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散步】臨海山城 | 淡水 | #重建街九崁 // 李長潔 🏚
.
從福佑宮東側巷道拾級沿坡而上,重建街下段,前清時稱頭北街仔,日治時改稱九崁街(勘誤:應該是nine vally,我打字成valley了),是大家來淡水時,可以拜訪的美麗老街。近日消息,因街上老屋碎瓦掉落於日本警官宿舍,淡水古蹟博物館請地主福佑宮處理。而地主廟方則因危樓為由,申請拆除,拆除後尚無任何規畫。趁著假日,可以去拜訪紀錄,懷舊可愛的小街,可能在今年6月就會消失了。
.
心底帶著複雜的千絲萬縷,往山坡上去。若是根據一般的觀光經驗,人們必定是沿著河岸的老街散步,但對淡水的真正審美,則是在於高低起伏的山坡地形,無論是自然的或人文的。福佑宮後面的散步階梯,是我對老淡水認識的開始。
.
想起第一次離開鬧街,走入山城的浪漫與寧靜,深感淡水瑰麗無比。淡水山城混合著不同時期殖民力量的發展,依著山,傍著水,生長成今天的樣貌。步行於重建街、新生街、真理街一帶時,可以明顯地看見斑駁雜處的建築語彙、形式與質地,像是一場視覺錯落的異國情調展示。我時常會感到淡水與日本長崎之間有著奇妙的相似性,可能是山坡上的階梯、細徑、洋房所構築的錯覺。
.
日光充足的下午,帶著憂慮的步伐穿梭於山坡巷弄,隨意用手機拍攝記錄九崁,代表不同發展階段的異材質拼貼牆面,反射出炫目魔幻的光澤。屋門與圍牆上貼著危樓的拆除公告,告示著一段時期的結束。我們會驚覺,其實自己也只不過是巨大歷史舞台上的臨時演員而以。
|
#淡水
#重建街
#危樓
#古蹟
#九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從福佑宮東側巷道拾級沿坡而上,重建街下段,前清時稱頭北街仔,日治時改稱九崁街,是大家來淡水時,可以拜訪的美麗老街。近日消息,因街上老屋碎瓦掉落於日本警官宿舍,淡水古蹟博物館請地主福佑宮處理。而地主廟方則因危樓為由,申請拆除,拆除後尚無任何規畫。趁著假日,可以去拜訪紀錄,懷舊可愛的小街,可能在今年6月...
九崁街 在 無論如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
經過走春拜年、回娘家的忙碌,大年初三,是留給自己的時間。
無論如河來看一本書吧!今年你買的第一本書是那一本呢?
賀歲圖中的淡水第一街「重建街」的風貌即將改變,有5間、佔地約近百坪的年約60多年老舊房屋,今年計劃拆除。這裡是文學家王昶雄故居前街道,為最早有商業活動的古街,有淡水「絲路」的美稱,故名九崁街,連通清水街的「戀愛巷」,流傳王昶雄以及畫家林玉珠結為連理的過程故事。其特殊的階梯地形,坡坎高處可望見淡水河與觀音山,因而產生了許多文學與繪畫創作。
物換星移,淡水風光明媚,邀請大家到淡水走春閱讀!
圖片為 Arthur Wu的作品,特此感謝!
九崁街 在 老屋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被稱為「滬尾第一街」的重建街是淡水最古老的街道之一,
最早有位福建來的先民陳添在此蓋了九間街屋,
閩南話叫一間店為「一崁店」這邊便被稱為「九崁街」。
之後在嘉慶年間八里鬧水災,
災民來此重建家園並改稱為「重建街」。
重建街為南北向的街道,
位於福佑宮旁的石梯至北淡水的中山北路這段,
順著淡水崎仔頂崙的地勢一路蜿蜒的往上建築,
當年繁榮鼎盛,不少著名政治金融教育界名人都居住此地,
也是通往渡船頭的重要通道,
裡頭包含閩南式、巴洛克街屋風格與現代建物風格多元。
但現今走在街上許多房屋已經改建,
徒留幾間老屋留下此街曾經光榮的痕跡。
現在的重建街可分為三段「九崁」、「協興」、「元吉」,
今天這間兩戶連棟的二層街屋洋房,
可說是「協興」段最宏偉的建築了!
一塊「泉勝發」的牌額吸引我們的目光,
剛好遇到住在裡頭的阿嬤,
她說:
「這房子又老又醜你們年輕人怎麼會想拍?」
但表達我們對老屋的興趣後,
卻又眼睛閃爍著光芒地跟我們說起輝煌的歷史故事,
「這個洋樓用的磚是與紅毛城相同的紅磚建造,
(以建築歷史推論應該不太可能...)
是我阿公年代就建的,
那個牌額是當時的有錢人才有的,
就是跟人家宣示這裡住的是有錢人的...」云云。
我們要離開時,
阿嬤還說房子裡頭的檜木橫樑木梯都保留著,
但是不好意思讓我們進去參觀,
(下一秒卻要邀請我們進去喝茶.....)
真是可愛的居民啊!
若有機會真想多留片刻多聊聊,
讓她說的故事幫我們把遺失的繁華給拼湊出來。
想要感受老屋的懷舊氛圍嗎?
快來下載 老屋顏 App,
蓋一間屬於自己回憶中的老房子吧!
iPhone, iPad用戶請點連結下載:
https://itunes.apple.com/tw/app/lao-wu-yan/id687670037…
Android系統用戶請點連結下載: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
九崁街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從福佑宮東側巷道拾級沿坡而上,重建街下段,前清時稱頭北街仔,日治時改稱九崁街,是大家來淡水時,可以拜訪的美麗老街。近日消息,因街上老屋碎瓦掉落於日本警官宿舍,淡水古蹟博物館請地主福佑宮處理。而地主廟方則因危樓為由,申請拆除,拆除後尚無任何規畫。趁著假日,可以去拜訪紀錄,懷舊可愛的小街,可能在今年6月就會消失了。
.
心底帶著複雜的千絲萬縷,往山坡上去。若是根據一般的觀光經驗,人們必定是沿著河岸的老街散步,但對淡水的真正審美,則是在於高低起伏的山坡地形,無論是自然的或人文的。福佑宮後面的散步階梯,是我對老淡水認識的開始。
.
想起第一次離開鬧街,走入山城的浪漫與寧靜,深感淡水瑰麗無比。淡水山城混合著不同時期殖民力量的發展,依著山,傍著水,生長成今天的樣貌。步行於重建街、新生街、真理街一帶時,可以明顯地看見斑駁雜處的建築語彙、形式與質地,像是一場視覺錯落的異國情調展示。我時常會感到淡水與日本長崎之間有著奇妙的相似性,可能是山坡上的階梯、細徑、洋房所構築的錯覺。
.
日光充足的下午,帶著憂慮的步伐穿梭於山坡巷弄,隨意用手機拍攝記錄九崁,代表不同發展階段的異材質拼貼牆面,反射出炫目魔幻的光澤。屋門與圍牆上貼著危樓的拆除公告,告示著一段時期的結束。我們會驚覺,其實自己也只不過是巨大歷史舞台上的臨時演員而以。
|
#淡水
#重建街
#危樓
#古蹟
#九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OTbbwifKg8/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jQKzaNJMKKezycDbXxPksIcxK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