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陪同蔡英文總統到 #元長 勘查受損情形,我趁著見到蔡總統,趕快向她提出改善雲林農業的 #四大訴求 ,分別是 #補助落花生復耕費用及辦理專案休耕 #農水路改善計畫 #農產品冷鏈物流建置 #農作物價格樓地板保障 ,#提案書也當面向蔡總統遞交,期盼與中央合作,共同保障農民生計。
雲林農漁畜產業截至8日止,受損統計金額高達5,211萬元,為全台災損第一…其中以 #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 的 #花生 損失最慘重,加上豪雨不停造成 #延遲性災害 ,未來農民恐面臨無種子或種子高價困境,所以除了農損補助外,我也建議中央補助落花生復耕費用及辦理專案休耕,或提供 #非敏感作物以符合轉作申報規範,這建議獲得蔡總統認同,農委會也會在一周內提供適合種植的作物。
全台三分之一的蔬菜來自雲林,農業產值近800億元,這回農損全台第一,造成蔬菜水果供不應求,接下來面臨的是菜價攀高,這顯示 #冷鏈物流 對農業大縣的重要性,是一項必需投資的現代化基礎設備,所以建議中央協助雲林建置 #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 ,一來避免天災造成農作物短缺,另一方面可冷藏儲存生產過剩的蔬果,冷鏈做得好,產銷就沒大問題,市場供應也能趨於穩定。
不僅如此,我也建議要採取 #農作物樓地板價格保障 ,反映農作物生產成本,因近年農業人力短缺,肥料與農藥漲價,生產成本增加,導致農民生計不穩定,所以我們要保障農作物樓地板價格,讓農業得以永續經營。
另外,我常說「農水路是農民的活路」,雲林已完成的農地重劃區有159區及面積78,653公頃,全國都排名第一。經農民提出的農水路改善需求經費就超過8億元,但雲林縣一直以來的資源都相當的不足,這一次的豪雨讓問題的嚴峻性更加明顯,所以雲林更需要中央的協助,改善農水路的問題。
最後要感謝行政院長蘇貞昌跟農委會陳吉仲主委,上禮拜六第一時間透過視訊電話,答應給予雲林縣農業全品項 #從寬 #從速 #從優 補助農民,並在一個月內,讓農民領到補助,盡速復耕,提醒咱的農民朋友,8/10-8/19記得前往公所申請!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80的網紅黃瑋傑 Huang Wei Ji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父執輩屬芳字輩,家族男丁取名皆有一芳字,這是關於自身三代人的家族農業史,也或是整個台灣近代農業史的相似縮影,獻給在時代演進下,台灣的農業家庭,三代人六十年的歷史記憶。現代化列車龐然急駛而過,沒有人能阻止,甚至沒有人要阻止,又或者,根本沒有人意識到列車已經來了又走。 於是我們的農村和記憶還來不及反應,...
休耕 肥料 在 李宗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為缺水的農業先做準備 =
今天我們與農改場、農業局還有白河區公所
一起來勘查蓮花及稻米的缺水狀況
雖然休耕區域的補助都已經在年初完成
但非休耕區域的農民仍需要與天一搏
==== 沒有用到水庫的水量,只好用電抽水 ====
非休耕區域其實就是吃不到水庫的農田區域
所以農民透過抽取井水、溪水或埤塘來進行灌溉
但是當平地遲遲沒有降雨就會抽不到半點水
但兩個月下來
光抽水的電費可能要五千或一萬
大面積耕種的可能要十幾萬跑不掉
加上原本種植的農藥肥料或植栽成本
扣掉因為缺水少掉一半甚至更多的收成
最後總和下來
很多一期作物包含稻米或蓮子
甚至半個月前剛去東山勘查的荔枝
這些農民收入都將大打折扣
可能還會連本錢都不夠
==== 農民沒有太多選擇 ====
有些人會問,為什麼不一起休耕呢?
一來休耕沒辦法連續申請
二來休耕的補助金額其實不高
也有些人會問,為什麼不種乾旱作物呢?
基本上作物需要的土壤環境不同
適合種植的作物也會不一樣
而且乾旱作物的收入也比較差
或許還是有很多令人納悶的問題
但對許多農民來說這是不得不的選擇
台灣被糧食自給率這個天條給綁架
讓許多持有農地的民眾只能選擇種與不種兩條路
說難聽點也是犧牲這些人的土地價值
造就了寸土寸金的都市用地
所以我們還是會試著幫忙爭取一點農業上的補貼
但更希望老天爺盡快賞臉降下期待已久的大雨
休耕 肥料 在 潘孟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謝謝 蘇貞昌 院長衝回家鄉,關心屏東洋蔥和芒果產銷情形!
極端氣候影響下,全台至今仍乾旱少雨,屏東農作物也受到影響,尤其是量產中的洋蔥和將量產的芒果,縣府多次到產地檢視提報農委會,蘇院長也親自南下關心農民。
針對洋蔥和芒果產銷,跟各位農友們報告:
🧅洋蔥
今年恆春半島洋蔥種植面積416公頃,因氣候因素較去年減少175.32公頃,目前已經進入採收期,部分區域出現黃萎病、炭疽病,影響結球及產量,縣府積極爭取專案救助,謝謝蘇院長和陳主委允諾研商對策幫助農民,因此,所謂洋蔥天然災害救助被縣府扣住,完全是造謠,請勿以訛傳訛,影響農民。
縣府近年來積極爭取建置洋蔥冷鏈系統,能夠真正調配產銷,更能穩定價格,加上自動化設備補助,減輕農民人力負擔。
我們分別建立恆春、車城、枋山三鄉洋蔥品牌,附上產銷履歷,讓大家認明落山風洋蔥拚銷售,也請農會研發加工品,品質絕對有保證。
面對炭疽病問題,更請農改場加速研究土壤改良以及休耕轉作措施,因為讓農民調整土質才是解決之道,農委會也會持續補助肥料等費用,蘇院長全力支持建構更多洋蔥冷鏈和自動化設備。
🥭芒果
屏東芒果全國最早出產,面積達4,134公頃佔全國32%,年產量近5萬公噸,目前進入開花結果期,卻因乾旱加上暖熱天氣,薊馬蟲害較以往繁殖更快更多,嚴重影響結果率,造成許多芒果空包彈。
縣府檢視產地損害面積非常大,提報天然災害救助,蘇院長今天當場裁示,認定芒果符合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農友們請盡速拍照申請。
另外協助農民抗旱,農委會提供芒果農每戶能申請40萬水塔等設備補助,加上農改場持續研究對抗病蟲害,讓未來芒果生產能夠降低損失。
即將進入量產,政府也會強力推動內外銷,讓芒果賣到更多市場和國家!
極端氣候影響台灣農業,我們必須更謹慎因應,中央地方一起挺農民、顧農業!
休耕 肥料 在 黃瑋傑 Huang Wei Ji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父執輩屬芳字輩,家族男丁取名皆有一芳字,這是關於自身三代人的家族農業史,也或是整個台灣近代農業史的相似縮影,獻給在時代演進下,台灣的農業家庭,三代人六十年的歷史記憶。現代化列車龐然急駛而過,沒有人能阻止,甚至沒有人要阻止,又或者,根本沒有人意識到列車已經來了又走。
於是我們的農村和記憶還來不及反應,就一下子都老了。
-----
阿芳仔个家族農業史
詞曲:黃瑋傑 編曲:黃瑋傑/張瀚中/何亞螢/曾淵明 木吉他:黃瑋傑 手風琴:張瀚中
長號:何亞螢 小號:莊盛博 胡琴:蕭詩偉 打擊樂器:曾淵明 和聲:黃仕傑/王佩徛
光復無幾久 阿芳仔堵出世 家族還大種个時節
佢阿爸正過十八無幾久 初初啊兄弟共下硬頸來拚
到欸七歲 放學欸起勢愛 牽牛吃水 恁驚嘛愛學到會
燻菸仔時節 三四點䟘還吂上課 下菸仔歸夥房斯大細喊來傳
該下欸十三歲 家族分家過後 屋下又還過多事頭
細人斯愛大渡小 放學歸來 𢯭手燒柴煮飯旱水 麼个有愛
到欸十五歲 農業技術改良 農藥肥料 透來透去總加強
尞日時節細人仔 全趕去田坵項 鏟秧 㧡秧 挲草 全部有𢯭到
阿芳仔搣到十八歲 排隊離家等客運來 屋下斯繼續歸年農忙
兩期蒔禾來中秋過 無轉擺菸仔斯種啊到冬至後
來啊到二十六歲 討姐仔 屋下耕田賺到有錢 起過新个屋仔
降了細人仔爺哀𢯭手渡 兩公婆佇都市个事業專心顧
到欸三十二歲 細人帶啊都市去 愛佢等煞猛讀書拚第一
工商來大發展 經濟來大起飛 若似一路毋會停 飆啊哪欸去
一下欸就過四十歲 細人嘛愛十八歲 人喚佢上北拚成績 屋下事情毋使知
菸仔早就無種 過後無人交工 後生仔緊無人 老一輩緊無力
該現代化載入機器 載人出去
農家斯交了 一個又一個人 換來鐵牛車蒔田機 電腦同除草劑
這就係 阿芳仔 佢等三代人个 家族農業史
這就係 阿芳仔 佢等三代人个 家族農業史
厥老个佇庄下犁田耙土 作啊腰骨軟痛 項項硬門
阿芳仔都市項食人頭路 拚啊地暗天烏 頭那昏昏
後生仔一哪仔拂西拂東 試著無根無魂 尋無頭前路 茫茫渺渺麼人好相借問
老一輩就像該菸仔
葉仔係好銷 菸果敲來燒
阿芳仔就像該田菁仔
種恁多無用 分打忒个份
後生仔又像草
人畏斯緊挷高 人恨又生過多
三代人又像田坵
離鄉又離農 全燥溓淨嘛毋知痛
這就係 阿芳仔 佢等三代人个 家族農業史
這哪止係 阿芳仔 佢等三代人个 家族農業史
這嘛親像係 蓋多作穡人的 全家伙仔的 家族農業史
無成這就係 這細島仔 安到台灣个 近代農業史
堵:剛
大種:意指大家族時代
初初:最初
硬頸:咬牙刻苦
起勢:開始
恁驚:再怕
嘛愛:也要
菸仔:菸葉
時節:時候
下菸仔:將燻乾的菸葉從傳統菸樓高處取下向下多人傳遞
歸夥房:全家族
斯:是,就
喊:叫,喚
該下欸:那時候
細人:小孩
渡:托,照顧
𢯭手:幫忙
旱:燒,暖
麼个有愛:什麼都要
透:摻
尞日:放假
㧡:挑
歸:全
轉擺:休息,停歇
討姐仔:娶妻
降:生
爺哀:父母
公婆:夫妻
煞猛:努力,認真
哪欸:哪裡
毋使:不用,不須
交工:菸葉收成時因需大量密集勞動力,因此發展出農戶間互助,換工輪收的特殊文化
緊:越
電腦:指從傳統菸樓改為電腦控制的烤菸室
除草劑:台灣約於1970年代起逐漸普遍使用除草劑,漸取代原本長時勞累的人力除草
厥:他的
老个:指父執輩
庄下:鄉下
項項硬門:全是硬活
頭那:頭腦
一哪仔:到處
拂:揮
試著:覺得
麼人:有誰
菸果:菸梗
田菁:常作為田地休耕時的綠肥植物,培土養田
恁多:再多
打忒:翻剷入土
畏:討厭
挷高:抽高
燥溓淨:全乾涸
作穡人:河洛語,務農者
全家伙仔:河洛語,全家人
無成:難不成
安到:叫做
胡琴間奏:客家山歌,常於勞動時吟唱,此為美濃老調---半山謠
胡琴尾奏:1930年代河洛語歌謠---農村曲,描寫農人之艱辛與心聲
--
價格:由你決定
線上專輯訂購:https://goo.gl/hHSCsR
黃瑋傑:https://www.facebook.com/huangweijiew...
Che Studio:https://www.facebook.com/chestudiotw
休耕 肥料 在 黃瑋傑 Huang Wei Ji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價格:由你決定
詳情請見《天光。日》專輯訂購:https://goo.gl/hHSCsR
※預購前兩百名為「美濃菸葉限定版」請見:http://goo.gl/51eyuf
--
童年,阿公阿嬤因農事繁忙,總把哥哥和我一起帶到田裡”野放”,儘管兒時記憶已模糊,但泥土的氣味和溫度卻依然鮮明。長大後偶爾生疏的幫忙田裡農事,看著老人家的身影,在平淡又嫻熟的舉手投足間,讓我更加確定,那些模糊記憶都是真的,農人對土地的情感和關係是如此真實緊密。
泥水黏腳
詞曲:黃瑋傑 編曲:黃瑋傑/張瀚中/曾淵明
木吉他:黃瑋傑 手風琴:張瀚中 打擊樂器:曾淵明 和聲:呂翊齊/莊慕華
來唱喏
一拜 感謝 天公來照日
再拜 感謝 四季來落雨
三拜 感謝 伯公佑子弟
再感謝 該做田人 汗水點點落地 點點肥
毎日朝晨䟘床 就去遶田坵
毎日打早天吂光 就來赤腳下田挲草
該泥水黏腳 黏啊到食晝喔
毋過
仰會該片有人 目苦看田
仰會這片有人 休耕生草
仰又還有人 寧賣祖宗田
該鄰舍就莫講閒話 實在係禾仔無價 實在係禾仔無價
毎日無閒到臨暗頭 禾鷝仔呦呦呼呼
做事做啊到日頭落 背等钁頭定定行路歸喔
該泥水黏腳 黏啊到食夜囉
泥水黏腳 跈等耕田人一朝晨喔
泥水黏腳 跈等耕田人一透日喔
泥水黏腳 跈等耕田人一期作喔
泥水黏腳 跈等耕田人一生人喔
息把匍背 恬恬洗腳
該肩背 揹過千袋米 萬斤穀 畜贏三代人
唱喏:祭拜
肥:肥料,當作養分之意
䟘床:起床
遶田坵:巡田
打早:一大早
吂:尚未
挲草:人工除草
食晝:吃午飯
毋過:不過
該片:那邊
禾鷝仔:麻雀
呦呦呼呼:大呼小叫
钁頭:鋤頭
定定:慢慢
食夜:吃晚飯
跈等:跟著
透日:整日
匍背:駝背
畜贏:養活
------
中文翻譯
來祭拜
一拜 感謝 天公來照日
再拜 感謝 四季來落雨
三拜 感謝 伯公佑子弟
再感謝 那作田人 汗水點點落地 肥土泥
毎天早上起床 就去巡田
毎天清早天未亮 就來赤腳下田娑草
那泥水黏腳 午飯前黏得牢
不過
怎會那邊有人 目苦看田
怎會這邊有人 休耕生草
怎又還有人 寧賣祖宗田
那鄰舍就莫說閒話 實在是沒有稻價 實在是沒有稻價
毎天忙到臨晚 雀鳥 嘈雜喧囂
作到夕陽西下 揹著鋤頭慢慢走路歸家
那泥水黏腳 晚飯前黏得牢
泥水黏腳 跟著耕田人一早晨
泥水黏腳 跟著耕田人一整日
泥水黏腳 跟著耕田人一期作
泥水黏腳 跟著耕田人一生人
略駝背影 靜洗腳上泥
那背膀 揹過萬千穀米 養活三代家庭
--
黃瑋傑:https://www.facebook.com/huangweijieweijie
Che Studio:https://www.facebook.com/chestudiotw
休耕 肥料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關心休耕、農地活化政策_蕭美琴籲農委會傾聽農民心聲]
立院經濟委員會今(4)日邀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委陳保基針對「肥料價格上漲」及「休耕、農地活化政策」進行專案報告,民進黨立委蕭美琴除關心東部地區農業發展現況外,也針對「小地主大佃農」政策反覆一事提出質詢,最後也針對農委會鼓勵種植「黃小玉」的農作問題,她質疑農委會推動五萬多公頃的耕地活化,鼓勵農民種水稻以外的作物,但究竟要讓農民去種什麼才能生活,這才是關鍵。此外,原來已經配合「小地主大佃農」政策的農民,已經貸款投入購置烘乾機、收割機等昂貴的農機具,最後血本無歸;對此她認為政府在這個過程中,有責任減緩農民所承受的痛苦。她並要求陳保基主委一定要到地方聽農民的心聲。
蕭美琴首先表示認同休耕地應活化利用,且基於國家財政負擔的問題,長期來說,政府不能只是仰賴補貼方式維持農民生活的基本水準。她說觀諸世界各國具農產競爭力的國家,如荷蘭在歐盟內部討論中,一直是反對補貼政策的國家,但其國內每位農民的平均產值卻相當高,顯示我國在農業政策上是有調整的空間與機會。蕭美琴認為,只要能提供農業競爭力,讓農民能夠有更高且穩定的收入、更好的生活條件,以及更具競爭力的農業環境,現階段很多正面臨的國家財政負擔及土地活用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但是,台灣在農業轉型的過程中,未達到農民普遍有穩定收入前,政府還是需要承擔責任,以減緩農民的衝擊。且在執行政策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後續的影響。特別是農委會於2009年5月推行的「小地主大佃農」政策反覆問題,她已多次反映並在地方聽取意見,東部地區的農民影響比例特別高且嚴重。蕭美琴說,她能夠理解政府推動土地的活化使用、提升農業競爭力及整體產值的政策考量,但前提是農村可以年輕化,同時鼓勵年輕農民回鄉以提升農業品質。但農委會的政策轉向,卻讓一些當初最配合的農民受害最深,擔心血本無歸。
蕭美琴指出,「小地主大佃農」政策曾讓青年農民懷抱夢想、返鄉投入農業,農民相信並配合政府政策,用祖傳的田地貸款,金額從數百萬到數千萬都有;他們相信只要7至10年時間就可以回本。但農委會卻無預警的以公文申令停辦大佃農種稻申請,令人遺憾。且原先1公頃耕地,扣掉成本六個月一期的淨收入約3萬9千多元,政策調整後的收入卻減至2萬多元,帳面看起來是一戶,實際可能是好幾個農戶共同參與,顯見這些農民非常辛苦。
至於對農委會為推動五萬多公頃的耕地活化,鼓勵農民種植「黃小玉」農作問題,在東部地區,飼料玉米僅有每公頃3000公斤的產量,惟每公頃生產成本為40000元(從翻耕播種至烘乾),因此保證收購價格9元/公斤,根本不符成本。因為花蓮還有氣候條件,如颱風或日照較短等不利因素,她認為這些因素都要一併考慮。至於小麥也一樣賠本,主要是生產期與其他作物不同,因此好不容易生長的小麥卻被鳥吃掉,過去一年的狀況就是這樣。
至於黃豆,蕭美琴說,很多農民沒有種植黃豆的農機具,且種黃豆一公頃就要50公斤的種子,東區農改場現在一年只能提供200公斤的種子,等於是只有4公頃的產量,目前種子數量顯然不夠。對此,蕭美琴要求農委會必須盡快解決問題,陳保基主委應親自下鄉去了解問題,回應農民的需求,不要只是紙上談兵。
休耕 肥料 在 農夫會在休耕期種些可以打進土裡... - 田心12號Sweet House ... 的推薦與評價
【休耕綠肥】上班途中會經過很多農地,農夫會在休耕期種些可以打進土裡做肥料的植物。這裡比較常見的是白蘿蔔(葉子當肥料、蘿蔔還能賣錢)、油菜花。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