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 #孩子不想讀書了怎麼辦 #尊重孩子的興趣
讀完凱若的第三本書《#我們在德國IB學校學會的事》,其實我真的很羨慕,羨慕的原因,最主要是真希望自己能裝備IB體制內教師引導學生發想的能力,也羨慕能在這樣的體系內教書。
關於什麼是IB,書裡有詳細介紹,簡單來說它源自1968,存在於超過150國的體制外學歷,從3到19歲一貫的教育系統,以培養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學生聞名,國際頂尖大學皆認證(所以高中畢業後可銜接大學)。當然,這本書不是讓我們有「相見恨晚」之感,或一定要孟母三遷,而是藉由凱若和其女兒在進入青少女期這幾年的歷程分享,看其如實的紀錄一位孩子從「再也不想讀書」,到現在十六歲已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並且主動參加大學博覽會,提早準備資料和獎學金計畫,希望在這兩三年間補足自己。
這樣的轉變,絕對不是單純從台灣飛出國念書,一個孩子就會突然開竅的。
凱若的文字一直都給予我很流暢、平易近人之感,讀來又極具發人深省,她從小在虎媽的教育下,以學霸的身分長大,自己的女兒卻熱愛體育,不甘於做個讀書的乖寶寶。如此迥異的母女,她們倆怎麼調整自己走過來,甚至讓親子關係更加緊密?女兒又如何在異鄉求學找到自我與發光呢?讀這本書,像是陪著凱若一起,看著女兒從克服語言文化隔閡,到後來十五歲自己寫求職信、找實習公司,這樣的過程,竟然是以「#興趣」貫穿的!而每翻一下,不時會跳出來笑得燦爛大方的女兒照片,真的很療育呀,那樣的笑容,就是她找到自我定位後所散發出來的自信,這樣的光彩,是需要父母、老師、同儕、社會,多方肯定且讚賞孩子的本質而來的。
在我們傳統的觀念裡,興趣怎麼當飯吃的,誰不是叫我們要好好唸書?學生時代的我,開過書畫展,也是全國學生運動會的短跑與跳遠小將,但在讀書至上的氛圍下,很自然的,我可能也沒那個膽,把自己的將來投注在自己這些喜歡做的事上,大學後也就漸漸沒去想了。
書裡,詳細的紀錄女兒從台灣到德國的IB體制求學,因為傳統學制中不被重視的學科:體育和藝術,是和過去我們認為的「主科」數學科學等比重相同,恰好契合女兒「這個人」的特質,而不是普世期望的「這種人」。加上老師認為參與社團是「標準適應流程」,熱愛運動的凱若女兒就因球隊貴人教練,快速適應,結交朋友,沒有先專心念好書再說、玩社團是浪費時間的說法。做喜歡且擅長的事,是IB五十多年來「適性發展」的精神,這能讓一個孩子找到自我價值,反而成了持續學習的推進器。在學科學習上,也不是老師權威至上的你說我聽,強調與現今社會結合,思考所學如何應用來解決現在社會的問題,學習主體才真正屬於學生的,他們從放空地被灌輸,變成「我真的想要」。
_
不久前,我的國中班就有一位孩子,從他國轉來,有學習遲緩的狀況,可是當時的狀況,就是必須一年內讓他追上台灣學生的進度,每天只能花時間花精神花體力一筆一劃地「刻」象形字,「餵」中文課,大環境以為這樣都對了,但孩子卻漸漸失去學中文的熱忱,不只這樣,他對自己也沒信心,常常說頭痛、肚子痛,這就是壓力反應在身體上的反抗徵兆,儘管我再有耐心陪伴,與母親溝通或找外在資源,我們因為整個體制的著力點無法轉換,就這樣看著孩子不斷受挫。不過,我發現到他很愛運動,運動會時鼓勵他代表班級參加跑步比賽,球類比賽也會指定他,看到他因為老師關心且了解他、肯定他,他就會露出笑容,一口答應!我也為他感到開心!然而,因為聽不懂而吃虧,或是和隊友無法合作而出錯的情形仍無可避免,整個體制對他的包容度的確需要更多的彈性。
透過這本母親陪伴青春期女兒的書,父母可以更細緻且具體地思考:孩子的學習狀態是否具足新課綱「知識+能力+態度」的培養?抑或還是不小心掉進過去補習、拚成績、別花太多時間玩社團的擔憂與迷思? 屬於孩子的未來,他們求學過程,應該是有意識的因為了解自己而為自己選擇,讓學歷不只是一張紙,而是真正培養起來的實戰能力,是每個獨立個體所獨特擁有的「學習經歷」,那些經歷聚集起來,決定了孩子去選擇自己要做什麼樣的人。
_
人都傾向於做自己有把握的事,能做好的事沒有人會想要故意體驗失敗。「興趣」正是孩子「天賦」的一大部分,那可以費比較少的力,卻做得更好,可以在遇到困難時,還能自我生出突破的力量。從興趣中摸索出心得,自動自發地研究出可能的執行方式,最終在社會中實踐它,實現自我。
最後我想分享書裡這句話:「#自重自愛的孩子無需他律,#他們會逐漸學習在自我慾望與責任義務之間找到自律的界線(頁249)」,這和我在課堂中想要實現的理想不謀而合,記得當年在教師甄試時我也說過類似的話,當時面試的考官雖然點頭,卻也大嘆「好難啊!」因為這樣的教學理念,有別於過去孩子老是被「管好好」的習慣,孩子不懂得如何拿捏分寸(我甚至被學生公然開玩笑當挑釁過),以至於實踐的路,變相變成壯大自我心理素質的路(無奈),老師的職責是教學,卻花大把精神和體力在管理,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這本書,雖然無法改變現行的台灣教育體制(我們也在進步中啊!),然而,透過一位母親在不同體制的觀察,女兒成長茁壯的經驗分享,值得身為父母的我們參考與反思,先從自己和家庭觀念的改變,讓我們的孩子,在日積月累的影響中,養成良好的人格,發展自我的興趣,也學習尊重彼此,相信自我的價值。
Carol 凱若的生活・教育・實驗
#照片_晴空萬里之下頭髮翹的很有性格的微笑Jivan
他們會逐漸學習在自我慾望與責任義務之間找到自律的界線 在 Jivan小天涯手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書推薦 #孩子不想讀書了怎麼辦 #尊重孩子的興趣
讀完凱若的第三本書《#我們在德國IB學校學會的事》,其實我真的很羨慕,羨慕的原因,最主要是真希望自己能裝備IB體制內教師引導學生發想的能力,也羨慕能在這樣的體系內教書。
關於什麼是IB,書裡有詳細介紹,簡單來說它源自1968,存在於超過150國的體制外學歷,從3到19歲一貫的教育系統,以培養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學生聞名,國際頂尖大學皆認證(所以高中畢業後可銜接大學)。當然,這本書不是讓我們有「相見恨晚」之感,或一定要孟母三遷,而是藉由凱若和其女兒在進入青少女期這幾年的歷程分享,看其如實的紀錄一位孩子從「再也不想讀書」,到現在十六歲已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並且主動參加大學博覽會,提早準備資料和獎學金計畫,希望在這兩三年間補足自己。
這樣的轉變,絕對不是單純從台灣飛出國念書,一個孩子就會突然開竅的。
凱若的文字一直都給予我很流暢、平易近人之感,讀來又極具發人深省,她從小在虎媽的教育下,以學霸的身分長大,自己的女兒卻熱愛體育,不甘於做個讀書的乖寶寶。如此迥異的母女,她們倆怎麼調整自己走過來,甚至讓親子關係更加緊密?女兒又如何在異鄉求學找到自我與發光呢?讀這本書,像是陪著凱若一起,看著女兒從克服語言文化隔閡,到後來十五歲自己寫求職信、找實習公司,這樣的過程,竟然是以「#興趣」貫穿的!而每翻一下,不時會跳出來笑得燦爛大方的女兒照片,真的很療育呀,那樣的笑容,就是她找到自我定位後所散發出來的自信,這樣的光彩,是需要父母、老師、同儕、社會,多方肯定且讚賞孩子的本質而來的。
在我們傳統的觀念裡,興趣怎麼當飯吃的,誰不是叫我們要好好唸書?學生時代的我,開過書畫展,也是全國學生運動會的短跑與跳遠小將,但在讀書至上的氛圍下,很自然的,我可能也沒那個膽,把自己的將來投注在自己這些喜歡做的事上,大學後也就漸漸沒去想了。
書裡,詳細的紀錄女兒從台灣到德國的IB體制求學,因為傳統學制中不被重視的學科:體育和藝術,是和過去我們認為的「主科」數學科學等比重相同,恰好契合女兒「這個人」的特質,而不是普世期望的「這種人」。加上老師認為參與社團是「標準適應流程」,熱愛運動的凱若女兒就因球隊貴人教練,快速適應,結交朋友,沒有先專心念好書再說、玩社團是浪費時間的說法。做喜歡且擅長的事,是IB五十多年來「適性發展」的精神,這能讓一個孩子找到自我價值,反而成了持續學習的推進器。在學科學習上,也不是老師權威至上的你說我聽,強調與現今社會結合,思考所學如何應用來解決現在社會的問題,學習主體才真正屬於學生的,他們從放空地被灌輸,變成「我真的想要」。
_
不久前,我的國中班就有一位孩子,從他國轉來,有學習遲緩的狀況,可是當時的狀況,就是必須一年內讓他追上台灣學生的進度,每天只能花時間花精神花體力一筆一劃地「刻」象形字,「餵」中文課,大環境以為這樣都對了,但孩子卻漸漸失去學中文的熱忱,不只這樣,他對自己也沒信心,常常說頭痛、肚子痛,這就是壓力反應在身體上的反抗徵兆,儘管我再有耐心陪伴,與母親溝通或找外在資源,我們因為整個體制的著力點無法轉換,就這樣看著孩子不斷受挫。不過,我發現到他很愛運動,運動會時鼓勵他代表班級參加跑步比賽,球類比賽也會指定他,看到他因為老師關心且了解他、肯定他,他就會露出笑容,一口答應!我也為他感到開心!然而,因為聽不懂而吃虧,或是和隊友無法合作而出錯的情形仍無可避免,整個體制對他的包容度的確需要更多的彈性。
透過這本母親陪伴青春期女兒的書,父母可以更細緻且具體地思考:孩子的學習狀態是否具足新課綱「知識+能力+態度」的培養?抑或還是不小心掉進過去補習、拚成績、別花太多時間玩社團的擔憂與迷思? 屬於孩子的未來,他們求學過程,應該是有意識的因為了解自己而為自己選擇,讓學歷不只是一張紙,而是真正培養起來的實戰能力,是每個獨立個體所獨特擁有的「學習經歷」,那些經歷聚集起來,決定了孩子去選擇自己要做什麼樣的人。
_
人都傾向於做自己有把握的事,能做好的事沒有人會想要故意體驗失敗。「興趣」正是孩子「天賦」的一大部分,那可以費比較少的力,卻做得更好,可以在遇到困難時,還能自我生出突破的力量。從興趣中摸索出心得,自動自發地研究出可能的執行方式,最終在社會中實踐它,實現自我。
最後我想分享書裡這句話:「#自重自愛的孩子無需他律,#他們會逐漸學習在自我慾望與責任義務之間找到自律的界線(頁249)」,這和我在課堂中想要實現的理想不謀而合,記得當年在教師甄試時我也說過類似的話,當時面試的考官雖然點頭,卻也大嘆「好難啊!」因為這樣的教學理念,有別於過去孩子老是被「管好好」的習慣,孩子不懂得如何拿捏分寸(我甚至被學生公然開玩笑當挑釁過),以至於實踐的路,變相變成壯大自我心理素質的路(無奈),老師的職責是教學,卻花大把精神和體力在管理,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這本書,雖然無法改變現行的台灣教育體制(我們也在進步中啊!),然而,透過一位母親在不同體制的觀察,女兒成長茁壯的經驗分享,值得身為父母的我們參考與反思,先從自己和家庭觀念的改變,讓我們的孩子,在日積月累的影響中,養成良好的人格,發展自我的興趣,也學習尊重彼此,相信自我的價值。
Carol 凱若的生活・教育・實驗
#照片_晴空萬里之下頭髮翹的很有性格的微笑Jivan
他們會逐漸學習在自我慾望與責任義務之間找到自律的界線 在 陳品皓臨床心理師- 【周末親子課】 當劃出情緒的界線之後 的推薦與評價
當孩子理解到情緒是自己的,別人沒有義務要負責時,漸漸就不會把不相干的人給拉進來一起背黑鍋,並且會認知到:「別人是別人,我是我。我的情緒是我的責任,我可以找人 ... ... <看更多>
他們會逐漸學習在自我慾望與責任義務之間找到自律的界線 在 reading-notes | 张俊的读书笔记 - GitHub Pages 的推薦與評價
2.1 爱的定义; 2.2 陷入情网; 2.3 浪漫爱情的神话; 2.4 自我界限; 2.5 依赖性 ... 通过自律,我们就知道在面对问题时,如何以坚毅、果敢的态度,从学习与成长中获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