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巴金森氏症、失智症、頭頸部腫瘤…許多疾病發生之後,對於吞嚥困難個案臨床處置幾乎都是管灌…那條賴以維生的營養來源有機會可以經訓練移除嗎?找哪一科醫師評估安排?甚麼時候開始訓練?怎麼做?可以用什麼工具?一定要回醫院嗎?回家之後怎麼銜接?
不管因為任何疾病導致胃管(鼻腸管、胃造口)留置,或是肢體肌力訓練要走評估訓練幾乎都以復健科醫師評估為主,復健科下涵括大家熟知的職能治療、物理治療、輔具製作、語言治療、吞嚥訓練…範圍相當廣泛,醫師會依據個案不同狀況安排不同程度的訓練計畫,若以醫院為主,大部分都必須回到醫院的治療室才能進行,我遇到的問題幾乎都是:回家照顧後若每天或固定時間要回醫院,家人陪同就醫與交通工具安排是最難長久堅持的癥結。所以在各地長照中心成立,許多社區裡的單位建構成熟後,居家照顧不僅有居家醫師與居家護理師提供醫療延續,有更多居家復健、居家營養、居家藥師、居家語言吞嚥治療、居家服務員、輔具租借、醫療用品補助……可以實質幫助出院返家後的問題。只要你主動撥打1966給長照中心,負責專員就會到宅評估並安排個別不同需求的資源到位。政府有費用補助,自付額低,服務品質高。您可以不相信我,但是如果有需要試試打通電話吧!1966不難。
今天訪視恰巧遇到居家語言治療師也來探視執行個案訓練,各專科的知識技能都很深奧,雖說我略懂皮毛,再聽專家說點更新的觀念與工具,也是津津有味,一字排開的工具很新奇,雖是對岸淘寶買的,質感看來還不錯,操作配合解說真的有趣。一組五種工具,分別用於舌頭、臉頰、嘴唇、咬合(咀嚼)、呼吸吐氣等,訓練進度依照個案失能程度與復健狀況而訂,我與家屬都期盼早日訓練成功能移除管路,讓個案回到最原始由口進食享受美味的一天。
復健的路有點長也難走,但務必懷抱希望。
政府推動長照有很多服務項目,真有需求的別不好意思問,答案都在每一通電話裡。
「以個案為中心之復能需求評估答案」的推薦目錄:
- 關於以個案為中心之復能需求評估答案 在 護理師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以個案為中心之復能需求評估答案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以個案為中心之復能需求評估答案 在 張金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以個案為中心之復能需求評估答案 在 2022以個案為中心之復能需求評估解答 - 長照機構資訊網 的評價
- 關於以個案為中心之復能需求評估答案 在 台灣長照人員繼續教育學會 的評價
- 關於以個案為中心之復能需求評估答案 在 復能服務跨專業團隊角色功能一答案的問題包括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以個案為中心之復能需求評估答案 在 復能服務跨專業團隊角色功能一答案的問題包括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以個案為中心之復能需求評估答案 在 復能實務專業服務基礎訓練考試答案的推薦,PTT 的評價
- 關於以個案為中心之復能需求評估答案 在 網路上關於語言治療師是醫生嗎-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以個案為中心之復能需求評估答案 在 網路上關於語言治療師是醫生嗎-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以個案為中心之復能需求評估答案 在 網路上關於語言治療師是醫生嗎-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 ... 的評價
以個案為中心之復能需求評估答案 在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4b帶你看防疫記者會
1.今日新增敦睦專案1例,目前426人確診(境外移入343人,本土案例55人,28例敦睦遠訓支隊),236人(+19)解除隔離,6人死亡。
目前連續10日沒有本土個案。這是好現象。另外華航紐約班機和酒店公關都結案,大家有信心一點!
2.阿中精神講話時間:敦睦艦隊專案引起一些爭議,呼籲民眾多關懷少責難,最怕自亂陣腳。現在訊息稍微混亂。我們還是有危機在,國際疫情還在發燒中,敦睦回來這三天對社區防線的影響還在判斷。不過也有些好消息,持續到今天第十天都沒有本土個案,出院速度增快,醫療整備也不會有問題,社區相關整備也持續進行,地方中央對於關懷和檢疫隔離者的關懷越做越好,邊境近來的資訊也都在掌控,整體防禦措施是好的。先前居家隔離檢疫最多有五萬兩千人,現在只剩九千多人,整體而言整備應該是足夠的。我們的量能應付突發狀況應該還可以。
未來社區的整備我們有三階段:勸導期,警戒期和管制期。現在介於勸導和警戒期的過渡階段,希望準備好後續需求,過渡期越久越好。未來希望跟國際尋求合作,包括疫苗和藥物,即時取得相關訊息,持續心理建設,齊心抗疫。
3.上海起飛類包機共229人於昨日晚間抵台,兒童比例高,12歲以下53人;65以上11人。最高91歲。其中1人37.3度有呼吸道症狀,送醫採檢為陰性。其餘均已安置於兩處國內檢疫所集中檢疫14天。前一班類包機一採所有採檢結果都為陰性。
4.可以透過抗體檢驗來判斷該艦感染源和第幾波感染嗎?帛琉那裏都陰性,到底是哪裡得到?聯檢小組的SOP?
答:血液抗體結果目前還不完整,完整後再請張P和大家報告。這次分三個實驗室:昆陽,台大,中研院分別執行再互相比對。大家一直很關心傳染路徑,等相關資料完整後再來分享。這個案例對我們而言也是新的經驗,中心和國內外學術界都很關心。片段訊息會造成不太正確的印象,對討論不利。
聯檢小組檢疫有狀況就要回報採檢,軍方聯檢對於中間程序和報告恐怕要更仔細詳實。我看他們報告中著重於十四天前,但14天前後可能有變化,我認為可以更確實一點。在台灣也一樣,上次也有幾個案例過了集中檢疫期才發病採驗,所以我們才決定解檢疫前要詢問複習一遍相關症狀。這陣子才發現嗅覺味覺異常很有鑑別度,可能當時還沒有那麼明顯,所以被放過了。
5.宜蘭台南說不排除封城,中心有封城標準嗎?對各縣市作法的看法?北市桌上推演封城,中心有跟北市聯繫指示嗎?
答:地方政府基於保護居民想要作為,但應該還是要有科學的基礎在。台灣現在十天沒有本土個案,離封城距離還很遠。超前佈署的整備當然是可以的,有任何狀況一起討論。
(這次的封城是各縣市長帶頭喊的.....記者你們影響力太大惹)
6.請問艦隊上如何懷疑染疫?軍艦上如何早期發現?台灣無症狀個案的年齡分布層?磐石艦的無症狀數目統計?
張P答:臨床醫師在艦隊上判斷確實不容易,因為新冠感染的表現很像感冒,比較特異大概就是嗅覺味覺異常。其他症狀難以鑑別診斷,都要做PCR檢測或是有些好的快篩試劑才能確診。
無症狀比例累計到案395時有報告過一次,佔7.5%,有22個無症狀感染者,20-29歲為多,其次是60歲以上。無症狀年齡分布與整體的年齡層分布類似。
阿中: 每天有十五到十六萬人因為感冒症狀就診,目前法傳和擴大篩檢驗了五萬多人感冒症狀,這五萬多中只有55例本土確診,多數還不是擴大通報撈出,而是密切接觸者。從這數字看來,要靠臨床診斷抓出確診者是相當困難的。
7.請問所有船舶的靠港標準程序?
答:船舶以國內國際線區分,只要是國內航行就沒有居家檢疫管制,但前提是沒有和外籍單位接觸。國際船舶要居家檢疫14天,除非30天期間都沒有任何接觸,船員健康狀況也要記載清楚。商船或遠洋漁船依國際公約須明確記載船員健康情況,船長簽名。靠港前72小時船舶要提交相關資料,入境填寫聲明資料,船長和公司都要負責。
8.案426在0323有發燒,案425也是同日發燒,請問這兩例當時有就醫嗎?還是就醫未通報?通報落差原因?有評估還有多少可能的未登記發燒個案嗎?
答:案426應該是0323咳嗽,0326發燒,就是三位抗體陽性當中的一位。疫調後發現他是23日就有咳嗽症狀。案426就是一開始說五位發燒患者之一,一採陰二採陽。
阿中:這五位是我們有掌握到有紀錄發燒的。但不排除疫調中還會發現有其他人有發燒症狀但未報告。陳述曾經有發燒狀況。疫調報告是當事人當下陳述的狀況,有可能當事人在症狀發生當下並不認為有什麼重要。
9.案426血中有抗體但PCR也測得到病毒,其他官兵有類似狀況嗎?屬於少見情形嗎?
答:目前個案檢查尚未完整,目前就只是PCR篩過第一輪,有症狀的二採。有些二採者陸續確診,但這些二採確診者抗體還沒出來,所以無法回答。這種狀況上次有和大家報告過。
10.疾管署4月3日有新增嗅覺味覺症狀的通函,敦睦艦上似乎4月9日才收到,請問是何時通知軍醫局通報定義改變?如果有其他個案有抗體但PCR陰性,其他接觸者要特別處理嗎?
答:4月3日通報定義更新後就通過健保署和衛生局發出去了。有抗體者的接觸要追到多遠,如何管理,這裡面有很多問題。包括有抗體者的病毒存量是否還有感染力,是否就不會再得到感染,這就是新興傳染病要面臨的問題。
張P:抗體出現病毒量就開始下降,只是不是抗體一出現病毒就不見。越往後面就是PCR時陰時陽,病毒不容易培養出來。這種情況下傳染機率就較低。有抗體還須不須做多次PCR,我們會依照病人狀況決定。
11.歐美各國希望用抗體檢驗作為復工策略的看法?
張P答:學理上是抗體陽性的人就是不會二次感染,可以正常工作生活。會不會抗體陽性但PCR還是陽性?可能會有少部分個案,但這類個案的傳染力應該有限,這樣的個案病毒培養多半是養不出來了。在一個國家已經大規模社區感染後的地方,在封城之後,用這樣的思維想來復工應該也是合乎學理的看法。但重點還是在群體已經感染的比例。如果抗體陽性者太低可能對於正常社會運作還是幫助有限。
(04b:一樣的問題,先搞清楚我們所處的疫情階段,知道哪些策略是何時可以考慮用的,這點很重要)
以個案為中心之復能需求評估答案 在 張金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12/3(二)蘋果日報刊登我第43篇專欄文章「現在適合買房自住或投資嗎?」(如下連結,由於蘋果目前閲讀全文需註冊登記,為方便大家閲讀,我也將全文轉貼如下,副標為編輯所下)。
———-
張金鶚專欄:現在適合買房自住或投資嗎?
(張金鶚,政治大學退休教授)
前一陣子因個人退休的生涯規劃換屋,引發社會關注房市是否景氣復甦?進而一些親朋好友尋問我是否現在適合買房?另外,最近雖然有不少媒體報導房市已有逐漸回溫的現象,然而也有媒體報導業者炒房花招百出,加上目前選舉熱潮,過往經驗顯示建商推案或房屋買賣都會較為審慎觀望。倒底現在適合買房自住或投資嗎?
我們都應該清楚認知買房的目的有「自住居住」和「投資賺錢」二部份,當然有許多人也想兩者兼得,只是兩者的比重與優先次序有所不同。自住是以居住使用的滿意為主,而投資是以能否賺錢的多寡為重,當購屋目的不同,兩者對於當前購屋「時機」的考量也有所不同,不宜一概而論。
回溫缺乏支撐力道
我一向主張購買房屋必須同時考量下列五個關鍵因素:「時機」(包括房市景氣與金融、稅制及經濟等總體政策)、「區位」(包括縣市行政區、交通建設與鄰里環境等)、「產品」(包括居住面積、隔局、樓層、景觀、社區公設、停車與建商品牌等)、「價格」(包括單價及總價、相鄰、相似或相同社區的個案成交價、實價登錄行情、自動估價公益平台的「好時價」估價結果、個人負擔能力和銀行貸款等)及「管理」(包括社區戶數、坪數大小混合比例、管理費、管委會、鄰居住戶水準、社區清潔維護等)。
我認為自住者與投資者面對上述這五個因素的優先次序應該有所不同。以我個人長期研究觀察,購屋若以「自住」為主,「產品」的良莠與主觀偏好應是首要關鍵,因為房屋產品若不理想,就失去居住的原本主要目的。其次是「管理」的水準高低,這是社區居住品質長期維持的關鍵。第三是「區位」的滿意程度,這是日常生活環境是否便利的考量。第四是「價格」的高低合理與否,此也涉及個人負擔能力及對前三項的偏好程度而定,因為房屋沒有完全相同的產品,其價格也會因個人對產品喜好而有所差異。最後才是「時機」是否適當的考量,尤其目前及未來的景氣時機不易掌握,不宜過度重視此因素。
換言之,如果是以居住為主的購屋需求,時機應非購屋決策的關鍵因素!因此,現在是否適合買房自住?主要是看個人對自住需求的程度強弱,以及是否找到適合個人居住的產品、管理與區位而定,每人的答案不儘相同。
反之,購屋若以「投資」為主,「價格」的高低應是首要關鍵,因為「低買高賣」才能達到賺錢的目的。然而不但當前個案的價格仍然居高不下,更別提未來個案價格的漲跌更難掌握,若進一步考量資金週轉與持有和交易成本,現在買屋投資的價格風險不小。
其次是「時機」的考量,雖然許多業者看好房市景氣回溫,然而過去房市長期過度景氣,房價持續攀升,使得購屋者的負擔能力越來越有限,造成此次回溫缺乏支撐力道。加上目前選舉熱潮,未來房市相關改革的不確定性,房市短期時機仍在盤整階段,長期人口與所得的基本因素更不樂觀,世代購屋能力的差異與房屋繼承的現象將凸顯,使得房屋供過於求將越來越嚴重,未來景氣時機應有所保留。
第三應重視「區位」,目前市中心不但房價過高且都市更新緩慢不易;另外,市郊新發展地區擴張速度過快,不斷炒作預期相關建設,使得房地產投資傳統區位保值或增值的不確定性越來越高。
審慎盤算負擔能力
第四是「產品」,目前產品為因應高單價低總價的需求,「小宅化」產品當道,居住品質勢必降低,如此產品隱藏未來投資風險。最後才是「管理」,當短期投資轉手不易,面臨只好長期出租經營,當小宅化或是大小宅混合社區均將產生管理不易的困境。綜合評估當前房市的投資環境,顯然仍有許多疑慮,現在應非購屋投資的好時機。
現在是否適合購屋的決策,不但自住與投資目的不同,每個人對房地產的主觀需求與房市客觀認知也有所差異,再加上巿場上個案的選擇不同,每個人的答案未必相同。然而購屋涉及個人及家庭大筆資金的週轉運用,負擔能力的考量必須審慎盤算,以免因購屋陷入生活困境,如此將得不償失。
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daily/20191203/38512541
以個案為中心之復能需求評估答案 在 台灣長照人員繼續教育學會 的推薦與評價
衛生福利部認可之數位學習平台「復能實務專業服務基礎訓練」8小時線上課程(須完成課程並通過評量測驗及格,使得列印完訓學習證明) ... 五、以個案為中心之復能需求評估 ... <看更多>
以個案為中心之復能需求評估答案 在 復能服務跨專業團隊角色功能一答案的問題包括PTT、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 醫療器材資訊網,復能實務專業服務基礎訓練答案,跨專業角色概念,復能服務對象應以何者為優先,長期照顧數位學習平台答案,以個案為中心之復能需求評估,跨專業角色. ... <看更多>
以個案為中心之復能需求評估答案 在 2022以個案為中心之復能需求評估解答 - 長照機構資訊網 的推薦與評價
2022年7月17日—2022以個案為中心之復能需求評估解答-手遊攻略下載熱門遊戲排行,精選在Instagram上的網紅推薦,找以個案為中心之復能需求評估解答,復能服務基本概念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