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DIT Robotics嗎?👀
清華DIT Robotics由熱愛 #機器人 的學生組成
原本計畫7月舉辦成果發表會📽
卻遇到疫情 改以影片展示今年的豐碩成果
影片的重頭戲 ✨2021 Eurobot國際賽✨
雖然因疫情取消比賽 團隊仍持續提升技術
讓機器人一次可以吸取 #12個杯子
還可以辨識杯子顏色 分類至指定位置
機器人還會自動規劃路徑 避開障礙物
將燈塔從30cm升到70cm並點燈 只要3秒鐘
推動風標、升訊號旗等順暢的動作讓編編看得目不轉睛👏
影片也展示了團隊製作的兩台超厲害展示機🤖
⚙️即時模仿人類上半身動作的 #人型機器人
⚙️穿梭各環境、第一人稱視角錄影的 #無人機
精彩的實機演示從20:09開始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DIT Robotics努力的成果吧💜
🔥線上發表會點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6wXv7O6C-o
🔥DIT Robotics FB追起來
https://www.facebook.com/DIT.robotics
🔥DIT Robotics IG由此進
https://www.instagram.com/dit_robotics/?igshid=4be6r59h3378
仿生機器人比賽 在 Dr. KuanKuan 眼科官官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天金曲獎很美的女神😍😍
勇緯也是很帥,明星無誤
—
雖然奧運過了有點久了,還是想要紀錄一下比較深刻的心得。
閉幕那天晚上我跟孩子分享了這些,不寫下來我真怕會忘記
小時候對奧運的印象就是為什麼拿牌這麼難,台灣選手好辛苦!後來奧運的熱潮也都沒有真正引起我注意,但這次可能因為沒什麼時差可以好好觀賽,且其中好多場景都非常令人感動
#想做更好的自己
世界紀錄已經全部是自己的郭婞淳,金牌是手到擒來的狀態,不過她居然還是想要破自己的紀錄,一直求進步的積極心態,永遠都有熱忱挑戰自己。很多媒體也報導她嚴重受傷後的重新振作,這也是很猛的自我進化
#打破刻板印象
運動等於陽剛,女生不能女生? 戴姿穎可以帶著Redline,郭婞淳戴Chanel耳環,我就是要又美又強,沒有人可以定義什麼樣的身分/職業/腳色該有什麼樣的樣貌,自己喜歡、自在就好
#保持謙虛的態度
麟洋配的球賽總是緊張刺激,我常常都不知道眼睛該看哪裡,年輕組合也對上了自己的前輩偶像,贏了之後心情應該是非常複雜的,他們特地向前輩致敬鞠躬,我覺得是非常值得學習的謙遜
#時間與耐力的拉鋸賽
用20年學習一樣東西,重複練習,應該大多數人是沒辦法堅持的吧!小時候想要成為的人,想要實現的目標,有多少人可以真的達成呢?但是李智凱真的是說到做到耶!中途我相信也有很多迷惘的時候,也許也有不受到支持的時刻,能夠堅持到最後真的太不可思議了
#什麼都有可能
在很低潮的57名之後,一路打到了銅牌的潘政琮,雖然高爾夫球本來就是看累積分,但心態的調適、要怎麼把握餘下的機會,都是不容易的事。戴資穎在對泰國伊瑟儂那場,讓大家都七上八下,我很驚訝她自己賽後分享在那之中一度也對自己懷疑,心想球后也會有這種時刻,但她馬上轉念告訴自己不想結束在這裡,順利拿下那場。之後的金牌戰即使是落後很多,也是一分一分的追,什麼叫做不懈與堅持,小戴做出了最標準的示範
#挫敗也要肯定自己
女單羽球金牌戰後,網路上很多鍵盤球評說的話很不中聽,沉浸在輸球的不甘心。戴資穎說,雖然輸了但盡力了,她覺得自己打的很好。比賽有輸有贏,只要沒有放棄心態,就算失敗也是沒有遺憾,不要讓輸變成挫折,在這當中一定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告訴自己,你已經很棒,下次才有機會站挺
#自我風格比贏球重要
延續小戴的金牌戰,鍵盤球評/教練們都說,對方防守太厲害了,就是以前中國一貫的機器人打法,複製只為贏球。小戴打球多變活潑有創意,她在賽中也堅持這樣的打法,也說如果這些改變了,就不是自己了,不願意失去特色。如果為了某些目的(贏),模仿別人,失去自己很可惜,我也要謹記在心
講完以上那些,阿哥已經愛睏,也不知道聽進去多少,媽媽的碎念跟叮嚀,希望有進到他的心裡,育兒實在有太多一言難盡的地方,呼…再加油
—
照片取自女神臉書
仿生機器人比賽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National NEO Hi-Top 高層大樓挑戰!」這句話展開了日本松下電器電池史上最經典的一部電視廣告。
日本松下電器自1923年開始生產電池至今已近百年歷史,從 National 系列到 Evolta 系列,皆擁有相當出色的性能。
但,要如何才能簡單地、清楚地表現電池的持久耐用?
1983年,松下電器乾電池部門的廣告負責人在面對「電池能量」這種抽象的東西時,決定在宣傳時放棄同樣抽象的數據,而是改以兒童的眼光,用一種可愛的方式直觀地展示給大家看,也就是讓一個使用兩顆 Nation NEO Hi-Top 乾電池為動力的機器人,做一件令眾人印象深刻的事!
於是,松下電器電池史上最重要的商業廣告誕生了!
在廣告中,我們看到一個消防員造型的機器人被裝上了松下乾電池,然後開始攀爬一座倚靠在140公尺高的33層樓建築(在1983年,這個高度堪稱摩天大樓了)外牆上的超長雲梯,並在圍觀民眾的驚呼聲中,成功抵達樓頂,最後噴水熄滅了一個正在冒煙的菸頭。不過,要特別一提的是,這部廣告最初的版本並沒有最後的滅火畫面,而只呈現機器人爬到樓頂就結束了,後來為了凸顯「完成任務」才將結尾改成了我們熟知的版本。我特地在影片裡輯錄了兩個版本,大家可以比較一下其中的差異。
當時這部電視廣告大受歡迎,並在許多國家播出(在台灣代理松下 National 品牌的「國際牌」也引進了此廣告),有效帶動了松下電池的銷量。此後,以玩具來表現電池效能的廣告,便成為松下電池一個歷久不衰的系列(例如這部影片後半段收錄的1984年電視廣告機器人游泳比賽篇),同時也是其他競品爭相模仿的對象,例如 Duracell 金頂電池的粉紅兔子打鼓廣告,亦讓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順便一提,不少人以為「國際牌」是日本松下「National」品牌在台灣的中文譯名,其實並不然,事實上「國際牌」是台灣本土品牌,始於1953年。
國際牌的創辦人洪建全,於日治時代在萬華租屋販售真空管與電子零件,在賺到第一桶金之際,適逢日本戰敗、台灣光復,他別具慧眼地在當時日本移民聚集的榮町,買下現址為台北市衡陽路43號的產業,並於1946年11月8日成立了「建隆行」,拉開至今超過一甲子品牌故事的序幕。
台灣松下董事長,洪建全次子洪敏弘,對於父親洪建全的遠見頗感佩服,他表示「當時外省人住西門町,榮町則是日本住宅區,衡陽路43號位於兩地交會之處,也是發展最快的地方」。戰後物資缺乏,建隆行果真生意興隆,洪敏弘回憶道「日本松下電器在戰後第一張訂單,就是建隆行下的」。
建隆行初期專營電器批發與貿易,直至1953年3月,在政府的「四年經建計畫」中,洪建全從買賣轉向工業製造,將「建隆行」改為「建隆電器廠」。
1953年10月,建隆電器廠以「國際牌」作為品牌名稱所生產的第一項產品就是洪建全賴以立業的真空管收音機,這部貼上「國際牌」商標的收音機,在台灣民眾對資訊的需求下大賣,也打響「國際牌」名號。
1956年1月,建隆電器廠改組為「國際通信機械公司」,專門生產收音機。
洪敏弘說,許多人可能誤以為國際牌是來自日本松下的「National」品牌的翻譯,洪敏弘解釋說「其實是先有國際牌,後來才加上National」,1962年10月,洪建全的國際通信機械公司與日本松下合資成立台灣松下,日本也樂意沿用「國際牌」成為「National」在台品牌名稱,不過,National在香港稱為「樂聲牌」,中國則為「松下電器」,當時在台港中三地的中文名稱均不相同。
儘管「國際牌」與「National」的結合有些巧合,但在松下創辦人松下幸之助的傳記裡指出,他在推敲商標名稱的時候,無意間瞥見報上日文翻譯的「International」字眼,查字典發現這個字是「國際的」意思,去掉「Inter」,就是「國民的」、「國家的」,在產品成為全國必需品的期待下,National成為松下商標名,來台灣,更找到「國際」這個合作夥伴,十分巧合。
仿生機器人比賽 在 大甲國中- 感謝家長會提供仿生機器人大賽獎金...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感謝家長會提供仿生機器人大賽獎金仿生機器人大賽是學校年度重要的比賽,從第一屆開始主辦至今已有五屆,從不間斷,在108年課剛開始強調科技領域要正常化教學的現在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