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軍侵華犯下人類歷史罪行,當然要聲討。
2)建制派聲稱此事「不容討論」,請他們來評評毛澤東感謝日本皇軍侵華的有關言論(《光明頂》節目剛討論)(有關文獻見最下);
//在抗戰前,我們的軍隊曾達到過三十萬,由於我們自己犯了錯誤,減少到兩萬多。在八年抗戰中間,我們軍隊發展到了一百二十萬人。你看,日本不是幫了我們的大忙?這個忙不是日本共產黨幫的,是日本軍國主義幫的。//《毛澤東外交文選》
3)日軍侵華期間,中共一分抗日,二分應付,七分發展, 十分宣傳,在國難中壯大自己;
4)日軍侵華,中國軍民死亡人數達2、3千萬人,國難深重;
5)1949年後,中共歷次政治人禍、鬥爭、大饑荒、文革、六四等共害死4-8千萬人(據中、美、法學者的研究);
6)因死亡人數之巨,人類應該反省歷史,讉責暴行,追究責任。
=====================
有關毛澤東感謝日軍侵華的內容,共有8處公開紀錄,出自中共文獻和毛澤東的私人醫生李志緩等,由作家余杰整理,現抄錄如下:
1)一九五六年,前日軍中將、中日友好舊軍人協會創辦人遠藤三郎訪華,將一把日本軍刀親手交給毛澤東,表示日本軍人從此永遠不再和中國打仗,並為往日的戰爭行為道歉。遠藤三郎早年當過關東軍副參謀長和第三飛行團團長,戰後受托爾斯泰和甘地思想的影響,參加日本反戰運動,在日本被稱為「赤色將軍」。毛澤東對他說:「你們也是我們的先生,我們要感謝你們。真是你們打了這一仗,教育了中國人民,把一盤散沙的中國人民打得團結起來了,所以,我們應該感謝你們。」毛送給遠藤一幅齊白石的原作,上面有毛的親筆題詞「承遠藤三郎先生惠贈珍物,無以為答,謹以齊白石畫一幅為贈」。遠藤回國後寫了一本書,叫做《舊軍人所見之中共:新中國的經濟、政治、文化、思想的實際狀況》,替共產黨塗脂抹粉。
(王俊彥《大外交家周恩來》,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版)
2)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七日,毛澤東和陳雲等接見前來北京參加中日貿易協商交流會的日本輸出入組合理事長、資本家南鄉三郎等人。在會議最後,南鄉三郎鄭重地為日本曾經的侵略罪行道歉,說:「日本過去曾侵略了中國,這實在是對不住了。如果將來日本能變成中國的一個省就好了。」但毛告訴南鄉三郎說:「問題不是這麼看的,以前日本侵略者佔領了大半個中國,如果沒有這份民族危機感,受壓迫已久的中國人民未必會醒悟,未必會團結,那麼我們到現在可能還在山上,不能到北京來看京劇。」
(毛澤東《毛澤東外交文選》,北京: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一九九五年版)
3)一九六○年六月二十一日,毛澤東接見日本文學代表團與左派文學家野間宏等人時說:「我同很多日本朋友講過這段事情,其中一部分人說日本侵略中國不好,我說侵略當然不好,但不能單看這壞的一面,另一面日本幫了我們中國的大忙。假如日本不佔領大半個中國,中國人民不會覺醒起來。在這一點上,我們要感謝日本皇軍。」
(毛澤東《毛澤東外交文選》,北京: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一九九五年版)
4)一九六一年一月二十四日,毛澤東與日本社會黨國會議員黑田壽男會談。毛澤東談及一九五六年接見南鄉三郎時的往事:「日本的南鄉三郎見我時,一見面就說:日本侵略了中國,對不住你們。我對他說:我們不這樣看,是日本軍閥佔領了大半個中國,因此教育了中國人民,不然我們到現在也還在山上,不能到北京來看京戲……所以日本軍閥、壟斷資本幹了件好事,如果要感謝的話,我寧願感謝日本軍閥。」
(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九年版)
5)一九六四年七月九日,毛澤東與參加第二次亞洲經濟討論會的亞洲、非洲、大洋洲訪華代表談話,再談及與南鄉三郎的談話:「有一位日本資本家叫南鄉三郎,和我談過一次話,他說:『很對不起你們,日本侵略了你們。』我說:『不,如果沒有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大規模侵略,霸佔了大半個中國,全中國人民就不可能團結起來反對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也就不可能勝利。』事實上,日本帝國主義當了我們的好教員。第一,它削弱了蔣介石;第二,我們發展了共產黨領導的根據地和軍隊。在抗戰前,我們的軍隊曾達到過三十萬,由於我們自己犯了錯誤,減少到兩萬多。在八年抗戰中間,我們軍隊發展到了一百二十萬人。你看,日本不是幫了我們的大忙?這個忙不是日本共產黨幫的,是日本軍國主義幫的。因為日本共產黨沒有侵略我們,而是日本壟斷資本和它的軍國主義政府侵略我們。」
(毛澤東《毛澤東外交文選》,北京: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一九九五年版)
6)一九六四年七月十日,毛澤東接見再度訪華的日本社會黨人士佐佐木更三、黑田壽男、細迫兼光等,其談話提到感謝日本侵華:「我們從沒有軍隊,發展到三十萬人的軍隊,結果我自己犯錯,這不能怪蔣介石,把南方根據地統統失掉,只好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在座的,有我,還有廖承志同志。剩下的軍隊有多少呢?從三十萬減至二萬五千人。我們為什麼要感謝日本皇軍呢?就是日本皇軍來了,我們和日本皇軍打,才又和蔣介石合作。二萬五千軍隊,打了八年,我們又發展到一百二十萬軍隊,有一億人口的根據地。你們說要不要感謝啊?」
(文革期間出版的《毛澤東思想萬歲》)
7)一九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毛澤東與《西行漫記》的作者、美國左派記者愛德格·斯諾談話:「那些日本人實在好,中國革命沒有日本人幫忙是不行的。這個話我跟一個日本人講過,此人是個資本家,叫作南鄉三郎。他總是說:『對不起,侵略你們了。』我說:不,你們幫了大忙了,日本的軍國主義和日本天皇。你們佔領大半個中國,中國人民全都起來跟你們作鬥爭,我們搞了一百萬軍隊,佔領了一億人口的地方,這不都是你們幫的忙嗎?」
(姜義華編《毛澤東卷》第六篇,香港:商務印書館,一九九四年版)
8)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七日晚毛澤東與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會面時,據說毛再次感謝日本侵華。這是兩國元首會談,如此表達就是鄭重其事的官方立場。中共迄今並未披露談話內容。毛的私人醫生李志綏在回憶錄中透露,當田中角榮就「日本侵華給中國人們添了很大麻煩」的說法進行解釋(日語含有道歉的意思,周恩來認為用詞太輕)時,毛主動說:「如果沒有日本侵華,也就沒有共產黨的勝利,更不會有今天的會談。」
(李志綏《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台北:時報文化,一九九四年版)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中共黨史(1921~1949)」介紹 訪問作者:蕭譽 內容簡介: 要了解近代中國問題,就不可以不了解中共歷史。 「延安時期」是國共兩黨實力消長最重要的時期,沒想到,最終共軍卻「以小博大」、「反敗為勝」取代執政的國民政府,成為中國大陸的統治者,...
二萬五千里長征意思 在 無神論者的巴別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本Page Patreon經已開通,請訂閱支持本Page運作,謝謝! 連結: https://bit.ly/2TvzIaF //
//我對於熱狗當然有自己睇法,不過呢啲Juicy嘢就留番Patreon先講,haha!//
我諗幾乎所有會睇呢篇文嘅人都知咩係熱狗,但就未必個個知道咩叫AB團,所以先容許我講一個有啲冗長嘅歷史故事。話說響1930年,當時二萬五千里長征仲未發生。毛澤東響江西蘇區作為領導人,仲有好多地方共黨組織睇唔起佢、拒絕服從命令,於是就響「二七會議」上面,突然發動咗「打AB團」呢場清算運動。
咁究竟咩叫AB團呢?佢全寫係反布爾什維克黨(Anti-Bolshevik),其實係1927年當國民黨仲控制緊江西省時,為咗清除潛伏共產黨所成立嘅組織。問題係AB團只僅僅成立三個月就因為被共產黨反擊而潰散,而日後國民黨亦從來將佢重組過。
但係毛澤東響「二七會議」上面堅決表示,AB團唔單止仍然存在,仲經已滲透至黨嘅各級各層,所以要立刻進行「打AB團」運動,並且立刻將佢兩大政敵江漢波同李文林從領導位置打落黎。毛澤東並無因此而滿足,佢聲稱「AB團非常陰險狡猾,決不肯招認自己身份,所以要反覆使用嚴刑迫供,直至承認為止,然後立刻槍決」。
本來江西共黨各個地方組織,經已迅速逮捕咗1000個懷疑AB團成員出黎,但毛澤東認為無可能咁少,要各地方幹部繼續交新嘅名單上黎。地方領導無奈之下愈拉愈多,甚至用到「燒陰戶、割乳頭」方式迫嫌疑者迅速承認自己AB團身份,然後即判死刑。
結果響「打AB團」果一年入面,一支4萬人嘅軍隊可以有1萬人被指為AB團成員,所有反對毛澤東嘅將領都係AB團間諜;所有反毛澤東嘅會議都係AB團召開嘅會議……呢種清算一直到毛澤東完全掌握江西蘇區指揮權先至正式平息。
因為「打AB團」死咁多人,但事實上根本無可能有咁多AB團存在,甚至去到1930年仲有無AB團都成疑問;有趣嘅係,當毛澤東奪權成功,AB團就突然間完全消失了。而「打AB團」日後就變成咗內部鬥爭清算嘅模式,只不過改咗名成為「反右」、「三反五反」、「反革命」而已。
================
然後我地跳去現代,講下熱狗。直到呢一刻熱血公民仍然存在,但同佢地巔峰時期相比,經已萎縮得好犀利。萎縮嘅原因除咗同黃毓民決裂,失去咗後者嘅影響力之外,同佢地果種好古怪嘅政治路線亦有關係。
由於呢篇文個主題唔係剖析熱血公民本身,所以就唔詳細分析,但只可以講佢地而家比較似嘅係一種Cult教團式組織,成員同支持者都非常團結,但同時排他性亦非常強,唔容許其他人對佢組織有半分批評,呢樣嘢我係感受至深,因為通常我只係輕輕咁批評熱狗少少嘢,好快果班熱狗就會好似烏蠅咁摟上黎,而我通常都明白同教徒講道理係多餘嘅,所以多數都係唔會理。
基本上熱狗係將所有中立人士視之為敵人看待,所以好難壯大成一個主流政黨,就連鄭松泰自己都甘於自稱為「1:69」,唔客氣講句,響共產黨眼中熱狗就係「不足為患」。
奇怪嘅係,同熱血公民實際嘅影響力相反,你響網絡上、政壇人士嘅批評上,「熱狗」卻係最常見嘅詞彙。熱狗響飯民黃屍眼中,好似係一種神通廣大、無處不在嘅敵人,甚至直情會影響到香港民主嘅發展前途──即係如果你真係相信現實世界真係有咁多熱狗,區議會佢地應該至少選倒100席,今屆立法會至少每區兩席先至合乎番比例。
點解飯民及其支持者所吹捧嘅熱狗威脅,同現實世界熱狗嘅真正影響力可以相差咁遠,簡直好似係兩個平行世界發生嘅事呢?結論只有一個。就係飯民大台刻意將所有對飯民不滿嘅人,全部歸納成熱狗。
又問,點解要將所有反對飯民嘅人都歸類成熱狗呢?原因有三:
1. 而家對於飯民嘅批評,好多都係有其道理的,對有道理嘅批評嘅方法就只有兩個:一係老實承認批評進行改正,一係將批評抹黑成敵對勢力進行分化──飯民既然唔願意面對批評,自然毫不猶疑選擇抹黑。
2. 又由於好多對於飯民嘅批評,都係要求佢進行分權、改革、整肅無能領導,呢啲攻擊同共產黨嘅攻擊係完全唔同,例如你無可能話「批評飯民議員支持水炮車撥款係共產黨嘅奸計,大家千祈唔好信」;你一定要塑造一個內部敵人出黎,呢種抹黑先可以合理化:即係如果你話「批評飯民議員支持水炮車撥款係熱狗分化嘅奸計,大家千祈唔好信」,成件事就有說服力好多。
3. 呢個內部敵人威脅一定要夠大,否則無人會有危機感,團結一致而放棄思考。曾幾何時,本土派嘅風頭一時無兩,唾棄飯民嘅組織此起彼落;所以社民連、人民力量、本民前同青年新政都有被批評過收共產黨錢。但去到今時今日,呢啲敵對嘅組織解散嘅解散、轉軚嘅轉軚,退出政黨嘅退出政黨。飯民要搵一個戰靶所有批評佢地嘅敵人係比較困難,最終就選擇熱狗,因為熱狗可以話係目前政壇入面僅存一個仍然對對飯民充滿敵意、多加批評嘅具規模組織;
聽到呢度,我諗大家應該明白我所謂「熱狗就是AB團」係咩意思。毛澤東點解要揀AB團作為一個虛假敵人?因為國民黨係無辦法分化倒共產黨,但AB團可以。AB團係實際存在過嘅組織,可以比倒黨員好大嘅危機感。然而現實世界根本就無咁多AB團,所以去到後期,毛澤東只係將所有佢睇唔過眼嘅敵人打哂做AB團,甚至開創咗「逢親係AB團嘅人都唔會承認自己係AB團」呢個無敵邏輯──基本上同今日飯民用嘅「所有批評飯民嘅人都係熱狗」係一模一樣。
所以大家唔好奇怪,今時今日好多開口埋口「你分化你熱狗」嘅黃屍飯粉,好多係連熱血公民本身係咩一回事都唔知;甚至乎當你開口屌埋鄭松泰,佢都仍然會堅持你係熱狗。呢種「打AB團」、「被熱狗」嘅抹黑手涉當然亦有三大好處:
1. 可以麻痺支持者嘅神經、令佢地懶於思考,只將黨內/大台內一切問題歸咎於於一個統一嘅敵人,總之就係AB團/熱狗搞事,至於毛澤東/飯民本身有咩問題就順理成章歸納成「被AB團/熱狗陷害」
2. 將呢種內部敵人嘅威脅誇大化亦可以營造一種危機感,作為一種打壓異見嘅約束:當大家都知道只要提出異議就會被打成AB團/熱狗,會被作叛徒身份看待,好快大家就會因為驚「被熱狗」而唔敢出聲;更甚者有啲成員更會掉番轉用呢種恐慌去清除異己,將睇唔順眼嘅人屈成熱狗,享受權力快感
我識得某啲無恥嘅左膠甚至乾脆承認「而家熱狗只係一個形容詞,並唔係你真係熱狗先會被話係熱狗」,總之你比佢睇唔順眼,你就係熱狗,然後就會比黃屍圍剿
3. 最後,當塑造咗一個強大嘅內部敵人,就可以順理成章剝奪支持者選擇嘅自由──喂而家有熱狗鎅票呀,你仲同我講反對黃碧雲參選?莫乃光梁繼昌李國麟支持水炮車撥款?佢遠得過鄭松泰黃洋達分裂飯民咩?總之邊個唔投飯民大台推薦名單嘅,邊個就係熱狗!
經過四篇分化系列,結論係比我再一次證實,而家飯民大台所玩弄嘅手段,其實同當年法國大革命嘅白色恐怖、共產黨同毛澤東玩弄嘅政治迫害同語言偽術,基本上係同出一轍,然後我問大家,你真心相信飯民大台攞倒35+之後就會比倒大家真正民主?
定係日後又會以「熱狗仍然響內部分化緊我地,所以仍然唔可以投大台以外嘅候選人」黎永續自己嘅獨裁權力?
二萬五千里長征意思 在 林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晚看了電影"Dunkirk", 關於這場戰役,Nolan所取之角度完全是我意料之外,很正的一部電影,以下是一篇很到位的評論。
【內含劇透】「意義之闕如」不只是《Dunkirk》的底味,更是人生的悲涼。人本質上無時無刻受到「存在」酷刑迫供,被迫回答當下有甚麼有意義之事可做,要對生命的不枉負責,否則就是愧對生命。同理,那些患有美學近視的影評人看不到《Dunkirk》的意義所在,自然會批評那106分鐘觀影時間枉過,不把榮耀歸於Nolan了。
不過,意義的把握不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有與有的爭拗),而是有與無的角力。時間流逝,一切有意義的東西終將不在,我如何立身於荒涼大地高舉我「在」?這便是演繹問題,人有能力把無意義的東西演繹成有意義,鄧寇克大撤退有意義嗎?邱吉爾說它有,就有,正如共產黨把敗走延安說成二萬五千里長征一樣,誰有話語權,誰就可以改寫榮辱的定義。這一點,令到苟且偷生的Alex一回到祖家就感到莫名其妙。Alex本來無面目見江東父老,在火車上搵窿瓹,萬萬沒想到一到站會受到英雄式款待。
你看得懂Nolan這個結局的寓意嗎?
然後同一時間,坐對面的Tommy拿起報紙讀出邱吉爾的講詞,內容慷慨激昂,吹捧鄧寇克一役之意義、那40萬人之奮勇。單純者看到這個結局,會以為Nolan在肯定這一役的意義,肯定多位機師、Dawson船長、Bolton將軍的付出,肯定Tommy與其他大兵辛辛苦苦保住性命饒有價值,卻看不見Nolan在反諷。反諷甚麼?便是榮辱的失正——連市儈的Alex也自知枉為軍人,偏偏被奉為英雄;唯一有與納粹埋身肉搏的機師們,卻無人紀念。全英人民都以為這40萬兵哥做了一樁偉大的事,偏偏他們為了生存,做了一件又一件鮮為人知的髒事。
榮辱這個主題,跟《Dunkirk》的唯物主義傾向相輔相成。在1801年貝多芬開啟了浪漫主義時代以後,人們都深信所有藝術作品必須彰顯人的主觀性,電影必須讓人感動,創作者必須強調有甚麼想表達,讓人見到其巧妙設計,否則就是藝術的失敗。這解釋了《Dunkirk》為何劣評如潮,因為人人都是唯心主義者,看不見《Dunkirk》的美學分歧,看不見Nolan拍這部唯物電影就是挑戰你這班矯情的畜牲。
唯物不是排除一切與心有關的元素,而是不帶個人主觀色彩地把事物如實呈現出來。當一個影評家指指點點《Dunkirk》怎拍才可以表達出重要的東西,他其實在埋怨唯心的意思太少,埋怨該感動的地方沒有感動,沒有意識到這些添加均是有害,破壞了唯物之美,是人譫妄以自己的意圖強加在客觀的世界上,掩蓋了事物的原有樣子。Nolan崇尚如實(Truthful),效果等同現象學還原,提出一個「不問意義」之問。
結果是,你把歷史如實呈現,他們卻不收貨,嫌你渲染得不夠。他們表面上要求電影要仿真度高,骨子裡卻是反仿真,苛索添加。這便是人的原罪——媚俗——想歌頌生命、由衷讚歎意義——偏偏人怎也逃不開唯物世界的殘酷。在The sea的主軸上,小伙子George正是被媚俗所誘惑,覺得自己可以為國家付出,對不枉此行於有榮焉,就鼓起英雄氣慨,躍上Dawson先生的船上。Dawson十分詫異:我不過叫你幫我搬救生衣啫?
恰巧是,George的死最無意義,糊里糊塗滾下樓梯就撞死了,在船底不明不白就斷氣,出師未捷,戰場救人大計未開始就結束了。觀眾以為George的死是用來控訴獲救士兵的莽撞嗎?士兵是否要為他的死負責,生命為何如此脆弱,在唯物的世界中,這種問題是次要的,電影是用George之死的無謂,實在地諷刺一種追求有謂的人生態度。Peter同樣在逞強,當士兵借問他George安好與否時,他卻訛稱他很好(字幕打錯了「不會」)。為甚麼?因為Peter承受不了George這樣無謂地死去了,他還青春,有很多有意義的事等他去做,可是就這樣完了。
只有老練的Dawson能接受現實,嘆一口氣,繼續救人,沒有憤懣,因為他喪失長子,明白生命的本相,但不代表他喪失積極。為了捍衛生命,他就算明知那個機師可能死了,都要駛舵去看過究竟,救得一個得一個。
世界如此無謂,人只有盡力而為。
《Dunkirk》的結局嘲諷了邱吉爾,也嘲諷了Peter和Alex這一類人。Peter忿忿不平拿着George的照片去到報館,去表揚George的犧牲和付出。他有犧牲嗎?唯物上,他意外死了;唯心上,Peter覺得是。他認為George理應分得一些掌聲,高調讓世人知道他的貢獻,這才算是公道。貢獻?公道?地方小報某日頭版的一格訃聞報道,又有甚麼意義在?同聲婉惜?真正令我悵然的不是George之死,而是Peter為存在的價值掙扎——愈想證明有謂,愈顯得無謂和無力。
這才是戰爭的唯物實貌,人們想從戰爭片中找到英雄,找到感動位,找到歌功頌德,找到人性的光輝,找到榮歸何處……沒有,全都沒有。唯一一個英雄已在鄧寇克的外灘上被德軍俘虜了。
唯物美學叫唯心者無地自容,瞧見自我感覺良好的兒戲。榮耀可裝飾真相,卻始終敵不過真相的裸露,令後知後覺的人蒙羞,像Alex在火車上瞧見了自己的不配。可惜Alex雖知恥但缺乏內省,他無恥地取笑和羞辱那個老人不敢望他們,卻不知道可笑的正是他自己——自以為是,見不到老人盲眼的事實。
最盲的,恰恰是唯心者。
《Dunkirk》海陸空三條線匯聚在同一個答案上……想到全世界可能得我一個把它論證出來,我感到無比孤寂和絕望。其實連這篇論證也屬無謂。可憐這個世界,榮耀歸於不配者,該榮耀的人卻自取其辱……Nolan用唯物的戲去抨擊唯心之禍,又有誰共鳴?
我對《Dunkirk》之演繹到此為止(可惡的演繹)。
作者
=========
作者首本小說《地球另一端》序言書室有售,亦已接受網購,每本連郵費港幣$75,歡迎inbox洽訂。亦請期待下一本小說《捉姦》面世。
二萬五千里長征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中共黨史(1921~1949)」介紹
訪問作者:蕭譽
內容簡介:
要了解近代中國問題,就不可以不了解中共歷史。
「延安時期」是國共兩黨實力消長最重要的時期,沒想到,最終共軍卻「以小博大」、「反敗為勝」取代執政的國民政府,成為中國大陸的統治者,也成為現今海峽兩岸的歷史起點……
中共自1921年創黨之後,一直都是個非常重視意識形態的剛性政黨。要了解這個影響當前國人前途發展最大變數的政治團體,唯有深入其歷史進程,始能發掘各項問題的因果,進而作出較客觀的分析與論斷。
中共黨史,大約可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21年創黨到1949年建立政權,主要特色是「革命奪權」。
第二階段:1949年到1976年毛澤東逝世為止,主要特色是「不斷革命」。
第三階段: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起至今,主要特色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但已悖離毛澤東「不斷革命」及共產革命的最終目標,亦稱為「告別革命」。
本書著眼於上述第一階段,此一階段以中共中央大部分時間在何處,又可分為三個時期,即上海時期(1921至1927年)、瑞金時期(1927至1936年)和延安時期(1937至1949年)。其中最令國人扼腕的應屬「延安時期」,原本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而退居陝北一隅的中共,已可說是窮途末路、瀕臨敗亡。但這群殘軍敗將,卻僅花了13年就起死回生,最終取代國民政府成為中國大陸的統治者。
歷史是一面照妖鏡,這個中共「以小博大」、最終「反敗為勝」的過程,絕對有其驚心動魄、發人深省的地方,值得我們引以為鑑。
作者簡介:蔡國裕
學歷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法學博士
研究專長
中共黨史
社會主義與馬列主義
主要著作
《中共黨史》(共三冊)
《一九二Ο年代初期中國社會主義論戰》
主要經歷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兼任教授
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兼任教授
政治大學公務人員教育中心大陸事務研究班講座
作者簡介:蕭 譽
現職
空中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學歷
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法學博士
陸軍官校正56期畢業
研究專長
中共黨史
國共(兩岸)關係史
主要著作
〈山東共黨之建立與早期發展:從五四運動開始說起(1919-1937)〉
主要經歷
愛心第二春基金會課輔老師
出版社粉絲頁: 五南圖書 教育/傳播網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二萬五千里長征意思 在 一、單選題(每題0 分) 的推薦與評價
(A) 中原大戰(B) 二萬五千里長征(C) 九一八事件(D) 八年抗戰 D. 11、蔡鄂曾經說:「我們以一隅抗全局,明知不能取勝,但我們所爭者乃四萬萬同胞的人格。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