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
我想來點⋯⋯EEC Class 4佐五大句型和新聞英文😋
這次俐媽穿了五顏六色珠珠(beads)裝飾的衣服,
因為我們要學各種顏色的英文片語呀!
blue, red, white, black, green, purple, yellow, gold...❤️🧡💛💚💙💜🖤🤍🤎
我們聽了Boing, Boing袋鼠歌🦘,
知道什麼是Down Under,
各種「跳」的英文,
還學了5個看起來很簡單,但一字多義到昏頭的英文單字😉
be動詞後面能接的主詞補語超級多元吧?
seem, appear用法會分了嗎?
俐媽還戴上很夯的奧運+界內+男子羽球雙打+聖筊的口罩,
因為這期的News English,
就是介紹奧運🧗🏻⚾️🥋🏹🏀🏋🏻♀️⛹🏾🏓
記得,
背面的混合題不能忘記練習喔
俐媽提到了amazing的5個相似字,
也說到Muse為「繆思女神」,亦是「靈感來源」,
而博物館museum就是依此而來。
今晚,
送上奇美博物館的素材當作補充😊
———————————————————————-
🏫 俐媽英文教室—博物館篇:
🔸 originate from 起源於⋯(⚠️EEC class 1補充)
🔸 mythology (n.U) 神話故事(總集)
🔸 myth (n.C) 神話故事(⚠️EEC class 4補充)
🔸 consider (v.) 認為
🔸 source (n.) 來源(⚠️EEC class 1補充)
🔸 epic (n.)(a.) 史詩
🔸 poetry (n.) 詩集
🔸 astronomy (n.) 天文學
#俐媽英文教室字根字首字尾篇astro
🔸 enhance (v.) 提升
🔸 connection (n.) 連結
🔸 plaza (n.) 廣場
🔸 in hopes of 希望
🔸 serve as 適用於⋯用途
🔸 venue (n.) 場所;地方
🔸 various (a.) 各式各樣的
🔸 artistic (a.) 藝術的
🔸 creative (a.) 有創意的(⚠️EEC class 1補充)
———————————————————————-
期待EEC Unit 4的希臘羅馬神話故事吧!
超級有趣😊
典故超多😉
#俐媽英文教室
#俐媽英文教室博物館篇
#EEC堂堂精彩
#台大明明讓你的高中生活色彩繽紛
五顏六色相似詞 在 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元氣補給站】興趣篇
興趣與事業的差別是什麼?最大的差異在於賺不賺錢。
興趣只要開心就好,自己開心,夥伴開心,perfect!這就是興趣。
事業不一定會開心,這不,才剛剛拿到一張數百萬元的訂單,好像很開心,但腦中已經開始盤算如何安排人力、資源、時間,想著想著,忍不住就撥電話給合作夥伴討論接下來的配合工作,等大致上覺得安排的還算可以時,忽然又想想,不對,還沒敲定kick-off meeting(啟動大會),趕緊敲打鍵盤叫出行事曆,挑出兩個日期,飛快傳給對方負責人....,叮咚,收到回信確認,太好了!等等,kick-off meeting 的主要議題是什麼?....
哈哈,這就是事業啊!事業不一定會開心,中午吃飯,隔壁桌來了神色肅穆的一男兩女,顯然男士應該是主管,剛點完餐,男士便開口詢問身旁的女士:「妳覺得剛剛談的如何?」「對方的要求好像很怪...」接著聽到男主管略帶責備的口吻,叨叨絮絮的開始分析對方的需求,聽起來可能事前準備工作不夠完備,造成這次的洽談鎩羽而歸。
商業的世界比較殘酷,雖然郭台銘先生曾說過,能結合興趣和工作的人最幸福,但畢竟不容易啊,興趣可以隨興所至,甚至可以自嘲、可以搞笑,開心就好,但事業要面對競爭,面對生存,一直虧損下去恐怕就笑不出來了。
玩興趣可以差不多就好,做事業卻沒辦法差不多,即便無法在市場上頭角崢嶸,也要設法在某個領域取得優勢,所以在進行企業諮商輔導的時候,我非常喜歡問企業主想把事業經營到什麼規模,並根據他們的回答來安排適當的輔導方式,不是每一個人都要成為郭台銘、馬雲,但我要確定他們自己想成為什麼。
這件事有多重要?非常重要,企業領導者就是企業的靈魂,也是品牌故事、定位、行銷的核心價值來源,我們今天接著往下談。
所有商品都能有故事嗎?如果我們的商品非常非常普通,怎麼辦?我先舉一個例子,有沒有吃過大頭菜?火鍋、燉湯都經常使用的食材,又稱「蕪菁」,夠普通了吧!在日本千野縣有一種特殊品種的大頭菜,個頭較小、皮薄、汁多、易招蟲咬,賣像不佳,由於栽種、保存、運送都不容易,在市場上相當不討喜,所以種植的人漸漸變少,價格也變得不穩定,慢慢就被個頭較大、味道鮮美的白蘿蔔給取代了。
如果你是種植這種大頭菜的農家,該怎麼樣幫大頭菜定位呢?還記得上面描述的「蕪菁」特性嗎?個頭較小、皮薄、汁多、易招蟲咬,有個千野縣的農家靈機一動,掛上一個看板,上面寫著「像水蜜桃一般甜美多汁的《蜜桃蕪菁》」,結果造成轟動,媒體爭相前來報導,消費者都指名要購買這種《蜜桃蕪菁》,成功扭轉了原本缺乏商業價值的商品。
所以千萬別說你現在販售的商品很普通,沒有辦法進行品牌、定位、行銷,相反的,故事材料無所不在,就看你是否認真去思考過,再舉個例子,在亞洲,麵食很普遍,也很普通,我們來看看有哪些故事的材料。
麵條:包含粗細、刀削、麵粉、成份等,都是故事材料的來源。
湯汁:包含原料、配方、熬煮方式、醬汁調製,也都有很多發揮空間。
牛肉:如果是牛肉麵,牛肉的部位、筋肉比例、肉品來源、肉品種類等,也都是探討的空間。
食材:除了牛肉之外,整碗麵還有其它配料與食材,包含產地、健康、有機、加工。
調理:有了材料,條理的方式也是重點,包含川味、清湯、創意、烹煮時間。
人物:負責調理這碗麵的是誰?這個人本身有什麼故事?包含廚師、祖輩、失學、媽媽等。
店面:如果實在沒有上面這些故事材料,那好,我們也可以從店面的地點、外觀、裝潢、餐具上尋找故事材料。
有沒有發現,原來故事素材無所不在,什麼?還是沒頭緒?好吧,我接著說明「這碗牛肉麵的由來故事」~
來,模擬一下,一碗香噴噴的牛肉麵放在桌上,就在你的面前,冒著熱騰騰的蒸汽,湯面上閃著油亮的蔥花,濃郁湯汁裡若隱若現的白色麵條,在麵與蔥花之間躺著幾片有筋有肉的牛肉片,白色油脂與深褐色筋肉交錯的光澤,讓人垂涎欲滴...,如果你知道這碗麵是店主人為了孝敬父親,特別跑去牛肉麵店學藝,經過三年的磨練,使用非常講究的食材、精心製作而成,有什麼感覺?
所以,製作過程本身就可以是一篇動人的故事,再者,為何想要開牛肉面店?小時候,父親最喜歡去台北總統府後面的桃源街牛肉麵店吃麵,幾乎每週要去報到一次,但隨著年歲漸長,臥床多年的父親再也無法親臨桃源街,故事的主人翁毅然放棄竹科的高薪,在住家旁開了一間與桃源街牛肉麵店口味幾乎一樣的牛肉麵店。
還有多少種故事發展的可能性呢?太多了,舉例,兒時的記憶、媽媽的味道、愛情初體驗、邂逅的滋味、絕對不能讓步的極致完美故事、代代相傳的精神與信念故事、先進技術、工法、健康的故事等。
無論是哪一種故事,故事的核心一定要與熱情和堅持有關,再舉個例子,日本人非常愛吃納豆,幾乎三餐都可以配著納豆吃,在眾多納豆品牌中,《小金屋食品》的納豆特別受到日本人的喜愛,並不是因為他們家的納豆特別好吃(口味因人而異),而是她背後的故事讓人特別感動~
最有趣的是,《小金屋食品》的創立是源自一對大阪夫妻,因為想製作出「不喜歡納豆的大阪人」都愛吃的納豆而創立。
《小金屋食品》的納豆之所以廣受歡迎,是因為當初阪神大地震後,往神戶方向的交通中斷,《小金屋食品》創辦人心想:「期待吃到我們家納豆的客人還在等著呢!」便不顧家人的反對,自己駕駛低溫冷藏車,耗時19個小時,長途跋涉,穿過破碎的道路將納豆送到客戶手中,感動了全日本人。
不但如此,後來創辦人罹患癌症臨終前,仍然念念不忘的說:「那個... 我還想起來做納豆啊…」對納豆的熱情燃燒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成為品牌永恆不朽的精神。
上面的例子顯示,食物會因為故事而提味,但不一定要大故事,「小故事+理念」同樣可以打動人心。
尤其要特別注意,品牌故事不同於小說、電影,不需要有曲折離奇、繽紛夢幻的成份,品牌故事要非常真實的呈現品牌背後發生的事實,曾經有位企業家朋友非常認真又努力的學習如何打造品牌故事,三不五時就會和我在線上進行交流,並且親自動手撰寫一篇又一篇的故事文案,這樣的精神著實令人欽佩,不過,可惜的是,他的品牌故事有點夢幻,夢幻就會失真,畢竟每個人在聽故事的時候,腦海中出現的圖像不會一模一樣,如果帶有夢幻的成份,就容易讓人有「這是真的嗎?」的疑問。
如果,真的與社會、國家的環境變動,或是與波瀾壯闊的大時代趨勢有關,的確可以作為品牌的特色,但這個故事的前提必須是真實的,而不是編出來的。
好的品牌或產品故事應該具備七大特徵中的至少一項,包含共同情感、獨一無二、真情流露、深植人心、口耳相傳、取得共鳴、感到有趣等,我們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HONDA 休旅車CR-V與一般休旅車的定位很不一樣,她曾經出過一支以真實故事改編的廣告來說明產品故事,內容是描述一位對女兒呵護備至的父親,在女兒主動提出要參加唱歌比賽時,內心既興奮又害怕,但他二話不說地陪著女兒練習唱歌,一直到歌唱比賽那天,舞台上的女兒突然怯場了,爸拔趕緊走上舞台,就像平時練習那樣的陪著她唱完整首歌,最後鏡頭帶到回家的路上,坐在後座的女兒問道:「爸爸,我是不是不會唱歌啊?」「會不會不重要,喜不喜歡比較重要。」爸拔笑著回答,原來,這個小女生是天生的聽障,歌唱比賽對她而言是多麼大的夢想與挑戰啊!
面對女兒想挑戰自己的弱項時,陪著她一起努力征服,即便心中仍有些惴惴不安,深怕女兒沒有勇氣面對最後的結果,直到他看見女兒的表現,他才明白:「只要有父母的愛,孩子就有力量勇敢面對一切!」
這個故事想要告訴人們的就是CR-V不只是一部休旅車,而是載滿愛與信心的移動城堡。從台詞到畫面,每個細節都充滿溫情、感動,這支廣告當時在網路上拿下觀看次數第二名、分享率第一名的佳績。
再舉一個案例,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東部海岸發生了舉世震驚的311大地震,伴隨而來的大海嘯及福島核電廠事故,重創日本,更造成將近16000人死亡。
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大災難,所有行業都受到影響,有一家日本碗裝泡麵公司,NISSIN Cup Noodle,卻抓緊機會成功的塑造品牌故事,也成功鼓舞了日本人民的士氣,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日本有一個膾炙人口的漫畫叫做《浪人劍客》,內容描述的就是戰國末期和江戶時代知名的劍術家、兵法家宮本武藏的故事,NISSIN Cup Noodle 的廣告畫面非常簡潔,鏡頭聚焦一位漫畫家在白紙上一筆一筆的揮毫出漫畫主角,最後搭配他熱血的經典台詞:「這世上沒有強者,只有一心一意想變強的人!」對於災後物質匱乏,必須食用泡麵果腹的日本人民,帶來莫大的鼓舞,彷彿一般吃著泡麵一邊努力變強,成功提升了這家泡麵公司的品牌印象。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發現,品牌故事或是商品故事不一定要從品牌或是商品本身去找素材,結合時事與某些真實的外部故事也可以,我們再來看下一個案例。
全世界有兩個最知名的刮鬍刀品牌,以往我們看到的商品故事大多聚焦在刮鬍刀本身的功能性、舒適性,久而久之,大家都搞不清楚廣告裡介紹的是哪一家的刮鬍刀,於是吉列牌刮鬍刀推出了一支非常特別的廣告,這是一支完全不談刮鬍刀的廣告。
影片一開始出現的是一張和藹的老人家面容,笑得很開心的老人家,瞇起眼睛來享受一旁男子的服務,男子看起來年紀也不小了,卻非常細心的在幫老人家洗頭、洗臉、刮鬍鬚...,等剃完鬍鬚,整理好面容後,這位男子還親吻了一下老人家的額頭,然後把臉貼在老人家的臉頰,像是在疼惜什麼寶貝似的,畫面慢慢浮現一排文字:我很幸運,到了這個年紀還有爸爸!
天啊,融化了!直接觸動了千萬人的內心,看到這段影片,都會不自覺的問自己:「是啊,我的爸爸在哪?」「好想回去看看爸爸啊~」在家庭中,父親的角色不像母親那樣被強調,而且大部份都是堅強剛毅的一面,很少會訴說內心的壓力與苦楚,與家人的互動也很少會有這樣親密而溫馨的畫面。
我們台灣的品牌為什麼難登國際殿堂,關鍵就在於大部份的企業主看待品牌這件事太過「隨便」,以為只要有個精美的logo(商標)就是品牌,品牌故事的建構其實沒那麼複雜,但也不是那麼隨便,簡單來說就是一件事,講究。
台灣產品的品質、技術都沒話講,世界各大品牌身上都可以找到台灣廠商的痕跡,既然做得出優質商品,怎麼會發展不出好的品牌呢?因為不夠「講究」,講究什麼?品牌的核心靈魂不是把產品做出來就好,而是要問「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產品,「為什麼」要設計成這樣?這個為什麼就是「講究」的驅動力。
同樣是小籠包,因為講究,所以每顆包子上面的皺褶要打十八摺,在眾多小籠包中,打出來「鼎泰豐」這個品牌,價格是人家的好幾倍,還得大排長龍才吃得到。
再提出一個觀念,很多教科書會說價值越高,價格就越高,這是製造業的思維,所以才會造成台灣現在普遍「物美價廉、俗擱大碗」的迷思,其實,正確的品牌意識是「品牌>價格>價值」。
貴婦名媛都喜歡的30萬元柏金包,30萬元耶,這個包包的材料及手工需要這麼高的成本嗎?當然不需要,那會不會太誇張了?「不會啊,ㄟ,這可是「柏金包」ㄋㄟ,名牌包包ㄋㄟ,你識不識貨啊!」看到沒,這就是品牌,品牌>價格>價值。
當品牌成為眾人所追求的東西,品牌本身就超越了商品原本合理的價格,而這個價格又帶來了一種難以複製、模仿的價值,在過去,中國大陸曾經一度流行模仿世界知名品牌,不是所謂A仿、B仿的山寨包、山寨鞋喔,而是完全抄襲知名品牌的設計、款式,但會稍微的修改logo,重新去註冊一個新品牌,走一趟深圳華強北、虎門、中山、厚街,甚至上海都會找到鋪天蓋地得這類極為相似的「名牌」,但無論產品的品質做得再好,款式再像,都穿不出品牌的價值。
如果不是名牌包還能夠這樣做嗎?我們來看一個「書包」的案例,印象中,日本學童背的書包就像是小丸子卡通中那種中規中矩的書包,這種書包的特徵就是樣式簡單、厚重、堅實,好像可以拿來當防彈背心似的(哈),但你知道嗎?這個書包可不便宜,要價高達二萬五千元台幣,最便宜款也要八千台幣,不過就是個書包,這個價格賣給鬼啊?
錯了!這個書包不但在日本供不應求,在中國照樣瘋狂搶購,現在連好萊塢的明星也趨之若鶩,我們來看看其中一支廣告,你就知道他們有多用心來經營品牌。
從小黏在母親身邊的小女孩終於要上學了!媽媽與女兒都很興奮的準備各項上學用品,但到了出門上課的那天,小女孩怯步了,頻頻回頭看著母親,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陌生的環境,但每次回頭都看到母親燦爛而充滿鼓勵的笑容,於是終於鼓足勇氣加入其他小朋友的上學行列,就在這時候,看著女兒身影逐漸遠去的媽媽突然收起笑容,一臉擔心又落寞的看著,淚水靜靜地從臉龐滑落...
旁白:面對人生中第一次與家人長時間的分離,邁出步伐的同時,眼眶里還噙著淚,當時你沒看見的,是背後目送著你成長的爸媽,他們其實也跟你一樣不捨,在你學著獨立的同時,他們也在學習勇敢放手,並用自己的方式繼續守護著你...
然後,畫面出現一段文字:很高興妳長大了,媽媽既開心又寂寞~
整支廣告完全不用介紹書包的功能與規格,只有看到一群背著五顏六色書包的小朋友身影逐漸遠去,好像在告訴全天下的父母們,只是短暫的別離,就讓堅實的書包來為你們守護心中的寶貝吧!請問,這份守護值多少錢?絕對超過二萬五千元吧!
今天好像又談得太長了,不知道各位朋友是否喜歡,我們下回接著聊品牌故事、定位、行銷,也請大家幫忙在我們的臉書、Youtube、部落格按讚喔,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感謝您~
2018/6/29 顧及然 院長
國際總裁菁英書院
#元氣補給站
#興趣
#興趣與事業的差別是什麼
#最大的差異在於賺不賺錢
#領導者就是企業的靈魂
#也是品牌故事定位行銷的核心價值來源
#正確的品牌意識是「品牌>價格>價值」
五顏六色相似詞 在 魚漿夫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論肉圓
由於身為版主,就不說哪家我愛我不愛,
關於最近的事件,我也保持中立,
僅對肉圓這類食物寫出小小的心得。
在我心中,肉圓不外乎四味,
一皮、二醬、三餡及四湯。
皮每家各異,有粉皮、彈皮、脆皮、黏皮及甜皮。
由於肉圓大多為低溫油炸,
高溫炸酥亦是少數,低溫涼圓也是少數。
各種風味皆有人愛,如粉皮,
顧名思義有種羹粉味,大多與黏皮一起出現。
但粉皮味重的有人說是太白粉,
有人說是蕃薯粉,更有人說是樹薯粉,
但不管哪種粉,此皮大多不甜膩,
粉味有重有淡,端看喜好,亦有嗜之如蜜之人。
彈皮乃中規中矩,粉味不重,
低溫油炸後的外皮晶亮,
如早期車路口的肉圓亦是。此類肉圓適合現吃,
再熱亦不彈,口感偏油,倒是許多人的喜愛。
脆皮乃最近熱門之店家,
亦為觀光客之熟知。外皮酥脆,
內裡富有彈性。口感又比彈皮更油上一些,
常吃一個便覺膩口,不過肉圓便是這樣的食物,
大的一個已足,小的兩個剛好。
黏皮倒是不太常見,
外表雖看不出來,但油溫更低,
那皮一入口便覺軟黏,有種入口即化之感,
大多與粉皮相似,有著較重之粉味。
但粉皮有時並不若黏皮之口感,
在日時常吃內部黏湖湖之章魚燒,
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甜皮市內代表便為大竹肉圓,
外皮略甜,油香甜香肉香一氣呵成,
無奈不好停車。略聞最近服務態度有所微詞,
便很久未曾到訪了。
再來是醬,肉圓之醬乃不可或缺之物,
就算較小眾之涼圓亦是,
黃澄澄透明的蒜味高湯水醬,
配著涼圓一飲而下,十分爽口清潤。
肉圓之醬不外乎三大成分,
米漿、油膏、蒜汁(泥?)等等,
顏色倒是五顏六色,有的油膏加上一些醬油,
有的米漿混上些辣椒,顏色繽紛,
有的蒜泥弄上薑絲,倒是味道不壞。
醬如肉圓之個性,亦如人之個性,
有人愛有人不愛,但這三味卻是十分基本。
個人倒是無所好惡,有的你可以細嘗米香,
有的你倒是可以試其醬香,
甚至蒜頭帶來的一縷辛辣,也是值得回味。
肉圓之餡便是千奇百怪了,
有鳥蛋、筍丁、滷蛋、干貝、蝦仁及香菇等等,
每一家店家都有不同的搭配方式。
但基本還是肉絲、肉塊,甚至肉片皆有,
大多離不開豬後腿肉,調味方式也各自有異,
像是有的只用黑胡椒醬油,鹹香為主。
有的則是油蔥甜香,令人十分回味。
餡的手法則是紮實鬆散皆有,
多嚐幾個,勢必能知道自己喜好哪一味。
最後則是湯了,肉圓之湯,
近幾年來有凌駕於肉圓之勢,
如阿璋的小盅燉湯,北門口的龍骨髓湯等等,
單就一個湯,便能再開一家店之感。
對我來說,肉圓之湯乃大羹不和,
豬骨高湯亦可,最好曾經煮過肉餡,
不放味素,最多加點柴魚,清淡就好。
有些肉圓店提供免費高湯,
讓人家在碗裡和著醬汁油汁共飲,
其實這樣,便已足夠。
肉圓乃街巷小食,價位不高,
故不必顧慮環境如何,有著桌子、椅子,
最好桌上可以來個辣椒醬及蒜泥更好,
現點現撈,不一會兒就完食,
即可起身結帳,這樣就好。
這樣的店,便是以好吃方便為第一首選,
乃是正餐過後有點嘴饞的點心,
抑或正餐之前先墊點胃的前菜。
最近彰化知名店家調漲不斷,
倘若店家發現,來的人皆是外縣市的觀光客,
本地人由於選擇太多,多半少來到訪。
因此便有了調漲之心,倒也合理,
不過便宜美食漲價至此,
倒也給人一種似乎回不去過往時光的惆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