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昨晚6/12刊登專題報導《【失落世代4】救救失落世代 青年無屋有解嗎?》(內容詳如下網站聯結)。有關我對此問題的看法,可以參考見專題報導。因為專訪內容文章需要登記註冊,為方便閲讀,我將內容轉貼如下,以方便閲讀。
———
政大研究指出,當今台灣人最主要的資產是房地產,平均占總財產75%。然而1978至1993年出生的失落世代碰上低薪、房屋飆漲,買房大不易,財富累積就更輸其他世代。學者表示,要改善青年居住問題,得靠房市透明、房地稅務革新、健全租屋市場等多管齊下,才能有成效。
政大台灣研究中心主任連賢明率領的財稅研究團隊發現,房地產是台灣人在2004至2014間價值成長最迅速的資產。研究顯示,除了極端的前0.01%富豪仍以股票為持有比重最高的資產,財富是後50%人口的房地產淨值,都在2012年後取代股票,成為占比第二高的資產、僅略次於銀行存款,其他民眾則都以房地產為最重要的資產。
「房地產在這段時間漲四成,相當不正常。」連賢明說,在其他資產都沒增加這麼多情況下,房地產一支獨秀,有其人為因素。緣由是金融海嘯時,全球包括台灣實施銀行低利率政策,銀行大量放款;台灣房地稅原本就低,加上低利率房貸誘使,形成強大購屋誘因,台灣房價就這樣一飛沖天至今。
在此情況下,台北市房價所得比從2002年6.01倍飆升為2018年15.32倍,17年增加254%,但撞上這段期間的失落世代起薪、整體實質薪資都衰退,多與買房無緣,加大世代貧富差距。清大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表示,台灣高房價問題關鍵在市場機制失靈,有隻看不見的手在後面操弄,如果房市資訊能真正透明公開,就不會到這地步。
張金鶚說,台灣雖已實施不動產實價登錄,但常見以少報多,比如之前傳出賣價1000萬卻報2000萬、甚至300萬報3000萬,在備註欄註明是親友買賣、違建者更達三分之一,企圖逃避政府查核。偏偏政府查核能力有限,且就算查到,也罰得很輕,不像歐美罰得很重。
張金鶚表示,實價登錄問題還包括登錄資訊往往過時,許多出現的價格常是數年前賣價,又以預售屋問題最大,因為建商都是等持有戶全部賣完後一個月才登錄,造成出現資料都是三年前賣出價。去年規畫的實價登錄2.0版雖想改善此問題,但在房產業者反對下,又沒下文。
台灣實價登錄不像國外公開全部地址,也是一大問題。張金鶚說,美國等國實價登錄都很公開,地址、買賣價、買賣方、買賣幾次都一目了然,絕非個資保護範疇,台灣至今對地址卻遮遮掩掩,結果造福的是從中謀利者,也造成民眾不信任。
他說,實價登錄以少報多,可向銀行超貸,拿現金另做他用;未來賣房時須繳的土地增值稅也可少繳點。雖然買家這樣做不見得是要炒房,但在房價虛抬下,最後現象就變成炒房。
要讓台灣房價合理化,還待相關稅務合理化。張金鶚說,台灣房屋稅、地價稅、土地增值稅等都太低,像美國房屋持有稅是房價的1%至3%,但台灣僅千分之一,甚至遠低於汽車持有稅,變成「不炒房是笨蛋」。
改革房地相關稅務,張金鶚表示,首先應區分土地自住、非自住,若是自住,稅率就可較優惠;若是非自住,就課累進稅,房屋也一樣。用以決定稅基的公告地價也該漸漸接近市價,而非像現在這樣不顧現實;全台也該落實囤房稅且像德國那樣用刑法罰,而非像現在北市雖實施,卻大幅放寬。「囤口罩、衛生紙都用刑法罰,為何囤房不用罰?」
張金鶚也主張,未來應推動房地合一課徵「房地產持有稅」,以市場為基礎課稅,避免現在房地分離交給各縣市人為估價,容易產生弊端。
租屋市場也該受關注。張金鶚表示,政府應釐清要解決的是住的問題,而非資產自有問題。國際上,先進國家如歐美房屋自有比率只有六成,大家覺得租房子就好,反而是較落後國家房屋自有率高。台灣政府也該關心租屋市場,讓租屋資訊像不動產實價登錄那樣公開,而非只是發租金津貼,結果反而讓租金浮上來。
政府宣稱要蓋社會住宅解決青年無屋問題,張金鶚較保留。他表示,社會住宅無法以量制價,建商雖然很歡迎,但實際效果不彰。因為社會住宅往往一蓋多年,等蓋好了,年輕人常常已用不到;且社會住宅應該是給弱勢用,但台灣只提供三成給弱勢住。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林宗弘也認為,社會住宅應像公立托兒所這樣,應由社會底層40%人口優先。
在世代間貧富差距外,代內貧富差距也很明顯。連賢明表示,2004至2014 年間,台灣薪資成長停滯,但20至39歲間代表貧富差距的吉尼係數卻較台灣整體社會的係數高。他推測,35歲前的財富成長,應與父母贈與有關,特別是台灣在2009年曾大幅調降贈與稅的免稅額與稅率。
35歲的Winnie小孩快兩歲,正是父母幫忙下的受惠者。她表示,自己和丈夫雙薪雖不低,但要買房還是不可能,由於爸爸有家族事業,願意支持,他們才有可能買房。她身邊不少朋友也都是靠父母贈屋或給頭期款,才有可能擁房。
34歲的小林夫婦則是另個極端。他們從事小生意,小孩一歲,平時光養一家都很辛苦,但還得先幫爸媽付房貸。「我們是最苦的三明治世代!」小林說,先前遇到疫情時,他們一度差點斷炊,「吃飯都不容易了,怎麼敢想買房?」
針對代內貧富差距問題,連賢明表示,除了房地稅外,許多國家會靠扣遺產贈與稅改善,台灣還待研究。林宗弘說,除了已直接贈與者,失落世代雖有可能靠上一代繼承移轉改善經濟狀況,但現代人平均壽命高,青年世代恐要等40年才能繼承,何況居住地點也往往不同,變數還很多。
https://udn.com/news/story/120884/4631664
低薪世代薪資失落20年 在 葉大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社民黨不分區立委參選人葉大華參選發言稿
個人投入青少年福利及權益倡導運動已經20年,為何選擇從公民團體的倡導角色投入參與選舉?
正是因為意識到「世代正義」這個命題,已經到了關鍵攤牌的時刻!
我的理由有以下三點:
一、債留子孫 子孫被當提款機
台灣各級政府目前潛藏的國債已高達24兆,每個台灣人平均背債已高達102萬。其中,又以軍公教退休金及勞工保險潛藏負債最多,分別達8.66兆元及8.77兆元。過去20年政治選舉迅速撐開了以現金給付為主的老年社福保障網,但兩大黨此種「買票式福利」卻未處理財務風險,以至於現行每年潛藏的債務已高達政府歲收近六倍以上。沒有選票的子孫繼續被當成提款機,政黨為了執政寅吃卯量,吞吃下一代的未來,我們接著還得擔心今年三組總統候選人會不會又競相提出為哪個特殊族群加碼社福津貼或年金的老把戲。如果我們繼續放任財政惡化稅制不公,繼續棄世代正義需要合理的資源重分配於不顧,如今勞農保軍公教等各大基金開始步入破產期,受害的終將是領死薪水必須乖乖繳稅的中壯青年及下一代,也就是你跟我及我們的子孫。因此將來如有機會進入國會,我勢必致力推動公平稅改及年金改革政策必須符合世代正義。
二、受薪階級貧窮化 青年淪窮忙族
今年七月財政部大數據薪資分析報告指出,台灣受薪階級呈金字塔型,有52%(約348萬人)受薪階級年薪低於55萬元,換算月薪不過3萬元出頭,四成左右月領不到三萬元。而其中25歲以下年齡層,更有51.05%年薪在25萬元以下。顯示台灣年輕人已淪為低薪窮忙一族,且低薪的結果更會造成稅基不穩與課不到稅。此外失業一年以上的長期失業者75,000人中,大專以上程度者高達51.34%,顯示高等教育投資失衡,學歷通膨導致青年失業貧窮問題更顯嚴峻。
然而青年貧窮現象不單只是個人或家庭收入不足的問題,從年青人的角度而言,支出同樣重要。台灣青年正面臨著不斷累積的支出及扶養負擔,這些支出包括除了因應物價通膨致使必要生活支出提高,完成高等教育的學習支出的「就學貸款」;必須被課以的各式年金繳稅義務,包含接下來將開辦的長照保險年金;以及全球最高的房價所得比,雖然近兩年才開始發展「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政策協助年青人,但供給量嚴重不足且租屋及購屋壓力早已壓得青年喘不過氣,因此台灣青年的生涯發展困境可從「畢業即負債、工作為還債」可看出。
青年貧窮的定義不僅只從收入不足端來思考,當今青年世代生活支出成本不斷墊高才是造成其生活風險提高、日益貧窮的關鍵因素,而經濟全球化及自由貿易則是加深生活風險背後之結構性因素。故台灣318反服貿太陽花學運,正是突顯出台灣青年對於青年貧窮化及世代不正義的大反撲,青年人認為台灣與中國服貿協議的簽訂,只能圖利大財團,青年的未來將因經濟過度傾中依賴,迫使他們落入更嚴峻的生活風險中而必須起身反抗。因此將來如有機會進入國會,我將致力於推動強化各種必要支持青年發展之就業、福利及勞動權益措施、減少自由貿易所帶來的貧富差距風險與挑戰!
三、重啟修憲 還給青年世代參政權利
今年六月第八次修憲工程,因為國民黨強行以不在籍投票綁票十八歲投票權而宣告破局,眼見當時宣稱最好的”憲政時刻”稍縱即逝,這一延宕何時能重啟修憲契機無人能知。台灣有全世界最高最鳥籠的修憲公投門檻,作為全世界最後一名死守20歲投票權的民主國家,凍齡近70年的青年參政權,無異於台灣民主政治最後一道的”戒嚴”防線,我們到底還要等待多久才能還給年輕人投票及參政的權利,以促進政治的新陳代謝?
2008年總統大選電視辯論會,我即已代表公民團體提出十八歲投票權議題,當時的蔡英文及宋楚瑜參選人皆回應願意支持,唯獨馬英九總統未回應。果真在他任內八年,公然出面表態反對就有三次之多,選擇站在世代正義的對立面,這一延宕八年又飛逝。世界各國對於降低投票年齡皆以政黨政治的高度莫不傾力推動,唯獨台灣仍不願意下放權利給年輕人,說穿了是不願信任年輕人。因此我如有機會進入國會,勢必致力重啟憲改議程,將十八歲公民權納入政治進程,還給年輕人應有的投票及參政權。
現在選票已經握在我們每個人手裡,台灣年輕人要成為勇於承擔的一代?還是失落或被邊緣化的一代?端看我們要不要看重「世代正義」的價值選擇,而這更應該是跳脫藍綠政治框架的最大公約數。
身為社民黨不分區參選,我主張唯有世代正義才有公平正義,年輕人才能承擔得起世代照顧的責任,每個世代與族群才能共好的過著更有尊嚴更美好的生活。因此20歲以上有投票權的年輕人,政黨票請投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支持我進入2016年的新國會,與我一起捍衛世代正義!
2015.09.21
#2016大選政黨票請投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
〔更好的政治需要您的支持〕
社會民主黨政治獻金專戶
國泰世華(013)台北分行007035-004941
匯款後,請提供匯款帳號後五碼/捐款人姓名/連絡電話email,
以確認捐款收據資料。
線上捐款:https://sdparty.tw/donate
低薪世代薪資失落20年 在 【薪資停滯‧失落的20年】追不上的物價漲幅...躲不過的薪資負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主計處最新公布6月失業率來到3.74%,創下8個月以來新高。不只失業率問題,台灣更是深陷 低薪 魔咒,調升基本工資仍無法解決台灣長年的 低薪 沉痾, ... ... <看更多>
低薪世代薪資失落20年 在 Shinli - 【低薪悲歌】 這篇報導很詳細 的推薦與評價
【低薪悲歌】 這篇報導很詳細,我邊看邊點頭也說明了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想要「斜 ... 薪資停滯的20年・87%低薪世代看不見未來| ... 【薪資停滯‧失落的20年】追不上的 ... <看更多>
低薪世代薪資失落20年 在 [新聞] 全亞洲青年都想躺平?日韓低薪困境- 看板Salary 的推薦與評價
1.新聞標題
全亞洲青年都想「躺平」? 日韓低薪困境看不見終點
2.網址連結 (過長網址請縮址)
https://ynews.page.link/gBAh
3.新聞內文
王皓宇 陳宥翔,徐國衡
2022年7月25日 週一 上午12:07
同樣位於亞洲國家,日韓的低薪問題也很嚴重,日本的薪資成長近30年來停滯不前,而韓
國雖然在前總統文在寅上任後,多次調漲基本時薪,卻無法解決青年高失業率問題。一名
家鄉在首爾,曾在樂天集團旗下工作的韓國人朴亞蘭,就因為受不了韓國低薪及高物價,
決定離鄉背景,來台灣尋求另一條出路。
Eunie在日本擔任二手精品海外業務,透過換工作提高年收,就她觀察,日本就業環境差
距大,服務業的薪資天花板低,反觀IT產業求才若渴,7年前到日本擔任軟體開發的沈子
晉,當初才到日本兩年,就有能力在當地置產。
赴日工作者沈子晉:「他們大概20年前到現在可能起薪我猜都是差不多的,但他們物價也
差不多,等於就是整個經濟就停在某一個狀態這樣子。」
以外來人觀點看日本整體經濟,物價沒有大幅調漲,但相對的,薪資成長也長年停滯。經
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38個成員國中,日本民間企業平均年薪排名22名,約3.9萬美元,也
就是台幣105萬,這個數字比起30年前只成長了4%,美國30年來成長48%,OECD成員國平均
成長33%,若從1990年代泡沫經濟算起,日本經濟已經失落了30年。
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蔡增家:「1988年日本泡沫經濟的時候,那個時候計程車的起步價是
650塊日幣,現在你看經過了30幾年,現在計程車的起步價是710,那相對呢,薪資也就沒
有跟著調漲起來。那為什麼最近的一個感觸會比較深,因為日本最近這幾年,一直在調漲
消費稅。」
低薪問題,同樣襲捲位於東北亞的韓國。
31歲的朴亞蘭,3年前離開首爾家鄉,來台就讀政大教育研究所,之前的他,曾是韓國樂
天棒球隊的簽約實習生,月薪380萬韓元,台幣約9萬6,後來到國中當體育老師,薪水腰
斬,只剩160萬韓幣,約4萬1台幣,南韓國土研究院調查,在首爾生活,每個月生活費最
少130萬韓元起跳,對於低薪,朴亞蘭只能搖頭。
韓國人朴亞蘭:「我不可能滿意,然後我姊姊也是,在首爾的物價感覺有點貴,所以她搬
到京畿道。因為我是首爾人,其實沒有什麼很要繳房租的一些很大的壓力,但是至少是我
一個年輕人的話,我想吃好吃的東西,也想見面朋友,出去玩,這樣子的話其實不可能說
錢很夠。」
要在韓國領高薪,唯一一條路,就是擠進大企業,薪水馬上三級跳。為了解決低薪問題,
2017年,前總統文在寅上台後,連年上調基本工資,韓國最低時薪從7350韓元,調升到91
60韓元,漲幅達41.6%,但調整基本時薪,仍無法解決非計時行業的工資問題。
韓國人朴亞蘭:「韓國公務人員一整個月上班他們的薪水大概是3萬8、3萬9台幣,但是在
一般便利商店一整個月打工的話,他們可以得到4萬5、4萬6的薪水。」
善意的調薪政策,對於疫情下苦撐的民間企業和店家,有如雪上加霜,紛紛醞釀解雇員工
及歇業情緒,反而帶動年輕人的失業率。
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蔡增家:「會去用基本時薪的一個這樣子的主要的產業就服務業嘛,
那你基本薪資調高,那乾脆我就不請人了,韓國最近出現很多機器,到日本去不是有很多
投幣的機器,然後餐券就出來,在韓國就非常的普遍,所以很多的年輕人就失業,所以文
在寅他一直搞不清楚就說我調漲了一個基本薪資,為什麼南韓的年輕人的一個失業率是全
世界上第二高。」
儘管南韓在OECD國家中,年輕人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最高,但青年失業率逐年增加,2021
年達到27.2%高峰。至於其它有工作的年輕人,又因為南韓勞動標準法,每周工時不能超
過52小時的規定,對想領加班費的低薪族,造成阻礙。
韓國人朴亞蘭:「以前的文在寅政府的話,從2018年開始不能超過52小時勞動法,有一些
工作員工的話比較不太歡迎這個法律,我有查過韓國的加班費是白天上班的兩倍。」
您一定覺得很熟悉,因為不論是調整工資或是勞動法規,台灣都能看到類似影子,但這些
政策,並沒讓年輕人過得更好,南韓年輕人借貸情形普遍,一來炒股求翻身,二來則是因
應房價飆漲,南韓央行數據顯示,30歲以上是相對收入而言負債最多的族群,借款總額佔
年收入的270%。
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蔡增家:「找不到工作、沒工作、也不敢結婚,那更不敢生小孩,所
以婚姻、家庭、工作全都拋,那這個就是韓國的全拋世代。」
日韓面臨同樣問題,但解方不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新型資本主義,必須施加企業調薪
壓力,韓國總統尹錫悅上任首要挑戰,則是要在經濟議題上帶領薪貧族脫離水深火熱之中
。
4.心得 (至少20字)
低薪躺平不是台灣獨有的問題,而是整個亞洲都有的問題。職業的薪資落差也是,除了科
技金融大公司,其他服務業有天花板。政府以為調高基本工資大家薪資就變高了,結果反
而失業率飆升,韓國前車之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177.4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658711779.A.195.html
... <看更多>