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點911感想
台灣人多半會覺得,911改變了原本美國的方向,將主力放在中東,忽略東亞中國崛起,然後多年後終於輪到我們要開始被重視了。
這種觀點也不能說錯,不過這有點忽略了美國在小布希上台前,就開始相當強大的對中開放力量,低廉的成本實在太香了,沒發生911也不會讓美國就動真格對付中國。
我想,還是別想這種if路線,回到911本身,這的確是改變了整個世界的走向,但美國介入中東難道就是錯的嗎?這種看法的人為數不少,大致上想法是,報仇歸報仇,為何要去佔領兩個國家?
其實,以美軍的想法來說,這是把戰場拉到外面,不要在本土作戰。今天如果美國在中東毫無立足點,沒有一個給人聖戰的藉口,那麼恐怖份子會以哪裡為目標?照蓋達的做法很清楚,不是各地大使館跟駐軍,就是美國本土。
這有賽局的概念在,若我們對整個中亞到中東,伊斯蘭與游牧世界有點了解,會很清楚這個地方的壓力。壓力有內也有外,不給年輕人出口,問題只是累積的越來越大。
也許有人忘記了,2000年那時,世界的主流意見,是美國應該要走回孤立,還是加速全球化,或是到處帝國主義?你如果左翼的東西看多,會得到美國「應該不要再輸出帝國主義」這個結論,雖然美國自己可能滿頭問號。沒有對外佔據殖民地,經濟開始要走向中國外包,換中南美跟西非要飽嚐產業外移之苦,哪來的帝國侵略?
嗯,課本就是這樣講,台灣都會有教授這樣主張,那麼中東地區怎麼看待就不意外。遲早會把怒火燒到美國本土,911只是遲早、嚴重程度之差。但就中東國家的統治階級來說,太清楚在美國本土引發大規模恐攻,會換來何種結果。
你只要有觀察,就算是伊朗這種國家級恐怖活動去戳美國的,也都是把範圍限定在海外,而且跟地緣利益有關,頂多跟人合作炸一下海外美軍就夠了。
講這麼多,我要說的是,美國出兵阿富汗,本就是站在要消除本土恐怖威脅的前提上。之後入侵伊拉克,這是另一個故事,但在當時是一種擴大海外戰場的布局,石油那些都是附帶的。
不過,到了現在,各位還記得幾個這類說法?還是認為,小布希把美國帶往右翼之路,施行帝國侵略多年,終於現在扳回來?若這是真的,歐巴馬任內發動最多次攻擊是為了什麼,他難道很右邊?
事情沒那麼單純的,尤其當中東作為境外決戰的場所,給中東消除「低端人口壓力」的地方,今天撤出後會發生何事?那是沒人會知道。塔利班很清楚,弄不好給激進組織再搞一次,美國還會再來。
今天撤出阿富汗,美國找誰當代理人?正常都知道是以色列,依照對象還會有土耳其、沙烏地。結果拜登完全沒這樣幹,盟友炸了,後面會如何真的是天曉得。
美國這個帝國,數十年內還不會崩毀,但內部的進步主義一直想要摧毀對外輸出的能力,其思維很單純,就是對外用兵花大錢,把錢挪回國內發社福,可保永續執政。
但,這個世界,全球化是這樣嗎?如果走錯了下一步,不是只有911而已,我們很可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多極體系出現,每一個體系各有貿易圈,身為中等強國的台灣,會很難置身事外,選錯一步就是連飯都沒得吃。
這個世界會走到這步?很難說,因為已經看到保守派正在做最壞的打算,而且這個保守派不是傳統的右翼,可以說各國內部幾乎都有類似的想法。這表示,看得出問題在哪的各國精英很多,但曉得狀況的一般老百姓極少。
嘛,想這個也沒用,下一場911如果很快又發生,美國會怎麼改變?世界又該怎樣應變?
911是規模太大,導致成為歷史世界,但激進組織試圖用恐怖手段改變歷史軌跡,可是史不絕書,賓拉登不會是最後一個。
我們有想到,真的發生下一次,世界會變成怎樣嗎?如果全球化嘎然而止,那麼消費主義跟個人主義,很可能會瞬間倒退一百步喔。
#我的意思是
#你真的確定永遠站在雞蛋那邊是對的嗎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與天使摔跤:尋找愛迪生,重新定義自己」介紹 訪問作者:邱一新 內容簡介: 不同於以往, 這次是「有任務的旅行」,也是「科普旅行」, 於我個人更是「尋找意義的旅行」── 讓生命騰出空間接受更多體驗。 我一向視「不尋常的旅行」為救贖與重生的途徑, 過程就像與天使摔跤得到祝福一樣, 現實...
「伊拉克的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伊拉克的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伊拉克的意思 在 挺足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伊拉克的意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伊拉克的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伊拉克的意思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伊拉克的意思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伊拉克的意思 在 [觀點] 懶人包:中東勢力關係解說(7-伊拉克) - 看板historia 的評價
- 關於伊拉克的意思 在 Search | PHE Canada 的評價
- 關於伊拉克的意思 在 UserProfile:Seo优化工具【66SEO.CC】 谷歌推广是什么意思 ... 的評價
- 關於伊拉克的意思 在 伊拉克Iraq 怎么读?是什么意思?YouTube中文华语简易百科 的評價
- 關於伊拉克的意思 在 Search - Tag - Garden Oasis 的評價
- 關於伊拉克的意思 在 拜登「吹噓」自己進出阿富汗伊拉克50多次,美媒 - Facebook 的評價
伊拉克的意思 在 挺足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難得可以看到世界盃資格賽亞洲區的轉播,這邊來介紹一下賽制。
之前台灣踢的(也就是全輸的那個賽事)是第二輪,接下來是第三輪的賽事,會決定出4個直接晉級卡達世界盃的國家,A、B兩組的分組情況,還有晉級規則是怎麼樣,亞洲區4.5個名額,0.5又是甚麼意思呢?來看看這篇的介紹。
#世界盃 #FIFA #亞洲區 #日本 #澳洲 #沙烏地阿拉伯 #中國 #阿曼 #越南 #伊朗 #韓國 #伊拉克 #敘利亞 #黎巴嫩 #阿聯酋
伊拉克的意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草
雖然我覺得看過殺戮世代(Generation Kill)的應該不多
@burritobus
殺戮世代是一名隨軍記者Evan Wright所撰寫的小說,講述了他在伊拉克戰爭處於第一階段時他的隨軍採訪經歷。
有一部7小時的影集,非常的有意思非常推薦去看看
伊拉克的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與天使摔跤:尋找愛迪生,重新定義自己」介紹
訪問作者:邱一新
內容簡介:
不同於以往,
這次是「有任務的旅行」,也是「科普旅行」,
於我個人更是「尋找意義的旅行」──
讓生命騰出空間接受更多體驗。
我一向視「不尋常的旅行」為救贖與重生的途徑,
過程就像與天使摔跤得到祝福一樣,
現實的困惑、愁煩、不安、自怨自艾,
甚至內心創傷都在這場旅行後霧消雲散不見了。
──邱一新
邱一新是資深媒體人、企業主管、作家,更是一名旅行家,走遍世界各地,用生命實踐自己的旅行,寫下多本膾炙人口的旅遊書經典,每一本都能帶領讀者看見關於旅行的極限與可能。
這次,他將帶我們進行一場思辨之旅,踏上尋找那些改變世界、改造心靈的人與事。從一位不尋常讀者委託的科普旅行開始,邱一新追尋那些用科學改變世界的人:愛迪生、特斯拉、福特、萊特兄弟;也追尋那些用生命改造心靈的人:梭羅、梅爾維爾、佩蒂.史密斯、阿米許人……他把這些人的心理圖景和自己的生命體驗結合,昇華成另一種「地景」,再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
書名《與天使摔跤》典出於《聖經.創世紀》,形容與天使近身博鬥,即便傷痕累累,卻都是祝福的歷程;或說是,上天為邱一新安排的特別洗禮。對照邱一新在這趟旅行中的各種觀察與反思,也像是一次與天使摔跤的過程,表面上看似在尋找愛迪生,但實際上卻是在重新定義自己;人生下半場,旅行帶來更多的思辨,彷彿生命所經之處,都因旅行而琢磨出更深的價值與意義,成為「路上的沉思者」。
本書亦藉由閱讀整理大量的文獻與實地的考察,平實且流暢地勾勒出愛迪生做為一個發明家的平凡與不平凡。歸納出了:創業時期、實驗室工廠時期、電力發展時期、研發中心時期、少年報童時期、童年時期、流浪電報員時期。不同時期連結了不同景點與思辨,作者自由穿越時間與空間,在人們以為愛迪生已然「過時」的當下,再度創造出一段獨特而迷人的對話空間。
理工科背景的邱一新,擁有一個邏輯井然的頭腦,以及一雙對世界充滿好奇的眼睛,更重要的是,他擁有一顆「文學之心」,讓他的旅程充滿豐富多元的風景,如同亨利.米勒所言:「旅人的目的地從來就不是地方,而是一種看待事情的新方式。」
如果你熱愛旅行,你會在這本書中看見全新的旅行模式;如果你熱愛閱讀,你翻開的將不只是一本書而已;如果你是管理者,這本書將帶給你創新的管理思維;如果你是創業者,這本書將告訴你那些成功與失敗背後的邏輯。
如果你就是你,這本書告訴你的是一個追尋自己的故事。
作者簡介:邱一新
著迷閱讀旅行,曾循《倚天屠龍記》探拜火教總壇,踏查《聖經》地點,亦曾追蹤摩西(出埃及)、達爾文(加拉巴哥群島)、黛安佛西(高山大猩猩)、海明威(老人與海)、塞凡提斯(唐吉軻德)、三毛(撒哈拉)、希臘神話(諸神誕生地)……
旅歷包括:「星空聯盟」邀請環航世界一圈半。浪遊巴塔哥尼亞高原、亞馬遜河、勘察加、西藏、貝加爾湖等地。住過南極科學研究站、北極冰旅館、波札那狩獵營等。潛過馬紹爾、楚克、帛琉及加勒比海等。
採訪經歷包括:伊拉克、柬埔寨內戰,偽裝身份相親越南新娘、偽裝身份直擊北韓、恆河火葬等。
曾任《TVBS周刊》、《食尚玩家》、《女人我最大》、《健康兩點靈》發行人暨總經理,TVBS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董事,以及國立台灣博物館董事、客委會築夢計劃委員、觀光局國際光點委員;目前擔任吳寶春食品公司總經理。
著有《跟著大亨去旅行》、《天方夜譚探險記》、《我是丐幫旅行家》、《總有一天要去吃》、《人生的旅行存摺》、《尋找台灣特有種旅行》、《與天使摔跤》等書。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dcVeEkiWPI/hqdefault.jpg)
伊拉克的意思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8月13號,美國白宮、以色列,還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共同發表了一項聲明,表示以阿兩國之間的關係即將正常化,接下來會在3個星期內簽署雙邊條約,在各種領域內展開合作。到底為什麼這件事情在國際間這麼受到重視呢?今天我們來聊聊這項歷史性的和談。
如果最後這個和平條約真的簽成,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會不會成為以色列在中東的第三個盟友不好說,但至少是以色列時隔幾十年以來好不容易爭取到有可能的建交國,之前的第一個是在1979年的埃及,還有1994年的約旦。那時候埃及還被四周的阿拉伯國家大罵,說他們背叛了阿拉伯民族。
以色列在中東不受歡迎其來有自;以色列的人種主要是猶太人,就跟旁邊都是阿拉伯民族的不一樣。而且四周的國家都是以信仰伊斯蘭教為主,而以色列最多人信的則是猶太教。再加上過去的歷史因素,不少以色列人認為以色列這塊土地是上帝給他們的「應許之地」。現在又包圍了猶太,基督,伊斯蘭大家共同的聖地耶路撒冷,在中東完全就是一個砂鍋大的箭靶。
當然中東的阿拉伯民族國家很排外也是原因啦,不過我覺得發生在以色列的爭端,研究到最後都會發現,好像都是當初聯合國便宜行事的結果。因為之前巴勒斯坦這個地區是英國的託管地,二戰結束之後,聯合國就一直在推動民族自決,大家各自獨立成自己的國家。那當時有一大堆猶太人的難民湧進了巴勒斯坦,聯合國就說,好啦你們來都來了,而且這裡也是你們猶太人以前的老家,那我就在這裡畫一個範圍給你們,讓你們猶太人建國好不好啊,聽起來超級隨便。
聯合國當時是說,還會有更多猶太難民過來啦,所以我們多分一點土地給以色列。不過四周的國家當然是不買單阿,以色列一建國,四周的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以及黎巴嫩,馬上就直接向以色列宣戰,一建國就四周都是敵人,這個生存條件真的很嚴苛。
不過以色列的國力也是真的強啦,科技發達國家也進步,背後又有美國撐腰。所以才能一直撐到現在。但是因為生存條件很嚴苛,所以就算只是多一個跟他們關係正常化的國家,對他們來說都很重要。
因此這次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條約,真的是滿重要的,尤其中東的海灣國家本來就一直有在跟以色列眉來眼去的啦,不過為了保持大家阿拉伯民族的和氣,都只能在檯面下交流,表面上還是要跟著大家一起討厭以色列。所以這次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跳出來跟以色列講和,大概就是想說不要再演下去了。至於「阿拉伯民族之間的和氣」怎麼辦?感覺就是在取捨之後,覺得這樣對國家更有利吧。而且另一方面是,中東還有一個大家更討厭的國家阿,伊朗。
我覺得他們也是有考慮為了制衡伊朗,而寧願放下成見跟以色列和談。除了可以減少一條戰線之外,跟以色列合作其實好處也很多。條約裡除了要互設大使館之外,投資、旅遊、直飛航班、國家安全、電訊、科技、能源、醫療等等一大堆領域都可以得到以色列的支援,還可以跟以色列背後的美國打好關係。這些利益讓他們願意放下對猶太人的成見,甚至還可以對巴勒斯坦的慘況裝作沒看到。
看到這邊你可能會問巴勒斯坦又跟這個條約有什麼關係?關係滿大的喔,剛剛說「阿拉伯民族之間的和氣」嘛。以色列從建國以來,就一直在偷吃巴勒斯坦其他地區的土地。直接在人家境內建立屯墾區,過幾十年之後就說,欸我們國民在這裡這了這麼久,這裡應該算是我們的土地吧。會出現這種事情是因為以色列不承認巴勒斯坦是一個國家,對他們來說,巴勒斯坦剩下的地方就是沒有主人的土地。既然以色列不承認,背後的美國也就跟著不承認,那聯合國到底要不要承認就變得很微妙。現在會員國裡大概還是有三成的國家,不認為巴勒斯坦是獨立國家。跟台灣有點像,就是個國際上的孤兒。
這個以色列屯墾區的爭議,聯合國是說以色列違法啦。附近的國家也大多是支持巴勒斯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這次的條約裡,就有加入一個條件是,要以色列停止約旦河西岸的併吞行動。
雖然聽起來滿支持巴勒斯坦的啊?但大家的說法都不一樣,美國跟以色列是說,現在是暫時停止併吞的行動。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則是說要尊重巴勒斯坦的建國方案,以色列要退回到之前的界線。那這個之前是多之前?也沒講清楚。這不就是「雖然巴勒斯坦的問題還談不攏,但總之我們先和談再說?」
但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會拿這個出來當條件,應該也不是完全不管巴勒斯坦吧?有國家願意幫他們發聲,巴勒斯坦應該也是有好處吧?但實際上巴勒斯坦超不爽的。因為明明這個條約就有關係到巴勒斯坦的未來,但從頭到尾巴勒斯坦都沒有參與討論。阿不是說好我們阿拉伯民族要團結,要一起對抗以色列?現在你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跑去跟他們握手言和是什麼意思?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當天發表就聲明說「強烈拒絕和譴責」這個條約,認為它是對巴勒斯坦人民的侵犯行為。
可是不管怎麼說,能夠協助以色列跟中東國家合作,對美國算是一項重大成就。因此美國不只爽到不行,現在還一大堆人跳出來邀功。川普自己在記者會上就一直吹說自己有多厲害,他們國安顧問還說,這個應該可以去角逐諾貝爾和平獎。拜登也跳出來說,欸這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跟以色列的關係,是我們民主黨在歐巴馬執政的時代打下的基礎,沒有我們哪有你現在可以去談和平?所以搞了半天都還是把這件事當作選舉的籌碼啊,然後巴勒斯坦還是沒有人在意,真的是很淒涼。
巴勒斯坦國家沒了、家園被拆了、土地被佔領、然後還要被朋友背叛。弱小的國家如果想擺脫當棋子的命運,就必須要想辦法提升自己的被利用價值,才有可能在弱肉強食的外交博弈上,為自己爭取一點權益。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jODxNi1Q24/hqdefault.jpg)
伊拉克的意思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們足足講了三個月的新冠病毒,我都覺得我長得跟病毒有點像了,這周琪斐大放送終於要談一個跟肺炎不相關的主題「水資源」。
這次的肺炎疫情點燃了全球石油戰火、引爆糧食危機,但其實「水資源」比兩個還要更早成為國際間的主要戰場,正所謂「石油誠可貴,糧食價更高。若為水源故,兩者皆可拋。」我覺得我的中文越來越好了,還落韻文耶。
最近一次的國際水資源爭議,就發生中國跟中南半島各國分享的湄公河。上個月美國氣候學家就抓包,中國在湄公河上游蓋了11座水壩,把原本該流到中南半島的水攔光光,導致下游的泰國、寮國、柬埔寨和越南河域,水位暴跌1公尺,創下50年來最低水位。
住在島國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河流必須跟鄰居公家用,鄰居多糾紛就多,例如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就一口氣流經10國,1992年,匈牙利和它的鄰居前捷克斯洛伐克,就因為水壩建設問題而鬧上國際法院,最後很難得地,以理性和法學解決糾紛。但萬一你的鄰居是胖虎,你跟他講道理,他回你的是拳頭,這事就難了。這次中國就被發現,在湄公河上游一口氣蓋11座水壩,用來儲水、進行水力發電,這一直備受爭議,因為這水壩到底攔住多少水,外界只能觀落陰;下游的國家有多少水用,也只能看中國臉色,「朕不給的,你不能搶!」你想想啊,你家明明有自來水管,但水龍頭卻放在胖虎家,你想洗澡還得去拜託他多給你一點水,結果他只給你一湯匙,還說「我已經盡力了」。
像這樣的鄰居你會不會很想把他巴下去?一定會嘛,但是在我們講到各國為了水資源巴來巴去之前,我們先來瞭解地球上的水資源到底有多珍貴。
地理老師說過,地表不是有75%被水覆蓋嗎?到處都是水,怎麼還會缺水?其實這些水,有高達97.5%是不能利用的鹹水,包括海洋還有像死海這種鹹湖或鹽井、鹽田,只有大約2.5%是淡水,但其中又有七成藏在冰山、冰河裡,看的到吃不到,我們實際上「可能」使用的淡水,只有區區0.8%。為什麼說「可能」呢?因為這0.8%裡面,有九成是需要相當技術才能抽取的地下水,另外一成才是河川湖泊等的地表水,以及卡在凍土層和大氣中的水源,覺得數據太多很複雜沒關係,打個比方,你把家裡浴缸裝滿水,再拿個漱口杯往浴缸裡撈,浴缸裡的水就像地球上的水,但只有杯子裡的可以拿來飲用、發展農耕和工業,還必須全人類共享,這只是比喻而已喔!小朋友千萬不要真的去放一缸水,你真的要,記得說是凱莉教的。
好,截至2020年,世界上大概有78億人,足足是100年前的四倍多。一天下來,我們就要用掉100億噸的淡水,相當400萬座游泳池的水,400萬座是多少?啊,總之就是很多啦!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數據,這張地圖中的深色區域,就是目前面臨極高缺水壓力的國家和地區。是不是很多,用人口來看是八億多人都缺水,我知道你在找台灣,台灣是灰色的,什麼意思呢,無數據的意思。為什麼無數據?你去問聯合國啊!聯合國還估計,到了2025年,也就是五年以後,情況就會惡化到,分佈在50國的全球26億人口,都將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水資源已經那麼緊張了,還不是所有地方的水都保證乾淨無虞,而根據台灣的BFF,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發生在開發中國家的疾病,有80%與水有關。人不健康,國家就一定窮,而且世世代代無法翻身。
那麼到底為什麼我們會缺水缺成這樣?
每天一睜開眼睛,洗臉刷牙就要用水,每個人平均每天需要喝3公升的水,但這是在你當阿宅,不動也不流汗的情況下。其他還包括上廁所、洗頭洗澡洗衣服,還有最近大家為了防疫勤洗手,都需要用水。根據自來水公司的數據,全台每人每日用水量,大約280公升,差不多是一個標準浴缸的滿水量。
地球上75%到90%的淡水,都流進農牧業,每生產1公斤的穀物,就要大約1000公升的水,以台灣來說,會有四成的灌溉水,回流成地下水,但也不是每個地方的地下水都能被抽取利用。
至於畜牧業更驚人,拿牛肉為例,每生產1公斤的牛排,需要耗費1萬5400公升的水。以一頭美國牛為例,平均需要養3年才能進屠宰場,3年來會吃1300公斤的穀物,而這些穀物又需要水去灌溉,加上牛本人要喝水,牧場和屠宰場也需要用水清洗,所以一頭肉牛從出生到變成200公斤的肉排,總共要用掉310萬公升的水。看到這裡,我決定每個月少吃一份牛排。
大約有一到兩成的淡水,用在工業。紡織業是農牧業以外,最喝水的行業,從退漿、精練、漂白到絲光,以及幾乎所有的染料都要用到水。冬天穿羊毛衫很暖對吧,不過每生產一磅的羊毛(454g),也就是差不多一件羊毛衫的量,平均就要消耗130公升的水,也就是你去超市買2公升裝的可樂,要買65瓶。而我們夏天愛穿吸汗舒適的棉布,耗水量更是其他種類的三倍。汽車製造也是耗水大宗,每生產一輛汽車大約需要15萬公升的水。
但是水不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嗎?的確,但不是百分之百都適合回收,而且也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這個技術回收工業廢水。至於農牧業,你是要農作物和牛羊再把水吐出來重複利用嗎,不然幾年前很流行尿療法……你先去試試,再回來告訴我效果怎麼樣。
總之呢,人類用掉的淡水,有九成是一去不復返的。
所以水真的很珍貴,那不夠用怎麼辦呢?各國第一個反應,應該是大家省點用吧?不是。是趕快去搶。
很多在河流上游的國家就築起了水壩,標準的肥水不落外人田,結果當然就是外人拿著飛機大炮來討了。除了我們剛剛講到的湄公河,世界上的五大河流域,也就是非洲的尼羅河、印度半島的恆河、印度河、中東的幼發拉底河以及美國的科羅拉多河,都已經出現嚴重的水資源競爭,今天因為時間限制,我們只講兩個。
首先我們來看兩河流域。兩河流域指的就是幼發拉底河跟底格里斯河,我小時候為了背這兩條河的名字,不知吃了多少棍子,對啦,我那個年代就是早餐配體罰。總而言之,這兩河源頭在土耳其,流過敘利亞、伊拉克,擦過伊朗後,注入波斯灣,下游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古文明搖籃,周杰倫的歌聽過吧?這幾個國家都聲稱他們擁有河流的使用權,但偏偏四國需求量遠超過兩河水量。
一開始伊拉克和敘利亞,蓋了很多水利設施,沒想到上游土耳其的水利設施後來居上,攔截掉幼發拉底河一半的水量,部分敘利亞的水利工程,甚至因此淪為蚊子設施,毫無作用。像1990年土耳其「阿塔圖克」大壩蓄水期間,就導致幼發拉底河直接斷流了整整9天,但土耳其是北約成員,敘利亞只能在心裡罵髒話。
接下來我們來看,位於非洲的世界最長河「尼羅河。尼羅河流經10個國家,但各國為了怎麼用水吵了幾十年,甚至差點打起來。早在1929年殖民時期,英國和埃及簽訂「尼羅河條約」,規定沿岸國家不能做出任何讓水量減少的行為,只有最下游以農立國的埃及,可以全權使用河水,不過後來其他國家覺得不公平,他們也想用尼羅河灌溉發電啊,就多次向埃及抗議條約不公,各國多年來紛爭不斷。到了2011年,主要支流「藍尼羅河」的發源地衣索比亞,開始興建大壩用來發電,這讓下游的蘇丹和埃及氣炸了,後來是美國出面調停,才讓這三國有望在今年達成協議。
但是在1950年到2000年,世界上發生1800多起關於水的國際衝突,這還不包括國內衝突或家庭紛爭,平均一年有36個水資源的衝突。這中間除了剛剛提到的國家級搶水大戰,同一國的也在搶。包括奈及利亞、馬利和肯亞,都發生過農人和牧民,搶水互殺的慘劇。不少戰亂事件,也把摧毀供水設施當作戰略,沒水活命的一方,當然就只能乖乖束手就擒,包括2006年以色列和真主黨的戰爭,以及2018年衣索比亞的族群衝突,都用上了這一個狠招。
除了人口爆炸,導致水資源長年供不應求,未來還有一大隱患,那就是氣候變遷。暖化會直接導致乾旱,缺水的地方更多,這個問題已經是現在進行式,還會導致冰川和冰帽消融,咦?融光了不是很好嗎?這樣就人人有水用啦!但這等於是預支未來的水,等全部消融後大家都沒得用!
水資源匱乏將會影響到國家的生存與發展,最後很容易訴諸武力,來捍衛水的主權與安全。聯合國早在1972年就警告,繼石油危機後,下一個就是「水危機」。照理來說,水資源應該要國際共享,各國政府合作解決水荒,但老實說,如果你只拿到一杯水,你會願意分鄰居半杯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全球搶水戰 #拳頭護水權 #暖化加劇水荒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ㄒ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0sJaVR9aaE/hqdefault.jpg)
伊拉克的意思 在 Search | PHE Canada 的推薦與評價
results for Ahrefs 价格【打开∶77SEO.CC】 fb广告移除】伊拉克sem是什么意思【TG飞机∶@AK5537】如何做推廣網站【77SEO.CC】 尼加拉瓜youtube开户】w2h ... ... <看更多>
伊拉克的意思 在 UserProfile:Seo优化工具【66SEO.CC】 谷歌推广是什么意思 ... 的推薦與評價
UserProfile:Seo优化工具【66SEO.CC】 谷歌推广是什么意思】伊拉克海外广告平台【TG飞机∶@AK5537】谷歌推广技巧视频教程【打开∶88SEO.CC】 约旦facebook优化】w0n ... ... <看更多>
伊拉克的意思 在 [觀點] 懶人包:中東勢力關係解說(7-伊拉克) - 看板historia 的推薦與評價
懶人包:中東勢力關係整合解說(7-伊拉克篇)
【伊拉克共和國】(活動區域/勢力範圍:波斯灣北岸)(什葉派6遜尼派3基督教1)
伊拉克是中東世界擁有最悠久歷史的傳統大國。早在西元前四千年,甚至在中國的夏王朝
(先商文化)誕生以前,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居民就在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兩條大河
的地利之惠下,發展出先進的農耕水利技術,而建立了以烏魯克為首都的蘇美文明。伊拉
克的國名據信就是由烏魯克此一城邦轉阿拉伯語發音而來。
在這之後又經過巴比倫帝國、亞述帝國與波斯帝國的統治,直到伊斯蘭教誕生之後,美索
不達米亞地區迅速改信了伊斯蘭教,並由於其優勢的地理位置而迅速成為阿拉伯帝國的心
臟部位,巴格達成為集結歐、亞兩洲知識與人貨的文化與貿易中心。然而,伴隨著阿拉伯
帝國的崩解、土耳其人取而代之,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直到近代。可以說,地處四
方要衝的伊拉克成份複雜、民族多元、宗教多樣,這也成為了它近代混亂的主要原因。
阿拉伯人並不甘願接受土耳其人的殖民統治而屢次起義反抗但都遭到鎮壓,迎來這樣轉機
的是一次大戰爆發,土耳其加入德國主導的同盟國並與英國為敵,於是在1916年英國為了
打倒土耳其而派遣了精通中東事務的特務,人稱”阿拉伯的勞倫斯”的T.E.勞倫斯上校前
往中東地區,成功地說服帶有先知穆罕默德後裔血脈的哈希姆一族支持革命,訓練並組織
起了哈希姆家的士兵發動阿拉伯大起義。
受英國的軍事支援,及勞倫斯的獨立擔保,哈希姆一族迅速佔領了今沙烏地阿拉伯、敘利
亞、約旦與伊拉克等大範圍的領土並擊退各地的土耳其駐軍,建立漢志王國。阿拉伯民族
的獨立事業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之際,一次大戰卻在1918年伴隨著德意志帝國革命崩潰突然
結束,英國不顧勞倫斯先前的擔保而食言毀約,依照與猶太人簽訂的貝爾福宣言,在凡爾
賽和會上將敘利亞劃為法屬地,巴勒斯坦劃為英屬地。不滿此一安排的哈希姆家嘗試挑戰
英國建構的中東新秩序,卻被英國另外扶植的沙烏地王家所成立的內志王國所擊潰,喪失
了多數領土後,不得不與英國妥協,讓兩位哈希姆家的王子分別成為伊拉克國王與約旦國
王。
哈希姆家的三王子費薩爾成為伊拉克國王後,與英國簽署了石油開採協議並獲得英國的經
濟、軍事支援,得以在中東世界站穩腳步建立中央集權的專制王政。雖說哈希姆王家在雄
厚的石油經濟支持下推動西化改革,但是作為一個非本地的”空降王族”,透過英國財閥
控制的金權政治,又無視基層貧民的資本主義政策下,伊拉克底層貧民與一部份軍人、知
識份子對王室統治漸感不滿。受法國大革命中雅各賓派的激進手段所感召,這批阿拉伯知
識份子成立了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巴斯黨),目標是以最激進的手段促成阿拉伯的民族獨
立,以樹立強兵富國的世俗獨裁專制政府。
同時受到埃及納賽爾的自由軍官團發動革命推翻國王建立軍政府的刺激,伊拉克國內的年
輕軍官們很快的也效仿組成類似的組織,在一位庫德族青年軍官卡塞姆的指揮下發動了
1958年的伊拉克革命,推翻了哈希姆王族的統治成立伊拉克共和國。卡塞姆嘗試在伊拉克
建立一個多元包容的政府,但是結果是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復興黨人認為卡塞姆是對汎
阿拉伯民族運動的背叛者,庫德族則因為遲遲未能實現獨立而喪失了對這位他們曾經認為
是救星的新領導支持,共產黨人逐漸認為卡塞姆政權不可能成為蘇維埃的盟友。眾叛親離
裡外不是人的卡塞姆最終在1963年被他的副官阿里夫謀殺。
卡塞姆政權垮台後,伊拉克軍司令阿里夫跟復興黨主席貝克爾分別出任伊拉克總統與總理
,組織軍隊-復興黨聯合政府。但是阿里夫很快發現軍方的穩健理念復興黨的激進主張不
可能相容,於是從此之後伊拉克政府陷入內鬥之爭,三年後阿里夫因為一場可疑的空難事
故墜機身亡,接任總統的阿里夫之弟則被在五年後遭到貝克爾鬥垮。復興黨主席貝克爾於
是在1968年成為伊拉克總統兼總理,宣布對美斷交並轉向親蘇政策。
基於前面幾屆政權都是被政變搞垮的教訓,貝克爾主導的復興黨政權對內採取高壓政策以
杜絕叛亂。但是復興黨的高壓政策激起北伊拉克爭取自治的少數民族庫德人反對,伊朗巴
勒維國王為了防堵伊拉克復興黨革命思想於是決定支持庫德獨立,於是爆發了伊拉克-庫
德戰爭,在這場戰爭中庫德族遭到伊拉克軍隊殘酷鎮壓死傷慘重,同時薩達姆‧海珊則在
這次鎮壓中擔任指揮官而初露頭角。
在鎮壓庫德之亂後掌控軍權的海珊在1979年設局發動政變,將伊拉克總統貝克爾趕下台,
並在復興黨內發動清洗鏟除異己,同時透過開挖石油的收入推動社會福利收買人心,以讓
民眾支持他的政變。
不過海珊一上任就面對極為嚴峻的挑戰:鄰國伊朗發生革命,世俗的巴勒維王朝遭到宗教
狂熱的荷梅尼政權取代。荷梅尼的宗教革命輸出政策嚴重的威脅民族與宗教成份複雜、且
剛經過變天的伊拉克。對於尚未確立他政權正當性的海珊而言,不管荷梅尼是繼承巴勒維
王朝支持庫德分離運動的立場,還是利用伊拉克境內居大多數的什葉派百姓進行宗教革命
輸出也好,海珊政府都很可能在短期間之內土崩瓦解。
為了避免這種結果同時也為了轉移內部矛盾為外部壓力,促進國內各個派系一致團結對外
,海珊上任不久後就在1980年發動兩伊戰爭,揮兵入侵伊朗。在伊朗宗教狂熱的抵抗下,
伊拉克的入侵不但遭受挫敗甚至遭伊朗狂熱民兵反攻回伊拉克境內,海珊不得不使用生化
毒氣才勉強遏止了伊朗狂信者的人海攻擊。儘管伊拉克的戰況不利且使用非人道武器,但
由於伊朗的宗教狂熱和反世俗政府立場,再加上無差別攻擊公海船舶等惡搞行徑,使美、
蘇、阿拉伯諸國站到伊拉克這一邊去,最終兩伊戰爭以對伊拉克有利但慘烈的調停結束作
收。
兩伊戰爭中伊拉克未能取得領土或利益而勉強只能說是付出慘重傷亡贏得勝利,經濟上更
因為伊朗的入侵和海上打擊導致石油出口收入銳減,龐大的六年戰爭軍費逼使伊拉克向阿
拉伯諸國,特別是科威特借貸了大筆國債。兩伊戰爭並沒有使海珊政權的支持度好轉反而
更為惡化,於是海珊被迫決定再次挺而走險賭第二把───這一次戰爭的對象,是伊拉克
南方的鄰國科威特。
科威特是一次大戰後受英國扶植從伊拉克獨立的產油小國,與歐美關係良好,國小人寡以
石油為主要產業。在兩伊戰爭中,親英美的科威特支持伊拉克打擊伊朗,以防堵宗教極端
勢力擴散,因此慷慨貸予伊拉克龐大的戰債。然而,伊拉克在戰爭結束後遲遲不還款,使
科威特決定提高油產量壓低油價,藉此打擊伊拉克的石油出口經濟迫使其同意償債。此外
科威特近年來開採到的地下鑽井油田與伊拉克南部的油田之間可能有油脈相連結,因此伊
拉克官方一直強烈抗議地下資源遭到科威特盜挖,要求舉行調查勘定地下國界,而與科威
特有著嚴重的外交糾紛。
可以說,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將能一次解決債務問題並轉移國民對兩伊戰爭的不滿情緒,同
時海珊過度樂觀的妄想只將目標限定在”驅逐英帝國主義者”的話,就不會得罪其最大的
貿易對象美國,又能贏得在阿拉伯世界裡”對抗歐美帝國殖民主義者”的美名,甚至挾佔
領科威特之聲勢取代埃及,成為阿拉伯世界的新盟主。在經過跟美國大使的幾次外交會晤
後,由於美國表示希望伊科雙方克制但不想出動美軍介入的立場,海珊誤解了美國的意思
是默許伊拉克出兵,於是揮兵消滅軍事力薄弱的科威特將其合併為伊拉克的一省。
海珊侵略科威特的行動引發了全球的震撼,特別是仰賴中東石油供應的歐、美、日均對全
球第四大產油國的科威特被消滅而擔憂,伊拉克的下一個侵略對象會是誰?全球最大產油
國的沙烏地阿拉伯?而中東諸國也對於海珊的擴軍政策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機感,於是在阿
拉伯聯盟支持下,美國透過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組成聯合國軍出兵波斯灣,爆發了91年波灣
戰爭。這場美國展現其新軍事科技的戰爭幾乎變成了對伊拉克軍單方面的壓倒性屠殺,伊
拉克軍隊狼狽不堪地逃出科威特並幾乎損失殆盡。
波灣戰爭徹底敗北以後,阿拉伯諸國與聯合國對伊拉克實施的經濟制裁使它的食物、民生
必須品發生短缺,伊拉克國內民眾對於海珊的窮兵黷武感到抱怨連連。基於擔憂自己的政
權遭到反對者顛覆,海珊於是開始猜疑並對有可能與伊朗聯手推翻自己的庫德人跟什葉派
進行鎮壓,只敢重用與伊朗關係不佳的遜尼派信徒,結果是逼使伊拉克南部境內佔六成的
什葉派百姓和北部的庫德族對伊拉克政府越來越離心。
2003年,美國小布希政府在擊潰阿富汗塔利班政權之後將槍口指向下一個目標伊拉克。遭
受美國十年封鎖、同時對內又殘酷鎮壓異己的海珊政權已經無力抵抗美國的壓倒性軍事力
和內部的不滿聲浪。美軍很快的在伊拉克北部投下空降部隊,與當地庫德人聯手南下;同
時主力部隊從南方進攻,受此兩面合圍挾擊,海珊與復興黨政權土崩瓦解,海珊本人也被
活捉並被判死刑。
然而,美國推倒了海珊政權後事情並未因此好轉。在美國支持下成立的伊拉克新政府由什
葉派教徒馬里基總理領導,聲稱要實現過去20年裡遭海珊打壓的”轉型正義”,馬里基打
壓伊拉克國內北部居少數派的遜尼派與庫德族,並將過去曾在伊拉克政府、軍隊與復興黨
中任職過的人列入黑名單,永不任用於伊拉克新政府。馬里基的政策逼迫許多放下武器、
卻無法回到新伊拉克政府與軍隊中的伊拉克正規軍人、復興黨人為了填飽肚子,決定接受
蓋達出錢的雇傭加入伊拉克反抗軍對抗美英佔領者。
儘管馬里基的政策製造了許多新的恐怖份子預備軍,但因為他一面倒的親美立場而被視為
對美國而言可以接受的政府領導人。然而,在2013年ISIS壯大並入侵伊拉克北部以後狀況
變的不再是這麼一回事…美國大使收到伊拉克政壇上許多政治人物的抱怨,他們認為馬里
基的專橫態度、什葉派中心的差別政策正在使新伊拉克政府與美國的形象直墜谷底,間接
助長了ISIS這種極端組織的擴大。當ISIS佔領了伊拉克北部大城摩蘇爾之後,2014年8月
伊拉克政府內部決定把馬里基趕下台,將庫德族與遜尼派代表納入新政府中,舉行政治協
商組成新的聯合政府。
但是,面對ISIS的大軍壓境,現在才開始走上整合之道的伊拉克政府來得及迎接這個挑戰
嗎?
伊拉克與蓋達、ISIS的關係:
伊拉克政府作為美國扶植的對象,再加上本身是什葉派為多數,不論信仰、價值觀與實質
利益都不可能接受遜尼派極端主義者的主張。同時ISIS已經揮兵進入伊拉克北部攻城掠地
,現在伊拉克同ISIS只有他媽的戰了。
伊拉克與埃及的關係:
在穆兄會垮台軍政府復辟之後,伊拉克與埃及重拾他們的友誼,並一同站在挺美反極端派
的立場上。
伊拉克與巴勒斯坦的關係:
儘管伊拉克人很討厭以色列,但他們沒辦法對巴勒斯坦乃至於哈馬斯這一類別人家的孩子
喜歡的起來。再說,美國乾爹也不會准伊拉克政府在以巴局勢上攪局。
伊拉克與真主黨的關係:
相對於非親非故的哈馬斯來講,什葉派的真主黨是什葉派的伊朗的好學妹,那就自然也是
什葉派的伊拉克的好姬友啦。不過在馬里基下台後,伊拉克作為”什葉派政府”的顏色可
能會沖淡一些,但這不影響伊拉克還是什葉派佔過半的事實。
伊拉克與伊朗的關係:
同樣是什葉派同樣討厭以色列同樣與遜尼派極端宗教主義為敵。明明是不同爹娘生的但卻
如此相近一定是上天的奇蹟!就這樣兩姐妹組成偶像團體一齊出道了…正經的說,幾天前
的消息是伊朗把伊拉克被美國打爆時逃來的飛機還給了伊拉克,並且派坦克進伊拉克境內
幫助伊拉克軍打IS了。關係如膠似漆啊。
伊拉克跟以色列的關係:
要算舊帳的話,伊拉克以前對以色列打過飛毛腿。要論新仇的話,最近摩薩德有送武器給
庫德族。
伊拉克跟沙烏地阿拉伯的關係:
伊拉克政府指控卡達與沙烏地是ISIS跟哈馬斯背後的金主,沙烏地則表示你不但胡說八道
而且自己就在生產恐怖份子。嗯,就算同樣親美果然內部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聲音啊。
伊拉克跟敘利亞的關係:
講到圍毆以色列的事絕對少不了他倆的老朋友。最近則是因為ISIS的關係,所以敘利亞空
軍的飛機也開始飛去伊拉克境內助陣炸IS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伊拉克跟土耳其的關係:
本來土耳其就一直懷疑他境內的庫德族做亂是伊拉克人在把禍水往外推,而現在ISIS壯大
之後土耳其開始把自己家裡的庫德族武裝起來讓伊拉克政府也感到很緊張。
伊拉克與美國的關係:
套一句伊頭鬼作講過的話,”我插過你屁眼所以我們一輩子都是朋友了”…就像二次大戰
時美國插了日本兩下之後現在服服貼貼的像小老婆一樣,如今的伊拉克新政府也差不多是
這麼一回事。話雖如此,這個被美國捅過一發的伊拉克新政府也並不是事事都照美國人的
意思來就是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0.105.20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409211787.A.74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