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的設計〗 #物的力量 | 仙台的 #どんと祭 / 李長潔
.
這…是垃圾山嗎?不,它是仙台的どんと祭(#焚松祭),而且就是今天。どんと祭,發展於宮城地區,他們在每年的1月14日,會把正月過年時所裝飾的物品燒掉,那些飾品堆起來像座小山,御神火燒的越旺,該年的運勢就會越好,無病息災,家內安全。圖中為仙台的愛宕神社。
.
這些物品可以看到有,箭造型的「#破魔矢」、耙爪造型的「#熊爪」,或是,在儀式時的裝束,像是「#鈴」或是「#扇」。它們被堆放在一起,並在どんと祭當晚,眾人裸祭,燃燒物品。
.
在近年的日本人類學,也引起諸多討論,他們將「#もの」拿來作為展開主體能動性的秘寶,微觀地透析民間信仰中的各種儀式。どんと祭,便是其中一個鮮明的例子。
.
從「もの」的觀點來看,人們透過物品,在儀式中形成一個「表演-觀眾」的關係,這是信仰發生的片刻。此時,物的作用,在產生一次日常世界的翻轉,客觀現實被弱化,人們放棄新年時的過渡物品,投入一個感性世界的復活,然後隨著儀式的結束回到常規。也正式宣告新年期間的結束。
|
#參考文獻:
.
1. 高橋嘉代. (2019). エージェンシーとしての 「装束」 類: 宮城県仙台市の 「どんと祭」 の事例から. 桜の聖母短期大学紀要, (43), 19-28.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奧之細道風景] 山壁上的墓: #仙台愛宕山橫穴墓群 / 李長潔 🏞 . 以愛宕山為首,包括大年寺山在內的仙台市向山周邊,自古以來就有許多的文化遺產。可能大家來仙台,並不常把愛宕山當作一個重要的旅行地點,但這裡其實還蠻有趣的,距離鬧區就算步行也不算遠。從江戶時代開始,愛宕山作為仙台地方的總鎮守,聚集...
仙台 愛宕神社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守護的設計】#新年的祝福 | 招財納福的「熊手」// 李長潔 🎍
.
日本人的新年與西元年相同,每到一月年初,便展開各種新年參拜。相信大家一定有在神社裡看過這個祈福物品—#熊手。在一個抓耙上,掛著各種象徵好運的小飾物,像是「千兩箱」、「大判」、「小判」、「招財貓」、「松」、「竹」、「鯛」、「米俵」、「金槌」、「達摩」、「惠比壽」、「大黑天」等等。整個熊手就像是一個寶船。
.
熊手這種春節的吉祥物,通常在酉市(酉の市)市集販售,作為新年必備裝飾。以「抓耙」為原型,象徵「收集」、「掃納」金運財富、幸福好運。
.
▓ #熊手是一種武器?
.
熊手的起源,據說來自關東的大鷲神社,原本為在秋冬時節慶祝豐收的祭典。相傳日本武尊東夷征討之際,凱旋歸返時,途經大鷲神社,在松樹上掛了武具「熊手」,那日是十一月的酉日,因此就有了酉祭,也是後來酉市的由來。象徵抓獲福運的熊手,便在酉市販售。價格依大小、形式變動,便宜的500円就有,貴的還會到上萬円呢~
.
▓ #熊手要怎麼裝飾呢
.
至於該如何使用熊手?其裝飾方法沒有特別的規定,在古代可能是會放在玄關梁柱一類明顯易見的地方;但在現代住宅裡,只要放於容易看見的地方就好。像是如果想要招財的話,當然就還是要顧一下風水方位,放在財位的方向。
.
然後,在1月15日(小正月)的時候,這些新年吉祥物飾品都會在どんと祭時,於神社寺院集中焚燒,用一種「過渡儀式」的階段概念,送走歲神,表示新的一年真正開始。
.
📸 本篇的照片圖示為 #仙台總鎮守愛宕神社 的酉市
|
📚 #參考文獻
.
1. 飯島吉晴. 年末年始の歳時風俗. 古事: 天理大学考古学・民俗学研究室紀要, 12, 30-37.
2. 光田憲雄. (2013). 風俗史考証 酉の市 熊手のルーツはお芋ちゃん. 風俗史学: 日本風俗史学会誌, (54), 93-101.
仙台 愛宕神社 在 哪裡好吃哪裡去:神秘的水原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伊達政宗的仙台六芒星法陣最後一角終於完成,果然很累...
#哪裡好吃哪裡去
#哪裡好吃仙台景點
https://mshw.info @ 愛宕神社 山頂
仙台 愛宕神社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奧之細道風景] 山壁上的墓: #仙台愛宕山橫穴墓群 / 李長潔 🏞
.
以愛宕山為首,包括大年寺山在內的仙台市向山周邊,自古以來就有許多的文化遺產。可能大家來仙台,並不常把愛宕山當作一個重要的旅行地點,但這裡其實還蠻有趣的,距離鬧區就算步行也不算遠。從江戶時代開始,愛宕山作為仙台地方的總鎮守,聚集 #愛宕神社、#虛空藏堂 等眾多的信仰基地,直至現在也很多人來參拜。但你知道嗎,在愛宕山周邊的山腳斜面,有著大量的 #橫穴墓,其中還發現了全國罕見的裝飾橫穴墓(彩繪豐富的墓室)。
.
▓ #愛宕山橫穴墓群怎麼去
.
雖然你可能對墳墓沒有興趣啦,但我還是講一下要怎麼去(硬要)從仙台站出發,搭乘地點南北線,至「#愛宕橋」下車。通過沿岸風景開闊愛宕橋後,從橋下往廣瀨川的上游走,經過一個小小的社區,便會到達「#愛宕山橫穴墓群」。
.
▓ #為甚麼墳墓要弄成山壁上的洞
.
長期收看「偽學術」的朋友,一定知道我很愛古墳那一類的,因為墳墓絕對不只是墳墓,對待死者與死亡的觀念,埋葬方式的改變,緊緊地關連著社會與政治環境。在日本的 #古墳時期(大約300-700),大量的「#前方後圓」式墳墓成為流行,巨大華麗的古墳登場,彰顯王權與信仰的上升,大和時代政權統一的象徵。
.
一般而言,定義上來說,以人工堆疊出墳丘的(前方後圓、圓型、方形、八角型等),算是典型的古墳,而針對丘陵地表直接開挖成墓的類型,則稱之為橫穴墓。
.
而愛宕山上的這種橫穴墓,學者認為起源於5世紀的九州豐前地區,主要是在丘陵上開挖,穿透山壁,形成有入口、前庭、墓道與玄室搭配組合的空間,也常以群聚的方式呈現。
.
橫穴墓的做法逐漸擴散到山陽、山陰、近畿、關東、東北等地,則是古墳時期末代的墳制表現。尤其隨著佛教火葬的觀念傳入日本,大化2年頒布「#薄葬令」,限制了大型墳墓的建立,轉向方墳、圓墳等較節約的墓葬方式,橫穴式也在這時大量發生。
.
▓ #愛宕山橫穴墓的考古
.
愛宕山橫穴古墳群共有28座,包含廣瀨川邊的18座,與愛宕山另一面的10座,已列入市定文化財(1994年資料)。此處的墓穴空間大都沒有前庭與入口的設計,直接就是墓道與玄室。墓的打造配合著愛宕山丘陵的起伏地型,錯綜成複雜的密集層疊。
.
有趣的是,這裡還有幾個洞穴,根本就是大正時代愛宕水力發電站的相關設施,今已廢棄,裡頭是長長的水路隧道。
.
此外,還有一個「#宗禪寺横穴墓群」就在附近,不過我到現場後,始終看不見確切的地點,不知是否因土地開發而被剷除。
|
#參考文獻:
.
1. 仙台市教育委員会,1994。『仙台市文化財調査報告書187:愛宕山横穴墓群』仙台市教育委員会。
-
🚩 愛宕山橫穴墓地點:宮城県仙台市太白区越路4丁目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