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給你一頁撒冷】17 SEP 2021
追蹤一頁撒冷Instagram : https://reurl.cc/5ojKVn
戈蘭高地對於以色列的重要性有兩方面:
第一,它地勢高,敘利亞軍隊居高臨下打過來,足以殺得以色列落花流水。所以1967年六日戰爭後,以色列立刻佔領了黑門山和戈蘭高地。後來1973年贖罪日戰爭爆發,敘利亞反攻回去,以色列陸軍憑180輛坦克力抗1,400輛坦克,寫下了國史上悲壯的一頁。雙方最後達成妥協,以色列軍隊退出高地的東緣,設了一條狹長的的緩沖地帶,讓聯合國部隊進駐,不要全部拿在手上。
#在耶路撒冷醒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http...
以色列贖罪日戰爭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戰略模糊與神聖承諾:我們該如何看待美國近日連番發言?】
美國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在白宮記者會上把台灣和以色列並列,說美國對兩國的承諾「神聖不可侵犯」,且總統拜登在ABC的專訪上面直接把台灣跟日本及韓國並列,表示美國會用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集體防衛)的神聖承諾來回應外來侵略。接連兩天對台灣的地位發言,著實令人震驚。
在這邊我們來進一步分析這些發言的意義。
▍1、台灣與以色列
台灣和以色列有很多相似之處。最常被人提到的相似點包括都是面對強敵的小國,無論「強敵」是單數或複數。這也是為什麼蔣介石在六日戰爭(1967年6月)後對以色列推崇備至,希望能用以色列經驗反攻大陸。
不過對美國而言最重要的相似處,就是這兩國都是「夥伴」(partner),也可以說是「非正式盟友」,即沒有軍事同盟的盟友。這使得美國對這兩國遭到入侵是否會直接出兵防禦,都採取「戰略模糊」政策。今天或許很少有人會懷疑美國會守護以色列的決心,但其實幾次中東戰爭下來,美國也沒有真正派兵救援。最危急的「贖罪日戰爭」(1973年10月)期間,美軍也只有發動「五分錢救援行動」(Operation Nickel Grass)為以色列運送物資,並以第六艦隊護航。這其實就很接近有些台海戰事想定中,美日聯軍對台灣的援助方式。
以美國和以色列之親近,就算北約盟國不希望以色列加入,美國也大可與以色列締結雙邊軍事同盟。當然,以色列歷年的戰績已證明其中東第一軍事強國的地位。今天的以色列不去打別人就很好了,或許還不必太擔心以色列被入侵到需要美國救援的情況。美國的以色列政策和對台灣的「戰略模糊」差不多,美國也會擔心和以色列正式同盟,會形成「尾巴搖狗」的窘境,讓美國被逼得要和中東週邊國家開戰。所以美國寧願提供大量美援、賣給以色列最先進的武器或進行技術轉移,也不在以色列駐軍,至多就是在以色列設置「供應盟軍戰爭儲備計畫」(War Reserve Stocks for Allies,WRSA-I)。這也是為什麼不管是在美國的政策圈、或者是台灣一些相關的投書討論當中(例:李喜明總長和2049研究所的研究員Eric Lee在NBC的投書:https://reurl.cc/83Ee3j ),也都建議美國在台灣設置供應盟軍戰爭儲備計畫(WRSA-T)。
說到戰略模糊,以色列情境下的戰略模糊其實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以色列不承認也不否認是否持有核武,不過全世界都相信以色列可能有為數不少的核武庫。當年美國雖然不鼓勵,但是在一群曾經參與曼哈頓計劃的猶太科學家幫助下,美國發現時也為時已晚了。據說艾森豪在卸任時留給甘迺迪的訊息中,就包括以色列疑似發展核武的情報。最晚大概在尼克森上任前,以色列就成功發展出核武了。這倒是以色列和台灣比較不同的,就是美國對以色列的核武計劃相當程度默許,但對兩蔣的「新竹計劃」和「桃園計劃」卻是強力阻擋 。
無論如何,台灣和以色列相提並論,這在美國官方的發言當中是相當罕見的情形。眾所皆知,以色列和美國之間的連結相當深,猶太裔的美國人在美國外交政策(和其他各領域)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台灣能夠和這樣子強大的盟友直接放在一起,對台灣來說實在是被提升了很多位階。或許我們也可以說,對台灣來說,以色列與美國之間的外交關係會是美國所投射的與台灣夥伴關係的最理想型態(ideal type),也就是說,我們在外交關係與國安政策上面可以努力的目標。
▍2、台灣與北約
拜登在ABC的發言應該是震驚了許多人,很多人會問說,那到底美國的一中政策和戰略模糊是否改變了呢?台灣真的變成一個北約等級的盟友嗎?
我們常常提,一中政策和戰略模糊是一個很大的框架,而且也從來沒有明講過到底邊界是什麼。我們認為,這樣的大框架短期內還是不會改變的,例如拜登雖然說到美國會根據公約第五條去「回應」針對日本、韓國、台灣的外來入侵,但還是沒有明講說是怎麼個回應法。因此,如果要講說美國終結戰略模糊,可能還有一段路要走。
此外,我們上一篇文章並未表示台灣因為拜登的言論而自動升級成為北約的一員,明顯的,拜登當時是提到南韓日本這些「非北約會員國」。令人驚訝的點是,這兩個國家皆與美國簽署軍事條約,卻將其與台灣並列,還提到集體自衛權回應台灣問題。儘管事後有資深官員出面澄清對台政策不變(其實早可以預料到),但他也未對總統發言一事多作解釋,白宮發言人方面則是把既有政策內容拿出來念了一遍,也沒有回應去評論總統(層級上也不合)。目前似乎僅有學者(如葛來儀)出面指出拜登是口誤。
我們認為,重點不在美國對台政策的「變」,而在「不變中的細微變化」。
我們並不認為拜登的回應是沒有意義、隨意講講的。正如先前討論一中政策的時候談到的,即使大框架沒有變,我們還是可以去看方向性。拜登在ABC的講話是有高度的政治意涵,表示風向的確是往那個方向走,而不能只從「不變」來解讀。
試想,主持人的問題是明確地去問台灣,那麼拜登沒事幹嘛提北約?正如同蘇利文在白宮的回答,記者也是明確問到台灣,蘇利文沒事幹嘛提及以色列?
當然兩者非同一事件。蘇利文發言並未被撤除,而拜登言論被以「政策未改變」來做澄清,前者是行政部門的決定,而後者就比較有可能是意外。但就算是再怎麼無心、再怎麼口誤,很難想像茲事體大的大西洋公約第五條的集體自衛權,會在美國完全沒討論的情況下主動講出。即便行政體系事後還是出來念一遍那些既定的政策言詞(美國的一中政策不變、對台的承諾不變unchanged),這樣的「承諾」在短時間內,可能並不會牽涉到台灣的法理地位、也不會打破當前的戰略模糊與中美對峙的狀態。但可以看到整個風向和氛圍是在改變的。
或許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美國如此大動作、用最高層級來回應疑美論,到底是要講給誰聽的呢?
#應該很明顯講給某個亞洲強國聽的吧
從白宮國安會到拜登本人的回應,其實重點都一樣:阿富汗局勢不能拿來直接套用在台海,美國對台灣的承諾是很堅定的。
我們認為,與其在國內鼓吹失敗主義、講著會被遺棄,台灣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更加了解美國的國家利益是什麼、看清楚國際政治的發展、持續增強自己的實力,包括經貿實力,文化軟實力,當然還有自我防衛的能量和意識。蔡英文總統日前已講過:「台灣唯一的選項,就是讓自己更強大、更團結、更堅定保衛自己,自己不作為,只依賴別人的保護不是選項;仰賴沒有價值做基礎、而且對台灣不放棄用武力的人的一時善意或施捨(大家可以思考是在指誰),更不是選項。」
了解大國之間的政治角力以及大國的利益所在,我們更能夠知道該怎麼做政策上的調整。
*關於阿富汗情形和回應疑美論,請見我們前一篇〈台灣該如何看阿富汗事件〉
(https://reurl.cc/VE9loY。)
*拜登發言詳解(施鹽!),推薦閱讀 TaiwanWarmPower :https://reurl.cc/LbyVX9。
#好多人超愛講美國口惠實不至
#這是馬英九的名言耶
#台美關係有各種官方與非官方交流還有各項軍購
#別再說美國什麼都沒做了
✨ 觀測站傳送門:https://linktr.ee/us.taiwan.watch。
✨ 小額支持觀測站:http://pros.si/ufjkk。
以色列贖罪日戰爭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朋友閒聊時提到,真的有可能是間諜嗎?
歷史上有那種,能夠讓不同的政治勢力,甚至敵對的國家,都覺得這個人替他們自己工作,維持等距,多面討好,又多面造成嚴重損害,又名利權三收的嗎?
我說有,而且這個人還同時具有高學歷、大商人、強大政治權力的多重身分。就是埃及的阿什拉夫·馬爾萬 Ashraf Marwan。
1. 這位埃及人的動機是,覺得自己很厲害,但卻沒有立刻得到想要的政治職位與權力,覺得別人都沒有他好,懷才不遇,於是接觸以色列成為摩薩德間諜。拿了很多錢。
2. 後來在埃及,也很懂得利用各種政治變化的空隙,取得支持,極盛時期,他成為參謀總長、情報部長、埃及安全部隊司令與阿拉伯兵工公司董事長。
3. 在 1973 年贖罪日戰爭前,他多次提供資訊,讓以色列高度動員,花了很多錢,但戰爭都沒有發生。最後一次告知戰爭即將發生時,給以色列的確切時間是黃昏,約六點,但實際上埃及下午 2 點就衝了。在疲乏與沒有準備下,贖罪日戰爭一開始以色列被打得很慘。
4. 後來很長一段時間,也沒有人懷疑他的身分。2002 年開始有位獨立的記者作家 Ahron Bregman,根據推理與事件分析,認為(缺直接證據)馬爾萬是雙面諜,結果這位記者作家,被瘋狂訕笑好幾年。
5. 到這裡為止,馬爾萬在金錢、以色列、埃及之間的等邊三角形都維持得很好,他本人名利權三收。個人財富估計約 4 億英鎊 。
6. 但之後又有其他的消息陸續傳出,大家開始覺得,馬爾萬還真的可能是間諜,只是鬧大了之後,大家都要面子,以色列認為馬爾萬是替他們工作的(提供許多高級內部情資),而埃及也認為馬爾萬是替他們工作的(讓以色列疏於防備,贖罪日戰爭一開始被打爆)。
7. 在第一個作家猜測馬爾萬可能是雙面諜的五年後,兩個神祕人物進到馬爾萬在倫敦的住處,接著馬爾萬從五樓陽台飛出來,面朝下,結束了一生。
沒有人知道發生了甚麼事,也沒有人知道那兩個神祕人物是誰。
另一個插曲是,馬爾萬在 Ahron Bregman 說他是雙面諜後,公開評論「這真是個愚蠢的偵探推理」,但卻又跟 Ahron Bregman 成為朋友,而且常常跟他聯繫,並留下訪談錄音帶。
Ahron Bregman 在 2016 年出版 The Spy who Fell to Earth(墜落的間諜)一書,介紹馬爾萬故事,2019 年 Netflix 發行該紀錄片,可惜目前臺灣部分已經下架。
以下推薦一些,跟這個主題有關的閱讀與影片。
- Who killed the 20th century’s greatest spy? / The Guardian
https://bit.ly/3h2SMbV
- Ashraf Marwan: Death of a Superspy / Al Jazeera World
https://youtu.be/XSX63sLPNAE
- 阿什拉夫·馬爾萬 / 維基百科
https://bit.ly/2TWnzzp
- 贖罪日戰爭 / 維基百科
https://bit.ly/3jafEZJ
- Ahron Bregman / Wikipedia
https://bit.ly/3h3JH2C
- 墜落的間諜 / Netflix
https://www.netflix.com/title/80224218
- The Spy Who Fell To Earth / King's College London
https://bit.ly/2SYN2Ig
- 以色列的埃及天使 / Netflix
https://www.netflix.com/title/80188120
- The True Story Behind the Movie The Angel / TIME
https://bit.ly/2SpmgIR
以色列贖罪日戰爭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https://goo.gl/qnrjSt
➲政論第一品牌 新台灣加油 https://goo.gl/Hthr3e
➲雲端秘檔揭秘辛解碼真相 https://goo.gl/vi3Gzd
➲美食趣遊必看54Free食代 https://goo.gl/bSdR3e
#國際新聞 #國際局勢
以色列贖罪日戰爭 在 #贖罪日戰爭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10月4日(二)黃昏開始就是以色列一年中最嚴肅的日子——贖罪日,讓我們一同認識贖罪日,以及它對現今信徒的意義。 贖罪日的預表:. 1. 審判日的預兆… See more. ... <看更多>
以色列贖罪日戰爭 在 [問題] 為何贖罪日戰爭後以色列不併吞西奈半島? - 看板Warfare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六日戰爭時以色列將埃及徹底打趴,佔領整個西奈半島
隔著蘇伊士運河與埃及隔岸對峙
雖然埃及嘗試在贖罪日戰爭奪回西奈失土
但開戰後不久又被以色列人打回去
這次連運河西岸大部分地區都落入以色列手上
小弟覺得很奇怪,西奈半島比以色列目前的領土大三倍
又有蘇伊士運河,這條世界航運大動脈
對於地狹人稠的以色列,這塊土地不是極有經濟、國防價值嗎?
為何以色列會願意簽大衛營合約,歸還這塊土地給埃及呢?
如果贖罪日戰爭後,以色列直接併吞西奈半島
以色列既能獲得更多土地發展經濟、安置回歸猶太人
在埃及再次入侵時也能擴大防禦縱深
例如以運河西岸佔領區為前沿陣地,運河本身為第一道防線,
在運河東岸到巴勒斯坦本土之間的西奈半島建更多防線
甚至在運河西岸建立前線機場跟雷達站
來做為監控/突擊尼羅河三角洲的前線基地
這樣不是能有效防禦位於巴勒斯坦的以色列本土嗎??
經濟上,併吞西奈,更能從蘇伊士運河航運中收取一筆可觀的通行費
也可以拿運河通行權當與強權交涉的外交籌碼
併吞西奈也能徹底孤立加薩走廊的巴人聚居區,切斷來自埃及的加薩武器走私管道
進一步降低加薩巴人的反抗能力
而且相對於地狹人稠的巴勒斯坦土地
西奈的貝都因人現在也才50萬人,對以色列算相對好管理的土地
基於上述理由,併吞西奈,對以色列不是好處多多嗎??
請問各位,歷次戰爭以色列都能擴張領土
為何獨獨西奈以色列卻放棄這根大雞腿不吞??
寧可歸還給埃及換取以埃和約呢??
在贖罪日戰爭後直接併吞不是很好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69.138.16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84189997.A.E3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