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講講海地這個國家,一個我很想再去回去的地方。
對海地的印象,大部分的人都停留在2010年的那個晚上,時間回到1月12日晚上9點,芮氏規模7.0的地震無預警的襲擊了海地,死亡人數超過27萬人,從海地總統府、國會大廈、醫院和監獄,甚至是我們的駐海地大使館也無倖免於難,這是大多數的台灣民眾第一次認識海地這個國家。
當我在2019年3月前往海地時,發生了一個小插曲。還記得在巴拉圭的最後幾天,收到了一封E-mail,署名來自駐海地大使館的秘書,內容一打開就發現秘書詢問我是不是可以把前往海地的行程往後延,或是取消?
當時我心想,為什麼要取消?這是我難得能踏上海地的機會,說什麼也不能放棄!查了查新聞卻發現,海地的政局長年動盪不安,自從2010年的海地大地震之後,重建之路遙遙無期,但仍然阻擋不了我前往海地的念頭,直到出了海地首都太子港(Port-au-Prince)的杜桑·盧維杜爾國際機場(Aéroport international Toussaint-Louverture),看著秘書、使館司機、和一名配有手槍的保鑣三人一行來接我才發現,來這個國家真的是需要點勇氣。
.
海地是全世界開發指數最低的國家,也是美洲唯一一個極度貧窮的國家,2019年的人均GDP是1200美元左右,大約就是一天不能花超過100塊台幣的概念,如果用人類發展指數(HDI)來看海地的話,分數是0.510,在全世界190個國家排名第170名。(台灣的HDI是0.916)
.
天災和人禍,很多原因讓海地成為了現在的海地,但其實在19世紀初期海地曾有一段輝煌的歷史,今天的主角—海地20古德,頒布憲法200週年紀念鈔,正是見證這段歷史的好教材。
.
世上第一個非裔黑人主導,奴隸起義建國的國家是誰?是海地
加勒比海地區第一個獨立的國家是誰?也是海地
原來海地就是曾經的老大哥啊!引領加勒比海地區的黑人獨立運動,今天就好好的來來這段過去。
首先看到鈔票的正面,是一位以新古典主義畫風呈現的黑人將軍—Toussaint Louverture,他可是在海地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看看首都太子港的機場以他來命名就知道,但他究竟是誰?
.
簡單來說他其實就是海地的孫中山、偉大的國父,帶領人民抵抗法國的統治與破壞。
1492年,哥倫布的遠征之旅來到了加勒比海地區,他第一塊陸地就是這裡,現今的海地和多明尼加共和國,當時哥倫布命名這塊島為西班牙之島,以榮耀祖國的西班牙女王。
經過了西班牙人將近200年的統治,這時候法國人也忍不住開始覬覦這塊物產豐饒、鳥語花香的化外之地,兩國打了又打打了又打,直到1697年西班牙戰敗戰敗,把西班牙島一分為山,法國取得左邊的三分之一,命名為聖多明哥(Saint-Dominque),也就是現在的海地,西班牙則保有右邊的三分之二,也就是現在的多明尼加共和國。從此以後兩國分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喔對,至少外來殖民者是這樣沒錯。
.
從西班牙手中豪奪過來的土地,成為了法國人的海外農場,這時候需要大量的人力怎麼辦?島上的印第安人早就因哥倫布帶來的天花傳染病死光了,看來看去只能從黑暗大陸那邊調派人力過來了。
海地不但是歐洲人從非洲最早輸入黑奴的地方,也是歐洲人中轉飛奴到美洲最多和最集中的地方,根據當時的文獻記載,每年都有超過3萬人左右,而在海地工作的黑奴最高數量則是超過了80萬,由此可見由非洲引進黑人對於法過人來說,在當時是多麼重要的一項貿易活動。
.
也就因為這樣,海地這個只有台灣四分之三面積大的小島成為了法國海外最值錢的殖民地,棉花、咖啡、菸草和甘蔗,只要種什麼就賺什麼。生活在「加勒比海明珠」上的法國人生活豐衣足食,但有一群人漸漸開始不滿,隨著時間演進,他們實在是忍不住了。
.
要知道當時的法國人對待這些來自非洲的黑奴是非常殘忍的,每天工時超過18個小時不說(這也說明了為何需要如此大量的黑人勞工),農場主不高興隨便給黑奴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就可以隨便處死,看是要放狗咬死或是浸豬籠都可以,只要我想要我開心有什麼不可以?
這也難怪人家會忍不住,再加上18世紀末期有兩件國際大事加速的黑奴的覺醒:
一是1775年的美國獨立戰爭和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這兩件事情間接告訴了大家,「欸雖然我們是殖民地,但還是可以獨立的喔!」「欸你們國家自己都宣布了人權宣言,宣佈人與人生來是自由的,在權利方面是平等的。』,那應該也要比照辦理吧?」
也就因為這樣,在1791年開始有黑奴組織暴動,奮起抵抗沒良心的法國殖民者,而帶領他們的就是杜桑·盧維杜爾(Toussaint Louverture),揭開了海地獨立戰爭的序幕,而也就因為這一聲槍響,海地也成為了拉丁美洲最早爭取獨立的國家,沒有之一。
.
在接下來的10年間,杜桑將軍左打法國,右退英國和西班牙(這兩個國家負責趁虛而入,看有沒有機會坐享漁翁之利,結果被打得落花留水哈哈),總算在1801年收復了整個海地地區,並在同年的6月,海地正式宣布自治,並頒布憲法,憲法明確規定廢除奴隸製度,所有人不分人種、膚色一律平等,享受自由的公民權,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貿易自由等等。
.
這部憲法哪裡可看得到,鈔票正面的灰色部分可以,而且是採凸板印刷,除了可以摸得到憲法文本的圖案,另一邊還可以看到200年紀念的戳記。
至於鈔票背面是什麼呢?一樣是憲法文本,如果拿放大鏡看會發現條文印刷得清清楚楚,如果有人懂法文的話在告訴我上面寫的是否真的為法律條文囉~
.
其實海地也跟當時如日中天的拿破崙有另外一個小插曲。
要不是1802年拿破崙取得了第一共和終身執政,忙著在法國稱帝,他還真有可能會親自帶著軍隊來平定海地的革命,很可惜命運就這樣交錯,拿破崙最終命令他的妹婿黎克勒(Charles Leclerc)代為遠征海地。
.
最後法國軍隊再次輸給了熟知地形的海地革命軍,在一次的談判中,杜桑將軍因落入法君圈套而遭到俘虜,有人記錄下杜桑將軍在被俘虜之前最後的精神喊話:
.
「我此行必定凶多吉少,若法國侵略者背信棄義加害于我,請大家不要悲傷,要用更加堅強的鐵拳,以更加沉重的打擊徹底擊潰敵人。」
.
1803年4月,海地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還沒來得及見證海地的獨立,就這樣病死於監牢當中。
1804年1月1日,海地正式獨立,並將這塊土地的名字恢復成當年印第安人的傳統名稱--「海地 Haiti」,也就是「多山的地方」。
.
其實現在流通的海地鈔票,都跟這段獨立戰爭史脫離不了關係,等以後都會一一介紹給大家的嘿嘿~
.
每次都越打越長,這個鈔票小教室就是想讓大家更認識世界各國的文化,所以一定要搭配實體鈔票才會更有感覺~
按照慣例一樣來抽獎哈哈
這次的獎品就是【一張海地20古德,頒布憲法200週年紀念鈔】!!!
只要在下面留言 留什麼都可以
就有機會得到~~~
.
時間只到2021/02/28 晚上7點!!!
#融融鈔票小教室
#融融歷險記
#如果反應熱烈再來加碼
人類發展指數hdi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臺灣政府自己計算HDI,2018年數據是0.911
(緊追 韓國 之後,勝過 法國 之前)
2019年前40名HDI國家或地區
#人類發展指數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上個月(2020年12月15日)發布《2020年人類發展報告》(2019年HDI數據),報告涵蓋了189個國家或地區,包括香港和巴勒斯坦國。最新報告中並未統計北韓、摩納哥、諾魯、聖馬利諾、索馬利亞、吐瓦魯、梵蒂岡、台灣、澳門、波多黎各、美屬維京群島等
這些國家或地區也按照人類發展指數進行分類,分為極高(0.8及以上)、高(0.799~0.7)、中(0.699~0.550)、低(0.549及以下)四個組別。
HDI計算根據:預期壽命、成人識字率、人均GNI
資料來源:
http://hdr.undp.org/en/content/latest-human-development-index-ranking
人類發展指數hdi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 #考題中的政治學 #性別平權指標大補帖 〕
▌公民與社會第32題
今年指考公民科第32-34題也是題組,題幹提到某國 GDP 、平均所得和勞動參與率持續提升,而失業率創新低。
但在經濟數據亮眼的同時,該國民間倡議組織也公布兩項統計數據批評政府的施政報告缺乏性別主流化觀點:
❶ 生育率持續下降而女性在婚後退出勞動市場以承擔家庭照顧工作的比例正逐年攀升。
❷ 雙薪家庭夫妻分攤家務勞動時間的比例,有男性下降而女性上升的情形。
32題詢問「數據顯示女性對 GDP 之貢獻程度並未妥當呈現出來,其理由是 GDP在計算時並未包含下列何者?」
正確答案為 (D) 選項:「非市場交易之產出」
這題考的重點是許多經濟指標無法完整反映性別在經濟數據上的差異,也未能將非市場交易之產出(例如家務勞動計算進對經濟的貢獻)。
為了回應這樣的缺失,近年開始出現許多指數提供給我們不同於以往的觀察視野。
於是今天「考題中的政治學」就要帶各位壯士們一窺現在有那些常見的性別平權指數可供我們參考!
▌常見的性別平權指數
為了更加清楚統整世界各國性別平等落實與否的情況和資訊,許多組織都有推出各式各樣的指數來做為性平衡量的參考。
其中較為著名的指標包含以下三個,分別是:
❶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的人類發展指數(HDI)
❷ 性別不平等指數(GII)
❸ 世界經濟論壇(WEF)所公布的性別差距指數(GGI)。
▌人類發展指數(HDI)
人類發展指數由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所公布。
推出的緣由是因為UNDP認為經濟指標雖和國家的發展密不可分,但並非是唯一的指標,應該用更全面的標準來衡量。
因此選取了健康(平均餘命)、教育(平均受教育年數、預期受教育年數)及經濟(購買力平價的人均 GNI )三大領域綜合而成人類發展指數。
數值介於 0 至 1 之間,愈趨近於 1 表示社會經濟發展程度愈高。
▌性別不平等指數(GII)
由於 UNDP 認為性別不平等是阻礙人類發展的主因之一,因此在 2010 年公布 GII 來衡量發展成就在兩性之間的分配差異。
和 HDI 指數很大的不同之處在於 GII 計算上排除「所得水準」的考量,因此國家的經濟發展程度未必會與 GII 指數有絕對關聯。
GII 指數由三面向五指標編製而成:
❶ 生殖健康(孕產婦死亡率、未成年生育率)
❷ 賦權(國會議員女性比率、25歲以上受過中等教育以上之人口比率)
❸ 勞動市場參與(15歲以上之勞動力參與率)
數值介於 0 至 1 之間,愈趨近於 0 表示性別愈平等。
▌性別差距指數(GGI)
和前述提到的兩個指數不同,性別差距指數是由世界經濟論壇(WEF)所公布,著重衡量各國兩性在社會資源分配與取得機會之差異程度。
涵蓋四面向:
❶ 經濟參與和機會(勞動力參與率女男比例、薪資公平性、主管階級與專技人員女男比例)
❷ 教育程度(成人識字率女男比例、各級教育在學率女男比例)
❸ 政治賦權(國會議員和部會首長女男比例、總統任職年數女男比例)
❹ 健康與生存(健康平均餘命女男比例、出生嬰兒女男比例)
數值介於 0 至 1 之間,愈接近 1 表示兩性落差愈小。
▌比較
具體舉台灣和鄰近的日本跟韓國比較,三國中人均收入最高的是世界排名17的日本(41340美元)、其次為26名的韓國(30600美元),最後才是台灣(25360美元),位列第30名。
HDI 指數的部分,日本世界第19名0.915、第21名的台灣以0.911超越第23名0.906的韓國。
可以看出來在 HDI 的指標下,雖然整體排名情況與人均 GNI 相似,但因為還加入了健康與教育的指標,因此台灣和日韓兩國的差異並不如人均 GNI 巨大,甚至還能夠超越韓國。
GII 與 GGI 上的則差距更為顯著,由於指標不著重各國的經濟水準,因此台灣在兩項指標均優於日韓。
GII 表現為全球第九,勝過第11名的韓國和24名的日本。GGI 上的差異更是驚人,在台灣以0.746取得第29名時,日韓都在百名開外,尤其日本甚至只位列122名。
由此可見,純然的經濟數據的確如同考題所述,無法完整反映出性別的差異。
▌思考
綜觀各項指標,可以發現經濟發展的程度高低未必和性別平等落實與否的程度完全相同,從台灣和日韓的對比就很明顯可以看出。
不過雖然台灣在性別平等上的表現,就各指標來說比日韓還要來得好,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不過這並不代表我們已經足夠平等。
根據主計處2016年的統計,台灣女性平均每日花在家務勞動是3.88小時,其配偶或同居男性卻僅為1.13小時。
雖然台灣女性勞動參與率已經超過50%,但因結婚跟生育退出職場的比例依舊居高不下,職場為女性設下的玻璃天花板依然存在,需要我們持續致力於落實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