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你評電影】《夢想之地》韓國移民追尋美國夢的療癒旅程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XNokV7Aa93k
▶ 收聽PODCAST聲音: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nx4xe9cus98088434yhcp6o/platforms
.
歡迎收看/收聽【梗你評電影】單元,我們每個禮拜透過討論的方式來解析、評論電影的優缺點,讓你看電影更有梗!
這次【梗你評電影】要來評的電影是《夢想之地》;這部電影在本屆奧斯卡金像獎上入圍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史帝芬元)、最佳女配角(尹汝貞)、最佳導演(鄭李爍)、最佳原創配樂、最佳原創劇本等六項大獎;故事描述1980年代的韓國移民,從美國加州移居到阿肯色州鄉下準備開啟新的生活。父親雅各打算在新家旁的空地種植韓國農作物,期待開拓自己的農產品事業,卻沒想到接二連三遇到了不少麻煩事。從韓國遠道而來的外婆加入了這個家庭之後,家中成員彼此的摩擦越來越多;他們該如何找尋家庭美好的樣貌?找到那當初美好的模樣呢?
《夢想之地》在2020年2月26日於日舞影展上首映後,便被不少影評人推崇,更成為今年A24(發行)以及Plan B(製片)主推的作品之一;進入獎季之後橫掃了多項電影獎、影評人協會獎項;片中飾演外婆的尹汝貞,更是在橫掃各大獎季中的女配角獎,演技表現令觀眾印象深刻。
有趣的是,《夢想之地》是導演鄭李爍在仁川猶他大學亞洲校區擔任教師不久時的創作,他以自己童年在阿肯色州農場的經歷撰寫劇本;最初鄭李爍以英文撰寫劇本,片中的韓文對白是他以英文直譯,並透過討論後由專業人士翻譯成口語化的韓語。《夢想之地》是否能夠延續上一屆奧斯卡大熱門作品《寄生上流》的韓流風潮,順利在本屆奧斯卡獎上再度奪下榮光?值得大家關注!
不管你對這部電影的評價是好是壞,都歡迎你一同來與我們討論唷!
你也有看過《夢想之地》了嗎?
你對這部電影有什麼想法呢?
都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電影 #影評 #夢想之地 #movie #review #filmcritics #minari #史帝芬元 #尹汝貞 #奧斯卡 #最佳影片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資訊或線上線下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本頻道為提供觀眾們更好的觀看環境,並無開啟廣告營利
想要贊助我們持續創作,可透過以下管道直接贊助:
📣 XXY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XXY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0:00 開場引言 00:08:07 基本評分(無雷) 00:18:26 劇情討論(有雷) 00:46:50 推薦的族群 【梗你評電影】《夢想之地》韓國移民追尋美國夢的療癒旅程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XNokV7Aa93k ▶ 收聽PODCA...
今川農場評價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抱著咱的夢,來轉|2020返鄉投票列車:嘉義站】圖文 By 臺大學生會 NTUSA
▍嘉義站:在那整片盛開杜鵑的地方 Lalaksu,Uyongu Yatauyungana
傳說,在族人到這開墾以前,一眼望去整片是盛開的野杜鵑。野杜鵑,用鄒族的話來講叫做「Laksu」;這片土地的名字叫做「Lalaksu」,就是「好多好多野杜鵑」的意思。Lalaksu是阿里山山脈東北端山腳下,鄒族特富野社群中Yatauyungana家族的傳統耕地。在1908年,一個鄒族的孩子在這個家族中誕生,他的名字叫做Uyongu Yatauyungana(中文音譯:吾雍·雅達烏猶卡那)。
他是高一生。他一生中改過兩次名,第一次是在就讀小學校時——他的父親因協助日人「討伐」布農族有功而擔任警職,卻在後來爆破捕魚時意外去世,他因此被日本人收養照顧,並在他們的有意栽培下改名為「矢多一生」,「一生」之意為鄒族第一位接受高等學校教育的學生。
完成學業後,矢多一生在1930年進入警務體系擔任巡查、並回到阿里山達邦教育所任教,還要帶領族人發展農業。為了讓「皇民化政策」能深入部落、貫徹執行,日本人透過現代化的教育使矢多一生成為高砂族「先覺者」,取代鄒族「氏族社會」的傳統領導者。而這深深影響了矢多一生在戰後的命運。
日本二戰戰敗後,台灣迎來新的統治者。對於在平地的漢人而言,或許原先期待著回到偉大祖國的懷抱、期待著終於能不受「異族」統治而能擴大的參政權。但對於原住民而言,這個陌生的政權會帶來什麼呢?
1945年,矢多一生取代了傳統領袖代表鄒族與新政府交涉,並授命擔任「吳鳳鄉」鄉長,這時他的名字改喚做「高一生」。這個新來的中華民國政權揮舞著「三民主義」的旗幟,其中提到的「民族平等」讓不少原住民菁英燃起希望。高一生開始推展「高山自治縣」的理想,並擘劃「新美農場」作為族人自主營收產業核心。「高山自治」的理念係延續1935年總督府主辦的「高砂族青年團幹部懇談會」,台灣各地原住民透過彼此共通的日語交流,逐漸萌發「我群」的共同想像。
然而,新政權對這「外族」的自治理念抱持警戒與不信任⋯⋯
1947年,查緝私煙所引爆的二二八事件在全台各地爆發開來,嘉義為當時全島衝突最激烈的地區。因著平地漢人仕紳得請求,作為鄉長的高一生派湯守仁率領鄒族青年下山協助維持市區治安,同時與水上機場的政府軍對峙。這時高一生也將正在避難的台南縣縣長袁國欽(當時的嘉義屬於台南縣管轄)接往山上保護。同年四月,高一生與安猛川共同署名的〈案內狀〉(類似通知書)即為召集台灣各地原住民代表在4月10日前往霧社開會,其中訴說著原住民作為台灣的主人翁卻被侮蔑為藩人,卻還受人利用、成為犧牲者,而盼望著原住民族能一致團結、和平交涉,使此刻來臨的民主精神能讓原住民獲得真正的自治,除了高山區與警察局仍隸屬於政府,其餘一切由原住民自主自治。
這樣的內容被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斥為「圖謀反叛」,派人維護治安也被認為是叛徒與政府軍作戰,而保護袁國欽的行為被認為打著「事成可邀功,事敗則殺之」的主意。同年,高一生等人因此而辦理自首、請求自新。對於國民政府而言,原住民族是極陌生的一個群體,若貿然對領導者展開行動,可能導致整個原住民群體反抗。
真正動手,是在1952年六月,保安司令部研擬出一套「高一生等貪汙案行動辦法」,包含了誘捕辦法、鄉長代理人選、宣傳內容等。當時的宣傳內容指控高一生貪污、侵占公款、佔用政府提供給鄉民的各種物資等等,說「現在高一生和他不法的部屬們的罪行,已被本鄉大多數公平正直的同胞揭穿和檢舉,他們的作惡罪行都有了充分確鑿的證據......」。同年九月,包括高一生等鄒族菁英受誘騙下山,於竹崎車站遭到逮捕。
那些未審先判的罪名目的就是要將高一生塑造成族人的敵人,使之受到唾棄、孤立無援,同時也能避免逮捕原住民的領導者後導致群起反抗。然而,事實上以高一生被指控的貪汙罪名之一的「侵占肥料棉布生產貨款等換穀」為例,就有一份1954年4月17日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檢察官對此作出「不起訴處分」的公文抄本,同樣這天諷刺的正是高一生被執行死刑的日子。而保安司令部嘉義山地治安指揮所「貼心的」為避免刺激山胞情緒,囑咐達邦分駐所警員勿將不起訴書送達,並要將原件退還嘉義地檢處。
解嚴之後,當年發生的事開始能被談論,然而高英傑在《政治與文藝交纏的生命:高山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傳記》的序文寫下:「專制體制的汙衊和宣傳是可怕而有效的,從此負面評價充斥部落直到今仍無法消散。」當時推動高山自治的菁英遭到統治者的污衊、抹黑,使得高一生被傳說為高山惡霸、其子女也受到外界許多羞辱。與此同時,當年許多鄒族菁英遭逮捕之後,其家庭中的女性被強迫嫁給外省人,就好像當人質一樣。受害者的家人與「他們」結婚了、成為家人了,如何能去談論二二八與白色恐怖呢?
在現在「民主化了」的中華民國,部分白色恐怖下的罪名被平反,包含高一生等人在當時推動的高山自治被政府視為「圖謀叛亂」。然而如今我們何時能、如何能還給原住民族屬於他們的「民主」?如何能畫出一條「回家的路」?當年在獄中指甲被拔掉的Uyongu Yatauyungana,猶掛念著族人與山川土地,寫下〈杜鵑山〉一曲:
「totalʉ'i i'o hcuyu ne yonhuci lalaksu 杜鵑山就在南方,
micunana nano yʉn'u miocuso nac'o 正是紅葉漫天的時候了吧?
niya oyonghuasi lau nano taecinha 那座令人思念的山林,
mi'us'nu 'ita hcuyu tngisi ta zomʉ tngisi ta zomʉ 這時烏鴉也飛回舊巢了吧!」
(節錄〈杜鵑山〉,高英傑譯)
▍列車資訊
#購票網址:https://reurl.cc/oDAvO5
#發車時間:
東線-2020/01/10 台北車站 18:22
西線-2020/01/10 台北車站 18:46
#各站停靠時間:
https://ppt.cc/ftbOGx
#各站票價:見購票頁面
2019/12/12-2020/01/03
第二階段購票,開放所有民眾購買。
#學生低收入戶憑證明免費
#學生中低收入戶憑證明半價
-\-\-\-\-\-\-\-\-\-\-\-\-\-\-\-\-\-\-\-\-\-\-\-\-\-\-\-\
#0111回家投票 #LetsWin2020
#2020宜蘭立委候選人比一比
之一:https://reurl.cc/xDkqrN
之二:https://reurl.cc/vn8NNA
之三:https://reurl.cc/e57N1W
#2020宜蘭立委候選人議題表態
之一:https://reurl.cc/K6LYly
之二:https://reurl.cc/4gMLLj
今川農場評價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抱著咱的夢,來轉|2020返鄉投票列車:嘉義站】圖文 By 臺大學生會 NTUSA
▍嘉義站:在那整片盛開杜鵑的地方 Lalaksu,Uyongu Yatauyungana
傳說,在族人到這開墾以前,一眼望去整片是盛開的野杜鵑。野杜鵑,用鄒族的話來講叫做「Laksu」;這片土地的名字叫做「Lalaksu」,就是「好多好多野杜鵑」的意思。Lalaksu是阿里山山脈東北端山腳下,鄒族特富野社群中Yatauyungana家族的傳統耕地。在1908年,一個鄒族的孩子在這個家族中誕生,他的名字叫做Uyongu Yatauyungana(中文音譯:吾雍·雅達烏猶卡那)。
他是高一生。他一生中改過兩次名,第一次是在就讀小學校時——他的父親因協助日人「討伐」布農族有功而擔任警職,卻在後來爆破捕魚時意外去世,他因此被日本人收養照顧,並在他們的有意栽培下改名為「矢多一生」,「一生」之意為鄒族第一位接受高等學校教育的學生。
完成學業後,矢多一生在1930年進入警務體系擔任巡查、並回到阿里山達邦教育所任教,還要帶領族人發展農業。為了讓「皇民化政策」能深入部落、貫徹執行,日本人透過現代化的教育使矢多一生成為高砂族「先覺者」,取代鄒族「氏族社會」的傳統領導者。而這深深影響了矢多一生在戰後的命運。
日本二戰戰敗後,台灣迎來新的統治者。對於在平地的漢人而言,或許原先期待著回到偉大祖國的懷抱、期待著終於能不受「異族」統治而能擴大的參政權。但對於原住民而言,這個陌生的政權會帶來什麼呢?
1945年,矢多一生取代了傳統領袖代表鄒族與新政府交涉,並授命擔任「吳鳳鄉」鄉長,這時他的名字改喚做「高一生」。這個新來的中華民國政權揮舞著「三民主義」的旗幟,其中提到的「民族平等」讓不少原住民菁英燃起希望。高一生開始推展「高山自治縣」的理想,並擘劃「新美農場」作為族人自主營收產業核心。「高山自治」的理念係延續1935年總督府主辦的「高砂族青年團幹部懇談會」,台灣各地原住民透過彼此共通的日語交流,逐漸萌發「我群」的共同想像。
然而,新政權對這「外族」的自治理念抱持警戒與不信任⋯⋯
1947年,查緝私煙所引爆的二二八事件在全台各地爆發開來,嘉義為當時全島衝突最激烈的地區。因著平地漢人仕紳得請求,作為鄉長的高一生派湯守仁率領鄒族青年下山協助維持市區治安,同時與水上機場的政府軍對峙。這時高一生也將正在避難的台南縣縣長袁國欽(當時的嘉義屬於台南縣管轄)接往山上保護。同年四月,高一生與安猛川共同署名的〈案內狀〉(類似通知書)即為召集台灣各地原住民代表在4月10日前往霧社開會,其中訴說著原住民作為台灣的主人翁卻被侮蔑為藩人,卻還受人利用、成為犧牲者,而盼望著原住民族能一致團結、和平交涉,使此刻來臨的民主精神能讓原住民獲得真正的自治,除了高山區與警察局仍隸屬於政府,其餘一切由原住民自主自治。
這樣的內容被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斥為「圖謀反叛」,派人維護治安也被認為是叛徒與政府軍作戰,而保護袁國欽的行為被認為打著「事成可邀功,事敗則殺之」的主意。同年,高一生等人因此而辦理自首、請求自新。對於國民政府而言,原住民族是極陌生的一個群體,若貿然對領導者展開行動,可能導致整個原住民群體反抗。
真正動手,是在1952年六月,保安司令部研擬出一套「高一生等貪汙案行動辦法」,包含了誘捕辦法、鄉長代理人選、宣傳內容等。當時的宣傳內容指控高一生貪污、侵占公款、佔用政府提供給鄉民的各種物資等等,說「現在高一生和他不法的部屬們的罪行,已被本鄉大多數公平正直的同胞揭穿和檢舉,他們的作惡罪行都有了充分確鑿的證據......」。同年九月,包括高一生等鄒族菁英受誘騙下山,於竹崎車站遭到逮捕。
那些未審先判的罪名目的就是要將高一生塑造成族人的敵人,使之受到唾棄、孤立無援,同時也能避免逮捕原住民的領導者後導致群起反抗。然而,事實上以高一生被指控的貪汙罪名之一的「侵占肥料棉布生產貨款等換穀」為例,就有一份1954年4月17日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檢察官對此作出「不起訴處分」的公文抄本,同樣這天諷刺的正是高一生被執行死刑的日子。而保安司令部嘉義山地治安指揮所「貼心的」為避免刺激山胞情緒,囑咐達邦分駐所警員勿將不起訴書送達,並要將原件退還嘉義地檢處。
解嚴之後,當年發生的事開始能被談論,然而高英傑在《政治與文藝交纏的生命:高山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傳記》的序文寫下:「專制體制的汙衊和宣傳是可怕而有效的,從此負面評價充斥部落直到今仍無法消散。」當時推動高山自治的菁英遭到統治者的污衊、抹黑,使得高一生被傳說為高山惡霸、其子女也受到外界許多羞辱。與此同時,當年許多鄒族菁英遭逮捕之後,其家庭中的女性被強迫嫁給外省人,就好像當人質一樣。受害者的家人與「他們」結婚了、成為家人了,如何能去談論二二八與白色恐怖呢?
在現在「民主化了」的中華民國,部分白色恐怖下的罪名被平反,包含高一生等人在當時推動的高山自治被政府視為「圖謀叛亂」。然而如今我們何時能、如何能還給原住民族屬於他們的「民主」?如何能畫出一條「回家的路」?當年在獄中指甲被拔掉的Uyongu Yatauyungana,猶掛念著族人與山川土地,寫下〈杜鵑山〉一曲:
「totalʉ'i i'o hcuyu ne yonhuci lalaksu 杜鵑山就在南方,
micunana nano yʉn'u miocuso nac'o 正是紅葉漫天的時候了吧?
niya oyonghuasi lau nano taecinha 那座令人思念的山林,
mi'us'nu 'ita hcuyu tngisi ta zomʉ tngisi ta zomʉ 這時烏鴉也飛回舊巢了吧!」
(節錄〈杜鵑山〉,高英傑譯)
▍列車資訊
#購票網址:https://reurl.cc/oDAvO5
#發車時間:
東線-2020/01/10 台北車站 18:22
西線-2020/01/10 台北車站 18:46
#各站停靠時間:
https://ppt.cc/ftbOGx
#各站票價:見購票頁面
2019/12/12-2020/01/03
第二階段購票,開放所有民眾購買。
#學生低收入戶憑證明免費
#學生中低收入戶憑證明半價
----------------------------
#0111回家投票 #LetsWin2020
#2020宜蘭立委候選人比一比
之一:https://reurl.cc/xDkqrN
之二:https://reurl.cc/vn8NNA
之三:https://reurl.cc/e57N1W
#2020宜蘭立委候選人議題表態
之一:https://reurl.cc/K6LYly
之二:https://reurl.cc/4gMLLj
今川農場評價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00:00:00 開場引言
00:08:07 基本評分(無雷)
00:18:26 劇情討論(有雷)
00:46:50 推薦的族群
【梗你評電影】《夢想之地》韓國移民追尋美國夢的療癒旅程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XNokV7Aa93k
▶ 收聽PODCAST聲音: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nx4xe9cus98088434yhcp6o/platforms
.
歡迎收看/收聽【梗你評電影】單元,我們每個禮拜透過討論的方式來解析、評論電影的優缺點,讓你看電影更有梗!
這次【梗你評電影】要來評的電影是《夢想之地》;這部電影在本屆奧斯卡金像獎上入圍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史帝芬元)、最佳女配角(尹汝貞)、最佳導演(鄭李爍)、最佳原創配樂、最佳原創劇本等六項大獎;故事描述1980年代的韓國移民,從美國加州移居到阿肯色州鄉下準備開啟新的生活。父親雅各打算在新家旁的空地種植韓國農作物,期待開拓自己的農產品事業,卻沒想到接二連三遇到了不少麻煩事。從韓國遠道而來的外婆加入了這個家庭之後,家中成員彼此的摩擦越來越多;他們該如何找尋家庭美好的樣貌?找到那當初美好的模樣呢?
《夢想之地》在2020年2月26日於日舞影展上首映後,便被不少影評人推崇,更成為今年A24(發行)以及Plan B(製片)主推的作品之一;進入獎季之後橫掃了多項電影獎、影評人協會獎項;片中飾演外婆的尹汝貞,更是在橫掃各大獎季中的女配角獎,演技表現令觀眾印象深刻。
有趣的是,《夢想之地》是導演鄭李爍在仁川猶他大學亞洲校區擔任教師不久時的創作,他以自己童年在阿肯色州農場的經歷撰寫劇本;最初鄭李爍以英文撰寫劇本,片中的韓文對白是他以英文直譯,並透過討論後由專業人士翻譯成口語化的韓語。《夢想之地》是否能夠延續上一屆奧斯卡大熱門作品《寄生上流》的韓流風潮,順利在本屆奧斯卡獎上再度奪下榮光?值得大家關注!
不管你對這部電影的評價是好是壞,都歡迎你一同來與我們討論唷!
你也有看過《夢想之地》了嗎?
你對這部電影有什麼想法呢?
都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電影 #影評 #夢想之地 #movie #review #filmcritics #minari #史帝芬元 #尹汝貞 #奧斯卡 #最佳影片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資訊或線上線下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本頻道為提供觀眾們更好的觀看環境,並無開啟廣告營利
想要贊助我們持續創作,可透過以下管道直接贊助:
📣 XXY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XXY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NokV7Aa93k/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nueclD1diVI8Ahau7C8i4ciDf-A)
今川農場評價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日本咖喱 #日本廚房 #日本咖喱歷史
講述日本咖喱發展歷史,日本咖喱跟印度、泰國、馬來西亞有什麼分別,介紹日本調味料,S&B 紅色特大罐裝咖喱粉,價錢、特色、容量、保存方法等等,咖喱種的薑黃素對人體的益處。
自1853年黑船來航開始,日本的鎖國體制已經事實上不復存在,而橫濱周邊地區也開始居住了為數甚多的歐美人,日本人也隨之得到了更多機會接觸西洋飲食文化,當中英國食品公司克羅斯和布萊克威爾(英語:Crosse & Blackwell,簡稱C&B)生產的咖喱粉便隨着明治維新登陸了日本。
咖喱最初在1772年左右自英屬印度傳入英國,其後一本在1861年出版、在當時廣為流行的食譜《家庭管理》(Household Management)開始鼓勵人們到店鋪選購咖喱粉,而非自己製作,藉此把咖喱的烹調時間大幅減少,並借蘋果和麵粉添加甜味和濃稠度。這種英式咖喱日後成為了現今日本咖喱的基礎,而咖喱在登陸日本時也被視為歐洲料理多於印度料理。故此,日式咖喱並非直接以印度咖喱為基礎,而是發展自已被西洋飲食文化薰陶過的歐陸式咖喱。
第一名接觸咖喱飯的日本人是山川健次郎。山川在赴美留學的船上首次接觸到咖喱飯,但據井上宏生著的《為甚麼日本人會喜歡咖喱飯呢》(日本人はカレーライスがなぜ好きなのか)一書提及,山川當時只吃掉了蓋在咖喱下的白飯。
最早的日語咖喱食譜出現於1872年、由敬學堂主人撰寫的《西洋料理指南》,當中舉出了的材料包括「蔥、薑、蒜、牛油、蝦、鯛魚、蠔、雞肉、蛙、小麥粉和咖喱粉」。由於食譜中包括了蛙作為材料,飲食研究家小菅桂子推測這種咖喱可能混入了法國料理的元素,不過這種做法並未在日本普及。較為普及的是同年由仮名垣魯文編纂的《西洋料理通》,其咖喱食譜列出了牛肉、雞肉、蔥、蘋果、小麥粉、柚子和咖喱粉等材料。
開辦札幌農業學校的威廉·史密斯·克拉克博士
1860年,福澤諭吉出版的《增訂華英通語》首先將咖喱翻譯為「コルリ Koruri ?」。1872年,當年受聘於北海道開拓使東京事務所的美國人霍勒斯·卡普隆獲提供的午膳包括咖喱飯。據北海道立文書館報《赤煉瓦》的記述,當時咖喱飯的名稱為「タイスカレイ Taisu Karei ?」。1873年,舊日本陸軍幼年學校開始逢星期六向學生供應咖喱飯作為午膳,但當時的名稱則未有記載。其後威廉·史密斯·克拉克在1876年於札幌開辦農業學校時,大力推動以小麥為主導的膳食,希望改善日本人因以米飯為主食而身體貧弱的問題,故鼓勵學生進食麵包等西洋食物,限制學生不得進食米飯,但咖喱飯則不受此限,當時咖喱飯的名字則被稱為「らいすかれい Raisu Karei ?」(「飯咖喱」,Rice Curry)。現今日式咖喱飯的片假名名稱「カレーライス Kare Raisu ?」(「咖喱飯」,Curry Rice)的起源則有數種說法,有指是1877年開張的法國料理店米津凮月堂首先採用[8],也有指是帝國飯店最早使用,但實際情況已難以考究。
早期「飯咖喱」和「咖喱飯」兩種稱呼均有被使用,而據S&B食品的介紹,兩者有着微妙的差別:「飯咖喱」多指飯和咖喱汁盛載在同一個器皿中進食的食法,而「咖喱飯」則指把飯和咖喱汁分開不同器皿進食的食法。然而在一般家庭,咖喱與飯往往只會一起盛載在同一個器皿中,但卻越來越多人稱呼其為「咖喱飯」,「咖喱飯」的稱呼於日本戰後經濟高速增長期逐漸佔優勢,並在1964年東京奧運會前取得了壓倒性的地位,自此成為大眾所認知的名稱。
在咖喱傳入日本初期,咖喱粉基本上全部經C&B自英國進口,使用咖喱的食品價格也相當高昂。1903年,大阪道修町一間藥房「今村彌」自行製造出了咖喱粉。由於當年大阪人習慣在早上將之前一晚的冷飯和隔夜飯菜翻熱當作早餐食用,易於調理的咖喱隨即在大阪打響名堂。1905年,日俄戰爭爆發,舊日本海軍當時有超過三成軍人因飲食不均衡而導致腳氣病,軍方發現英國皇家海軍的咖喱飯包含肉類和蔬菜等食材,能彌補白米的不足,故將其採用為海軍指定伙食之一,是為最早的「海軍咖喱」。1908年,海軍出版《海軍割烹術參考書》,當年海軍咖喱飯的食譜包括了洋蔥、馬鈴薯和胡蘿蔔三種食材,這三種食材被稱為「三神器」。明治時期,日本本身並沒有這些西洋蔬菜,但由於北海道的氣候與美國麻薩諸塞州相近,出身當地的在日外籍顧問威廉·史密斯·克拉克開始在其開辦的農業學校種植美國蔬菜,其後北海道的農場開始大規模種植西洋蔬菜,加上日本國內大量生產的咖喱粉,日式咖喱的雛形在明治時代末期已逐漸確立,成為現今日式咖喱的原型。
1932年,大阪阪急百貨店的食堂供應的咖喱飯連咖啡僅售20錢(當時100錢為1日圓),即使是平民也能負擔得起,因此瞬間大受歡迎,每天售出一萬三千多份。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糧食非常不足,此時印度向日本提供了多達7噸香料,促使日本中小學校供應咖喱作為學校午餐。1948年4月,東京都的部分學校開始供應燉煮咖喱,當時S&B食品的創辦人山崎峯次郎致力向學校導入咖喱,並取得了社會的正面評價,此後逐步將供應範圍擴大至東京23區以至日本全國。同時,各大生產商在1950年代開始推出各種即溶咖喱塊,至1950年代末出現罐裝咖喱,1960年代研發出日本獨創的即食包裝咖喱。在即食包裝咖喱面世後,各大咖喱廠商旋即在電台和電視台打上大量廣告,市場競爭激烈,咖喱飯從學校進入了一般家庭。1982年,全國學校營養師協議會將1月22日定為「咖喱之日」,此後全國中小學校每年均在此日統一供應咖喱飯作學校午餐。
關於咖喱飯受日本人歡迎的原因,當中包括牛肉在明治維新時期作為「文明開化」的象徵受到推崇,日本人開始廣泛進食牛肉,這令使用牛肉的咖喱也同時隨之普及起來。同時由於英式食法多把咖喱和小麥粉混合製成稠狀醬汁,再行伴以米飯進食,這相比起多數伴同印度薄餅進食的印度式食法,更為貼近以米為主要食糧的日本飲食文化,故在普及後受到了日本人的歡迎。
日本のカレー開発の歴史について話してください。日本のカレーとインド、タイ、マレーシアの違いは何ですか?日本の調味料、S&Bの赤い缶詰カレーパウダー、価格、特徴、容量、保存方法などを紹介します。メリッ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9nmd2Lemb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