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自我們最敬愛的老師的文章
上個月在傍晚6點時
一隻滾燙的法鬥被送進來
插管急救後
雖然體溫有降到正常範圍
但是出現血痢癲癇的症狀
ICU到第三天
仍然不敵中暑造成的多重器官衰竭
天氣很熱
當自己都忍受不了無冷氣的室內溫度時
也別忘了毛小孩們
牠們也是會中暑的
不要把牠們丟在陽台
或是只開一個電扇的悶熱房間
尤其是短吻的動物們
像是法鬥、英鬥、巴哥⋯
要更多加注意
天氣太熱,處理中暑動物
摘要給各位獸醫師複習與急用
#靠杯差點又忘了加“獸”。
(from 伴侶動物急診加護手冊 2018 主編蘇璧伶 葉力森)
中暑
高體溫定義為體溫升高到40-42度,依其原理不同可分為致熱源與非致熱源二種。由致熱源所引起的高體溫(pyrogenic hyperthermia)又可分為內源性或外源性的致熱原,在正常的生理機制中位於下視丘的溫度調節中樞會因致熱原而使體溫上升。而非致熱原的高體溫通常是因為無法正常散熱所導致,常發生於暴露在沒有陰涼處的高溫環境中或是不間斷地劇烈運動後,往往只需三十分鐘就可能導致高體溫。
臨床症狀
常見的症狀如過度喘氣、昏倒、嘔吐、共濟失調、流口水、癲癇或下痢。較少見的症狀有精神委靡、肌肉顫抖、意識改變、血尿、發紺、流鼻血或瞳孔放大。意識改變、寡尿、嘔吐、血便、下痢或出血斑等症狀可能在中暑或高體溫當下就發生但也可能三到五天後才變得明顯,因此若病畜曾處於高體溫,在未來的3-5天內都應該仔細的觀察臨床症狀的變化,肝臟功能的衰竭可能在中暑之後幾天才出現。
鑑別診斷
病畜若體溫高於40度,首先應先排除其他系統的感染如肺炎或敗血症,未曾發現的癲癇、毒物、惡性高熱(malignant hyperthermia)、發炎性的中樞神經疾病如腦膜炎、腦炎和下視丘腫塊等會直接影響熱調節中樞的疾病。
實驗室診斷
在高體溫的動物,需要評估的項目有血液學檢查(complete blood count, CBC)、生化檢驗、凝血功能、血液氣體與尿液檢查。
A. 血液學檢查
1. 發現血容比上升,可能是脫水所致。
2. 若出現血小板減少症則可能為DIC的前兆。
B. 生化檢驗
1. 腎臟指數上升,可能是腎前性氮血症(prerenal azotemia)或是腎小管壞死,腎指數上升的病畜有較高的死亡率。
2. 肝指數上升可能因為肝細胞受損或動物處於DIC的情況。
3. 總膽色素上升、低白蛋白血症或持續性低血糖則代表其預後較差。
4. 若出現橫紋肌溶解症則AST和CK會上升。
C. 凝血功能
1. 血小板減少.
2. PT 與aPTT延長。
D. 血液氣體
1. 可能出現呼吸性鹼血症(因為過度喘氣)或是因乳酸堆積而造成的代謝性酸血症
E. 尿液檢驗
1. 在嚴重的腎臟損傷可能發現糖尿與renal tubular casts。
2. 若是發生橫紋肌溶解症則可見肌蛋白尿。
VI. 治療
所有急診的狀況都應該快速確實評估氣道、呼吸和循環(airway, breathing and circulation, ABCs)。缺氧可能與換氣不足、上呼吸道阻塞、短吻犬、喉頭癱瘓(laryngeal paralysis)有關,適時供氧或插管以確定呼吸道的暢通。
A. 降溫
1. 外部降溫可讓病畜躺在涼爽的表面,身上灑水或直接浸泡在涼爽的水中,配合開啟電扇增加空氣的對流。肌肉按摩可以促進周邊血管擴張幫助散熱,可置放冰枕於病畜周圍,如腋下、頸部和鼠膝有大血管的部位也可幫助降溫,但避免直接將病畜浸泡於冰水中,因為反而會使血管收縮更不利於散熱。也避免使用過多酒精直接噴灑在病畜身上,可能會使血管擴張造成酒精的吸收與中毒。
2. 內部降溫可採用冷水浣腸或洗胃(gastric lavage)助於降低核心溫度,但這些方法比較難操作且也使體溫難監控。一但當病畜溫度降到39.4度就應該停止積極的降溫,避免醫源性低體溫。靜脈點滴注射也是降溫的一環,同時依照動物的情況選用晶體溶液或膠體溶液校正脫水。
B. 監控併發症
心律不整、心衰竭、低血壓、神經症狀、急性腎損傷、肝傷害與DIC藥物治療
C. 對於因外在環境高溫造成的高體溫,因為不是由下視丘調節,所以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並不會降溫體溫,反而可能造成消化道潰瘍、凝血時間延長與骨髓抑制等副作用,所以並不建議使用在中暑的病患。類固醇的使用目前存在爭論,有些醫師認為類固醇可以避免大腦水腫與穩定病患的神經症狀,但目前並沒有研究數據可以證實。
預後
中暑的預後受到許多因素影響,包含高體溫的時間長短,高體溫的程度,病患本身的狀況,併發症的程度與是否有即時處置,預後不佳的症狀有昏迷、神經症狀惡化、持續低血糖或低血壓、心律不整、寡尿、DIC、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等。研究顯示中暑的病患,休克大多發生在熱傷害24小時內,住院照護時間的長短與併發症的嚴重程度存在其相關性。存活超過72小時的病畜大多能存活出院,但由於中暑會影響多重器官,即便能存活出院也需向畜主告知病畜可能因熱傷害而造成不同器官的損傷,未來會需要繼續監控健康狀態。
IX. 參考文獻
1. Niedfeldt RL, and Robertson SA. Postanesthetic hyperthermia in cats: a retrospective comparison between hydromorphone and buprenorphine. Vet Anaesth Analg 33: 381-389, 2006.
2. Flournoy WS, Macintire DK, and Wohl JS. Heatstroke in dogs: Clinical signs, treatment, prognosis, and prevention. Comp Cont Educ Pract 25: 422-431, 2003.
3. Johnson SI, McMichael M, and White G. Heatstroke in small animal medicine: a clinical practice review. Journal of Veterinary Emergency and Critical Care 16: 112-119, 2006.
4. Oncken AK, Kirby R, and Rudloff E. Hypothermia in critically ill dogs and cats. Comp Cont Educ Pract 23: 506-520, 2001.
低張溶液點滴 在 瀚克寶寶副食品廚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冬季,慎防寶貝腸胃道疾病』
寒冬來襲,各式腸胃型病毒個個磨拳擦掌準備進攻,寶貝脆弱的腸胃道禁不起攻擊,只見一個又一個焦急的家長們把孩子帶到門診求助醫生……。秋冬是輪狀病毒等各種專攻腸胃的疾病高峰期,預先為孩子作好準備,迎接一個讓人安心的冬天。
小心baby又吐又拉
從皓皓開始拉肚子,已經邁入了第5天,5天來爸比媽咪只能輪流暫時放下手邊的工作,全心地陪伴在皓皓身邊;看著時睡時醒的孩子因血糖降低而無精打采的樣子,媽咪好憂心,只希望他能快點好起來……。
秋冬季節,腸胃型病毒入侵
天氣漸涼,小兒科門診的掛號病患中,腸胃相關疾病的數量悄悄地增長,許多看著孩子第一次出現如吐、拉及水便的家長們緊張地帶著寶貝們尋求醫師協助,更對於孩子突如其來的狀況感到心疼。
在爸比媽咪的過去經驗中,大都是因為「吃壞了肚子」才會出現又吐又拉的食物中毒現象,孩子若吃的東西沒有特別改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腸胃狀況呢?
『三種腸胃型病毒,冬天最活躍』
與夏天常發生、於未妥善保存的食物中發現的沙門桿菌不同,在冬天有3種腸胃型病毒最容易攻擊嬰幼兒,分別是:(輪狀病毒)、(諾羅病毒)與(腺病毒)。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醫師林隆煌形容:「就像橘子在冬天才會結果的大自然規則一樣,這些腸胃型的病毒喜歡冬天的天氣,因此於冬季特別活躍。」而當這3種病毒攻擊到寶貝的身體時,都會產生相當類似的症狀──又吐又拉。
其中諾羅病毒的出現會使得全家中標,若發生如「祖孫三代都出現一樣病症」的現象,那大概就是諾羅病毒在大家的腸胃道中作祟。此外,腺病毒的發作方式類似輪狀病毒,但症狀相對地會緩和一些,爸比媽咪較不必特別擔心。
『輪狀病毒最受重視』
既然都是腸胃型病毒,那為什麼輪狀病毒特別受到大家的關注呢?在1973年於澳洲被發現的輪狀病毒,當時造成近半數嬰幼兒因嚴重腹瀉而住院的案例,且在醫療尚未普及的地區,有很多孩子因來不及就診就脫水死亡。
此病症的特別之處,就是「全世界的每個孩子這一生都會得到至少一次以上」,且「只要10的1次方到10的2次方病毒量就足以致病(沙門氏菌則需10的5次方)且難以被胃酸消滅」,若這一次發生在腸胃道尚未成熟且沒有抗體的嬰幼兒身上,那麼孩子與家長都必須承受一段艱難的病程。
『病毒型腸胃炎算食物中毒?』
面對又吐又拉的現象,一般人的反應都是:該不會是食物中毒?其實對於台灣的疾管署來說,食物中毒的定義相當嚴格:兩人或兩人以上在吃了相同的食物後出現相同的病症,經流行病學分析,此疾病病原(包括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金黃葡萄球菌、腸炎弧菌等)來自病人所吃的食物,才可稱之「食物中毒」。
但若是肉毒桿菌中毒或是化學性食物中毒,則只要一人中毒,則可稱之為一食物中毒事件。美國將病毒、寄生蟲引起的傳染病歸入食物中毒,我國則歸屬於防疫的範圍,並由衛生福利部防疫署管轄。
得到腸胃炎,金錢、時間損失
前面提到,由輪狀病毒感染的腸胃炎,類似玫瑰疹一樣,是所有的孩子都必須經過的歷程,一旦中標通常得腹瀉約5~7天,並出現脫水或是體重減輕等等現象。
在台灣,約有10%~20%的幼兒需要住院打點滴,而其他可藉由醫師開立的藥物及口服點滴液來減緩症狀,林隆煌醫師表示:「即使在台灣住院率及致死率不高,但照顧時所投入的金錢及時間損失,仍會影響到家長及孩子們的生活品質。」
6個月以上嬰幼兒就會感染
第一次感染輪狀病毒,通常是在孩子6個月到2歲之間,通常症狀較強烈,爾後即使仍容易受到同一種病毒的侵襲,但反應會一次比一次減輕。得到此病症之後,孩子會出現發燒、嘔吐及腹瀉等症狀,有些嚴重者可能會出現血糖降低及代謝性酸中毒、無精打采的樣子,若有嚴重脫水現象則需住院治療。
醫師評估病童為輕度或中度脫水之後,會投予益生菌及緩瀉劑等處方來減緩孩子的症狀,並給予含有葡萄糖及電解質的口服點滴,幫助病童補充能量、避免脫水。
運動飲料視情況補充
若症狀輕微,除了在家好好休養、多吃清淡的食物以外,爸比媽咪視情況可為孩子補充口服葡萄糖電解質溶液。
一般人習慣使用的補充電解質方式,就是容易買到的運動飲料,但林隆煌醫師提醒,運動飲料雖然含孩子所需的鈉離子,但同時卻也包含過高的糖份,飲用太多對身體幫助不大,若為重度脫水腸胃炎反倒會「越喝越拉」!
另一個應注意的是運動飲料較適合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飲用,若真的需要補充電解質,仍建議飲用由醫師提供的「口服點滴」較為理想。
腸胃炎途徑多,生活預防難
既然腸胃炎的照護如此困難,那麼「預防」似乎就變得非常重要了;可惜困難的是輪狀病毒容易傳染,只要相當稀少的數量即可造成疾病發作,如果經濟狀況許可,疫苗仍可能是最有效的途徑。
此外,輪狀病毒的感染與環境清潔與否並沒有絕對直接的關係,就算將家裡打掃乾淨並控管飲食來源,孩子仍有相當機會染病,父母不應對孩子的生病原因太過自責。
糞口傳染,幫寶寶換尿布都可能中標
經由糞口傳染的輪狀病毒,只要孩子從任何地方接觸充滿病毒的來源(例如廁所的把手),再習慣性的吃手指或是摸鼻子時,便有機會將病毒送進身體裡,相當難預防;而就醫學理論的角度來看,若想要讓孩子完全與其他染病的幼童隔離,就必須讓他們隨時與其他孩子保持一公尺以上的距離、並隨時隨地清潔雙手,實際的實行相當困難。
此外,若孩子已經受到感染,爸比媽咪需要常常為他們更換尿布外,也要記得清洗自己的雙手,雖然大人受感染的症狀不會太嚴重,但仍難避免在照顧寶貝的同時自己也受到感染。
再乾淨的都市都有病毒存在
基於對腸胃炎的認識,爸比媽咪可能會以為輪狀病毒多會存在於生活環境不佳的落後國家;事實上,從研究中發現,即使在衛生進步的地方,如廢棄物的分類處理及下水道排放系統良好的歐美地區,在環境中輪狀病毒的數量與一般國家無異,可見其數量與環境衛生沒有一定正相關。
廣泛使用的疫苗,可預防嚴重病症
目前廣泛被使用的輪狀病毒疫苗,已被證明可有效預防孩子因腸胃炎住院的機率;台灣市面上共有兩種輪狀病毒預防疫苗──分別是需要使用2次的單價、及使用3次的5價,兩者價錢大約差一千元,但以單價的效果稍為顯著,且必須在2~6個月內完成,若不小心錯過了就只能選擇另一種疫苗,但只要接種一次疫苗便有一定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此兩種皆為口服疫苗,寶貝不必忍受挨針之苦,使用的前後30分鐘不可以吃任何東西。
林隆煌醫師於採訪最後呼籲,對大部分家長來說,疫苗費用仍是一個不小的負擔,目前有些國家已將疫苗納入公費項目,他期許將來政府若有經費,能讓台灣的寶貝們皆享受到公費疫苗的好處,減少孩子們罹病及家長們因需照顧孩子而付出辛苦的代價。
文:BabyLife育兒生活-2013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