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 Save the (Racist?) Queen
過去一整年,令人沮喪的疫情霸佔了全球新聞,尤其美英等西方國家,死傷慘重,所有人的心情都非常沉重。近月隨着疫苗的出現和接種速度加快,前景終於露出曙光,心情也變得稍為輕鬆。所以,今周的哈里王子(Prince Harry)與妻子梅根(Meghan Markle)接受名嘴奧花雲費(Oprah Winfrey)「爆料」訪問的時機非常好,正好滿足美英人民對無關痛癢的八卦新聞的渴求。今次訪問亦馬上帶來不少人(尤其美國)對英國王室的一片罵聲,指摘他們為一班種族主義者(真的感到意外?)。
但不少英國人和同聲同氣的澳洲和加拿大人等,亦馬上為維護他們最愛的王室而還擊,指摘梅根是個功利主義者,過去曾拋棄前夫和斷絕與家人和很多朋友的關係。哈里王子自稱已被王室「關水喉」,財政拮据,但又自命清高,自稱今次訪問不收分文。據說美國電視台CBS,付出了700萬美元以上的播出權費用,難道全數入了大富婆奧花雲費口袋?當然哈里王子與梅根「呻窮」亦只是真人騷劇本中的指定動作,其實他們正與Netflix和Spotify等,商討數以千萬計的豐厚合約。有人估計他們未來十年的總收入,可高達10億美元,身家隨時超越祖母英女王!
哈里與梅根「呻窮」只是真人騷劇本
奧花雲費訪問中的最犀利爆料,無非就是一些不點名的王室成員為種族主義者,在梅根上次懷孕時,其中一位(最大嫌疑是王儲查理斯Prince Charles),竟詢問哈里王子,估計未來小孩的膚色將有多黑?種族歧視態度,溢於言表。除涉嫌言語侮辱外,因王室規定,他們兒子阿奇(Archie)未能自動獲得王子封號,因此王室或不會出錢提供保安。說到底,都是名和錢的問題。
梅根更哭訴王室生活充滿壓力,經常被謊言抹黑和出賣,因此曾萌出輕生之念!她更指控王室非常不公平,從不保護她和哈里王子,讓傳媒和社交媒體(social media)隨意攻擊他們,但反而願意講大話保護某位王室成員。她的指控對象呼之欲出,明顯是在攻擊安德魯王子(Prince Andrew),他曾被捲入美國富豪愛潑斯坦(Jeffrey Epstein)的未成年少女性派對醜聞。愛潑斯坦相識滿天下,除安德魯王子是多年老友外,連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都曾邀請愛潑斯坦到佛州海湖莊園(Mar-a-Lago)開派對,克林頓更曾多次乘坐他的私人飛機,和參加愛潑斯坦在私人小島舉行的派對。後來愛潑斯坦被捕,被關在防止自殺的羈留室,但他似乎對自己的罪行實在太慚愧,連累那麼多名人好友,所以不知從哪裏找來一條剛好用得上的皮帶,在囚室上吊自殺!相信愛潑斯坦的好友對他去世都深表「哀痛」,但就如釋重負呀!
梅根被王室生活迫至崩潰邊緣也不是什麼新奇的事。她的已去世家婆王妃戴安娜(Princess Diana),當年也同樣面對巨大王室和傳媒壓力。看來王儲查理斯從未真心愛過她,始終未忘他獨特眼光中可能更美麗的卡米拉(Camilla)!初時當王妃戴安娜報復式跟馬伕和隨從等搭上時,王室還勉強忍耐,但當她與埃及伊斯蘭富二代多迪法耶茲(Dodi Fayed)墮入愛河,到了談婚論嫁時,雖然已離婚,但英國王室和整個西方傳媒都瘋了,完全不能接受,狗仔隊24小時全球追蹤,終於不幸命喪在巴黎隧道的高速汽車與電單車追逐中。我不太相信陰謀論,但她的去世即使是意外,其實與謀殺的分別也不太大。
在訪問中,梅根對王室的種族主義態度表示驚訝(真的?),訴說自己因拍劇集《金裝律師》(Suits),曾住在屬於英聯邦的加拿大7年之久,結婚後亦曾到多個英聯邦國家出訪。她指出王室非常關心英聯邦,子民中超過60%以上為有色人種,他們怎可能如此racist(種族主義)?梅根此說可能是假天真,要不然就是完全不懂大英帝國歷史,包括非法霸佔北美洲和澳洲,種族滅絕原住民;殘忍地在非洲捕捉數百萬黑人,販賣到美洲為奴隸;殖民印度,肆意搶掠和種植毒品,販售到中國,然後更發動兩次不義的鴉片戰爭,搶走會生金蛋的香港等等滔天罪行!如果英國不奉行種族主義,侵略其他的國家,這些有色人種又怎會無端成為英聯邦的一分子?英國曾否為這些多不勝數的帝國主義罪行作出賠償?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有否為以她高祖母維多利亞女王之名,對中國的侵略道過歉?
其實根本不用懂歷史,只要留意新聞,都能清楚看到過去20年至今,英國、澳洲、加拿大等英聯邦國家,跟隨美國全球門羅主義(Monroe Doctrine),在中東以極度諷刺的民主、自由、和平為藉口,大量屠殺無辜伊斯蘭教徒的種族滅絕暴行!尊重和愛惜有色人種?開玩笑吧!
這次爆料肯定為英國王室帶來一點傷害,王室亦已作出模糊回應,對哈里王子與梅根情况表示「saddened」(哀傷),但當然沒有解釋哀傷是因為同意他們講法,所以哀傷慚愧(肯定不是),還是因為家門不幸,出了如此不肖子孫而哀傷(較大可能)?但英國王室身經百戰,肯定能捱過今次小小挑戰。英國王室在血緣上是兩次大戰敵國德國王室的近親,都能以改姓(從Saxe-Coburg And Gotha改為Windsor)而成功安撫民憤,化解危機;一戰後歐洲多國廢除君主制度,英國王室都能逃過厄運;二戰後大英帝國解體和沒落,但英國王室仍能屹立不倒,實在不容易。英國王室的成功,除因本身公關技巧高超外,亦因英國的階級觀念和種族主義,根深柢固,其實仍受歡迎,得到大部分人的認可。很多英國人仍渴望封侯晉爵,甚至如凱特(Kate Middleton)和她父母般,找機會認識威廉王子(讀同一所大學),嫁入王室,圓公主夢!
梅根,一位黑白混血離婚婦,嫁進王室,本可算是個童話故事。明顯啟發了荷李活的想像力,因此Netflix拍製了非常受歡迎的《柏捷頓家族:名門韻事》(Bridgerton),一套非常大膽創新的古裝宮闈電視劇。故事是虛構的,但時代背景是真實的十九世紀攝政時代(Regency Era),扮演喬治三世王后夏洛特(Queen Charlotte)的演員竟然破天荒是位黑人Golda Rosheuvel,男主角角色是虛構的黑白混血貴族Duke of Hastings,亦由一位混血演員Rege-Jean Page出演。該劇好評如潮,是Netflix有史以來全球收視率最高的劇集。但幻想歸幻想,梅根的近日遭遇,提醒世人即使有色人種能嫁入帝王之家,也必遭到排斥,王室更非常擔心血統被搞亂,原來一位深色皮膚的王子,仍為家族帶來羞恥!
春晚扮非洲人表演 遭無理指控種族主義
且西方人永遠是雙重標準的,荷李活幻想世界中,黑人扮演英國王室貴族就代表平反種族主義和創新。但今年中央台春晚其中一個節目,歌頌中國與世界各民族的友誼,表演者扮作非洲、西班牙、俄羅斯等各國人,載歌載舞,表演各民族舞蹈和音樂,又再遭到西方傳媒批評。他們當然只針對中國人扮成非洲人,無理指控這就是種族主義(同樣指控在2018年的春晚已出現過一次),但奇怪地扮成白種西班牙和俄國人就一點問題都沒有!為何《杜蘭朵》(Turandot),普契尼(Puccini)的歌劇名作,背景在中國,但絕大多數的演出中,演出者都是西方人(大肥佬居多,如已故的巴伐洛堤 Pavarotti),中國人又應否覺得被侮辱(其實應該)?如在白人眼中,扮成黑人具特別侮辱性,也是因為他們心中有鬼,知道自己奴役黑人數百年的邪惡醜陋歷史。中國沒有這個包袱,所以何需避忌,為何不能正面陽光地歌頌與非洲人的友誼?
脫歐後金融業萎縮 加速英國分裂
即使英國王室能維持下去,英國的政治和經濟前景反而更不明朗。金融業可說是倫敦的經濟命脈,脫歐後股票成交已大幅下跌,荷蘭阿姆斯特丹已取代倫敦成為全歐洲成交最多的市場。所有銀行亦已開始把部分業務和員工移到巴黎和法蘭克福等城市。未來倫敦仍將是個金融中心,但可能較多是資產管理方面,和更集中服務俄國和中東富豪(即洗錢)。政治上,已合併300多年的蘇格蘭,雖上次2014年公投中決定留英,但他們亦在2016年英國脫歐(Brexit)公投中支持留歐;現在民調顯示支持脫英領先,已有人倡議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同樣,北愛爾蘭在2016年公投中亦支持留歐,加上關稅上的邊界問題(Irish border)仍存在,所以支持南北愛爾蘭合併的動力也在增強。此外,連威爾斯本來支持Brexit,現在民調中,都有三分之一的人支持獨立。代表英倫三島合併的英國米字旗,在將來都可能需要再次拆開!
去年的BLM運動中,美國很多紀念種族主義者的銅像都被拉倒和拆除,一些學院名字都被刪除或更改,連在英國都有人把黑奴販的銅像掉進河中。但不幸所謂覺醒也不過止於此,英國仍未為鴉片戰爭作出道歉,East India Club亦仍未改名。英女王已屆94歲高齡,破紀錄在位近70年,一生忠心服務國家,保護王室地位和形象,值得國民尊敬。但無論她個人性格有多好,如紀念種族和帝國主義者的銅像一樣,君主制度的繼續存在已經是一種對曾被帝國主義和種族主義欺壓過的人民(包括香港)的一種侮辱,亦象徵現在的英國人,對前人的罪行,對貴族階級制度所代表的不平等和不公,毫不感到慚愧,亦無意懺悔改過。
君主制度延續 侮辱帝國主義受害者
再者,雖說英國是所謂西方民主制度的搖籃,但其實它是沒有正式憲法,一切只按照傳統和零星法律和案例。其實君主立憲下的英王仍擁有很大權力,包括解散國會和委任首相等,亦可在每周會見中對首相提出問題。如有人像美國般鑽研憲制漏洞,肯定可搞出嚴重憲法危機。貴族仍享有某些法律特權,部分世襲貴族並非只是橡皮圖章的上議院(House of Lords)議員,仍有一定立法、辯論和質詢權力。貴族有特權,何來真正民主?
我有一個八卦疑團,哈里王子和梅根雖所謂脫離王室,但總有家庭聚會機會,譬如女兒出生後帶去見曾祖母。梅根會否再願意向英女王curtsy(行屈膝禮)?
God Save the (Racist?) Queen!
(中環資產持有Netflix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 Cockles And Mussels / Daisy, Daisy / Abide With Me 2. Yes Sir, I Can Boogie / Sorry, I'm A Lady 3. Dancing Party / Under The Moon Of Love 4. Don't ...
「亞爾斯蘭妻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亞爾斯蘭妻子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亞爾斯蘭妻子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亞爾斯蘭妻子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亞爾斯蘭妻子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亞爾斯蘭妻子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亞爾斯蘭妻子 在 [動畫] 亞爾斯蘭戰記- 看板Suckcomic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亞爾斯蘭妻子 在 亞爾斯蘭戰記結局的推薦與評價,PTT、YOUTUBE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亞爾斯蘭妻子 在 亞爾斯蘭戰記結局的推薦與評價,PTT、YOUTUBE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亞爾斯蘭妻子 在 亞爾斯蘭戰記- 沼倉愛美) 軸德族族長的女兒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亞爾斯蘭妻子 在 【田中芳树】亚尔斯兰战记剧场版+OVA【DVD合集】 1 ... 的評價
- 關於亞爾斯蘭妻子 在 [閒聊] 亞爾斯蘭戰記16 天涯無限大雷- 看板C_Chat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亞爾斯蘭妻子 在 [推投] 亞爾斯蘭戰記老婆票選- C_Chat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亞爾斯蘭妻子 在 Re: [15春] 亞爾斯蘭戰記02 scvb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亞爾斯蘭妻子 在 [閒聊] 亞爾斯蘭戰記16 天涯無限大雷| C_Chat 看板 - My PTT 的評價
- 關於亞爾斯蘭妻子 在 [閒聊] 《亞爾斯蘭戰記》心得- c_chat | PTT動漫區 的評價
亞爾斯蘭妻子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約瑟夫‧布羅茨基詩中的巴洛克敘事 ◎蕭宇翔
“It seems that what art strives for is to be
precise and not to tell us lies, because
its fundamental law undoubtedly
asserts the independence of details.”
from The Candlestick by Joseph Brodsky
|賦格與俄語
布羅茨基曾自言,最早教會他詩歌結構的啟蒙老師即巴赫(J.S. Bach)。與其說音樂值得詩歌嚮往,不如說這是藝術具備的公分母,在這點上,布氏幾乎發展了一整套韻律理論,藉音樂的特性深刻地反觀詩歌。他認為:「所謂詩中的音樂,在本質上乃是時間被重組達到這樣的程度,使得詩的內容被置於一種在語言上不可避免的、可記憶的聚焦中。換句話說,聲音是時間在詩中的所在地,是一個背景,在這個背景的襯托下,內容獲得一種立體感。」(註一)「包括音質、音高和速度,詩歌韻律本身就是精神強度,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替代,它們甚至不能替代彼此。韻律的不同是呼吸和心跳的不同。韻式的不同是大腦功能的不同。」(註二)音樂是以音符與節拍承載時間,而對詩歌而言則是韻律和語氣,如何藉此重構時間(或說面對消逝),此即作詩法。
從各種層面來講,巴赫的作曲法和布羅茨基的作詩法的確相像得不可思議。譬如巴赫窮盡一生不斷改進的的賦格曲式,宣示了一整個巴洛克時代的成就。賦格可分成兩大類:一種輕快簡單如舞曲,風格飄逸;另一種則結構嚴謹,由層層模進所交織串聯,厚重而壯麗。這兩種風格剛好可以蓋括布羅茨基一生的詩風。
如同巴赫的音樂,布羅茨基的詩風同樣既古典又現代,事實上,布氏認為:「現代主義無非是古典的東西的一種邏輯結果──濃縮和簡潔。」(註三)這是因為在俄羅斯,布氏生長的城市,彼得堡──基本上就是這樣一個混合體,古典主義從未有過如此充裕的空間去填充現代,幾百年裡義大利的建築師紛至沓來,抑揚格節奏在這裡自然如鵝卵石,布氏認為,彼得堡不僅是俄羅斯詩歌的搖籃,更是作詩法的搖籃,在曼德爾施塔姆的詩中足以看見彼得堡的天使壁畫、金色尖頂、柱廊、壁龕,當然還有文明的末日景觀。(註四)
於是我們看到布羅茨基在遵守嚴格韻律之餘,常以古典的耐心,巴洛克式的句法層層雕琢、延展,甚至在長詩〈戈爾布諾夫與戈爾恰科夫〉裡,將兩名精神病患的交談分切為片斷的組詩,相互衝突而又離不開彼此的兩人,類似區分大腦兩半球官能的對稱,這表現在詩章結構、內容的平行現象和各章編排的對稱與反差。十四章標題的總合構成了「十四行詩」一樣的文本。對稱嚴格之外,十四章的篇幅是均等的:各有一百行,第一章和第十三章例外,是九十九行。所有「對話」的各章都用十行詩節,每節各有五個同樣的對偶的韻腳,這無疑是强調二重性的又一種方法。(註五)巴赫以同樣的方式創作賦格曲並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在音樂裡,這稱作對位法。總總精妙的巧合不僅讓我揣想,巴赫之於布羅茨基,是否如坂本龍一之於德布希,認為自己是前者的轉世。
然而,詩歌畢竟是獨立於音樂的另一種藝術,其最重要的素材不是音符與節拍,而是語言。布氏對於自己的母語同樣有著系統性的見解,他認為俄語是一種曲折變化非常大的語言,你會發現名詞可以輕易地坐在句尾,而這個名詞(或形容詞或動詞)的字尾會根據性、數和格的不同而產生各種變化。所有這一切,會在你以任何特定文字表達某個觀念時,使該觀念具有立體感,有時候還會銳化和發展該觀念。從句複雜、格言式的迴旋,是大部分俄羅斯文學的慣用手段。(註六)
就語法的錯綜而言,名詞常常自鳴得意地坐在句尾,對於主要力量不在於陳述而在於從句的俄語是相當便利的。此非「不是/就是」的分析性語言──而是「儘管」的綜合性語言。如同一張鈔票換成零錢,每一個陳述的意念在俄語中立即蕈狀雲似地擴散,發展成其對立面,而其句法最愛表達的莫過於懷疑和自貶。(註七)
因此俄語詩歌總的來說不十分講究主題,它的基本技術是拐彎抹角,從不同角度接近主題。直截了當地處理題材,那是英語詩歌的顯著特徵。但在俄語詩歌中,它只是在這行或那行中演練一下,詩人接著繼續朝別的東西去了;它很少構成一整首詩。主題和概念,不管它們重要與否,都只是材料。(註八)
依憑著俄語的不規則語法,離題這件事可想而知卻又非同尋常,原因是它並非由情節的要求而引起,更多是語言本身──意識流不是源自意識,而是源自一個詞,這個詞改變或重新定位你的意識。(註九)數世紀俄語聖殿的「文字辮子」,不可避免地要提到尼古拉‧列斯科夫對高度個人化敘述的偏好(skaz),果戈里的諷刺性史詩傾向,杜斯妥也夫斯基那滾雪球般、狂熱得令人窒息的措辭用語大雜燴。(註十)
總的來說,布氏認為,俄羅斯詩歌樹立了一個道德純粹性和堅定性的典範,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於保存所謂古典形式而又不給內容帶來任何損害。(註十一)而他與普希金、曼德爾施塔姆、阿赫瑪托娃、古米廖夫,繼承了這些傳統。除此之外,俄羅斯歷史與現實的噸級質量,同樣可視為此種巴洛克作詩法誕生的要素,因為通過在細節上精確複製現實,往往便能產生足夠超現實與荒誕的效果。
布羅茨基身為一個現代人,其語言與內容定然比起生活在古典時期的人更感飢渴、躁動,正因如此,布氏所使用的古典形式與韻律乘載了一股力量,這力量總是從內部試圖吞噬並篡奪本體,形成詩歌內部的最大靜摩擦力,一旦觸發就會以加速度往前衝破。對付這種力量,人類需要古典的耐心,無怪乎布羅茨基經常引用奧登的話:「讚美一切詩歌格律,它們拒絕自動反應,強迫我們三思而行,擺脫自我之束縛。」(註十二)
|呈示部──黑馬
這是一首完成於1962年7月28日的短詩,只有三十五行,布羅茨基只有二十二歲,然而已暴露出布氏善於綿延鋪陳的作詩法──布氏開頭動用了二十八行,傾全力試圖描述黑色的荒野中一匹馬到底有多黑,一系列的形容包括:那馬腿比夜色還黑因此不能融入夜色、黑得沒有影子、黑如針的內部、如穀糧正藏身的地窖,或肋骨間一座空洞胸腔,眼中甚至傾瀉出黑色的光芒......有人說這是俄羅斯式的想像力,實際上,不如說,這是俄羅斯現實的質量,其形容依靠的不是修辭,而是物理或光學,當然還有作者敏感纖細的一顆心。布氏曾引用芥川龍之介的話來形容自己:「我沒有原則,我擁有的只是神經。」(註十三)
一首詩的主要特徵必然是最後一行,不管一件藝術作品包含甚麼,它都會奔向結局,而結局確定詩的形式並拒絕復活。(註十四)〈黑馬〉驚人的結尾,的確拒絕了復活,但與其說是死亡的手勢,毋寧說是「第二次誕生」,這手勢的反轉向讀者指認生活的嶄新,正如馬奎斯《百年孤寂》的開篇:「世界太新,很多事物還沒有名字,必須用手指頭伸手去指。」〈黑馬〉是一首奇蹟之詩,其震懾力或許只有里爾克的〈無頭的阿波羅像〉能匹敵。因為它們做到了同一件事:提醒一個人的被動地位。當我們以為是我們是主格,是觀察者,是生活的主宰,並因此可以置身事外。實際上,某種東西正在高處端詳、物色,伸手指向我們。我們的生活是被選擇的,遠非自己所選。這匹黑馬或是繆斯的化身,也可能是黑帝斯,無論如何,宿命引領牠找上我們,並且,我們必須學會如何駕馭,否則將就被牠踐踏或遺棄。
「為何要將蹄下樹枝踩得沙沙作響?
為何要湧動眼中黑色的光芒?
他來到我們之中尋找一名騎手。」──〈黑馬〉末三句,蕭宇翔譯
|展開部──給約翰‧多恩的大哀歌
〈給約翰‧多恩的大哀歌〉創作於〈黑馬〉的隔一年,顯然他自覺抓到了某種可善加發展的作詩法。這兩百二十七行的輓歌體詩作,十足展現了俄羅斯古典式的耐心,那年布羅茨基只有二十三歲。誰敢將巴黎聖母院的工程交給一個二十三歲的小夥子?因此,當阿赫瑪托娃讀到此詩時驚嘆:「約瑟夫,您自己也不明白您都寫了什麼!」也並非沒有道理。但誰能料到這是讚賞?
布氏的作詩法顯然是致敬,因為他曾譯過多恩的詩作。其詩意冥想往往表現於展開、放大的隱喻。這樣的隱喻和比擬方式又稱為「協奏曲」(來自意大利語concetto,「虛構」,在這裡的意思不是臆想,而是思想的提煉,想象的建構 )。「協奏曲」是全歐洲巴洛克風格的典型特點。(註十五)布氏透過這種方法來重構現實,試圖藉現實質量的高度來還原多恩的死亡。
開頭以「約翰‧多恩入睡了,周圍的一切都已入睡」作為梁柱,接著便是繁複的雕塑、大量裝飾、戲劇性的突出處,其中有關睡眠的動詞出現了五十二種:沉睡、入睡、酣睡、安眠、打盹、睡了,諸如此類,並附上了一百四十三個睡著的物件,包括門閘、窗幔、木柴、窗外下著的雪、監獄、城堡、貓狗、倫敦廣袤的大地、森林與海、大批書籍、人們頭頂上的天使們、地獄與天堂、上帝與惡魔、所有詩行、語言之河、韻律、真理、一切,全都睡著,一步步將敘事的時空拓幅,同時以特寫鏡頭加強景深,並不時跳回重覆的同一句:「全都入睡了,約翰‧多恩入睡了」,彷彿約翰‧多恩既渺小、單一,又等同於萬物──這輕盈、飄逸與向下俯瞰的視角正暗示多恩的死亡,因為只有靈魂可以達到這樣的高度與抽離。這是大沉寂。而到了第九十九行,布氏的聲音才終於介入,扮演多恩的靈魂,這究竟是多恩的獨白,還是布氏與多恩的對話?或許兩者皆是。但絕不可能是布氏的獨白,因為他抗拒以別人的死亡來行自我的抒情,他害怕自己的呢喃蓋過了死者的哭聲。
「是你嗎?加百列,在這寒冬
嚎哭,獨自一人,在黑暗中,帶著號角?
不,這是我,你的靈魂,約翰‧多恩。
我獨自在這高空滿懷悲傷
因為我用自己了勞動創造了
枷鎖般沉重的情感、思緒
你帶著這樣的重負
在激情中,在罪孽中卻飛得更高」──節錄〈給約翰·多恩的大哀歌〉,婁自良譯
|再現部──歷史的填縫與增長
布羅茨基的傳記作者列夫‧洛謝夫認為,顯然由於某些內在的原因,布氏感到有必要完成十七世紀的功課,彌補俄羅斯詩史的缺口。這種巴洛克式的敘事詩體在20世紀俄羅斯抒情詩中被視為陳舊的或處於過渡狀態。19世紀「詩體故事」是相當流行的:普希金的《未卜先知的奧列格之歌》、雷列耶夫的《沉思》,托爾斯泰的歷史題材的抒情敘事詩,或如普希金的《箭毒木》、萊蒙托夫的《將死的鬥士》、涅克拉索夫的《毛髮》——這些只是九牛身上的一根毛。(註十六)
到20世紀這種體裁過時了。這些大量有故事情節的詩「是民眾容易懂的」,其實就是蘇維埃俄羅斯文化產品的思想檢查官容易懂,當然,也只有這樣的詩才能服務於宣傳目的。但高雅的現代派俄語詩幾乎完全排除了故事情節。於是早期馬雅可夫斯基或茨維塔耶娃激情洋溢的抒情詩,阿赫瑪托娃情感含蓄的自我反思,曼德爾施塔姆關於文化學的冥思,便傾向於極其準確的自我表現。這種純抒情詩的理想是——作者和作品的「我」的完全同一。這一類抒情詩總是充滿激情,而且詩里的情感總是明確地表現。甚至俄羅斯現代派的長篇敘事詩也是內心的傾訴。(註十七)
然而,俄羅斯的過期品,在那個時期的英語詩歌中卻是典範。托馬斯·哈代、W.B.葉慈、羅伯特·弗羅斯特、Т.S.艾略特、W.H.奧登同樣地既寫第一人稱的詩,也寫關於「別人」的故事。他們對虛構人物進行細致的心理描寫,詳細地描述他們的生活場景,往往在詩中使用直接引語。(註十八)弗羅斯特尤其受布氏推崇,他在訪談中提到:「弗羅斯特的敘事的主要力量——與其說是記述,不如說是對話。弗羅斯特筆下的情節照例發生在四壁之內。兩個人彼此交談(令人驚嘆的是他們在彼此之間什麽話不說!)。弗羅斯特筆下的對話包含一切必要的情景說明,一切必要的舞台指示。描述了佈景、動作。這是古希臘意義上的悲劇,簡直就是一齣芭蕾舞劇。」抒情作品的戲劇化,利用「舞台」、「演員」,使他可以包羅萬象地轉述日常生活的可怖、荒誕,而在浪漫主義抒情獨白的傳統形式中,存在主義悲劇很容易就被偷換成個人的抱怨。(註十九)
布羅茨基從海洋的另一頭提領了勇氣,證明了復古與先鋒並非反義詞,而是「創造」的兩種釋義。前文提到的某種「內在的原因」,正是這跨洋閱讀的效應,從海的另一頭遠望,看到的不是自己的祖國,而是整個世界。因此俄羅斯歷史自覺的根本問題才會產生:是歐洲還是亞洲?對布羅茨基來說,歐洲從它的希臘化源頭開始,就是和諧(結構性)、運動、生命。亞洲是混亂(無結構性)、靜止、死亡。布羅茨基總是把地理(或地緣政治)主題表現於嚴格的對立模式的框架之內:亞洲——西方,伊斯蘭教——基督教,樹林——海洋,冷——熱 。「那裡的氣候也是靜止的,在那個國家……」(〈獻給約翰·多恩的大哀歌〉),與此同時西方文明正往前邁進。(註二十)
「……死亡是模糊的,
就像亞洲的輪廓。」──節錄〈1972年〉,婁自良譯
|結語──未完成的賦格
某些「內在的原因」以其迴避、模糊、朦朧的句式,提醒了我們作者論的重要性。布羅茨基之所以會大量閱讀英美詩歌,是因為那時候他被放逐到俄羅斯北方的諾林斯卡亞村去做苦役,這荒涼之地人口稀少,被森林和凍原所覆蓋,蘇聯時期甚至用做核彈試爆。然而重點在於,那裡的環境從17世紀起就很少變化。那是一個停滯甚至往回走的時空,作為放逐和讀詩的場所再適合不過,某種層面上來講,兩者是同一回事,因為緊接而來的總是孤獨,和絕對的遠景。
布羅茨基在那十八個月裡研讀翻譯了大量的英美詩歌,這直接造成了布氏詩體範圍的急劇擴大。這急劇的變化表現在詩的個性的結構,因而布羅茨基急需自我表現的新形式,或者說,新的作詩法找上了他,而他逼迫自己學會如何駕馭,並樂在其中。
其後的流亡也是意料中事,因為詩人的倫理態度,事實上還有詩人的性情,都是由詩人的美學決定和塑造的。這就是為什麼詩人總是發現自己始終與社會現實格格不入。(註二十一)故而當同時代的俄羅斯詩歌傾向減法與抒情時,布羅茨基則使用加法,並盡可能隱匿自己的音色;當蘇聯政府在拆除舊建築、發射衛星、造火箭時,布羅茨基則面向女神柱、迴廊、雕刻與大理石紋。而數十年的流亡經驗在時空幅度與心靈程度上的擴大比起放逐有過之而無不及,帶給布羅茨基更強的漂流加速度,一種從語言本身向外的擴張與膨脹,並且更多謙卑,及更加堅定的作詩法。
奧登曾對布羅茨基說:「J.S.巴赫是非常幸運的。當他想讚美上帝時,他便寫一首眾讚歌或一首康塔塔,直接唱給全能者聽。」的確,只要聽過巴赫最後的「未完成的賦格」,便能感受到那竭力向上攀升的意念,與其說巴赫試圖趨近完美,不如說是親近上帝。
然而在普希金說過「上帝像俄羅斯一樣哀傷」,並且布羅茨基模仿了這個句式,寫出:「死亡像亞洲的輪廓」之後,上帝不再是信仰的對象,或許死亡才是。但這並不妨礙布羅茨基的幸運,或許他比巴赫更加幸運,因為上帝畢竟不是一陣音樂,而就布羅茨基對死亡的信仰而言,他認為,寫詩正是練習死亡。因為死亡並非逃避,而具備激活現實的效用,藉此我們活下去,傾全力。(註二十二)這就是為甚麼詩人之死這個說法比起詩人之生聽起來更加具體,因為「詩人」與「生」本是同義反覆,而詩人之死揭示了一首詩的完成,因為藝術終將奔向結局。
世人最後一次見到布羅茨基是在1996年1月27日,亞歷山大‧蘇默金和他們的共同朋友鋼琴家伊莉莎白‧萊昂斯卡亞拜訪了他。妻子瑪麗亞準備了美好的晚餐,以及提拉米蘇,布羅茨基狀態良好,在庭院的草地上喝了高強度的瑞典伏特加,並且一定,他抽了好幾根菸,伊莉莎白即興彈了幾曲鋼琴。深夜,在祝妻子晚安後,布羅茨基說他還得繼續工作,便走進書房。窗外,一團世紀末的烏雲在月亮的催化下像是一顆孤獨的大腦,而星星閃亮如電子迴路,閃爍著隱藏的靈光。他站著抽菸,吸氣的時候眉頭深鎖,那貪婪的胸腔彷彿要將所有元素納入懷中,就像他所使用的語言,永遠不滿,於是只能撲向自己。而當他吐氣時,就像是壞掉的噴火器,以掃射的方式噴濺煙硝,不時岔出幾道烈焰,其熱度足以蒸發貝加爾湖。瑪麗亞在早晨的地板上發現了他,門開著,他正試圖離開房間,臉流血,眼鏡也撞壞了。一根尚未點燃的香菸掉落地面,開門時必然還在滾動,而布羅茨基的心臟必然也還在跳動,儘管再微弱。
最後順帶一提,「賦格」的字源一般認為來自拉丁文的「追逐」或「飛翔」,在義大利語中則是「逃走」。而在俄語裡,如果由布羅茨基親自發音的話,應是絕對的沉默,其理由無比高貴。因為「流亡」這個詞對他而言從來都是一種傲慢或張揚,他認為,這無非是將個人的苦難作為標籤特別化,但他仍難擺脫這段經驗,包括接踵而至的加冕與議論。如今,他以永遠的沉默終結了它。正如布氏自己的詩句:
「黑暗恢復了光明修復不了的東西。」——節錄〈論愛情〉,曹馭博譯
|註解
註一: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1940-1997)《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哀泣的謬思〉p.37-41, 〈在但丁的陰影下〉p.80,〈論W.H.奧登的《1939年9月1日》〉P.263-304,〈取悅一個影子〉p.314
註二: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18
註三: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空中災難〉,p.236
註四: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09-110
註五:參見《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77
註六: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哀泣的謬思〉p.28
註七: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自然力〉p.133-134
註八: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05-106
註九: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自然力〉p.134
註十: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空中災難〉,p.249
註十一: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19
註十二:奧登(W.H. Auden,1907-1973)英語詩人,生於英國,1947年入籍美國,是將布羅茨基引入國際詩壇的關鍵人物。此兩句詩引自奧登的組詩〈短詩集之二〉。
註十三: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水印‧魂繫威尼斯》,上海譯文出版社,p.19
註十四: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02
註十五: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55
註十六: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58-60
註十七: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60
註十八: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61
註十九: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61-62
註二十: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布羅茨基詩歌全集‧第一卷‧上》,上海譯文出版社,〈佩爾修斯之盾〉p.92
註二十一: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17
註二十二:參見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小於一》,浙江文藝出版社,〈文明的孩子〉p.102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03.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布羅茨基 #巴洛克 #賦格 #黑馬 #俄語 #巴赫 #蕭宇翔
亞爾斯蘭妻子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歷史上的今天 vs 推薦電影】1804-December-02
拿破崙登基 / 《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 1966
.
【拿破崙一世 / 拿破崙波拿巴】
出生於科西嘉島的拿破崙,成長於歷史悠久的義大利貴族家庭;他在15歲時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巴黎軍官學校受砲兵訓,1785年畢業成為少尉軍官,是第一個獲得巴黎軍官學位頭銜的科西嘉人。
.
拿破崙最初只是個默默無名的軍官,早期隨著軍隊在法國各個領地駐點;直到法國大革命爆發後,1793年的土倫港之役,拿破崙帶領革命軍防衛土崙砲台,並成功擊敗前來援助法國王室的英國艦隊而一戰成名。後受到法國革命政府倚重,年僅24歲就被命為准將。
.
土倫港戰役後的拿破崙,隨著法國大革命局勢升溫,成為了法國革命軍的重要將領;他在接下來的十年內面對神聖羅馬帝國、英國、西班牙等國組成的反法聯盟,拿下了義大利、遠征埃及、敘利亞等地,成為法國人民眼中的民族英雄。值得一提的是,熱愛人文科學的他,在遠征軍中會特別安插學者研究團,開啟了日後考古學家對埃及的研究,同時也對法國內部在政治、教育、司法、行政、經濟等方面有重大貢獻。
.
1799年,返回巴黎的拿破崙被當作民族救星凱旋。該年11月9日他策動霧月政變,成為法國第一執政,開始為自己的獨裁專政鋪路;過了三年他修改了法國憲法成為終身執政,並在兩年後透過公民投票將共和體制改為帝國,自稱法蘭西帝國皇帝,自立為拿破崙一世。1804年12月2日,他仿效查理大帝在巴黎聖母院為自己加冕,妻子約瑟芬加冕為皇后;一年之後,在義大利被當時的教宗庇護七世加冕為義大利國王。
.
.
【推薦電影】
《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 1966
.
導演 謝爾蓋幫達爾丘克
演員 柳德米拉薩維里耶娃
產地 蘇聯
片長 437分鐘(共四部)
.
根據俄國作家托爾斯泰的經典著作改編,由蘇聯導演謝爾蓋幫達爾丘各編島,以四部背靠背的方式於1965年至1967年陸續上映,故事主要描寫俄國對抗法軍入侵的衛國戰爭;電影受到蘇聯政府的大力支持,並動用了12.5萬個軍人、1千5百匹戰馬,製作費高達3260萬盧布,換算約今日的7億美金。
本片榮獲第4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並獲最佳美術指導提名,不論是拍攝製作規模,還是成本預算都是空前絕後,劇組甚至為了還原莫斯科大夥的場景,搭建出完整的莫斯科城鎮,便放了一把火全部燒毀。
.
電影主要聚焦在四場拿破崙遠征俄羅斯的重要戰役:奧斯特利茲戰役(俗稱三皇會戰)、博羅金諾戰役(拿破崙最後一場進攻)、莫斯科大火(俄羅斯焦土政策),以及拿破崙的潰敗。若是對拿破崙戰爭或是拿破崙稱帝後的歷史有興趣,《戰爭與和平》是你不容錯過的經典作品。
.
.
.
看完這則「歷史上的今天」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討論唷!
.
#電影 #歷史 #點評 #影評 #知識 #解析 #movie #history #歷史上的今天 #法國 #拿破崙 #法國大革命 #拿破崙一世 #戰爭與和平 #拿破崙戰爭 #warandpeace #napoleon #napoleonbonaparte #french
亞爾斯蘭妻子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 Cockles And Mussels / Daisy, Daisy / Abide With Me 2. Yes Sir, I Can Boogie / Sorry, I'm A Lady 3. Dancing Party / Under The Moon Of Love 4. 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 5. Get Back / Ob-La-Di Ob-La-Da 6. La Felicidad 7. Games That Lovers Play #4
特拉利 (Tralee) 是位在愛爾蘭凱里郡的一座迷人小鎮。這裡充滿了許多的名勝古蹟、酒館、酒吧和餐廳。登上山頂,還能眺望丁格爾半島 (Dingle Peninsula) 的壯麗景觀。郡立博物館則擁有獨特非凡的收藏,您可以欣賞到眾多無價的考古文物。這座城市以其所舉辦的國際性比賽而聞名,廣受世界各地愛爾蘭社群的喜愛。「特拉利玫瑰 (Rose of Tralee)」會在每年的 8 月份舉行,用以頌揚愛爾蘭文化。在這項節慶活動之中,會有各種街頭表演、市集、戲劇及煙火秀。而活動的重頭戲就是由具有影響力的年輕女性來共同角逐「特拉利玫瑰」的后冠。坐落在市中心的 特拉利城市公園 (Tralee Town Park),可讓您享受一整天的戶外時光。園內打造了令人賞心悅目的花園、步道和紀念噴泉。您將會發現一座美麗的玫瑰園,這座玫瑰園擁有愛爾蘭規模數一數二的玫瑰花收藏。來到公園的中央,您還能看到一座用來緬懷首位「特拉利玫瑰」瑪麗‧歐康納 (Mary O’Connor) 的紀念雕像。在凱里郡立博物館 (Kerry County Museum) 的主要展廳之中,您可以參觀年代可追溯至西元前 3000 年的青銅號角;在考古文物展廳之中,則可了解考古學家們如何運用特殊工具來發掘古代文物。不僅如此,博物館還打造了一座中世紀體驗館,遊客們可在此深入探索 15 世紀特拉利居民們的生活樣貌。您可以參觀鉅細靡遺、比照實物大小所打造的展覽內容。小朋友們還能體驗古代服裝。走訪 布蘭納維爾風車 (Blennerville Windmill),可讓您了解傳統風車的運作方式。這座美麗而高聳的建築物,高度超過 65 英呎 (20 公尺),且開放民眾入內參觀。從特拉利市中心出發,只需短短的車程即可抵達布蘭納維爾風車。特拉利位於愛爾蘭西南部的凱里郡。這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地區距離 都柏林 (Dublin) 約 190 英哩 (300 公里),距離 科克 (Cork) 約 70 英哩 (110 公里)。您可以在此找到飯店、旅館或自助式公寓住宿。特拉利蘊藏著悠久的歷史,若想要領略愛爾蘭人的傳統生活方式,這裡是絕佳旅遊目的地。
詹姆斯•拉斯特(德語:James Last,1929年4月17日-2015年6月9日),原名「漢斯•拉斯特」,德國作曲家、大樂隊指揮、輕音樂大師,其創立的詹姆斯•拉斯特樂團與法國波爾瑪麗亞樂團、英國曼陀瓦尼樂團並稱為三大輕音樂樂團。拉斯特出生於不萊梅,1946年進入當地交響樂團。1948年,他組建了自己的樂團,1955年樂團解散後,他投入寶麗金旗下,並組織了詹姆斯•拉斯特樂團。他致力於將古典音樂改編為晚會休閒音樂,取得了很大成功。生前,他往來於佛羅里達和德國之間,他於美國時間2015年6月9日病逝於佛羅里達家中,公祭預定在數周後於德國漢堡舉行
詹姆斯•拉斯特(James Last),原名Hans Last,德國著名輕音樂大師,1929年4月17日生於不萊梅市Sebaldsbrück區Helmholtzstraße街33號。他的父親路易斯•拉斯特是不萊梅市政部門的一個小幹部,他的生母是他父親第二個妻子。
詹姆斯•拉斯特的音樂生涯開始於1939年,他在那年上了有生以來第一堂鋼琴課。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打響時,詹姆斯•拉斯特不願像他兩個兄長一樣去軍工廠工作,而是選擇了從事音樂事業,於1943年進入布克博格(Bueckeburg)的希爾斯音樂學校(Heeresmusikschule)學習,當時他的目標就是有朝一日能夠指揮世界著名交響樂團。

亞爾斯蘭妻子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年最值得看的10部電影有哪些? 一定有很多人回答《黑寡婦》、《神力女超人1984》、《永恆族》、《玩命關頭9》之類的,但是你知道還有超級多其他電影值得看嗎? 快來看看有哪些吧!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
啊,一二月又這樣過去了,你知道一二月過了之後對於電影界代表什麼嗎?
代表爛片的季節過去了(雖然以現在的好萊塢來說一年四季都有大爛片就是了。
讓我來告訴你今年最值得期待的電影有哪些,其中有好幾部你甚至可能還沒有聽過,
話不多說,讓我們開始吧!
首先是四月上映的福斯探照燈-抱歉-米老鼠探照燈-
探照燈影業出品的恐怖片《Antlers》,雖然說宣傳中沒有確認是根據什麼故事改編,
但看來似乎是衍生自加拿大原住民的恐怖生物溫迪哥食人魔。
由傳奇導演吉勒摩豆豆龍監製,《黑勢力》的導演史考特庫柏執導,
你知道《黑勢力》之中強尼戴普的扮相其實是他跟安柏赫德生活多年後的實際樣貌嗎?
我就說四個字:
《新變種人》
懼怕它,逃離他,命運終將降臨。
你還記得兩年多前第一次看到這部電影的預告嗎?
在那之後被延期了幾次?三次?四次?
(help me recollect)
這部命運多舛的電影在迪士尼收購福斯之後更是近乎胎死腹中,
一會傳聞要變成直接在Disney+上推出,一會又說要直接取消。
現在,終於確定會在四月上映導演當初拍攝的版本,
由《生命中的美好缺憾》導演喬許布恩執導,這部電影也許會是第一部真正的超級英雄恐怖片,
其實新變種人在漫畫中本來就有一段叫Demon Bear的故事線是這種風格,
雖然很多人都看衰這部電影,希望他拍爛,或者覺得拖了這麼久爛不爛都沒差了。
但是我個人還是對於這部電影怎麼將漫畫拍成恐怖片非常感興趣。
況且它還有我的女神安雅泰勒喬伊。
不過,最近幾個預告還是讓我有點擔心這部片在後半段會變成老梗的超級英雄電影。
下一部電影是Swallow,我不確定台灣會不會上映,八成是不會,
有少數人可能知道我前幾年第二名的電影是法國的《肉獄》,越讓我不舒服的電影我愈欣賞,
而這部電影看來似乎正是如此,講述一名家庭主婦有著異食僻,開始把愈來愈奇怪的物品吞下肚。
在美國已經看過的媒體將之稱為融合了大衛柯能堡的身體恐怖以及大衛芬奇的張力。
其中似乎也是在探討這些家庭主婦對於自我身份的迷失以及茫然。
運氣好的話,金馬奇幻影展可能會上映。
金馬影展聽到了嗎?我現在在對著你眨眼,你看不到,但是我真的很用力在對著你眨眼
我知道,我知道,連續講的三部都是恐怖片,不認識我的人大概會覺得我是個只看恐怖片的變態,
所以下一部是個歡樂的動畫片狗狗史酷比!
並不是
下一部電影是一部...
驚悚片。
我從好幾年前李奧納多得獎時就說另外一個萬年摃龜苦主也早該得了,也就是艾美雅當斯。
有可能讓她有機會的電影,也就是《窗裡的女人》
導演是《贖罪》《最黑暗的時刻》的喬萊特,
講述一名社交恐懼足不出戶的女人在窗裡目睹了一樁慘案,但是卻沒有任何人相信他。
卡司還包含蓋瑞歐德曼、茱莉安摩爾、安東尼麥基、布萊恩泰瑞亨利、以及珍妮佛傑森李
只希望它能夠比另一部某樣東西裡面的女人看到某個事件好看了。
你以為這部電影卡司已經夠強了嗎?別擔心,等等會有強到讓你高潮的
你知道A24出品的電影不一定好看,但是在大部分時候都耐人玩味,
下一部電影《綠騎士》就是如此,改編自亞瑟王傳說,
講述一個神秘的綠衣騎士挑戰圓桌武士來砍他一劍,條件就是要讓他砍回去。
而高文騎士-這部電影的主角-接受挑戰把綠騎士的頭砍下來之後,
他竟然就這樣自己裝了回去。
這部電影就是在講述高文遵守約定去尋找綠騎士的故事。
或者也有可能不是,我其實對於這部電影了解不多。
但是你知道的,A24電影總是令人膽寒徹骨、改變類型、翻轉老梗、沒有突發驚嚇、倒吃甘蔗、震懾人心、以角色為主軸、氣氛詭譎、改變人生
所以一定很好看
我猜完全沒有人看得懂我剛剛在衝沙小
下一部是Mank,大衛芬奇在拍影集拍了好幾年之後終於願意回歸本業拍電影,
如果你不知道大衛芬奇,容我介紹一下-社群網戰、火線追緝令、控制、美國版龍紋身的女孩、以及紙牌屋的導演,
聽到這裡你大概可以猜得到他的專長是心理變態以及反社會人士
(對,馬克祖克柏,我是在說你)
但是這部電影似乎跟上述的題材較為不同:
講述編劇赫曼J曼克維茲與傳奇導演奧森威爾斯爭奪《大國民》的編劇功勞的故事,
這聽起來可能頗無趣,但是對於電影愛好者來說這可是非常引人入勝,
因為《大國民》就是公認史上影響最深遠的電影,
而奧森威爾斯也是一個充滿不少爭議的人物,
而大衛芬奇在《社群網戰》之後如何運用它最擅長的張力營造在傳記片上更是令人好奇。
保羅布里格斯可說是一手將迪士尼動畫帶回黃金年代的最大功臣,
這位《大英雄天團》、《動物方程式》、《冰雪奇緣》的導演再次回歸,
今年的電影叫做Raya and the last dragon,
設定在一個神祕的王國,一個名為Raya的戰士嘗試尋找世界上的最後一隻龍。
也是一樣對於這部電影不知道太多,除了Akwafina是主角的配音以外。
而這也會是這清單裡唯一部動畫片,因為老實說,兩部皮克斯的動畫都不是讓我感到特別興奮。
而《蜘蛛人:新宇宙》團隊的新動畫起初看來雖然有趣,但是機器人一出來就...
雷利史考特已經好幾年沒有拍出真正令人驚豔的作品了(除非你問的是誰不重要)
今年再度回歸中古世紀設定,
更找來了自從《心靈捕手》之後就沒有再合作寫劇本的麥特戴蒙以及班艾佛列克擔綱編劇以及主演。
故事講述兩名原本是好麻吉的騎士,但是其中一人指控另一個人在他出外爭戰期間強暴他妻子,
於是國王命令兩人決鬥致死。
最近可說是燙手山芋的亞當崔佛也有參與演出,
只希望雷利史考特可以回到當年的實力了。
在這些年來,「溫子仁監製」已經自動成為爛片的代名詞了,
但是這回溫子仁終於要回歸本行自己來拍恐怖片。
Malignant這部電影號稱會是一部「老派的恐怖片」,
有趣的是溫子仁在2011年也編過一本漫畫叫做Malignant Man,
但是他一再澄清這部電影跟那本漫畫無關。
究竟溫子仁到底能不能再創《厲陰宅》的高峰呢?我們只能等著看了。
下一部則是魏斯安德森的新電影《法蘭西快報》,
我個人並不是他上一部電影《犬之島》的粉絲,但是我仍然非常好奇他每一部電影究竟會怎麼拍,
當然,這次又帶回了他招牌的置中構圖以及鮮豔的色彩,有趣的是從預告也可以看出有些部分是黑白的。
啟發自他從小對於紐約客雜誌的熱愛,這部電影被稱為是「獻給新聞媒體的情書」,
其中分為三段故事,分別聚焦於試圖在法國建立報社的記者、
以及另外兩段以魏斯安德森讀到的新聞啟發的故事:一名藝術品商人以及學生示威的故事。
聚集的卡司也是如同他前幾部電影一樣強大,在此就不贅述,
同時還有文藝片王子提摩西夏拉梅。
就讓我們期待「魏置中」這次的表現如何了。
自從《逃出絕命鎮》之後,似乎很難有人能達到那部政治恐怖片的高峰,
但是這部Antebellum好像有那麼一點機會,由賈奈‧蒙內主演,
故事講述一名女作家被困在一個如噩夢般的情境之中。
而既然antebellum是「內戰前」的意思,很有可能就是講述他被困在黑人仍被奴役的時期,
看來真的很有可能是另一部藉由恐怖片來探討種族問題的電影。
艾德格懷特可說是我最愛的導演之一,這次他要挑戰的是心理恐怖片:
這是這個清單裡的第幾部恐怖片了?第七部?
Last Night in Soho這部電影講述主角經過某種時空旅行來到他想像中的60年代倫敦,
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發現。
艾德格懷特大多數的電影都有喜劇成分,而這次的恐怖片無疑是一個非常不同的挑戰。
不過因為他本來就是個視覺系的導演,喜歡用畫面說故事,以及他電影中無法忽略的節奏感。
而恐怖片最重要的就是用畫面來營造恐懼,就看他這次怎麼發揮了。
(而且這部又有我的女神安雅)
每個人心目中最愛的007可能都不一樣,但是對我來說,答案就是丹尼爾克雷格。
《生死交戰》將會是他的最後一部007電影,
在拍完上一部之後他說過「我寧願尿出玻璃碎屑也不願拍下一部007」,
這部讓他回歸顯然是有非常好的原因,對我來說這個原因就是導演凱瑞福永。
作為影集《無間警探》以及《狂想》的主創,他無疑是007史上最有風格的導演。
加上電影中出現的女性00號幹員,這部電影無疑會非常突出
但是從預告中也能看出某些成分也回歸了老派007電影較為...奇特的設定。
究竟我們會怎麼跟這一代詹姆士龐德說再見呢?
答案即將在四月...
因為[redacted ],在11月揭曉。
終於進入了前三名,第三名的電影是《紐約高地》
沒有錯,我超愛音樂劇,更是超級沉迷林‧曼努爾‧米蘭達的《漢密爾頓》,
兩年前去紐約的時候還有看現場演出。
這部電影是根據他的另一部同名音樂劇改編,講述一個以拉丁裔為主的社區的故事。
說真的,裡面的音樂真的很好聽,你去看一下預告就會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而且在《貓》之後,我需要有電影療癒我對音樂劇的陰影。
來到第二名,到現在一定很多人在想怎麼沒有「那部」電影?
沒有錯,今年第二值得期待的電影就是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天能》,
這次他又來玩弄時間了,正著玩,倒著玩,坐著玩,還是八仙好玩。
似乎是講述一個能夠操控時間的組織?沒有人知道,諾蘭的電影總是這麼神秘。
之前我在看《猛禽小隊》的試片的時候有看到這部電影的五分鐘完整片段,
是特種部隊到一個音樂會裡拯救人質...大概吧
在看了五分鐘之後,我還是不知道這部電影在幹嘛,只知道我高潮了好幾次。
不過這次的配樂不是漢斯季默就是了,他跑去幫007配樂了,
換來的是《曼達洛人》和《黑豹》的配樂家路德維克約蘭松,
(對我來說勝過漢斯季默)
最後,來到了第一名,
我最期待的電影,當然就是花木蘭。
真正的第一名史上卡司最強的電影,集合了漫威、DC、星際大戰、不可能的任務系列的眾多演員,
加上近年來最強的科幻電影導演,改編公認史上最難改編成電影的小說之一。
這部電影是...
另一部影片的話題了,因為那部電影實在有太多可以講了。
想要知道到底是哪一部電影並且看到更多影片的話請別忘了訂閱並且按下小鈴鐺,
我是超粒方,我們下部影片見!
Antlers
New Mutants
No Time to Die
Swallow
Antebellum
The Woman in the Window
The Green Knight
In the Heights
Tenet
The French Dispatch
Malignant
Last Night in Soho
Mank
Raya and the Last Dragon
The Last Duel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essereQ
twitch實況台:http://www.twitch.tv/chantienchiu
=====================================
超粒方 超立方

亞爾斯蘭妻子 在 亞爾斯蘭戰記- 沼倉愛美) 軸德族族長的女兒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亞爾佛莉德(CV:沼倉愛美) 軸德族族長的女兒,性格直接爽朗,受到那爾撒斯的幫助加入亞爾斯蘭一方,對他一見鍾情、以當上對方妻子為目標努力著,和耶拉姆常為了那爾 ... ... <看更多>
亞爾斯蘭妻子 在 【田中芳树】亚尔斯兰战记剧场版+OVA【DVD合集】 1 ... 的推薦與評價

【田中芳树】 亚尔斯兰 战记剧场版+OVA【DVD合集】 1 ⅠAv1748060,P1. 1,725 views1.7K views. Mar 2, 2020. 20. Dislike. Share. Save. ... <看更多>
亞爾斯蘭妻子 在 [動畫] 亞爾斯蘭戰記- 看板Suckcomic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漫吐首PO,不太確定動畫+漫畫+小說能不能一起吐T T
我要吐的是亞爾斯蘭的動畫。
是說我始終懷著森森恨意覺得這貨根本不配叫亞爾斯蘭戰記,只是批著殼的自創
動畫,那個一臉嬌柔軟弱欠推倒一路開後宮抓寶可夢的公主殿下是誰我不認識,但衝
著我對奇夫十四年的愛我還是去看了(好可憐)。
改編不是問題,改的前後矛盾就是問題,更何況漫畫改一點動畫再改一點就是很
大的問題,且不論那些趕進度而大修改片段的微妙劇情以及永無止境靠旁白拉進度的
省錢模式,「奇夫離開軍隊」這一段完全沒辦法說服我這些人物是有深度跟腦子的。
動畫裡,這段劇情是這樣的:宴會時,在廣場上出言挑釁伊斯方的奇夫與對方刀
刃相向大打一場,被法蘭吉絲出面阻止,在亞爾斯蘭質問兩人對何對立時,奇夫輕蔑
的回說只是因為人生價值觀不同,被達龍揍了一拳,認為他恣意妄為,僅憑自己喜好
便出言侮辱伊斯方,然後在亞爾斯蘭的命令下遭驅逐出軍隊,奇斯瓦特雖然想出面慰
留但沒成功。
改編地方:
1.原作裡達龍並沒有揍奇夫,也沒有出言訓斥他,達龍根本沒出現好嗎他就一個
跟在亞爾斯蘭旁邊的人型立牌。
2.奇斯瓦特沒有慰留奇夫,是亞爾斯蘭,根本沒你雙刀將軍的事。
3.重點!奇夫是自己離開軍隊的,不是亞爾斯蘭驅逐他的。
首先,原作裡面造成奇夫離開的原因有三要素:
其實說白了就是培沙華爾城的武將們認為從離開葉克巴達那開始就一路跟著亞爾
斯蘭的人還有他後來新抓的神奇寶貝比他們這些人還要更受殿下信任所以森77。
1.連辛德拉的黑狗(外國人)都能藉著太子的權勢欺負人,誰才是帕爾斯人啊,
森77!
『原本在亞爾斯蘭的房門口抱著劍睡覺的是勇將達龍,但是,在當了萬騎長之後,
因為工作繁忙,於是守衛的工作便交由加斯旺德來負責了。
這原本是無可厚非的事,但是,對培沙華爾城的環境不甚熟悉的薩拉邦特,在
晚上要回自己的房間時卻走錯了路而來到了亞爾斯蘭的房門前,他差一點踏到
加斯旺德,在不問青紅皂白的情況下被訓叱了一頓。
對加斯旺德而言,這是他對王太子忠誠的表現,並沒有其他不良的意圖。然而,
在薩拉邦特看來,這個外國人根本就是藉著身居王太子身邊的要職而狐假虎威,
輕視他這個新來的人。』──亞爾斯蘭戰記4《血汗公路》
2.派系對立,新來的認為待久的權勢比較大,更受到亞爾斯蘭的信賴,加上軍師
兼宰相又是那爾撒斯,那個從前被安德拉寇拉斯轟出去的領主大人,說不偏袒
他跟太子一起蒐集來的寶可夢是騙人的。
『不能製造出派系。只要一有派系產生,就會產生分裂。』
『那爾撒斯這樣向王太子進言。從以前,其實只不過是去年秋天的亞特羅帕提尼
會戰以來的事,總而言之,從以前就跟著亞爾斯蘭的人和最近才加入陣營的人
如果產生了派系而互齟齠的話,根本無以和魯西達尼亞軍作戰。自從發生了加
斯旺德和薩拉邦特事件之後,這個問題更加明顯了。』
『對那爾撒斯而言,軍隊配置的問題也具有政治效用的一面。亞爾斯蘭的陣營大
大的膨脹之後,內部的統一問題就是必須先解決的問題了。打仗並不是利就好
了。新來的人對舊人們之所以有對抗的意識是因為武勳之量的差距,因此必須
讓這些人有建立武勳的會。』──亞爾斯蘭戰記4《血汗公路》
3.所以我說你這個在王太子殿下需要幫忙的時候人在哪裡的傢伙到底憑什麼對我
指手畫腳?
除了加斯旺德以外還有一個不受大家喜歡,像風一樣的男子吟遊詩人奇夫大人,
完全沒有要聽除了亞爾斯蘭或那爾撒斯以外的人給的命令的意思,這是軍隊!
不合群!森77!
『比起你們,我對王太子殿下的用處要大得多了。後來者就不要擺出那了不起的
架子!』──來自奇夫的心聲。
『奇夫實是不太受新來者的歡迎。如果殿下庇護他,可能會被認為殿下有所偏頗,
這樣子下去可能無法維持內部的和平。』By那爾撒斯
(……插嘴一下,貌似跟人吵起來的是加斯旺德,幹什麼都推給奇夫囧?)
原作裡面讓奇夫去挑釁伊斯方是那爾薩斯的意思,可以理解因為奇夫的個性不適
合待在制式軍隊中,加上他那張嘴止不定惹毛多少人,但亞爾斯蘭又很信賴他,造成
奇夫在軍中的地位微妙,只好先讓奇夫出去幫那爾薩斯辦事,等穩定一點後再回來。
這段的重點是(粗體)「奇夫是自己不爽呆在軍隊中所以才離開的」(/粗體)。
順吐槽一下這些武將哪來的臉討厭奇夫他們啊?
培沙華爾城的武將到底哪來的臉說奇夫的不對,區區樂師礙著你們了喔?區區樂
師武力值完勝你們這些武將啊!有本事單挑啊!(很怒)
打從葉克巴達那出來就一路護衛亞爾斯蘭的人,除了達龍以外,時間最久是奇夫
耶!甚至做的比達龍還徹底,他可是一步都沒離開過,殺敵找地方睡覓食還把自己搜
刮來的金幣都捐獻出去!
更何況那時候的奇夫根本可以不理亞爾斯蘭直接走人的,你看過有人把妹不成還
讓自己變成褓母跟慈善家的嗎!我還想問伊斯方跟薩拉邦特這些人做了什麼勒!
結果動畫版變成達龍揍他因為他出言不遜挑釁伊斯方,然後讓亞爾斯蘭把奇夫逐
出軍隊。
EXCUSE ME?
伊斯方氣什麼?夏普爾確實是要求要克巴達那的人殺了他才不會死在魯希巴尼亞
人的手下,那種情況下誰也沒辦法把夏普爾救出來,奇夫敘述此事的態度讓人抓狂沒
錯,但伊斯方氣的從來不是「奇夫殺了自己的哥哥這件事」,而是「這來路不明舉止
輕浮的流浪樂師超讓人火大啊」!
對人不對事就是在說這貨RRRRRRRRRRRR!!!!!!!!
『那個時候,應夏普爾呼喊著的「請用帕爾斯人之手將我從痛苦中解放」的願望
,在城牆之上放箭射死他的正是奇夫。夏普爾是伊斯方同父異母的哥哥,也是他救命
恩人,同時還是他武藝和戰鬥方面的師父。奇夫做的那件事情,儘管伊斯方並不怨恨,
但也絕沒有感謝之情,因為他並不喜歡奇夫的種種言行。』──亞爾斯蘭戰記12《暗
黑神殿》
新舊臣之間的問題又不只是奇夫一人的問題,我看明明衝突最大的是加斯旺德啊
他第一個拔刀的,而且他還辛德拉人耶!
(是說是否有人記得奇夫曾經差一點殺了加斯旺德?)
再看看當動畫版兩人互毆時,旁邊鼓噪的人說什麼,早就看不順眼那個莫名其妙
的流浪樂師了。
AGAIN!區區樂師礙著你們了喔?區區樂師武力值完勝你們這些武將啊!有本事單
挑啊!(超怒)
而且你們還不是愛聽他彈琴,愛聽又愛嫌(嫌棄臉)。
他只是掛名流浪樂師好嘛,沒奇夫保護亞爾斯蘭,你們還不知道在哪裡找王哭勒!
動畫版的奇夫在跟伊斯方還有其他人對嗆時說:「可在我看來,新人應該是你們
才對,我自殿下離開葉克巴達那那時,便一直護衛至今,和你們這些現在才一窩蜂跑
出來的人可不同。」
在奇夫說完這段話後把人趕出去,亞爾斯蘭啟不是變成忘恩負義之人了嗎?
你讓太子下令把一路生死相隨護衛他的人趕出去,只因為他說了實話,這種太子
會有人想跟隨嗎?
我就套句你亞爾斯蘭說過的話好了,假如我今天真的捨棄了他,你能保證哪一天
我不會也捨棄你嗎?
再怎麼樣,讓奇夫離開軍隊的只能是奇夫自己,而不是他宣示效忠的對象吧?
原作裡面太子是不知道這些事的,是奇夫自行要求離開,亞爾斯蘭本來還想慰留
他沒成功,結果動畫變成奇斯瓦特叫奇夫留下,那不是更怪嗎?
問題是新舊之臣的對立,奇斯瓦特也算半個新臣吧?那就前後矛盾了啊。
而且原作裡,達龍原本不想讓亞爾斯蘭知道的,是看他很沮喪才跟他說是奇夫還
有那爾撒斯在演戲。
如果是要讓人產生即使是殿下信賴的對象,如果有動搖到軍中士氣之事一樣不輕
饒,那也轉太大圈了,改編不是問題,但改的狗屁不通就是很大的問題。
再看看後來奇夫是怎麼回來的,在外面玩夠久順便調戲席爾梅斯的奇夫大人在戰
場上狂帥酷霸屌的救了差點被特蘭騎士砍成兩半的亞爾斯蘭(你慢一點就全書END了你
造嗎奇夫,就跟你在城牆上殺了波坦後面會省很多事一樣),把存在感刷爆後悠哉的
跟亞爾斯蘭一起返回培沙華爾城,用自身的武藝讓原本看不順眼他的武將閉嘴了。
『當奇夫護衛著王太子亞爾斯蘭進入培沙華爾城的時候,微微帶著複雜的神色的
歡呼聲迎面而來。姑且不論許多人對奇夫的感受如何,他救了王太子卻是不爭的事實。』
──亞爾斯蘭戰記5《征馬孤影》
(就不說為什麼身為太子殿下的亞爾斯蘭上戰場要衝第一個了敢情你武力值是十
個達龍嗎衝第一個不是最快死的嗎不是通常都讓奴隸步兵上嗎你到底為什麼要衝那!
麼!快!你以為你爸是亞拉松你另一半是精靈嗎!!!)
動畫版奇夫回來的方式沒變,也是在戰場上救了亞爾斯蘭,可這樣跟前面劇情連
動起來就很怪了啊,前面是亞爾斯蘭把奇夫趕出去的耶,哪有現在說回來就回來的道
理,這樣啟不顯得奇夫很卑微嗎?
假設前面是奇夫自己要離開的,那他現在看不下去想回來是說的過去的,因為樂
師就是這樣的人,誰也管不動他。
問題就在前面是亞爾斯蘭把他趕出去的,奇夫憑什麼要在戰場上救亞爾斯蘭然後
還回來啊?
而且趕人的時候達龍還在旁邊幫腔發FB打卡,這不是新舊臣之間不合的問題也
不是挺不挺的問題,是你們集體80奇夫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
王太子殿下M不代表他的部下也一樣是受虐狂好嘛!!!!!!!
BTW我真心認為動畫組砍掉太多奇夫的劇情,而且都是一些增加人物深度的地
方,比方說當安德拉寇拉斯回來奪權流放亞爾斯蘭,並扣押達龍跟那爾撒斯的時候,
奇夫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啊,還好。值得慶倖的是不管我要追隨什麼人,其他的
人都不會有什麼異議,如果達龍大人和那爾撒斯大人無法從鳥籠裡逃出來,那麼,他
們的工作就由我來擔了吧!」
奇夫會待在亞爾斯蘭旁邊的理由除了法蘭吉絲的因素外,就只剩下「太子殿下很
有趣」這點,一直以來他給人的感覺都像隨時會走人,也就是說當奇夫說完這句話時,
他對亞爾斯蘭的忠誠度遠比他本人外表看起來的還深。
跟在亞爾斯蘭身邊的人每個都有理由,達龍是發過誓只對亞爾斯蘭忠誠的,那爾
撒斯是被亞爾斯蘭的氣度收服,耶拉姆是後來跟亞爾斯蘭變成朋友,法蘭吉絲前期是
因為神殿的因素,亞爾佛莉德是因為那爾薩斯,加斯旺德是出於報恩與敬佩。
只有奇夫一開始的理由最莫名,他是看到法蘭吉絲漂亮才跟上去的,完全就是去
把妹來著,結果分開行動的時候沒跟法蘭吉斯同組就算了,他也是內心抱怨但還是去
救耶拉姆跟亞爾斯蘭,在此之前他的OS可是「可以先待看看反正若何不來能隨時走
人」,到最後他卻變成苦勞最大的人之一,這一路走來也沒看他真的對復興王室有多
大的興趣,但他也說,如果非要立王的話,仁者總比暴君好。
就算動畫版好了,奇夫也自我吐槽說我這幾周都在幹嘛,他對亞爾斯蘭的忠誠度
隨著戲份不斷被砍而顯得有些莫名……完全變成只有把妹可有可無的角色T T
最後,那個旁白。
少年終將成王,我看是籤運絕佳的騷年王吧,狂抽SSR的亞爾斯蘭,這種人最討厭
了,抽一張不夠你有連抽16張嗎
就不管達龍跟那爾撒斯了。
法蘭吉絲跟奇夫這種SSR等級的居然一開始就跟隨亞爾斯蘭才瞎啊!尤其是奇夫,
根本撿到。
原作裡面就已經是個長的帥與美貌兼具,劍術高超沒多少人能在使劍上迎過他,
還是個超級神射手,能偷能盜能翻牆能潛伏能耍美人計,能文能武有腦子行蹤無法捉
摸沉府很深處變不驚超級嘴砲王,還有各種隱藏特技跟武技,必要的時候還能當外交
使節(多次),即使沉溺在美色裡也不會耽誤正事,在基蘭的時候靠著那張嘴幫太子
殿下騙了一堆又一堆的財寶還永無止境的增加,偶爾心情好還會彈奏一曲撫慰士兵們
暴躁的情緒,身兼亞爾斯蘭的說書人,還有那爾撒斯耍壞時的超級小幫手。
所以我說奇夫根本是超外掛來著啊。
這種人才培沙華爾城的武將還不要,啊不就好棒棒(捧臉
--
"You gave me your word."
"It's true , I did , but here's the thing ,
I'm a criminal , and a liar , and I hurt people , and I rob them."
--Leonard Snart aka Captain Col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6.158.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uckcomic/M.1494399646.A.462.html
就算有牛媽分鏡也沒用,奇夫砍追兵那段牛媽分鏡畫的多帥啊!!
結果動畫居然剪掉一格都不給!!
原作裡面奇夫的箭術是驚人到可以在馬上射穿鎧甲跟鎧甲之間的縫隙直取人命
這個震撼度漫話動畫都表現不出來沒關係我不苛求,但劍術你動畫組是省屁啊(哭喊
有奇夫在也沒辦法讓我用正常速度看完動畫......太廢了......
而且奇夫的原則跟狠戾是外表看不出來的深,某方面而言他比那爾撒斯還難捉摸
很多話其實就達龍、那爾撒斯跟亞爾斯蘭而言,礙於身份是不能說出口的
奇夫雖然很嘴砲但都是一針見血的實話
可以去看原作喔!雖然牛媽多給了一些戲份讓我滿開心的
但原作的奇夫可是另一種帥氣喔!!(拼命塞安麗
是剛好這段我對小說印象特別深就氣到去挖出來翻了
動畫辱我大本命,不能忍!!!!←
動畫跟小說都不要
我哭了一整晚T T
失敗到連討厭都無法讓人提氣來罵的概念(。
動畫後面我每次看他們打鬥就是滿滿的尷尬兩個字
永遠都是達龍吼吼吼吼吼然後殺殺殺殺殺殺殺END
能換新招嗎(翻白眼
動畫的薩拉邦特還有提到一點,他們認為奇夫並非武人出身,就不該對軍事指手畫腳
加上亞爾斯蘭身邊的帕爾斯武將真的只有達龍
其他都是什麼女神官、曾經的奴隸現在的侍童、盜賊之女、流浪樂師、外國人
會引起薩拉邦特那群人的不滿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我也真的覺得動畫版搞的好像這些人的心眼過於狹小就是......
而且!!!!揍奇夫!!!!的臉!!!!!!!!
真的有必要嗎混帳!!!!!!!!!!!!!!!
牛媽的主角都太......嬰兒肥了
我再怎麼愛鋼鍊我也沒辦法看著金普力的臉說嗨達龍你好(幹
天野大神的插圖跟封面就鎮在那裡,換成牛媽真心跳痛
牛媽你為什麼把奇夫的長髮剪了還我好嗎我很想他TTTTTTTTT
改的面目全非,我還沒吐聖劍那段呢
合理懷疑動畫組趕進度是為了逼田中人渣把這三十年的老坑填完造福群眾
如果能從那個王八蛋手裡逼出後續,那動畫組即使毀了一部神作也還算功德無量
是可以秉著看同人的精神來翻閱殺時間
當然前提是你要忘記天野大神的霸氣人物形象,習慣嬰兒肥,習慣亞爾斯蘭的雖小臉
習慣那爾撒斯微妙的髮型,還有忍住想一刀剪掉太子殿下頭髮的衝動
當然還有法蘭吉絲過於曝露卻意外樸素的衣服,一堆猥瑣的路人臉,消失的大鬍子
總而言之就是叫你忘記人設還有背景的話
牛媽的畫工跟分鏡是有保證的。
起碼他讓奇夫帥了好幾回所以我還是收了漫畫版......(好可憐)
漫畫版......我這人很簡單的,給我奇夫多點鏡頭我就吃(超可憐)
他確實是工具人才會三十年過去連法蘭吉絲的手都沒牽過T T
他根本包辦了所有雜事啊啊啊啊啊啊!!!!
知道他有好好幹就好了(喂
以及,再說一次,垃圾田中
但看看對面銀英死多少人,我又覺得他是正常發揮
我都從小妹妹等到現在是被叫阿姨的年紀了就給我看這個QQ(摀臉
壯哉我奇夫教的聲勢!!!(WTF
動畫版他真的煩到我狂笑XDDDDDDDDDD
雖然牛媽畫風不夠妖嬈但他的奇夫看久了也是挺順眼的..........(欸
至於動畫問題大到我全砲玩大概要打個三五萬字吧(遠
死亡人數已經要過半了喔qqqqqqqqq
我不敢想像如果奇夫也便當的話我會不會真的寄刀片去日本qqqqqqqqqq
這貨根本諾藍腦殘粉,JK羅琳親姐妹,三叔大表兄,尾田遠房親戚
我就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發便當變成作者爛情的展現,還不如去看八點檔,至少我
是狂笑著度過 ,而不是十四年後做在電腦前淚流滿面想寄炸彈去出版社
※ 編輯: owoall (114.46.158.1), 05/12/2017 01:12:1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