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香菜嗎?這個源於地中沿岸的食材,不僅深刻影響著東西方飲食文化,也是讓人又愛又恨的高話題性香草植物;且在餐食中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只要少了這一味,不少經典料理便會黯然失色,索然無味!但也有不少人,對它避之唯恐不及,聞之色變,甚至花容失色!
香菜又稱芫荽,早在中世紀時期,歐洲人在料理中就已開始應用香菜葉與種籽去腥與提味,不只入菜也使用在酒品之中。而亞洲人則擅長利用香菜葉來增添餐食風味,舉凡中式、泰式、越式等料理中,香菜都是出場率超高的提香增味高手!
有趣的是,美國遺傳學家Nicholas Eriksson曾針對14604名討厭香菜和11851名喜歡香菜的受試者,進行相關對照研究與統計,並得出結論;發現討厭吃香菜與芹菜的人,體內具有稱為OR6A2的基因,顯示討厭吃香菜也許和基因有關。這個基因可以讓人辨識嗅到當中的獨特氣味分子,而使部分人吃香菜時,會聞到如同濃郁的肥皂氣味。即便如此,每個人對香菜的好惡原因仍各有不同,除基因影響外,也可能是受到飲食習慣、社會文化等原因,且也有不少人是從原本討厭香菜轉變成非常喜歡它!
香菜的化學成份裡有多種化合物,像是醛類、蘋果酸鉀、維他命c、正癸醛與芳樟醇等,這些正是香味的來源。而就中醫角度來說,其性質芫荽性溫味辛,具消穀、治五臟、補不足、止頭痛、通心竅、利大小腸、通小腹氣等藥理作用
此外,香菜又因富含植物營養素、類黃酮與活性酚酸化合物等物質,而備受關注。其屬於芳香族群含硫胺基酸,當中六角環狀之結構可結合重金屬,並將細胞內重金屬帶出細胞外,特別是將深部組織中的重金屬溶出至表淺位置,自然也就能更有助排出體外了。這回即彙整「5個香菜的好處」,或許透過進一步的瞭解後,你可能就會更加喜歡香菜唷!
❶神經調理增免疫
富含槲皮素,可有助增強免疫力,在防癌抗炎和保護神經系統上皆有正向貢獻
❷抗氧修護緩衰老
香菜葉含花青素,具有優異抗氧化力,能幫助身體對抗自由基,積極修護細胞,用以預防老化
❸血管順暢保健康
其含有的維他命K,能預防過多的鈣化合物沉積在動脈壁中,進而可有預防血管硬化和心血管疾病之威脅,且有助降低血壓
❹緩解癲癇穩機能
據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醫學院之研究,並刊登在美國生物實驗學學會聯合會期刊FASEB Journal中指出,香菜中的長鏈脂肪酸「十二烯醛」,具有延緩癲癇症狀之保護作用
❺緊緻美肌好靚麗
其維生素C含量豐富,比桃子、梨子和蘋果都更多,且比蕃茄多3倍;而胡蘿蔔素也比蕃茄、菜豆、黃瓜這些蔬果高出10倍。不僅可助身體製造骨膠原,加強細胞間黏合,還可使肌膚緊實透靚;若產生疤痕或傷口時,癒合能力也可更提升效率
#香菜保存法
待挑掉枯黃葉片後,準備一個密封保鮮盒,將香菜洗淨後放入盒中,注入可蓋過香菜的水量,放入冰箱保存,每隔1-2天更換盒內的清水,便能延長香菜一週的保鮮期。或將香菜充分晾乾後用乾淨的紙捲起來後放入冷藏,也可有相似效果
#香菜停看聽
⚠️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之一,芫荽可有助於刺激胰島素分泌來降低血糖水平,因此糖友可於平時食用
⚠️清洗香菜時,先將根部切掉,用流動清水清涮洗過,再以熱水稍燙過後泡冰水,這樣香菜就不會出現軟爛現象
⚠️香菜含有維他命K,其具凝血特性,若有服用抗凝血藥者需避免過量攝取,以免減低藥物作用,而造成身體負擔;若有任何疑慮,食用前務必先行諮詢醫生建議並配合指示
⚠️據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實驗室護理師譚敦慈表示,曾遇過洗腎病人誤信香菜具有排毒功能,所以每天都喝一杯香菜汁,結果喝到心臟麻痺送醫急救之真實案例。而香菜常因使用氮肥栽種,多含有硝酸鹽,鉀離子含量高,大量飲用香菜汁並不恰當,尤其腎友更要小心,建議燙過且適量攝取為宜
⚠️感光食物意指食用後會增加紫外線吸收的量,同時讓皮膚對光變得敏感,一旦經陽光照射,容易使肌膚變黑或產生色斑。常見的感光食物有香菜、九層塔、西洋芹、柑橘類水果等,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任李孟穗表示,一般人吃感光食物,大多當作佐料,除非把這些蔬菜「照三餐當飯吃」,否則少量食用不會對肌膚造成影響;而平時日間養成四季皆防曬的習慣,就能使抵禦光害之防護力更為周全
#同場加映
🔺六大迷人的台式辛香料 https://reurl.cc/EZZGb0
#凱鈞話重點
#5個香菜的好處
亞硝酸胺化學式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所不知道的關於高筋粉的問題
#小麥粉的黏稠度
#關於亞硝酸鹽及硝酸鹽還有氮肥
#環境保護
#開放性大孔洞帶給地球與自己的災難
談這個議題前我要先告訴各位我是一個臉上有長斑的中年婦女.
很久以前在皮膚科當藥師時就有很多患者在我解釋藥的時候問我為什麼不要去把斑用雷射打掉?
雷射打斑不是一次就沒事的. 通常皮膚受傷後就會反黑. 然後再轉白因為修復了. 那整個過程是數個月的. 但是我們亞洲人有很多臉上的斑不是像雀斑一樣一次就可以打乾淨. 很多都是非常深層的斑. 可能需要至少三次的療程....想想看, 一個很重視自己臉上的斑點到去做雷射的治療. 然後一兩年都要掛著奇怪的外觀生活的人. 心理上會不會有甚麼影響呢?
這也不是牙齒矯正. 矯正完就不需要再銀牙示人的. 為甚麼? 因為斑是會再長出來的. 當你打斑打到臉上完全看不到斑時. 某一天它再長出來你絕對會想要再去打掉.
這不是只有顏面問題. 而是一種心態問題了. 有斑你會焦慮沒有斑你也會焦慮. 而皮膚科裡這種心態的患者真的很多. 多到你會覺得他們應該配合去心理治療的程度.
老實說, 雖然我們醫生沒有雷射機台她自己臉上也有斑. 但我們從沒真正想去打掉斑. 縱使有好交情皮膚科診所可以去打掉....
如果不去想那個斑只是想關於皮膚的健康問題. 生活是不是會比較輕鬆愉快呢?
這是最近德國知名部落客Lutz寫的文章.
這位部落客因為本身對麵包非常有熱忱. 應該是堪稱以德文為母語的麵包製作環境中沒有" 證照" 但是非常讓人信服的一位自家烘焙者. 他對於麵包的製作是全面化的. 並沒有單獨鍾情於甚麼樣的麵包. 我當初打掉重練麵包製作的自學老師.
德國的麵包社團中用他的這個文提出這樣的一個對於Open Crumb 討論. 因為大家目前對於英語烘焙環境裡流行的" OPEN CRUMB" 除了孔洞要開放還要巨大的麵包非常地虔誠膜拜. 但絲毫沒有想到為什麼? 版主及Lutz 都感到憂心.
版主在提出這樣的討論版面時還提醒大家要理智. 千萬記得這樣的一個討論串文字或許會延續十年在社團中..... 因為很多人在有這種討論時會出現很多負面情緒的用詞.... ( 我最常聽到的是大孔洞麵包會讓果醬及蜂蜜掉下來...)
就如同Lutz 所說, 當你看到別人的大孔洞麵包照片時一定要想到它們使用的麵粉是11,12,13 或甚至是14% 蛋白質( 麵筋) 含量這個問題. 高蛋白質容易架構那樣的麵包長相.
他提到很多農夫. 為了讓麵粉吸水性佳. 在小麥收成前的前幾周會施灑氮肥. 但因為最近大家都要吸水性強的麵粉. 所以通常會撒" 太多" 而剩下沒被小麥吸收的氮肥就這樣被存留在土壤中. 然後就變成地下水汙染.
"氮"聽起來無害. 它的化學符號就是" N". 當氮肥跑到地下水中去游離時它就是NO 3 叫做硝酸鹽. 為什麼大家知道氮肥過量? 因為水公司在處理地下水成飲用水時必須要把硝酸鹽去除發現硝酸鹽含量已經超過標準值很多倍. 尤其是北德.
分解了硝酸鹽可以得到亞硝酸鹽及氧. 亞硝酸鹽NO2 在腸道裡面跟蛋白質結合後就會形成亞硝胺. 而亞硝胺是確知會致癌的物質.
你知道嗎? 結果並不是關於" 食物鏈" 的問題. 而是" 報應" 問題了. 怎麼栽就有怎麼樣的成果.....
我也參與了討論. 我認為只有一些特定的麵包例如Panettone需要使用到例如Manitoba 這類的小麥粉. 在亞洲. 高筋粉有很多都是另外添加麵筋的.( 注意~ 麵筋的萃取通常都是用便宜的小麥. 高筋小麥粉比起中筋粉還要難取得) 麵筋弱要如何改善? 我最近也做了加入吸水種子, Aquaposa, 洋車前子殼這類的東西去改善. 也得到不錯的成果.
大孔洞不一定需要強力高筋粉去實現.
只用高筋粉的麵包烘焙並不是真的會做麵包.
當你覺得你做麵包離不開高筋麵粉時. 那就表示你根本不會做麵包. 難道不是嗎?
最近我的這個啤酒麵包影片有一個來自新加坡的人給我很多留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Hi8Pr8dxg&lc=UgxqsOLft9k__F-TlZ54AaABAg
我跟他對話到最後發現一件事. 他只認為我的麵包之所以可以做得好一定是因為德國有很多強力高筋粉@@a
大錯特錯啊!
你到德國找看看哪裡有強力高筋粉?
這是一種被制約的心態.
我所追求的是" 蕾絲" 孔洞. 也就是均質. 都有張開的孔洞. 那個樣子的麵包不會是只出現在高筋麵粉中. 你用低筋泡打粉做蛋糕也看得出來那樣的孔洞. 只是高水量需要比較強有力的麵筋去撐出來. 所以比較難完成. 但是. 你看我最近的思佩爾特麵包製作.難道看不出處理麵筋的另一種方式嗎?
在我看來. 總是用強力高筋粉才是偷吃步. 從麵粉本身的條件來處理麵包才是對於麵粉及食材的尊重.
有辦法把中筋麵粉做出高筋粉的孔洞才是會玩麵粉.
#千萬不要讓強力高筋粉制約了你的手感及想像力
https://news.ploetzblog.de/?mailpoet_router&endpoint=view_in_browser&action=view&data=WzI2LDAsMTUxLCI3MDYxYTQiLDI0LDBd&fbclid=IwAR3F9VhlhPCTLv59ks1SwCB8tAgRmthxE6OVWK_X1kEZwkfRVrkDu97vVLk
亞硝酸胺化學式 在 兒科女醫艾蜜莉-歐淑娟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為什麼歐醫師說不能吃零食- part 2】
上一回在【為什麼感冒不能吃零食】的衛教當中提到的第二個理由是『食品添加物超多』。
以台灣而言,法規核可的食品添加物約有800多種,這些添加物有它們的使命,例如:
可以幫助食品長期保存、品質穩定、漂白/維持色澤鮮美、維持香味如剛做好的食物、口感更細緻/Q彈/鮮甜、降低商品製作的成本/加工時間、強化營養、乳化(讓產品不會因久置或晃動而油水分離)、增加稠度、促進發酵、避免氧化……
很多時候食品添加物是 #必需存在的,例如防腐劑可以避免食物腐敗、黴菌滋生,否則我們買回家吃下肚反而有食物中毒的風險!
#醫師觀點
若以健康的角度來看,歐醫師會鼓勵大家盡可能選擇當季、在地的食材來烹調一日的三餐,能夠攝取到較均衡豐富的營養之外,也能避免吃進多數不必要的、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
#安全性
食品添加物都是合法的,那麼真的都是安全無虞的嗎?
如果各位爸爸媽媽上網查詢,一定會看到類似這樣的一句話:「有研究指出,食用色素O色X號可能與氣喘、過敏、兒童的過動症有關。」
也有許多報導都指出「加工肉製品使用的(亞)硝酸鹽有可能在食入體內後轉變成有致癌性的亞硝胺(nitrosamine),因此吃了香腸/培根/火腿/肉鬆可能會致癌!」
先前也有報導踢爆,霜淇淋🍦是化學冰淇淋,成人一天不應該攝取超過一支,兒童🧒更是不建議食用喔⚠️
#參考書目
歐醫師自己在n年前買了一本書,書名是<<恐怖的食品添加物>>,作者是日本人,他原先是一位食品添加物的工作達人,開發出許多「化腐朽為業績」的暢銷商品。
直到有一天,他在自家餐桌上看到一款他開發出來的「敗部復活暢銷肉丸子」,正被他前世的情人津津有味地吃著,猛然一驚,從此決心讓更多社會大眾認識「食品添加物」的真相,開始了另一段人生旅途……
這本書中介紹了一般人的生活中各種常見的加工食品使用了哪些添加物質、有什麼潛在的風險。
最後也提醒了大家,不要把食品添加物視為敵人,因為
「戰後,飲食生活變得如此豐富,我們隨時隨地能得到想吃的東西。我們之所以能夠享受這種『方便』,都要歸功於加工食品的發達。而支持加工食品的,就是食品添加物。」
#所謂添加物就是廚房裡沒有的東西
作者教讀者:『廚房裡沒有的東西、一般人無法想像的東西—那就是食品添加物。 』
依照這個原則去判斷,當我們在選購吃下肚的商品時,花點時間翻到背面去看成分標示,盡可能選擇 沒 有 添 加「廚房裡沒有的東西」的品項,就可以選購到添加物較少的食品。
所以,從今天起養成好習慣、為自己的健康把關吧!
1、 #看標示
養成習慣在購買食品時,手腕一轉,翻到背面看看商品成分有沒有『廚房裡沒有的調味料』、看不懂的化學名詞吧!
鼓勵大家在購買食品時,要避免購買標示不清、資訊過少的產品,因為那通常代表著潛在的食安問題。
2、 #加工度低者優先
例如白米、飯糰,何者加工度低?
新鮮蔬菜、切好洗過的盒裝沙拉,何者是無添加?
3、 #不要貪便宜
便宜必有緣故!
作者舉例,398日圓 vs 298日圓的香腸差別在哪裡?在於降低材料品質、利用添加物製作出相同口感的類似成品!
#延伸閱讀
歐醫師在utube上找到一個簡單易懂的影片介紹,幫助外食的大家可以更生動地秒懂食品的選擇 👉https://yt1.pics.ee/AELJ5
另外,我國食藥署也制定了二十六種常見的食品添加物學名vs俗名對照表,有興趣的人可以查到這個表格。
#最後不得不提的香料
市售食品添加的通常是人工香料,短短兩個字其實背後可能代表了n種化學物質,組合出超過87%模擬食材味道的口味!
冰品、飲料🥤通常加了較多的香料,因為人的味覺在低溫時會不太靈敏,需要更多的香料增添口感、讓消費者喜歡。
餅乾🍪、糖果🍬也會添加較多的香料,因為在製程當中的加熱會讓食材的味道散失,因此會回添人工香料來讓成品色香味俱全、增加賣相。
#看完理解歐醫師為什麼在門診愛囉嗦的人請+1
#擇食保健康
#這時候我會說_天然的尚好
照片:其實我一直覺得⋯⋯女生化妝這回事就好像食物原料經過各種添加物的包裝後,變身成為暢銷商品的過程一樣😂
(這是造型師巧手梳化後的艾蜜莉,可惜額頭上的大紅痘遮不住,拍照只是打光沒有美肌模式,照片只有加框沒有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