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新加坡聯合早報
* 新加坡冠病疫苗專家團正積極研究使用非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進行混合疫苗接種。衛生部也正同疫苗供應商磋商提供非mRNA疫苗作為追加劑,其中幾家供應商已準備向新加坡衛生科學局提呈申請。
新加坡政府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早前宣佈,60歲及以上年長者和樂齡護理設施住戶在完成接種的六至九個月後,可接種第三劑輝瑞或莫德納疫苗。中度至嚴重免疫缺陷者則可在接種第二劑的兩個月後,施打與首兩劑相同的第三劑mRNA疫苗。
新加坡正研究使用非mRNA冠病疫苗接種追加劑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singapore/story20210914-1193398?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史丹福大學177名學者、教授聯名向美國司法部發出公開信,要求停止在美國大學內搜查中國間諜。他們認為,這項在川普任期內推出的「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恐嚇了一些科學家,並引發了人們對種族身份背景的擔憂。
公開信指出,「中國行動計劃」導致針對學術界研究人員的調查和起訴明顯增加,但其中大多數案件與知識產權盜竊或科學、經濟間諜活動無關。這些調查不成比例地針對華裔研究人員,由此造成的寒蟬效應使得許多學者不願來美或留在美國。
美國學者們認為,「這損害了美國的研究和技術競爭力,助長了偏見,進而引發了對種族定性的擔憂。」
司法部公佈了至少27件與「中國行動計劃」相關的案例細節。這些案件有些涉案人員已被定罪,有些案件已經銷案,還有的案件仍在審理過程中。
被指控的學者中不乏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教授,以及作為訪問學者赴美的中國科學家。
逾百名史丹福學者聯名要求停止「中國行動計劃」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914-1193374?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中國C919飛機批生產首架機將進入總裝階段,首架飛機的啓動客戶是東方航空,將在年底前交付。
中國C919飛機批生產首架機即將進入總裝階段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914-1193415?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調查顯示,以色列冠病兒童每10人約有一人的症狀會持續一段時間,這些症狀包括呼吸問題、疲勞、失去嗅覺和味覺等。不過,這一比率會在幾個月後下降到1.8%至4.6%。
以色列兒童每10人約有1人的冠病症狀會持續數月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4-1193403?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日本外長茂木敏充今天宣佈,再提供台灣50萬劑阿斯利康(AstraZeneca,簡稱AZ)冠病疫苗。
茂木敏充表示,日本至今已提供東南亞、太平洋島國等其他國家、地區逾2300萬劑阿斯利康疫苗。
日本宣佈再供台灣50萬劑疫苗 五度贈援累計逾390萬劑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914-119340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美國對朝鮮立場沒變 仍準備與朝方接觸】
白宮首席副新聞秘書Karine Jean-Pierre說:「在朝鮮問題上,我們的立場沒有改變,我們仍準備與其接觸。」朝中社週一宣佈,朝鮮國防科學院在9月11日和12日成功試射了最新研製的遠端巡航導彈。該導彈沿朝鮮領土和領海上空的預定軌道飛行7580秒,精准命中1500公裡外的預定目標。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4-1193343
*【朝鮮成功試射新型遠端巡航導彈 分析:為今後談判提高籌碼】
朝鮮昨日宣佈本月11日和12日成功試射新型遠端巡航導彈,但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並沒有參觀。由於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只禁止朝鮮發射彈道導彈,發射巡航導彈並不違反決議。分析指出,朝鮮通過低強度的武力示威,為今後談判提高籌碼。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14-1193280
*【參選自民黨總裁爭取保守派支持 岸田文雄主張向中國全面「對抗「】
中美博弈和台海局勢左右日本自民黨總裁選戰,成了參選人的政見焦點。已表態參選的前外長岸田文雄就發表不少對華強硬的言論。報導分析,他這一競選策略顯然是要博取黨內保守陣營的青睞。64歲的岸田文雄在前首相安倍內閣中擔任外長四年多。時事通訊社評論稱,岸田擔任外長期間,對中國的感受有所顧慮,但這次為了爭取黨內保守派支持,他擺出與中國全面「對抗」的姿態。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14-1193281
*【聯合國警告:中巴援助阿富汗將同塔利班關係更密切】
飽受戰火蹂躪的阿富汗急需人道援助,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裹足不前的時候,鄰國中國和巴基斯坦已經伸出援手並討論提供更多援助。聯合國秘書長的阿富汗問題特別代表萊昂斯警告,這將促使阿富汗同巴中兩國走得更近。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14-1193282
*【塔利班不排除阿富汗將獨立管理喀布爾機場的可能性】
塔利班駐卡達政治辦公室發言人沙欣表示,塔利班並不排除阿富汗將獨立管理喀布爾機場的可能性。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沙欣說:「我們是否將與其它國家合作管理喀布爾機場將是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也許,我們的人能勝任這些任務。」沙欣說,卡達和土耳其參與了重建國內航班已經恢復的機場,但還需要完成少量恢復國際航班的工作,因為外國軍事人員在摧毀雷達和其它設備撤離後,機場的一切幾乎都被損壞。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3-1193219
*【塔利班在前副總統薩利赫住所繳獲600萬美元和金磚】
阿富汗塔利班成員日前在網上發佈了一段視頻,內容顯示塔利班在阿富汗前第一副總統Amrullah Saleh位於潘傑希爾省的住所中繳獲600萬美元和約15塊金磚。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3-1193214
*【塔利班帶記者參觀前副總統豪宅 揭露前政府奢靡腐敗】
據悉,塔利班佔領首都喀布爾後,政府高官早已攜款逃跑,其中包括杜斯塔姆。消息稱,67歲的杜斯塔姆目前在烏茲別克過著逃亡生活。塔利班近日帶領記者參觀這棟造價3000萬美元的豪宅,面積超過歐洲中世紀兩個城堡。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13-1192922
*【塔利班否認代副總理巴拉達爾在阿富汗被殺】
阿富汗塔利班駐卡達首都杜哈政治辦事處發言人穆罕默德·納伊姆在社群媒體發文,否認此前在網路上流傳的關於阿富汗臨時政府代副總理巴拉達爾在阿富汗被殺的相關消息。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3-1193211
*【聯合國:塔利班違背包括對婦女權利的承諾】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Michelle Bachelet批評塔利班自奪取阿富汗政權以來的記錄,稱其聲明的承諾與當地的實際情況不符,如婦女地位。Michelle Bachelet在日內瓦告訴人權理事會,阿富汗正處於一個「新的危險階段」,許多婦女和族裔群體及宗教社區成員對他們的權利深感關切。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3-1193200
*【日本外交部向東南亞六國的公民發出安全警示】
日本外交部已向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與緬甸等國的日本公民發出恐襲威脅預警。馬國警方表示,這應該是日方的針對911事件20週年的一項提醒。日本外交部今天發佈資訊,呼籲上述國家的日本公民遠離宗教場所等人潮聚集地,因為情報顯示「自殺式炸彈襲擊的風險正在提高」。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3-1193209
*【以色列總理十年來首次正式訪問埃及】
埃及總統府表示,以色列總理貝內特13日與埃及總統塞西會面,就以巴關係和雙邊問題進行會談,這是十年來以色列政府首腦首次正式訪問埃及。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3-1193217
*【拜登下周在白宮與澳印日領導人舉行四方峰會】
美國總統拜登下周將在白宮與澳洲、印度、日本領導人舉行首個面對面的四方峰會。美澳印日「四方」(Quad)一直尋求加強合作,以抵禦日益強勢的中國。白宮新聞秘書薩琪發表聲明說,四方峰會定9月24日在華盛頓舉行。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4-1193342
*【美眾院民主黨員擬提議加稅對象包括富人企業和投資者】
知情者透露,美國眾議院民主黨人將提出一系列增稅計畫,對象包括富人、企業和投資者。不過,他們提議增加的稅率比美國總統拜登此前所提出的來得低。知情者說,眾議院民主黨人將提議把企業稅率從目前的21%上調至26.5%,低於拜登所要求的28%;資本利得稅的最高稅率將從20%上調至25%,而不是拜登提出的39.6%。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14-1193284
*【英格蘭向所有12至15歲者開放接種輝瑞疫苗】
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的首席醫療官一致推薦向12至15歲青少年開放接種冠病疫苗。英國衛生部長賈維德說:「我已接受首席醫療官的建議,將冠病疫苗接種群體擴大到12至15歲者,以保護青少年及降低學校爆發疫情的風險,確保學生可以繼續到學校上課。」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4-1193359
*【印尼放寬峇釐島限制措施但繼續收緊邊境管制】
印尼海事與投資統籌部長盧胡特在視訊記者會上表示,峇釐島大部分旅遊景點現已向遊客開放。不過,遊客必須遵守嚴格的入境規定,包括通過政府認證的手機應用提供冠病疫苗接種證明。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4-1193347
*【消息:印度政府擔心民眾對疫情鬆懈不接種第二劑疫苗】
兩名知情衛生專家說,印度擔心隨著冠病感染率和死亡人數的下降,人們越來越鬆懈,可能因此不接種第二劑疫苗,使社區容易受到冠病的影響。印度已接種超過7.44億劑疫苗,其9.44億成年人中的60%接種了第一劑,19%完成接種兩劑。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3-1193203
*【東南亞國家疫情清零夢醒 難以承受更長封鎖期】
東南亞各國政府都在推進重新開放計畫,試圖在抑制病毒傳播及保持人員和資金流動之間取得平衡。從越南和馬來西亞的工廠、馬尼拉理髮店,再到新加坡的辦公樓,一系列實驗性措施先後推出,例如出動軍人運送糧食到住宅區、分批隔離員工、實施小範圍封鎖、規定只有接種疫苗者可進入餐館和辦公室等。
東南亞的整體疫苗接種率偏低,深受傳染力特強的Delta變種毒株威脅,多國的每日死亡率已超越全球平均水準。然而,長時間的封城鎖國行不通,幾輪經濟刺激措施下來,國家財政已不勝負荷。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14-1193259
*【同意明年7月底之前不舉行大選 馬國朝野簽署協定確定六合作領域】
這是馬國朝野首次簽署合作協定,備忘錄中的六個合作領域包括推動和加強應對冠病疫情計畫、行政轉型、國會改革、提高司法機構的獨立性、評估《1963年馬來西亞協議》,以及啟動督導委員會等。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14-1193260
*【菲學校關閉一年多 專家擔心「教育危機」加劇】
目前全球幾乎所有國家已讓學校局部或全面複課,可是菲律賓因疫情持續惡化,關閉一年多的校園仍未能重開。隨著居家學習進入第二年,專家擔心菲律賓學生的學習將受到影響,使疫前就已在醞釀的「教育危機」進一步惡化。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菲教育官員法因戈爾德指出,近期一項民調顯示,菲律賓逾80%家長擔心孩子「學習的知識變少了」,約三分之二受訪家長希望病毒傳播率低的地區可以返校復課。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14-1193264
*【馬國疫情改善 博彩業今天重開 雲頂賭場仍未獲准復業】
馬來西亞冠病疫情有所改善,當局批准今年6月暫停營運的博彩業今天重開,明天開彩。不過,雲頂賭場仍未獲准重開。博彩公司上一次開彩是在今年5月31日,過後就因疫情惡化而被令從6月1日起暫停營業。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14-1193262
*【福建莆田所有社區實行出入嚴格管控】
據莆田新聞網報導,通告要求,所有社區根據情況合理設置出入管控口,實行24小時值班。人員進入必須測溫、驗碼、戴口罩,人員、車輛逐人逐車核查,符合防控要求方可進入社區。快遞、外賣等實行「無接觸」配送,物品統一放置到社區指定的存放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14-1193345
*【嬌生伊波拉疫苗方案對成人和兒童產生抗體免疫反應】
嬌生公司以《柳葉刀傳染病》雜誌發表的資料說明其兩劑量的伊波拉疫苗方案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參與最後階段臨床試驗的98%者在接種第二劑的21天後,對薩伊伊波拉病毒產生抗體反應。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4-1193368
*【中國發改委要求煤炭中長期合同全覆蓋】
據《證券日報》報導,多位專家指出,中國國家發改委再次對煤炭供應提出增產保供的要求,引導增量部分保民生用煤,這將有效降低剛需對於煤炭價格的急劇波動影響,能夠有效緩解未來煤炭價格大幅上漲所導致的「燒不起煤」的潛在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將抑制煤炭價格過快上漲,穩定煤價在合理範圍內波動,預期「煤飛色舞」行情將進入尾聲。中國國家發改委通知要求,發電供熱企業和煤炭企業在今年已簽訂中長期合同基礎上,再簽訂一批中長期合同,將發電供熱企業中長期合同佔年度用煤量的比重提高到100%。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14-1193365
*【北京環球影城中秋門票半小時內售罄】
北京環球影城門票今天零點正式開售,根據中國訂票平臺「去哪兒」提供的資料顯示,開售僅一秒,平臺即售出首張門票,開售半小時內,平臺上中秋期間門票「秒光」,無限次優速通也已售罄。與此同時,北京環球度假區附近酒店搜索量比前一時段增長超七倍。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14-1193362
*【奈及利亞一監獄遇襲 200多名犯人越獄】
奈及利亞獄政部門13日證實,尼中部科吉州一座監獄12日晚遭到不明身份武裝分子襲擊,200多名犯人逃跑。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3-1193222
*【印尼西爪哇監獄火災已致47人死亡】
印尼唐格朗地區醫院資訊和法律機構負責人希爾瓦尼說,唐格朗監獄火災事故已造成47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葡萄牙公民。據印尼媒體報導,當地時間8日淩晨印尼唐格朗監獄發生大火。死亡人數較多是因為這所監獄超負荷運行,這座監獄總共有2069名在押囚犯,但是這個監獄的容納量只有900人。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3-1193218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亞太 酒 業 工廠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Joe:「未來很多中低技術性的工作,很可能會被日益進步的自動化取代,中高階技術人才需求會持續增加,中低階工作還是會有需求,但薪水拉不上去,因為人力成本太高的,乾脆就用自動化取代就好,這個趨勢其實也不是剛開始,只是疫情後又加快速度了。」
方舟投資創辦人Cathie Wood針對當今的市場投資策略提到,未來人們要擔心的是人工智慧(AI)。事實上機器部署速度正在加速,除了美國,日本和亞洲國家的企業正使用比以往更多機器人取代人類工作,減少人與人接觸,而這將成為長期趨勢,隨著基本工資不斷提升,加上人工智慧訓練成本大幅降低,企業將更積極採用AI取代人力,她觀察到美國運輸業與餐飲業已加速導入無人技術,即使疫情結束,這些趨勢也不會逆轉,許多人將成為永久失業的一群。
一種會快速取代人力的技術是原本在工廠使用的自主移動機器人。醫療電子產品製造商Omron在疫情間開始出售原本自家工廠使用的貨運搬運機器人,Omron表示已在20多個國家銷售機器人,其中一半在亞太地區,包括中國、韓國、印尼、泰國、越南和印度,新加坡機器人製造商SESTO Robotics執行長Ang Chor Chen提到,以往在工廠搬運與物流業使用的自動行動機器人,未來將不再局限於工廠車間,新應用包括餐飲業送餐機器人、飯店業消毒機器人等都會出現龐大的市場需求。
日經新聞觀察在日本已經有連鎖餐飲業加速採用送餐機器人,這類機器人使用AI計算最短路徑,一次行動可將餐點從廚房送到3張桌子。生產這種機器人的公司Japan System Project於2020年3月開始在日本銷售,客戶主要來自餐廳和工廠,每台售價為200萬日圓,2020年5月詢問度就增加一倍。
另外一家生產服務機器人的公司SoftBank Robotics表示,使用服務機器人,餐廳只需要原本一半的服務人員。疫情期間,東京許多飯店配備機器人為中國武漢肺炎症狀的旅客提供服務。市場研究機構Fuji Keizai Group估計,到2025年,用於購買服務機器人的金額將從2019年的1.9兆日圓增加到4.6兆日圓。
2020年日本郵政還在東京街頭實驗機器人送郵件的可行性。日本郵政說,「大流行改變人們的觀念,越來越多人開始認為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長期以來所做的工作。」南韓也在加速採用,LG計劃推出具有消毒功能的機器人,鎖定酒店、零售、企業和教育市場,SESTO Robotics估計,2019年全球自動行動機器人市場規模為380億美元,2026年將達到1,455億美元。其中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的規模在2020年為141億美元,2027年將由於疫情大流行而增長三倍以上,達到509億美元。而全球清潔和消毒機器人市場的收入到2027年將達到83億美元。
這場疫情讓AI取代人類工作的進程恐怕又加快一步。日本非營利組織RobiZy表示這場流行病將讓社會迫切需要機器人,直言「社會正處於轉折點,並將發生巨大變化。」與Cathie Wood的說法一致,Flippy是Miso Robotics公司為企業廚房打造的機器人,專門處理危險、繁瑣且注重時間的烹飪,例如翻轉漢堡、炸雞、切菜等,換而言之,就是做餐廳中工資最低的工作,Miso Robotics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讓機器人能在速食生產線上像人類一樣幹活,並且讓成本比最低工資還低,最初Flippy的價格並不便宜,一台需要10萬美元,但由於硬體成本迅速降低,2020年它的價格已經降至不到1萬美元,且很快會有更便宜且更節省空間的型號登場。
Miso Robotics還推出訂閱制,每月2,000美元就可以僱一台機器人在後廚幫忙,相當於每小時的用工成本只要約3美元。同樣的工作若僱傭真人員工,根據餐廳的營業時間和不同地區的最低工資,每月需要支出4,000到10,000美元,何況機器人永遠不用請病假,只要你願意,它可以24×7小時運轉,目前Flippy已經在道奇體育場和連鎖店CaliBurger投入使用,或許美國人不久以後就能在各種速食店吃到由機器人製作的漢堡了,說不定勞動力成本降低後,食物的價格也能更便宜,Flippy有望解決餐飲業長期以來人手不足的困擾,消費者對速食食品的需求不斷增長,但較低的薪資導致美國餐飲業離職率居高不下,每年超過100%。
如今電機發動機和感測器技術都得到了改善,成本也大為降低,Flippy等機器人既便宜又可靠,還能在正常環境下工作,這才引起了人們的焦慮乃至恐慌,不只是餐廳工作人員,自動化對工作職缺的侵襲是全方位的,而且來得比想像中快一些,貝恩諮詢公司2018年發布的報告《勞動力 2030》就因探討了自動化對社會環境的衝擊而備受關注,到2030年,自動化的普及將減少當前20%-25%的工作職缺,也就是說有4,000萬人的工作會被機器取代,這還只是在美國。
更糟糕的是,即便保住飯碗的員工,工資的增長也會慢得多,例如餐廳採用自動點餐機和線上點餐系統,其成本可能低於專門僱傭服務員,因此若服務生的工資保持在該水平以下,就不用擔心就業問題,只不過工資漲幅就變得極其有限。JL Warren Capital的報告指出,特斯拉上海工廠的自動化程度低於其加州工廠,原因是上海的勞動力成本低於全自動化產業的成本。
未來幾十年中,大約80%的工人或受到工資增長停滯或失業的影響,而且Flippy的例子已告訴我們,自動化的成本只會越來越低,中國武漢肺炎疫情的爆發,也讓許多原本依賴人力的行業看到或重新思考自動化的必要性,機器人除了降低人工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率外,也能在病毒面前無所畏懼。在提倡「非接觸」的大環境下,我們也能看到機器人在送餐、消毒、體溫等場景的應用。
當然,自動化給就業帶來的也不全是壞消息,機器人消除舊有工作,但新的技術也意味著新的就業機會,就像電腦讓成打字員退出歷史舞台的同時,也創造出軟體開發者、電腦技術人員等新的職業一樣,自動化的普及勢必會讓機器維護人員的需求迅速擴大,AI 產業高速發展的背後,「數據標註師」的隊伍也在不斷壯大。
好在,低技術勞動力被機器取代大概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總還有機會向其他勞動力密集的領域轉移,餐廳的工作沒了,還可以去送外賣、快遞,總不至於所有人在一夜之間都丟掉飯碗,自動化技術侵占勞動力市場不是AI出現後才有的現象,美國1900到1940年的農業自動化使數百萬農民失業,就被視為大蕭條的誘因之一,在那一時期出現的商業洗碗機,更是威脅要消滅整個後場工作,歷史彷彿進入了新的輪迴,但和上個世紀相比,如今技術變革的步伐顯然越來越快,留給人們適應的時間也越來越少。
https://technews.tw/2020/03/25/robot-labor-is-indeed-getting-cheaper/
https://technews.tw/2021/02/18/robots-deploy-faster-will-replace-human-jobs/
亞太 酒 業 工廠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採用機器人沒有藉口,疫情後人類工作更不保
作者 黃 嬿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18 日 14:04 |
被稱為女版巴菲特的方舟投資創辦人凱西伍德(Cathie Wood)針對當今的市場投資策略發言時提到,未來人們要擔心的是人工智慧(AI)。事實上機器部署速度正在加速,除了美國,日本和亞洲國家的企業正使用比以往更多機器人取代人類工作,減少人與人接觸,而這將成為長期趨勢。
凱西伍德說,隨著基本工資不斷提升,加上人工智慧訓練成本大幅降低,企業將更積極採用 AI 取代人力,她觀察到美國運輸業與餐飲業已加速導入無人技術,即使疫情結束,這些趨勢也不會逆轉,許多人將成為永久失業的一群。
一種會快速取代人力的技術是原本在工廠使用的自主移動機器人。醫療電子產品製造商歐姆龍(Omron)在疫情間開始出售原本自家工廠使用的貨運搬運機器人,歐姆龍表示已在 20 多個國家銷售機器人,其中一半在亞太地區,包括中國、韓國、印尼、泰國、越南和印度。
新加坡機器人製造商 SESTO Robotics 執行長 Ang Chor Chen 投書提到,以往在工廠搬運與物流業使用的自動行動機器人,未來將不再局限於工廠車間,新應用包括餐飲業送餐機器人、飯店業消毒機器人等都會出現龐大的市場需求。
日經新聞觀察在日本已經有連鎖餐飲業加速採用送餐機器人,這類機器人使用 AI 計算最短路徑,一次行動可將餐點從廚房送到 3 張桌子。生產這種機器人的公司 Japan System Project 於去年 3 月開始在日本銷售,客戶主要來自餐廳和工廠,每台售價為 200 萬日圓,約 52 萬台幣,去年 5 月詢問度就增加一倍。
另外一家生產服務機器人的公司 SoftBank Robotics 表示,使用服務機器人,餐廳只需要原本一半的服務人員。疫情期間,東京許多飯店配備機器人為有新冠肺炎(COVID-19)症狀的旅客提供服務。市場研究機構 Fuji Keizai Group 估計,到 2025 年,用於購買服務機器人的金額將從 2019 年的 1.9 兆日圓增加到 4.6 兆日圓。
去年日本郵政還在東京街頭實驗機器人送郵件的可行性。日本郵政說,「大流行改變人們的觀念,越來越多人開始認為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長期以來所做的工作。」南韓也在加速採用,LG 計劃推出具有消毒功能的機器人,鎖定酒店、零售、企業和教育市場。
一年過去了,自動行動機器人將繼續對抗 COVID-19。SESTO Robotics 估計,2019 年全球自動行動機器人市場規模為 380 億美元,2026 年將達到 1,455 億美元。其中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的規模在 2020 年為 141 億美元,2027 年將由於疫情大流行而增長三倍以上,達到 509 億美元。而全球清潔和消毒機器人市場的收入到 2027 年將達到 83 億美元。
這場疫情讓 AI 取代人類工作的進程恐怕又加快一步。日本非營利組織 RobiZy 表示這場流行病將讓社會迫切需要機器人,直言「社會正處於轉折點,並將發生巨大變化。」與凱西伍德的說法一致,今年可能就是人工智慧取代人力的起飛年。
資料來源:https://technews.tw/2021/02/18/robots-deploy-faster-will-replace-human-jo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