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豬隊友環遊世界 第 141 天【亞美尼亞】
日記 134「地圖上不存在的國家」
早上第一站來到 Karahunj,又被稱為亞美尼亞巨石陣。
Karahunj 的意思是「說話的石頭」,
因為史前時代會在石頭上鑽孔,風吹過的時候石頭就會發出聲響。
這個地區一共發現了兩百多塊石頭,
有考古學家認為這裡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觀測站,大大小小的石頭和日出日落、月亮有關;有考古學家認為這裡是一塊墓地;也有考古學家認為這些石頭兼具墓地和舉行天文儀式的場所。
不過可能是因為我們對於「巨石陣」的預期太高了,
實際看來真的沒有那麼壯觀,就是有些奇形怪狀、站立的石頭而已。
(會不會太誠實?看照片吧!)
記得我們這一趟是為了什麼而來的嗎?
距離我們的最終目的地 Stepanakert 還有一百多公里。
昨天搭乘七段便車,前進 240 公里,
究竟今天能不能抵達終點呢?
我們來到高速公路旁,熟練地舉起大拇指。
經過的車不多,看起來有點不妙。
等的時間比昨天更久了一些,
然後我們迎來了可愛的車主一家人,
他們開著廂型車正要去 Goris 購物,
我們就和一對小姊弟一起坐在後座。
我們在 Goris 鎮上下車,很幸運地接上另一輛車,
車主三人的目的地正好是我們也想去的 Tatev。
Wings of Tatev 是金氏世界紀錄最長的雙向不中停纜車,
全長 5.7 公里,搭乘一趟長達 12 分鐘。
來回票價是一人 5000 Dram,大約臺幣 350 元,收入全部用來修復 Tatev 修道院。每半小時一班纜車,但是去程的時候就要決定幾點回程,回程時間只能提早、不能延後。
纜車上會播放景點介紹廣播,
透明車廂外的山坡、房子、蜿蜒的公路,都迷你得像是玩具模型一樣。
纜車的終點 Tatev 修道院建於西元九世紀,
在 14、15 世紀時曾經作為亞美尼亞的大學,
對於科學、哲學、宗教的發展,以及書籍、繪畫的保存具有重要貢獻。
Tatev 修道院由三座教堂,分別是:Saints Paul and Peter、Saint Gregory the Illuminator、Holy Mother of God,以及圖書館、食堂、鐘樓、陵墓以及行政建築等組成,多年來經歷過多次地震坍塌,現在仍然持續在重建中。
離開 Tatev 修道院,我們又搭上第 10 段、第 11 段、第 12 段便車。
第 12 段便車的車主帶我們來到 Artsakh 入境關口。
Artsakh 共和國又叫 Nagorno-Karabakh,納卡共和國。
我們想去的 Stepanakert,就是 Artsakh 的首府。
Artsakh 宣稱自己是獨立國家,但在國際上公認屬於亞塞拜然,甚至我們手機上的 GPS 也顯示我們正在亞塞拜然。但實際上我們只能從亞美尼亞入境 Artsakh,雖然我們在這裡通過了移民官,檢查了護照,也核發了落地簽,但這些手續都比較像是象徵性意義,他們不會在我們的護照上蓋章,簽證也沒有直接貼在護照上。
通過關口,我們正式來到 Artsakh 共和國。
在關口可以看到 Artsakh 和亞美尼亞並列的國旗,
Artsakh 的國旗底色和亞美尼亞國旗一模一樣,只是上面多了象徵階梯的圖形,意思是期望回歸亞美尼亞。
關於 Artsakh 的故事,就等到了 Stepanakert 再跟大家說吧。
第 12 段便車的車主載我們來到 Lachin,這裡是 Artsakh 的一個小城鎮。
我們下車的地方有一間超市,除此之外就看不到任何東西了。
眼看天又快黑了,我們距離 Stepanakert 只剩最後的 50 公里。
如果今天又到不了,可能只能拜託超市店員讓我們睡在超市裡了。
我們站在路邊,把握每一輛經過的車,始勁招手。
天黑得很快,氣溫也降得很快,車卻很少。
我們兩個背著大背包,輪流進超市裡取暖,也輪流出來路邊等車。
「我們不要等了吧。」
「再等一下吧,再試試看。」
一小時過去,我們已經把雪褲、毛衣都從大背包裡拿出來穿上。
氣溫只有兩度,依然沒有一輛車停下。
「我們就等到六點半吧。」
看著空蕩蕩的路的盡頭,偶爾閃過的車燈,
燃起希望又馬上被澆熄的感覺,好久沒有這麼絕望了。
「六點半了,要放棄了嗎?」
「我們再等最後一輛車吧。」
六點 45 分,漆黑的公路遠方亮起車燈,逐漸往我們靠近。
我們舉起拇指,眼睜睜看著那輛車從我們面前呼嘯而過。
說不出的失望。
「好,走吧。」
終於還是放棄了。
我們走進超市詢問附近有沒有能讓我們住宿的地方,超市裡正好有唯一一個會說英文的熱心店員,指引我們超市附近一間民宿的方向。
不幸中的大幸,這裡竟然還有民宿!
今天我們又搭乘了五段便車,前進 80 公里。
距離 Stepanakert 只剩最後的 50 公里。
超市店員說明天早上九點會有開往 Stepanakert 的小巴,
你們猜,我們明天到得了嗎?
2019.12.29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旅行紀錄在 YouTube 頻道:https://reurl.cc/EO5zg
訂閱我們,一起探險!
#亞美尼亞 #armenia #Goris
#豬豬隊友 #PiggyTeammates #ScottandWendy
亞美尼亞國旗 在 萬國郵政 Simon's Stamps Internationa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郵票高加索] 這是亞美尼亞發行的慶祝獨立20週年 (1991-2011) 套票,充滿政治意味:圖右一枚是亞美尼亞國旗、國徽,圖左一枚則是「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國旗、國徽,可見這面國旗基本上是亞美尼亞旗延伸,象徵兩者是未統一的共同體。「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由亞美尼亞人居住,主權理論上屬於阿塞拜疆,兩國為此作戰多年,現在從亞美尼亞,可以直接進入上述共和國,兩地實質上已經連成一體。
亞美尼亞國旗 在 亞美尼亞抗議出現奇怪一幕,揮舞美國和烏克蘭國旗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亞美尼亞 抗議出現奇怪一幕,揮舞美國和烏克蘭 國旗 ,焚燒俄羅斯護照. 499 views · 1 day ago ...more. 兵鉴堂. 42.2K. Subscribe. 42.2K subscribers. 42. ... <看更多>
亞美尼亞國旗 在 盧森堡🇱🇺、匈牙利🇭🇺、愛... - 世界史迷因World History Memes 的推薦與評價
國旗 是三色旗的國家:荷蘭 、德國 、盧森堡 、匈牙利 、愛沙尼亞 、立陶宛 、俄羅斯 、保加利亞 、亞美尼亞 、葉門 、哥倫比亞 、加 ... ... <看更多>
亞美尼亞國旗 在 Re: [情報] 情報數則- 看板Milit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twitter.com/UAWeapons/status/1713884322799747293
一個小有名氣的專門記錄與分析烏俄雙方裝備損失影片的帳號,也因個人因素停止經營
https://twitter.com/bayraktar_1love/status/1713888009269973378
烏克蘭第79空中突擊旅在馬林卡附近摧毀了俄軍一支進攻車隊,沿路散布著被毀或拋棄的
車輛,逃跑的步兵被無人機追殺
https://twitter.com/bayraktar_1love/status/1713835842077176004
烏軍無人機在阿瓦迪夫卡附近,投彈摧毀了兩輛俄軍的2S19自走砲
https://twitter.com/bayraktar_1love/status/1713878422928179561
一名俄軍在阿瓦迪夫卡附近被無人機炸傷後,絕望地使用手榴彈自爆
https://twitter.com/NOELreports/status/1713864163091468539
烏克蘭第28機步旅的FPV神技,直接鑽入建築物並衝向俄軍聚集的角落
https://twitter.com/PStyle0ne1/status/1713920673561674079
在阿瓦迪夫卡附近,多名在路上匍匐前進躲砲火的俄軍被FPV直接命中
https://twitter.com/nexta_tv/status/1713844443072094522
一位烏軍特戰指揮官表示,烏克蘭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曾親自參與一些特戰行動,有次
任務有19名俄軍在被包圍下,被他透過廣播直接勸降
https://twitter.com/Flash_news_ua/status/1713867750194471292
烏克蘭情報總局發言人表示,俄羅斯仍每月持續隱密動員數萬人
https://reurl.cc/RyLMde
波蘭大選目前開票結果已超過7成,右翼執政黨"法律與公正"雖領先(37.3%),但無法過半
且三、四高票的政黨拒絕合作,最後很可能會由親歐盟的中間(含微左和微右)反對黨"公
民聯盟"(目前28.8%)獲得執政權
https://twitter.com/nexta_tv/status/1713912495855882579
亞塞拜然總統伊利哈姆·阿利耶夫走入滅亡的阿爾察赫共和國首都斯捷潘納克特市政廳,
並順便踐踏地上的阿爾察赫共和國國旗
https://twitter.com/NOELreports/status/1713928612267671573
捷克外長表示,即使在以巴衝突爆發之後,幫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入侵仍應是文明世界的
優先事項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41.30.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97466291.A.EC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