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天前本來就想發這篇,可是打了一大堆之後網頁當掉,就跑去睡覺了XD 但是最近看到阿富汗的新聞相信大家都心裡不好受吧
這個同在亞洲但是對台灣人來說相對非常陌生的國家,所以也才會有一大堆人在討論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這種完全搭不上的類比問題,我自己對於阿富汗的了解,除了是歷史課本之外(老實說歷史課本對阿富汗的描寫也是少之又少, 最常出現的版面就是【犍陀羅藝術】,然後就是20世紀現代伊斯蘭與中東國際關係的部分)
我自己對這部分的理解很多是來自對印度歷史的認識, 因為自古以來阿富汗.巴基斯坦與印度就是不斷出現在印度的歷史當中.就連前兩周我在雅痞書店說的蒙兀兒帝國的歷史,其實也有阿富汗的部分,因為胡馬雍大帝(阿克巴大帝他老爸)就是在打阿富汗叛亂時,國內陷入內亂內憂外患之下, 他只好跑去波斯薩法維王朝避難,一避就是十幾年
照片上的德里印度門,就是紀念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三次英國-阿富汗之間的戰爭,與一次大戰戰死的印度士兵,1921由英國出資建造用來安撫印度百姓
然後印巴分裂這個歷史傷口更是寶萊塢電影相當喜歡的題材,我個人從小對間諜.特務.跨國行動這種題材的故事就很著迷,加上我對印度的認識是從北北印的喀什米爾開始,因此在過去快20年的印度電影片單中,很早期開始我就看了不少這種電影,舉凡有這種題材,大多脫不了跟巴基斯坦還有其他中東國家有關的,漸漸的,電影是個入門,隨著自己涉獵越多相關知識,輪廓開始清晰起來
如果對中東局勢有興趣的朋友,就別錯過今天8/25 (三) 我在雅痞書店印度系列的第三場 【女王印度-英殖民到獨立後的美麗與哀愁】這個主體,今天的中東會這麼複雜難懂,很大一部分就是從大英帝國那個年代開始,認識一個國家從來就是要多元面向的去看起
🔴 講座報名
✓ 8/25 (三)女王印度 - 英殖民到獨立後的美麗與哀愁
🔜報名:https://reurl.cc/xG29e4
✔️維多利亞女王的愛情與婚姻
✔️英殖民下的印度與抗英英雄
✔️印巴分裂—末代總督的秘密
🔴 延伸閱讀與印度觀影心得
《我的信仰你的疆土》 https://reurl.cc/YO2Ay0
🔜《把她帶回家bajrangi bhaijaan 》https://reurl.cc/Lb8kRL
🔜《喀布爾快遞Kabul Expess》https://0rz.tw/pXuqw
🔜《亂世傷痕:末代總督的秘密Viceroy's House》https://0rz.tw/HTWLG
🔜《猛虎英雄傳 Ek Tha Tiger1+2》https://0rz.tw/e1x0m
🔜《喀什米爾任務 Mission Kashmir》https://0rz.tw/wz0QG
🔜《愛無國界Veer & Zaara》https://0rz.tw/v6rUv
#天啊我寫部落格16年了
#其實還有很多這類題材的電影
#但我大致上找有寫心得或文章的放上來
-------------//------------
🔴知識音檔課程
🎧 印度不思議_聽懂印度史25講
✔️不聽可惜:https://jinfm.net/channel/235
🎧15集聽懂法國歷史 知識好聲音
✔️不聽可惜: https://jinfm.net/channel/164
🔴閱讀去
🔴來去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原來台灣與馬來西亞這麼近
✔️熱烈銷售中 : https://bit.ly/2Z1SF8o
🔴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現實樣貌
✔️好評不斷銷售中 : https://goo.gl/nd9nL2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現實樣貌」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印度,人類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給人各式驚豔的國度,它有千萬種面貌,包括文化、宗教與民族等多元表現。 特別是提到電影,那繽紛又衝擊的景像總讓人忘不了,還有那深邃、神祕的臉龐,以及...
亂世傷痕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採訪手記】2020年 明周專題回顧
時代雜誌形容這是「被偷走一年」,Google選出「大流行」為年度關鍵詞——
2020年,疫情定義了人類命運,全球在確診數字的升跌之中,默默期盼一年終將過去。
此外,還有許多事情,是攸關重要的。
趁着年末,專題組寫下採訪手記,回顧這一年難忘的專題故事。
願來年,香港人平安。
採訪手記:https://bit.ly/3mPBWyl
撰文:專題組、譚志榮、劉玉梅
攝影:譚志榮、劉玉梅、梁俊棋
---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https://bit.ly/3oCfmuo
IG: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G: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年度回顧 #如何追蹤催淚彈進入民宅 #疫情紀事 #接機小故事 #沒有硝煙的家庭戰爭 #一罩難求港人自救 #看不見的亂世傷痕 #我不是玩具 #我就是我
亂世傷痕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家庭戰爭】阿治家裏,媽媽是親中派,爸爸是民主派,罵戰每日上演。某天爸爸下班回來,卻見家門大開,搬運的人進進出出,裏面只餘他的雜物還在原處。搬家這件事,只有爸爸被蒙在鼓裏。事發時,阿治沒出言阻止。
後來,母子關係也開始變差。阿治愈想愈遠:日後擺婚宴,主家席或會是一排空凳?他再想:若然自己為社運犧牲了,爸媽會一起出席喪禮嗎?
全文:http://bit.ly/2U9ehxD
- - -
延伸閱讀:
血緣等於感情?前線少女離家出走 找個不用躲藏的家
http://bit.ly/2JdLCRD
反送中運動在餐桌上爆發 藍絲媽媽:我一個頂八個
http://bit.ly/2WCpJ6w
系列專題《沒有硝煙的家庭戰爭》
https://bit.ly/3aaSgUR
- - -
#明周封面 #家庭關係 #抗爭時代 #亂世傷痕 #父子
◢ 緊貼明周文化 ◣
每日必讀 TG: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IG: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亂世傷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現實樣貌」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印度,人類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給人各式驚豔的國度,它有千萬種面貌,包括文化、宗教與民族等多元表現。
特別是提到電影,那繽紛又衝擊的景像總讓人忘不了,還有那深邃、神祕的臉龐,以及搖頭稱是的特殊表達。
印度,一個多種族、多文化、多語言且歷史悠久的國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脫離英國獨立後,發展至今已70年;可是,這塊孕育出燦爛古文明與世界性宗教的肥沃大地,卻始終給人謎樣、看不清,信仰矛盾導致衝突不斷的印象……
要懂印度,其實可簡單從種姓制度、印度教、英國殖民時期理解,
這些,在印度電影裡都有完美呈現,而且你還看得興致盎然……
《美味情書》見識到精準的「達巴瓦拉」,其實是因英國人而起?
《三個傻瓜》除了討論高等教育議題,也有演到傳統社會的嫁妝問題。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思考性別歧視等問題,還呈現出了印度飲食文化!
《帝國戰神:巴霍巴利王》史詩大片除了奇幻之外,還有唐代的崇佛元素?
《亂世傷痕:末代總督的祕密》說的就是現今印巴邊境衝突、國際政治角力。
《救救菜英文》挖掘印度女性關心的自信和家庭問題,還講到印度習俗與甜點。
《廁所:一個愛情故事》直擊種姓制度下的陋習,更反映政府「潔淨印度」計畫。
印度不難懂,也獨一無二!
即使銀幕裡的樣貌總讓人驚嘆,覺得不可思議,
但只要正確解讀其歷史與多元的宗教文化,
關於印度人舉止、印度文化,你必能心神領會。
作者簡介:黃偉雯(瑪杜莎)
資深印度粉絲;曾至馬來西亞任職該國第一位臺灣籍華文獨立中學校長。現職為作家、歷史文化講師、印度彩繪師(具有台北市街頭藝人執照)、深度文化旅遊規劃及達人帶團。因為喜歡印度電影所以擁有一個觀影心得超過百部的部落格,也曾經擔任印度電影特派員,至印度海德拉巴訪問電影賣座強片《巴霍巴利王:磅礡終章》的製片與男主角。
目前活躍於「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Yaoindia就是要印度」網站、定期講座於各大校園、藝文空間及企業講堂。擔任國高中的「東南亞美食社」與「異國風情社」社團指導老師。
出版過《個人旅行:吉隆坡》、《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遊戲北京:穿越清宮步步行》、《遊戲絲路:穿越西安大漠行》、《校園崩壞中:連孔子都傻眼的教育亂象》、《遊戲上海:穿越魔都百年行》、《開始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等十餘本作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_Tlcyo-8k/hqdefault.jpg)
亂世傷痕 在 [ 雷] 亂世傷痕~末代總督的秘密- 看板movie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我看完“亂世傷痕”,真的很佩服英國的BBC媒體, 可以把印度獨立的這段歷史真相公諸於世! 並不怕醜化英國政府… 這雖然是個嚴肅的歷史事件, 然而影片卻從輕鬆的角度出發 ... ... <看更多>
亂世傷痕 在 [討論] 亂世傷痕:末代總督的秘密字幕翻譯問題-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亂世傷痕:末代總督的秘密》這部電影感覺很少人看,畢竟是印度電影,又是歷史電影
,也沒有台灣人熟悉的明星。不過我覺得把印巴分家前後的歷史呈現得還滿清晰的。
既然是歷史片,片中就會出現許多歷史上著名的人物、組織。片商的字幕在這方面沒弄好
。
該片字幕的翻譯採取「歸化」策略,把許多人名弄成中式的,例如蒙巴頓翻成「蒙總督」
,前任韋維爾翻成「韋總督」;男女主角名為「阿吉」「阿莉」,男主角旁遮普省人,省
稱為「旁省」;總督府有個「辜經理」,還有個我不認識的官員叫「席公爵」,等等。
我並不喜歡這種處理方式,很像我們父母年輕時的翻譯風格。大家都知道印度和英國是外
國,早就有聽到長名字的心理準備,把他們隨意地「歸化」,反而很突兀。
如果說上面這些還只是不同翻譯風格的選擇問題,那麼該片字幕最嚴重的問題是翻錯了兩
個最關鍵的譯名:印度獨立領袖尼赫魯被翻成「奈努」,害我差點認不出來。而甘地和尼
赫魯領導的政黨「國大黨」,英文是Indian National Congress,簡稱Congress,在片中
變成了「國會」,也讓我差點反應不過來,印度還沒獨立怎麼就有了國會?
其他還有兩個錯誤,一個是巴基斯坦國父「真納」被翻成「金納」,不過他本來就沒那麼
有名,翻錯也情有可原;還有一處「孟買」(Bombay)被翻成「孟加拉」。
如果有人看這部片時,因為譯名的問題而沒和自己所知道的歷史連結上,那還滿可惜的。
希望DVD版本可以修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164.13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12743876.A.F2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