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五堵余家莊
這是基隆河流域上的一個清代中晚期的農業聚落,由福建移居的余姓家族建立,主要以種植茶葉為大項,藉由大稻埕的英商陶德 (John Dodd 1838-1907)的商業網路,這裡的茶葉遠銷到英美,為台灣的茶葉品質打下了堅實的口碑。
莊內仍然可以看到古代聚落的建築物空間配置,最難得的是氏族的公廳以及公廳前的半月池都還保留著,早期的製茶器具也被靜靜地放置在角落,這裡大概可以算是基隆河流域殘留清代農業聚落痕跡最完整的地方了。
余家的茶場目前已經被公路以及工廠貨櫃場給劃分殆盡,若非認路的人是不可能再區分清楚哪裡是茶場,哪裡是河畔的碼頭了。不過余家的茶產業分佈最遠可以到達姜子寮山,在那片山上還可以看到當初為了種植茶葉而開闢出來的石砌梯田。
<文史內容由 李正仁 老師指導。>
#王傑老師的線上水彩課
五堵 櫃 場 在 新北市議員張錦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行政院斥資1.8億 基隆河自行車道往基隆市區延伸】
基隆河 #不再淹水 後,沿岸步道成為汐止人最佳運動休閒去處,是在錦豪、#沈發惠、#段宜康 共同聯合向中央與地方爭取於2019年時正式開通汐止往基隆的古道風華自行車道,百年五堵舊隧道更成為時下最夯的 #打卡拍照景點。
今年是自行車年,今天蘇貞昌院長及幾位部會首長騎乘我們汐止自行車道視察,而蘇院長更帶來 #大紅包,要投入1.8億元,從五堵貨櫃場自行車道持續延伸至基隆市區,並在1年後完成,不僅能夠促進地方觀光遊憩,也讓大家能夠安全的騎乘到基隆,甚至是到瑞芳,讓北北基自行車道能夠完整 #串連。
未來錦豪也會將汐止往南港方向繼續延伸,及基隆河左右岸斷點銜接,不只打造通勤廊道,北部完整的自行車道更是讓我們隨時有個休閒的好去處。
#汐止 #自行車道 #串聯
#古道風華隧道 #基隆 #新春大紅包
#汐止金城武
五堵 櫃 場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基隆捷運
#基隆人 來聊聊
#河谷廊帶
基隆市的通勤族不限基隆市民,未來要看規劃的整個大台北區跟周邊鄰近城市的互通便利性。
從基隆上車到台北的人沿路都有人上車,並不是只從基隆站上車,都是四散的,很大一部分是到內湖上班,在台北的運輸系統也是會遇到轉乘。
離峰時間運量少,就忽略尖峰時間運量極為不夠,這還是需要解決。
現在的鐵路就算班次增加,也還是無法改善現況,此次捷運一通三增加的疏散跟改變交通習慣,都是台鐵無法做到的。
雖然少子化,但人口集中化聚集到大台北周邊,周邊若飽和,產業外溢,也是會到基隆,這就是基隆河谷廊帶發展策略規劃,建構基隆河谷沿岸新都市治理模式、智慧交通對策、產業轉型方向及策略,包含「北五堵國際研發新鎮」、 「智慧低碳運具使用」等策略規劃。
交通運輸改善提高基隆市港區-河谷廊帶-大台北地區之軌道運輸班次密集度及便利性,除提高聯外交通便利性外,亦可作為串聯本市相關政策計畫之交通旅運工具。
整體運輸不要只看基隆,要看整個大台北地區的人口擴散,都會發展一環,因為雙北升格,基隆被遺忘後,城市的發展跟預算都大不如雙北,現在的運輸計畫都是要當初遺忘的東台北這塊,要快點跟上都市規劃。升格到國家戰略目標,一日生活圈,那就不只是投資效益跟運輸量的問題了。
高鐵要不要延伸宜蘭,跟高鐵要不要到基隆很有關係,這樣台鐵的運能就會釋出,會替代東部線,這樣區間車就不需要讓自強號,這樣基隆的運輸就會疏散。
基隆捷運算大台北城市內運輸的一環,是城市內運輸,而台鐵是城市對城市,所以不衝突。
基隆多點對多點的運輸,就可以互相整合,那就會讓城市擴張,用整合交通刺激旅客需求。
基隆市空間發展計畫包含「三大分區、四條空間發展軸」:
#三大次分區:海灣發展地區
1.海灣發展地區:基隆港及周邊市區之都市發展用地
利用港口所引入之人流、金流、貨物流等資源,配合航運經濟引導郵輪、貨運、海事金融、高端商業、文化創意及海洋科技產業活動進駐,並可研議與港務公司合作於港區周邊設置免稅區,增進遊客駐足於本市時間及提高所帶來之經濟效益。
2.河谷廊帶發展地區:基隆河谷廊帶內都市發展用地透過本區工業、倉儲機能及區位上可連結新北市與臺北市地理優勢,並配合基隆輕軌建設之契機,審慎檢討廊帶土地使用計畫,得研議檢討為產業型分區, 如:北五堵國際研發新鎮,並規範合宜土地使用強度及管制,輔以完善交通、社福、居住等機能,強化本市發展動能,作為本市產業及居住支援場域。
3.生態資源保護區:非屬上述地區之非都市發展用地及非都市土地應以生態友善為基礎,加強天然棲地保育、維護山林河川生態廊道,打造一環境友善之場域。
#四條空間發展軸:市港共生U軸、產業發展S軸、觀光遊憩M軸、生態綠肺W軸。
1.市港共生U軸:火車站、港區周邊環境改造與開放空間串聯,縫合並鏈結市港空間發展機能。
2.產業發展S軸:連結港區貨櫃物流、大武崙工業區、河谷工業廊帶,建構本市產業廊帶。
3.觀光遊憩M軸:運用北海岸觀光廊帶、漁村休閒體驗觀光並配合郵輪母港優勢,塑造濱海遊憩軸。
4.生態綠肺W軸:轉化基隆多山坡地之劣勢,以獨特海港山城視覺層次,塑造水綠生態景觀環境。
圖片簡報來自:https://urban.klcg.gov.tw/tw/Subject/ThemesService?TSerNo=0F00032E
北北基大整合:https://youtu.be/wCuhuWQw8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