提到了鳳凰的形象,關於龍的形象卻未提及。宋人羅願為爾雅所作的補充《爾雅翼》中,卻有“釋龍”:“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同為宋人的書畫鑑賞家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到了明代,龍的形象更加具體豐滿起來,《本草綱目 ·翼》雲:“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其聲如戛銅盤。口旁有須髯,頷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頭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升天。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通過曹操之口,概述了龍的特點:“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
清代袁枚則在《子不語》中寫到“雷雨晦冥,龍來哀號,聲若牛吼。”
而宋代畫家董羽則認為龍“角似鹿、頭似牛、眼似蝦、嘴似驢、腹似蛇、鱗似魚、足似鳳、須似人、耳似象。”這是21世紀得到認可較多的說法。
形象演變
從數千年前無信史可考的文化時代到殷商、西周,再到戰國先秦,關於龍形象的器皿、紋飾一向層出不窮,有翼、無翼,有角、無角,更有良渚文化的獸身龍、查海遺址的蛇形龍,其形像也多有不同,故而有學者認為,龍的起源、源頭眾多。
西漢(包括王莽時期)的龍形象身體細長,似蛇形,身尾不分,末尾有鰭。頭部似鱷魚,整體較瘦長。分為有翼、無翼兩種。有的角似牛角,細長,前端略帶弧形。上下顎等長,上下唇分別向上下翻捲。分為有無兩種,翼為鳥翅形。獸腿,短粗。足部分為獸、鷹足兩種,三趾。
而到了東漢,龍體粗壯,似虎形,身尾分明,個別有鰭。角似牛角。角下都出現突起的棱,頂端前卷,也有類似鹿角的。且都有翼。獸腿較長。以虎的形象為主,其他動物形象輔之。
建安至魏晉(十六國時期)的龍體較細長,似虎形,身尾分明。頭角略似鹿角。羽翼分有無兩種,有翼的龍形狀仍舊為鳥翅形。腿為獸類,長。
南北朝至隋時,龍體細長,似虎形,身尾分明,頸和背上出現焰環。龍翼依舊分有無兩種,出現飄帶形翼,鳥翅形尚存。四肢上飄,有長的獸毛。
唐宋時期,體粗壯豐滿,回復到蛇體,身尾不分,脊背至尾都有鱗,宋代時尾上則有一圈鰭。吸取了獅子形象的特點,圓而豐滿,腦後有鬣。唐代時出現分叉鹿角,前期略似鹿角尚存。上唇很長,頂端成尖形,下唇短而不再下卷。龍翼已經都為飄帶形。宋時出現四爪的足,後肢和尾常交叉盤旋。
每個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
那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
去看不到結果的日子
我把它叫做扎根
天道酬勤
地道酬善
人道酬誠
商道酬信
業道酬精
大器 水晶 實體展示
LINE hcw168888888
IG hcw0906999808
高雄人可面交
主龍形 下綱 在 台灣 大器 水晶 實體展示 公益組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龍
是中國等東亞區域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常用來象徵祥瑞,是漢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龍的傳說等龍文化非常豐富。
龍的形象最基本的特點是“九似”,具體是哪九種動物尚有爭議。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而這些已經是晚期發展而來的龍的形象,相比最初的龍而言更加複雜。
《張果星經》雲:“又有輔翼,則為真龍”,認為有翼方是真龍。
如西周有大量身負羽翼龍紋器皿,乃至青龍在先秦紋飾中也有羽翼,一說青龍為祖龍。
封建時代,龍是皇權的象徵,皇宮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
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在《禮記 ·禮運第九》中與鳳、龜、麟一起並稱“ 四靈 ”。而西方神話中的Dragon,也翻譯成龍,但二者並不相同。
有別於龍(西方)代表了貪婪與破壞,中國龍和西方龍的關係就像妖怪和怪物、鬼魂、不死生物、惡魔、邪靈、精靈、哥布林、小仙子的差異。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可見於中國經典中的生物,在現實中無法找到實體,但其形象的組成物源於現實,起到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
中文名
龍
外文名
Loong或Chinese dragon
區 別
Dragon是怪物,翻譯為龍不可混淆
地 位
禮記四靈之一
寓 意
皇權、尊貴
熱點關注
解讀 同樣是龍的形象,為何中國代表“神聖”而西方代表“邪惡”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龍一直被視為一種神聖、吉祥的動物,甚至我們還自詡為“龍的傳人”。但是,隨著與西方世界的交往日深,才發現“Dragon”一詞在西方文化中代表邪惡、血腥的意思。
《荀子 ·賦》:“天下幽險,恐失世英。螭龍為蝘蜓,鴟梟為鳳凰。”
東漢王充《論衡》曰:“世俗畫龍之象,馬首蛇尾。”
東漢班固《漢書》:“臣以為龍又無角,謂之為蛇又有足,跂跂脈脈善緣壁,是非守宮即蜥蜴。”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載:“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辭書之祖《爾雅》提到了鳳凰的形象,關於龍的形象卻未提及。宋人羅願為爾雅所作的補充《爾雅翼》中,卻有“釋龍”:“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同為宋人的書畫鑑賞家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到了明代,龍的形象更加具體豐滿起來,《本草綱目 ·翼》雲:“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其聲如戛銅盤。口旁有須髯,頷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頭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升天。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通過曹操之口,概述了龍的特點:“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
清代袁枚則在《子不語》中寫到“雷雨晦冥,龍來哀號,聲若牛吼。”
而宋代畫家董羽則認為龍“角似鹿、頭似牛、眼似蝦、嘴似驢、腹似蛇、鱗似魚、足似鳳、須似人、耳似象。”這是21世紀得到認可較多的說法。
形象演變
從數千年前無信史可考的文化時代到殷商、西周,再到戰國先秦,關於龍形象的器皿、紋飾一向層出不窮,有翼、無翼,有角、無角,更有良渚文化的獸身龍、查海遺址的蛇形龍,其形像也多有不同,故而有學者認為,龍的起源、源頭眾多。
西漢(包括王莽時期)的龍形象身體細長,似蛇形,身尾不分,末尾有鰭。頭部似鱷魚,整體較瘦長。分為有翼、無翼兩種。有的角似牛角,細長,前端略帶弧形。上下顎等長,上下唇分別向上下翻捲。分為有無兩種,翼為鳥翅形。獸腿,短粗。足部分為獸、鷹足兩種,三趾。
而到了東漢,龍體粗壯,似虎形,身尾分明,個別有鰭。角似牛角。角下都出現突起的棱,頂端前卷,也有類似鹿角的。且都有翼。獸腿較長。以虎的形象為主,其他動物形象輔之。
建安至魏晉(十六國時期)的龍體較細長,似虎形,身尾分明。頭角略似鹿角。羽翼分有無兩種,有翼的龍形狀仍舊為鳥翅形。腿為獸類,長。
南北朝至隋時,龍體細長,似虎形,身尾分明,頸和背上出現焰環。龍翼依舊分有無兩種,出現飄帶形翼,鳥翅形尚存。四肢上飄,有長的獸毛。
唐宋時期,體粗壯豐滿,回復到蛇體,身尾不分,脊背至尾都有鱗,宋代時尾上則有一圈鰭。吸取了獅子形象的特點,圓而豐滿,腦後有鬣。唐代時出現分叉鹿角,前期略似鹿角尚存。上唇很長,頂端成尖形,下唇短而不再下卷。龍翼已經都為飄帶形。宋時出現四爪的足,後肢和尾常交叉盤旋。
天道酬勤
地道酬善
人道酬誠
商道酬信
業道酬精
大器 水晶 實體展示
歡迎蒞臨鑒賞
LINE hcw168888888
IG hcw0906999808
高雄人可面交
主龍形 下綱 在 黃以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侏羅紀世界(Jurassic World):當現實作為主題樂園】
從《侏羅紀公園》到22年後的《侏羅紀世界》,銀幕裡外的世界,都來到本質性的不同。
從《侏羅紀公園》讓恐龍較作為一種奇觀,到《侏羅紀公園:失落的世界》對於生命自將找到出路的理解,到《侏羅紀公園3》中以恐龍母子鍊結的設定所帶出的兩個世界並置運作的擦撞與對話,而剛上映的《侏羅紀世界》開啟的則是全然不同的局面。
過去三集的恐龍都來自基因萃取與修補的重建工程,雖有人工的介入,卻是為了還原某個曾成立的事態。但《侏羅紀世界》中,帝王暴龍作為「保密配方」的混合基因產物,催生由人類需求,它不曾存於自然界。同樣是恐龍追著要撲上,但內涵上,已從「自然vs.人」移轉到「人造vs.人」。
《侏羅紀世界》故事發生在孤島上的恐龍主題樂園,恐龍就是樂園中的設施,純觀賞的寓教於樂早失去吸引力,入園人次欲成長,得有更酷炫的新玩具,帝王暴龍就是由此來的將諸種亮點裝配於一身之虛構物。
主理從研發到營運的樂園總部之於主題樂園,一如《楚門的世界》、《命運規劃局》、《遺落戰境》、《飢餓遊戲》、《詭屋》(Cabin in the Woods, 2012)的中控室後設(meta)設定,而《侏羅紀世界》的耐人尋味則在於,當該後設界線被破解、我們如何理解這個透有悖論氣質的災難?
電影中訓練迅猛龍的男主角,強調著和恐龍的相處「不是控制,而是關係的經營。人必須以恐龍的行為模式來理解牠們。」即使相處良好,也只是暫保穩定。人不可能凌駕地主導彼此共存其中的生態。
這樣的思維,不相容於被從無到有製造出的帝王暴龍。被描述為「從出生只和(勾掛食物的)起重機相處,不曾發展社交能力。」的帝王暴龍,不曾處在任何網絡,不是任一落關係中的成員,是以,無從經營合理關係,無法朝往任一種動態平衡。
之於前三集的恐龍,帝王暴龍是不同本質的物事,它是某純粹意象的實現。現實中,任一物事均有多層次與面向,各自牽動不同脈絡;微調了物事上頭的A項目,總連動地讓原先並不顯眼的B, C, D......項目所隸屬的網絡,陷入動盪。沒有一個性格能夠是獨立的,一切都深沈地環環相扣。一切進駐現實的物事,均依由這個規則;因此,再自以為完備的構作物,一旦嵌入現實,仍要超出想像。
對我來說,《侏羅紀世界》和恐龍無關,它是我們所正在的時代之隱喻:一個功能明確、務求感覺良好、扁平且框格化、與混沌割裂開來的主題樂園,一個「缺乏存在感之存在實體」的反撲。而恰恰得搭配前者,後者才能顯出其致命。
處在脈絡、處在關係,是糾結而費神的,文明的進程或可看為對一團亂線之擺脫得更多、越來越清爽。如果可以在手上把弄著五臟俱全的小世界,為什麼要投入關係?為什麼要無限上綱地期待更完美的動態平衡?
然而,我們如何可能塑出一些物事、一些新的生活狀態,卻不對原本事態造成侵蝕、排擠、重新界定?
歲月沈積,緩慢推擠,隆起、摺曲,現實事態是這樣的世故結果,可當新出現的東西,不隸屬任何生態,它將無法由下而上、柔軟地往既存脈絡植入,而是很暴力的全有全無。可我不是說新的就是不好的,而只是,我們得到了想要的東西,但我們是否能夠承受因此失去的東西?
《2001:太空漫遊》中電腦Hal 9000的背叛,曾是驚悚的,我們感覺著人造物之滲透、吞噬前來;可在《侏羅紀世界》,看著作為巨型遊樂設施(恐龍)在主題樂園中的迫追,我卻感到木然。沒有對華麗科技末日的憂懼、沒有荒謬或irony,因為人,反正已不再那麼像「人」了。
今天的世界,似乎真找到了將生活填滿的方式。所有的氣孔,已被取消。只有可以被回答的問題才會成立,只有可以被打發的時間才能被意識到,只有可被滿足的渴望才會湧現。我們被制約(conditioned)於對「被制約」的嚮往。一圈圈纏繞,再分不出起與終點,因與果。
並非現實真是主題樂園,而是我們用主題樂園的期待與認知去面對現實,而原本應該也能夠領人們超越、打開、遷變的類似「研發部」的區塊,炮製著圈內的遊戲,不再將世界往未知發動,而是啣尾蛇般的內向迴圈,在假議題與假問題的消耗下,脫落於更大的世界與未來。
我們是否已來到一個,不被允許感覺活著,的時代?甜或苦,撫慰或疼痛,高潮或空洞,好快、好零碎;它們來不及形成輪廓,不期望織寫一趟奧德賽,不希罕情節、害怕被記得。由此,當以恐龍形體撐起的故障玩具,瘋狂搞破壞,我該如何覺得可惜?既然園區一樹一草俱是設備,人們的笑容或忙碌只是限定性處境中的制約擺盪,那麼,就算該玩具摧毀一切,這世界又真能失去什麼?
可最微妙的卻正在這裡。或許事情實在發生得太快,儘管我們的知性與感性幾乎被全面覆寫,卻仍有些殘存的觸動---那是我們曾窒息地感覺過的,生存之太重與太輕,時間之太長與太短,等待的灼熱,秩序之莫衷一是的迷惘,夢想之可能成真也可能幻消的焦慮,傻氣卻巨大的幸福,擦拭不掉的悲哀……。並非真要奪回什麼,而只是,在今天,某種奇怪的缺欠感,不斷朝我們襲來。
某意義上,像機器耽於變成人類的妄想。
那不是曾作為人類的記憶。而是完美無缺的裝置裡竟有無法解釋的對某氣味、聲響、光色的牽動。「我想變成人類,找到這些東西,打開門,通往一個故事。」關機與開機之間,機器為這樣的幻夢所盤旋。
最近有部被徹底忽視的電影,是安德魯尼可(Andrew Niccol)的《巡弋狙擊手》(Good Kill),講無人機全面取代了戰機,戰鬥機飛行員轉為駕駛無人戰鬥機,只需坐在拉斯維加斯的總部房間,遠端遙控。瞄準,轟炸。你仍看到,但你不再在那裡。
肉眼的看,與螢幕的看,真的不同嗎?如果看,是為了「看到」,那麼既然都看得到,究竟還有什麼不同呢?
總以為,活著是為了去到哪裡、抓住什麼,但當路徑被取消,才發現,最重要的也許是活著的本身。倒不是說結果、端點沒意思,而只是,我們就是需要一個拖沓又拗曲的路程,讓途經的一切,全染上生存的氣息。正是這個氣息,賦予我們一種怎樣也卸不乾淨的、原始的甜蜜與眷戀。
安德魯尼可是《楚門的世界》的編劇,1998年,我們入戲為中控室的制高者,覽閱著那個模型人生,同情著金凱瑞的角色,好希望暗示他真相。而今天,在《巡弋狙擊手》中,我們成為模型裡的人。人類親手打造了將慾望與能量規格化、體系化的自動裝置,那是今日的中控室。......沒有當年楚門的激動。這樣的日子,原來也不太壞。……儘管我在夢與清醒之間,會想起不是如此模樣的另一個生活、另一個世界。
《巡弋狙擊手》中從F-16飛行員轉任無人機操作員的男主角,整個人逐漸被清空。終於他說,「我想念恐懼」。
看著《侏羅紀世界》,我也遙遠地、恍若隔世地,想念著22年前整個影廳舉座驚恐的那種對大自然駭麗的驚豔、迷戀與恐懼。今天,預知著遊樂園會捲土重來,搭配更強力的玩具。我漠然等著什麼。永遠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