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訊息轉載:文創總批判與台灣治理失靈狀況中思想界行動連線
【主題】文藝政治、歷史運動與當前政經語境
主持:段惠民
與談:鄭村棋、井迎瑞、吳思鋒、劉俊裕、謝靜國
回應:黃新高、童詠瑋
§Zoom 會議
https://us02web.zoom.us/j/86451538686?pwd=NzNjNlBhdXJOcFM5QUY5K2s1QWYxZz09
會議 ID:864 5153 8686
密碼:210713
§與會者簡歷
【主持】
#段惠民
流民棧負責人
【與談】
#鄭村棋
現任人民民主黨召集人。台灣左翼政治人物、社會運動活動家。曾任《中國時報》記者、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召集人、勞工教育資訊發展中心創辦人、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局長,參與籌組中國時報工會、協助籌組眾多工會與聯合組織,長年推動工人運動和由下而上的民主參與。
#井迎瑞
前電影資料館館長、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榮譽教授、電影蒐藏家博物館館長、臺灣電影文化資產保存協會理事長。曾獲2014年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獲2021年國影中心影視聽傑出工作者獎。
#吳思鋒
小劇場工作者,主事評論、報導、編輯,兼及製作、策畫工作。劇評人、澳門《劇場.閱讀》季刊副主編。
#劉俊裕
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英國諾丁罕倫特大學「文化政策與規劃中心」(CPPRU)及「國際傳播與文化研究中心」(CRICC)國際史暨國際文化研究博士。專長為文化政策與治理、亞歐文化研究、文化全球化、世界文化史研究。曾任文化部「文化基本法」草擬小組及諮詢委員、文化部「全球佈局專案辦公室」諮詢顧問。
#謝靜國
現於東吳大學中文系任教。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研究和教學領域為現、當代華文文學與文化研究、影像敘事。
【回應】
#黃新高
現為影視編劇。東海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曾任九二一災盟幹部、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駐團編劇家,曾獲2003年金鐘獎連續劇編劇獎。
#童詠瑋
現任《典藏ARTouch》編輯。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影像美學組研究生,論文〈(不)持攝影機的人:論綠色小組與後綠色的影像非純〉曾獲2019世安美學論文獎。
行動連線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雀雀看電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1台灣影評人協會獎 頒獎典禮現場|陳淑芳自稱兩歲⁉️(國家影視聽中心 年度傑出影視聽工作者頒獎典禮) 【第一屆年度傑出影視聽工作者頒獎典禮得獎名單總覽】 ▶楊士琪紀念獎 得獎者:鍾孟宏導演 ▶中華電影製片協會 第一屆傑出電影工作者獎 得獎者:郭南宏導演 ▶電影導演協會 2020最佳新導演獎 ...
井迎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觀察:這些作品還稱得上是紀錄片嗎?】
.
前陣子在華山巧遇一名閱片量驚人的影迷朋友。他聽聞我要去參加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旋即露出一個不置可否的表情。他對我說:「喔,我從來不看紀錄片。」有些影迷專攻劇情片,對於「紀錄片」存在比較單一的想像,得到這樣的答覆並不意外
.
但作為一個無役不與的影展觀眾,我確實覺得TIDF是台灣影展的異類,其在「紀錄片影展」之名底下,以「再見・真實」作為策展價值核心,挾帶著與真實既有「遠離」也有「重遇」之雙重性,所選映出來的「紀錄片」,也不時有出人意表之處。
.
我的臉書上也存在一個討論影展動態的同溫層,每到金馬獎、台北電影節,就是眾口喧騰,但到了TIDF,卻發現網上熱度減少不小,但到了影展現場,卻驚異地發現,每場上座率幾乎都有七、八成。就連《百老匯大道》(On Broadway,2014),這樣以超過40分鐘不動的單一固定鏡頭看穆斯林拜功的作品,都吸引不少觀眾,頓時有種落入異世界之感。
.
TIDF創建於1998年,依照官網資訊顯示,是由王拓、李疾、井迎瑞、張照堂、張昌彥、黃建業、王小棣等人推動成立,為了與亞洲另一個重量級紀錄片影展「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有所區隔,選在雙數年舉辦,兩年舉行一次。今年之所以在2021年召開,是因為去年疫情攪局。今年能夠順利舉辦也是萬幸,就在影展結束後一週,COVID-19便在台灣捲土重來,影展與電影院再度關門。
.
這僅僅是我第四回參與TIDF,每一次參與,都對影展本身所創造的氛圍感到⋯⋯(詳全文請點下列連結)
.
.
本文重點:
●哪一部紀錄片讓人食不下嚥?
●紀錄片電影工作者是「特殊的生物」?
●某片為何讓觀眾頻頻離場?
●這些TIDF展映的作品真的可以稱作紀錄片嗎?
http://www.funscreen.com.tw/feature.asp?FE_NO=1926
【2021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觀察:這些作品還稱得上是紀錄片嗎?
@放映週報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Taiwan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 - TIDF
井迎瑞 在 台北市議員秦慧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向傑出影視聽工作者致敬
三月廿六日,我以“中華電影製片協會理事”的身份參加了第一屆傑出影視聽工作者頒獎典禮,見到了許多台灣影視界的前輩,包括昨天過百歲生日的沙榮峰導演、91歲的李行導演等,場面十分感人。
活動是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主辦,中華電影製片協會等單位協辦,得獎者包括87歲的郭南宏導演、有台灣三大泰斗攝影師美譽的林贊庭攝影師、較年輕的鍾孟宏、廖明毅、陳玉勳導演、楊志龍動作導演、井迎瑞教授等,以及最佳男主角莫子儀、最佳女主角陳淑芳、最佳劇本黃怡玫、許承傑等人。
讓我們向這些影視聽界前輩和持續努力的工作者致敬。
井迎瑞 在 雀雀看電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台灣影評人協會獎 頒獎典禮現場|陳淑芳自稱兩歲⁉️(國家影視聽中心 年度傑出影視聽工作者頒獎典禮)
【第一屆年度傑出影視聽工作者頒獎典禮得獎名單總覽】
▶楊士琪紀念獎
得獎者:鍾孟宏導演
▶中華電影製片協會 第一屆傑出電影工作者獎
得獎者:郭南宏導演
▶電影導演協會 2020最佳新導演獎
得獎者:廖明毅導演
▶中華民國電影攝影協會 終身貢獻獎
得獎者:林贊庭攝影師
▶台北市電影戲劇業職業工會 年度影視傑出工作者獎
得獎者:楊志龍動作導演
▶台灣影評人協會獎(得獎理由如文末)
➤最佳影片:《阿紫》
➤最佳導演:陳玉勳《消失的情人節》
➤最佳劇本:黃怡玫、許承傑《孤味》
➤最佳男演員:莫子儀《親愛的房客》
➤最佳女演員:陳淑芳《孤味》
➤特別表揚:黃泰維、李紹朋《逃出立法院》(動作設計)
《阿紫》電影海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影視聽遺產保存貢獻獎
得獎者:井迎瑞教授
【台灣影評人協會獎得獎理由】
➤最佳影片:《阿紫》
樸實的鏡頭描繪出一個異常堅忍的台灣新住民,她隻身遠嫁異鄉,勇敢為自己打造新家,也為故鄉的家人蓋新屋,她面對全新且充滿歧視的文化和語言並不退縮,為人妻與人媳的心酸只能往肚裡吞。《阿紫》的平凡與勇敢讓人理解台灣新住民的悲喜苦樂,影片同時也捕捉到台灣經濟轉變的樣貌,北漂族面對產業外移只能返鄉種田,經濟弱勢的台灣男性在國際婚姻市場也能迅速變身為條件好的婚配對象,《阿紫》呈現的不僅是一個台灣農村的平凡外配家庭,還是這個世代許多國家跨國婚姻的寫照。
➤最佳導演:陳玉勳《消失的情人節》
少數很成功的可愛的喜劇片,笑鬧之餘,也兼顧了角色性格深度,喜劇難度高,讓人又哭又笑更困難。陳玉勳對小人物的觀察細膩,就連對於故事裡的渣男都能拍出極其可愛又可狠的一面,男主角的古意古錐,純情傻氣,某種程度上也與變態只有一線之隔。但陳玉勳的角色建立就是有趣,凝結時間的魔幻時刻,創意十足。
➤最佳劇本:黃怡玫、許承傑《孤味》
台灣女性女性在婚姻、家庭與自身命題中的矛盾迷惘,最後上演一場能否與自己的過去和解的習題考驗。看似一場不可置信的荒謬情節,戲外確實導演的自身親自經歷。在描繪眾多女性身影都有細膩之處,三姊妹身上的命題,既是故事裡的設定,也是你我在傳統社會不可避免的壓力。劇本多處都有神來一筆的幽默台詞,不管是變身蟑螂或是喪禮Battle,都能見出劇本的調理神采。
➤最佳男演員:莫子儀《親愛的房客》
精準內斂的演技令人動容,悲苦與犧牲,為了愛人付出,更要照顧愛人的家人。與小童星白潤音合作默契十足,展現生活日常的各種細節,讓人佩服。身為劇中的靈魂人物,莫子儀詮釋這角色需要付出的苦難與罪惡感,最後爆發力十足,絕對是男演員們的年度表演之最。
➤最佳女演員:陳淑芳《孤味》
能收能放還能唱歌的好演技,一甲子的功力全在這個角色身上展露無遺。既是一肩扛起家計,表面上的強人,她所飾演的女主角,在觸動內心多年的怨懟之後,結局甘願與丈夫情人小三和解,也圓滿了自己數十年來的糾結,成就自己真正海闊天空的心境。每一場戲都有細節,陳淑芳把握了這場近乎量身打造的角色,成就了自己表演的新里程碑。
➤特別表揚:黃泰維、李紹朋《逃出立法院》(動作設計)
全片的動作設計生猛和開創性,這對台灣製作的作品來說十分珍貴,而且面對活屍可以打出想像力與趣味,還帶了點電玩對打的歡樂。這部片最讓人看到血脈賁張的主因,就在於女主角賴雅妍居然變成摔角選手,與她平常的形象反差很大,全片拳拳到肉,摔得荒謬,打得痛快,這讓台灣本土新一代的動作設計更加值得鼓勵。
井迎瑞 在 「世新人才Cool」😍#井迎瑞老師💕退休教授 的推薦與評價
Publicación de 世新人才Cool ... 世新人才Cool se siente positivo(a). ... 年,曾任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在南藝大創立音像紀錄研究所,歷任所長、音像學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